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时间尺度下电力消费碳排放区域动态演进及收敛性分析.pdf
《多时间尺度下电力消费碳排放区域动态演进及收敛性分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多时间尺度下电力消费碳排放区域动态演进及收敛性分析.pdf(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第6 0卷2 0 2 4年第1期 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V o l.6 0 2 0 2 4 N o.1 J o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w e s t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D O I:1 0.1 6 7 8 3/j.c n k i.n w n u z.2 0 2 4.0 1.0 1 5收稿日期:2 0 2 3 0 9 2 6;修改稿收到日期:2 0 2 3 1 0 2 4基金项目:甘肃省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2 2 J R 5 R A 1 5 5)
2、作者简介:师玮(1 9 7 9),女,甘肃庆阳人,副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资源环境评价与管理.E m a i l:s h i w e i 0 7 1 61 6 3.c o m多时间尺度下电力消费碳排放区域动态演进及收敛性分析师 玮,郑雅丽,杨家鹏,沙智泉,张国炜(西北师范大学 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甘肃 兰州 7 3 0 0 7 0)摘要:为了协调推进全国及各重大战略区域的减排降碳工作,加快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的目标,通过碳核算技术指南法对区域电力消费碳排放量进行核算,并应用泰尔指数分析区域间的碳排放差异.在此基础上,使用三维非参数核密度估计法研究区域电力消费碳排放量的动态演变特征,并通过变异
3、系数和空间面板模型进行收敛和绝对收敛分析.研究以甘肃省为例,结果表明,甘肃省电力消费碳排放总体呈上升趋势,同时各地区之间的差异逐渐减小;在动态演进方面,随着时间推移区域内部的两极分化特征整体趋于减弱,差异化程度逐渐降低;在收敛特性方面,各时间尺度下均不存在收敛,但均存在绝对收敛.关键词:电力消费;碳排放;动态演进;收敛性;多时间尺度中图分类号:F 2 0 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 0 0 1-9 8 8(2 0 2 4)0 1-0 0 9 7-0 9R e g i o n a l d y n a m i c e v o l u t i o n a n d c o n v e r g e
4、 n c e a n a l y s i s o f c a r b o ne m i s s i o n s f r o m e l e c t r i c i t y c o n s u m p t i o n a t m u l t i-t i m e s c a l eS H I W e i,Z HE NG Y a-l i,YANG J i a-p e n g,S HA Z h i-q u a n,Z HANG G u o-w e i(C o l l e g e o f G e o g r a p h y a n d E n v i r o n m e n t a l S c i e
5、n c e,N o r t h w e s t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L a n z h o u 7 3 0 0 7 0,G a n s u,C h i n a)A b s t r a c t:I n o r d e r t o c o o r d i n a t e a n d p r o m o t e t h e e m i s s i o n r e d u c t i o n a n d c a r b o n r e d u c t i o n w o r k o f t h e c o u n t r y a n d m a j o r
6、s t r a t e g i c r e g i o n s,a n d a c c e l e r a t e t h e g o a l o f c a r b o n p e a k i n g a n d c a r b o n n e u t r a l i t y,t h e t e c h n i c a l g u i d e m e t h o d o f c a r b o n a c c o u n t i n g i s u s e d t o c a l c u l a t e t h e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o f r e
7、g i o n a l e l e c t r i c i t y c o n s u m p t i o n,a n d t h e T h i e l i n d e x a r e u s e d t o a n a l y z e t h e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r e g i o n s.O n t h i s b a s i s,t h e t h r e e-d i m e n s i o n a l n o n-p a r a m e t r i c k e r n e
8、l d e n s i t y e s t i m a t i o n m e t h o d i s u s e d t o s t u d y t h e d y n a m i c e v o l u t i 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o f r e g i o n a l e l e c t r i c i t y c o n s u m p t i o n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a n d a n a l y z e t h e c o n v e r g e n c e a n d a b s o l
