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总结:在技巧之上.doc
《学习总结:在技巧之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习总结:在技巧之上.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学习:在技巧之上你知道最难回答的问题是什么吗?每次在演讲自由提问环节,我最怕问到这样的问题:“()大哥哥,请你给我我们介绍一下你在高中时是怎么样学习的?你的学习方法是什么?”这个问题太大了,所以在回答之前,我会微微一笑,回问一个问题:“能具体说说你的困惑么?”谁都知道,学习是有方法的,不同方法产生的作用可能有天壤之别。所以,我现在要讲两个重要的专题了,请你倾听。网络化生存如果你有机会问比尔盖茨:20世纪是什么从根本上改变了人类的生活,他的回答一定是:“网络!”如果你有机会问杨致远:这个世界上什么最有力量,他的回答也一定是:“网络!”既然世界都因网络而改变,人类已经进入了网络化生存的时代,你说我
2、们的学习呢?在高三学习中,很多同学常常陷入这样的误区,就是孤立地、零散地识记一些知识点,他们以为只要勤勤恳恳把所有知识都记下来就大功告成。但是,今天高考的变化和发展给同学们提出了新的挑战。高考中绝不会像平时学习做题一样分章分节,在题目考查中必定整合了各方面的知识,而且,现在的综合考题也绝不是各门功课的简单拼盘,学科之间的融合也越来越明显。比如物理力学、电磁学中的综合题,往往要借助等比数列求和等数学工具;化学中晶体中各原子排列晶格结构与立体几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而有气体参加的可逆反应中各反应物“物质的量”的变化问题,又需要物理中热学及气体性质知识的扎实掌握。如果我们的高考复习还只是停留在“大珠小
3、珠落玉盘”的层次,对知识的理解掌握就会因为不成体系、凌乱繁杂让我们深陷泥潭,网络的力量是强大的,知识联合起来的力量决不是个体力量的简单叠加,而是呈几何级数增长的。在网络化学习方面,主要是要着力构建两个网络:知识网络和解题网络。(1)构建知识网络通过平时学习和第一轮同步复习,我们头脑中储备的知识,从量上来说是很多的,但在质上来讲却是孤立片面的,在学到一定阶段之后,这种数量上的丰富反而导致思想上的混乱。很多同学向我抱怨:课本学得很多了,套题也做得很多了,但心里却迷茫了。感觉复习时就像是一只蜻蜓,点过水面却找不到自己的落脚之处。其中原因不难分析,就是你没有构架属于自己的知识网络。但是,全面、系统地牢
4、牢掌握住各门课程基础知识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下面我以数学为例,跟大家抽丝剥茧,具体说说如何形成知识网络。万丈高楼平地起,高中数学的主要内容函数、不等式、向量、概率、立体几何、解析几何等是我们培养数学能力的基础。扎实地掌握各个部分知识的细节是形成网络的基础,否则一切都无从谈起。构建网络的第一步是全面梳理各个知识点,剖析各部分知识自己的内部架构,先在每一个小部分中进行整合。比如函数内部从性质总结奇偶性、单调性、周期性等,研究f(x)的具体表达式就有一次、二次、幂、指数、对数等函数形式。第二步是理清各部分内容在整个学科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用我们代数老师的一句话来说:“如果说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那么
5、函数就是高中代数永恒的主题。”然后是编织知识网络,发掘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内在联系,再把它们有机组合起来。比如,由函数表达式f(x)=0、f(x)0又把函数与方程和不等式联系在一起,在讨论方程根的分布和不等式的证明、应用中,引入函数运动变化的观点,往往会柳暗花明,豁然开朗。在这里,写读书笔记和画知识网络图是我向大家推荐的两大工具。现在有一些辅导书给大家总结了知识网络图,可以供同学们参考。但是我还是鼓励大家花点心思自己来总结,因为最终起作用的不是画在纸上的那几张图,而是深深铭刻在你大脑皮层上那张无形的知识大网。(2)构建解题网络我外出演讲的时候,几乎每一次都有同学急切地站起来提到这样一个现象:做了很
