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沧源县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沧源县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沧源县站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县站建设 可行性研究报告 主管部门:云南省县农业局 建设地点:云南省县勐董镇忙那村 --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3 1.1项目名称与建设单位 3 1.1.1项目名称 3 1.1.2建设性质 3 1.1.3项目选址 3 1.1.4项目建设单位 3 1.1.5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3 1.2编制原则、依据及范围 6 1.2.1编制原则 6 1.2.2编制依据 7 1.2.3编制范围与内容 7 1.3项目概况 7 1.3.1项目名称 7 1.3.2项目提出的理由 8 1.3.3拟建设地点 9 1.3.4建设期限 9 1.3.5建设规模及技术方案 10 1.3.6建设条件 11 1.3.7项目总投资及资金筹措方式 12 1.3.8项目效益情况 12 1.3.9项目主要经济指标 13 1.4项目研究结论与建议 13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与必要性 14 2.1项目提出的背景 14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目的意义 16 第三章 产品市场预测及营销策略 18 3.1市场分析 18 3.2产品生产及销售策略 19 第四章 项目建设方案 20 4.1建设任务与规模 20 4.2主要生产技术方案的选择 20 4.3建设标准和建设内容 22 第五章 项目选址与实施安排 24 5.1项目区概况 24 5.2项目建设地条件 25 5.3项目选址 26 5.4项目实施进度 27 5.4.1建设期限 27 5.4.2实施进度安排 27 第六章 项目组织管理与劳动定员 28 6.1项目组织管理 28 6.1.1项目的组织管理机构 28 6.1.2管理模式 29 6.1.3建成后的运行管护 30 6.2项目招标管理 31 6.2.1招标范围 32 6.2.2招投标程序情况 32 6.3劳动定员与培训 32 第七章 项目环境分析 33 7.1环境影响分析,主要污染源和污染物 33 7.1.1项目区环境现状 33 7.1.2项目建设和动作对环境的影响 33 7.2环境保护与治理措施 34 第八章 投资估算及资金筹措 36 8.1投资估算及依据 36 8.1.1估算依据 36 8.1.2投资估算 37 8.2资金来源渠道与筹措方法 37 8.3资金使用与管理 38 8.3.1资金使用计划 38 8.3.2资金管理 38 第九章 项目效益分析 38 9.1企业效益 38 9.2社会效益 39 第十章项 目风险评价及结论 40 10.1有偿资金和银行贷款归还能力分析 40 10.2产业化经营及农民增收评价 40 10.3项目可行性分析结论与建议 41 第一章 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 站建设 1.2建设单位:县植保植检站 1.3建设地点:县勐董镇忙那村 1.4建设年限: 2008-2009年 1.5建设规模 新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站,占地15亩。其中:建设征地5亩,租用土地10亩(30年), 征地、租地费由县政府解决。 1.5.1 土建工程:新建病虫害实验检验用房1000㎡;应急防治药品及药械仓库500㎡。 1.5.2 田间工程:新建标准农作物病虫观测场10亩,其中:日光温室2个1600㎡;养虫网室50㎡,工具房60㎡;农田灌溉水源一座40000 m3,田间沟渠500 m3, 室内外田间道路1300㎡, 田间电力设施0.6km,生物围栏1000m。水稻病虫观测田1.5亩、玉米病虫观测田1.5亩、小麦病虫观测田1.5亩、茶叶病虫观测田1.5亩、甘蔗病虫观测田1.5亩、标准试验田1.5亩。 1.5.3 配套仪器设备:完善测报设备、网络传输系统、可视化电视预报设备、应急防治、植物检疫、农残检测、专用设备等各种设备共计23项。 1.5.4 布设系统监测点10个,宏观调查点20个,组建应急防治专业队2个。 1.6 投资估算 项目总投资估算398万元,其中:土建工程投资180万元,田间工程标准病虫观测场投资66.8万元,仪器设备及专用设备投资134.5万元,工程建设其它费用16.7万元。 1.7 运行费用来源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站建成后,县政府每年划拨财政预算资金15万元,作为预警与控制网络维护、实验用品、水电费用、植保器械维修等运行经费。 