9、u t e c o n v e r g e n c e t h r o u g h t h e c o e f f i c i e n t o f v a r i a t i o n a n d t h e s p a t i a l p a n e l m o d e l.T a k i n g G a n s u P r o v i n c e a s a n e x a m p l e,t h e r e s u l t s s h o w t h a t t h e o v e r a l l t r e n d o f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f
10、r o m e l e c t r i c i t y c o n s u m p t i o n i s i n c r e a s i n g,w h i l e t h e d i f f e r e n c e s b e t w e e n r e g i o n s a r e g r a d u a l l y d e c r e a s i n g.I n t e r m s o f d y n a m i c e v o l u t i o n,w i t h t h e p a s s a g e o f t i m e,t h e p o l a r i z a t i
11、o n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 w i t h i n t h e r e g i o n t e n d t o w e a k e n a s a w h o l e,a n d t h e d e g r e e o f d i f f e r e n t i a t i o n g r a d u a l l y d e c r e a s e s.I n t e r m s o f c o n v e r g e n c e c h a r a c t e r i s t i c s,t h e r e i s n o c o n v e r g
12、e n c e a t e a c h t i m e s c a l e,b u t t h e r e i s a b s o l u t e c o n v e r g e n c e.K e y w o r d s:e l e c t r i c i t y c o n s u m p t i o n;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d y n a m i c e v o l u t i o n;c o n v e r g e n c e;m u l t i-t i m e s c a l e79西 北 师 范 大 学 学 报(自然科学版)第6 0卷 J o
13、 u r n a l o f N o r t h w e s t N o r m a l U n i v e r s i t y(N a t u r a l S c i e n c e)V o l.6 0 自工业革命以来,全球经济实现了快速增长,人们的生活水平和社会现代化程度不断提高.然而,由于化石能源的消耗,二氧化碳排放总量显著增加,严重威胁着地球的生态环境与气候.地球表面的平均气温持续上升,引发了诸如气候变化、资源消耗增加、生态环境破坏、危害人类健康以及阻碍经济社会发展等一系列问题1-2.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和控制温室气体排放,世界各国先后达成和签订了 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京都议定书、巴
14、黎协定等相关协议.作为世界上最大的能源消耗国和C O2排放国,我国在减少全球C O2排放上承担着巨大的责任3-4.第7 5届联合国大会上,我国政府做出了“2 0 3 0碳达峰2 0 6 0碳中和”的国际承诺,彰显了大国的责任与担当.燃煤发电作为目前中国最主要的发电形式,发电行业产生的碳排放量占全国总量的4 0%以上5.电力部门的碳减排是我国实现双碳目标的关键6-8,电力消费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核算是研究不同区域、不同行业碳排放时空变化和收敛特征的前提9-1 1.在已有研究中,省级层面的碳排放的研究成果最为丰富,孙耀华等1 2通过对我国省际碳排放强度的时空分布及其收敛性特征进行分析,研究表明省际碳排
15、放强度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性且在收敛特征方面表现为“俱乐部”收敛和条件收敛.付云鹏等1 3对我国3 0个地区2 0 0 02 0 1 2年碳排放强度进行估算,在S T I R P AT模型的基础上采用空间滞后模型和空间误差模型对我国区域碳排放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碳排放强度的主要影响因素为人口结构、能源强度以及产业结构因素.赵桂梅等1 4对1 9 9 72 0 1 5年我国省区碳排放强度的空间面板数据进行测算,并对中国碳排放强度的时空演进和时空跃迁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省际碳排放强度空间分布呈现“集聚”与“分异”并存的时空演化特征.周四军等1 5通过构建动态空间杜宾模型对中国区
16、域碳排放强度空间效应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我国区域间的碳排放具有显著的空间效应.C u i等1 6对我国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北地区9个省1 9 9 72 0 1 7年种植业碳排放强度和人均碳排放量的区域差异和时空动态演变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其呈显著的非均衡分布特征,同时区域间差 异 是 总 差 异 的 主 要 来 源.此 外,张 翠 菊等1 7、张青青等1 8和田云等1 9,也对省级碳排放进行了空间研究.在城市层面的相关研究上,王志远等2 0定量地测度了2 0 0 0和2 0 0 9年我国3 5个城市的空间形状特征和时空变化,并研究了城市空间形状与碳排放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降低城市形态指数对减
