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并购企业员工心理契约整合研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doc
《被并购企业员工心理契约整合研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被并购企业员工心理契约整合研究--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doc(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天津理工大学成人高等教育本科生毕业设计(论文)第一章 企业并购行为的现状与发展趋势企业作为一个资本组织,必然谋求资本的最大增值。从普遍的经济发展情况来看,一家企业需求资本增值扩张的途径一般有两条:一是通过企业自身积累、创新、开发等方式,实现自身价值的提升,以内部扩张的方式实现增值;另一条路就是通过企业并购,外部扩张的方式来实现。企业并购是指企业法人在平等自愿、等价有偿的基础上,以一定的经济方式获得其他法人部分或全部产权的行为。企业并购包括兼并和收购两种方式,国际上习惯于将这两种手段同时使用,故在我国统称为并购。1.1 企业并购应势而生,势不可挡最终,企业并购行为只是作为企业发展壮大的选项之一,
2、属于比较新生和不成熟的运作理念。但是自从最开始的企业并购成功案例出现后,西方经济界马上发现了企业并购与自身积累扩张相比,拥有着低成本、高速度等无法比拟的优势,进而成为了企业发展的第一优选。而随着近代国际经济的飞速发展与国际贸易的愈发开放,企业面对的市场环境日益复杂,很多行业都面临着要么前进、要么就退出的难题,而企业并购就成为了解决这一系列问题的最有力的手段,可以说,企业并购行为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顺势而生的不可避免的产物。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进程加快和国际贸易壁垒的取消,企业稳步实现发展、扩张的脚步又被打乱,金融危机、行业寡头、市场变化等因素使得企业在发展的过程中面临着巨大的危机和挑战。如何巩固
3、企业已经占领的市场?如何侵占企业瞄准的市场?面对这一连串摆在企业高管面前的问号,市场并购再次成为首选。于是乎,大量的并购案例充斥在世界经济领域的每一个角落。全球经济一体化使得并购成为了一种国际化的行为,它不仅是企业实现低成本高速扩张的重要途径,而且是国际竞争的重要手段。1901年4月1日,摩根财团以4亿美金收购了卡内基钢铁公司的所有资产,随后又并购了其他784家独立公司,由此组成了美国历史上最大的钢铁工业公司。1966年,大众公司收购了德国新汽车联盟,不仅拯救了德国战后的新型汽车产业,更重要的是使“奥迪”这一最古老的豪华汽车品牌保存并且流传了下来。1968年,大众公司的事业也因甲壳虫汽车的热销
4、而发展到了巅峰,其年营业额在德国各大工业企业中名列第一。1979年9月,李嘉诚以6.39亿港元的价格购买了汇丰银行在香港的最重要洋行和记黄埔有限公司22.4%的股权,经李嘉诚的精明经营后,和记黄埔目前已经是李嘉诚财团中拥有大量土地储备和雄厚经济实力的市值并且盈利最高的公司。自20世纪以来,企业并购逐渐成为了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方式,并购突破了企业通过自身积累实现渐进式发展的局限,为企业跳跃式发展提供了可能。1.2 企业并购在我国的发展我国的企业并购始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市场经济制度的逐步建立以及国有企业改革的一步步深入,我国的企业并购取得了显著的发展,近几年,在全球企业
5、并购浪潮的影响下,伴随着我国企业的不断成熟以及加入WTO之后面临的激烈竞争,企业并购数量剧增,并购范围也由本地区、本行业,向跨地区、跨行业的方向发展,规模日益扩大,大型并购也越来越多。近年来,我国企业间的并购活动更是日益频繁,过去5年内我国企业并购交易额以每年70的速度增长,中国正在成为亚太地区并购交易活跃的国家。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明显加快了融入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近年来,中国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有利于外资参与国有企业改组改造的法律法规,公布了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修订)和中西部地区外商投资优势产业目录、上市公司收购管理办法等法律法规。修订后的外商投资产业指导目录(2002年)将原来禁止进
