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事故预防与控制.doc
《第三节事故预防与控制.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三节事故预防与控制.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第三节 事故预防与控制 我们已经认识到绝大多数(98%)以上的事故是可以预防的(PREDICTABLE) ,根据这一判断如果我们能够预知导致一个特定的事件或结果,我们也就能够应用管理(MANAGEMENT)技能来避免其发生或者设法保护人和财产免受严重影响,也即,我们能够对其进行控制( CONTROL)。 事故预防是指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的手段使事故不发生。事故控制是通过采用技术和管理手段,使事故发生后不造成严重后果或使损失尽可能地减小.例如:火灾的预防和控制,通过规章制度和采用不可燃或不易燃材料可以避免火灾的发生,而火灾报警、喷淋装置,应急疏散措施和计划等则是在火灾发生后控制火灾和损失的手段。 一、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基本原则 海因里希把人的不安全行为和物的不安全状态的主要原因归结为四个方面的问题: 1)不正确的态度.个别职工忽视安全,甚至故意采取不安全的行为; 2)技术、知识不足。缺乏安全生产知识、缺乏经验,或技术不成熟; 3)身体不适。生理状态或健康状况不佳,如听力、视力不良,反应迟钝、疾病、醉酒或其他生理机能障碍; 4)不良的工作环境。照明、温度、湿度不适宜,通风不良,强烈的噪声、振动、物料堆放杂乱,作业空间狭小,设备、工具缺陷等不良的物理环境,以及操作规程不合适、没有安全规程及其它防碍贯彻安全规程的事物。 技术 安全 管理 教育 图 3E对策 针对这四个方面的原因,海因里希提出了事故控制的3E原则,即工程技术(Engineering)、安全教育(Education)、安全管理(Enforcement)等三个方面的措施。 Engineering—工程技术:运用工程技术手段消除不安全因素,实现生产工艺、机械设备等生产条件的安全. Education—教育:利用各种形式的教育和训练,使职工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掌握安全生产所必须知识和技术。 Enforcement-强制:借助于规章制度、法规等必要的行政、乃至法律的手段约束人们的行为。 换言之,为了防止事故发生,必须在上述三个方面实施事故预防与控制的对策,而且还应始终保持三者间的均衡,合理地采用相应措施,或结合使用上述措施,才有可能搞好事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如图所示。 安全技术对策着重解决物的不安全状态的问题;安全教育对策和管理对策则主要着眼于人的不安全行为的问题,安全教育对策主要使人知道应该怎样做,而安全管理对策则是要求人必须怎样做。 从现代安全管理的观点出发,安全管理不仅要预防和控制事故,而且要给劳动者提供一个安全舒适的工作环境。所以安全技术对策理论应是安全管理工作者的首选. 二、安全技术对策 安全技术对策是以工程技术手段解决安全问题,预防事故的发生及减少事故造成的伤害和损失,是预防和控制事故的最佳安全措施。 1、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原则 安全技术可以划分为预防事故发生的安全技术及防止或减轻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这是事故预防和应急措施在技术上的保证.评价一个设计、设备、工艺过程是否安全,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考虑。 1).防止人失误的能力 必须能够防止在装配、安装、检修或操作过程中发生的可能导致严重后果的人的失误。如单项电源插头,规定火线、零线、地线的分布呈等腰三角形而非正三角形,还规定了三线各自的位置(如图所示),这样就可以避免因插错位置而造成的事故. 2).对人失误后果的控制能力 人的失误是不可能完全避免的,因此一旦人发生可能导致事故的失误时,应能控制或限制有关部件或元件的运行,保证安全.如触电保安器就是在人失误触电后防止对人造成伤害的一种技术措施. 3).防止故障传递的能力 应能防止一个部件或元件的故障引起其他部件或元件的故障,以避免事故的发生。