1.8效益评价 项目建成后,投资效益全县病虫监测覆盖面积将达到63万亩/年,病虫监测覆盖种类15种/年, 农作物病虫害预报次数15次/年,农作物病虫害有效控制面积60万亩/年,农作物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3%以下,农药使用量减少10~30%,农药检测能力5000份、批/年, 农作物病虫害防控面积63万亩,其中,粮食作物33万亩,经济作物30万亩。病虫害防治比建设前挽回粮食损失折币990万元,经济作物可挽回损失2100万元,减少农药施用1次,节约防治成本110万元,合计可产生经济效益3200万元。除去项目建设费用398万元和运行费15万元,纯经济效益2787万元。按照全县13.6万农业人口计算,每年农业人口可实现人均增收204.9元的目标。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县是边疆山区农业县,2005年被列为国债项目农村能源沼气池建设项目县,同年列为云南省甘蔗良种示范基地县,今年被临沧市列为以木薯、甘薯、马铃薯为主的生物能源开发示范县,是云南省水稻生物多样性栽培控制稻瘟病技术示范区,是爱德项目、新型农民培训工程、退耕还林、粮食自给工程、兴边富民工程和世行贷款项目县。县农业生产的发展,对促进边疆政治稳定、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佤族自治县是全国仅有的两个佤族自治县之一,地处云贵高原西南边缘,云南省西南部,中缅边界中段,位于东经98°52′至99°43′,北纬23°04′至23°30′之间,北与耿马相连,东北与双江县隔江相望,东南和西南与缅甸接壤,国境线长147.083公里,1996年国务院正式批准为国家二级口岸,有32条大小通道直往缅甸,是云南省通往缅甸和东南亚各国的重要门户之一。 县内地形复杂,地貌多样,总的以中山河谷为主,最高海拔2605m,最低海拔460m,年均温17.4℃,年降雨量1700mm,年均日照1877h,有丰富的水资源和森林资源。全县土地面积为2445km2,辖6乡4镇93个行政村和一个国营勐省农场,有面积为40.3万亩的国家级南滚河自然保护区,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被益为动植物王国,生物基因库。 全县有耕地面积45.7万亩,其中水田9.2万亩,旱地36.5万亩。粮油作物主要种植水稻、玉米、陆稻、小麦、油菜和豆类,2006年种植水稻8.83万亩,玉米11.6万亩,陆稻3万亩,小麦0.84万亩,油菜0.6万亩。经济作物主要种植橡胶、甘蔗、茶叶、核桃、木薯和蔬菜等。在确保粮食生产安全的同时,以市场为导向,巩固做强做大糖、茶、胶骨干产业,2006年实现新建高优蔗园3.2万亩,累计建成8.95万亩;建成高优生态茶园0.54万亩,累计建成茶园9.5万亩;新植橡胶1.8万亩,累计8.26万亩;新植核桃2.66万亩,累计5.4万亩,种植薯类1.36万亩。全县初具东茶、中糖、西胶的区域经济格局。 全县总人口17万,其中农业人口13.6万人,少数民族占93.4%,佤族占85.1%,是一个以佤族为主体,傣、彝、拉祜、汉等26种民族杂居的边疆山区农业县。据2006年末统计,全县粮食总产量5175.5万㎏,全县生产总值75320万元,其中第一产业25906万元,财政收入5283万元,固定资产投资33137万元,边贸进出口总额15696万元,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5131万元,农民人均口粮377kg,农民人均纯收入1192元。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2.1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1项目建设是粮食安全生产的必然要求 县常年大小春粮食作物种植面积32万亩,其中主要粮食作物水稻、玉米、陆稻三大作物常年种植面积为23.2万亩,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72.5%。全县粮经作物病虫草鼠发生面积44.9万亩次,防治面积39.57万亩次,防治占发生面积的88.2%,挽回粮食损失758.9万公斤,挽回损失率2.8%,实际损失390.3万公斤,损失率3.5%。困扰全县农业生产的主要病虫草鼠有20多种,稻谷(水稻和陆稻)上主要有:稻瘟病、白叶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曲病、稻飞虱、稻瘿蚊、稻叶蝉、稻螟虫、粘虫;玉米上有:玉米灰斑病、大小斑病、锈病、蚜虫、螟虫;小麦上有:小麦锈病(条、叶、杆)、白粉病、蚜虫。甘蔗上主要有:绵蚜、金龟子、黑穗病、螟虫等。