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专题报告、发言稿、党课学习材料、经验会议材料、心得体会【10篇】word版供参考.docx
《2023年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专题报告、发言稿、党课学习材料、经验会议材料、心得体会【10篇】word版供参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2023年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专题报告、发言稿、党课学习材料、经验会议材料、心得体会【10篇】word版供参考.docx(4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2023年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专题报告、发言稿、党课学习材料、经验会议材料、心得体会【10篇】word版供参考 【目 录】 2023年学习贯彻落实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交流经验报道专题报告5430字范文 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千万工程”蕴含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 “千万工程”的深远意义 2023年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 2023年磐安县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会议材料 2023年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2040字范文 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与深远意义 2023年赴浙江开展专题调研深入提炼总结“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千万工程”)的经验做法学习心得体会1360字文稿 “千万工程”的巨大贡献 2023年聚焦“千万工程”二十年引领浙江乡村巨变学习心得体会1340字文 2023年学习贯彻落实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工程交流经验报道专题报告5430字范文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并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区各部门结合实际认真贯彻落实。 通知指出,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近期,习近平总书记作出重要批示:“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起步早、方向准、成效好,不仅对全国有示范作用,在国际上也得到认可。要深入总结经验,指导督促各地朝着既定目标,持续发力,久久为功,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的新篇章。”通知强调,各地区各部门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批示精神,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部署要求,学好学透、用好用活浙江经验,扎实推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早部署、早行动、早见效。在工作中,要学习借鉴浙江省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坚持绿色发展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真正转化为引领推动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的具体实践:要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五级书记”一起抓: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与当地发展阶段相适应:坚持聚焦民生福祉,由易到难,从村庄清洁行动做起,以重点突破带动面上工作: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建立健全长效治理机制: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建立多元化投入机制:坚持强化政府主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在地方党政机构改革过程中,要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衔接,确保不断档、不耽误。2019年年底国务院开展一次大检查,对措施不力、搞虚假形式主义、劳民伤财无效实施的地方和单位予以批评问责。 《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报告》主要内容如下。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从战略和全局高度作出的重大决策。早在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亲自调研、亲自部署、亲自推动,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下简称“千万工程”)。15年来,浙江省委和省政府始终践行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重要理念,一以贯之地推动实施“千万工程”,村容村貌发生巨大变化。