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位论文—疲劳驾驶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oc
《学位论文—疲劳驾驶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位论文—疲劳驾驶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oc(5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疲劳驾驶实时监测系统的研究与实现背景在智能化技术迅猛发展的今天,汽车驾驶也在朝着智能化、安全化的方向发展,对驾驶员疲劳状态的检测是汽车智能辅助驾驶的关键技术。本课题主要实现驾驶员脸部状态的监测、跟踪及疲劳的判定,为安全驾驶车辆提供保障。人脸是区别人的重要部分之一,在日常生活中,人类对人的识别主要是依靠人脸,通过人脸人们可以得到很多信息,如年龄、性别、情感等等。通过识别人脸特征点,人类可以很轻松的判断一个人是否处于疲劳状态。即使在不同角度、不同光照、不同远近、甚至人脸的部分被遮挡,如佩戴眼镜等条件下仍能对人脸做出正确迅速的识别。据一般估计,人在一生中大概可以记住上千个人脸。由于人脸在日常生活中的
2、特殊作用,对人脸的研究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近年来,微电子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脸研究注入了新的活力,人们正试图摆脱计算机,将人脸识别引入到日益小型化的嵌入式系统中。疲劳驾驶是造成交通事故的主要原因之一。据美国国家高速公路交通安全部(NHTSA)报告,2000年美国国内仅由于驾驶员注意力不集中、疲劳、缺少睡眠等原因造成的死亡约有4700人。驾驶员疲劳或困倦状态是19791994年间法国高速公路上30%交通事故的起因。据我国公安部提供的资料显示,2002 年1月至11月全国道路运输行业共发生了一次死亡30人以下、10人以上的重大道路交通事故27起。在这27 起重大交通事故中,有19起的直接或间接诱
3、发因素是疲劳驾驶。表1.1是近年来我国道路交通事故发生的统计数据。表1.1 我国道路交通事故统计表年份事故次数直接损失(亿元)死亡人数受伤人数10万人口死亡率200061697126.7838534187217.3200175491930.91059305464858.5200277313733.210938156211613.7200366750733.710437249417410.8200451788923.91070774808649.9200545025418.8987384699117.6由于超长时间驾驶、夜间驾驶、或缺少睡眠等原因,驾驶员在驾驶时会出现疲劳或困倦的状态。驾驶员疲劳
4、是生理疲劳和心理疲劳的混合因素造成的,一般包括以下特征:注意力不集中、睡意、打哈欠、反应慢、眼睛酸痛或疲劳、厌烦感、有要发怒的感觉、旋转方向盘的次数减少且角度变大、看不见路标、在车道内驾驶有困难,以及微睡眠等4。图1.1描述了疲劳有可能导致错误的驾驶行为。医学专家指出,疲劳不但会影响驾驶员的反应速度、判断和视觉,也会影响他的警觉性和对问题的处理能力。特别是疲劳而产生的三分之二秒左右的“微睡眠”期增多,是交通事故发生的重要诱因5。目前,大多数驾驶员对疲劳驾驶的潜在危害还缺乏认识,由于缺乏类似“血液酒精含量检测仪”之类的仪器对驾驶员疲劳状态进行检测,交通管理部门还无法认定司机是否存在疲劳驾驶。交通
5、事故发生后,现有的交通管理法规只是针对事故本身进行处罚,而对疲劳驾驶则缺乏相关的处罚措施。图1.1疲劳驾驶导致错误的驾驶行为如何有效监测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并在其出现睡意时给予警告或提醒其停车休息已成为众多研究者关注的研究方向。对驾驶员疲劳程度检测的研究,属于智能交通领域,是智能辅助驾驶的一项关键技术。作为主动预防交通事故的一项措施,应用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减少交通事故带来的危害,使驾驶员驾驶和公众出行更安全,具有重要的社会意义和经济价值。一般而言,对于驾驶员疲劳监测系统应满足以下基本要求:1、友好性,不侵入驾驶员的身体,不影响驾驶员的注意力,使驾驶员易于接受