茶叶上主要是小绿叶蝉、咖啡小爪螨;橡胶上主要是蚧壳虫、白粉病;农田害鼠主要有大足鼠、黄胸鼠和小家鼠;已查明的外来有害生物主要有:福寿螺、斑潜蝇、芒果象甲、非洲大蜗牛、紫茎泽兰、飞机草、水花生、水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兔丝子属植物、十字花科蔬菜根肿病菌等11种。杂草种类较多,以禾本科、沙草科、菊科的为害为主。实现县粮经作物的稳步健康发展,科技是关键,而农作物病、虫、草、鼠害预警与控制是保障。水稻、玉米、陆稻是县17万人口的主要食粮,玉米是养殖业的重要饲料和酿酒业的主要原料,建设优良的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拥有先进的、现代化的预警与控制工作条件,建立一支业务优良、反应迅速的专业队伍,是我县农业抗灾减灾,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保障。粮食生产的安全性直接关系着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活,决定着全县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农村社会的稳定。只有解决好粮食的稳定发展,才能促进县的社会经济健康持续发展。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是农作物病、虫、草、鼠害持续控制的关键,科学可靠的预警资料是领导防治病、虫、草、鼠决策和技术人员指导防治的重要依据。多年来,我县植保站根据部标和省试行调查办法开展病、虫、草、鼠预测预报,并及时向社会发布,得到了各级政府及其部门的重视,及时组织防治,特别是对危害性大的病虫如稻飞虱、稻瘟病等进行统一联防,有效的控制了病、虫、草、鼠的发生和为害,为县农业连续增产增收、连年上新台阶作出了重要的贡献。然而也存在因防治技术的不到位,防治后仍损失10%左右的问题,降低损失是植保工作者较长时间内为之奋斗的目标。 我县植保站常年发布粮经作物病、虫、草、鼠害预测预报12~15期,主要通过病虫简报、报刊登载、广播电视报导、县农业信息网、黑板报等形式向社会发布。经过几十年的经验积累,已建立主要病虫害预警(专家)系统,为未来现代化的预警系统提供了基础保障,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将极大推动我县农业的发展。 2.2.1.2项目建设是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必然要求 县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经过几年来的努力,特别是“十五”期间,我县进行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取得了可喜的成绩。“十一五”期间为加快我县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步伐,县委领导班子结合的实际,提出了“矿电结合打基础,农林产业搞突破,文化旅游强后劲,社会稳定求和谐,着力实施‘农业稳县、工业立县、旅游强县、文化名县,开放活县、人才兴县’六大战略,重点培育矿电、核桃、茶叶、橡胶、蔗糖、竹木、建材、文化旅游、生物能源十大产业”。甘蔗、茶叶、橡胶、核桃、木薯五大特色产业的发展,使我县的农业逐步走向规范化、规模化和产业化,并涌现出一大批带动全县农业发展的龙头企业,新型现代化农业格局初步形成。糖、茶、胶、蔬菜、药材等产业,正成为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我县生产的“沧”牌白砂糖和食用酒精连续多年获国家轻工业部蔗糖业质量检测中心颁发的“产品质量优良奖”荣誉证书,产品远销陕西、河南、山东等省外,质量上来,深受广大消费者的厚爱和好评。我县生产的无公害茶叶远销俄罗斯、日本、广西、广东等国际国内市场。粮食、蔬菜天天销往邻国的缅甸,缅甸是我县粮菜、良种和农业技术的重要出口地,因此,项目建设不仅是发展我县农林产业的必然要求和保障,也是充分发挥边境区位优势,促进双边经贸发展的有利途径。 县甘蔗、茶叶、橡胶、木薯、蔬菜等经济作物常年种植35万多亩,病虫常年发生面积60多万亩次,防治面积70多万亩次。病虫害发生危害已经成为产业发展的瓶颈,有害生物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到产业的持续稳步发展。全县主要产业发展情况如下: (1)蔗糖产业。2006年,全县加大了甘蔗新品种、新技术和下田蔗的推广力度,加强了水浇地蔗的配套工程建设。2005/2006榨季,实际砍蔗面积6.776万亩,实现农业产量24万吨,较上一榨季增2.9万吨,农业产值达4341.6万元,较上一榨季增1308.897万元。工业入榨量为20.5万吨,较上一榨季增2.4万吨,实现蔗糖工业总产值12024.2万元,税收1290万元,增642万元。