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
《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doc(2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 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 阿拉山口陆港建设有限责任公司 二○一四年三月 目录 1 工程概况 3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3 1.2 建设项目工程内容 3 1.3 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4 2 建设项目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6 2.1 自然环境概况 6 2.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6 2.3 水环境质量现状 6 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7 2.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7 3 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8 3.1 施工期大气污染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8 3.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9 3.3 施工噪声的影响分析 9 3.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10 3.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1 4 建设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12 4.1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12 4.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 4.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 4.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6 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17 5 公众参与 22 5.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和方式 22 5.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和形式 22 5.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22 5.4 公众参与归纳分析 22 5.5 公众参与总结 25 6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6 7 联系方式 27 7.1 建设项目的建设单位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27 7.2 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的名称和联系方式 27 1 工程概况 1.1 建设项目地点及相关背景 阿拉山口市现有城市生活垃圾填埋场位于市东北部,距离规划界限1.40km,原设计占地面积15.88hm2,总库容40.54万m3,垃圾处理能力近期为70 t/d,远期为105t/d,使用年限11年。由于按原定规模设计的工程预算远高于获批的资金,建设时对垃圾填埋场规模和使用年限进行了调整,实际建设垃圾填埋场规模调减为使用年限6年,将于2015年终止使用。为避免生活垃圾未经处理直接堆放而导致的环境污染,阿拉山口市发展改革统计局决定对垃圾填埋场进行改扩建。建设规模总填埋库容为79.54×104m3,可填埋垃圾总量65万t,项目总投资6982.18万元。填埋一区预计2014年开始建设,2015年投入使用,库容43.75×104m3,服务9年,使用期为2015年~2023年,先开发使用。为缓解前期投资压力,填埋二区后开发,库容35.79×104m3,服务7年,使用期为2024年~2030年。 