目前,全省农村生活垃圾集中处理建制村全覆盖,卫生厕所覆盖率98.6%,规划保留村生活污水治理覆盖率100%,畜禽粪污综合利用、无害化处理率97%,村庄净化、绿化、亮化、美化,造就了万千生态宜居美丽乡村,为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树立了标杆。“千万工程”被当地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2018年9月,浙江“千万工程”获联合国“地球卫士奖”。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作出重要批示,要求结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进一步推广浙江好的经验做法,建设好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批示精神,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深入调研基础上,会同浙江省有关方面,研究提出了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意见建议。 一、深入学习推广浙江经验意义重大 浙江“千万工程”起步早、方向准、举措实、成效好,对全国各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具有重要示范带动作用。 (一)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浙江经验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生动实践,充分展示了新时代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多举措改变农村脏乱差现象,多渠道打通“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路径,多形式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乡村发展新格局,才能实现农村生态美与百姓富的统一。 (二)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的内在要求。浙江省在推进“千万工程”中,始终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农民群众的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不断提高农民群众生活质量和健康水平。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努力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条件,才能持续增强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 (三)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有效抓手。浙江省通过“千万工程”,创新升级、与时俱进建设美丽乡村,走出了一条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城乡融合发展协同推进的新路子。深入学习浙江经验,下大力气改善农村人居环境,补齐农村建设这块突出短板,切实解决农村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才能为乡村振兴打下坚实基础。 (四)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是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的重要保障。浙江省坚持循序渐进,有重点有步骤地推进“千万工程”,治理农村垃圾、污水,实施农村“厕所革命”,全面改造村容村貌,促进农村人居环境大改善、大提升。深入学习浙江经验,借鉴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路径和方法,先点后面、先易后难,从规划示范到全面推开,才能确保全面完成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任务。 二、浙江经验的主要内容 15年来,浙江省以实施“千万工程”、建设美丽乡村为载体,聚焦目标,突出重点,持续用力,先后经历了示范引领、整体推进、深化提升、转型升级4个阶段,不断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取得新进步。总结浙江省15年推动“千万工程”的坚守与实践,主要有以下7方面经验。 (一)始终坚持以绿色发展理念引领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治理。15年来,浙江省通过深入学习和广泛宣传教育,让习近平总书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深入人心,成为推进“千万工程”的自觉行动。把可持续发展、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各阶段各环节全过程,扎实持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发展绿色产业,为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群众生活品质奠定基础,为农民建设幸福家园和美丽乡村注入动力。 (二)始终坚持高位推动,党政“一把手”亲自抓。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期间,每年都出席全省“千万工程”工作现场会,明确要求凡是“千万工程”中的重大问题,地方党政“一把手”都要亲自过问。浙江省历届党委和政府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一把手”责任制,成立由各级主要负责同志挂帅的领导小组,每年召开一次全省高规格现场推进会,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同志到会部署。全省上下形成了党政“一把手”亲自抓、分管领导直接抓、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推进机制。