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资料袁行霈版.doc
《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资料袁行霈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古代文学史第二卷期末复习资料袁行霈版.doc(2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史第二卷笔记整编 第二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绪论 一、魏晋南北朝文学概述 1、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概况 1、时代基本特点:政治的动荡、黑暗、民族矛盾尖锐 2、士族门阀制度的产生 士族,又称世族、高门大族,其对立的称呼是庶族、寒门,基于宗族的血统 士族对政治权力的垄断,以致造成“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 的局面 3、社会思想的自由、活跃 玄学兴起:形上思辨、清谈析理;任性率真,寄情山水——人的觉醒、个体意识的觉醒。 佛学的兴起 道教的兴盛 对中国小说的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二、魏晋南北朝文学特点 1、文学的自觉 所谓文学的自觉有四个标志: 一是文学从广义的学术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一个门类。宋文帝立四学,文学与儒学、玄学、史学并立;同时又有文笔之分,《文心雕龙·总术》:“今之常言,有文有笔,以为无韵者笔也,有韵者文也。” 二是文学理论的繁荣与文学批评的兴起。 三是文体的区分。 四是自觉追求文学的审美特性:诗赋欲丽、缘情而绮靡 2、文学主题与题材的变化 (1)文学风尚与主题。典型的乱世文学,形成了三大主题:生死主题、游仙主题和隐逸主题。 (2)文学题材的新变 玄言诗:谈玄析理 山水田园文学:陶谢为代表 此外,咏怀诗、咏史诗、边塞诗、游仙诗、宫体诗等诗歌题材在魏晋南北朝时期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对后世诗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文人集团与文学的家族化 文学家族主要有:三曹、阮瑀与阮藉、嵇康与其子嵇绍、三张(张载及其弟张协、张亢)、二陆(陆机、陆云兄弟)、两潘(潘岳及其从子潘尼)、傅玄及其从子傅咸、谢氏家族(谢安、谢混、谢灵运、谢瞻、谢晦、谢曜、谢惠连、谢眺)、萧衍及其子萧纲、萧绎。 4、 文学样式的丰富多样 (1)诗歌: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体也进一步丰富发展起来。五言古诗得到长足的发展并达到鼎盛;七言古诗在这时也确立起来;齐梁“永明体”的出现又为唐代近体诗的成熟、发展奠定了基础。 (2)文:骈文在这一时期开始兴盛。 (3)赋:在汉代盛极一时的大赋,演变而为抒情小赋。 三、魏晋南北朝文学的发展历程 1、建安、正始文学 建安风骨的美学特征 代表作家:三曹、七子和女诗人蔡琰。 