6、入的电讯、燃气、热力、供排水等城市管网首次列为对外开放领域,增加了76条鼓励类投资项目,减少限制类项目达三分之二。在原来禁止、限制进入的行业,外资通过并购方式也可以快速进入。去年以来,国务院有关部门又相继出台了利用外资改组国有企业暂行规定、外国投资者并购国内企业暂行规定,对外国投资者参与国有企业并购重组作出了具体的规定,放宽了外资并购主体和外国投资者并购中国境内企业的出资比例等。 目前,国内的并购更多的是国有资产退出的一种方式,并购行为中政府行为的特征多一些,而随着国有资产战略性退出完成和市场化程度的提高,真正意义上的并购将会出现新的高潮。根据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普华永道一份最新研究结果表
7、明,2012年前三个季度,中国公司在欧洲的并购数为32个,而同期欧洲公司在中国的并购数为26个,这是中国公司在欧洲的并购行为首次超过欧洲公司在中国的同等行为。而早在2010年,中国企业就已经成为了世界并购领头羊,仅2010年一年,中国入境并购和出境并购就分别披露了39起和212起,分别达到了历史最高水平。并购领域跨越了能源、金额和机械制造等各大行业,比较著名的案例有长江电力的重组、中国移动入股浦发银行、平安保险收购深圳发展银行等等;此外,吉利收购瑞典沃尔沃、南钢集团的股份重组等案例其交易金额也超过了10亿美金的高水平。1.3 企业并购存在的风险虽然企业并购是已经成为了促进世界经济发展的一大重要
8、推力,但是在大规模的企业并购行为所营造出的一幕幕金融神话与辉煌的背后,我们同样发现了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企业并购成功率太低!毕马威、埃森哲和麦肯锡的研究结果表明,并购后68个月的时间内,50%的企业生产率下降;并购后一年内,47%的被并购企业的高级管理人员离开了公司;并购后3年内,62%的企业实现了零增长。麦肯锡公司的“领导企业中心”研究了116起企业并购案例,发现只有23%的案例取得了成功。1美国商业周刊杂志更是直言不讳的指出:“75%的企业并购是失败的。”为什么可以创造出“1+12”神话的企业并购行为会有如此之高的失败率呢?中国有一句俗语“富贵总自险中求”。要想获得巨大的成功,就必须冒同等巨
9、大甚至更大的风险。企业并购同理,在可能会导致巨大成功的同时,也存在着一溃千里的巨大风险。那么企业并购失败的风险是什么呢?我们不妨研究一下企业并购行为的基本流程。企业并购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大致可以分为6个流程:(1)并购决策阶段;(2)并购目标的选择;(3)并购时机的选择;(4)并购初期工作;(5)并购实施阶段;(6)并购后的整合。根据科尔尼公司的统计分析,“53%的并购风险存在于整合阶段”。两家企业合并之后,势必会存在两套完全并行的操作机构,这就需要并购主公司对两家公司的资源进行整合,整合的对象包括资金、技术、市场、人力资源等各个方面,在上述各项组成因素里,企业机构等的整合是死的,是有一套完整
10、的、标准的方式方法可循的;但是人是活的,被并购企业的员工在并购行为中和行为后所做出的选择和决定是企业高层管理者们所无法左右,这也就使地整合人力资源的过程中充满了种种变数。而当今市场经济环境下,公司运转操作中最看重的往往也是人才,可以说,并购行为成败的最大风险存在于整合阶段,而整合阶段最重要也是最难以操作成功的就是人力资源的整合。综上所述,一起企业并购行为是否成功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就是能否在并购后有效的整合被并购企业的人力员工。近年来,关于企业与员工之间心理契约的建立与发展研究理论成为了人力资源研究领域的热门话题,它被称为是巩固员工与企业间的感情、开发与提高员工作热情的有力手段。本文就将从员工心
11、理契约的研究角度入手,重点分析被并购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整合问题。第二章 企业员工心理契约的重要性2.1 心理契约的涵义 提到契约,人们通常会想到司空见惯的书面契约(或称制度契约),它显露于外,明确且正式。然而,从整体上分析,任何一个契约事实上都涵盖了两个层面的内容。除了制度层面上的书面契约,还有一种与此相契合的观念层面上的心理契约。所谓心理契约,特指契约主体对书面契约所规设权利与义务的一种主观解读与内在信念,被喻为“活在人们心中的契约”。 “心理契约”的研究最早可以追溯到美国学者阿瑞格斯(Argyris),他在1960年所著的理解组织行为一书中探讨了工人与工头之间一种隐性及非正式的理解与默契关
12、系,并称之为“心理工作契约。1978年,美国学者施恩(Schein)在前者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心理契约在行为动机方面的重要意义,并将其定义为“在组织中,每个成员和不同的管理者,以及其他人之间,在任何时候都存在的没有明文规定的一整套期望”。施恩将心理契约划分为两个层次:一是员工个人目标与组织目标的契合关系;二是员工在经过一系列投入、回报循环构成的组织经历之后,与所在企业形成的情感上的契合关系,体现为员工对组织的依赖感和忠诚度2。 与书面契约相一致,心理契约本质上也是双方当事人之间权利与义务的交换。心理契约隐含着当事人之间一系列不成文的“期望”,这种“期望”蕴含了契约主体对自己权利的理解,也潜
