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务手册-—计量管理手册.doc
《实务手册-—计量管理手册.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务手册-—计量管理手册.doc(4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HYDB 206001—2004 XXXXXXXX股份有限公司 发布 计量管理手册 版本(2) HYDB 206001—2005 XXXX电力工程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 Enterprise Standard for zhejiang Huaye Power Engineering Co.,ltd 2005-1-25发布 2005-1-25实施 I HYDB 206001—2005计量管理手册 前 言 XXXX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专业从事电力设备安装与检修的股份制企业。其前身为XXXXXX有限公司,于XXXX年X月X日成立。公司现有注册资本XXXX万元,为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公司的主要经营范围是: 计量工作是施工技术和质量保证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全面贯彻ISO9001:2000标准,在运行ISO9001:2000《质量管理体系——要求》的同时,建立测量设备确认体系,按GB/T19022.1-2003/ISO10012:2003标准,结合公司工程建设实际,对第1版《计量管理手册》进行修订,于2005年1月25日发布,自发布之日起代替原标准。 《计量管理手册》是公司测量设备确认体系的规范性文件,是公司计量管理、监督的依据,它具有强制性。 本手册第一版主要起草人: 本手册第二版主要修订人: 本手册审核人: 本手册批准人: 本手册由公司综合办公室负责解释。 I 计量管理手册 1 适用范围及引用标准 1.1 适用范围 本手册适用于公司所属各项目(部门)的计量管理工作。覆盖范围为 1.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本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及相关规章制度。 GB/T19000-2000 idt ISO9000:2000 质量管理体系——基础和术语 GB/T19001-2000 idt ISO9001:2000 质量管理体系——要求 GB/T24001-1996 idt ISO14001:1996 环境管理体系——规范及使用指南 GB/T28001-2001 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 GB/T19022-2003/ISO 10012:2003 测量管理体系 测量过程和测量设备的要求 《压力管道安装单位资格认可实施细则》2000版,国家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 2 总则 2.1 概述 本章阐述本公司的计量方针和目标,规定各级领导和部门的计量职责,明确公司管理者代表及其职权。 2.2 计量方针和目标 2.2.1 计量方针 公司计量方针是:强化计量基础管理,不断完善计量检测体系,以科学管理和准确计量服务工程建设。 2.2.2 计量目标 公司的计量目标是:计量管理科学化,器具配备规范化,保证量值准确可靠。 2.2.3 计量方针和目标的贯彻执行 2.2.3.1 公司计量方针和目标支持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是实现公司质量方针和目标的基础。 2.2.3.2 公司采取发布文件、培训、会议和内部报告等手段大力宣传计量工作的方针、目标。 2.2.3.3 公司综合办公室应根据总经理的指令,在管理者代表的领导下,负责计量方针、目标的组织实施,并对计量工作进行督促与检查。 2.3 组织机构和计量职责 2.3.1 公司计量管理机构,见附录A。 2.3.2各部门和员工的计量职责见附录B。 2.3.4 资源 公司应根据计量体系运行的要求和工程项目安装检修施工、调试的具体需要,确定并提供必要的资源,包括管理、执行工作和验证活动的设备、设施、资金、技术、方法和经过培训的人员。 