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城镇在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doc
《小城镇在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城镇在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doc(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完整word)小城镇在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小城镇在经济发展和和谐社会建设中的地位和作用 重庆师范大学 工商管理 2005级 孙暑艳 指导老师 田盈 摘要:小城镇是联结城乡的纽带,小城镇建设是统筹城乡、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载体,是实现农村城镇化和现代化的增长点,完善小城镇建设必须注重创造美好、和谐的小城镇环境,注重政府职能定位,夯实经济基础。文章对我国小城镇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的地位和作用;发展的现状、特点及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措施进行了相应的分析和探讨.并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加快小城镇建设,缩小区域差异.最后指出小城镇的发展趋势——产业化。 关键词:小城镇,经济,和谐社会,地位,作用 Abstract: Small town is the joint of rural area and urban area, small town construction is the important carrier of coordinating urban and rural areas and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ety, is to achieve rural urbanization and modernization of the growth points, and improve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must pay attention to create a beautiful and harmonious environment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focus on the functions of the government position, lay a solid economic base. The article on China’s small cities and towns in building a harmonious socialist society and the role of the position; the development of the current status, characteristics and problems; the measures should be taken to the corresponding analysis and discussion。 And speeding up the construction of small towns to reduce regional differences in the process of building harmonious society . Concluded that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small cities and towns - industrial production. Key words: Small town,economy,harmonious society,status,effect 一、 前言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问题已成为我国学术界和有关实际工作者争论的热点.小城镇的崛起己成为继我国实行农村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和乡镇企业发展以来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第三次重大历史举措,被称为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宏伟目标的关键。1998年10月,中共十五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这个决定明确指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1]这是中国经济改革20年来,第一次把小城镇建设写进党的重要文件。2000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中央委员第五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中进一步指出:提高城镇化水平,转移农村人口,可以为经济发展提供广阔的市场和持久的动力,是优化城乡经济结构,促进国民经济良胜循环和社会协调发展的重大措施。江泽民同志在2002年11月8日举行的中共十六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中也指明:“要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发展小城镇要以现有的县城和有条件的建制镇为基础,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同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服务业结合起来.消除不利于城镇化发展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有序流动。” [2]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和小城镇建设指明了发展的目标与重点,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繁荣农村经济提出了奋斗目标。为构建经济和谐社会奠定了基础。 二、我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合理现象 2005年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提出以和谐社会作为主题,究竟何为和谐社会?