2006/2007年榨季,面积达8.949万亩,农业总量达31万吨,比上一榨季增7万吨,增长2.9%。 (2)茶叶产业。 2006年,全县茶叶面积累计达9.6万亩,新建高优生态茶园0.535万亩,累计建成高优生态茶园3.978万亩,茶叶可采摘面积达6.3191万亩,毛茶产量2016.1吨。农民实现茶叶收入2115.1万元,比上年增720.6万元,增51.6%。 (3)橡胶产业。全县橡胶总面积9.2154万亩,2006年新植面积1.8225万亩,占计划的91.1%,开割面积0.93万亩,现有4个加工厂,实现橡胶总产量544吨;总产值873万元。 (4)新兴特色产业。全县核桃、木薯、冬早蔬菜、亚麻、生物药材等新兴产业加快发展,经济效益明显提高。一是试种烤烟726亩获得成功,实现总产值68.22万元。二是种植木薯1.4万亩,收获木薯干片总产量1.2万吨,实现总收入1030万元。三是泡核桃种植面积累计达5.4万亩,其中:挂果面积0.23万亩,当年新植面积0.96万亩。四是小区域经济种植面积达3.1万亩,其中:香红辣0.35万亩,香红蒜0.1万亩,小饭豆0.3万亩,花生0.3万亩,土烟0.35万亩,芝麻、苏子等其他经济作物1.03万亩,全县小区域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产值和产量大幅度增加,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 (5)优质稻。2006年种植了以勐来崖画谷为主的本地香谷、老鼠牙等颇具地方特色的本地优质稻4万多亩,平均单产460多公斤,大米的市场售价为每公斤4元,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县农业产业化的发展,经过几年的努力取得了巨大成绩,为农业增效,农民增收拓宽了路子。但是,因为种植结构日趋复杂,连作、重茬突出,农作物终年有收有种,为有害生物滋生提供了有利条件。我县有害生物种类多,危害程度重,有害生物抗药性强,再猖獗危害现象时有发生,防治难度逐年加大,防治次数多,防治成本有增无减,给我县植保工作带来了巨大压力。建设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站,科学规范、充实完善预警工作基础条件、技术条件,加强农业有害生物预警能力和技术水平,从而提高农业有害生物综合治理能力的效果,已成为县农业生产,特别是农业支柱产业健康持续发展,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迫切需要。 2.2.1.3项目建设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和实现农产品安全生产的基础。 农产品安全生产是今后农业生产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面对加入WTO,全球消费观念及水平的提高,国内外市场不断完善对农产品品质的要求,特别是农药残留问题更引人关注。由于我县现阶段预警与控制工作的基础条件薄弱,农业有害生物预警的精度低及信息发布的时效性差,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防治技术措施的实施效果,造成农户重复施药,加大用药量等不科学使用农药行为,导致环境污染和农产品农药残留问题严重,因此,科学的预警和控制是提高农产品竞争力的前提条件。 2.2.1.4项目建设是强化植保工作的实际需要 农业植保是我县实现粮食安全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保障性工作。随着农业产业化发展,蔬菜、水果等经济作物种植面积不断扩大,植保工作已经不适应发展的需要。长期以来我县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工作一直依靠常规田间调查监测,缺乏规范标准的病虫观测场和完善的综合检验检测室,收集的有关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信息资料不完备;依靠传统的信息处理模式,缺少科学性和时效性;落后的试验条件已经不适应农残监测、重大疫情监测和重大病虫害控制工作。 项目建设可促进我县植保技术工作适应现代农业生产的发展,有效贯彻落实植保方针,加快植保植检事业的发展进程。有准备地面对农业生产发展中面临新的有害生物入侵,技术性非关税贸易壁垒等新问题,充分发挥植保工作在农业生产中的作用,因此项目建设显得尤为重要。 2.2.2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2.1有一支高素质的植保队伍。 63年开始,我县就从云南农大分进了植保大专生,就开始了全县的植保工作,70年代,针对迁飞性粘虫的暴发成灾还在糯良乡粘虫常发的老窝子做过草把、糖盆诱测和成虫标记放飞的监测和试验。