省委省政府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为群众办实事内容,纳入党政干部绩效考核和末位约谈制度,强化监督考核和奖惩激励。注重发挥各级农办统筹协调作用,发展改革、财政、国土、环保、住建等部门配合,明确责任分工,集中力量办大事。 (三)始终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浙江省注重规划先行,从实际出发,实用性与艺术性相统一,历史性与前瞻性相协调,一次性规划与量力而行建设相统筹,专业人员参与与充分听取农民意见相一致,城乡一体编制村庄布局规划,因村制宜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注意把握好整治力度、建设程度、推进速度与财力承受度、农民接受度的关系,不搞千村一面,不吊高群众胃口,不提超越发展阶段的目标。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和效果导向,针对不同发展阶段的主要矛盾问题,制定针对性解决方案和阶段性工作任务。不照搬城市建设模式,区分不同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分区域、分类型、分重点推进,实现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与地方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协调发展。 (四)始终坚持有序改善民生福祉,先易后难。浙江省坚持把良好的生态环境作为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从解决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做起,到改水改厕、村道硬化、污水治理等提升农村生产生活的便利性,到实施绿化亮化、村庄综合治理提升农村形象,到实施产业培育、完善公共服务设施、美丽乡村创建提升农村生活品质,先易后难,逐步延伸。从创建示范村、建设整治村,以点串线,连线成片,再以星火燎原之势全域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探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新路子,实现了从“千万工程”到美丽乡村、再到美丽乡村升级版的跃迁。 (五)始终坚持系统治理,久久为功。浙江省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充分发挥规划在引领发展、指导建设、配置资源等方面的基础作用,充分体现地方特点、文化特色,融田园风光、人文景观和现代文明于一体。坚决克服短期行为,避免造成“前任政绩、后任包袱”。推进“千万工程”注重建管并重,将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和建立长效管护机制同步抓实抓好。坚持硬件与软件建设同步进行,建设与管护同步考虑,通过村规民约、家规家训“挂厅堂、进礼堂、驻心堂”,实现乡村文明提升与环境整治互促互进。 (六)始终坚持真金白银投入,强化要素保障。浙江省建立政府投入引导、农村集体和农民投入相结合、社会力量积极支持的多元化投入机制,省级财政设立专项资金、市级财政配套补助、县级财政纳入年度预算,真金白银投入。据统计,15年来浙江省各级财政累计投入村庄整治和美丽乡村建设的资金超过1800亿元。积极整合农村水利、农村危房改造、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等各类资金,下放项目审批、立项权,调动基层政府积极性主动性。 (七)始终坚持强化政府引导作用,调动农民主体和市场主体力量。浙江省坚持调动政府、农民和市场三方面积极性,建立“政府主导、农民主体、部门配合、社会资助、企业参与、市场运作”的建设机制。政府发挥引导作用,做好规划编制、政策支持、试点示范等,解决单靠一家一户、一村一镇难以解决的问题。注重发动群众、依靠群众,从“清洁庭院”鼓励农户开展房前屋后庭院卫生清理、堆放整洁,到“美丽庭院”绿化因地制宜鼓励农户种植花草果木、提升庭院景观。完善农民参与引导机制,通过“门前三包”、垃圾分类积分制等,激发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注重发挥基层党组织、工青妇等群团组织贴近农村、贴近农民优势。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吸引市场主体参与。同时,通过宣传、表彰等方式,调动引导社会各界和农村先富起来的群体关心支持农村人居环境,广泛动员社会各界力量,形成全社会共同参与推动的大格局。 三、深入学习浙江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意见建议 2018年以来,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和全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工作会议部署要求,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工作落实落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呈现良好态势。但工作中仍然存在责任有待压实、工作进展不够平衡、形式主义不同程度存在、农民内生动力激发不够、资金投入缺口较大等问题。下一步,要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为突破口和新动力,有力有序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不断谱写美丽中国建设新篇章,重点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一)广泛开展深入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活动。