2.3.5 管理者代表 公司任命公司总工程师为计量体系管理者代表,受总经理委托,全权负责公司计量体系的有关工作。除原有职务的职责、质量管理体系中的职权外,管理者代表还具有以下职权: (1)按GB/T19022-2003 idt ISO 10012:2003标准建立、实施、保持公司的计量体系。 (2)向总经理报告计量体系的运行情况,以供评审和作为计量体系改进的基础。 (3)领导进行内部计量审核和计量监督。 (4)负责公司计量体系有关事宜与外部的联络。 (5)有权处理公司计量存在的问题,包括发布停止使用某种测量设备的命令,直至计量问题得到解决。 3 测量设备 3.1 概述 测量设备是计量确认体系确认的对象,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是计量确认体系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测量设备的管理要求是使测量设备具备规定要求的计量特性。 本章对测量设备的分类、台帐建立及流转管理作了必要的规定。 3.2 职责 3.2.1经营管理部是测量设备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建立公司计量管理网络,负责测量设备的采购,调配及公司测量设备(A、B、C类)总台帐建立,负责部分测量设备的送检,并对各项目(部门)测量设备送检进行监督。 3.2.2综合办公室是测量设备使用和管理的监督部门,制定测量设备管理程序文件,并进行管理监督。 3.2.3 使用项目(部门)负责所属测量设备的分台帐建立及送检、管理和保养。 3.3 测量设备的分类 3.3.1 A类测量设备: ——用于量值传递的测量标准; ——用于安全防护、医疗卫生、贸易结算、关键数据测量的测量设备。 3.3.2 B类测量设备: ——用于安装工艺过程控制、质量检测、设备系统调试,且有计量数据记录要求、或测量的结果需要记录并移交给顾客的测量设备; ——用于物资管理、库房环境控制的测量设备。 3.3.3 C类测量设备: ——进口设备配备的且不能拆卸的测量设备; ——不能单独使用,仅作为A、B类测量设备的辅助配件; ——在生产工艺过程中不易拆卸的,而无严格准确度要求的,只作为一般指示性测量设备。 3.3.4 N类测量设备 ——与安装工艺过程、质量检测、设备系统调试无直接关系的其它低值易耗的测量设备; ——测量精度要求不高,属于个人配备的测量设备。 3.4 测量设备的配置 3.4.1 使用项目应根据公司工程建设的需要,提出书面配置申请,由经营管理部负责配备足够数量和种类的测量设备,项目部按照使用性质划分类别进行存放、保管、使用、维护等。 3.4.2 所配置的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应满足工程测量的要求。 3.5 测量设备台帐 3.5.1 经营管理部根据测量设备的分类负责建立、保存公司A、B、C类测量设备总台帐,并实行动态管理。 3.5.2 测量设备台帐内容应包括项目(部门)、分类代码(其组成见附录C)、设备名称、规格型号、精度等级、生产厂家、编号、管理类别、确认间隔(见附录D)、确认单位、历次确认日期、状态、备注、制表人和审核人等内容。制表人应由专职或兼职计量员承担,审核人应由该项目(部门)计量主管领导承担。 3.5.3 各项目(部门)负责建立、保存本项目(部门)的测量设备分台帐。项目(部门)计量员负责保管测量设备的说明书(当测量设备有说明书时)、两个确认周期的检定证书或校验报告的复印件,并负责在每月的25日—30日把所属项目的当月台帐报于经营管理部,便于经营管理部对台帐及时更新。 3.6 测量设备的送检 3.6.1送检的原则是谁使用谁送检,由项目负责就近送检。对特殊的、精密仪器及送检确实有困难的可委托经营管理部进行。 3.6.2 测量设备使用项目的计量员根据实际情况,确定一个月或二个月送检一次,送检时应填写送检单。 3.6.3 当测量设备使用有效期满但送检不便时,应把此测量设备放入待检区,以免混淆使用。 3.6.4 测量设备送检后,项目计量员应及时在测量设备台帐上注明。 3.6.5 测量设备经确认后,使用项目根据确认结果及时将信息在台帐上注明,当需要办理不合格测量设备、降级、报废时,及时办理各种手续。 3.7 测量设备的降级、报废 3.7.1 测量设备使用时发生损坏或异常情况时,应立即停止使用,并贴上禁用标记,能修复应及时联系修理。经修复后,检定结果达不到原精度的,并在允许使用精度等级内,予以降级使用(由检定单位确定)。 3.7.2 对于降级的测量设备,在测量设备上必须贴上降级标志,同时检定证书上注明降级后的级别。 3.7.3 降级后的测量设备应与原同精度的测量设备隔离存放,防止误用。 3.7.4 由于各种原因使测量设备已无使用和修理价值,或是无法修复,可予以报废。