6、多习题,多得自己都数不清。有一次考试时,在试卷末尾发现了一道自己做过的难题,心里一阵窃喜。等到动笔时才发了懵,明明清楚地记得这道题是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哪一本练习册、哪一页的什么位置上做过的,但是这道题究竟该怎么做,却实在是想不出来了。这个现象是如此广泛地存在,几乎每一位同学在学习中都有过这样的体验。我把它叫做“解题经验失效”,这种现象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因为这意味着你做题没有一点用处!如果你连自己做过的题目下次出现时还不能做出来的话,那就还不如回家睡大觉,再也不用做题了!要走出“解题经验失效”的泥淖,我的一个经验是构建自己的解题网络。每次做题后,一定要自己写出题目的正确答案,不管是你有思路
7、也好,还是你做不出看了答案也好。一定要经过自己的笔头写出来,这样才算是经过了有效的思考和整理。然后在理解的基础上记住题目,包括题目本身、分析思路和完整解答。然后把上述完整的解题过程分门别类地录入自己解题的“数据库”中,编制成脉络清晰的解题网,使之真正成为自己解题经验的有机组成部分。并且在做习题时随时添砖加瓦,不断积累和丰富,做到及时update。这样才能加深理解,灵活运用,达到更高的境界。最后再强调一点,知识网络应该收放自如,既能由面到点,具体而微,方便快捷地检索到所需要的知识点,又能由点到面,“牵一发而动全身”,整合方方面面的信息。正所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用你的智慧和用心,网住明年的高
8、考吧!总结与反思考大家一个问题,你知道“复习”的英文单词是什么吗?相信你一定自信地脱口而出:“Review!”非常好!这就是我们在高三整整一年做的工作。View,观察、查看,Re-view,其实很简单,就是再看一遍嘛!可是,在真正的复习过程中,就少有同学能养成在做完题后自觉反思的好习惯了。前面提到的“解题经验失效”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很多同学非常重视做题,重视做题的数量,但却经常忽略了比做题本身更重要的东西,就是review,就是总结和反思!许多同学只注意到了手的运动,而忽视了脑的运动,又怎能不在茫茫题海中苦苦挣扎,事倍功半呢?下面我就从“对题目的总结和反思”“对考试的总结和反思”以及“对错误的
9、总结和反思”这三个方面,分别跟大家谈一谈如何进行有效的思考。(1)对题目的总结和反思在高中时,跟其他同学交流学习经验,我反复说的一点就是:做题要追求“真会”,也就是说,会做这道题是第一步,明白为什么做是第二步,能由此及彼做会一类题是第三步,而最高境界,就是把解这道题的前因后果、来龙去脉深入浅出地给别人讲明白。做题要达到“真会”,不二法门就是总结和反思。对一道具体的题目而言,在做完之后,要及时地分析、归纳、总结。重新审视题目关键的条件和问题,找出“题眼”在什么地方,这是提高自己审题的能力,或者说接受、挖掘信息的能力;然后看看这道题涉及的是什么知识点,顺利解题需要的方法是什么,拨清考查的内核;再回
10、顾一下解题思路,第一步是什么,第二步又是什么,把每一个步骤都穿成一条线;积极思考一下为什么要这样做,还有没有别的方法,有无创新之处;跟以前做过的题目进行分析对比,争取做到举一反三。当然,也不是每一道题都要如此,是否有价值进行这样的思考完全由你自己把握。对一类题目而言,也要善于研究它们的共性,总结出规律和适用范围,或者由一道题的巧妙解法推而广之,争取变成一类问题的通解。下面把我总结中的一个专题列出来,算是抛砖引玉。【专题】解决较复杂物理问题的一般程序1准确审题分清背景情况和真正要解决的问题。分清一般叙述和关键词语,悟出隐含信息,读出题的个性来,重点分析好特殊的物理关系,比如临界条件。 2画示意图