正始之音 代表作家:竹林七贤 2、两晋文学 西晋,太康诗坛:三张、二陆、两潘、一左(左思) 东晋玄言诗,孙绰、许询、王羲之 晋宋之际的大诗人陶渊明及其田园诗 3、南朝文学 宋初:谢灵运及其山水诗,鲍照的诗歌创作(七言歌行、边塞诗) 齐梁时期:“永明体”的产生,沈约、谢眺、王融等 梁陈两代:浮靡轻艳的宫体诗成为诗歌创作的主流 南朝乐府民歌 : 《西州曲》 4、北朝文学 北朝乐府民歌:《木兰诗》 散文:郦道元《水经注》 杨衒之《洛阳伽蓝记》 颜之推《颜氏家训》 第三编 魏晋南北朝文学 第一讲:建安文学 1、建安文学的总体特征——建安风骨 一、“建安风骨”(汉魏风骨)的概念 “风骨”一词,刘勰最先提出并给以正面阐述,见《文心雕龙》“风骨篇”。 所谓“风”,就是文章的生命力,是一种内在的、能感染人的精神力量,它与作品的 内容和情感有关;而“骨”是指文章的表现力,直接体现在语言的运用上,语言准确、简洁、明晰,文章就能表现得有力。 二、建安风骨的内涵与特征 1、 功业意识与慷慨文风。 2、 生命意识与悲凉文风。 刘师培《中国中古文学史》把建安文学的特征概括为:清峻、通脱、骋词、华靡 袁行霈《中国文学史》:政治理想的高扬、人生短暂的哀叹,强烈的个性色彩和浓郁的的悲剧色彩,就是“建安风骨”这一美学范畴的内涵。 一、 曹操 (一)生平、思想 1、生平 曹操(155-220)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郡(安徽亳县)人,父亲曹嵩是得宠宦官曹腾的养子,官至太尉。建安元年,受封为丞相,官渡一战击败北方最大的割据势力袁绍,逐步统一了北方,成为北方的实际统治者。曹丕称帝建魏后,追尊他为武帝,史称魏武帝。 2、深厚的文化艺术修养 一方面,曹操在经学方面有较深造诣。另一方面,多才多艺。曹操生平著述颇丰,据清代姚振宗《三国艺文志》考证,后代流传的著作有十九种之多。而影响最大的,是开一代文风,鲁迅先生称他“是一个改造文章的祖师” (二)曹操的诗 1、曹操乐府诗概述 曹操诗今存22首,全部是乐府诗。 2、曹操诗歌的主要内容:悯时伤乱、述志抒怀 3、曹操诗歌的风格特色 ①主体风格:慷慨悲凉,气韵沉雄。 ②开创了四言诗的新境界 曹操的四言诗苍劲有力,慷慨苍凉,已完全脱出“三百篇”之境,更非汉人四言可比。如《观沧海》(是我国现存第一首完整的山水诗) 二、曹丕 1、曹丕简介 曹丕(187——226),字子桓,曹操次子。建安二十二年,立为魏太子,二十五年继曹操为魏王,随即废汉自立,世称魏文帝 2、曹丕在三个方面的重要贡献: 一是他的文学组织工作 二是他的文学批评工作 他的《典论·论文》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篇文学专论,开文学批评风气之先。 三是他的文学创作 邺下时期保存下来的作品颇多,诗、赋和各体文章均有佳作,与曹植各有所长。 3、曹丕诗的题材内容 曹丕诗现存约40首,可分三类:纪事抒情、游宴、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 游子行役与思妇别愁一类成就最大,属代人立言的拟作体。《燕歌行》抒写思妇之情,音节和婉,修辞精美,是曹丕的代表作,也是中国诗歌史上第一首成熟的七言古诗。 4、曹丕诗的风格 曹丕诗以文人深婉细腻的笔触,写出乱世中人的内心世界,因而颇得《古诗十九首》的风致。开创了七言闺怨诗的先河,将汉乐府代抒闺怨的传统加以文人化的改造。 代言体:南朝以及唐代的闺怨诗、宫怨诗都承接着这种表现形式而将其发扬光大。