对报废的测量设备应隔离存放,以防止错用、误用。计量员对报废的测量设备应及时在台帐中注明,并将信息及时报告经营管理部。 3.8 测量设备的封存和启封 3.8.1 对暂不使用的且已满一年不用的测量设备,可予以封存。封存的测量设备应由计量员贴上封存标志。 3.8.2 封存的测量设备启封时,使用项目(部门)应送检定部门确认,经确认合格后换贴合格标志,投入使用。 3.9 测量设备的遗失 3.9.1 当测量设备在流转中出现遗失现象后,由计量员填写测量设备遗失记录,并报使用项目(部门)主管领导签署意见。测量设备遗失记录由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保存。 3.9.2 在办理测量设备遗失手续后,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应及时在台帐上修正,并将信息报予经营管理部。 3.10 测量设备的维护、保养、调整和修复 3.10.1 测量设备的日常维护、保养,由使用项目(部门)仓库保管员或计量员负责。 3.10.2 测量设备的调整和修理,由计量员联系调整和修理,使用人员不得进行调整和修理。 4 确认体系 4.1 概述 建立文件化的计量确认体系,是确保所有受控测量设备的使用符合规定要求的重要手段。 4.2 体系运行 4.2.1 综合办公室负责计量确认体系的建立、保持、运行,负责本手册的制定、维护及修订。 4.2.2 经营管理部负责组织计量确认体系的运行,负责建立和保持公司计量设备台帐,制订和安排周检计划并组织实施。 4.2.3 公司测量设备使用项目(部门)应与经营管理部保持联系,建立和维护测量设备分台帐,按周检计划及时送检。 4.2.4 测量设备送外确认时,应保证这些单位也采用ISO10012-1的要求或有相应计量确认授权,以确保测量设备的确认质量。 4.2.5 公司测量设备使用项目(部门)应按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标准,对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控制。 5 确认体系的定期审核和评审 5.1 概述 内部审核和评审的目的是验证计量活动和有关结果是否符合计划的安排,并确保计量确认体系持续的适宜性和有效性。 本章对内部计量确认体系审核的特性,审核计划的制订,审核频次,审核人员资格,适合的组织实施,审核结果的报告及纠正措施,管理评审的内容,评审方式、频次等作了规定。 5.2 职责 5.2.1 内部计量确认体系审核 5.2.1.1 公司管理者代表领导和组织内部计量审核工作。 5.2.1.2 综合办公室负责制订审核计划,组织审核员编写检查表等具体工作。 5.2.1.3 审核组长按计划和检查表组织审核、编写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 5.2.1.4 综合办公室负责分发审核报告、不符合项报告、对纠正措施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 5.2.2 管理评审 5.2.2.1 公司总经理负责管理评审的组织实施。 5.2.2.2 综合办公室负责管理评审的具体工作。 5.3 内部计量确认体系审核 5.3.1 审核计划的制订 综合办公室负责制订公司年度审核方案,管理者代表批准。应根据所审核活动的实际情况和重要性来安排审核顺序和频次。方案应包括审核项目、时间安排等内容。 5.3.2 审核频次 根据公司生产特点,以进行体系审核为主,并与其他体系审核同步进行,一般每年至少一次。需要时可增加内部审核的频次。 5.3.3 审核人员 5.3.3.1 审核人员必须经过培训和资格认可,且与被审核的项目和部门没有利害关系。 5.3.3.2 进行内部计量审核时,如需要可聘请公司内外的专家参加。 5.3.4 审核的实施 5.3.4.1 每次审核均应成立审核小组,确定组长一名,小组成员应与被审核的领域无直接责任。 5.3.4.2 审核小组长应按年度审核方案制订审核实施计划,并提前一周送达受审核单位。 5.3.4.3 审核员应编写检查表。 5.3.4.4 按内部计量审核程序和审核实施计划、检查表实施审核。 5.3.4.5 审核中查出的不符合项,应填写不符合项报告,并取得受审核单位的确认。 5.3.5 审核报告 5.3.5.1 每次审核均应记录审核结果,并由组长写审核报告。 5.3.5.2 审核报告应分发给被审核单位、分管领导、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并提交给管理评审。 