1.2 建设项目工程内容 ① 填埋一区占地面积8.39万m2,库容43.75万m3;填埋二区占地面积6.67万m2,库容35.79万m3。平均日处理城市垃圾112t; ② 填埋场防渗系统,包括场底防渗和边坡防渗。防渗系统组成结构见表1.2-1,顺序由上至下; 表1.2-1 各防渗系统组成结构表 填埋场场底防渗层结构 填埋场边坡防渗结构 300g/m2无纺土工布 300g/m2无纺土工布 40cm厚卵石导流层(内设渗滤液收集管) 40cm厚卵石导流层(内设渗滤液收集管) 600 g/m2无纺土工布 600 g/m2无纺土工布 2mm厚HDPE双糙面土工膜 2mm厚HDPE双糙面土工膜 钠基膨润土垫(GCL) 钠基膨润土垫(GCL) 8mm厚HDPE复合土工排水网 8mm厚HDPE复合土工排水网 平整、压实的场底 开挖、修整后的边坡(局部泉眼导流盲沟) ③ 填埋场地下水导排系统。为了防止渗出和可能出露的地下水对防渗膜的顶托而使膜受破坏,须将场区地下水及时有序导出填埋库区外,以使地下水水位与膜保持一定的距离; ④ 填埋场渗滤液集排系统,包括场底渗滤液卵石导流层、收集盲沟; ⑤ 填埋气导排系统,通过竖向导出井进行填埋气体导排。共布设23座导出井,其中填埋一区13座,填埋二区10座; ⑥ 清污分流系统,包括分区填埋、场外径流截排设施、地下水导排、场内径流截排设施及污水集排; ⑦ 截排洪系统,主要用于排除最终填埋边界外的地表径流,并兼排垃圾填埋终了坡面的地表径流。本工程永久性环库截洪沟的总长为2150m; ⑧ 填埋场管理区,其中包括综合楼(办公楼与食堂、宿舍合建)、锅炉房、车库、维修车间等。 ⑨ 进场道路,场区附近已建有一条进出现有垃圾场的道路,本项目需建一段连接现有道路与改扩建垃圾填埋区的道路,长度116m。本工程道路按《厂矿道路设计规范》(GBJ 22—87) 三级露天矿山道路标准设计,采用水泥混凝土路面。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组成为C35水泥混凝土面层厚22cm,5%水泥稳定碎石基层厚20cm,级配碎石垫层厚15cm。 1.3 建设项目与产业政策、相关规划的符合性 本工程属《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3年修订本)》中鼓励类第三十八项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第二十条城镇垃圾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工程符合国家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 填埋场采取的污染控制措施符合《生活垃圾填埋场污染控制标准》(GB16889-2008)要求。 《阿拉山口口岸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中关于城区用地选择中规划,口岸工程地质状况,结合口岸气象条件及功能布局之间的关系,规划期内口岸城区建设用地选择主要沿铁路、公路向南发展,适当向东和向西发展。 根据《阿拉山口口岸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中关于阿拉山口市环卫设施规划要求,对阿拉山口市城市生活垃圾处置进行规划:“市区生活垃圾清运分三级,即垃圾收集点——垃圾中转站——垃圾处理场。垃圾收集点按服务半径80米布置在居民区和主要生活道路以及大中型公建附近,布置原则为既便于居民使用,又不影响市容市貌,同时又利于垃圾的分类收集和机械化清运。由小型环卫车辆集中到垃圾中转站,然后用重载密闭运输车运至垃圾处理场进行无害化处理。规划中要求在口岸外围,位于城市主导风向下风向,对城市污染较轻处建一垃圾填埋场,近期采用填埋处理方式对生活垃圾进行卫生填埋。规划还指出对有毒的工业垃圾、危险品、医疗垃圾以及其他严重污染环境的物质由生产单位对其进行无害化处理,建筑垃圾由施工单位运至指定地点进行堆放”。 现状垃圾填埋场位于阿拉山口市东北部,阿拉山口东环路东侧,托阿公路东南侧,距离规划界限1.40km,位于城市主导风向的侧下风向。填埋场总填埋量为7.67万t,总库容约10.65万m3。目前,填埋场的填埋规模约为30t/d。圾处理方式为卫生填埋,垃圾处理率为100%。 改扩建项目场址紧邻现状垃圾填埋厂的东南侧,项目分两期建设,总设计使用年限16年,工程投入运营后,可满足总体规划期内城市生活垃圾处理的需求,从项目场址位置、建设性质、建设规模来看。本工程选址符合《阿拉山口口岸总体规划修编》(2008-2030)的规划要求。 2 建设项目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2.1 自然环境概况 阿拉山口市介于阿拉套山与巴尔鲁克山之间,处于阿拉套山山前倾斜洪积平原上。垃圾处理场改扩建项目位于阿拉山市东北侧,阿拉山口东环路东侧,托阿公路东南侧,紧邻现状垃圾填埋厂的东南侧。项目所在区域地势起伏较大,项目场区北高南低,坡度约为2.0%,西高东低,坡度约为1.0%。