6、;2、实时性,交通工具一般有较高的行驶速度,监测系统必须快速检测出驾驶员的疲劳状态,并及时发出警告才可能避免交通事故发生;3、可靠性,具有高准确率和低虚警率的系统才能达到提高驾驶安全性的目的;4、鲁棒性,监测系统必须适应各种工作环境和条件,并具有全天候工作的性能。国内外研究现状疲劳检测方法的分类目前的研究学者对于驾驶员疲劳检测方法,大致分为以下三类:(1)基于驾驶员行为特征的检测方法:如眼皮的运动、头部运动、眼睛开闭、呼吸状况、凝视方向、手握方向盘用力的大小、旋转方向盘的角度变化等。(2)基于驾驶员生理参数的检测方法:如脑电图、心电图、肌肉活动情况等。该类方法能较精确检测出驾驶员出现的睡意状态
7、,但是驾驶员需要配戴有电极的头盔等设备,因此有接触、侵入式的不足。(3)基于交通工具行为特征的检测方法:如车速、车辆行驶的轨迹是否偏离车道等。该种方法的优点是非接触,缺点是这些参数与交通状况及车辆的类型有关,难于制定一个统一的标准。基于驾驶员行为特征的方法,尤其是检测眼睛状态,由于其检测直接、非侵入性、与驾驶员的生理参数的变化具有一致性、可接受性强等特点,是多数研究者广泛采用的方法。国内外研究概况驾驶员疲劳检测技术作为智能交通系统(ITS)的智能安全辅助驾驶技术的一部分,国外发达国家对该项技术的研究非常重视,资助了一系列的研究课题,并开发出了应用的产品,建立了相应的技术标准。随着研究的深入,驾
8、驶员疲劳检测的方法有很大的发展,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有基于生理信号的检测方法,基于身体反应的检测方法,基于操控行为的检测方法,基于汽车行为的检测方法,基于行驶条件的检测方法等,表1.2Error! Reference source not found.对这几种方法的准确性和实用性做了一个比较。表1.2 疲劳检测技术检测技术描述准确性实用性基于生理信号的检测方法主要检测脑电波、眨眼频率、心率、脉搏频率以及皮肤电压等变化好较差基于身体反应的检测方法主要检测驾驶员头部倾斜度、身体姿势的下垂度、眼睛闭合的频率、驾驶员掌控方向盘的力度等变化很好好基于操控行为的检测方法检测各种控制器(如:方向盘、加速器、刹车
9、踏板、档位等)的变换好很好基于汽车行为的检测方法检测汽车本身的行为(如:速度、侧向加速度、偏行速率、侧向位移等)的变化好很好基于驾驶员反应的检测方法定时检查驾驶员的反应好很差基于行驶条件的检测方法检测行驶时间及行驶条件(如:白天或者晚上、行驶速度等)很差好(1)卡内基梅隆大学机器人研究所的Copilot系统Copilot系统采用PERCLOS衡量睁眼和闭眼状态。PERCLOS(Percentage of Eyelid Closure Over the Pupil Over Time)定义眼睛被眼皮遮挡的百分比,对眨眼的测量是根据超过80%的眼睛被遮挡超过特定的时间间隔。Copilot系统的硬件
10、设备如图1.2所示,它采用红外照明,根据眼睛对红外光反射在图像中的光点效应,以及视网膜对不同波长红外光的反射率不同,分别用两个CCD摄像机采集波长为850nm和900nm红外光照明的图像,同时获得两幅图像,根据这两幅图像的差图像,得到眼睛的位置,并分析眼球的大小,从而得到驾驶员的眼睛睁开程度,该方法可去除眼镜的影响。图1.2CMU-RI的Copilot系统(2)内华达大学(University of Nevada)计算机视觉和机器人实验室该实验室采用特殊的硬件设备,如图1.3,在连续的两帧图像中,分别用两种不同波长的红外光照明,根据连续的两帧图像,检测出眨眼、眼睛凝视方向和头部运动等与疲劳相关
11、的线索,最后用动态贝叶斯网络(DBN)融合这些线索并做出决策。图1.3 采用的特殊红外光源结构示意图(3)Awake项目Awake项目采用多线索融合的方法,包括在红外照明下检测眼皮的状态,检测手握方向盘用力的变化,以及旋转方向盘的角度变化等线索。当检测出驾驶员疲劳时,可通过安装在座位上的振动装置提示驾驶员。该系统选用重型卡车、城市车等多种实验平台,图1.4为Awake项目的重型卡车实验平台。图1.4Awake项目的重型卡车实验平台(4)Mitsubishi公司的ASV2图1.5为Mitsubishi公司的先进安全车ASV2的内部情况。其中方向盘前方是监测驾驶员疲劳状态的摄像机,通过红外照明的摄