5.3.6 纠正措施的跟踪检查 5.3.6.1 责任单位应按不符合项报告、纠正预防措施要求表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5.3.6.2 综合办公室对纠正措施的实施进行跟踪检查和验证,并作记录。 5.3.4 审核记录 综合办公室负责审核记录的收集、管理和归档。 5.4 管理评审 5.4.1 评审内容 (1)计量体系的现状和适宜性; (2)测量设备的控制情况与规定要求的符合程度; (3)内部计量审核及其纠正措施的效果。 5.4.2 评审方式 公司总经理组织各项目、各职能部门负责人一般以评审会议的形式进行管理评审。 5.4.3 评审程序 a) 总经理确定评审日期; b)综合办公室根据总经理要求编制管理评审计划,管理者代表审核,总经理批准,并发出评审会议通知和评审计划; c)总经理主持评审会议,按计划规定的内容进行评审; d)综合办公室负责作评审记录、编写评审报告及纠正措施计划,报管理者代表审核; e)总经理审定评审报告和纠正措施计划; f)综合办公室负责将记录和报告分发有关人员和部门,并组织纠正措施实施情况的跟踪检查。 5.4.4 评审频次 管理评审一般每年一次,与其他管理体系管理评审同时进行。在总经理认为需要时,可增加评审频次,适时进行管理评审。 5.4.5 纠正措施跟踪与验证 对评审中提出的需采取的纠正和预防措施,主要责任部门应制订具体措施,认真实施。综合办公室负责监督和跟踪检查,对纠正预防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和评价。 5.4.6 评审记录和报告 每次评审均应做好评审记录,评审结果应写成报告,记录和报告按规定分发和保存。 6 测量设备的策划 6.1 概述 测量设备策划的目的是为满足工程需要,在投入使用前对所需的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数量进行评审,保证及时得到必需的测量设备,并保证其准确度、稳定性、量程和分辨率满足规定的要求。 6.2 职责 6.2.1 各使用项目(部门)负责本项目(部门)年度测量设备的添置策划; 6.2.2 经营管理部负责测量设备添置策划的审核。 固定资产类测量设备年度策划评审一般由经营管理部组织以会议评审方式进行。 6.2.3 工程管理部负责新开工项目测量设备的策划,在组织设计、作业指导书等文件资料中必要的地方注明需使用的测量设备的名称或型号。 6.3 策划程序 6.3.1 一般测量设备由使用项目在每年的12月份提出次年度申购计划,经项目(部门)领导及经营管理部审核后,由经营管理部根据类别报批购买或项目自行采购。 6.3.2 对重要、特殊的测量设备(包括固定资产类)由使用项目提出申请,经公司评审后,主管领导批准,经营管理部采购。 6.3.3 对情况特殊(工程急需、新开工项目等)采购的一般测量设备(N类除外)由使用项目(部门)提出采购申请——填写《测量设备采购申请单》(见附录D)(一式两份,一份项目自己留底,一份交于经营管理部),经经营管理部审核,按照《工程物资采购控制程序》进行。 7 测量不确定度和累计影响 7.1 概述 在进行测量和使用测量结果时,应充分考虑由测量设备,人员的操作和环境引起的不确定度的影响。本章对这方面的职责和尽可能减小不确定度影响的方式作必要的规定。 7.2 职责 各使用项目(部门)应负责测量设备使用或分析结果时的不确定度影响的分析,并采取相应措施。 7.3 减轻不确定度影响的方式 7.3.1 在适当的环境中使用; 7.3.2 采用多次测量,按规定取值; 7.3.3 由有相应资格的测量人员分别测量,并进行分析; 7.3.4 用不同的测量设备进行测量,并加以比较; 7.3.5 使用其他适当的方法进行测量。 8 计量确认体系文件 8.1 概述 公司计量确认体系文件必须进行有效管理,使测量设备使用场合都能得到适宜、有效版本文件。 8.2 职责 8.2.1综合办公室是确认体系文件的归口管理部门,负责计量管理手册及计量法律、法规、标准的管理,并提供有关计量方面外来文件的最新修订状态信息。 8.2.2 使用项目(部门)负责本项目(部门)所使用的文件的管理。 8.3 文件分发、更改、使用控制 所有文件都应确定分发范围,按批准的分发清单及时分发;文件更改的内容、日期应在原文件或其附件中标明,并经原审批部门重新审批;使用部门应使用有效版本,对失效文件应及时撤出,具体可参照公司HYDB21001《文件控制程序》 9 记录 9.1 概述 记录是证实计量体系有效性的客观证据,真实反映测量设备确认水平和企业计量保证能力,必须进行控制。 本章对计量确认体系内记录的管理职责、范围、编制、收集、储存和保管等作了必要的规定,此规定与质量管理体系质量记录的控制是完全一致的。 