如电气线路中的保险丝,压力锅上的易熔塞.后者在限压阀发生故障或堵塞时,自动熔开以释放压力,避免因压力超高引发锅体爆炸;前者也是以熔断的方式防止过电流对其他设备的损害。 4).失误或故障导致事故的难易 应能保证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独立的人失误或故障,或一个失误,一个故障同时发生才能导致事故发生。对安全水平要求较高的系统,则应通过技术手段保证至少3个或更多的失误或故障同时发生才会导致事故的发生。常用的并联冗余系统就可以达到这个目的。 5).承受能量释放的能力 运行过程中偶然可能会产生高于正常水平的能量释放,应采取措施使系统能够承受这种释放.如加大系统的安全系数就是其中的一种方法。 6).防止能量蓄集的能力 能量蓄集的结果将导致意外的过量的能量释放。因而应采取防止能量蓄集的措施,使能量不能积聚到发生事故的水平.如矿井通风就可以防止瓦斯积聚到爆炸的水平,避免事故发生。 2、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手段 为使系统符合上述基本原则,人们提出了许多种实施安全技术对策的基本手段,其中最典型的论述包括以下3个方面. 1)生产设备的事故防止对策 这是由日本学者北川彻三提出的。 (1) 围板、栅栏、护罩。 (2) 隔离。 (3) 遥控。 (4) 自动化。 (5) 安全装置。 (6) 紧急停止。 (7) 夹具. (8) 非手动装置。 (9) 双手操作。 (10) 断路。 (11) 绝缘。 (12) 接地。 (13) 增加强度. (14) 遮光。 (15) 改造. (16) 加固。 (17) 变更. (18) 劳保用品。 (19) 标志。 (20) 换气。 (21) 照明。 2).防止能量意外释放的措施 美国人哈登则根据能量转移论的观点,认为防止事故应着眼于防止能量的不正常转移,并以此提出了防止能量逆流于人体的措施。 (1)限制能量。如限制能量的转移速度和大小,使用低压测量仪表等。 (2)用较安全的能源代替危险性大的能源。如用水力采煤代替爆破、用煤油代替汽油作溶剂等。 (3)防止能量积聚。如控制易燃易爆气体的浓度、电器上安装保险丝等. (4)控制能量释放.如电器安装绝缘装置、在贮存能源时采用保护性容器(如盛装放射性物质的专用容器)、生活区远离污染源等。 (5)延缓能量释放。如容器上设置安全阀、座椅上设置安全带、采用吸震器件减轻振动等。 (6)开辟能量释放渠道。如电器安装接地电线、水电站设置泄洪闸等. (7)在能源上设置屏障。如安装消声器、自动喷水灭火装置、设置防射线辐射的防护层等。 (8)在人、物与能源之间设置屏障.如安设防火门、防护罩、防爆墙等。 (9)在人与物之间设置屏障.如配戴安全帽、手套、穿着防护服、安全鞋等。 (10)提高防护标准。如采用抗损材料、双重绝缘措施、实施远距离遥控等。 (11)改善工作条件和环境,防止损失扩大。如改变工艺流程、增设安全装置、建立紧急救护中心等. (12)修复和恢复。治疗、矫正以减轻伤害程度或恢复原有功能。 上述第1—10类即“屏障”.哈登还指出:中断能量非正常流动的屏障,在能量转移过程中建立的越早越好。潜在的事故损失越大,屏障就越应在早期建立。而且应当建立多种不同类型的屏障。 3).消除、预防设备、环境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基本原则 针对设备、环境中的各种危险和有害因素的特点,综合归纳各种消除、预防对策措施,就可得出消除、预防设备、环境危险和有害因素的基本原则。 (1)消除:从根本上消除危险和有害因素。其手段就是实现本质安全,这是预防事故的最优选择. (2)减弱:当危险、有害因素无法根除时,则采取措施使之降低到人们可接受的水平.如依靠个体防护降低吸人尘毒的数量,以低毒物质代替高毒物质等。 (3)屏蔽和隔离:当根除和减弱均无法做到时,则对危险、有害因素加以屏蔽和隔离,使之无法对人造成伤害或危害.如安全罩,防护屏。 (4)设置薄弱环节:利用薄弱元件,使危险因素未达到危险值之前就预先破坏,以防止重大破坏性事故。如保险丝、安全阀、爆破片。 (5)联锁:以某种方法使一些元件相互制约以保证机器在违章操作时不能启动,或处在危险状态时自动停止.如起重机械的超载限制器和行程开关。 (6)防止接近:使人不能落人危险或有害因素作用的地带,或防止危险或有害因素进入人的操作地带。例如安全栅栏、冲压设备的双手按钮。 (7)加强:提高结构的强度,以防止由于结构破坏而导致发生事故。 (8)时间防护:使人处在危险或有害因素作用的环境中的时间缩短到安全限度之内。