12、像机监视眼睛的状态,在驾驶员出现疲劳状态时,通过声音和文字显示等方法提示驾驶员。图2.5Mitsubishi的ASV2先进安全车内部设备图国内对于驾驶员疲劳驾驶造成的交通事故的严重危害已经有所关注,但对于检测驾驶员疲劳的研究还相对较少。目前国内在驾驶员疲劳检测方面的研究有:1、郭克友等将驾驶员眼部状态分为精神饱满、精神萎靡、打瞌睡三类,用基于Gabor小波的驾驶员眼睑特征来分析驾驶员的疲劳状态。2、周玉彬等采用头戴式摄像机采集驾驶员眼部图像来分析其眨眼状态,采用头戴式摄像机使眼睛区域容易从图像中分割出来,但由于接触式、侵入式的缺点使其应用受到限制。3、王铁生等采用PC机搭配CCD的方案实时采集
13、驾驶员正面图像并分析其疲劳状态,已经具有了非接触式、友好性等特点,但PC机的体积和电源等因素限制了其仍然不能作为车载疲劳监测系统。4、吉林大学王荣本等用基于视觉的方法,通过检测眼睛的开合状态来检测疲劳, 出发点与明尼苏达大学(美)Papaniko lopoulos的方法一致,但是与二者不同的是, 对眼睛的跟踪与眼睛开、合识别方法上, Papaniko lopoulos用模板匹配的方法, 而王荣本等提出了用BP网络对眼睛开、合状态进行分类, 分类准确率达85%。5合肥工业大学在分析了已有的疲劳检测算法的基础上,针对基于驾驶员疲劳检测的难点及DSP芯片的特点,研究检测驾驶员脸部与脸部特征点的算法。
14、根据驾驶员眨眼频率和持续驾驶时间等疲劳数据,检测疲劳状态,系统在判断驾驶员有睡意时给予报警提示。课题工作的难点及重点基于视频分析的方法,由于非接触、非侵入、易于使驾驶员接受、检测方法直接、安装灵活方便等优点而得到研究者的关注。国内外大部分研究者都采用了基于视频的检测方法或将视觉线索作为检测的一个重要方面。研究基于视频分析的方法主要需要解决以下问题:(1)光线影响由于天气的变化,不同时刻光线的变化以及道路两边树木或建筑物的阴影等的影响,会使采集到的驾驶员面部图像出现光照明暗变化,光照不均匀、强阴影、强光照等,从而影响到检测效果。(2)背景变化由于交通工具的运动,使采集的驾驶员视频图像处于动态背景
15、中。变化的背景使得诸如背景减法、帧差法等算法不再适用于本系统,给驾驶员图像分割带来了一定的困难。(3)疲劳检测算法由于道路状况、交通工具的运动给采集原始图像的稳定性带来了困难,可能会造成图像模糊,给判断疲劳带来一定的困难。同时,由于驾驶员本身头部运动也给疲劳检测带来了一定的困难。(4)实时性疲劳监测系统本身应该满足实时性的要求才能在驾驶员出现疲劳时及时发出警报,从而达到避免交通事故的目的。(5)准确性疲劳监测系统需要具有高检测率和低虚警率的特点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系统框架2.1 系统基本结构本系统中,疲劳监测的基本框架如图2.1所示:图2.1疲劳监测系统整体框图系统主要由图像采集、图像处理
16、和图像输出模块构成。基本的工作原理是:先由CCD采集连续的模拟信号,并经过图像采集模块中的A/D转换,变成数字图像信号,然后再由图像处理模块对数字图像信号进行运算处理,主要包括图像的预处理、图像分割、人脸特征提取、识别等算法的实现,并通过输出模块显示结果及报警等。本文主要是研究在DSP上实现的工作。2.2 硬件结构疲劳监测系统的硬件设备由三块电路板组成:CCD摄像头板,DSP系统板,音视频压缩板。CCD摄像头板带1/3寸CCD,输出标准视频信号(PAL制式)。DSP系统板包括DSP系统电路、存储器扩展电路、CPLD译码电路、网络通信接口电路。音视频压缩板包括视频采集电路、音频编解码电路、异步串
17、行通信电路、电源模块。疲劳监测系统的外部接口有5个: 12V电源输入接口,音频输入输出接口,报警输出接口,串行通信接口,网络通信接口。CCD摄像头板采用SONY 1/3寸CCD,输出420线PAL制视频信号,具有自动光圈调节功能。DSP系统电路包括DSP配置、时钟、存储器扩展等电路,DSP系统是控制核心,主要完成驾驶员面部识别、疲劳判决、H.264视频编码、网络传输控制等任务。网络接口部分由以太网控制器LXT971组成,提供10/100M自适应以太网接口。CPLD译码电路为FLASH提供分页和片选信号,为UART的两个通道提供片选信号,为ESAM模块提供数据的输入输出通道和复位信号。视频解码器