9.2 职责 9.2.1 工程中各部门职责范围内的计量数据记录(质量记录、安全记录),经相关部门检查审核,竣工时上交资料室,并进行汇总、编目、储存、保管、移交和归档。 9.2.2测量设备的确认记录、设备记录由各编制项目(部门)编制、汇总、编目、储存和保管。 9.3 记录的范围 9.3.1 工程中的测量记录,如原始记录、试验报告、检验报告、安装(质检)记录或其他有测量数据的记录(安全数据、经营数据)。 9.3.2 测量设备的台帐、采购、借用、确认、报废、证书报告、环境、封存、启封、遗失、调动等记录。 9.4 记录的编制 9.4.1 记录一般为书面形式,也可用其他媒体形式。 9.4.2 工程中的测量记录应尽可能包括以下信息,以证明所用的测量设备均能溯源。 ——工程设备的说明及其专用标识; ——测量设备的说明及其专用标识; ——有关的环境条件和如果需要时的修正说明; ——测量人员的标识; ——负责确保信息记录正确的人员的标识。 9.4.3 确认记录应包括以下信息: ——设备的说明及其专用标识; ——完成每一次确认的时间; ——调整和修理前后的校准结果; ——规定的允许误差极限; ——必要时注明为溯源性的校准源; ——有关的环境条件和必要的修正说明; ——必要时注明确认间隔; ——必要时注明确认程序; ——必要时说明设备校准的不确定度及其累计影响的说明; ——必要时详细说明维护保养,如使用、调整、修理或改进的有关信息; ——当需要时说明使用的任何限制条件; ——确认人员的标识; ——负责确保信息记录正确的人员的标识; ——必要时注明确认证书和有关文件的专用标识。 9.4.4 其他记录可根据需要增减项目 9.5 记录的管理 9.5.1 工程记录按相应质量管理程序执行管理。 9.5.2 确认记录、确认证书、确认报告的原件由各使用单位自行保管和储存。 9.5.3 公司总台帐由经营管理部保管。 9.5.4 储存场所应具备防火、防潮、防蛀、防丢失等条件。 9.5.5 工程测量记录的保存期限按档案规定。 9.5.6 测量设备的确认记录保存至少2个确认周期。 9.5.7 处理:超过保存期限的记录由保存单位处理,并做记录。 10 不合格测量设备 10.1 概述 对不合格进行控制的目的是防止不合格测量设备的非预期使用,本章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定义、标识、处置作出了规定。 10.2 职责 10.2.1 任何使用、保管测量设备的人员,在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时应立即停用,并上交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 10.2.2 各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在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后应予以标识、隔离、送检(确认、修理或调整)。 10.2.3 计量管理员负责不合格测量设备的确认、外检校准、修理协调。 10.2.4 任何环节的人员均不得使用任何不合格测量设备进行测量。 10.3 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定义 任何测量设备若出现以下状况,均被认为是不合格测量设备: a) 已经损坏; b) 过载或误操作; c) 显示不正常; d) 功能出现了可疑; e) 封缄的完整性已被破坏; f) 超过了规定的间隔。 10.4 处置 10.4.1 不合格测量设备的隔离 当发现不合格测量设备时,都应停止使用,由使用部门计量员隔离存放、填写《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贴上“禁用”标记。 10.4.2 不合格测量设备的检定 所有不合格测量设备由使用项目计量员负责送检事宜。 10.4.3 不合格测量设备检定后的处理 10.4.3.1 不合格测量设备经检定,数据符合要求时,可以继续正常使用。 10.4.3.2 不合格测量设备经检定,数据不符合规定要求时,由检定单位进一步对不合格测量设备的处理方法进行鉴定。 10.4.3.3 不合格测量设备经鉴定,确认无法修复时,或修理后仍达不到规定要求时,按以下报废程序处理: ——计量器具价值属低值易耗品,由使用项目直接办理报废手续; ——计量器具价值属于公司固定资产时,按经营管理部固定资产报废程序执行。 10.4.3.4 不合格测量设备经鉴定,确认无法达到原定精度要求时,可以降级处理,按降级后的标准进行确认,并应有明显标识。 10.4.4 合格测量设备修理调整后的重新检定 不合格测量设备经修理调整后,应重新进行检定确认。 