如对重体力劳动和严重有毒有害作业,实行缩短工时制度。 (9)距离防护:增加危险或有害因素与人之间的距离以减轻、消除它们对人体的作用。如对放射性、辐射、噪声的距离防护。 (10)取代操作人员:对于存在严重危险或有害因素的场所,用机器人或运用自动控制技术来取代操作人员进行操作. (11)传递警告和禁止信息:运用组织手段或技术信息告诫人避开危险或危害,或禁止人进入危险或有害区域。如向操作人员发布安全指令,设置声、光安全标志、信号. 这些原则可以单独采用,也可综合应用。如在增加结构强度的同时,设置薄弱环节;在减弱有害因素的同时,增加人与之的距离等。 3。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 通过设计来消除和控制各种危险,防止所设计的系统在研制、生产、使用和保障过程中发生导致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各种意外事故,是事故预防的最佳手段。为了全面提高现代复杂系统的安全性能,在系统安全分析的基础上,即在运用各种危险分析技术来识别和分析各种危险,确定各种潜在危险对系统的影响的同时,系统设计人员必须在设计中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来保证所设计的系统具有满足要求的安全性能。因此,为满足规定的安全要求,可以采用不同的安全设计方法。 1)控制能量 对于任何事故,其后果的严重程度与事故中所涉及的能量的大小紧密相关,因为事故中涉及的能量绝大多数情况下就是系统所具有的能量,因而用控制能量的方法,可以从根本上保证系统的安全性.如系统的电源部分,可以用36V安全电压或电池的,尽量不用220V交流电;可以用220V交流电的,不用高压电,即可大大减少电气事故发生的可能性。 另一方面,事故造成人员伤亡和设备损坏的严重程度也随失控能量的大小而变化.例如,两辆汽车相撞损坏的严重程度与汽车所具有的动能成正比,降低汽车的速度就可以降低事故的损失程度。 当然,能量的类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例如,假设某种性能稳定的炸药爆炸时所释放的能量与汽油燃烧时释放的能量相同,但所产生的危险却会各不相同。汽油易燃,炸药则一般需要雷管或其他类型的炸药引爆。因此,前者比后者更危险。然而,炸药爆炸时能量的释放速度远比汽油高得多,爆炸的冲击波和热量都是毁灭性的,因此从这一点上,炸药的爆炸产生的危害比汽油燃烧的危害更大. 2)危险最小化设计 通过设计消除危险或使危险最小化,是避免事故发生,确保系统的安全水平的最有效的方法。而本质安全技术则是其中最理想的方法。 所谓本质安全技术,是指不是从外部采取附加的安全装置和设备,而是依靠自身的安全设计,进行本质方面的改善,即使发生故障或误操作,设备和系统仍能保证安全. 本质安全(IntrinsicSafety)一词来源于电气设备的防爆构造设计,即不附加任何安全装置,只利用本身构造的设计,限制电路自身的电压和电流来防止电弧或火花引起火灾或引燃爆炸性气体。该电气设备在正常工作时,即使发生短路、断线等异常情况,仍能保持其防爆性能。 这类研究目前已扩展到了所有机械装置和其他相关领域,尤其是人的能力难以适应和控制的设备和装置。 在本质安全系统中,人发生失误也不会导致事故,因为发生事故的条件不存在。故障—安全装置和隔离等方法不能保证本质安全,因为发生事故的条件并未消除,只是采取了一定的控制措施。 当然,在设计中,使系统达到本质安全是很难的,但可以通过设计使系统发生事故的风险尽可能地最小化,或降低到可接受的水平。为达到这一目标,设计系统时应从以下两个方面采取措施。 (1)通过设计消除危险。可以通过选择恰当的设计方案、工艺过程和合适的原材料来消除危险因素。如消除粗糙的棱边、锐角、尖端和出现缺口、破裂表面的可能性,即可大大防止皮肤割破、擦伤和刺伤类事故;在填料、液压油、溶剂和电绝缘等类产品中使用不易燃的材料,即可防止发生火灾;用气压或液压系统代替电气系统,就可以防止电气事故;用液压系统代替气压系统,即可避免压力容器或管路的破裂而产生的冲击波;用整体管路取代有多个接头的管路,以消除因接头处泄漏造成的事故;消除运输工具中的突出部位,如车辆上的把手和装饰品,就可防止突然刹车时对车内人员造成伤害;选择应用可燃材料或物体时,应选择燃烧时不产生有毒气体的材料等。 (2)降低危险严重性。在不可能完全消除危险的情况下,可以通过设计降低危险的严重性,使危险不致于对人员和设备造成严重的伤害或损失。