本项目区南侧约150m处有一条宽约200m、深约5m的季节性洪水冲沟,冲沟走向自东北向西南延伸自然消失于荒漠中,季节性洪水未直接径流入艾比湖。 阿拉山口属极端干旱的温带荒漠大陆性气候,日照长,热量丰富,年平均气温8.1℃,多年平均降雨量106.8mm,蒸发量4017.3mm,平均每年8级以上大风120-165天,年平均风速6.0m/秒,瞬时极大风速55m/秒。气象资料显示,阿拉山口以西北风最多,南风次之。 2.2 大气环境质量现状 监测数据显示三个监测点的PM10、SO2、NO2、TSP在监测期间日均值均未出现超标现象,特征因子NH3、H2S在各监测点均未检出。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中PM10、SO2、NO2、TSP浓度均未超过《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中二级标准的要求,NH3、H2S浓度均保持较低水平,项目所在区域环境空气质量状况总体情况良好。 2.3 水环境质量现状 2.3.1 地表水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实地调查及评价区域周围水文地质条件分析,项目所在区域无常年地表径流,主要地表水体为距填埋场南侧约1km处的八字湖和距南侧约6km的艾比湖。项目区南侧八字湖为咸水湖,水体无使用功能,湖水为地下水出露水及上游季节性下泄洪水,受降水量、泄洪量、蒸发量及周边地下迳流补给影响较大,水量不稳定。所以,本项目主要针对艾比湖湖水做现状调查。 从监测及评价结果可以看出,评价区域地表水水体艾比湖监测断面各监测项目除COD外均未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中的Ⅴ类标准,单项污染指数小于1.0,其中硫化物、镉、砷、铅、汞、石油类等项目监测值均低于最低检出浓度。COD超标原因可能与河流两岸生活污水排入有关。 2.3.2 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 布设3个监测点。分别为1#阿拉山口市民用取水点、2#艾比湖附近泉水、3#阿拉山口胜利金属制品有限公司厂址,3个监测点均位于阿拉山口垃圾处理场西南方向,处于垃圾填埋场的侧下游。 由监测结果可知,地下水各监测因子均满足《地下水质量标准》Ⅲ类标准要求,表明监测点位地下水并未受到填埋场渗滤液的污染。现有垃圾填埋场防渗系统的设计是合理的。 2.4 声环境质量现状 垃圾填埋场区背景噪声值昼间为50.7-55.5dB(A),夜间为40.6-46.1dB(A),各监测点昼间、夜间环境噪声值均低于《声环境噪声标准》(GB3096-2008)中的2类区标准。 2.5 生态环境质量现状 根据新疆生态功能区划,建设项目厂址位于阿拉山口市区东北部,属准噶尔盆地温带干旱荒漠与绿洲生态功能区,区域内土壤绝大部分是干旱缺水、贫瘠含盐、砾质性很强的灰棕漠土。评价区域内土地类型以戈壁、低覆盖度草地为主,没有林地与城镇用地。阿拉山口的野生植被类型以荒漠植被为主,植被比较稀疏,覆盖度一般在10-20%。主要种类有梭梭、麻黄、沙拐枣、胡杨、柽柳等。区域野生飞禽类有灰雁、绿头鸭、赤麻鸭等。 3 建设项目施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3.1 施工期大气污染影响分析及防治措施 3.1.1 施工期大气污染源 (1)扬尘 施工期对大气环境的污染主要是扬尘污染,污染因子为TSP。扬尘产生途径主要为:①平整土地、清理现场过程中产生的地面扬尘;②混凝土拌合现场与水泥储料站的水泥扬尘;③运输车辆与施工用车运行引起的扬尘。 (2)废气 此类污染源主要来自:①施工机械大量增加,其中以燃油为动力的机械排放废气;②施工中使用的材料泄漏;③运输车辆尾气,在施工中可能由于车辆改道引起交通阻塞和汽车减速而造成局部的汽车尾气浓度增大。 3.1.2 大气环境影响分析 建筑施工活动的粉尘排放数量是与施工面积和施工水平成比例的。但由于影响粉尘发生量的因素较多,目前还没有用于计算粉尘排放量的经验公式。根据相关工程的现场类比资料调查,施工现场的扬尘的日均浓度可达2.7 mg/m3,超过国家空气环境质量标准8倍,影响范围大约在距施工中心50 m的范围内。在距平整土地和砼拌合场地50 m处,产生的扬尘TSP可降至1.0mg/m3,水泥储料站扬尘影响范围在距其150 m处TSP浓度即可降为1.0 mg/m3以下,由于大部分施工现场周围空旷、没有居民,因此对周围环境影响较小。 施工及运输车辆引起的扬尘对路边30 m范围以内影响较大,而且成线形污染,路边的TSP浓度可达10 mg/m3以上。另外施工期间大量的运输车辆所排放的汽车尾气也是引起施工现场局部环境空气质量变化的因素之一。 施工过程中粉尘污染的危害性是不容忽视的。飘浮于空气中的粉尘被施工人员和周围居民吸入,不但会引起各种呼吸道疾病,而且粉尘夹带大量的病原菌,传染各种疾病,严重影响施工人员及周围居民的身体健康。