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民新闻背景下公民记者作用发挥空间探析-毕业论文.doc
《公民新闻背景下公民记者作用发挥空间探析-毕业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民新闻背景下公民记者作用发挥空间探析-毕业论文.doc(2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毕业论文 第 22 页 公民新闻背景下公民记者作用发挥空间探析摘 要 21世纪是一个个人传播的时代,普通公民在技术的支持下有力地彰显了他们的传播力量,开创了新闻领域的新篇章。公民记者作为这其中的新生传播群体在公民新闻背景下成长、发展,以其自身的方式发挥传播新闻、影响舆论等的作用。然而如何看待和认识公民记者这支队伍仍是一个在业界和学界存在争议的话题。本文从公民新闻的大背景下,对公民记者的概念和特点做出分析,进一步探究了新的传播格局下公民记者的发挥空间,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探索。关键词:公民新闻,公民记者,互联网,自媒体ANALYSE HOW CITIZEN JOURNALIST
2、CAN WORK UHDER THE BACKGROUND OF CIVIL JOURNALISMAbstract It is the time of personal communi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Ordinary citizen are showing their power of communication with the support of technique and creat a new page of journalism realm. Citizen journalist are growing and developing as a
3、 new communication group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civic journalism. They play a role in transmitting news and influencing public opinion by their own way. However, it is still a controversial topic in the press circles and academia for how to regard and understand citizen journalist. From the backgro
4、und of civic journalism, the thesis analyse concept and characteristic of citizen journalist, research how citizen journalist can work in a new communication situation and explore their direction of development. Keywords: Civil Journalism ,Citizen Journalist,Internet,We Media 目 录前言4一、公民新闻背景下“公民记者”概念
5、界定5(一)技术支持下公民新闻的发展介绍5(二)“公民记者”概念厘定8(三)“公民记者”特点101.角色的非专业性102.身份的独立性103.传播的突发性和偶然性10二、新传播格局下公民记者的作用发挥空间11(一)公民记者作用发挥空间探析12(二)公民记者作用发挥的局限性14三、公民记者的发展方向探索15(一)公民记者“自食其力”16 1.提升媒介素养162.实名报道新闻173.通过组织的方式形成公民记者共同体17(二)专业媒体规范、引导17结语19致谢20参考文献21 前 言21世纪初公民新闻的概念传入我国,学术界的相关学者分别撰文进行了介绍,最早的如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系讲师李青藜的美国的