17、少城市单位面积碳排放具有重要作用.王睿等2 1基于中国1 8 9 7个县级城市研究中国县级城市碳排放空间分布特征,分析表明其呈现东高西低的总体空间格局.X u e等2 2对京津冀地区1 3个城市的碳排放效率、时空效应及影响因素进行测度分析,发现2 0 0 72 0 1 6年该地区碳排放效率总体呈下降趋势,并识别出平稳、波动和下降三种演化轨迹.目前电力碳排放的研究主要集中于不同区域尺度,而鲜有对于不同时间尺度的研究.鉴于此,本文研究电力消费碳排放在多时间尺度上的区域差异、动态演进与收敛性.首先,核算区域年度、季度和月度尺度下的电力消费碳排放量;其次,采用泰尔指数和核密度估计方法研究各时间尺度下区
18、域碳排放的区域差异和动态演化特征;最后,建立空间回归模型,研究电力消费碳排放的收敛特征.本文以甘肃省为例进行研究分析,为全国及各重点战略区域出台国家和地区的降碳策略和政策建议,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提供理论支持.1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1.1 研究方法1.1.1 电力消费碳排放核算 现有的区域碳排放核算方法大多将电力碳排放归咎于生产者,而未将电力消费产生的间接碳排放纳入核算范围.随着能源结构的调整,电力消费在整体能源消费中所占比重不断增加.同时,电力消费所导致的碳排放在能源消费中的比例也逐步上升.基于保障区域碳排放责任公平的原则,并依据 省级温室气体清单编制指南,本文此阶段碳排放量核算方法如下:
19、EC=DAFE,(1)其中,EC为电力消费碳排放量,DA为电力消费量,FE为电网碳排放因子.本研究采用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生态环境部发布的全国电网平均排放因子作为电网碳排放因子.1.1.2 泰尔指数 泰尔指数是一种考察区域内与区域间差异的指标2 3-2 4,本文利用泰尔指数将甘肃省1 3个市州的整体差异进行分解,计算出年度尺度、季度尺度和月度尺度下的甘肃省电力消费碳排放泰尔指数.具体计算公式如下:89 2 0 2 4年第1期 师 玮等:多时间尺度下电力消费碳排放区域动态演进及收敛性分析 2 0 2 4 N o.1R e g i o n a l d y n a m i c e v o l u t i
20、 o n a n d c o n v e r g e n c e a n a l y s i s o f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f r o m e l e c t r i c i t y c o n s u m p t i o n a t m u l t i-t i m e s c a l eT=1nni=1yiyl nyiy,(2)其中,T为整体泰尔指数,i分别代表甘肃省的1 3个市州,yi为第i个市州的电力消费碳排放量,y是1 3个市州电力消费碳排放量的平均值.1.1.3 核密度估计 核密度估计是一种重要的非参数估计方法2 5-2 7,其将核平滑运用于
21、概率密度估计中,可描述区域电力消费碳排放在空间上的分布特征.通过对同一区域的多尺度样本进行核密度曲线的纵向对比,可以揭示该区域电力消费碳排放分布特征的动态演变过程.同时,通过对多个区域的核密度曲线形态进行横向对比,能够发现不同区域碳电力消费碳排放变化轨迹的差异2 8-2 9.具体计算如下,j区域电力消费碳排放的核密度曲线如下:fj(y)=1njhnji=1Kyj i-yh ,(3)其中,K()为核密度函数,n为样本的数量,h为核密度估计的窗宽.本文运用高斯核函数进行研究,并采用S i l v e r m a n3 0提出的最优窗宽选择方法确定窗宽.1.1.4 收敛模型 经济增长的收敛是指由于资
22、本边际产出递减的趋势,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增长最后将趋于稳定状态的现象3 1.随着收敛模型的广泛运用,该模型在科技资源配置效率3 2、碳生产率变动3 3等领域也取得了重要的成果.随着我国不断推进“碳达峰”和“碳中和”目标,预计电力消费碳排放量将逐渐趋于稳定状态,因此,收敛模型是研究我国城市碳排放长期变化特征的合适选择3 4.在研究碳排放相关收敛问题时,主要有收敛和收敛两种常用的收敛模型.收敛可描述不同地区电力消费碳排放的离差逐渐减小,最终趋向于一种相似的水平或达到稳定状态.本文采用变异系数来测度收敛,其表达式如下:=Ni=1(C E E Ci-C E E Ci)2/NC E E Ci,(4)其
23、中,C E E Ci(C a r b o n Em i s s i o n s f r o m E l e c t r i c i t y C o n s u m p t i o n)表示区域第i个市州的电力消费碳排放量,C E E Ci表示区域电力消费碳排放均值,N为区域内市州的个数,本文取1 3.收敛可描述随着时间推移,电力消费碳排放较高的区域经历较高的下降幅度,以减小与电力消费碳排放量较低的区域之间的差距,最终趋向于相同的稳态水平.绝对收敛是指在不考虑对电力消费碳排放有重要影响的因素情况下,地区之间的电力消费碳排放量呈现收敛的趋势,其表达式如下:l nC E E Ci,t+1C E E
24、Ci t =+l n(C E E Ci t)+i+i+i t,(5)其中,C E E Ci t表示区域第i个市州在t期的电力消费碳排放,C E E Ci,t+1表示区域第i个市州在t+1期的电力消费碳排放,为收敛系数,i表示地区效应,i表示时间效应,i t为随机扰动项.1.2 数据来源本文所需数据来源如下:2 0 0 02 0 2 0年度甘肃省全社会用电量数据来自 中国电力统计年鉴,2 0 0 02 0 2 0季度及月度甘肃省全社会及各市州用电量数据来自 甘肃省电力统计资料汇编.2 结果与分析2.1 电力消费碳排放核算分析2.1.1 年度尺度下碳排放量核算 甘肃省年度电力消费碳排放总量如图1所
25、示,总体来看,2 0 0 02 0 1 9年,甘肃省电力消费碳排放量处于持续增长阶段,增幅达到7 7.6 8%.2 0 1 32 0 1 5年全省电力消费碳排放量几乎处于持平状态,略微上升,可能的原因是甘肃省前期大力开展煤改气,导致社会用电量增长缓慢.2 0 1 62 0 1 7年,甘肃省全社会用电平稳,但2 0 2 0年因新能源发展、产业结构调整、高耗能企业淘汰和“限电”政策等降碳措施,电力消费碳排放下降1 4.2 5%.图1 甘肃省电力消费碳排放总量变化F i g 1 C h a n g e s i n t o t a l c a r b o n e m i s s i o n s f r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多时 尺度 电力 消费 排放 区域 动态 演进 收敛性 分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