如李白的《长干行》、金昌绪《春怨》等都是典型的代言体诗歌。 三、曹植 (一)、曹植生平简介 曹植(192~232)字子建,曹丕同母弟。曾封为陈王,死后谥“思”,故世称陈思王。 (二) 、曹植的诗歌创作 1、前期创作: 主要抒发理想和抱负,洋溢着乐观、浪漫的情调和奋发进取得精神。 (1)功业精神与报国信念:如《白马篇》 (2)游宴、唱和之作:《名都篇》 (3)抒写友情之作:《赠丁仪》、《赠王粲》、《送应氏》 2、后期创作 A、离别之悲、忧生之嗟、悼亡之恨 如:《赠白马王彪》、《三良诗》、《远游篇》、《朔风歌》、《野田黄雀行》 B、 抒写女性的相思与隐忧,寄寓自己遭忌被弃的感慨。 如:《浮萍篇》、《美女篇》、《七哀诗》、《怨诗行》、《杂诗》等。 C.游仙诗 如:《五游》、《升天》、《仙人篇》、《苦思行》 (三) 、曹植的文学成就 1、曹植诗歌的艺术成就: 钟嵘《诗品》评价为:“骨气奇高,辞采华茂,情兼雅怨,体被文质。”达到风骨与文采的完美结合,成为当时诗坛最杰出的代表。 2、曹植兼擅各类文体、诗体,尤其长于五言,是第一位大力写作五言诗的文人。(现存诗歌九十余首中,就有六十多首是五言诗。) 诗歌赏析: 《野田黄雀行》 高树多悲风,海水扬其波。利剑不在掌,结交何须多!不见篱间雀,见鹞自投罗。罗家得雀喜,少年见雀悲。拔剑捎罗网,黄雀得飞飞。飞飞摩苍天,来下谢少年。 评析: 曹植身处动辄得咎的逆境,无力救助友人,深感愤忿,内心十分痛苦,只能写诗寄意。他苦于手中无权柄,故而在诗中塑造了一位“拔剑捎罗网”、拯救无辜者的少年侠士,借以表达自己的心曲。 此诗意象高古,语言警策,急于有为的壮烈情怀跃然纸上。 第二讲:正史文学 1、 正始文学的背景 一、魏晋风度与正始之音 1、亵渎名教的血腥斗争 名教:名教观念是儒家政治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名即名份,教即教化;名教即通过定名份来教化天下,以维护封建社会的伦理纲常、等级制度。 2、魏晋风度 “魏晋风度”一词出自鲁迅:《魏晋风度与文章及药与酒之关系》。 魏晋风度,作为当时的士族意识形态的一种人格表现,并成为当时的审美理想。风流名士们崇尚自然、超然物外,率真任诞而风流自赏。清谈(不谈时事、政治而专谈老庄哲学即玄学)、吃药和喝酒,组成了风度中的风度。 3、正始之音 正始时期的诗歌与建安诗坛风貌迥异,反映民生疾苦和抒发豪情壮志的作品减少了,抒写个人忧愤的诗歌增多了。再加上玄风的影响,诗歌又逐渐与玄理结合,诗风由建安时的慷慨悲壮变为辞旨渊永、寄托遥深,因而体现出独特的艺术风貌,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正始之音”。 二、 竹林七贤 《世说新语·任诞》:陈留阮籍、谯郡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琊王戎。七子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七贤”。 在思想倾向、人生态度、文化修养等方面,“竹林七贤”有极为相似的地方。任情放达、脱略礼法,饮酒服药、发言玄远,是七贤的共同之点。但随着司马氏的政治恐怖日益严重,“七贤”的政治态度和处事风格逐渐有所分化。 “七贤”之中,以阮藉、嵇康的文学成就为最高。 2、阮籍的《咏怀诗》 一、阮籍的生平与思想 1、生平 阮籍(210-263),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自幼好学,博览群书,多才多艺,嗜酒能啸,善鼓琴,尤好老庄,“当其得意,忘其形骸”。 