如限制易燃气体的浓度,使其达不到爆炸极限;在非金属材料上采用金属镀层或喷涂其他导电物质,以限制电荷的积累,防止静电引起火灾、爆炸、设备损坏等事故;在电容器或容性电路中采用旁路电阻,以保证电源切断后,将电荷减少到可接受水平;利用液面控制装置,防止液位过高或溢出等, 3)隔 离 隔离是采用物理分离、护板和栅栏等将已识别的危险同人员和设备隔开,以防止危险或将危险降低到最低水平,并控制危险的影响.隔离是最常用的一种安全技术措施. 预防事故发生的隔离措施包括分离和屏蔽两种.前者指空间上的分离,后者指应用物理的屏蔽措施进行隔离,它比空间上的分离更加可靠,因而最为常见。利用隔离措施,也可以将不相容的物质分开,以防止事故。如氧化物和还原物分开放置就可避免氧化还原反应的发生及引发事故。 隔离也可用于控制能量释放所造成的影响,如在坚固的容器中进行爆炸试验,防止对人或其他物体的影响。 隔离也可用于防止放射源等有害物质等对人体的危害。如X光室医生的含铅防护服装即可防上X射线对医生的伤害。 护板和外壳也常用于隔离危险的工业设备,如各种旋转部件、热表面和电气设备等。 此外,时间上的隔离也是一种隔离手段。如限定有害工种的工作时间就可防止受到超量的危害,保障人的安全。 常见的隔离的示例还有:将高电压部件或电路安置在保护罩、屏蔽间或栅栏中;在热源和可能因热产生有害影响的材料或部件之间设置隔热层;将电器的接插头予以封装以避免潮湿和其他有害物质的影响;利用防护罩、防护网等防止外来物卡住关键的控制装置,堵塞孔口或阀门;在微波、x射线或核装置上安装防护屏以抑制辐射;采用带锁的门、盖板以限制接近运动机械或高压配电设备;把带油的擦布装进金属容器中,防止接触空气发生自燃等。 4)闭锁、锁定和联锁 闭锁(Lockouts)、锁定(Lockins)和联锁(Interlock)是另一类最常用的安全技术措施。他们的安全功能是防止不相容事件发生或事件在错误的时间发生或以错误的次序发生。 (1)闭锁和锁定 所谓闭锁,是指防止某事件发生或防止人、物等进入危险区域。如油罐车上的闭锁装置,可防止在车体未接地的情况下向车内加注易燃液体;将开关锁在开路位置,防止电路接通等都是闭锁的手段。 锁定则是指保持某事件或状态,或避免人、物脱离安全区域。例如在螺栓上的保险销就可防止因振动造成的螺母松动,飞机弹射座椅上的保险销可避免地面人员误启动引发弹射坐椅上的雷管和火箭;停车后在车轮前后放置石块等物体,可防止车辆意外移动而引发事故等. (2)联锁 联锁装置主要应用于电气系统中,主要目的是保证在特定的情况下某事件不发生。在这里不作详细介绍。 5)故障—安全设计 在系统、设备的一部分发生故障或失效的情况下,在一定时间内也能保证安全的安全技术措施称为故障—安全设计(Fail—SafeDesign)。故障—安全设计确保故障不会影响系统的安全,或使系统处于不会伤害人员或损坏设备的工作状态。一般情况下,故障-安全设计能在故障发生后,使系统、设备处于低能量状态,防止能量意外释放。 按系统、设备在其中一部分发生故障后所处的状态,故障-安全设计分为以下3种类型。 (1)故障—安全消极设计(Fail—SafePassiveDesign)。这种设计当系统发生故障时,使系统停止工作,并将能量降低到最低值,直至采取矫正措施。如电气系统中的熔断器在电路过负荷时熔断,把电路断开以保证安全。 (2)故障—安全积极设计(Fail—SafeActiveDesign)。故障发生后,保持系统以一种安全的形式带有正常能量,直至采取矫正措施.如在交通信号指示系统的大部分故障模式中,一旦发生信号系统故障,信号将转为红灯,以避免事故发生。 (3)故障—安全工作设计(Fail—SafeOperationalDesign)。这种设计保证在采取矫正措施前,设备、系统正常地发挥其功能。这是理想的工作方式.如图所示的进水阀,即使阀掰从阀杆上脱落,也能保证锅炉正常上水. 6)故障最小化 图 进水阀门 故障-安全设计在有些情况下并非总是最佳选择,如它可能会过于频繁地中断系统的运行,这对系统的运行是相对不利的,特别是对于需要连续运行的系统更是如此。如化工厂中的化学反应过程、高炉冶炼过程,如果中断系统运行,后果相当严重.因此,在故障-安全不可行的情况下,可采用故障最小化方法。故障最小化方法主要有降低故障率和实施安全监控两种形式。 降低故障率是可靠性工程中用于延长元件或整个系统的期望寿命或故障间隔时间的一种技术。降低了可能导致事故的故障发生率,就会减少事故发生的可能性,起到预防和控制事故的作用,即以提高可靠性的方法提高系统的安全性。降低故障率通常有6种方案: (1) 安全系数. (2) 概率设计。 (3) 降额(Derating)。 (4) 冗余(Redundancy). (5) 筛选(Screening)。 (6) 定期更换。 监控是利用监控系统对某些参数进行检测,保证这些选取的参数达不到导致意外事件危险水平。