13、在蕴含了对另一方义务的认知。同时,心理契约亦代表着当事人对彼此义务的一种“肯定”,这种“肯定”既是契约主体对自己内在义务的接纳,也是其对另一方权利的潜在认同。可见,心理契约作为一种双务合同,只有双方通过要约邀请、要约承诺达成一致合意后,才算完成缔结。 根据企业员工与组织间期望值的深入程度,我们可以将组织心理契约划分为两种形态:交易性心理契约与关系性心理契约。交易性心理契约,是指当事人之间签订的一种在有限时间周期内、以货币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契约。而关系性心理契约,则是指当事人之间签订的一种相对长期的、以情感关系为主要内容的心理契约。 从交易性心理契约向关系性心理契约的发展,体现了心理契约的不断
14、深化。人们在一个组织中工作的时间越长,心理契约所涵盖的范围就越广。在员工与组织之间的关系中,相互期望和责任的隐含内容也就越多。 2.2 心理契约的重要作用 心理契约(尤其是关系性心理契约)对于书面契约的履行具有重要意义。书面契约的履行有两种形式:强制履行与自愿履行。强制履行是指,契约主体迫于外在威慑或压力而服从某项书面契约,即被迫履行。自愿履行则是指契约主体自觉认同某项书面契约,从而将履行契约内化为一种道德义务,即自主履行。契约主体对书面契约的履行方式从强制上升到自愿,缔结牢固的心理契约是不二法门。一方面,从自愿履行契约的形式来看,如果双方缔结了稳固的心理契约,即使书面契约存有瑕疵,他们也必须
15、按照契约精神来行为。另一方面,从自愿履行契约的内容来看,心理契约所蕴含的相互合理期望可以促使双方更加卓有成效地履行契约。心理学家维果茨基曾经指出:个体的心理发展水平可分为现有水平和潜在水平,介于两者之间的为“最近发展区”;如果心理契约主体把期望值设定在彼此“最近发展区”内,双方履行契约的潜能将会得到深度激发。 因此,契约的真正履行绝不能仅仅依赖于书面契约(“硬件系统”)的完备周详;特定心理契约(“软件系统”)的开发对契约履行具有更为关键的意义。“一切法律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铭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铭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们的心里,它形成了国家的真正宪法;它每天都在获得新的力量,当其他法律衰
16、老或消亡的时候,它可以复活那些法律或代替那些法律,它可保持为一个民族的精神。”这是法国思想家卢梭关于“活法”的名言,同样可以阐释心理契约的重要价值。 事实上,心理契约是建立在缔约双方彼此“信任” 的心理基础上,当这一“信任”的基石遭遇“土崩”时,书面契约也必然趋向“瓦解”之境。具体到企业并购实践中,心理契约重建的失败会直接导致组织的承诺力和公信力的丧失,员工的满意度和忠诚度急遽降低,甚至与组织走向对立面(消极怠工、恶意罢工或非正常离职等)。如此情况下,书面契约不过成为一纸空文,遑论得到切实有效的履行。在企业并购行为中,人的因素起到了关键性的作用。美国CFO杂志调查发现,财富500强中有并购经历
17、的45个公司均认为,企业并购的失败源于人所产生的问题。人力资源整合专家帕蒂.汉森曾说过:“并购不仅仅是资产的整合,更重要的是公司人员之间的融合。”3由此可见,企业并购是否成功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能否有效的整合双方人员,尤其是能否成功的整合被并购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 第三章 企业并购对被并购企业员工的影响对企业而言,并购是一种典型的组织变革,是一次重大事件与变故。在并购过程中,企业内外部的各种资源都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各个利益主体的心理也会受到不同的冲击,如果处理不好,就会造成员工心理契约的破裂,并最终导致并购的失败。通过我们对以往种种失败的并购案例分析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并购后的整合阶段,被并购企
18、业员工的心理契约存在着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即形成、改变、违背。简要而言,就是说并购对被并购企业员工原有心理契约的组成基础造成了冲击,它刺激了员工心理契约向不稳定状态发展的趋势;而不合理和不及时的并购整合最终导致了员工心理契约的违背和破裂。3.1 企业并购冲击了员工心理契约的建立基础心理契约的构成基础主要有两方面:(1)企业政策、制度与企业文化;(2)企业各级管理者做出的显性和隐形的承诺。3.1.1 并购导致企业政策、制度和文化的改变员工对企业政策、文化的理解,帮助其定格关于企业将如何对待他们以及他们有理由从企业获得什么样的期望,并将之作为与企业未成文协议的一部分,形成心理契约。但是并购企业与被