6、公民新闻事业 可参见 陈养凯:公民新闻的理念与实践,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年,第1页。借助于网络和通讯技术的飞速发展,公民新闻逐渐在我国形成本土化的发展模式。个体开始在传播的舞台上发声,参与到新闻事件的揭露、报道中来,打破一直以来由传统媒体所垄断的话语霸权。“公民记者”的身影随之走入人们的视野。美国人德拉吉因报道克林顿与莱温斯基的丑闻事件被赋予全球第一位“公民记者”的称号,周曙光因报道重庆钉子户事件也被称之为国内第一位“公民记者”。普通公民从事专业记者的工作的现象逐渐在全球得到普及,他们被称之为“公民记者”。公民记者,作为一支新生的传播队伍,学界和业界还没有对其作出统一、权威的定义。在
7、现今传播格局下,公民记者显然已经成为一股不可忽视的传播力量。国内比较系统研究公民记者的文章皆是出自研究生之手。笔者以为,这一群体终将走入学界的研究视域,得到关注。本文中,笔者试图对公民记者这一概念做出界定,探究其作用发挥空间并对其发展方向做出探索。 21世纪,是一个人人拥有媒介平台、掌握话语权的时代。曾经等待报纸、广播、电视等大众媒体传播、发布消息的受众不仅不再局限于利用它们接收来自外部世界的消息,而且还能自己主动发布信息。技术的发展正在改写人类传播模式的历史,将人类社会引领入一个个人传播的时代。传统新闻领域内传-受关系的固定模式被打破,传-受间的界限渐趋模糊,受众得以进入传者的领域,以一个传
8、播者的姿态制造个人化的新闻。正如丹吉摩尔在草根媒体一书中所说:传统上,新闻机构才是决定历史最初面貌的发言人。这一次,为历史添上新色彩的执笔人,却有一部分是传统的阅听大众。这是可能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丹吉摩尔 著,陈建勋 译:草根媒体,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3月第一版,序ii。 传统受众已经迈入新闻领域,凭借着个人化的媒介平台生产自己的新闻,形成一股“公民新闻”的热潮。一些“公民新闻”的行为主体正以其“公民”身份扮演着“记者”的角色,演绎着“公民记者”这一新生传播群体的行为与特点。笔者将在本文探讨“公民新闻”背景下,如何认识“公民记者”这一新生的传播群体,并进一步分析“公民记者”如何扮演其
9、记者的角色并发挥作用。一、公民新闻背景下“公民记者”概念界定 (一)技术支持下公民新闻的发展介绍 技术的发展对整个传媒业乃至全社会带来的影响和改变早在上个世纪就被大师们敏锐的察觉,马歇尔麦克卢汉的“地球村”理论、阿尔文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尼葛洛庞帝的数字化生存等都是对这一现象做出的前瞻性的解读。他们纷纷敏锐地意识到技术的力量将对塑造未来社会格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力。20世纪末期,互联网的兴起逐渐在社会掀起一股“网络狂欢”的热潮。从Web1.0到Web2.0的转变是网民通过网络单一获取信息到实现双向互动的转变。网络开始上升为人们在虚拟空间里对话、交流、沟通的平台。整个世界被这个无止境延伸的网络连在
10、一起,人们借助于网络提供给用户的媒介平台,既接收来自世界各地的信息同时也向其传递信息。从早期的论坛开始,到后来的博客、播客以及近年兴起的微博还有诸如电子邮件、即时聊天工具等信息传递方式和专供民众发布信息的公民网站,都充当着普通民众信息发布和互动沟通的媒介平台。任何人,只要其具备基本的网络使用能力皆可利用文字、图片、视频等符号在这些媒介平台上实现个人化的文本传播,打破传统媒体一统天下的传播垄断格局。如,1998年美国人德拉吉就领先所有媒体在其个人博客上报道了克林顿和莱温斯基的丑闻事件。 张震:公民新闻视域下的中国公民记者研究,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第31页。而通讯科技和数码技术的日新月异
11、,如手机(包括可拍照手机、智能手机等)、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等更是为普通民众实时记录、报道新闻提供了便利和操作的可行性。2005年7月7日伦敦地铁和公共汽车爆炸案发生不久,BBC、ITV、卫报(Guardian)等英国主流媒体就陆续收到了来自公民的有关爆炸的图片和录像片段。这些图片和录像片段以手机等现代通信工具拍摄,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传到这些媒体的网站邮箱中,或者通过有关的博客网页直接将这些图片、录像片段以及那些亲历现场的人的所见所闻所感发布到网上。 赵志立:媒介素养与公民记者,载中国新闻周刊,2005年11月13日。 传统的受众不仅拥有了曾经只有记者才有的新闻采访、报道工具,而且还享有曾经只