2、阮籍的思想性格 阮籍“少有济世志”,自幼受到儒学的熏陶,在内心深处,对传统道德价值十分看重。但“天下名士少有全者”的残酷现实,与他的理想形成巨大的冲突。这种冲突在阮籍内心深处郁结为失望和痛苦,他由此转而在老庄思想中寻求慰藉。 儒家信仰与老庄思想在阮籍身上的统一,形成了他“外坦荡而内淳至”的性格特点。 二、阮籍的《咏怀诗》 阮籍的代表作《咏怀诗》非一时一地所作,内容非常广泛,其主题不止咏怀,举凡咏史、游仙、招隐、玄言等这一时期常见的体裁都能在《咏怀诗》中见到。 开创了中国文学史上政治抒情组诗的先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影响。 3、 嵇康 一、生平简介 嵇康(223-262)字叔夜,谯国铚人 。《三国志·王粲传》注引《嵇康传》 :“学不师授,博洽多闻,长而好老庄之业。”、“善属文论,弹琴咏诗,自足于怀抱之中。” 嵇康对司马氏的行事极为厌恶,坚决拒绝与之合作。司马氏及其党羽罗织罪名,将其杀害。时在景元三年(262),年仅39岁。 二、嵇康的文学创作 嵇康诗现存53首,而以四言成就最高,他的四言诗是继曹操之后的又一批成功之作。 嵇康的诗,以表现其追求自然、高蹈独立、厌弃功名富贵的人生观为主要内容。 《幽愤诗》作于狱中,其诗自述平生遭遇与理想抱负,对自己无辜受冤表示极大愤慨。风格爽利、清峻。 《赠秀才入军》共十八章,内容是想像其兄嵇喜在军中的生活:“目送归鸿,手挥五弦。俯仰自得,游心太玄”(十四章),情调洒脱,语言自然天成。 第三讲 两晋文学 第一节 两晋文学总体特征 一、趋向雅化 尊儒崇文,乃成为西晋立国的基本国策。 晋世文人博闻多识,为文炫博学识,务求典雅。 二、晋人之文,益尚华美 1、士族以玄学纵心适意为口实,尽情享受声色。“人之生也,奚为哉?为美厚尔,为声色尔!”(《列子·杨朱》)此言可视作晋人享乐主义之宣言。 2、两晋侈靡豪奢,享乐淫逸之风,弥满朝野。 3、两晋时期,尚美近乎病态。 4、文学也逐渐弃却建安的刚健、正始的壮丽,而渐次流入绮靡。 三、更尚真情 1、西晋士族崇信玄释,礼教束缚,愈益松弛,文人更加注重个人的世俗生活与情感体验。 2、晋世文学是一个富于情感、敢于任情的时代。 陈祚名《采菽堂古诗选》: “(潘)安仁情深之子,每一涉笔,淋漓倾注,宛转侧折,旁写曲诉,刺刺不能自休。” 第二节 太康诗坛 一、太康文学概述 太康,晋武帝司马炎年号(公元280--289年)。 太康作家,傅玄而外,三张、二陆、两潘、一左(钟嵘《诗品序》)为其代表。其中,陆机、潘岳最负盛名,讲究形式,描写繁复,辞采华丽,诗风繁缛。 “二十四友”:晋惠帝时,贾谧专权,当时文人多投其门下,潘岳、石崇、左思、陆机、陆云、刘琨诸人皆在其中,有“二十四友”之称 二、 陆机与潘岳 (一)陆机 1、家世生平 陆机(261-303),吴郡吴县华亭(上海市松江县)人,出身世族。太康十年,与弟陆云入洛,颇为张华推重,名动一时。有“二陆入洛,三张减价”之说。太安二年,为成都王后将军、河北大都督,讨长沙王,兵败,为成都王所杀。年仅四十三。 代表作《赴道洛中作》写入洛时留恋家乡之情和前途未卜的忧虑 其二: 远游越山川,山川修且广。振策陟崇丘,安辔遵平莽。夕息抱影寐,朝徂衔思往。顿辔倚嵩岩,侧听悲风响。清露坠素辉,明月一何朗。抚枕不能寐,振衣独长想。 (二) 潘岳 1、生平个性 潘岳(247—300),字安仁,荥阳中牟(河南中牟县东)人,少以才颖知名,举秀才,十年不得官。