18、SAA7115对PAL模拟视频信号数字化,将其转换为4:2:0或4:2:2的数字视频信号。异步串行接口芯片为TL16C550C,提供RS-485接口,用来控制云台(解码器)或其它配套监控设备。电源模块输入为12V,其中12V给CCD摄像头供电,12V经过处理、降压后得到5V、3.3V、1.4V给DSP和其它电路供电。疲劳监测系统的硬件原理如图2.2所示:图2.2疲劳监测系统硬件组成原理框图2.3 软件结构如上一节所介绍的,DSP在接收到采集的原始图像后,将调用疲劳检测程序进行处理。采用了由粗到精的策略检测人脸的特征,由于没有红外照明的“亮点”效应,在整幅图像中直接检测眼睛特征难度较大,所以本系
19、统中,先检测出驾驶员脸部区域,然后在脸部区域中分析眼睛特征,并根据驾驶员面部运动的特点,采用了基于Kalman滤波的人脸跟踪方法,进一步提高了驾驶员脸部区域的检测速度。最后根据检测出来的眼睛闭合时间和眨眼频率等线索判断驾驶员疲劳状态。当连续多帧不能正常检测出眼睛的状态时,系统能够自动重新初始化,开始新的检测周期。图2.3疲劳监测系统软件结构图疲劳检测模块是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对采集的图像进行预处理,包括光照补偿、中值滤波等; 对补偿后的图像通过肤色特征检测、去除假脸、定位人脸,并采用卡尔曼滤波预测跟踪; 通过人眼检测算法得到眼睛的睁闭程度,计算眼睛状态特征,包括眼睛闭合时间
20、,眨眼频率和PERCLOS等,并对比各参数与疲劳的相关关系; 若判断为疲劳状态,传出相应报警消息进行相应操作,并处理下一帧图像。2.4 基于DSP疲劳监测系统框架的优势现阶段,视频采集的疲劳监测系统按照处理器不同大致可分为三类19:基于专用视频图像芯片的视频采集处理系统;基于PC机的视频采集处理系统;基于DSP的视频采集处理系统。基于专用视频图像芯片的视频采集处理系统其核心处理单元为专用图像芯片,该图像芯片决定系统的功能,其应用主要是针对某一类产品,如数码摄像机等,所以具有一定的局限性。而基于PC机的视频采集处理系统最为普遍的就是基于视频采集卡获取数字化视频信息,通过运行相应的PC程序实现视频
21、的采集、图像的处理与显示,但是目前基于PC的处理系统由于体积和电源供电的限制,很难做成嵌入式系统。相比基于专用视频图像芯片和基于PC的视频采集系统而言,嵌入式视频采集系统可完成视频的实时采集、传输以及各种视频压缩算法和图像处理算法的实现,根据不同的应用,可以编制不同的图像处理程序,所以具有更大的灵活性,并且设计与实现简单,硬件一般采用通用的设计,即“CCD+视频信号处理芯片+FPGA/CPLD+DSP”的模式实现。同时TMS320DM642有自己的图像处理库函数,可以实现各类图像处理算法。因此,该系统具有更大的灵活性与通用性。- 52 -人脸检测及跟踪3.1 引言驾驶员脸部区域的检测及定位是分
22、析驾驶员疲劳状态的基础,只有在检测出驾驶员脸部区域的基础上才能够分析脸部与驾驶员疲劳相关的特征,从而判断是否为疲劳状态。本章主要研究驾驶员脸部区域的检测及跟踪方法。人脸检测是后续工作的基础,在人机交互、视觉监控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由于个体差异,再加上人脸是非刚性物体(姿态、表情、饰物等因素)以及成像设备本身的误差所带来的影响,使得人脸检测长期以来成为图像处理中较难的课题。文献20将目前的人脸检测方法划分为基于知识的方法,特征不变的方法,模板匹配的方法和基于外观的方法。文献21总结了最新的人脸检测的进展,指出Viola-Jones方法22,23是人脸检测中较快的方法。文献24分析了人脸检测问题
23、的分类、特征提取与特征综合、性能评价等,将人脸检测方法划分为基于知识的人脸验证方法和基于统计学习的方法,并指出统计学习方法优于启发式验证方法。中科院计算所的面像识别实验室做了大量工作25,26,研制的“面像检测与识别核心技术”,己经应用于十六大会场,并取得良好效果。肤色信息是人脸的一个重要特征信息,该信息不受面部表情、角度等细节的影响,具有很高的稳定性,而且肤色能够与大部分的背景颜色相区别,此外肤色检测的运算量较低,执行效率高,因此用肤色信息来实现人脸检测和定位具有很高的鲁棒性和实用性。本章首先简要介绍了彩色图像的预处理,详细研究了基于肤色信息的人脸检测,并且研究了基于Kalman滤波的驾驶员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位 论文 疲劳 驾驶 实时 监测 系统 研究 实现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