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加强舆论宣传和经验交流,进一步增强各地区各部门抓好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和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突出农村垃圾污水处理、“厕所革命”、村容村貌整治提升等重点,尽快将工作部署从规划示范转到全面推开上来,以更加有力的举措、更加扎实的行动,确保实现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目标。 (二)落实推进机制,合力攻坚克难。坚持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机制,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发挥好牵头作用,统筹协调工作推进和政策支持。各有关部门按照分工方案,加强协同配合,积极主动做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工作。落实好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体责任,强化“五级书记”特别是县乡村党组织书记抓落实责任。加强村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加强督促指导和调研评估,实行通报和末位约谈制度,切实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三)注重规划引领,加强分类指导。发挥规划引领作用,指导、推动和支持各地抓紧编制好村庄布局和建设规划,做到一张蓝图绘到底。合理规划村庄类别,明确不同的规划建设标准和要求。充分考虑农村差异性,实行分类指导,不搞“一刀切”,鼓励地方探索创造。把村庄道路、污水和垃圾处理、饮水安全工程等设施建设纳入相关专项规划。分类别、分年度推进农村“厕所革命”。从解决农民群众反映最强烈的环境脏乱差问題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组织开展以治理村庄脏乱差为重点的全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 (四)完善投入机制,创新扶持政策。坚持量力而行、尽力而为,建立健全政府、农村集体和农民、社会力量多元投入机制。中央和地方财政资金聚焦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重点任务,加大投入力度。抓紧出台调整完善土地出让收入使用范围、提高农业农村投入比例的政策性意见,所筹资金可重,点安排用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等方式,引导和调动农民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改善自己的生产生活环境。鼓励地方整合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相关资金项目,最大程度发挥使用效益,同时切实防止增加地方政府债务。坚持建管结合,健全农村人居环境管护长效机制。激发市场活力,鼓励引导科研单位和企业,研发推广一批符合农村实际、简单实用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技术、工艺和产品。 2023年学习浙江“千万工程”经验专题党课学习材料:“千万工程”蕴含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 同志们: “千万工程”实施20年来,深刻改变了浙江乡村面貌,为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打下坚实基础,探索出一条加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建设美丽中国的科学路径。“千万工程”蕴含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深入学习“千万工程”经验的精髓要义和理念方法,探寻和把握“千万工程”实践中生成的“规律性认识”,对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指导意义。 “千万工程”探索出一条乡村振兴的科学路径 2003年6月,浙江启动实施“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以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三大环境为重点,从全省近4万个建制村中选择1万个左右进行全面整治,把其中1000个左右的中心村建设成全面小康示范村。2008年,这一工程扩展到所有村庄整治建设。2010年,浙江绝大多数村庄的人居环境得到了改善,基本完成全省村庄整治任务。2011年,浙江把“加快建设美丽乡村”作为全省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启动“美丽乡村”建设,推动全省乡村沿着“千村精品、万村美丽”主线持续深化,围绕科学规划布局美、村容整洁环境美、创业增收生活美、乡风文明身心美,创建了一批美丽乡村先进县、示范县。 2021年以来,在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大背景下,浙江先后印发《浙江省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行动计划(2021一2025年)》《关于开展未来乡村建设的指导意见》等政策文件,计划到2025年建设1000个以上未来乡村。未来乡村建设以人本化、生态化、数字化为导向,集成“美丽乡村+数字乡村+共富乡村+人文乡村+善治乡村”,致力于打造“千村向未来、万村共奔富、城乡促融合、全域创和美”的浙江乡村图景。 20年来,浙江坚持以开展“千万工程”为抓手,从环境整治的示范引领和整体推进,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深化提升,再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的转型升级,卓有成效地推动“三农”发展和乡村建设。“千万工程”引领浙江山乡巨变,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同时带动了乡村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事业的发展,有效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而且改善了乡村营商环境,促进了一二三产业的融合发展和城乡之间的融合发展。 “千万工程”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生动体现,涵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等各方面创新实践,其中蕴含着对乡村振兴的规律性认识。 一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把增进群众民生福祉作为根本出发点。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千万工程”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为主线,持续推进农业发展、促进农村进步,增进农民福祉。2022年,浙江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37565元,连续38年领跑全国省区。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持续改善和农民生活质量的不断提高,极大增强了广大农民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比如,在打造共同富裕示范区过程中,我们看到农旅融合、民宿经济、生态工业等乡村产业百花齐放,看到新社区、新农民、新风尚呈现出乡村人文善治的生动局面。 二是深入践行新发展理念,推动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强国必先强农,农强方能国强。在新发展理念的统领下,浙江走出了一条迈向农业高质高效、乡村宜居宜业、农民富裕富足的康庄大道。浙江把“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两山”理念贯穿于“千万工程”的各项行动,把村庄整治与发展绿色产业、增强集体经济、完善乡村治理等相结合,实现了美丽乡村建设和美丽经济的互促共进。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建设农业强国是题中应有之义。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要求在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资金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久久为功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比如,我们看到新时代的浙江农村,田园变公园、村庄变景区、农房变客房、村民变股东、资源变资产,“千万工程”给农民带来美丽生态、美丽经济和美好生活。 三是坚持问题导向,以深化改革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改革攻坚要增强问题意识,深入调查研究。实施“千万工程”,是习近平同志到浙江工作后不久,用118天时间跑遍11个地市,一个村一个村地仔细考察调研,在充分掌握省情农情进而分析问题症结基础上作出的决策。20年来,浙江每年召开最高规格“千万工程”现场会,省市县党政“一把手”悉数出席,每5年出台相应的实施意见或行动计划,创新制度供给,稳定财政投入,持续加快推进力度,“千万工程”与时俱进,让广大农民在改革中分享更多成果。比如,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安排进一步健全,农村基本经营制度和农业支持保护制度进一步完善,促进了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四是系统处理城乡关系,推动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城乡融合发展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千万工程”是统筹城乡发展的龙头工程,20年来不断创新体制机制,推动人才、资本、技术等要素有序向农村流动特别是配置到乡村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有效提高了农村集体经济实力和基层治理能力。浙江城乡居民收入比从2003年的2.43缩小到2022年的1.90,低于全国平均水平的2.45。在全面提升县城承载能力和持续深化“千万工程”中,未来乡村建设更是一项系统工程,着力点已深入拓展到了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公共服务、乡村风貌、基层治理等各个领域。比如,探索以新时代“枫桥经验”为引领,以数字化改革来完善社会治理体系,提升工程内涵,助力城乡融合与区域协调发展。 把握运用科学理论赋能乡村振兴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仍然在农村。党的二十大在擘画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宏伟蓝图时,对农业农村工作进行了总体部署,未来5年“三农”工作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到2035年基本实现农业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建成农业强国。“千万工程”充分彰显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重要论述的实践载体。 纵观“千万工程”20年来的成功实践和迭代升级路径,可以看到,“千万工程”,一方面,强调顶层设计,在充分调查研究掌握地情农情的基础上,从战略高度擘画各领域各方面协同增效的实施蓝图;另一方面,特别强调因地制宜和循序渐进,根据各地的禀赋能力和资源特色,充分利用市场调节功能,发挥比较优势,统筹推进,但不搞整齐划一。“千万工程”开创了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探索的先河,不仅形成了省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的经典案例,也为其他区域推进城乡融合和共同富裕提供了规律性认识和实践启示。