10.5 不合格测量数据的追溯 10.5.1 不合格测量设备在未经修理和调整前,通过确认,得出的校准数据为不合格时,使用该不合格测量设备所进行测量的数据和结果,存在着明显的误差风险,使用部门必须对已经完成的测量数据、测量结果进行追溯,采取复测、复核措施予以纠正和处理。 10.5.2 对已经使用不合格测量设备测量产生的不合格测量记录,应作出明显的“数据无效”标识。 10.5.3 对不合格测量数据的追溯范围和时间,应使风险减少到最低限度,具体由使用项目技术负责人确定。 10.6 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流程图 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流程图见图一。 10.7 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 10.7.1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见附表。 10.7.2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填写注意事项 10.7.2.1使用部门填写编号、设备名称、型号、量程、精度、制造厂家、出厂编号、类别、使用部门、确认间隔、不合格情况、发现日期、发现人、不合格原因分析。 10.7.2.2计量员填写处置措施。 10.7.2.3当就地送出检定或修理时,处置结论、处理人由计量员填写、负责人由项目经理(总工)担任。 10.7.3 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随设备流动,当设备送出检定,由本项目计量员保存。 10.8 使用 不合格设备应在不合格原因已被排除并经再次确认合格后才能被投入使用。 不合格测量设备 隔离、标识 确认 数据是否合格 继续使用 Y N 鉴定 不合格测量数据追溯 N 能否修理调整 报废 调整修理 重新确认 N 报废 数据是否合格 降级使用 继续使用 图一 不合格测量设备控制程序流程图 11 确认标记 11.1 概述 测量设备的确认状态应以适当的方式加以标识,其目的是只有通过了规定的确认且合格的测量设备才能使用。 11.2 职责 11.2.1 经营管理部是测量设备确认标记的归口管理部门。 11.2.2 由经营管理部和计量管理人员负责标记的控制。 11.2.3 任何使用、保管测量设备的人员应爱护确认标记。 11.3 标记的种类 11.3.1 测量设备标记的形式有永久性标识和非永久性标识两种。 11.3.2 永久性标记用于一次性检定和不需确认的测量设备;非永久性标记用于实行周期性确认的测量设备。 11.3.3 永久性标记为彩色符号。 11.3.4 非永久性标记为彩色认可不干胶标记。如合格证、准用证、限用证、禁用、封存等。 11.4 标记的使用 11.4.1永久性标记 11.4.1.1一次性确认合格的测量设备,在测量设备合适的位置画上一个绿色的圆圈。未画绿色圆圈的一次性确认的测量设备表明未经确认。 11.4.1.2一次性确认的测量设备在发现不合格后,在原合格标记绿色圆圈内画上红色的“X”,红色的“X”表示该测量设备“禁用”。 11.4.1.3对需要借用的不需确认的测量设备在合适的位置标上绿色的“N”。个人配备的测量设备可在合适的位置进行标识。 11.4.2非永久性标记 11.4.2.1标记内容的填写,包括计量器具的编号、有效期、检定日期、封存日期、禁用日期的填写: 1) 计量器具编号----计量器具的出厂编号或自编号; 2) 有效期----计量器具合法使用的截止时间; 3) 检定日期----对计量器具进行检定的日期; 4) 封存日期----批准封存的日期; 5) 禁用日期----批准禁止使用的日期。 11.4.2.2检定员、批准人姓名的填写:《合格证》、《限用证》、《准用证》标记填写检定机构的全称或简称。《禁用》、《封存》标记要填写批准人的姓名。 11.4.2.3彩色认可标记的内容必须以该计量器具检定合格证书、台帐上的内容为依据,并互相一致无误。 11.4.3彩色认可标记的使用形式 11.4.3.1 彩色认可标记采用不干胶标签牢固地贴在计量器具合适的位置上。 11.4.3.2 对由多个可拆卸的计量器具组成的计量装置,可以只有一个标记,但其中任意一件计量器具不合格即为整个计量装置不合格。 11.5 标记的管理 11.5.1确认后的标记管理 11.5.1.1由经营管理部送出的测量设备确认后的标记由经营管理部统一粘贴或描绘。 11.5.1.2 由项目送出测量设备确认后的标记,由项目计量员粘贴或描绘。 