到目前为止,由于得到上级主管部门和县委政府领导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我县的植保工作得到长足发展,现已建成县、镇(乡)植保病虫测报网点10个,构成了全县主要农业有害生物的常规田间监测网络,同时建有由植保站调配使用,由农民管理的一支应急防治有害生物机防专业队,全县有机动喷雾器10台,农民机手30人,初步具备了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区域队伍。 1996年以来,在农业有害生物防治工作上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具备了相对较高的技术水平和解决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防治问题的实际能力。我县植保站主持和参与完成的植保研究推广项目,获各级科技成果奖励和先进单位及先进个人表彰共计18项,为实施项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目前,县乡农业系统共有农业科技人员110人,其中,高级职称2人,农艺师15人,助理农艺师和技术员92人,其它人员2人,科技人员占总在编人员的98%以上,构成了完整的支撑项目建设的科技人员队伍,具备较强解决农业生产中病虫害问题的实际能力。 2.2.2积累了丰富的历史信息资料,并掌握了一定的有害生物预警控制技术。 1980年至1982年,在省市植保站的帮助支持下,县植保植检站,抽调植保技术骨干,组织完成全县范围内农业有害生物及主要农作物病虫害普查工作,并绘制有害生物区域分布图,依据病虫分布图及田间监测资料指导全县的病、虫、草、鼠害防治工作,1996年以来,又先后组织在粮食、甘蔗、茶叶、小麦、蔬菜等主要作物上有害生物为害调查及外来有害生物的普查工作,同时开展对本地发生的主要农业有害生物进行田间发生情况监测,并发布预报,针对我县有害生物的为害特点,开展粘虫、螟虫、飞虱、斑潜蝇、稻纵卷叶螟、水稻纹枯病、细菌性条斑病、稻瘟病、小麦锈病、白粉病等主要病虫害的田间消长规律的研究与防治,积累了30多年的病虫测报资料,并建立了测报模式,掌握当地主要有害生物防治技术,植保机防队的建设,对突发性的有害生物有应急防治的能力。 2.2.3具备一定的监测和试验条件 目前已经具备病虫资料传输网络、农残检测设备、重大病虫控制指挥系统以及重大病虫扑灭应急防治专业队。通过项目建设,将进一步加强监测和重大病虫扑灭能力,提高预警和控制决策水平。 第三章 前景分析及预测 3.1预警与控制发展现状与前景 3.1.1 预警与控制发展现状 县植保工作始创于60年代,在70年代就建有植保组,至今已取得独立的法人资格,并设有常规的病虫害系统监测点及检验室、标本室等。现在职在编人员10人,全部为科技人员。乡镇农业综合站植保工作力量较强,10个乡镇每个乡镇有2个以上的专职植保技术人员,每个村委会有1个植保辅导员,全县共有植保人员40人,乡镇有2个农民植保机防队,县与乡镇、村相互信息传输,主要以电话、传真为主,通讯设备齐全,部份实现宽带网络连接。植保技术紧紧围绕政府各个时期的农业生产目标,努力做好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工作。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后,在做好粮食、甘蔗、茶叶、橡胶等主要作物有害生物监测和大面积综合防治指导的基础上,加大了对蔬菜、木薯、亚麻等新兴产业有害生物发生监测及防治技术的研究,指导工作的力度不断加大。今年元月份开始,建立了以蔬菜为主的农残检测实验室,并送出去培训检测人员,现在已正式开展工作,已检测样本448份,检测工作基本覆盖县城两个农贸市场及农作物品种的大宗样品,对全县蔬菜农药残留现状有了初步了解,对抓好食品安全工作有了一定的基础条件。 农药监督管理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药管理条例》培训提高从业人员的业务服务能力,加大监督力度,杜绝假冒伪劣、过期不合格农药,农药管理取得了较大的进步,经营摊点实行三证一照(即经营人员的上岗证、农药经营资格认可证、危险化学品经营许可证、营业执照)的管理,农药市场基本步入正轨,规范化经营受到农民的好评,保障了农业安全生产稳步发展的格局。 经过多年来的建设与发展,全县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的基础体系已构成。 3.1.2预警与控制发展的前景 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优化,稳定粮食生产,巩固甘蔗、茶叶、橡胶、核桃、木薯支柱产业,积极发展蔬菜、亚麻等产业,植物种苗、产品的调入调出将更加频繁,数量也将日渐增加。