此外,粉尘飘扬,降低能见度,易引发交通事故。粉尘飘落在各种建筑物和树木枝叶上,影响景观。 3.2 施工期水环境影响分析 3.2.1 施工期废水污染源 (1)生活污水 建筑施工所排放的污水主要是施工人员所排放的生活污水,包括施工人员盥洗水、食堂下水及厕所冲刷水。本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数50人,人均用水量定额为100L/人日,生活总用水量为5m3/d,施工期排水量约4m3/d。 (2)施工污水 施工废水主要包括砂石冲洗水、混凝土养护水、场地冲洗水、机械设备洗涤水、混凝土搅拌机及输送系统冲洗废水。 3.2.2 水环境影响分析 生产废水除含有少量的油污和泥砂外,基本不含其它污染物,设临时沉砂池将废水沉淀后作为施工生产用水或场地洒水,生产废水不外排,对环境的影响小。 生活废水集中收集,经化粪池处理后浇灌填埋区周边绿化地,对环境影响不大。 3.3 施工噪声的影响分析 3.3.1 施工期噪声源 垃圾填埋场的施工期主要工程项目有地基平整、压实、边沟开挖、填埋场管理站的建设等。使用的机械主要有铲平机、压路机、搅拌机。机械在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噪声可能对作业人员和周围环境造成一定的影响。表3.3-1列出常用施工机械设备在作业期间所产生的噪声值。 表3.3-1 主要施工机械噪声 单位dB(A) 项目 距7.5m 距50m 距100m 挖掘机 89.6 75.0 61.8 铲平机 79.1 68.5 55.4 压路机 83.8 69.8 52.8 搅拌机 92.6 78.0 64.8 重型汽车 90.6 76.0 62.8 3.3.2 施工期噪声影响 由表3.3-1可知,现场施工产生的噪声很强,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各类机械同时工作,各类噪声源辐射的相互叠加,噪声级将会更高,辐射面也会更大。 工程施工机械噪声主要属中低频噪声,因此只考虑扩散衰减,预测模式如下: Lp(r2)=L p(r1)-20lg(r2/r1)(r2>r1) 由上式可推算出噪声随距离增加而衰减的量ΔL。 ΔL= 20lg(r2/r1) 根据《建筑施工场界噪声标准》(GB12523-1990),经预测,白天施工机械噪声超标仅在100m范围内,对周围影响不大,夜间施工机械噪声影响范围为周围600m。场区周边2 km无居民区,因此施工期间的机械噪声主要影响作业人员和现场管理人员,对周围环境影响不大。 3.4 施工期固体废物影响分析 建设期固体废弃物主要有填埋场的防渗、垃圾坝等开挖、场地平整和削坡产生的弃土弃渣和少量生活垃圾。 (1)建设期填埋场场地平整、土方挖填将会产生大量的弃土渣,将弃土渣临时堆放于填埋场内作为场地防渗工程和堤坝回填用土,表层土壤可用作后期复垦、绿化覆土。 (2)施工过程中施工人数50人,人均排放生活垃圾约1 kg/d,生活垃圾产生量约50 kg/d,这些生活垃圾经分类、统一收集后,定期拉运至现状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对周围环境影响很小。 (3)建筑垃圾主要包括建设过程地基处理和建材损耗、装修阶段产生的少量砂土石块、水泥、碎木料、锯木屑等。建筑垃圾尽量回填于填埋场场地内部地基处理或进场道路铺设,不能充分利用的部分建筑垃圾,及时拉运至现状生活垃圾填埋场进行卫生填埋,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小。 3.5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施工期主要生态环境影响是水土流失,主要由垃圾填埋场开挖引起。工程施工对垃圾坝、截洪沟、排洪沟等平缓丘陵进行挖方填方,破坏了工程区域原有地貌和植被,造成一定植被的损失;扰动了表土结构,土壤抗蚀能力降低,损坏了原有的水土保持状况,加大水土流失量,破坏生态,恶化环境。尤其本项目地处山前冲洪积倾斜平原上部,工程期间若遇大暴雨,将有可能加剧施工场地及周围的水土流失。 工程施工的土石方开挖将损毁原有的生态系统,生态功能减弱。同时,施工期的尘土、噪声会惊扰施工场地周围区域的小型杂食动物及鸟类,影响区域生态系统功能的正常发挥。 因此,环评要求建设项目施工时制定合理的施工计划,禁止在大风和雨季施工,严格执行环评提出的施工期生态环境保护措施,以尽可能减少水土流失和生态破坏。 施工期生态环境影响会在施工结束后消除,对环境影响不大。 4 建设项目运营期环境影响预测及拟采取的防治措施 4.1 运营期大气环境影响分析及污染防治措施 4.1.1 大气环境影响预测 4.1.1.1预测因子 填埋气体是微生物分解垃圾中有机成分而产生的,其主要污染物是CH4和CO2,约占填埋气体总量的99.5%-99.9%,两外还有NH3、H2S等有毒恶臭污染物,约占填埋气体总量的0.2%-0.4%。