11.5.2 其它情况下的标记管理 11.5.2.1封存测量设备时,由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根据封存申请单批准的日期和人员填写、粘贴封存标记。 11.5.2.2当在使用过程中,发现测量设备不合格时,由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批准禁用,并填写、粘贴或描绘禁用标记。 11.5.2.3在日常维护中,发现原确认标记不清楚或遗失时,由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根据确认证书、报告或其它相关资料(如台帐、封存申请单、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记录等)填写、粘贴或描绘。 11.5.2.4测量设备使用人员在工作中应注意维护测量设备标记,当发现测量设备标记脱落或不清楚时,应立即告知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由使用项目(部门)计量员根据以上规定处理。 11.6 确认标记样式见附录。 附录一 测量设备确认标记的样式 禁用 封存 A类合格证 B类合格证 C类合格证 A类准用证 B类准用证 C类准用证 A类限用证 B类限用证 C类限用证 一次性合格标记 (圆圈为绿色) 一次性禁用标记 (圆圈为绿色,X红色) 不需确认 (N为绿色) N 12 确认间隔 12.1 概述 确认间隔的确定是为了保证测量设备在使用中可能发生重大准确度变化前进行再确认,使测量设备处于合格的状态中使用,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12.2 职责 12.2.1 经营管理部是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归口管理部门,组织测量设备确认间隔的评定。 12.2.2 各使用项目(部门),应按规定的确认间隔进行测量设备的送检工作。(具体见附录C) 12.3 确认间隔的制定 12.3.1 确认间隔按以下依据制定: a) 国家检定规程; b) 测量设备的分类; c) 测量设备的使用场合和使用频率。 12.3.2 强制检定的和A类测量设备、B类测量设备,按国家检定规程和检验程序所规定的确认间隔执行。 12.3.3 一次性确认和不需确认的使用年限应根据使用场合和频率由使用部门作出相应的规定。 12.3.4 确认间隔的改变是否恰当应考虑一切有关数据和资料。 12.4 确认间隔目录 本标准附录C为计量确认体系内各测量设备确认目录,各使用单位应控制测量设备的使用场合。在同类别的测量设备中,其确认周期不得长于本标准确定的周期,但可以短于本标准确定的周期。不需确认的测量设备清单需经过批准。 13 封缄的完整性 13.1 概述 封缄是为了防止对测量设备可调部位进行非法调整的防止措施。本章对封缄的管理作了必要的规定。 13.2 职责 13.2.1 封缄设置由测量设备检定单位进行。 13.2.3 各级管理人员和使用人员应加强对封缄的维护,未经授权不得改动。 13.3 封缄的范围 公司计量确认体系内规定需要封缄的测量设备必须设置封缄;对允许在修理(校准)时调整的仪器,而在使用时不允许调整的部件,必须进行封缄。 13.4 封缄的要求 封缄的设计应使一旦改动即出现明显的痕迹。 13.5 封缄损坏的处置 13.5.1 封缄完整性遭损坏的测量设备应视为不合格测量设备,应立即停止使用,贴上禁用标志,隔离存放。 13.5.2 封缄损坏的测量设备应再次进行确认,如果经确认表明未改变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则对该设备的可调部位进行封缄后返回使用。 13.5.3 封缄损坏的测量设备再次确认后,当确认结果表明测量设备的计量特性已改变,则应对测量数据进行评定,并按不合格测量设备处理。 13.5.4 应查明封缄损坏的原因,按相关质量管理规定进行处理。 13.5.5使用部门应填写测量设备封缄损坏的处理报告,报告上应写明损坏原因,处理措施和防范措施等内容。 13.5.6报告由使用部门、经营管理部保存。 14 外购产品或外来服务的使用 14.1 概述 外购产品是指测量设备的采购,外来服务是委托确认或委托检测的服务。 本章对采购和委托确认作了必要的规定。 14.2 职责 14.2.1公司经营管理部负责测量设备的审核、批准、采购;负责涉及确认的联系协商工作。 14.2.2各使用项目(部门)负责测量设备选型及申请。 14.2.3工程物项的检测由各项目根据具体情况按程序进行处理。 14.3 外购产品 14.3.1 使用单位提出设备需求申请、办理相关手续后,由经营管理部采购或项目部自行采购.。 14.3.2 所购测量设备国产的应有合格证、CMC标志和计量许可证号。