学习领会“千万工程”的重大意义,有助于我们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实践要求,理论联系实际,进而转化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的资政建议。 “千万工程”的实践也表明,在广大农村地区大幅改善人居环境的同时实现经济快速发展是可行的。从其规律性认识来看,统筹考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把农村环境整治、乡村建设与发展乡村经济有机结合所形成的一些可操作可复制的经验,获得国际社会普遍认同。2018年9月,“千万工程”获得联合国“地球卫士奖”,其经验和做法为其他国家和地区,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乡村治理和减贫事业,提供了中国样本和中国智慧。 “千万工程”的深远意义 “千万工程”意义深远,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去透视和解析。从乡村建设的视角看,“千万工程”就是乡村的“建设工程”,它给我们的启示意义至少有四点。 一是乡村建设既要坚持政府主导,又要重视引入市场力量。大力实施乡村建设行动,资金需求量很大,单纯依靠政府的力量是不够的。必须在加大政府对乡村建设投入的同时,创新乡村建设思路,发挥政府财政金融政策“四两拨千斤”的杠杆作用,引入市场机制、建构利益机制,吸引企业、社会、村集体和村民多元主体共同投资和参与乡村建设,这将是解决乡村建设供给不足、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路径。 二是乡村建设既要实现有效供给,又要实现有效管护。实践中,乡村社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于发展需要,不仅与供给乏力有关,而且与这些项目设施的营运与管护不力有关。因此,必须解决好政府、企业、集体、农民等主体谁来营运与管护乡村社区公共性基础设施的问题。基本的思路是:明确相关公共设施的产权归属及其管护主体;强化公共设施规制及其监督监管;发挥乡村社区治理体系中的自治功能;在乡村公共基础设施营运管护中导入市场机制。 三是乡村建设既要防止大拆大建,又要避免低效率配置。也就是说,乡村建设不仅要防止脱离乡村自然与文化特点,甚至侵犯农民权益的大拆大建,也要避免忽视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具有空间效应与规模效应特征,避免守成不变的低效配置。这意味着,往村覆盖、往户延伸的乡村建设并不是静态的过程,而是动态的过程,是在乡村规划先导下,体现乡村人口相对集聚、空间布局不断优化、公共服务效率不断提升的过程。 四是乡村建设既要注重普惠性、基础性、兜底性,又要注重发展性。乡村建设必须从自身实际出发,体现乡村发展的阶段性特点。在温饱社会阶段,乡村建设主要着眼于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的生存型乡村建设,但到了小康社会乃至更高社会阶段,乡村建设应体现发展型特点。我国现阶段的乡村建设,大部分地区重视体现乡村的多功能发展,乡村建设要与乡村的产业、生态、文化、治理以及公共服务相结合,促进乡村价值的转化与提升,实现乡村更快更好发展。浙江“千万工程”经验表明,与乡村发展阶段和乡村发展功能有机结合的乡村建设,能包容多元建设主体和多种运行机制,是有效解决乡村建设供给乏力、管护不力、形态单一、活力不足的重要路径。 从乡村建设的治理视角看,“千万工程”也是“治理工程”。20年来,浙江在“千万工程”实践过程中充分发挥多种治理制度的功效,探索建立了“四位一体”的治理体系,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与应用价值。 一是“党政合一”的科层治理。浙江“千万工程”之所以能一以贯之、一抓到底,关键在于发挥“党政合一”垂直治理的制度功能。首先,坚持“一把手”亲自抓。坚持把“千万工程”列为“书记工程”,落实“一把手”责任制,建立各级党政主要领导联系一个村制度,形成“五级书记”共抓共管的推进机制。其次,坚持各方协同和分级负责抓。各级均成立“千万工程”领导小组,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职能部门实施、多方共同参与的工作推进机制和落实机制。 二是“智治合一”的精准治理。在“千万工程”的实施过程中,针对公共产品管理虽有规制措施但规制主体职责不清和不到位的难题,探索了将压实地方责任和数字化、信息化相互匹配的规制办法。先后探索出了河长制、道长制、所长制、林长制、田长制等可参照的“简约化”制度选择与安排。农业农村领域数字经济“一号工程”的全面推广,将数字与信息技术同“千万工程”责任制相匹配,实现“智治合一”的精准问责和精准治理。 三是“调动群众”的柔性治理。群众不仅要发动和带动,更要通过合适的制度安排来激励,其中德治与自治是关键。首先是深化村民自治。建立村民互助会、议事会、乡贤促进会等相关自治组织,推动乡村公共事务自我管理、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其次是增强法治保障。引导干部群众形成自觉守法、全民懂法、遇事找法的乡村法治秩序。再次是激发德治活力。将乡风文明与治理结合,发挥优秀传统文化等对村民行为的引导,用崇德向善的力量,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 四是“激励相容”的市场治理。市场机制是最能体现激励约束相融的制度,不仅在非公共性领域,而且在公共性领域,通过一定的制度设计,也能发挥高效作用。浙江在“千万工程”建设中,积极引入市场机制,赋予相关主体(农民、企业)生态资源利用和公共设施建设(或管护)的使用权与经营权,不断丰富乡村人居环境内涵,提高人居环境水平,激活人居环境市场,将乡村公共产品转化为市场产品,促进“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的转化,同时转变相关主体的公共行为。这一系列安排不仅促进了乡村各类休闲产业、高效生态农业的发展、城乡要素的互通和融合发展,而且也实现了乡村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设施保护与绿色经济发展、公共服务提质的相互促进。 