监控方法可以指出系统是否正常运行,是否产了不希望的输出,或某参数是否已超过了特定的阈值等等。通常情况下,监控系统往往也与警告、联锁或其他安全技术措施相结合,使操作者能够及时、正确地采取适当的措施. 典型的监控系统通常包括4个功能,即检测、量度、判断和响应。而检测和量度功能由检知部分来实现,故而典型的监控系统由检知、判断和响应三大部分组成。 检知部分主要由传感元件构成,用以感知特定物理量的变化。通常检知部分的灵敏度人的感官灵敏度高得多,所以能够发现人们难以直接觉察的潜在的变化。检知部分的传感元件应安放在能感受到被测物理量参数变化之处,有时安装位置不当会使监控系统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判断部分把检知部分感知的参数值与预先规定的参数值相比较,判断被监测对象状态是否正常.当响应部分的功能是由人来完成时,往往把预定的参数值定得低些,以保证人有充足的时间做出恰当的决策和行动。 响应部分的功能是在判断部分判明存在异常.有可能出现危险时,实施适当的措施.如 停止设备运行、停止装置运转、启动安全装置、或向有关人员发出警告等。在不立即采取措施就可能发生严重事故的场合,则应采用自动装置以迅速消除或控制危险. 7)警告 警告通常用于向有关人员通告危险、设备问题和其他值得注意的状态,以便使有关人员采取纠正措施,避免事故发生。警告可按人的感觉方式分为:视觉警告、听觉警告、嗅觉警告、触觉警告和味觉警告等。 (1)视觉警告 眼睛是人们感知外界的主要器官,视觉警告是最广泛应用的警告方式。视觉警告主要有:亮度、颜色、信号灯、小旗和飘带、标志、书面告警等警告方法。 ①亮度。即使存在危险之处亮于没有危险之处,以至于人能集中注意力于危险区域。如对有障碍物处的照明可以减少人或车辆误人此区域的可能性,自行车尾灯通过反射灯光告知其的存在及位置等. ②颜色.通过明亮、鲜明的颜色,或明暗交替的颜色,引起人们的注意,发出告警信息。如环卫工人身穿桔红色的背心,使机动车辆易于发现与识别;有毒、有害、可燃、腐蚀性的气体、液体管路涂上特殊的颜色等。国标GB 2893—2001《安全色》及《安全色使用导则》规定了安全色、对比色的意义及其使用方法。 安全色分为红、蓝、黄、绿四种颜色。 红色表示禁止、停止、消防和危险的意思。禁止、停止、消防和有危险的器件、设备环境均应涂以红色的标记。如禁止标志,交通禁令标志,消防设备,停止按钮,停车、刹车装置的操纵手柄,仪表刻度盘上的极限位置刻度,机器转动部件的裸露部分,液化石油气槽车的条带及文字,危险信号旗等。黄色表示提醒人们注意。需警告人们注意的器件、设备及环境,均应涂以黄色的标记.如各种警告标志;道路交通标志和标线;警戒标记,如危险机器和坑池周围的警戒线等;各种飞轮、皮带轮及其防护罩的内壁;楼梯的第一级和最后一级的踏步前沿;防护栏杆及警告信号旗等。 蓝色表示指令,要求人们必须遵守的规定。如指令标志、交通指示标志等。 绿色表示给人们提供允许、安全的信息.可以通行或安全涂以绿色标记,如表示通行、机器启动按钮、安全信号旗等. 对比色则是使安全色更加醒目的反衬色.有黑、白两种颜色。黑色为黄色安全色的对比色,白色则为红、绿、蓝安全色的对比色。黑、白两色也可互为对比色。 黑色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图形符号、警告标志的几何图形和公共信息标志。白色则作为安全标志中红、绿、蓝三色的背景色,也可用于安全标志的文字和图形符号及安全通道、交通上的标线及铁路站台上的安全线等. 红色与白色相间隔的条纹,比单独使用红色更加醒目,表示禁止通行、禁止跨越的意思,用于公路交通等方面所用的防护栏杆及隔离墩。 黄色与黑色相间隔的条纹,比单独使用黄色更为醒目,表示特别注意的意思,用于各种机械在工作或移动时容易碰撞的部位,如移动式起重机的外伸腿、起重机的吊钩滑轮侧板、起重臂的顶端、四轮配重,平板拖车排障器及侧面栏杆,剪板机压紧装置,冲床的滑块,压铸机的动型板及圆盘送料机的圆盘等有暂时或永久性危险的地方或设置。 蓝色与白色相间隔的条纹,比单独使用蓝色更为醒目,表示指示方向。用于交通上的指导性导向标志等。 ③信号灯。着色的信号灯是一种指示危险存在的常用方法。一般情况下,信号灯所用的颜色及所指的意义是: 红色表示存在危险、紧急情况、故障、错误和中断等; 黄色表示接近危险、临界状态、注意和缓行等; 绿色表示良好状态、继续进行、准备好的状态、功能正常和在规定的参数限度内; 白色表示系统可用或系统在运行中。 闪动的灯光可用于引起人们的注意或指示紧急事件,效果比固定灯光更好。 ④小旗和飘带。