后出任河阳、怀令,郁郁不得志。又依附权贵杨骏,杨骏被诛,除名。潘岳性情轻躁,趋势利,元康中,与石崇等谄事贾谧,为“文章二十四友”之首。后被孙秀诬陷,夷灭三族。 2、 诗文创作 潘岳长于哀诔,《晋书·潘岳传》云:“岳美姿仪,犹善为哀诔之文。” 《金鹿哀辞》、《泽兰哀辞》、《马汧督诔》情文并茂,皆是传世之作。 诗今存十余首,大都绮密浮浅,“如剪彩为花,绝少生韵”(《古诗源》) 但写亲情、哀情一类较佳。 《悼亡诗》三首,素为论者所赏。如其一(略):亡妻逝世周年,潘岳万感交集,乃有此作。感情真挚,明净疏畅,深婉动人。 后人《悼亡》之作,实由此而兴。这一类诗以“凄怆”为基调,是潘岳诗歌的主要成就。 三、 左思 (一)生平: 左思(250~305?)字太冲,齐国临淄人。少学琴书,皆不成,乃勤与学,貌寝口讷,辞藻壮丽。泰始八年其妹左棻入宫拜修仪,乃移家京师,官秘书郎。尝追随贾谧,“二十四友”之列。泰始十年,左棻为贵嫔。永康元年,贾谧诛,左棻病逝,乃退居宜春里,专意典籍。后居冀州,病卒。 (二) 文学创作 1、《三都赋》 作《三都赋》,尝为陆机所讥,及《三都赋》成,又须名公宿儒推举,方能显称于世,此可见世族垄断文化的现实。而《三都赋》出,洛阳纸贵,又可见世族好炫博文采才学的风尚,已习染整个社会。 2、 《咏史诗》八首 代表诗作《咏史》八首,主要内容抒发寒士的不平之鸣。风格豪放、浑成,独立于当时士族文化氛围之外。 《咏史》(其五)全诗通过比兴和典故的运用,借古讽今,使感情抒发既含蓄深沉又尖锐有力。 第四讲:陶渊明 第一节、陶渊明的生平与思想 一、生平 陶渊明(365?-427),一名潜,字元亮,世号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今九江西南)人。 二、陶渊明的思想个性 1、思想 陶渊明的思想深刻而复杂,儒、道、玄、佛思想在他身上及诗文中均有体现。但主要是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 2、个性特征 由于陶渊明受多家思想的影响,因此形成他复杂而独特的个性特征。其性格具有名士风度,被誉为魏晋风流的杰出代表。 第二节 陶渊明的诗歌创作 一、陶的田园诗 1、田园景物的恬美与悠然自得的心境。如《归园田居》其一 2、歌咏劳动生活、表达躬耕的生活体念。如《归园田居》之三 3、描写自己的穷困和农村的凋敝。如《怨诗楚调示庞主薄邓治中》、《归园田居》(其四)等 二、陶渊明的咏怀诗 1、咏怀诗:《饮酒》、《杂诗》、《咏贫士》、《读山海经》等,围绕出仕与归隐矛盾,表现了壮志未遂的苦闷的不与统治者同流合污的高尚品格,也曲折暴露了黑暗。 2、借咏史而咏怀的作品。如《咏荆轲》、《拟古》等 。 3、生命意识,人生体验。 三、 陶诗的艺术特色 1、陶诗的总体艺术风格:平淡、自然。 所谓平淡:是兼指词藻与境界韵味而言的。在词藻言,是不加雕饰,质朴无华,而极尽词采的纯净之美;在境界韵味言,是一种平和淡泊,于世事无所争、无所求,心与自然泯一的人生境界的自然流露,表现为境界的宁静平淡的美。 2、陶诗风格的另一说:静穆 朱光潜最早提出这一论断: 古希腊——尤其是古希腊的造型艺术——常使我们觉到这种“静穆”的风味。“静穆”是一种豁然大悟,得到归依的心情。它好比低眉默想的观音大士,超一切忧喜,同时你也可以说他泯化一切忧喜,这种境界在中国诗里不多见。屈原、阮籍、李白、杜甫都不免有些像金刚怒目、愤愤不平的样子,陶潜浑身是“静穆”,所以他伟大。 