12、存在于专业新闻机构中的媒介平台。新闻将不再是媒体公司和传者自上而下的“广播”过程,而越来越成为一种受众、编辑、记者等一起互动的自下而上的“网播”过程。受众不再是被动的角色,而是新闻的参与者和创造者。 王莉:“自媒体”传播形态下公民新闻的失范与“规范”,载今传媒,2010年07月,第95页。 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的美国的公民新闻概念,21世纪初期时传入我国,就是在这些技术的有力支撑下公民新闻在我国得以迅速成长并逐渐发展。从通讯员、特约记者的启蒙期到新闻线人、报料人的雏形期,进入到了网络阶段以普通网民为主体的发展期。对何为公民新闻,还没有权威、统一的定义。首创博客报道形式的著名网络新闻学创始人丹
13、吉默尔,在他的新书我们即媒介(We The Media)关于公民新闻的定义,“公民个体或群体搜集、报道、分析和散布新闻或信息的行为,旨在提供一个民主社会需要的独立、可信、准确、广泛及其他相关信息。” 刘昀:新媒介背景下的公民新闻学,四川省社会科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1页。被誉为中国公民新闻第一人的互联网协会新媒体专家郭涛认为,公民新闻就是来自业余新闻工作者的第一手新闻报道,也就是指业余新闻工作者通过大众媒介和个人摄录、通讯工具(诸如移动电话、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计算机网络等)为广大受众选择、撰写、分析和传播新闻信息的行为和现象。 Chinfest网: 理论研究 : 郭涛:新媒体研
14、究系列之公民新闻篇 ,2010年07月28日, 分析国外和国内学者的定义,笔者认为他们都达成一个共识:即普通公众开始进入新闻传播领域以一个积极、主动的传者姿态参与到新闻传播中来。其实践类型可分为公民提供新闻信息与传统媒体合作报道新闻,公民采集新闻信息利用个人媒介平台自主报道新闻。 近几年来,公民参与新闻报道的比例不断上升。他们有的凭借自身掌握的专业知识在网络空间参与对新闻事件的真伪辨别,最终促使真相浮出水面。如在2007年备受关注的“华南虎事件”中,一群网友纷纷发布自己掌握的关于虎照的信息,提供辨别虎照真假的证据,共同参与到华南虎照片的识别过程中。有的与传统媒体合作利用其作为新闻发布平台共同生
15、产新闻。如2008年的奥运会上,民众不仅仅是观看比赛还利用手中的传播工具记录现场情况,并将内容传给传统媒体,传统媒体开设如“奥运日记”、“一个人的奥运”等栏目,用来自观众的第一手资料报道普通民众对奥运的所见、所感等。有的以其占据的时间和地理优势,利用网络上的自媒体报道突发事件中的第一手消息。如2011年7月的温州动车事故中,网友Smm_苗、羊圈圈羊、摄影师小刀等,接连在微博上报道了事故最初的情况,取代传统媒体向社会发布最新的信息。还有的如被外国媒体称为“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公民记者”的周曙光 骆韫鹏:透视中国公民记者,载青年记者,2007年8月下,第132页。,在2007年重庆钉子户事件中,
16、在传统媒体相继被禁止报道关于重庆钉子户事件的相关信息之后,他以平民化的视角将整个事件清晰的呈现出来,为公众提供了一个了解事件发展态势及真相的窗口,等等。这些事例无不说明普通民众正在以他们的实际行动践行着公民新闻的理念。他们关注社会,参与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以平民化的视角记录、报道、传播新闻,为传媒领域加入了除传统媒体、网络媒体之外的声音。在公民新闻中,普通民众彻底从被动的信息接受者角色中解放出来,开始掌握信息发布的主动权,参与到新闻生产和传播中来,打破了传统媒体一直以来所享有的话语霸权。正是在公民新闻的不断实践中,一些个体渐被赋予“公民记者”的称号,他们以其公民身份扮演着记者的角色,用其自身行