[3]观点一:我们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个社会发展阶段,应该是一个充满创造活力的社会,是各方面利益关系得到有效协调的社会,是社会管理体制不断创新和健全的社会,是稳定有序的社会。观点二: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社会的一个属性来看,它应该是一个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社会。这是现代的和谐社会,然而和谐社会存在很多不和谐的地方,如区域经济存在的差异,以东西部地区为例:总体上东部、东北部的经济发展始终排名靠前,中部区域其次,西部发展较慢。如四川的城市化排名从1999—2004是14—13-15—17—11-12,处于落后位置。我们要充分认识西部地区发展小城镇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4]首先,要克服把西部小城镇仅仅看作是由农村社区向大中城市转变的一种过渡性社区的看法,要充分认识到小城镇在西部整个社会的工业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进程中不可代替的特殊地位,特别是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重要意义。其次,要认识到西部小城镇的发展,要实施自下而上和自上而下相结合的制度,把小城镇建设与整个经济结构调整结合起来,树立系统的观点,避免孤立地看待西部小城镇问题,做到依托产业,发展区位优势,避免出现“马路城镇”。再次,西部各级领导要树立经营小城镇的观念。作为领导要实现几个观念的转变:一是由“人民财富”观念向“国有资产"观念的转变;二是由“要钱”观念向“挣钱观念转变;三是由“行政管理”观念向“资产经营观念转变。最后,西部农民要克服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固守家园,缺乏市场竞争、市场风险意识的小农意识,树立市场经济的意识建设小城镇。经济的不和谐现象不仅在国际或一国内,连一个小区域也存在。如下表 表1 四川省各地区人口城市化水平比较 地区 城市化水平 排序 地区 城市化水平 排序 攀枝花市 56.4 1 雅安市 27.7 10 成都市 42.8 2 宜宾市 26.8 11 绵阳市 35。5 3 广元市 26。3 12 德阳市 35.1 4 南充市 25.6 13 自贡市 34。2 5 眉山市 23 14 内江市 33.7 6 达州市 20.5 15 乐山市 32 7 资阳市 19。5 16 沪州市 31.5 8 巴中市 19.3 17 遂宁市 30.2 9 广安市 18。3 18 推动整个社会和谐发展,努力缩小差异,使各地区共同发展。小城镇作为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石,就不得不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提到了议事日程上来. 三、小城镇的界定及发展 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十五届五中全会明确了“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战略"和“发展小城镇是推进我国城市化的重要途径”的指导思想,从而确立了发展小城镇在我国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一) 小城镇的界定[5]:按照国家统计局和国家体改委等有关部门进行抽样调查的定义小城镇指的是建制镇。建制镇是指:①总人口在2万人以下的乡,全乡非农业人口超过2000人;总人口在2万人以上的乡,全乡非农业人口占全乡人口10%以上的.②少数民族地区,人口稀少的边远地区、山区和小型工矿区、小港口,风景旅游地、边境口岸、大型集贸市场,非农业人口不足2000人,如确有必要也可设置镇的建制,具体标准由省级人民政府制定。到2001年我国的建制镇已达20374个。小城镇以城市为依托,以乡村为腹地,是农村地域性经济、文化和社会化服务的中心,是城市与乡村连接的纽带,是乡镇企业集约化的载体。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桥头堡”,是农村经济繁荣的源动力。 (二) 小城镇的发展阶段:我国的建制镇曾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初始创建阶段(1949年-1957年),1954年颁布的第一部宪法首次明确镇是我国的基层政权至1957年底除台湾省、西藏、昌都地区外我国共有3672个镇;政社合一阶段(1958年1981年)这一时期的主要特点是大搞人民公社化运动,镇作为一级人民政府的地位几乎消亡;过渡恢复阶段(1982年1984年)1982年4月政社分开。1982年12月4日新修订的宪法又明确规定镇为我国的基层政权;数量增长阶段(1985年1999年)1984年11月22日国务院批转民政部关于调整建镇标准的报告,建制镇数量增长迅速,至1999年底镇的总数达19756个;健康发展阶段(2000年至今)各地的小城镇建设不再单纯追求数量,采取了灵活多样的规划建设管理方式使小城镇的质量规模进一步提高。 四、小城镇对经济建设的作用[6] 为了加快广大农村日益增长的众多剩余劳动力转移、缓解城乡矛盾及农村奔小康的需要,更重要的是为了推动农村工业化、市场化、城市化以及缩小城乡差别,最终消灭城乡差别,使我国由传统的农业社会转变为现代化工业文明,只有把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提高到这样一个战略高度来认识,才能使广大的人民群众心明眼亮对前途充满希望。这充分证明了小城镇对经济建设的作用。具体作用如下: (一) 有利于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广大农村,长期以来,由于生产方式落后,农产品商品率低,经济结构单一,加上长期计划经济的影响,市场经济水平很低。而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将为远离城市的广大农村商品经济的发展在空间上提供场所,培育农村市场,加速农村市场经济的发展,逐渐形成以小城镇为中心的小区域经济中心。 (二) 有利于吸收日益增多的农村剩余劳动力。伴随着改革开放和农村包产到户的推行,广大农村剩余劳动力日益增多,已成为一大社会问题。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主要的流向是城市,尤其是比较发达繁荣的大中城市。这给已人满为患、就业困难的大中城市造成了极大压力。出路何在?现在看来,比较好的办法是以县域为单位,以县城为中心,适当建立几个区位条件较好,交通便利,市政基础设施和文化教育设施较为完善,有一定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的小城镇来吸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较为可行。 (三) 有利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的推进。目前,以市场为导向的农村产业结构正经历着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向包括林、牧、渔在内的大农业发展和农业为主的农村经济结构向工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产业发展的变化;传统的农业产业也正在经历着和市场接轨,在家庭经营的基础上,逐步实现农业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的变化。 (四) 有利于乡镇企业及所在区域的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乡镇企业家家点火,村村冒烟,布局分散,浪费资源、污染环境、规模较小,经济效益普遍不高的问题也十分突出.而小城镇的建立和发展,为解决这些问题找到了出路,现在看来,也是乡镇企业和农村经济向集约化、规模化发展的最适当的场所和载体。 (五) 有利于加快农村奔小康的步伐.建设一批交通便利,水、电、通讯等市政基础设施齐全,街道整洁,科技、文化、教育、卫生机构完善,经济比较发达,市场繁荣,居民收入比较稳定,物质生活富裕,精神生活充实的小城镇,对广大农民分享城市文明,缓解城乡矛盾,保持社会稳定,加快农村奔小康步伐,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新农村都有重要的示范和指导意义。 (六) 有利于提高土地等资源的利用率,减少环境污染和资源浪费,坚持可持续发展。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有利于农村土地,特别是可耕地的利用率,减少农民建房上的折腾、消费,减少乡镇企业和农民对环境的污染,有利于广大农村的经济、社会、人口、资源、环境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达到既相对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对后代人发展构成危害的可持续发展目的。 五、案例—-四川城镇化 四川地处内陆,人多地少,地形复杂,有着独特的省情。大力发展小城镇对四川省的经济健康发展有着重要意义.目前四川是全国小城镇数量最多的省份.[7] (一) 四川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发展小城镇的必要性:1。 是转移农村劳动力,提高城镇化水平的必由之路。按2000年人口普查数据,四川城镇化水平为26.69%,比全国36。09%的城镇化水平低了9.4个百分点,在全国34个省市区(除台湾、香港、澳门)中居25位,在西部12省市区中也仅居第8位,落后的城镇化水平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而发展小城镇则是解决这一难题的最佳途径。首先,小城镇的产业、企业特点适合农民转移。小城镇的产业有与农业结合、服务“三农”、从事农产品加工流通的特点。其次.小城镇吸纳人口的体制性障碍少。小城镇中的企业大多以非公有经济占相当比例。这些企业能够依据市场机制培植资源,具有灵活用工的制度,自然可形成企业和农民的双向选择,农民进厂障碍小. 2. 是优化产业结构的现实选择。四川省的二、三产业比重还较低,增加二、三产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必须为其提供充足的聚集和发展的空间。而发展小城镇则是实现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举措。如四川试点小城镇的发展促进了乡镇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适度向小城镇集中。根据重点调查的35个试点镇镇区平均有乡镇企业数、镇均产值试点后分别比试点前增长了78.8%和97。9%.乡镇企业和私营企业的聚集也极大的推动了二、三产业的发展。其中高县庆符镇一、二、三产业的比重由33.5:57。3:9。2调整为2001年的9。5:60。8:29。7。(资料来源:《四川小城镇建设问题研究》四川农业和农村工作重大课题研究) 3. 是实现农民增收目标的重要途径。在《中共四川省委四川省政府关于促进农民增收的意见》中提出为迅速改变四川农民收入增长减缓的趋势,缩小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与全国平均水平的差距,力争在“十五”期间全省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每年增加100元以上,2010年达到全国平均水平。发展小城镇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途径.据省小城镇办有关调查统计:1997年以前确定的301个试点小城镇,试点后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326。5元,比试点前增长了1。1倍,从横向比则超过全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33。4%。[8] 4。 是“二元经济社会"结构向城乡一体化转化的“过渡站”。四川长期实行的是“重城市轻农村”的城乡分离的二元结构,使城乡差距不断扩大,不仅使经济增长缺乏后劲,而且引发了一系列深层次的矛盾,影响到社会的持续稳定。四川省大中城市数量较少,中心城市对广大偏远农村的带动辐射能力“鞭长莫及’,而我们社会主义国家的发展目标是最终实现“共同富裕",所以必须及时采取措施,缩小差距.而小城镇的存在和发展无论是在经济等级上还是在地理空间上都为城市和乡村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了一个最佳的过渡空间. 发展小城镇的可能性:1. 国家及地方政府的支持,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1998年10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一个大的战略"在随后的2000年6月13日,中发〔2000]11号文件中,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了《关于促进小城镇健康发展的若干意见》,并就小城镇建设的具体事宜做了安排指导。 2. 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为小城镇发展创造了条件。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农业生产为轻工业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原料。