3、刚健豪放 朱熹:“陶渊明诗,人皆说是平淡,据某看他自豪放,但豪放得来不觉耳。”(黎靖得编《朱子语类》) 第三节 陶渊明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一、陶渊明是中国士大夫精神上的一个归宿,许多士大夫在仕途失意或厌倦官场之时,往往回归到陶渊明。 二、从文学创作的角度来看,陶渊明第一个把田园生活题材带进诗中,开拓了一个全新的表现领域。 三、陶渊明的诗歌,为中国文学创造了一种冲淡自然之美。 诗歌赏析 1、《归园田居》(其一) 《归园田居》组诗共五首,大致写于作者辞去彭泽令归田的第二年(406)。这是五首中的第一首,通过对他的志趣及恬静幽美的田园风光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去官归田以后的愉悦心情。 在饱受十三年的奔波之苦,一旦归来,获得了自由解放,诗人的心灵深处无比激动,但却以极平淡的“田家语”道出,风格朴素自然。 2、《饮酒》(其五) 这是诗人《饮酒》组诗二十首中的第五首,抒写诗人归隐后悠闲恬静的心情。 全诗语言平淡自然,却极富蕴涵,耐人寻味,实现了景、情、理的水乳交融,是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风格的典范之作。 第五讲:谢灵运、庾信、鲍照 第一节 山水文学的兴起及原因: 一、山水诗与魏晋之后隐逸之风有着密切的关系。 二、晋室的南渡,南方的名山胜水令南下士人耳目一新,秀美的山水自然的反映到了诗歌中。 三、山水诗的产生,与当时盛行的玄学和玄言诗有一定的联系。 四、五言诗的成熟以及江南民歌中描写自然景物的艺术经验也为山水诗的勃兴做好了文学上准备。 第二节 谢灵运的山水诗创作 一、生平简介 谢灵运(385—433),陈郡阳夏(今河南太康)人,世居会稽(今浙江绍兴市)。谢玄之孙,袭封康乐公,世称谢康乐。刘裕以宋代晋,谢灵运被降爵为侯(由公爵降为侯爵),政治上也不得重用,因而心怀愤恨,常称疾不朝。元嘉五年,免官还乡,乃纵游山水,又强索公湖,以广田宅,后为官吏弹劾,遂兴兵反宋,事败流放广州,元嘉十年被杀,年四十九。 二、 谢灵运的山水诗及其艺术风格 谢灵运是中国文学史上第一位大力写作山水诗的诗人,完成了从玄言诗到山水诗的转变。 三、谢灵运山水诗艺术特点: 1、以自然山水为独立的描写对象,力求形似逼真,为刘宋诗坛开启了清新自然的诗风。 2、从艺术表现上,谢诗善于抓住景物特征,进行精雕细刻,有些佳篇做到以景为主情景交融。更多的留下“名章迥句”,给人以美的享受。 3、有些山水诗通常采取“记出游——写景物——抒玄理”的三段式结构,单一而少变化,前后两部分往往枯燥乏味,中间的写景部分往往最为精采,是全诗最有价值的部分。 4、谢诗语言追求选声练声,讲究丽典新声,实现了晋宋诗一大转关。具有“俪采百字之偶,争价一句之奇,情必极貌以写物,辞必穷力而追新”的艺术特点。 第三节 庾信与南北文风的融合 一、庾信生平简介 庾信(513—581),字子山,南阳新野人,早年与徐陵一起任萧纲的东宫学士,成为宫体文学的代表作家;他们的文学风格,也被称为“徐庾体”。梁元帝承圣三年(554年),庾信奉使西魏,时值魏军南侵,江陵失陷,乃屈仕西魏。公元557年,陈朝代梁,北周灭魏,庾信无家可归,又改仕北周。后陈、周通好,南北流寓之士,许还旧国,唯于庾信、王褒,惜而不遣。如此至老,死于隋文帝开皇元年。 二、 文学创作 1、庾信的文学创作以其42岁出使西魏为界,可分为前后两期。 前期作品多为宫体性质,轻艳流荡,富于辞采之美。 