植物新产品的广泛引进,将使农业生态体系更为复杂,会出现一些新的病虫草鼠害,或改变原有的病虫草鼠发生规律,农业有害生物预警与控制工作也将面临新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全球兴起安全农产品生产后,植保站承担主要农作物有害生物发生的监测和预警、农药行政监督管理、植物检疫、农药安全使用技术推广、抗药性监测、病虫草鼠害综合控制技术的试验推广、农药质量和残留检测等工作,将成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生产持续发展必不可少的技术支撑和保障。依托农业有害生物的预警与控制区域站建设,将为农业减灾作出巨大贡献。 第四章 项目承担单位的基本情况 4.1人员基本情况 县植保工作始创于60年代初,在县农业科学研究所下设一个组,1989年成立县植保植检站,为全额拨款的事业单位,隶属于县农业局,承担着县农作物病虫草鼠害的预测预报、综合防治,植保新技术推广、新农药试验示范、植物检疫以及农药行政管理、食品安全等工作。 县植保植检站现有职工10人,大专以上7人,中专3人,其中:高级农艺师1人,农艺师5人,助理农艺师4人,有承担项目的能力。 全县10个乡镇农业技术综合服务站,有专门从事植保工作的农业技术人员20人,分别负责各乡镇的病虫草鼠害的田间调查,观测及信息反馈。 4.2固定资产情况 县植保植检站现有办公室2间,合计50平方米、联想台式电脑2台、文件柜2个、办公桌10套、农药残留速测仪1套、实验用品以及设备1套、图书资料书籍156册、显微镜和解剖镜6台、相机1台,总计固定资产价值20.28万元。单位现有独立的办公用房,保障了植保服务网络健康发展。 县植保植检站现有固定资产情况 内 容 单 位 数 量 单价(元) 合计(万元) 联想台式电脑 台 2 6400 1.0 农药残留速测仪 套 1 40000 5.0 文件柜 个 2 1500 0.3 办公桌 套 10 1380 1.38 会议桌 套 1 25000 2.5 显微镜、解剖镜 台 6 1500 .0.9 像机 台 1 2000 0.2 办公室 平方米 50 1200 6.0 资料书籍 册 156 0.2 实验用品及设备 套 1 0.8 其它(房产、土地等) 2.0 合计 20.28 4.3业务能力 我县开展农作物病虫害预测预报工作,监测部分分系统微观监测和宏观调查。粘虫、螟虫、飞虱、斑潜蝇、稻瘟病、纹枯病、十字花科根肿病、甘蔗金龟子、二点螟等重大病虫列为系统观测点,其它列为宏观预测预报。其中,粘虫、飞虱、螟虫历史资料积累了30多年,并建立有飞虱、螟虫、粘虫预报模式。 六十年代以来县植保植检站测报资料积累情况 病虫名称 资料积累起止年限(年) 资料使用情况 粘虫 1970-2007 作趋势分析,制定防治策略。 螟虫 1966-2007 作趋势分析,制定防治策略。 飞虱 1982-2007 作趋势分析,制定防治策略。 斑潜蝇 1996-2007 作趋势分析,制定防治策略。 稻瘟病 1970-2007 作趋势分析,制定防治策略。 水稻纹枯病 1985-2007 作趋势分析,制定防治策略。 小麦锈病 1985-2007 作趋势分析,制定防治策略。 玉米灰斑病 2006-2007 作趋势分析,制定防治预案 十字花科根肿病 2003-2007 作趋势分析,制定防治策略。 近年来,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植保技术的普及,植保技术有了突破性进展,对全县农业有害生物发生发展规律有较全面的了解,能研究、制定和组织实施相关农业有害生物的防治技术措施,主持和协作完成了省农业厅、农科院、农大等攻关、推广的项目,植保站人员获科技成果奖个人或集体先后18项。其中,地厅级12项,县级6项。在国内农业核心刊物上发表论文4篇。 县植保植检站单位和个人获奖情况 序号 项目名称 年份(年) 获 奖 等 级 授奖单位 1 万亩再生稻示范样板获增产 1989 三 等 省农业厅 2 县应用综合技术粮油蔗连续八年丰收 1994 省级丰收奖 省农业厅 3 县10万亩水稻总产创历史最高水平 1995 三等 省农业厅 4 防治稻飞虱67.3万亩,挽回稻谷损失7131吨 1997 三等 省农业厅 5 稻飞虱测报与防治成效显著 2000 二等 县人民政府 6 水稻品种多样性控制稻瘟病理论与技术 2001 一等 云南农业大学 7 水稻品种多样性混栽试验示范成效显著 2002 二等 县人民政府 8 农田大足鼠的发生消涨规律与灭鼠对策 2002 三等 临沧市科协 9 阿佤山区陆稻地杂草发生现状与综合治理措施 2004 三等 临沧市科协 10 反季大棚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2006 二等 临沧市科协 11 开发冬季马铃薯,为民增收找路子 2001 二等 县人民政府 12 万亩旱粮夺丰收 2000 二等 县人民政府 13 高优蔗园建设优秀工作者 2003 县人民政府 14 全县大小春农作物病虫草害普查 1981 一等 临沧地区委员会 15 粘虫的预测预报 1980 四等 临沧地区委员会 16 农业科技推广先进集体 2000 先进集体 