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冶峪河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毕设论文.doc
《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冶峪河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毕设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冶峪河项目可行性研究论证报告毕设论文.doc(7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冶峪河项目区 渭河流域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冶峪河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1 综合说明 1.1 地理位置、编制依据和过程 渭河流域重点治理水土保持工程淳化县冶峪河流域项目区位于咸阳市北部的淳化县境内,该流域属渭河一级支流,共涉及11个乡镇,175个行政村,总人口10.60万人,项目区总面积597.25km2。 1.1.1 编制依据 1.法律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全国人大常委会1991年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国务院1993年 <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陕西省人大常委会1994年 2.技术规范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规划通则》GB/T15772——1995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技术规范》SL289——2003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范》GB/T16453——1996 《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水利部水总[2003]67号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效益分析方法》GB/T15774——1995 3.规定文件 《陕西省渭河流域重点治理水土保持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大纲》 《水土保持前期工作暂行规定》水利部2000年 《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水土保持图》(SL73.6-2001) 4.其它技术依据 《咸阳市水文手册》 《淳化县综合农业区划报告集》 1.1.2 编制过程 根据陕西省渭河流域重点治理水土保持项目前期工作的具体要求,我们组织专业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区实地,在充分了解项目区自然情况、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力、财力状况和关键措施的技术满足程度等的基础上,按照项目具体要求,组建了八个工作小组,历时四十余天完成沟道工程坝址断面测量和项目区社经、土地利用现状调查,通过收集资料、现场调绘、外业勘查等方法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在对项目区现状详细分析的基础上,对各项措施建设规模做进一步可行性研究论证,提出关键措施的建设规模、优化配置方案,由典型小流域和典型中型坝的设计,编制完成了渭河流域淳化县冶峪河项目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1.3 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概况 项目区地处淳化县境内东部,总面积597.25km2,其中水土流失面积537.53 km2,多年平均侵蚀模数5000T/km2.年,项目区地貌类型为南部和北部为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区,中部为高原沟壑区,土壤以缮土、红胶土、二色土、黑垆土、红垆土、黄土为主。植被以天然野草和人工林为主,由于治理程度低和自然灾害,造成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仅为19.9%。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分明。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00.6mm,年际变化大,降水时空分布不均,7、8、9三个月的降水量占年降水量的53%,夏秋季暴雨多且强度大。年径流量3882.13万m3。 项目区总土地面积597.25km2。