浙江“千万工程”四位一体的制度设计和安排,充分体现了乡村社区公共事务和公共产品治理中党政领导和群众参与的相互协同、科层制度与市场制度的功能互补、他治与自治的合理匹配、法治与德治的相互融合、数智与治理的有效结合,为乡村建设中社区公共品的有效供给和营运管护,提供了既有理论创新又契合中国特色与实践的治理模式,很值得借鉴。 面向新征程,浙江不断深化与提升“千万工程”,以“千万工程”为牵引和龙头、美丽乡村为底色、未来乡村为愿景、共同富裕为追求,致力于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构建“千村向未来、万村奔共富、全域呈和美”的乡村发展新格局,全方位推动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加快走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的省域实践新路径。 2023年关于“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1140字范文 在20年前,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把金华浦江作为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群众的第一站,在现场解决群众难题,开创了省级领导干部下访接访的先河,“浦江经验”由此形成。 历经岁月,常谈常新。近日,XX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领导小组办公室印发通知,要求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调查研究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把学习践行“浦江经验”作为主题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行业广大党员干部深学细悟笃行“浦江经验”所蕴含的立场、观点、方法,切实下沉在一线,在走好党的群众路线中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让XX基层职工等切身感受到主题教育的实际成效。 以“浦江经验”解基层之难,要有“一竿子插到底”的钻劲。当前行业正在深入开展调查研究,机关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很多人是从家门到校门、再到机关大门的“三门”干部,迫切需要架起“情感桥梁”、补上“群众课堂”。要坚持实事求是,在“求深、求实、求细、求准、求效”上下功夫,坚持“一竿子插到底”,到烟田、车间、市场和实验室等蹲点调研。虚心向基层学习,聚焦急难愁盼,真正把问题发现出来,把意见反映上来,把经验总结出来,把行业基层的主动性创造性转化为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智慧库、动力源。 以“浦江经验”解基层之难,要有敢当“热锅蚂蚁”、敢接“烫手山芋”的韧劲。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嘹亮号角已经吹响,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扎实推进行业现代化建设也已拉开序幕,“发展起来后的问题一点也不比不发展时少”。要对标“浦江经验”,采取“四不两直”方式,多到困难多、群众意见多、工作打不开局面的行业基层单位开展调研,以事不避难、义不逃责的责任担当带头攻坚克难,通过“抓前端、治未病”,及时发现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让每一次走下去,都成为对基层工作底座的一次加固夯实。 以“浦江经验”解基层之难,要有将实情转化为实策的干劲。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要建立健全调查研究的长效机制,强化调研成果的综合运用,把调研的成果融入具体工作中。把个体问题和共性问题、局部问题和全局问题结合起来,从深层次的制度机制上找原因,通过解决一个问题带动解决一批问题、一类问题。特别是对于行业基层普遍关切的问题及时开题作答、解疑释惑、回应诉求,以推动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的新成效检验主题教育成果。 坐在办公室碰到的都是问题,下去调研看到的全是办法。让我们当好“执行者、行动派、实干家”,敢于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打通联系服务烟农、零售户、消费者、行业基层职工的“最后一公里”,不断厚植行业发展优势、巩固良好态势,为行业高质量发展和现代化建设“夯基砌墙”“固本强梁”。 2023年磐安县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经验会议材料2030字范文 生态富县生态富民 争当山区共同富裕样板县 中共磐安县委磐安县人民政府 磐安县对标对表省第十五次党代会就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共同富裕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以“很高境界的富”为不懈追求的价值目标,深入实施“生态富县、生态富民”发展战略,持续深化“千万工程”,建设新时代美丽乡村,探索形成一批具有磐安辨识度的标志性成果,持续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扎实推动共同富裕注入“源头活水”。 一、坚持规划先行,打造乡村建设的山区样板 一是精心编制县域总体规划。编制实施县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完善分级分类型、全域全要素、全程全方位的“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引领优化县域空间布局。二是精细编制美丽乡村建设规划。按照“点上精致、线上出彩、全域美丽”的思路,打造主题突出、层次分明的新时代美丽乡村风貌,推动美丽乡村串珠成链、连片成景,串成新时代美丽乡村示范带。三是精致编制村庄建设规划。按照“乡村肌理不改变、村庄风貌不破坏、建设规模不扩大、楼房层高不突破”的“四不原则”,注重文明传承和文化延续,突出地方特色,提升村庄品味,初步形成了“一村一风韵、一镇一特色、全域一景区”的特色乡村风貌。 