飘带用于提醒、注意,如汽车超宽时在两边均系有飘带,提醒对面司机的注意;小旗则用于表示危险状态,如在开关上挂上小旗,表示正在修理或因其他原因不能合开关,爆破作业时挂上红旗以防止人员进入等. ⑤标记。在设备上或有危险的地方可以贴上标记以示警告。如指出高压危险,功率限制,负荷、速度或温度限制等,提醒人们危险因素的存在或需要穿戴防护用品等。 ⑥标志.利用事先规定了含义的符号表示警告危险因素的存在或应采取的措施。如指出具有放射性危险的设备及处理方法,电子设备的高压电源,道路急转弯处的标志等。国标GB 2894—1996《安全标志》规定,安全标志由安全色、几何图形和图形符号构成,分为禁止标志、警告标志、指令标志及提示标志. A禁止标志,是禁止人们不安全行为的一种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为带斜杠的圆边框,图形背景为白色,圆环和斜杠为红色,图形符号为黑色。如“禁止吸烟”等. B警告标志,是提醒人们对周围环境引起注意,以避免可能发生危险的一种图形标志. 其基本型式为正三角形边框,图形背景为黄色,三角形的边框及图形符号均为黑色。如“当心爆炸”等。 C指令标志,是强制人们必须做出某种动作或采用防范措施的一种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圆形边框,图形背景为蓝色,图形符号为白色.如“必须戴安全帽”等. D提示标志,是向人们提供某种信息的一种图形标志。其基本型式是正方形边框,图形背景为绿色,图形符号及文字为白色。如太平门、安全通道为一般提示标志,地下消火栓等为消防设备提示标志。 ⑦书面警告.在操作、维修规程,指令、手册、说明书及检查表中写进警告及注意事项,警告人们存在着危险因素,特别需要注意的事项及应采取的行动,必须使用的防护设备、服装或工具等;而且任何需要引起操作、使用者关注的危险都必须予以提及。 (2)听觉警告 在某些情况下,仅依靠视觉告警不足以引起人们的注意,如工作过于繁忙,不断地走动的工作等。而且尽管一个明亮的视觉信号能在很远看到,但在规定范围内,听觉信号效果会更好。听觉信号还可以用来提醒人们注意视觉信号,并通过视觉信号掌握更详尽的信息.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编码的方式表示事先规定好的不同的警告内容。 一般在下列情况下,应用听觉信号较为合适。 ①所传递的信息简短、简单、需要及时做出反应时。 ②视觉警告方式受到限制时,如光线的变化,操作者目视范围受限或对操作人员还有其他日视要求等. ③信号十分重要,需要多种警告信号相结合时,如消防报警装置。 ④需要提醒有关人员注意进一步的信息时。 ⑤习惯于采用听觉信号的场合。 ⑥进行必要的声音通讯时。 常见的听觉警告装置有喇叭、电铃、蜂鸣器或闹钟等. (3)嗅觉警告 通常只有当气体分子影响到鼻腔中约为645mm2的微小敏感区域时,人就能闻到气味。由于有些气体是无味的,有些气体又气味过强,且不同的人对气体的敏感能力有较大差别,如一般吸烟者均比不吸烟者的敏感能力差,因而嗅觉告警装置的应用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但嗅觉警告仍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在易燃易爆且无色无味的气体中加入某些气味剂,譬如,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气味很强的硫醇,就可以使人迅速感觉到天然气的泄漏并及时采取措施,避免火灾爆炸事故的发生。 设备过热通常也会产生特定的气味。如轴承过热,则气化温度较低的润滑剂挥发就可使操作人员闻到气味;对燃烧后所产生的气体气味的探测可发现火灾的部位等. (4)触觉警告 振动是触觉告警的主要方式。设备的过度振动表明设备运行不正常。例如,转轴、轴承等磨损较为严重时,都会产生剧烈振动;国外高速公路路面上的凸起的分道线会通过震动的方式提醒驾驶者注意道路、方向等方面的变化。 温度是触觉警告的另一种方式。维修人员通过触摸可确定设备是否工作正常,温度的升高意味着故障或过负荷等情况. (5)味觉警告 味觉警告通常是用以确定或指示放人口中的食物、饮料或其他物质是否有危险存在.如某些药物,为防止婴幼儿误食、过量,在其中添加有苦味的添加剂就是典型的一例。在工业生产中极少用到味觉告警方式. 值得指出的是,并非采取了预防事故的安全技术,就完成了事故控制的工作。在实际工作中,为保证取得最佳的安全效果,我们必须先选择预防事故效果较好的安全技术措施. 