其中:耕地面积为21624hm2,林地及果园面积16926hm2,草地716 hm2,荒山荒坡13296 hm2,水域120hm2,村庄道路及其它用地7043hm2。 项目区粮食作物种类种类以小麦、玉米、荞麦等为主;主要油料作物是油菜;主要经济作物有蔬菜、烤烟、瓜类和辣椒等;经果林以苹果、核桃、杏为主。年农业总产值31770.97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1284.0元。 1.1.4 水土流失状况及分区概况 项目区有水土流失面积537.53km2,占总面积的90%,侵蚀类型有水力侵蚀和风蚀,水力侵蚀为主,侵蚀方式以面蚀、细沟侵蚀为主。侵蚀模数为5000t/km2.a。 在水土流失的防治上采取因地制宜的原则,依据该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将项目区确定为重点治理区。 1.1.5 建设目标、任务和工程规模 项目建设的目标是:建设期末,①累计治理程度达到65 %以上;②保水保土效益显著,年减少泥沙25万吨以上;③人均基本农田累计达到1.5亩以上;④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000元以上。 根据因地制宜,因害设防的原则,布设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在土地利用结构调整的基础上,对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优化配置。规划治理期2008年至2012年,利用5年时间累计完成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33km2,其中:坡改梯600hm2,坝地33hm2,营造水保林3450hm2,栽植经济林250hm2,种草1000 hm2,封禁4200hm2,建设淤地坝10座,新修生产道路30km。 1.1.6 投资及资金筹措情况 工程总投资2547.07万元。其中工程措施费1145.74万元;林草措施费1140.32万元;封禁治理费35.24万元;独立费用151.58万元;基本预备费74.19万元。 为了使本项目顺利实施,工程资金筹措按照国家、地方合理分摊原则,工程总投资2547.07万元,其中:国家财政投资1528.24万元,占总投资60%;地方配套1018.83万元,占总投资的40%。 1.1.7 经济评价及综合评价 效益计算期为30年,基础单价采用2007年咸阳市第三季度价格信息,静态测算,项目全部实施后累计经济效益166189.19万元,效益费用比1.29。由此可见该项目实施经济合理。 总之,本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投资环境、技术水准完全可以满足渭河流域重点治理水土保持项目的实施要求,技术经济指标合理,项目建设的总体布局和措施配置,符合国标及有关规范要求,经济、社会、生态效益显著,项目区各级政府重视,群众积极性高,实施后将对淳化县的生态环境建设和水土资源的综合利用起到良性循环作用。 2 项目区概况 2.1 自然条件 2.1.1地貌、地质 1.地貌类型及特点 项目区位于淳化县东部,地貌类型为南、北部为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区,中部为高原沟壑区。地貌从宏观上看北部山地丘陵区地势最高,自北向南依次降低,海拔高程1200-1800米之间,是起伏变化较大的山地和梁丘、梁塔状丘地组合;南部山地丘陵区海拔在1000-1600米,地形起伏剧烈,沟壑纵横,相对高差在200-500米,由于岩性的影响,常常有岩石裸露的峭壁和峡谷地貌;东部(固贤、方里、石桥)为斜原沟壑亚区,本区是全县地势最底的原面,也是槽行阶梯的低阶,海拔800-1000米,包括斜原“V”形沟、“U ” 形沟和沟坪滩地等类型,总的地势低且平缓,边缘坡度显著增大为3-5度,沟谷陡且深,相对高差100-150米,原坡沟的比例5.9:0.5:3.5,平均沟壑密度1.94公里/平方公里;中部(铁王、秦河、城关、大店等)为残原沟壑亚区,本区地势变化较大,海拔高程从800-1200米以上,包括黄土残原、川台低阶地、沟坪滩地、“V”形沟和“U”形沟等地貌类型。原地支离破碎,表面高低起伏,沟谷深大,相对高差50-150米以上,原坡沟的比例5.6:0.4:4.0,平均沟壑密度2.41公里/平方公里。项目区总的地形是北、东北和南部三面高,犹如一个半封闭的盆地。 2、地质情况 项目区位于咸阳市北部,在地质构造上属鄂尔多斯地台南缘褶皱带上。山体被黄土覆盖,基部灰岩、砂岩、页岩等剥蚀而出。 2.1.2 土壤、植被 本项目区土壤以黄缮土、红胶土、二色土、黑垆土、红垆土、黄土为主。土壤受地形、母质影响,加之水土流失和干旱,土壤养分比较贫乏,土壤结构疏松,粘聚力小,抗蚀力差。 区内植被属于灌木草丛类型,并伴有团状分布的人工林,由于干旱等因素植被稀疏,植被覆盖率仅为19.99 %,现有植被以天然野草和人工林为主,乔木以刺槐、油松、侧柏、杨树为主,多数分布在梁峁及支沟坡面上。沟坡经济林有苹果、核桃、杏、柿子、花椒等。草以蒿类、菊科植物为主,分布于荒沟坡面,人工草以苜蓿为主,零星分布、数量不多。 