临沧市农业局 17 推广果尔稻田化除成效显著 1995 三等 临沧行政公署 18 粮食作物病虫草鼠害综合防治成果显著 1992 三等 县委、县人民政府 县植保植检站论文发表登记表 序号 论文名称 发表人 年份 (年) 发表刊物 1 农田大足鼠的发生消涨规律与灭鼠对策 李秋阳 2001 植物保护 2 勐甘蔗区甘蔗褐条病重发原因分析与综合治理措施 李秋阳 段家峥 2002 中国植保导刊 3 阿佤山区陆稻地杂草发生现状与综合治理措施 李秋阳 2003 中国植保导刊 4 咖啡小爪螨的发生与防治 李秋阳 2003 中国植保导刊 5 甘蔗蓟马的发生与防治 李秋阳 2002 云南植保 6 反季大棚西瓜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初探 李秋阳 2004 临沧科技 4.4法人代表基本情况: 单位法人李秋阳,女44岁,高级农艺师,任县植保植检站站长,1983年毕业于云南省农业学校植保专业,1996年参加全国高等教育“农业推广”自学考试,2000年12月专科毕业,2003年在云南农业大学进修(植病方向)函授研究生班,现已结业。参加工作至今一直从事植保工作,曾多次获得过省市县的科技成果推广奖和先进个人,2006年被评为临沧市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在植物保护、中国植保导刊、云南植保、临沧科技等刊物上有多篇论文发表,其中三篇获临沧市优秀学术论文二、三等奖。 第五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5.1 项目地点位置 项目选址建在县忙那村,勐董镇加林路国土资源局生活区后,交通便利,水、电、路三通情况良好。此处已具备项目建设所需的基础设施条件及部分项目建设所需的相关基础设施,便于工作管理。项目建址东临忙勐村农田,西接忙那村农田,北面是加林路,南面是忙那村农田,方便管理使用。项目用地15亩,其中:业务用房建设占地5亩,病虫观测场租地10亩。 5.2项目站址建设条件 地势平坦,基础设施较好,具备新建的基础条件。建址地处城郊结合部,道路畅通,水、电供应充足,程控电话、宽带网络终端已接通,有充足的接口空间,已具备各种公用基础设施。 病虫观测场所在地海拔1230m,日平均气温17.4℃,自然环境条件能代表我县的主要农业耕作区,主要作物有水稻、蔬菜、玉米、小麦等,各种作物上有害生物都有严重发生为害。100m内能接通程控电话线路和可实现宽带网络连接,100m内能接通自来水和电,交通、车辆、通讯及水电等公用基础设施都较为便利。因此,已具备建设的条件。 第六章 生产(操作、检测)等工艺 技术方案分析 6.1 项目技术来源及技术水平 6.1.1 有害生物测报调查技术规范 有害生物测报调查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稻瘟病、稻飞虱、粘虫、小麦条锈病等15种农作物病虫国家调查标准(GB/T15790—15798)执行,地方性农作物病虫按照《云南省农作物病虫害测报调查规范》、《云南省农作物病虫宏观调查方案》、《云南省斑潜蝇测报调查规范》、《云南省农田鼠害调查方法》以及《云南省经济作物测报调查规范》执行。暂无国标和省办法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参照类国标制定。 6.1.2 有害生物控制标准或规程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行业标准—农产品生产技术规程》、国家和省《无公害农产品管理办法》,国家、农业行业及地方标准中无公害农产品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农药安全使用标准》。即《农药安全使用标准》GB4285-1989。商品农药验收规则GB/T1604-1995、商品农药采样方法GB/T1605-2001、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T8321.1-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T8321.2-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T8321.3-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T8321.4-199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T8321.5-199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六)GB/T8321.6-2000、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七)GB/T8321.3-2002以及《云南省农作物重大病虫害应急防治指标》等有关标准执行。 