19、并购企业的政策与制度不可能是完全一致的,并购发生后,必然会对被并购企业的管理制度和行为规范进行一定程度的调整,被并购企业员工在原有管理模式下养成的行为习惯也必然不再适用。员工所认知的其与企业行为与报酬之间的交换关系也会发生改变,这就直接影响到了员工心理契约的最基础、最现实组成基础付出与回报交换比,进而导致被并购企业员工自发或被迫的作出各种行为,消极怠工、抵制并购、我行我素、解约离职等。一家企业的企业文化集中反映了企业成员共同的价值观体系,它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企业员工的工作行为和态度。企业文化在暗含了对企业员工期望的同时,也暗含了企业对员工的承诺,员工对企业文化的认知构成了其心理契约的基础。企业并
20、购之后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文化排斥与冲突现象,两家企业之间的文化冲突,会导致员工失去对企业文化及其包含的期望和承诺的确定感,进而降低对企业的依赖度,员工会重新考虑与企业之间的交换关系,进而破坏员工心理契约的组成基础。2001年1月10日,世界上最大的ISP网络服务商美国在线并购了世界上最大的传媒集团时代华纳,组建了规模庞大的美国在线时代华纳公司。但是在公司并购两年不到的时间里,新组建的公司就陷入了困境,2003年税前利润下降了15%至25%,股票价格也跌至10美元,缩水70%。兼并之前就有专家指出这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不兼容,并购需谨慎,但是两家企业巨头被并购后的利润前景所吸引,未经详细的研究和制定
21、整合方案就草率的进行了并购。并购前时代华纳是传统媒体,美国在线是新兴媒体,两家公司的企业文化有着极大的差异。并购后,美国在线的员工指责时代华纳风格散漫,做事被动;而时代华纳的员工则指责美国在线的员工攻击性太强。两家公司的员工互不认可,最终这起并购案例不仅没有造成股东价值的上升,反而使双方损失了2000亿美金。另外,在20世纪80年代,日本索尼和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分别收购了哥伦比亚和MCA,都想把他们的技术应用于娱乐产业,结果,适应了好莱坞那种强调自我,富有攻击性的企业文化的美国员工无法融入建立在集体主义基础上的日本企业文化,导致很多原本工作高效的员工,开始质疑公司的管理。通过上述3个案例,我
22、们可以看到,如果两家企业之间的企业文化存在着巨大差异,而在并购后又没有有效地整合企业文化理念,则必然会严重影响双方企业员工特别是被并购企业员工新的心理契约的建立基础,进而影响并购成效。3.1.2 并购会造成企业管理者承诺的改变被并购企业的员工与之前企业订立心理契约的一大基础就是原有企业的各级管理人员对员工做出的各种显性和隐性的承诺,比如加班会赢得奖金,敢谏直言会得到领导的认可和好感等等。但是并购行为会使心理契约的原有企业承诺基础面临着中断的危险。这些承诺是否依然有效会成为被并购企业员工非常担心的问题,员工可能充满敌意和防御心理,员工对企业的依赖感和忠诚度将会下降,心理契约破裂的可能性就会随之增
23、大。另外一方面,在并购行为中,并购方为了达成并购协议并稳定人心,大多数情况下会事先作出承诺,将被并购企业保持原样,不裁员、不降薪等等。但是在实际的并购和整合过程中,并购方出于种种原因不予兑现或者无力兑现而不顾先前的承诺和已形成的员工期望,即初步的心理契约。在这种情况下,员工会受到严重的心理冲击,甚至会有上当受骗的感觉。面对并购,被并购企业员工的工作稳定感已经不复存在了,未来的不确定性会产生放大效应,这种上当受骗的感觉无疑就是火上浇油!另外,由于从来没有与并购企业的员工一起工作过,双方缺乏共同经历的现实基础,也会增加被并购企业员工的不确定感。出于自我保护心理因素的作用,员工对企业的信任水平会下降
24、,同时在不得不承受的心理压力下,员工可能产生与公司不一致的想法。以上的原因均会导致员工产生“承诺不能兑现或变化”的想法,从而导致心理契约走向失衡,并最终破裂。3.2 被并购企业员工的心理契约发生改变没有任何事物是保持一成不变的。心理契约作为员工与企业之间制定的一种隐含意义的不成文的协议,也是在一直变化和发展中的。在企业没有被并购,正常健康的发展时,员工与企业之间的心理契约是在向着越来越深厚,越来越稳定、巩固的方向发展的。当企业被并购后,如果并购企业未能合理有效的整合员工心理契约的话,员工心理契约必然会向着消极、退步的方向发展。高级人力资源管理师朱静经研究指出,在并购浪潮中,员工与企业原有的心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并购 企业 员工 心理 契约 整合 研究 本科生 毕业设计 论文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