2.1.3 土地资源 项目区土地总面积597.25km2,其中:<5°的面积24783.09 hm2,占总面积的41.5%,主要分布在塬面,地面坡度较小,水土流失轻微,交通便利,耕作方便,设施良好,气候条件优良,适宜多种作物生长,是以粮食为主,适宜发展部分经济作物和农业生产用地;5°~15°的面积13762.7 hm2,占总面积的23.04 %主要分布在塬面,是以粮食为主的生产用地;15°~25°面积6941.0 hm2,占总面积的11.6%,主要分布在沟坡边缘及沟坡,适宜发展花椒、核桃等为主的经济林和人工种草;25°~35°的面积7889.67 hm2,占总面积的13.2%,主要分布在沟坡,水土流失严重,依其自然条件,适宜通过荒山荒坡造林,种植以刺槐、侧柏为主的水保林,修筑沟头防护工程,发展水保沟道防冲林;>35°面积6348.9 hm2,占总面积的10.63 %,一部分主要分布在坡面较陡侵蚀严重的山沟坡面,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宜增加地面覆盖,采取封禁治理措施;另一部分分布在区域内下游沟谷及山地陡坡地带,主要为陡土崖、岩石裸露地等,现阶段发展林牧尚无条件。耕地总面积216.24km2,由不同的坡度段组成,其中:<5°的面积9438.0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43.6%,10°~15°耕地面积8106.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37.5%;15°~25°的耕地面积4080.0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8.9%;(见附表4、附表5)。 2.1.4 水文、气象 1、气象特征 项目区属暖温带半湿润气候,四季冷暖、干湿分明。历年平均气温 9.8℃,≥10℃积温为3281℃,年日照时数平均为2372.7小时,无霜期183天。冬春寒冷,干旱少雨,极端最低气温-21.3℃;夏季炎热,常有暴雨,出现伏旱,秋季有连阴雨,天气凉爽湿润,极端最高气温39.4℃。 2.水文特征 (1)降水 项目区多年平均降水量600.6mm,年际变化大,最大年降水量为822.6mm,最小年降水量409.5mm,相差2.01倍。降水时空分布不均,7、8、9三个月平均降水量316.5mm,占年降水量的52.6%,夏秋暴雨多且强度较大,根据《咸阳市使用水文手册》查算:冶峪河流域10年一遇3~6h最大降雨量46.5~57.2mm,24h最大降雨量77.14mm;20年一遇3~6h最大降雨量63~77.4mm,24h最大降雨量104mm。主要自然灾害是干旱,其次是山洪灾害、冰雹、大风等,年径流量3882.13万m3。 (2)径流、洪水、输沙特征 项目区内的径流、洪水、输沙主要受降水影响,因降水在时间上分布不均,且强度大,历时短,故导致地表径流、洪水、和输沙在时间和空间上的分布不均。随着季节的变化,夏、秋季地表径流量较大,而引发洪水的主要原因则是汛期暴雨所致。 (3)地下水资源状况 项目区位于干旱半干旱地区,地表降水少,且蒸发量较大,地下水资源严重缺乏,且水质状况较差,导致局部区域由于水质问题而有地方病发生,严重影响当地群众生活及生产。 2.2 社会经济条件 2.2.1 行政区划及社经 项目区涉及淳化县11个乡(镇)的175个行政村,总人口10.6万人,其中农业人口9.54万人,农村劳动力5.43万个,人口密度177人/km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农业总产值31770.97万元,人均3330.0元,人均纯收入1284元。(见附表6、7 ) 2.2.2 土地利用现状 项目区总面积597.25km2。其中:农业用地21624 hm2 ,占总面积的36%;林业业用地11203 hm2 ,占总面积的19.0%;果业用地5723.0hm2 ,占总面积的9.6%,草地716hm2 ,占总面积的1.2%,水域120 hm2 ,未利用地14378 hm2 ,占总面积的24.1%;其它用地5962 hm2 ,占总面积的9.98%;项目区植被覆盖率为19.9%,土地利用率为75.9%。(土地利用现状详见附表9) 2.2.3 经济状况 1、农村产业结构 冶峪河流域农、林、牧、副等发展不均衡,农村产业结构不尽合理,项目区产业主要以粮果为主。农村经济属于自给自足的半封闭式状态,农业生产基础设施生产力水平低,经济发展速度缓慢,自我发展能力和抗御自然灾害能力较低,部分群众生活依然贫困。该流域2006年农村各业总产值31770.97万元。其中农业产值11762.9万元,占总产值的36.92%;果业产值14031.05万元,占44.4%;林业产值974.84万元,占2.8 %;牧业产值1566.98万元,占4.9%;副业产值3101.77万元,占10%;其它产值333.42万元,占1.1 %。 2、农业生产 项目区耕地面积21624hm2,其中梯田8528hm2,占总耕地面积39.4% ;坡耕地12586 hm2,占总耕地面积的58.2 %。种植业主要以粮食作物和苹果为主,粮食作物平均单产2836.0 kg/hm2,人均产粮470kg,主要农作物为: ⑴小麦:是主要的粮食作物,2006年播种面积14401.58 hm2,单位面积产量2850kg/hm2。 ⑵玉米:是主要大秋作物,2006年种植面积2551.63 hm2, 单位面积产量7536 kg/hm2。 ⑶豆类:面积713.59hm2,一般与秋粮作物套种,单位面积产量3420kg/hm2。 ⑷经济作物面积3957.19 hm2,占耕地面积的18.3%。亩均纯收入1285元。 