后期作品(诗歌)则多自抒胸怀与怀念故国之作,感情深挚,语言精炼而富有表现力。 如 《寄王琳》: 玉关道路远,金陵信使疏。独下千行泪,开君万里书。 2、 成就与贡献 由南入北的经历,使庾信的艺术造诣达到“穷南北之胜”的高度,体现了南北文风合流的趋势,为唐代新的诗风的形成做了必要的准备。 第四节 鲍 照 1、生平 鲍照(414—466),字明远,东海(今江苏涟水县北)人,出身寒微,少有才名,一生备受压抑。曾为国侍郎、海虞令、永嘉令等官职。临海王刘子项守荆州,任前军参军。故世称鲍参军。泰始元年,晋安王反,临海王起兵响应。翌年兵败,鲍照死于乱军。 2、诗歌创作 鲍照今存诗200余首,诗歌内容较丰富,大致有如下四个方面: (1)抒写理想与现实的冲突 (2)以边塞征戍为题材的诗歌(边塞诗) (3)描写游子、思妇的诗 (4)反映统治者横征暴敛和百姓疾苦的诗 3、鲍照诗的风格特色及贡献 (1)鲍照诗俊逸豪迈,华而不弱,声情气势,贯注全篇。 杜甫《春日怀李白》:“清新庾开府,俊逸鲍参军” (2)鲍照又是七言歌行(乐府歌行)的创制者,对唐人影响甚大。 第六讲 南北朝乐府民歌 第一节 南朝乐府 一、南朝乐府民歌情况简介 南朝乐府,大部分存录于南朝郭茂倩所编的《乐府诗集》中。按其产生的地域又分为“吴声”(326首)和“西曲”(142首)两大类。 吴声产生在以建康为中心的长江下游,“西曲”则主要出自“荆、郢、樊、邓之间”(《古今乐录》),即以江陵为中心的长江中游和汉水流域。 二、 题材内容 1、南朝乐府歌辞绝大部分是情歌 情歌盛行原因:首先,现存南朝民歌也是由乐府机构采集而保存下来的。南朝统治者采集民歌完全是为了满足其纵情声色的需要。 其次,南朝民歌中多清丽缠绵的情歌,与江南幽美的自然环境和充裕的经济条件也有着直接的关系。 2、表现江南女子复杂的爱情心理,以吴声歌中《子夜歌》(42首)、《子夜吴歌》(75首)等为代表,主要士女间爱情,很少是夫妻之情,多为礼教所不容的艳情,真挚缠绵、热烈放纵 三、风格特点 (1)南朝民歌的风格:深婉缠绵、清新艳丽。 (2)形式特点:体制短小,情韵悠远。 (3)语言特色: 1、清新自然 2、大量运用谐音双关以隐喻、暗示,不仅使得语言更加活泼,而且在表情达意上也更加含蓄委婉,如丝、梧子、藕、芙蓉、篱、(药名)散、匹、莲子等等。 代表作品:《西洲曲》:四季相思体,通篇不言一个情字,但处处皆情,时空上首尾圆合,南朝乐府歌辞中“言情之绝唱” 第二节 北朝乐府 一、北朝乐府简介 北朝乐府绝大部分保存在“梁鼓角横吹辞”中,约70首左右。大多产生于五胡十六国至北魏时期,作者为鲜卑、匈奴、羌、汉等各族人民。其内容与风格,与南朝民歌迥然不同。其表现内容远较南朝民歌丰富,广泛反映了北朝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 二、北朝民歌内容 1、反映了北方民族的人文风俗、性格气质(粗犷豪迈的个性和豪侠尚武的精神)。如: 男儿欲作健,结伴不须多。鹞子经天飞,群雀两向波。——《企喻歌辞》 2、反映战争 北朝时代长期处于兵荒马乱、各族混战之中,因而反映战争的民歌也比较多。如《企喻歌辞》、《陇上歌》等 3、反映羁旅行役和流亡生活的怀土思乡之作。 4、爱情与婚姻题材:这类歌曲写得坦率直截,与南朝情歌缠绵婉转的情调大不相同。如:驱羊入谷,白羊在前。 三、风格特色: 刚健豪放、朴素直率 代表作品:1、《木兰辞》 2、《敕勒歌》 第三节 永明体与齐梁诗坛 一、声律理论的兴起和永明体的产生 1、永明体的概念 随着声律理论的兴起,在南朝齐永明年间,出现了一种新诗体,其主要特征是讲究声律和对偶。