二是广大的农村地区为工业产品提供了极为广阔的消费市场.三是农村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资源。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增加为小城镇聚集人口提供了可能。 3. 二、三产业的发展是小城镇建设的直接动力。2002年四川有乡镇企业151万户,固定资产净值849亿元,全省规模以上乡镇工业企业总产值723亿元。乡镇企业的兴起打破了农村经济单一的格局,推动了农村工业化进程,活跃了城乡商品经济和商品流通,促进了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以及为小城镇建设积累了资金。 4。 西部大开发为小城镇建设提供了机遇。四川作为西部12省份之一,可享受到西部大开发带来的种种便利和优惠。 5。 区位、资源优势是小城镇建设的有利条件。小城镇有利于城乡生产要素的结合.农村小城镇是广大农村地区的优势区位.小城镇位于“城尾乡首”的特殊位置,使其成为连接城市和乡村的“桥梁”和“纽带性. (二) 四川小城镇建设取得的成绩 改革开放以来,四川省小城镇的建设和发展按照时间可以划分为两个阶段。一是从1980年到1994年,在这14年中,四川小城镇建设作为四川城镇化特别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内容,经历了农房建设、集镇建设、试点小城镇建设三个阶段的发展,在成都平原和四川东南部交通沿线区域形成了比较完整的小城镇体系。二是从1994年以来,全省展开了小城镇建设的全面试点,取得了显著成效.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小城镇建设初具规模,建成区面积扩大,进镇人口大幅增加。原来的301个小城镇建区面积平均扩大了50%以上:成都市116个小城镇平均建成区面积由0.71平方公里增加到1。43平方公里,比试点前增长1倍多. 2. 试点乡镇综合经济实力逐步增强。成都市的金牛、苏坡、郸县红光、德阳市汉旺、冕宁县等62个国家级试点乡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8376。7元,成都市的琉璃、文家、郭县团结、唐昌、盐源县沪沽湖等832个省级试点乡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00元,高于全省非试点乡镇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001元的水平。 3。 乡镇经济结构调整步伐进一步加快。试点乡镇与非试点乡镇比较,第一产业增加值比重低13.6个百分点,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高12.6个百分点,第三产业增加值比重高1个百分点。 4。 试点乡镇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农民收入增加。2002年试点乡镇的村组集体经营收入140.56亿元,比上年增长11。3%0乡镇农民人均纯收入2399元,比上年的2279元,增加120元,增长5。3%. 5。 试点乡镇生产条件逐步向好,工业增长、农业环境改善。2002年试点乡镇的乡镇企业50.87万个,比上年增加1。7万个,营业收入增长12。4%,利润增长14。3%;试点乡镇的镇区各类企业数达到13.68万个,比上年增加8840个,增长6.9%,其中镇区工业3。56万个,比上年增加2530个,增长7。7%。 6。 农村劳动力结构进一步调整,农村富裕劳动力向二、三产业转移。2002年试点乡镇从业人员三次产业结构为57。5:17。6:24.9,优于2001年从业人员结构。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的比重比上年下降2.2个百分点, 第二产业比重上升1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上升1。2个百分点. 7。 试点乡镇基础设施增加,镇区建设步伐加快.如金融机构网点2580个,学校11382所,幼儿园、托儿所8511个,图书馆、文化站1200个,体育场110个,医院、卫生院6862个,病床5.8万多张,敬老院、福利院1119个等各行各业都比上年大幅增长。 (三) 小城镇在四川城镇化进程中的重要意义及作用 1.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提高工业化水平,从而拉动四川的城市化进程。小城镇是乡镇企业的主要空间载体。小城镇是农村的中心,在地缘上比城市更接近农村,且与乡村在行政上具有管辖关系;小城镇具有比农村优越的基础设施条件和物质设施条件,聚集了一定人口、经济、资金、信息、技术,其政策环境也较为宽松:在小城镇发展乡镇工业代价小、成本低、灵活性大。 2.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农业产业化经营,解放农村剩余劳动力,为城市化提供必要的条件。小城镇是带动农村一定区域经济发展的中心,对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聚集、辐射、吸纳、服务功能和效应,是农业产业化和乡镇企业的经济载体,并为其发展提供物质、信息、市场、技术等硬软条件。 3. 小城镇建设有利于城乡一体化,扩展城市文明,从整体上推进四川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处于城乡结合部和城乡融合的交汇点,是一种承上启下,兼有城乡特点的基层城镇,有利于城乡协调发展.中共中央十五届三中全会专门就此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农业和农村工作若千重大问题的决议》,在以后一系列的会议中也提到“三农"问题,并把发展小城镇作为解决“三农”问题的一项重要途径。[9] 2001年,四川共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1260万人,其中省外务工人员近600万人,另外600多万人在省内就业,这其中小城镇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4. 小城镇建设及发展有利于增加农村居民收入,扩大内需,为城市化打下经济基础。据世界银行专家估计,我国城市化水平每提高1个百分点即至少拉动GDP上升1.5个百分点.以四川省南江县为例。从2001年固定资产投资与GDP的对比分析看,投资与GDP之间的相关系数为0.99,这体现了投资与整个经济发展有着较强的互动关系。 总之,小城镇是拉动区域经济增长的火车头,是使城乡二元结构向一元结构转换,实现城乡一体化的催化剂。小城镇与大中小城市一起构成四川城镇体系的基本单元,与大中小城市相互补充、协调,共同繁荣,使农村城市化和城市的继续城市化并驾齐驱,集中型城市化和分散型城市化相结合,从整体上加速四川的城镇化进程,解决城市化滞后带来相关问题。 