任何新购测量设备应有计量法定单位。 14.3.3 无法定计量单位的测量设备不得购买和投入使用,原已购买且已投入使用的测量设备应有换算说明。 14.3.4 新购买的测量设备应在发放前经过确认且是合格的。 14.4 外来服务 14.4.1测量设备委托确认由各项目部按照就近原则进行确认,或由经营管理部联系协调。 14.4.2 委托的确认机构应具有相应的确认资格或授权。 14.4.3 委托的工程物项检测机构应具有相应资格能力。 15 贮存和管理 15.1 概述 执行测量设备验收、装运和借用制度,可以防止滥用、误用、损坏和功能特征发生变化。 15.2 职责 15.2.1经营管理部、项目部负责各自采购测量设备的验收和入库贮存。 15.2.2各使用项目(部门)负责测量设备的装运、贮存。 15.3 验收 由经营管理部采购的测量设备入库前,由经营管理部负责验收,并且作好验收记录。验收表式采用《物资进货验证记录》。由项目自行采购的测量设备,必须经检定合格方可进入项目仓库,作好验收记录,计量员及时登记进入台帐,并把台帐信息及时报于经营管理部。 15.4 装运 15.4.1 测量设备因工程调用或送检需要进行装运时,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如防震、防潮、防碰撞、防遗失等措施。 15.4.2 装运时应随带调动或送检清单,并及时进入台账。 15.5 贮存 15.5.1各使用项目(部门)应提供适当的场所以贮存测量设备。 15.5.2对各类测量设备应予以分类、隔离存放,以防误用、错用。 15.6 发放和借用 15.6.1经验收合格的测量设备才能发放,发放时必须填写领料单(由经营管理部提供),仓库保管员核实无误后方可发放。 15.6.2 各项目领用到新的合格的测量设备后,及时送检,检定合格后应登记进入台帐,并把台帐信息及时报于经营管理部。 15.6.3经检定不合格的测量设备,由采购部门负责退货或更换。 15.6.4设有仓库的项目,其测量设备由仓库保管员保管,施工班组使用前就先办理借用手续;无仓库的项目,其测量设备由项目专职(或兼职)计量员保管,施工班组使用前应到计量员处办理借用手续。 15.7 测量设备的调动 15.7.1 各项目对测量设备的实际需要进行调动,应先提出申请,经营管理部统一调配。 15.7.2 调动测量设备应办理转移手续,调出和调入测量设备必须经过各使用项目的计量员,填写测量设备转移清单。 15.7.3 测量设备调动时,调出方计量员应将调动测量设备的说明书(当有时)、测量设备检定证书或校验报告随设备一同调出。 15.7.4 项目工程结束时应将测量设备台帐、设备检定证书或校验报告随测量一同移交经营管理部。 16 溯源性 16.1 概述 所有受控的测量设备应能按照量值传递、追溯到上一级测量标准,本章对溯源作了一些必要的规定。 16.2 溯源管理 16.2.1 确认体系内所有受控的测量设备都应附有证书、报告或活页资料,用以证明其来源、日期、不确定度以及获得这些结果的条件,每一种文件都应有能证明结果正确的人员签名。 16.2.2 公司应有文件证明溯源链中的每一个校准都已实施,并能提供从正式认可的机构获得的校准作为溯源的文件证据。 16.2.3工程测量数据和确认数据应有溯源标识。 17 环境条件 17.1 概述 在受控的环境下对测量设备进行校准、调整和使用,可以保证测量结果的有效性。 17.2 职责 17.2.1经营管理部负责测量设备使用环境条件的监督检查。 17.2.2测量设备使用项目(部门)和使用人员负责使用、装运、贮存等环境条件的控制管理。 17.3 一般环境条件包括以下因素: a ) 温度及温度变化率 b ) 湿度 c ) 照明 d ) 震动 e ) 灰尘 f ) 清洁度 g ) 电磁干扰 h ) 其他影响测量结果的因素 17.4 环境条件的控制 工程测量设备使用的环境条件应符合测量设备的技术要求。 18 人员 18.1 概述 确认工作应由具备相应资格或经过培训,有一定经验和才能的人员实施。 18.2 职责 18.2.1 必须具备相应确认、内审资格的人员培训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综合办公室协助送外培训。 18.2.2 管理业务培训由人力资源部负责、综合办公室协助送外培训。 18.2.3 测量设备使用人员由各使用项目(部门)负责培训。 18.3 人员要求 18.3.1 所有确认工作必须由有相应资格的人员实施。 18.-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务 手册 计量 管理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