11、边读题边画示意图。在示意图的帮助下弄清题目所讨论的物理情景及过程。找出情景、过程中的物理内容、物理关系。示意图是最好的思维平台,是以形象思维帮助抽象思维。所以,迅速地画出示意图是做物理题的基本功。3把题中的问题转化成相应的物理模型,在联系实际题中由为重要。4选用能把已知未知联系起来的物理关系,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列方程求解。5讨论数学解,得到物理解。这里列出来的只是总结出来的纲目,每一点下面都有不止一道典型题作具体说明和提示。你如果能经常进行总结和反思,那一道道难题就像是孙悟空,尽管神通广大,却再也逃不出你如来的手掌心了。我上高三时,很爱写心得体会,各科的思想方法、解题“秘籍”写满了十几个厚厚的
12、本子。遇到难题时,我不是被动地期待老师一步步的详细讲解,而是主动地从老师那里汲取处理复杂问题的方法。通过我自己的研究、探索,解题能力就在这一点一滴的冥思苦想中培养起来了。高考前后,我把这些本子上某些题目稍加整理,一篇篇文章就发表在数理天地中学生学习报中学生数学等专业杂志上。下面有几篇我曾经做过的习题讲解,供大家参考。从一则圆的问题看综合法问题 抛物线4x的焦点在弦AB上,O为坐标原点。(1)求ABO的重心G的轨迹G的方程;(2)设点P是轨迹C上的动点,从P作直线切圆于点M,N,当P在何处是,|MN|最小?并求出这个最小值。分析与解(1)问比较容易,可以用参数法求出C的方程(2)问可由标准解析法
13、求出设P,M,N,PM、PN是圆的切线,所以PM:(-)(x-)+y2PN:(-)(x-)+y2,因为P分别在直线PM、PN上,故(-)(-)+=2,(-)(-)+=2亦即点M(,N在直线(-)(-)+=2上,由两点确定一条直线有:直线MN为(x-)(-)+y=2,点到MN的距离又点P在曲线C上,=故在圆中应用垂径定理,有MN=可知,当且仅当=2时,MN取到最小值2/5,此时P点坐标为(2,4/3)。此解法是看到MN的长度随动点P而变动,因此要建立目标函数|MN|的最小值,把几何量用代数式精确描述。思路流畅自然,目标意识较强,是规范的解析法,但是运算量大,而且求MN方程所应用的“设而不求”技巧
14、性强。如果用综合法,从圆的几何性质出发,从运动变化的观点考察问题,则可另辟蹊径,获得妙解。设过圆心有一条,作出公切线,易知,当点向远离的方向运动时,|在增大,可以想象,当距离无穷远时,此时|2R,回到原题中,由分析可知,MN的长度直接由OP的长确定,只需求出。解法2 易知圆在抛物线C内部且与C无交点,要使|MN|最小,需点P到圆心(8/3,0)的距离最小,设 P()当且仅当=,即t=时,|P|取得最小值,此时P的坐标为(2,),进而求出MN的最小值为2/5。评析(1)关于解析法和综合法的比较。解析法属于通性通法,是解题的首选;本质是数形转换,用“数”的精确性规范几何图形,用“形”的直观性显示数
15、量关系。综合法需要深刻挖掘几何图形的性质,寻求“动”与“不动”的交汇点。应用时须从运动变化的观点入手,考察哪些量是固定的,哪些量是变化的;哪些量是已知的,哪些量是未知的;已知条件如何运用,隐含条件如何挖掘;如何把代数语言转化成几何语言等。因为思考容量大,故计算量小。关键是深入观察,挖掘本质,把思想钻头钻的越深、本质暴露越充分,计算越巧。(2)凡是涉及圆的问题一般都可以应用综合法,这是因为:圆的知识是初中学习的重点,在平面几何中得到系统论述,因此在高中试题中出现应当主要利用其几何性质,这是与其他圆锥曲线的不同之处;由于圆的高度对称性,平面上的各点只因与圆心的距离的不同而不同,所以可以360度转换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学习 总结 技巧 之上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