3、林业用地 该项目区宜林面积达12186hm2,但目前只是种植以苹果为主的经果林,面积5120hm2,布局大部分在塬面或缓坡地带,立地条件较好,集约化经营管理程度高,亩产鲜果1800kg左右;其次,流域内沟坡地上分布有零星刺槐,侧柏等乔木树种和荆条、酸枣等灌木林,立地条件一般,部分树种长势良好,目前项目区林木覆盖率为19.9%。 4、牧业生产 该流域牧业在农业经济产业结构中占有比例较小,大家畜以牛为主,主要为农业生产提供役畜,小家畜主要是羊、猪、鸡为主,作为区域内经济发展的一部分,除部分为农民自产自给外,大多数参加市场买卖,获得一定的经济效益。据统计流域现有大家畜3560头,羊13624只,猪8847口,鸡8.34万只,其中大家畜以舍饲圈养为主,饲草来源主要是农作物秸杆,近年来农村以舍饲养畜为主。根据该区域水草自然资源情况,畜牧业生产具有一定的潜力,畜牧业要有大的发展,人工种草面积还需加大。 5、其它 211国道从该流域中西穿过,交通较为便利,当地劳动力借农闲从事交通运输、建筑行业、劳务输出等。由统计数字查得,项目区2006年从业人员约5833人,年人均纯收入3296元左右。 2.2.4 基础设施 项目区内交通便利,211国道穿境而过,通讯发达,水、电设施基本可以满足项目区人民生产生活需要,教育等基础设施完善,新技术推广有一定的条件。 2.2.5 土地使用政策 1998年按照中央农村土地政策,项目区重新落实了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划拨到户,并签订了30年使用合同,政府颁发了土地使用证。同时“五荒”地采取承包、拍卖、租赁等形式,将治理、开发、经营使用权转让给农户个人,使用年限在50~70年。通过土地使用政策的落实,农民吃了定心丸,调动了农民的积极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2.2.6 综合评价 1、自然资源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分析 ⑴土地资源丰富:该项目区未利用的荒山荒坡地面积较大,发展林牧业既有广阔的土地,又有丰富的草场资源。 ⑵光热条件好: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草木生长和干物质的积累;本区气候、土壤条件适宜核桃、苹果、花椒生长,适宜规模发展。 ⑶矿产资源主要有铁矿、陶土、花岗岩等,发展砖厂、工矿企业潜力很大。 2、影响农业生产的不利因素 ⑴丘陵起伏,沟壑纵横,地形破碎,土壤瘠薄,且坡耕地多,水土流失较为严重。 ⑵自然灾害频繁,干旱严重。本区降雨量偏少,且时空分布不均,多集中于7-9月,占年降雨量的52.7%,且常有暴雨、冰雹、干旱、霜冻等自然灾害发生。 ⑶有撩荒轮歇,广种薄收的习惯,耕作粗放,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由于部分农户长期农业单一经营,产业结构失调,经济基础薄弱,群众生活水平有待提高。 3 水土流失及防治现状 3.1 水土流失现状 3.1.1 水土流失现状 项目区总面积597.25 km2,水土流失面积53.75 km2,占总面积的90%,其中:轻度侵蚀面积78.1km2,占流失面积的 14.53%;中度侵蚀面积360.11km2,占流失面积的67.0%;强度侵蚀面积89.1km2,占流失面积的16.6%;极强度侵蚀面积10.2km2,占流失面积的1.9%。侵蚀类型以水力侵蚀为主,侵蚀方式以面蚀、细沟侵蚀为主。(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表 8 ) 3.1.2 水土流失成因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很多,就本项目区而言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降雨的年内分配不均,主要集中在7、8、9三个月,且多暴雨,此时正处于作物倒茬土地裸露期,坡耕地遇暴雨易产生径流,且历时短,汇流快,冲刷力强,极易产生大量的表土流失。 2、原面分散拦蓄径流能力低,引起沟壑侵蚀加剧。坡耕地面积大,坡度陡,植被差,沟壑密度大。项目区坡耕地面积12586hm2,占总面积的21%,沟壑密度2.73km/km2,植被覆盖率19.9%,且零星分布,没有形成整体的防护效能。在暴雨期间容易形成坡面径流,是土壤流失的载体。 3、土壤抗蚀力差,易形成水土流失。本项目区土壤以黄土性土类为主,该类土壤在黄土母质基础上,经过较短时间耕种形成的一种幼年土壤。其土质结构疏松,粘聚力小,抗蚀力差,在外营力作用下,极易造成水土流失。 4、基本建设工程,缺乏保护措施,人类活动加剧了水土流失。区内部分群众水保意识不强,在基本建设、资源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中忽视水土保持,如陡坡开荒,放牧、生产建设随意排放固体废弃物,破坏植被,造成人为水土流失。 3.2 水土流失的危害 1、地力减退。由于水土流失损毁大量土地,肥沃的表土大量流失,土壤肥力不断下降,土地生产力日益降低。特别是陡坡地,有的表土层肥沃土坯流失殆尽,使人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遭到严重破坏。 2、河床抬高,影响正常行洪。由于水土流失使得流入河道的含沙量大大增加,河道淤积加剧,河床随之被抬高,影响正常行洪,造成水洪水、高水位、大危害、直接危害下游人民的生产安全。 3、水土流失还导致水质条件恶化,使水源得不到有效涵养,对水质的影响很大。