6.1.3 植物检疫标准 依据《植物检疫条例》、《植物检疫条例实施细则(农业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15569—1995《农业植物调运检疫规程》、《关于发布农业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国家物价局、财政部1992价费字452号和《云南省物价局、财政厅关于发布我省农业系统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和标准的通知》云价发[1994]259号文件进行。 6.1.4 农药质量检测操作规程 遵照相关行业标准进行,农药质量检测工作的开展遵照《农药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及国家发布的各项标准执行。 6.1.5 病虫抗药性监测 按照行业相关成熟技术和标准进行。 以上一至三项属植保站常规业务工作,已具备项目建设所需的相应的技术水平。农药质量检测目前重点送省农药检定所进行检测,今后要成立检测室,设在植保站内。病虫抗药性监测目前还未具备相关的技术能力,有待于通过培训开展工作。 6.2 主要技术工艺流程及工艺参数 6.2.1 农业有害生物监测及预报 根据当前农业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采用现代田间数据采集技术,应用成熟的信息处理技术和方法,对获取的测报资料(包括历史资料)详细处理,逐步组建病虫发生趋势预测模拟系统。同时应用标准观测场的露地、大棚等不同环境条件,采集完整、规范的数据对预测模拟系统进行校正和完善,使数据和分析以及今后的田间数据采集技术和方法,从传统的人为经验型过渡到数学系统模拟型。利用县农业信息网与区域站和乡镇各监测点24小时网络连接,预报信息及相应的防治技术及时发布以电视播报和农业信息网在线传送,预报期数和时效可增加3倍以上,预报对象涵盖水稻、小麦、蔬菜、茶叶、烤烟、甘蔗等主要作物上的主要有害生物种类。综上所述,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县区域站业务分工详见下图所示: 网络分析传输 形成预警结果 物资储备 组织大面积应急防治 上报、电视、网络预警结果和 应急防治级别 10个系统监测点 10个乡镇植保人员大面积调查 宏观抽样调查 观 测 场 品种抗病性调查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区域站业务分工示意图 县预警和控制区域站 预警和控制 控 制 预 警 发布控制应急措施 有害生物预警和控制技术流程 病虫系统监测 病虫田间调查 病 虫 灯 诱 病虫糖盒诱 技术人员指导 有害生物持续控制 制 制 病虫品种抗病性观测 分析预 报趋势 发布预报 电视、广播邮寄信息、黑板报 制定控制方案 组织大面积防治 并由农民实施 送政府相关部门 领 导 决 策 害虫害 害虫害性别性别 农业有害生物灾变监测预警指标的设定按照可测性原则、可靠性原则、充分性原则、最小性原则。农业有害生物灾变风险发生的实际过程分为孕育、发展与表现阶段,其预警指标体系则包含警源、警兆、警情这3类反映农业有害生物灾变过程中不同层次的预警指标层。病虫害灾变预警依据其灾变规律并综合因子分析法、层次分析法与专家评估法各自长处,对不同预警层次各指标采用相对系数评估法进行量化赋值。 农业有害生物预警警级分为4级。一级为轻警,用Y轻警表示,即一级较轻,一般不需要防治,亦不会造成产量损失或品级下降;二级为中警,用Y中警表示,即警级中等,需要防治,否则将会造成一定产量损失或品级下降;三级为重警,用Y重警表示,即警级重,需要加强防治,否则将会造成产量严重损失或品级下降;四级为巨警,用Y巨警表示,即灾变留级特重,需要下大力气防治,否则将会造成产量巨大损失或品级下降;各预警警级评估模型或判断标准为 Y轻警:y<(2/5)×Ymax Y中警:(2/5)×Ymax≤y<(3/5)×Ymax Y重警:(3/5)×Ymax≤y<(4/5)×Ymax Y巨警:Y>(4/5)×Ymax 对于农业有害生物灾变风险预警来说,其灾变警级的形成不仅仅是某个或几个指标值就能完全决定的,而是整个预警指标层或指标体系综合作用的结果。 不同层次预警指标值的计算:警源、警兆与警情3层次指标值分别用Y警源、Y警兆与Y警情表示,其指标最大值分别用Y警源max、Y警兆max与Y警情max表示,各自与该层次中各灾变预警指标的数值及其权重或相对系数值有关,可用公式计算。 各种病虫害监测预警与防治辅助决策系统结构如下图: 警源指标 警兆指标 警情指标 指 实况 人 病虫预警 标-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有害生物 预警 控制 区域 站沧源县站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