填埋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扬尘也是本项目无组织排放主要污染物。根据污染因子分析,选取NH3、H2S恶臭污染物作为环评的大气环境影响预测评价因子。 根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大气环境》(HJ2.2-2008)的规定,采用导则推荐的估算模式预测正常排放下各污染因子下风向地面浓度、浓度占标率,预测结果显示项目无组织排放NH3最大落地浓度为7.5ug/m3;H2S最大落地浓度为0.57ug/m3;最大落地浓度占标率分别为3.76%、5.69%,最大浓度出现在距源667m处。可以看出,项目建成运行后,NH3、H2S的场界浓度不会超过《恶臭污染物排放标准》(GB14554—93)中二级标准,环境影响较小。 本项目依托原有锅炉房,采用1t/h的热水煤燃料锅炉,燃料采用低硫煤,且年用煤量较少,烟气中产生的污染物均能达标排放,对项目所在区域大气环境质量影响很小。 4.1.1.2 大气微生物影响分析 大气微生物(含菌气溶胶)是大气污染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种空气中的生物污染物,与人体的健康密切相关,不良的大气微生物环境能使人、畜致病,使生物制品、部分生活用品及工业原料腐败变质。因此大气微生物状况是城市环境空气污染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又有别于其它理化污染物,是空气卫生质量的重要指标。填埋场是影响大气微生物水平的敏感源,本次环评主要通过类比方式评述改扩建项目大气微生物的影响范围。 (1)大气微生物污染类比分析 类比调查表明,在微风条件下,垃圾堆放场大气微生物的影响范围小于1 km。下风向1 km出的大气微生物数量与上风向1 km处相近,而且其数值仅为垃圾堆放场中心处的四分之一,说明填埋场大气微生物对下风向1 km外的影响已经很微弱。 考虑到改扩建项目采用卫生填埋方式,大气微生物污染影响程度和范围不会很大。分析认为,改扩建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对周围及下游区域环境影响较小。 (2)改扩建填埋场空气微生物污染水平及其影响分析 改扩建的阿拉山口市垃圾处理场,采取垃圾无害化处理方式,平均日处理垃圾量约为112t垃圾压实密度不小于850 kg/m3。该填埋场采取分区填埋、分区封顶的作业方式,严格实施即日覆土、中间覆土和终场覆土。由于在填埋场作业区、进场公路和场区通道等区域表面实施定期洒水,使尘污染得到有效控制。此外,为防止填埋场成为蚊蝇、病菌的孳生地,出每日进行垃圾覆盖外,还应定期对垃圾作业面、管理区、运输车辆、渗滤液调蓄池及邻近地区进行药物喷洒,以保证场区及其周围卫生质量状况,尽量降低空气微生物浓度。 改扩建垃圾填埋场周围3 km内无人居住,通常情况下无人活动(填埋场工作人员除外),从类比资料分析,填埋场对所在区域的环境影响不大,对人群影响较小。 4.1.2 卫生防护距离的设置 《生活垃圾卫生填埋技术规范》(CJJ17-2004)中提出,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库区和污水处理区边界距居民居住区的距离应不小于500m,据此确定本项目垃圾填埋场的卫生防护距离为500m。填埋场边界500m范围内不宜有长期居住的人群。目前此范围内没有居民区等及其它环境敏感目标,最近的居民点距离填埋场3.5km。环评要求在改扩建填埋场周围500 m的范围之内,不得规划设置人群居住区及其它环境敏感目标。 4.2 水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4.2.1 地表水环境影响分析 垃圾填埋场产生的渗滤液经处理后回喷至垃圾堆体,不外排;产生的生产及生活废水经化粪池处理后用于场区绿化。项目区周边无常年地表水体。正常状态下,本项目废水产生及回喷作业不会污染地表水环境。 4.2.2 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场区地质特征 根据场地地勘资料,改扩建场址地处山前倾斜冲洪积平原,地形起伏较大,场区东北高西南低,地面坡降约2%。 改扩建场址场地岩土层主要为冲洪积形成的碎石类土、粘性土和砂类土,从地表自上而下其岩性可划分为角砾层和含中粗砂的粉质粘土层。 (2)地下水主要影响因素 根据预测,阿拉山口市改扩建垃圾处理场建成运行后,平均每日产生渗滤液7.4m3,属高浓度有机废水,并有多种有害组分及细菌、大肠菌群等。目前尚未取得拟建垃圾填埋场场地岩土渗透试验成果,无法获得场地岩土的渗透系数等关键参数,参照已建类似工程的同类岩土的实验参数,改扩建填埋场的库区的表耕土层、角砾层、含粗砂的粉质粘土层均无法满足填埋场防渗要求,场地不具备天然防渗的条件下,必须采取人工衬里防渗系统进行防渗处理。 (3)对地下水环境影响分析 填埋场:内垃圾渗滤液可通过填埋坑底的垂直渗流q(m3/d)进行估算,计算方法可采用达西定律进行计算 Q=k×i×A 式中:k—垂直渗透系数(m/d); i—水利坡度,取值为2.5%; A—填埋坑面积,取值为10.61万m2。 根据工程分析,填埋坑底拟采用单层人工合成材料防渗衬层,渗透系数约为10-12-10-13cm/s,鉴于填埋场地防渗衬层的支持层设计为清整后的地基上铺设HDPE防渗膜、钠基膨润土垫及土工布等作为保护层,防渗效果很好,因而渗透系数可选10-13 cm/s,应用填埋场作业面积来计算垃圾渗滤液渗流量。通过HDPE防渗膜的渗流量约为: q=10-13×10-2×3600×24×10.61×104=9.17×10-6 m3/d 以上渗流量估计结果与垃圾填埋场渗滤液产生量7.4m3/d相比,可算微不足道。在防渗层安全有效的前提下,穿过防渗层的垃圾渗滤液量极小,几乎可以零计。因此,本项目产生的渗滤液正常情况下对地下水的影响不大。 若防渗层因事故出现破裂,则大部分渗滤液可能会下渗进入包气带,进而影响地下水及填埋场的安全运行。 (4)事故状态下垃圾渗滤液渗漏对地下水环境的影响 ①事故类型分析 根据垃圾填埋工程设计,发生事故的类型主要有两种情况: A. 因填埋场基础处理不好,当填埋堆体高度增加时发生不均匀沉降,易造成HDPE膜撕裂或顶破;或HDPE膜的焊接出问题,造成HDPE膜破裂或残缺等等,均会使HDPE膜的防渗性能失效,破裂处的防渗系数从10-13cm/s下降到10-7cm/s (即这时仅靠无纺土工布和钠基膨润土作防渗层)。 B. 施工过程中倘若无纺土工布层或钠基膨润土层铺设未按设计要求进行施工,对HDPE防渗层没有起到应有的保护作用,导致其被尖锐物体刺破,这时不但极易造成HDPE膜破裂,无纺土工布及钠基膨润土层防渗也将失效,下渗污染物直接击穿破裂带进入包气带土层。 从上述两方面的事故风险因子分析来看,第二种情况发生的可能性小但影响大,为预测最不利影响,以下事故状态下的影响预测按第二种不利情况考虑。 根据污染源分析结果,并结合区域水文地质条件,选取COD、NH3-N为本次地下水环境预测的重点,利用上文所述数学模型,分别预测污染物泄漏70%、30%、10%下渗可能对地下水产生的影响。结果可知,COD、NH3-N等有机污染物下渗浓度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随深度的增加而变小。非降雨条件下的浓度值较降雨条件下的浓度值要高。COD、NH3-N等有机污染物渗漏率在10%、30%、70%的条件下,1年最大迁移距离均在60-100m以内,10年最大迁移距离超过100m,有机污染物除NH3-N在100m处浓度值均未超标外,COD在10年、20年后100m处的浓度值均为超标,污染物下渗浓度随时间及下渗水量的增加呈较大幅度的增长和积累,超标浓度值很高,对包气带以下的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的可能性很大。假若包气带内发育有断裂带或断层等裂隙,可使污染物直接与地下水相通,以至在事故发生初期就有可能使地下水遭受污染,则污染物进入地下水中的浓度会增加,对地下水的影响程度也将相应增强,被污染的地下水有可能会沿地下水流向污染下游地下水体,进而影响下游水体。 因而从安全角度考虑,加强防渗垫层的施工质量及管理,采用优质防渗垫层材料,是保证垃圾填埋场的安全运行、最大限度减少对地下水环境产生影响的重要手段及主要建设任务。 由于污染物通过包气带进入地下水具有一定的滞后特征,因此建设单位应每6个月进行一次防渗衬层完整性监测,并严格执行地下水环境监测计划,当发现防渗衬层破裂时,应及时采取补救措施,以防止渗滤液大量渗漏污染地下水。 其次,封场后仍应对填埋场周围的地下水监测井进行环境监测,并对垃圾渗滤液进行收集和处理,直到所产生的垃圾渗滤液中污染物浓度能够达到直接排放标准为止。 4.3 固体废物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改扩建项目运营后,产生固体废物为:生活垃圾9.13 t/a;锅炉煤渣7.5 t/a。经填埋场管理站统一收集后送改扩建垃圾填埋厂进行填埋处理,对项目区域环境影响很小。 4.4 声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根据工程特点,本项目建成投产后,噪声源主要来源于填埋场填埋作业时机械设备噪声:如挖掘机、垃圾压实机、推土机以及垃圾清运车行驶与装卸过程产生的噪声。此外,管理站锅炉冬季采暖运行,锅炉引风机运行也有噪声产生。另外,改扩建项目建成运行后,依托原有的3辆自卸式垃圾车和2辆压缩式垃圾车。每辆车每天拉运垃圾3趟,则日均交通量约15辆次,小时交通量平均1辆,高峰小时交通量2辆。这较现状评价区声环境处于本底状态而言,交通量增加很小,工程运行交通噪声对进场道路两侧声环境影响很小。