一般可按下面的优先次序选择:①根除危险因素;②限制或减少危险因素;③隔离、屏蔽或联锁;④故障—安全措施;⑤减少故障危险因素;⑥安全规程;⑦校正行动。 其中前两项应优先考虑。因为根除或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实现“本质安全”.但是,在实际工作中,针对生产工艺或设备的具体情况,还要考虑生产效率、成本及可行性等问题,应综合地加以分析考虑,不能一概而论.但对于风险较大的危险,仅仅依赖于管理措施或者在操作说明中予以叙述和强调,而不采取可行的技术手段,是绝对不可取的。 4、避免和减少事故损失的安全技术 有危险存在,尽管可能性很小,但总存在导致事故的可能性,而且没有任何办法精确地确定事故发生的时间。另一方面,事故发生后如果没有相应的措施迅速控制局面,则事故的规模和损失可能会进一步扩大,甚至引起二次事故,造成更大、更严重后果。因此, 我们必须采取相应的应急措施,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至少能保证或拯救人的生命.这类措施在技术上包括隔离、个体防护、逃逸、救生和营救措施等。 1)隔 离 隔离除了作为一种广泛应用的事故预防的方法之外,还经常用于减少因事故中能量剧烈释放而造成的损失。隔离技术在避免或减少事故损失方面的应用有距离隔离、偏向装置、封闭等。 ①距离隔离.这是一种常用的对爆炸性物质的物理隔离方法。即把可能发生事故、释放出大量能量或危险物质的工艺、设备或设施布置在远离人群或被保护物的地方。例如,把爆破材料的加工制造和储存等安排在远离居民区和建筑物的地方;爆破材料之间保持一定距离等。 ②偏向装置。隔离也可以通过偏向装置来实现。其主要目的是把大部分剧烈释放的能量导引到损失最小的方向。如在爆炸物质与人和关键设备之间设置坚实的屏障并用轻质材料构筑厂房顶部。当爆炸发生时,防护墙承受一部分能量,而其余能量则偏转向上,使损失减小。 ③封闭。利用封闭措施可以控制事故造成的危险局面,限制事故的影响. A控制事故的蔓延。如利用防火带可以限制森林火灾的蔓延,在储藏有毒或易燃易爆 液体的容器周围设置排泄设施可防止溢出物的扩散。 B 限制事故的影响。如防火卷帘把火灾限制在某一区域之内,盘山路转弯处的栏杆可 以减少车辆失控时跌人山谷的可能性 C 为人员提供保护。如在一些系统中设置“安全区",并保证人员在该区域的安全。矿 井里的避难硐室就是一个例子。 D 对材料、物资和设备予以保护。如金属容器都可以减小环境对容器内物质的损害,飞机上的飞行数据记录仪(俗称黑匣子),其外壳既耐冲击(1000个重力加速度),又耐高温 (1100℃的高温火焰燃烧30min)、耐潮湿(在海水中长期浸泡)、耐腐蚀,使得飞机失事后为事故调查保存了足够的资料。 2)个体防护 在对所发生的事故没有较好的技术控制措施或采用的措施仍不能完全保证人的生命安 全的情况下,个体防护不失为一种好的解决方案。它向使用者提供了一个有限的可控环境, 将人与危险分隔开。个体防护装备范围很广,包括从简单的防噪声耳塞到带有生命保障设 备的宇航服,但其应用方式主要有以下3种情况 ①必须进行的危险性作业。 由于危险因素不能根除,又必须进行相关作业,采用个体防护的方法可以起到防止特定的危险对人员伤害的作用.这时采用的个体防护装备的针对性非常强,如焊接作业的护目墨镜,在存在有毒有害气体的环境中工作时戴的防毒面具等.但必须指出的是,在条件可行的情况下,我们不应以个体防护代替根除或控制危险因素的设计或安全规程.例如,在采取了通风措施,排除了有毒、有害气体或降低其浓度于危险水平以下的条件下,操作人员就没有了使用防毒面具的必要。 ②进入危险区域. 为调查研究或因其他原因进入极有可能存在危险的区域或环境时,也应配戴相应的个 体防护装备.如在火灾后进人现场调查或搜寻,应佩戴防毒装置等,但有时该区域的危险不十分明确,因此为达到防护的目的,此类个体防护设备需要考虑对多种潜在危险的防护问题. ③紧急状态下。 对紧急状态使用的个体防护器具,因为事故或事件发生非常突然,因而开始的几分钟 就成了是控制危险还是造成灾难,是保证安全还是受到伤害的关键。这时的个体防护装备 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一般来说,对紧急状态下使用的个体防护装备,在设计、使用功能等方面都有严格的要求。主要有如下4点。 A使用简便,穿戴容易,能够迅速为人所用。 B可靠性高且适用范围广,可有效地应付多种危险。 C不降低使用者的灵活性,可视性. D装备本身对人无伤害. 此外,防护装备,特别是紧急状态下的防护设备,其设计和试验都应确保最大限度地满足下列要求。 A在贮存中或在所防护的环境中不会迅速退化。 B不会因正常的弯曲、阳光照射、极限温度等环境影响而损坏。 