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doc
《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1讲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doc(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1讲 物质的组成、性质和分类(建议2课时完成)考试目标 1了解化学的特点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认识物质,了解化学可以识别、改变和制造分子2了解分子、原子、离子等概念的含义、原子团的定义。3理解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区别与联系。4理解混合物和纯净物、单质和化合物、金属和非金属的概念。5理解酸、碱、盐、氧化物的概念及其相互联系。要点精析 一、化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特征1、 化学的研究对象化学是在原子、分子水平上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制备和应用的自然科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化学的特征是认识分子、制造分子。化学是具有创造性的、实用的科学,它帮助我们发现、认识、提取、制造自然界已有
2、的物质,根据我们的需要,设计、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为人类的生产、生活提供了功能各异的大量的物质基础。通过化学家们的努力,现在发现和创造的化合物已经超过3500万种。化学还为充分有效地利用能源、资源、保护环境,为解决人类饥饿、贫穷、疾病,为改善和丰富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化学已深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可以这样说,没有化学,就没有现代人类生活。 (游离态)单质 离子 质子 原子核元素 物质 原子 中子 (化合态)化合物 分子 电子2、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反应所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密度、导电、导热、溶解性等。化学性质:在化学反应中所
3、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金属性、非金属性、氧化性、还原性、酸性、碱性、稳定性等。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前者没有新物质生成,后者生成了新的物质。从微观的角度看,前者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没有发生变化,只是分子之间的距离发生了改变,后者构成物质的分子本身发生了变化,生成了新的分子,但原子和元素的种类并不发生变化。两者的关系是:物质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但发生化学变化时一定伴随着物理变化。二、物质的分类为了认识自然和科学研究的方便,我们通常按一定的规则给物质分类,如:按组成元素分类 有机物(由碳、氢为主要元素组成):烃、醇、醛、酸、酯、卤代烃、油脂等。化合物 无机物:酸、碱、盐、氧化物
4、按在水溶液中能否电离分类: 强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融状态下能完全电离成离子的化合物 电解质化合物 弱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只能部分电离的化合物 非电解质 按性质分类 酸:有机酸、无机酸、一元酸、多元酸、强酸、弱酸 混合物 碱:强碱、弱碱、物质 化合物 盐:易溶、微溶、难溶 纯净物 氧化物:酸性氧化物、碱性氧化物、两性、不成盐 单质:金属、非金属、惰性气体思考题:1. 只含有一种元素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吗? 2盐一定含有金属元素吗? 3金属氧化物一定是碱性氧化物吗?碱性氧化物一定是金属氧化物吗? 4非金属氧化物一定是酸性氧化物吗?酸性氧化物一定是非金属氧化物吗? 5Na2CO310H2O、盐酸是混合
5、物还是纯净物?三、化学反应的分类1、 化学变化的表示方法:化学反应方程式、电离方程式、离子方程式、热化学方程式、电极方程式、电池反应、电解反应、水解反应等2、 化学反应分类:按反应物、生成物组成形式变化可分为:化合、分解、置换、复分解,按电子转移可分为:氧化还原反应、非氧化还原反应,按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分为:离子反应、非离子反应按反应的程度可分为:可逆反应、不可逆反应,还可分为:吸热反应、放热反应。有机化合物之间的反应还可以按反应机理分为取代反应、加成反应、氧化反应、聚合反应、酯化反应、消去反应等。四、 研究物质的程序和方法基本方法主要有1、观察法含义:是一种有计划、有目的地用感官考察研究对象的
6、方法。观察的具体内容:主要是用肉眼观察物质的颜色、状态、各种变化等,用鼻子闻物质的气味,用耳朵听声音,用触觉去感受温度、硬度、弹性、韧性等等,还包括借助一些仪器来进行观察,提高观察的灵敏度。应用观察法研究物质的性质的实例:观察金属钠的物理性质及钠与水反应的现象。2、实验法含义: 通过实验来验证对物质性质的预测或探究物质未知的性质的方法。注意的两个问题:在进行实验时,要注意控制温度、压强、溶液的浓度等条件,这是因为同样的反应物在不同的条件下可能会发生不同的反应。实验前要明确实验的目的要求、实验用品和实验步骤等;实验中,要仔细研究实验现象,并做好实验记录;实验后,要写好实验报告,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物质 组成 性质 分类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