冶峪河是淳化县的一条主要河流,冶峪河下游的黑松林水库是灌溉供水的水源,水质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下游群众的生产生活。项目区内的荒山荒坡及陡坡耕地,因面蚀和细沟侵蚀产生大量的泥沙,直接进入库区,造成水质污染。 4、生态失调,农业减产。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得土地向“陡、薄、瘦、碎、尽”方面发展,土地日益贫瘠,致使农作物产量低而不稳,生态失调,冰雹、水灾、旱灾、泥石流等自然灾害频繁发生。 3.3 防治现状 3.3.1 水土保持现状 建国以来,在各级党政领导的重视下,广大干部和群众为防治水土流失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开展基本农田建设,植树造林种草,使水土保持工作出现新局面,特别是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工程项目相继实施,给水土保持工作注入了生机与活力,治理思路有了新的转变,使水土保持治理工作由零星、分散治理走上集中、规模治理的轨道。深受水土流失危害的广大干部群众主动投入,积极参与,形成了以效益为目标,以治理水土流失为中心,以科技为先导,努力改变生产生活条件,恢复生态环境的群众性治理热潮。在治理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以坡改梯和增加林草覆盖度为重点,工程、生物、耕作、管护四大措施合理配置,山、水、田、林、路、渠、草综合治理,获得了显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截止2006年,项目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62.79km2,其中:基本农田9038hm2,水保林9809hm2,经果林993hm2,果园5723hm2,草地716hm2,治理程度达48.9%。 3.3.2 治理经验 稳定的政策是治理水土流失的基础。水土保持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群众性工作,水保设施破坏容易,恢复难,只有政策稳定,治理持之以恒,才有成效;科学治理是水土流失治理的保证。只有遵循水土流失规律,因地制宜,科学规划,规模治理,才能使治理成果上新台阶。水土保持是山区人民的生命线,综合治理是山区人民的致富工程。 3.3.3 存在问题 通过这些年来的水土保持治理,虽然取得了比较明显效果,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1、预防监督体系建设滞后,边治理边破坏现象依然严重。长期以来,由于对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缺乏足够的认识,加上人口、粮食、经济发展的各项建设的巨大压力,人们在获取短期和局部利益的同时,导致生态环境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因此,协调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不容忽视。 2、科技工作有待进一步加强。一是科研工作在一定程度上滞后于生产建设,对生产建设缺乏足够指导,一些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效率不高或由于科技含量不足难以推广应用,二是没有切实可行的水土保持科技发展规划,科技发展方向与目标不够明确,致使水土保持科技工作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3、项目群众思想守旧,只注粮食生产,而忽视林草建设,使林草覆盖率没有得到明显提高,生态环境没有得到有效改善。 4、地方投资少,治理速度慢,治理效果差,使得严重的水土流失制约着区域经济的发展。 5、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未能同步实现。多年来在流域治理过程中由于在措施的配置中只注重了环境质量的改善,而对生态建设经济发展的同步协调有所忽视。群众在水土流失治理过程中虽然得到一定的经济收入,但还没有发生质的变化,没有激发起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和自觉性。 4 项目任务和规模 4.1 指导思想 4.1.1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迫切性 1、冶峪流域属渭河的一级支流,黑松林水库位于流域下游,严重水土流失,造成水库、河流淤积,水质污染,直接危急下游供水;减少水库使用年限,水库工程效益难以正常发挥,威胁渭河的健康发展。搞好项目区水土流失治理,对减少入渭泥沙,减缓渭河淤积,维系渭河健康生命,促进生态环境良性循环是十分必要的。 2、通过项目区的建设,基本农田面积增大,改善农业基础设施,可发展两高一优农业,实现少种多收,解决农民吃饭的后顾之忧,为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发展经济林果,调整土地利用结构和产业结构创造了条件,实施该项目既能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又能防治水土流失,是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必然要求。 