六、积极发展小城镇的趋势-产业文化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和谐社会不仅指利益层面的和谐,也包括价值层面的和谐。在这种形势下,我国小城镇的建设就应该充分发挥独具优势,强化文化产业的发展。 (一) 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的意义:传统的第一产业是资源经济,其本身有增长的极限。统计资料表明, 1997年以来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幅度连续4年下降,三分之二的农户增收困难,据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研究部2002年在湖北、河南和江西各一个县12个村的入户调查,农民实际收入比统计上报数少了一半[10]。也就是说农民的收入在减少。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笔者认为,发展文化产业是解决这个问题的一个重要举措.文化产业是知识经济,其增长不需要消耗多少自然资源,增长潜力是无限的。广大农村在小城镇建设的进程中,开发和经营小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的文化资源,发展文化产业,将文化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可以形成新的经济生长点带动农村第三产业的发展,搞活当地经济,对农村劳动力的就地转移也具有重大意义。 (二) 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是新趋势:我国已经在为建树文化强国形象而努力,国内许多地方也已开始着手建立“文化强省”、“文化强市”、“文化强县”、“文化强镇”。譬如,云南省将旅游产业作为本省的新兴支柱产业,其旅游业发展战略之一就是大打“少数民族文化产业”牌,云南的许多小城镇就是通过特有的民族文化产业发展,带动旅游业及相关产业发展进而促进小城镇及其周边农村发展的;地处湖北西部山区的神农架林区,自然、人文资源丰富,也有独特的文化个性,正在逐渐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综合文化产业体系;江苏的周庄、浙江的乌镇、山西的平遥等等,都是利用自身传统文化资源发展起来的誉满全国甚至全球的小城镇文化产业高地。因此,通过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带动小城镇及其周边农村地区发展,已经成了新世纪我国各地特别是老少边穷地区寻求发展的一个新趋势。 (三) 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的动力: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随着温饱问题的解决,随着我国步入小康社会,在满足物质需求的同时,人民将产生更多、更高层次的精神文化要求。只有大力发展文化产业,才能适应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和文化生活需要,这便从总体上为小城镇文化产业发展创造了条件。首先,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小城镇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动力.2000年,农村居民人均收入达到2253元,人均消费支出中通讯和文教娱乐类支出280元,总计达到2520亿元。1996~1999年,农村居民人均文教娱乐支出占生活消费支出的比重从8·43%提高到10·67%。[11] (P12) (四) 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可以采取以下举措: 1. 发扬光大地方文化,形成经济优势.比如山东潍纺的风筝节, 1984年开始举办,迄今已举办了21届,吸引了大批中外风筝专家、爱好者及游人前来研究、竞技、观赏,不仅带动了潍坊地区的发展,而且促进了世界风筝文化的交流。 2。 挖掘地方文化潜力,不断开发新产品。这要抓好三方面工作:第一个方面是抓好旅游业.近年来,西方旅游者的兴趣发生了重大变化,越来越多的西方人把眼光转向东方,转向东方古老文明的文化。这为我国旅游业特别是小城镇旅游业的发展提供了极好的机遇。[12]第二个方面是开发新的文化产品。比如旅游景点的纪念品生产和发展地方传统小吃。第三个方面则是赋予特定产品文化价值和文化含义。中华的琴棋书画、花鸟虫鱼、戏曲杂技、百艺民俗等等,都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无穷的文化魅力。 3. 着力抓好居民、农民的文化活动、教育培训。加强农村的公共文化娱乐设施建设,积极开展以居民、农民为主体的小城镇社会文化活动,是发展小城镇文化产业的重要方面。 参考文献: [1] 胡顺延,周明祖,水延凯.中国城镇化发展战略.北京:中央党校出版社2002,175。 [2] 江泽民.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成都晚报2002。11.18(4)。 [3] 牛先锋。深化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理论研究。中国科学社会主义学会 2005 [4] 中共福建省委党校学报 2005(11) [5] 于龙. 小城镇在区域经济中的作用及影响力研究[J]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1999(12) [6] 王圣学、刘科伟。论小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J].陕西经贸学院学报[J] 。1999(8) [7] 四川省建设厅、农工委、国土资源厅、乡企划局、财政厅联合调查课题组.关于全省小城镇建设的调查报告.2001.5.18 [8] 四川统计年鉴2000,2003,2005,中国统计出版社。 [9] 张立勇。“三农"问题求解分析与城市化[J]。财经问题研究,2002,(11)。 [10] 王西玉,郭建军.新阶段的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J].经济研究参考, 2003, (1): 36. [11] 江蓝生,谢绳武。 2001—2002年中国文化产业发展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2.-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小城镇 经济发展 和谐社会 建设 中的 地位 作用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