二、坚持“两山”指引,打造生态富民的山区样板 一是探索“农家乐经济”的磐安模式。总结推广乌石农家乐“四统一”模式,全县累计发展农家乐特色村108个、农家乐1014家、床位1.95万张,创建省级农家乐特色乡镇1个、省级农家乐集聚村9个,创新发展“磐安山居·共享农屋”2130家,被评为省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二是探索“微改造精提升”的磐安样板。坚持“景助村富、村助景兴”理念,创建景区村148个,以景区发展带动村民致富。花溪景区改造提升,带动村民创办民宿72家,户均增收逾30万,村集体增收40余万,成为全省“微改造精提升”样板。三是探索“我们的幸福计划”的磐安经验。推行“公司+基地+农户”“土法种养+现代营销”模式,迭代升级“我们的幸福计划”,实现社会资本共同帮促,带动全县偏远山区3000多农户年均增收2万余元。四是探索“万元系列促增收”的磐安路径。依托茶叶、食用菌等特色农业产业,积极打造“一亩山、一亩田、一棵树”等系列“万元增收”项目,每年带动800多户低收入农户增收。 三、坚持创新驱动,打造产业振兴的山区样板 一是以数字赋能推动产业升级。迭代升级中药产业大脑,建设数字药园、药材质量检测中心,建成全国首个产地加工和饮片生产一体化“共享车间”,即时发布“浙八味”价格指数,推动道地药材实现优质优价。二是以科技创新推动产业提质。以数字化改革为契机,创建省级中药产业创新服务综合体,吸引入驻16家科研院所,集聚副高级以上专家49人,承担关键共性技术攻关项目67项、产学研合作项目25项。三是以康养融合推动产业延伸。以打造“长三角知名康养旅居目的地”为目标,制定具有磐安特色的康养旅居服务标准,规范接待服务行为,提升服务品质,构建健康养生、休闲度假、养老旅居为核心的医养融合服务体系。 四、坚持共建共治,打造村美人和的山区样板 一是建设共同富裕现代化基本单元。围绕“一统三化九场景”,高标准打造尖山镇湖上村、安文街道花溪村、盘峰乡灵江源村等未来乡村。持续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公共服务核心功能配套标准化建设,所有行政村实现新时代和美乡村达标创建。二是全力推进生态环境提升。实行最严格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深入实施“五水共治”、农村生活污水“强基增效提标”行动,行政村治理覆盖率和出水水质达标率均达到95%以上。纵深推进“垃圾革命”,实现城乡生活垃圾分类全覆盖,提升垃圾处置数字化、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水平。三是不断深化交旅融合。统筹基础设施布局和旅游功能拓展,加强路域环境整治,搭建“掌上公交”智慧平台,构建“快进慢游”的旅游交通网络。四是持续推行山城管事。深化“基层党建+社会治理”,巩固“颗粒网格”服务体系,推进“六无善治”村庄创建,打造县域治理现代化磐安样本,建成示范“六无善治”平安村庄50个。五是大力弘扬非遗文化。深入挖掘具有磐安标签的历史人文、乡土风情、民俗活动等文化资源,建设主题鲜明、富有内涵、彰显人文、展示乡愁的文化特色馆,目前已建成乡村文化特色馆45家。 五、坚持变革重塑,打造整体智治的山区样板 一是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落实“七张清单”问题晾晒整改机制,把党的领导贯穿推动共同富裕的全过程、各领域、各环节。常态化实行县级班子领导包乡走村,推进两新党建“三年创优、整体跃升”,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二是全面深化数字化改革。以数字化驱动制度重塑,形成与数字变革时代相适应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治理方式。推进数字社会综合应用建设,实现社会空间数字化、社会服务共享化、社会政策精准化。 三是强化政策制度保障。推动各领域各方面政策制度系统性变革,有效破除制约高质量发展高品质生活的体制机制障碍,基本建立体现社会公平的收入和财富分配机制、公共服务优质共享机制、县域一体化发展机制。 2023年学习“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发言稿2040字范文 今年是“浦江经验”诞生20周年。“浦江经验”是习近平同志在浙江工作期间亲自倡导并带头下访接访群众形成的好经验好做法,示范带动真下真访民情、实心实意办事,是改善干群关系、加强基层治理的生动实践。20年来,浦江县和浙江各地健全完善并创新发展“浦江经验”,逐步形成了以党的领导为政治灵魂,以人民为中心为核心价值,以逐级兜底化解为方法路径,以助力“两个先行”为目标使命的制度文化体系,不仅有力夯实了浙江改革开放事业的社会稳定基础,也为全国范围内创新推动基层治理现代化贡献-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10篇 2023 学习 示范 整治 千万 工程 浦江 经验 专题 心得体会 研讨 专题报告 发言稿 党课 材料 会议 10 word 参考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ei****01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ei****01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ei****01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ei****01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
本文标题:2023年学习“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千万工程)和“浦江经验”专题心得体会研讨专题报告、发言稿、党课学习材料、经验会议材料、心得体会【10篇】word版供参考.docx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266201.html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266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