声环境预测结果及评价: ① 填埋场作业噪声影响分析 填埋场的噪声产生特征是以移动机械声源为主,本环评对填埋场的评价是根据主要运输和填埋作业机械同时运转时噪声的传播情况,从而推断在最大噪声源情况下场界的噪声污染情况。根据预测模式,计算出填埋场填埋作业噪声预测情况见表4.4-1。 表4.4-1 填埋场噪声影响预测表 单位:dB(A) 距离(m) 20 50 100 200 400 预测值 71.8 64.0 58.0 52.0 46.0 从上表中的计算结果可知,当距填埋场作业区约90m时,噪声就可以达到《工业企业厂界环境噪声排放标准》(GB12348-2008)中的Ⅱ类标准。由于本垃圾场周围环境空旷,最近居民区距场址3.5 km,因此不存在噪声扰民现象。但由于这些机械设备噪声值较高,一般在80-95dB(A)之间,故对场区作业人员影响较大。因此要求加强对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应配带耳塞、耳罩以减轻噪声对工作人员的影响。 ② 交通噪声影响 从噪声源分析可知,本项目建成投入运行后,预计日均交通量15辆次,小时交通量平均1辆,高峰小时交通量2辆,车流量很少,因此工程运营交通噪声对进场道路两侧声环境影响不大,且填埋场所在位置相对偏远,不存在交通噪声扰民问题。 但垃圾运输车辆多行驶在城区内,产生的运输噪声可能会对道路两侧声环境造成影响,故应加强运输过程管理,尽量少鸣笛,将车辆噪声对周围正常生活和工作的影响降至最低。 4.5 生态环境影响分析 由于工程改扩建场址周围为荒滩,生态环境功能比较单一,但是垃圾填埋场的运营对该区域的生态环境影响还是明显的。垃圾填埋场产生的臭气、粉尘、填埋气体及垃圾渗滤液的不断排放,都会对周围环境产生长期影响。 4.5.1 填埋气体的生态影响 填埋作业过程中会有一定量的恶臭气体向大气中扩散,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区域内生物的生存质量。甲烷的大量释放促进了大气温室效应的增强,对区域气候变暖有加剧作用。气候变暖将导致灾害性气候增多,给人类和生物带来重大影响。 4.5.2 扬尘的生态影响 填埋作业机械的噪声污染导致填埋作业人员、管理人员和活动生物的不良刺激。作业区二次扬起的轻物质包括塑料、废纸、垃圾微粒以及覆土与运输引起的粉尘都对区域内的植被正常生长产生不良影响。同时可能将某种污染物扩散到非填埋区,造成新的污染。 4.5.3 取弃土平衡及其影响 本改扩建工程建设时填埋一区挖方工程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中场区道路路基挖方、场地挖方、1#分区坝挖方、2#垃圾坝挖方及配套工程中进场道路路基挖方。其中,场区道路清表21400m2,路基挖方24700m3;场地清表50400m2,场地挖方71800m3;1#分区坝挖方6700m3;2#垃圾坝挖方19600m3;进到道路清表980m2,路基挖方1000m3;填埋一区工程总体挖方量123800m3。填埋二区主要包括:主体工程中场地挖方、1#垃圾坝挖方、2#分区坝挖方、3#分区坝挖方。其中,场地清表27000m2,场地挖方38500m3;1#垃圾坝挖方22900m3;2#垃圾坝挖方5600m3;3#分区坝挖方8100m3;填埋二区工程总体挖方量75100m3。本工程总计挖方量约19.89万m3。 填埋场土方利用主要包括:路基填方、垃圾坝及分区坝填方、日单元作业覆土、层单元作业覆土、封场作业覆土以及垃圾坝建设。 场区道路路基填方86700m3;1#分区坝顶宽8m,填方19200m3;2#分区坝顶宽8m,填方23800m3;3#分区坝顶宽8m,填方5900m3;1#垃圾坝顶宽8m,边坡1:2,填方75300m3;2#垃圾坝顶宽8m,边坡1:2,填方49700m3;进场道路路基填方1000m3。本改扩建工程中路基填方、垃圾坝及分区坝填方共计16.71万m3。 本改扩建建填埋场按填埋一区和填埋二区总使用年限16年计算,所需覆土量为: 日单元作业每日覆土约91.12m3,按16年计算,覆土量为53.21万m3。 层单元作业层间覆土厚度为0.2m,按垃圾填埋面积10.61万m2计算,所需覆土量为2.12万m3。 封场作业覆土厚度0.2m,按垃圾填埋面积10.61万m2计算,覆土量为2.12万m3。 土方综合利用量总计为74.16万m3,可以看出,项目建成后所有挖方都可以得到利用,不存在永久弃方。 本项目取土场位置在现有垃圾填埋场的北侧50m处,取土量根据填埋场的覆土需要按计划开挖,以避免过量余土的露天堆积。对开挖形成的边坡,设计将考虑保持其稳定的措施;对取土完成的表面作及时的绿化。取土场的表面营养土将单独存放,以便用于填埋区永久坡面的绿化。 4.5.4 水土流失分析及防治措施 (1)影响因素 ①工程因素 A.施工作业过程当中由于机械碾压、人员践踏、路基开挖等扰动土表,导致植被破坏,地表裸露,土质疏松,在风力和水力的作用下会产生水土流失。 B. 运输道路为土道或砂石道,车辆运送垃圾时,会带起大量的尘土随风飘失,在降雨作用下,便道也会发生水土流失。 ②自然因素 施工期开挖作业(料场取土、路侧堆土等)过程中因作业面土方松散,在雨水作用和洪水冲刷下容易引发新的水土流失。取土场在大风日很容易因风力侵蚀而发生水土流失。 施工场地、路基边坡在未来得及防护之前,也很容易发生水土流失,因为施工场地雨水渗透能力差,降雨形成的径流更多一些,因此,路基边坡维护工作尽量与路面铺垫工作同时进行,及时护坡。降雨,特别是强降雨,对己受到施工扰动的土壤,如取弃土场、路基、便道会造成水土流失。 施工期各作业面(包括料场、便道)在风力作用下,特别是大风作用下,容易产生风蚀,主要表现为施工扬尘。根据项目区风力特征,施工期风蚀影响在大风多发的夏季较为明显。在施工阶段,施工范围内以及取料场地的地表植被铲除或掩埋,破坏了地表土壤的保护层,同时在开挖处或填方处又改变了原地面的坡度与坡长等。这些工程行为与区域内的气候因素、土壤因素等的综合影响,是导致项目建设期间征地范围内水土流失加剧的主要原因。在运营期,这种影响将随着施工场地的防护工程的实施与植被恢复工程的落实而逐步得到控制。 取弃土场施工初期将产生一定的植被破坏和稳固表土破坏,易造成水土流失。 本场址地处山前倾斜洪积平原,上部地层单一,覆盖着第四系堆积物、砂砾石层,施工期的土石方开挖会破坏地表稳定性,同时,施工过程中及后来的垃圾运输都会造成地表植被的碾压,地表稳定性下降,如不合理控制车型路线和施工操作控制,裸露的坡面和路面无疑也会增加当地的水土流失量。 运营期的影响主要表现为工程完成后,由于施工地土壤结构、自然植被的恢复还需要一定的时期,垃圾填埋场附近会随植被恢复措施及相应工程设施的完善而使水土流失逐步减弱。 (2)防治措施 改扩建工程新增挖方19.89万m3,土方产生量较大。在填埋场封场前,土方将临时堆存在场区西侧的空地上。填埋场所在区域降雨稀少,但大风、沙暴等灾害天气频发。项目选择的临时弃土场不在项目防洪设施保护范围内。若不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极易导致大面积的水土流失。 根据项目所处地区地形及环境特点,本环评提出的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如下: (1) 施工期间应划定施工活动范围,严格控制和管理运输车辆及重型机械的运行范围,不得离开运输道路及随意行驶,以防破坏土壤和植被; (2)严禁在大风、大雨天气下施工,特别是坝体修筑、高填、深挖作业等; (3)对产生的土方进行合理预测和规划,以保证项目产生的挖方全部综合利用,不产生永久弃方; (4)填埋场覆土作业时,尽量不在大风时进行取土覆盖; (5)吸取填埋场现有防洪设施经验,在临时弃土场周边设置防洪坝或泄洪渠; (6)在弃土场周围设置挡土墙,高度应高于弃土场,可有效减少风蚀造成的水土流失量。 (7)加强项目区施工期管理,加速建设进度,减少施工期水土流失的产生。考虑到项目所在区大风的特点,减少施工时间,就可以减少风蚀,也就相应的减少了水土流失量。 5 公众参与 5.1 公开环境信息的次数、内容和方式 项目征求公众意见的工作共进行了两次公示及一次公众参与调查。2013年12月24日--2014年1月8日,在自治区环保厅政府网站上进行该项目首次公示并进行公众参与调查。2014年1月9日--2014年1月22日,在自治区环保厅政府网站上进行本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二次公示。 5.2 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次数和形式 项目征求公众意见的工作共进行了两次公示及一次公众参与调查。本次调查对象范围较广,由于项目区附近没有居民,因此调查对象范围扩大到阿拉山口市城区居民。 5.3 公众参与的组织形式 本次公众参与调查中,首先对被征询人员比较详细的介绍了项目基本情况,包括项目意义、选址、工程内容、可能的负面环境影响、拟采取的污染防治措施等,选择与公众关系最为密切的问题作为主要调查内容,其次侧重征询公众关于本项目对该地区经济发展的作用、对生活环境的影响以及对本项目应注意的环境问题等方面的意见与建议。向拟建项目附近的群众发放公众参与调查表,通过书面问卷调查和与公众当面交谈征集被调查者的意见及建议完成最后的公众反馈信息,进行统计处理、分类汇总,得出公众调查结论。 5.4 公众参与归纳分析 根据调查的情况,归纳出的公众意见如下: (1)由统计结果来看,被调查的对象中对本建设项目比较了解的有4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5.54%,听说过的的有196人,占调查总人数的66.22%,不了解的有54人占调查总人数的18.24%。一部分人不知道本项目建设,经本-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阿拉 山口 垃圾处理 扩建 项目 环境 影响 报告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