C易于清洗和净化。 D贮存应急防护装备的设施应尽可能靠近所用装备的区域。 E为防毒或防腐蚀而设计的服装应是密封的. F用于防火的服装应是不可燃或可自动灭火的。 G应有简单、清晰的说明书介绍防护装备的装配、测试和维修的正确方法。 3)能量缓冲装置 通过能量缓冲装置在事故发生后吸收部分能量,也可以保护有关人员和设备的安全。例如:工人戴的安全帽、汽车中的安全带,都可以吸收冲击能量,防止或减轻伤害. 4)薄弱环节 所谓薄弱环节指的是系统中人为设置的容易出故障的部分。其作用是使系统中积蓄的能量通过薄弱环节得到部分释放,以小的代价避免严重事故的发生,达到保护人和设备的目的。常用的薄弱环节有电薄弱环节,如电路中的保险丝在电路产生过载电流时熔断,从而使电路切断,达到保护其他用电设备的目的;热薄弱环节,如压力锅上的易熔塞系由易熔材料构成,当压力超过限值时,易熔塞熔化,蒸气从其中排出,达到减小压力,避免超压爆炸的目的;机械薄弱环节,如压力灭火器的安全隔膜,当灭火器由于过热而使压力过大,则隔膜会因超压而破裂,使灭火器的内部压力保持在规定限度内;结构薄弱环节,如主动联轴节中的剪切销,当持续过载会损坏传动设备或从动设备时,剪切销会先切断,保证设备的安全。 5)逃逸、避难与营救 当事故发生到不可控制的程度时,则应采取措施逃离事故影响区域,采取避难等自我保护措施和为救援创造一个可行的条件。这时,人们往往要依赖于逃逸、避难或营救措施以获得继续生存的条件。 这里逃逸和避难是指人们使用本身携带的资源自身救护所做的努力;营救是指其他人员救护在紧急情况下有危险的人员所做的努力。 逃逸、避难和营救设备对于保障人的生命安全是非常重要的。当采用安全装置、建立安全规程等方法都不能完全消除某种危险,使系统存在发生重大事故的可能性时,应考虑应用逃逸、避难、营救等设备。 逃逸设备用于使有关人员逃离危险区,如大型公共设施中的各类安全疏散设施,飞机驾驶员的弹射座椅等;避难设施则是通过隔离等手段保证有关人员在危险区域的安全,如矿井中的避难硐室等;消防人员使用的云梯车既是—‘种控制火灾事故的设备,也是一种典型的营救设备。 选取减少事故损失安全技术的优先次序为: A隔离和屏蔽; B接受小的损失; C个体防护; D避难和救生设备; E营救. 三、 安全教育对策 1.安全教育的意义 安全教育是事故预防与控制的重要手段之一。从事故致因理论中的瑟利模型我们可以看出,要想控制事故,首先是通过技术手段,如报警装置等,通过某种信息交流方式告知人们危险的存在或发生;其次则是要求人在感知到有关信息后,正确理解信息的意义,即何种危险发生或存在,该危险对人会有何种伤害,以及有无必要采取措施和应采取何种应对措施等。而上述过程中有关人对信息的理解认识和反应的部分均是通过安全教育的手段实现的。 诚然,用安全技术手段消除或控制事故是解决安全问题的最佳选择。但在科学技术较为发达的今天,即使人们已经采取了较好的技术措施对事故进行预防和控制,人的行为仍要受到某种程度的制约。相对于用制度和法规对人的制约,安全教育是采用一种和缓的说服、诱导的方式,授人以改造、改善和控制危险之手段和指明通往安全稳定境界之途径,因而更容易为大多数人所接受,更能从根本上起到消除和控制事故的作用;而且通过接受安全教育,人们会逐渐提高其安全素质,使得其在面对新环境、新条件时,仍有一定的保证安全的能力和手段。 所谓安全教育,实际上应包括安全教育和安全培训两大部分。安全教育是通过各种形式,包括学校的教育、媒体宣传、政策导向等,努力提高人的安全意识和素质,学会从安全的角度观察和理解要从事的活动和面临的形势,用安全的观点解释和处理自己遇到的新问题。安全教育主要是一种意识的培养,是长时期的甚至贯穿于人的一生的,并在人的所有行为中体现出来,而与其所从事的职业并无直接关系。而安全培训虽然也包含有关教育的内容,但其内容相对于安全教育要具体得多,范围要小得多,主要是一种技能的培训。安全培训的主要目的是使人掌握在某种特定的作业或环境下正确并安全地完成其应完成的任务,故也有人称在生产领域的安全培训为安全生产教育. 安全教育的内容非常广泛,学校教育是最主要的教育途径之一。无论是在小学还是在中学、大学,学校都通过各种形式对学生进行安全意识的培养。其中包括组织活动,开设有关课程等。 在高等教育中,国外一般均采用两种方式进行安全教育,一是培养安全专业人才的专业教育,一是对所有大学生的普及教育,包括开设辅修专业或选修、必修课程等.我国基本上也-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三节 事故 预防 控制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