3、项目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土地肥力减退,造成土贫瘠农民广种薄收,农业产业结构比例失调,农民生产生活水平得不到提高。而本项目区通过建设基本农田、植树种草、封禁管护等一系列措施,可达到防治水土流失,增强抗灾能力,有效控制山洪灾害的发生。区内群众迫切要求加快治理步伐,控制水土流失,促进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 4、通过项目的实施,可以探索生态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的新路子,把握退化生态系统的恢复和重建的水土保持生态修复模式,为全面开展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工作积累经验,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4.1.2. 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 1、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水土保持“预防为主,全面规划,综合防治,因地制宜,加强管理,注重效益”的工作方针, 坚持“大封禁,小治理”的思路,立足本区实际,统筹规划,突出重点,分步实施。在继续开展以小流域为单元综合治理的同时,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利用自然条件,配置适合当地生长的树种,草种,按照植被自我恢复这一生态特点,采取退耕禁牧、封育等措施,恢复植被,采取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结合,加快水土流失治理步伐,实现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农业产业结构合理调整。 2、原则 根据以上指导思想,结合项目区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现状及社会经济情况,制订以下原则: ⑴坚持预防为主,治管结合的原则; ⑵坚持以封为主,封禁治理相结合的原则; ⑶坚持突出生态效益,兼顾经济、社会效益的原则。 ⑷坚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的原则。 4.1.3 生产发展方向 从上述情况分析,本区光热条件较好,土地资源丰富,且有大量宜林宜草地未被充分利用,所以今后生产发展方向,应当是在保证粮食自给的前提下,走农、林、果、经、牧有机结合的道路,并扩大核桃、苹果、花椒等经济作物面积,逐步形成规模化,走多种经营的路子。 4.1.4 治理方向 改变广种薄收和种植结构单一的现状,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积极建设基本农田。造林种草,全面控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减少旱、冰雹等自然灾害。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发展农林牧生产,不断优化产业结构,逐步建设牧业基地,发展商品生产,脱贫致富。 4.1.5 治理途径和措施 首先抓好坡耕地治理,同时,充分利用现有荒山荒坡地造林种草,在粮食产量不断提高的前提下,退耕边远陡坡地还林还草,然后再整治沟道。在作法上,应以小流域为单元,自上而下,先易后难,先坡后沟,坡沟兼治。把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结合起来,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结合起来,以短养长,进行集中治理,综合治理,从梁峁、坡面到沟壑,建立完整的水土保持防护体系,做到上拦下蓄,全面控制水土流失。其具体措施是:①兴修“四田”,治理坡地,发展水地和沟坝地,建设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促进陡坡退耕,种草种树。②积极造林种草,要充分利用现有宜林宜草荒地,种草植树。在梁峁、坡面、沟沿、沟头、沟坡、沟底等处,分别营造各种防护林,逐步建立完整的防护体系,全面控制水土流失。对边远山区,因劳力缺乏,暂未治理的荒山荒坡,可先行封育,尽快恢复植被,减少水土流失。③治沟打坝,修建水土保持工程—淤地坝;对主沟两侧植被不良,水土流失严重,但土质较好,耕作方便的支毛沟可修建淤地坝、谷坊等小型水保工程,蓄洪拦泥,增加坝地面积。 4.2 项目建设目标及规模 4.2.1 建设目标 为适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吸取前多年水保世贷、生态环境等项目建设成果及成功经验,经过认真研究科学论证,抓住西部大开发的机遇,结合退耕还林,水保工程建设,更进一步的提高认识,转变观念,由过去的控制水土流失,增加粮食生产,解决群众温饱向恢复良性生态,发展经济产业,改善人居环境,建设美好家园的历史性转变。 ⑴治理水土流失目标 规划通过五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33km2,治理程度由原来的48.9%提高到治理末的66.6%。初步形成塬、坡、沟主体防护体系,达到山顶封禁修复变样子,坡面退耕植树种草披褂子,塬面兴修梯田系带子,沟底筑坝穿鞋子的格局。 ⑵改善生态环境目标 通过五年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程建设,期末人工造林面积累计达到14353hm2(新增3550hm2),人工种草面积累计达到1702hm2,封禁治理4200hm2,通过造林种草,使林草覆盖率由原来的19.9%增加到34.5%,综合治理措施保存率达到90%以上,小型水利水保工程达到安全度汛标准,人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遏制。 ⑶发展农村经济目标 通过高标准的基本农田建设,逐步改变群众广种薄收为少种高产多收,改变单一农业经营为农、林、牧协调发展。到治理期末,项目区农村各业总产值45183.24万元,人均年产值达到4736.19元,人均产粮508kg以上,人均纯收入由现状的1284.0元提高到2000元以上,人均纯收入比过去提高了55 %以上。 4.2.2 建设规模 该项目区建设年限按5年规划,即从2008-2012年。项目实施期末,项目区内水土流失面积得到有效治理,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95.33Km2。其中:水平梯田600hm2,坝地33 hm2,营造水土保持林3550hm2,其中乔木林3450hm2,栽植经济林100hm2(花椒70hm2,核桃30 hm2),果园150100hm2,人工种草1000hm2,封禁治理4200hm2,谷坊61座,淤地坝10座,沟头防护20km,新修生产道路30km。 1、基本农田建设规模 基本农田建设是解决项目区群众生存与经济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重要措施,是调整农业经济结构的基础,改广种薄收为精种多收,提高粮食、油料、经济作物,以及果品的生产能力,促进和保护退耕还林成果,同时也是其他措施发挥效益的基础。项目区内基本农田建设主要是水平梯田。主要布设在近村、交通方便、自然条件好的缓坡和塬坡地带。 项目区有宜农地9438.0 hm2,宜农、果地21629.1hm2,现有基本农田9038hm2。经分析计算,项目建设期末人均基本农田达到1.5亩,本期需新修基本农田面积600hm2。 2、经济林果园建设规模 流域内土地资源丰富,光热条件适合花椒、苹果和核桃的生长。经济林果园主要选择在近村边、路旁15°以下背风向阳的缓坡地和退耕的坡地,项目区有宜农、果地21629.1 hm2。现有经果林6716hm2,按照治理目标要求,本期新栽植经济林、果园250hm2,其中:经济林100hm2,果园150hm2。 3、林草建设规模 根据流域特点,做到扬长避短,适宜种植。用材林在优先发展经济林基础上,利用陡坡地和荒地,发展以刺槐为主的阔叶用材林和以侧柏为主的针叶用材林。项目区有水保林地13296hm2。根据退耕还林的需要,结合流域实际,规划水保林3450hm2。 人工种草。种草选择在较缓的退耕地,草种以紫花苜蓿为主。大力发展人工草场,治理水土流失,规划人工种草1000hm2。 4、封育保护生态修复 在项目区北部及南部山地丘陵区植被较好的区域完成封育保护面积4200hm2, 5、淤地坝建设规模 根据流域沟道现状及水文特点,建设中型淤地坝10座。总控制面积14.07km2,总库容219.26万m3,其中:拦泥库容96.21万m3,滞洪库容123.05万m3,可淤地面积33hm2。 6、小型蓄水保土工程 沟头防护工程。根据流域沟壑侵蚀特点和沟头流失现状,修谷坊61座,筑沟头防护工程20km。 7、生产道路建设规模 新修生产道路30km,根据项目区实际,经过典型小流域的治理措施配置方案比选,确定任务和规模。 4.3 项目区划分 4.3.1 项目区划分 该项目区涉及黄土高原山地丘陵及高原沟壑两个类型区。根据项目区水土流失特点,地貌部位、地层岩性、土层厚度、坡度、坡向等因素和实际情况,该项目区全部为重点治理区。考虑项目区行政边界的完整性,划分该项目区总面积为597.25 km2,水土流失面积为53.75 km2,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较差,当地政府及群众改善生态环境及提高生产生活条件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4.3.2 小流域划分 按照项目配置原则,以自然水系为单元,兼顾村组行政区域完整性的原则,结合项目区的实际情况,考虑集中连片进行综合治理,项目区确定了14条完整的小流域,分别为善花沟流域、辛店沟流域、小池沟流域、铁王沟流域、秦河沟流域、朱砂河沟流域、南村沟流域、柳沟流域、红石沟流域、咀头沟流域、洛坊沟流域、秦庄沟流域、高家河流域、清水河流域。(项目区治理措施现状及规划表见附表10) 4.4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4.4.1 土地适应性评价 1、典型小流域土地适宜性评价 ⑴代表性好,能反映项目区整体特点,小流域综合治理配置模式可向项目区示范、推广。 ⑵流域完整,面积20-50km2为宜,便于土地利用结构调整和治理措施配置模式的优化。 2、典型小流域选择: 经实地踏勘,南村沟小流域的自然条件、水土流失特征、土壤侵蚀程度、人口和劳力结构等方面在整个项目区都具有典型代表作用,因此选择这条流域进行综合治理典型设计。 项目区 流域总面积 (km2) 水土流失面积 (km2) 流失 程度 人均 基本农田( hm2 ) 纯收入 (元) 冶峪河流域 597.25 537.53 90% 0.07 1251 南村沟小流域 35.38 31.84 90% 0.09 1260 4.4.2 项目区土地适应性评价 根据地形地貌、土壤地质、侵蚀程度、利用现状、对项目区土地等进行评价,将土地资源划分为五级,即宜农、宜农果牧、宜农林牧、宜林牧、难利用地。土地分级情况见表4-1。 项目区土地资源评价等级表 表4-1 评价指标 评价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地貌 平整 缓坡 陡坡 急坡破碎 难利用地 地面坡度 <5° 5°—15° 15°—25° 25°—35° >35° 土壤侵蚀强度 微度 轻度 中度 中度 强度 土壤质地 轻壤 中壤 重壤 粘 重粘土 有机含量% >1 0.5-0.8 0.3-0.5 -0.1-0.3 <0.1 有无灌溉条件 有 无 无 无 无 土壤适宜性 宜农 宜农林果 宜农林牧 宜林牧 需改造利用 按照土地资源等级,考虑影响土地质量、生产发展方向等重要因素,划分不同适宜性土地资源面积见表4-2。 项目区土地资源适宜性评价表 表4-2 评价等级 一 二 三 四 五 面积(hm2) 9438.00 21629.1 14419.33 7889.67 6348.9 土地适应性 宜农 宜农果牧 宜农林牧 宜林牧 需改造利用 4.4.3 土地利用结构调整 根据本项目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经综合分析,确定项目区土地利用的总体思路是巩固、增加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保证粮食自给。大力发展经济林,以经济林和副业为主要经济来源,以草畜为纽带,以水土保持为屏障,走农、林、牧综合经营发展的方向。确定项目区的土地利用调整方案是:农业用地20393 hm2,由原来的36%调整为34.1%;林业用地14353hm2,由原来的19%调整为24%;果园用地5873 hm2,由原来的9.6%调整为9.8%,牧业用地1716hm2,由原来的1.2%调整为2.9%,新增封育保护面积4200hm2,占总面积的7%。土地利用率由原来的75.78%提高到88.0%。土地利用结构趋于合理,为各业协调发展和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5 综合防治措施及布局 根据项目区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和农村发展方向,确定项目区治理措施包括综合治理措施和生态修复措施两大类。综合治理措施包括水保工程措施和植物措施,主要有塬坡整治(坡改梯、生产道路)、沟道防护(淤地坝、谷坊、沟头防护)、水土保持林草(水土保持林、经果林、人工种草),生态修复包括封育管护等措施,通过限制不合理的生产建设活动,减少对生态环境的人为破坏。 5.1 治理措施总体布局 5.1.1 典型小流域措施布局 按照项目建设的指导思想和原则,结合项目区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合理配置防治措施。对沟头、人口稀少地区原由疏林地进行封育管护,使疏林地自然修复,恢复保水保土功能,形成绿色屏障;对坡面15度以下,自然条件较差的坡耕地实行保土耕作,以减少水土流失,增加土壤入渗,提高土壤肥力,增加农作物产量;对于沟道人口较为集中的村庄附近,水肥条件较好的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使其成为真正的高产丰产田;对于坡度较缓的荒坡和离村庄较近的坡耕地栽植经果林、种草,在确保水土保持效益的同时,进一步发挥经济效益;对于坡度较大的荒山荒坡和陡坡地,栽植水保林,充分发挥其拦泥蓄水的作用;基本农田配置生产道路,以满足施工和农业生产的需求;在主沟道修建中型淤地坝,小支沟修建谷坊,形成综合防护。 5.1.2 典型小流域设计方案 坡面措施:根据人口及经济发展规划,确定基本农田和草地建设规模,在村、路附近较缓坡地栽植以花椒、核桃为主的经济林;在退耕地坡度较缓地带种植以紫花苜蓿为主的人工草;沟坡沟坡根据实地地形采取不同的整地方式栽植以刺槐、侧柏为主的乔木林。 1、基本农田规模确定 ⑴人口预测 根据公式pc=pb(1+k)n预测人口 Pc=项目区预测期末人口数 Pb=规划前一年项目区人口数 K=人口自然增长率 n=预测时段 南村沟小流域2006年末人口为-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渭河 流域 水土保持 综合治理 冶峪河 项目 可行性研究 论证 报告 论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胜****】。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胜****】,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