17、为为公民新闻理念做出诠释和注脚。那么,何为公民记者?(二)“公民记者”概念厘定 依托于公民新闻实践成长起来的公民记者队伍,作为新生的传播群体活跃在传媒的舞台上已经是不争的事实。成立于2000年的OhmyN 国际版网址:是韩国著名的公民新闻网站,其标志性宣言即“每个公民都是一名记者(Every Citizen is a Reporter)。这些参与其中的公民记者每天提交大约200篇文章,约有十万读者每日浏览该网站新闻。 郑珮:从公共新闻到公民新闻互联网语境下公共新闻事业的新发展,载安康学院学报,2011年8月,第83页。2005年3月7日,博客公民记者嘉勒夫(Garrett M. Graff)获
18、白宫颁发第一张“博客采访证”,获得和传统大众媒体记者同等的采访权利。 吴飒:新媒体背景下的公民记者研究,暨南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7年,第17页。然而学界和业界对如何定义和看待公民记者仍存在争议。有的持谨慎的态度,认为公民记者承担的是记者的责任与使命,应遵循新闻专业主义原则。有的则对其抱以宽松的态度,指出公民记者是公民民主意识的觉醒和权利意识提升的体现,是在实施宪法赋予的言论自由权,不应用记者的框架对其进行束缚。笔者拟提取应用较为普遍的概念进行分析。廖礼中在是“公民记者”还是“公民报道者”?新媒体环境下对“公民记者”的再思考一文中认为:一般地,人们把非专业化新闻传播者或公民新闻的提供者称作“
19、公民记者”(Citizen Journalist) 廖礼中:是“公民记者”还是“公民报道者”新媒体环境下对“公民记者”的再思考,载新闻记者,2009年1月,第89页。这一概念着重于公民记者相较于记者的业余身份。生奇志在公民记者对话传统媒体:挑战与应对一文中则认为:所谓“公民记者”,是指在新闻事件的报道和传播中发挥记者作用,却非专业新闻传播者的普通民众。“公民记者”背后所体现的是“参与式新闻”的理念,即“民众在收集、报道、分析和传播新闻和信息的过程中发挥主动作用”。 生奇志:公民记者对话传统媒体:挑战与应对,载记者摇篮,2011年02月,第9页。该概念则强调了公民记者所充当的记者角色和发挥的职能
20、。从公民记者这一称谓来看,它是由“公民”和“记者”两个词组合而成。从其字面含义理解,可认为普通公民充当了记者的角色而将其称为公民记者。显然,公民记者的核心要素一是公民身份,一是记者角色。前述概念中所言是指:非专业化的新闻传播者发挥记者的作用称之为公民记者。笔者由此发出疑问:专业化的新闻传播者在职业行为之外,利用个人媒介平台传播新闻信息能否算为公民记者?首先,专业化的新闻传播者具备公民身份,其次,是在职业行为之外以普通公民身份扮演记者的角色。所以概念可被修正为:非专业新闻机构内的新闻传播者并发挥记者的作用。 但这一表述仍显粗略和模糊。何为记者?学者熊高指出,狭义的记者专指从事采访新闻信息和报道新
21、闻的人。 同11,第3页。也就是说记者的工作包括“采”,即发现新闻、采集信息和“报”,即将新闻传播出去。同时记者这一职业本身又决定了其所报道的事件应具有的新闻性或社会影响力。因此,作为发挥记者作用的公民记者应具备以下三要素:一、善于发现有价值的新闻,二、采集新闻信息,三、通过个人媒介平台发布新闻信息。而普通公民在其扮演公民记者角色时,其本身可能就是事件的亲历者或现场目击者,无需经过采访便掌握了新闻事件的基本信息。故此,笔者以为,在公民新闻背景下,公民记者可指(通过采访或亲历或现场目击的形式)获取,并(使用手机、摄像机等设备)记录新闻信息,利用个人媒介平台向公众发布、传播信息的非专业新闻机构内的
22、新闻传播者。然而,考虑到记者这一角色对社会承担的责任和使命,如报人普利策所言:倘若一个国家是一条航行在大海上的船,新闻记者就是船头的瞭望者。他要在一望无际的海面上观察一切,审视海上的不测风云和浅滩暗礁,及时发出警告。因此这一概念又只是对公民记者做出的最低层次的判断和识别。任何普通民众只要其实现了这一完整的新闻生产过程,皆可被赋予公民记者的称号。而高层次的公民记者则体现在其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其对新闻专业主义的实践等方面。无论层次的高低,符合这一概念的主体都可被赋予公民记者的头衔。报道重庆钉子户事件的周曙光 同8,第132页。,报道湖北省破坏天然林事件的李清平 中国环境网:公民记者悄然走来,200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民 新闻 背景 记者 作用 发挥 空间 探析 毕业论文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