它是从古体诗向近体诗的一种过渡。“永明体”的代表作家有沈约、谢眺和王融等。 2、“永明体”的产生原因:“永明体”的出现,与声律理论的兴起有直接关系。(周颙 《四声切韵》 沈约《四声谱》 ) 二、谢 眺 1、生平 谢眺(464—499),字玄晖,东晋谢氏家族后裔,与谢灵运并以山水诗见长,世称“小谢”,又因曾任宣城太守,故又称“谢宣城”。眺与沈约、王融等依附于竟陵王萧子良门下,为“文章八友”之一。明帝时任中书郎,明帝死,东昏侯立,为始安王所诬,下狱致死。 2、谢眺的诗歌创作 (1)对山水诗的发展: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 谢眺的山水诗,较谢灵运有很大的进步。谢灵运大抵遵循以景入理的模式,情与景往往是割裂开来的;谢眺则往往以情观景,由景入情,达到了情景交融的境界,同时还摆脱了玄言的成分,形成一种清新流丽的风格。 (2)对新体诗(“永明体”)的实践探索 谢眺尝云:“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他的诗歌创作就达到了这一审美要求。 谢眺是“永明体”的积极参与者,他将讲究平仄四声的永明声律自觉运用于诗歌创作中,其诗对于隶事、对偶、声律、辞藻的运用,不独趋于圆熟,有的甚至渐入化境。 (3)对后世的影响 谢眺作为永明体的代表诗人,对于古代诗歌的律化以及后来唐诗的繁荣,有重要的影响。其清新流丽的诗风也为后世诗人所称赞和学习,因而获得了后世诗人的广泛赞誉。 第四编 隋唐五代文学 第一讲 隋代文学及唐五代文学绪论 南北诗风的继续融合:从六朝到唐的桥梁 醉心南音、吴歌 未完全丧失刚健之气 代表人物:杨素、卢思道、薛道衡、隋炀帝 第一节 唐代文学的全面繁荣 唐朝(618—907)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古典文学全面繁荣的时期,在诗歌、散文、小说以及词等方面都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尤其是唐诗,代表了我国古典诗歌的最高成就。关于唐诗的繁荣,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得以显现: 一、作家、作品的数量 据《全唐诗》及《全唐诗外编》等,共收录诗作近五万二千首,远远超过了自《诗经》至唐以前诗歌数量的总和;有姓名的作家达二千三百多人,数量之大,作者面之广,堪称空前,并出现了李白、杜甫、白居易这样享有世界声誉的伟大诗人和一批众星拱月的名家。 二、题材内容上 从诗歌题材看,唐诗几乎深入到唐人生活的每一个领域,举凡朝政得失、国家兴衰、将相忠奸、战争胜负、宫廷歌舞、民间渔樵耕织、山河景物、田园风光、琴技棋艺、书法画境……各种素材无不入题。 诗歌几乎成为唐人生活中密不可分的一部分,而唐人则把诗歌的各种功能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从风格(流派)看 诸如飘逸、沉郁、清雅、精致、真率、俊爽、悲壮、超凡、平易、奇峭、精深、婉丽等等,形成争奇斗艳的繁荣局面。 四、就诗歌的体裁而言 “则三、四、五言,六、七杂言,乐府歌行,近体、绝句,靡不备矣。”(胡应麟《诗薮·外编》卷三) 第二节 唐代文学全面繁荣的原因 一、唐代的政治、经济制度为唐文学的繁荣提供了有利条件。 1、政治上 以科举取士替代魏晋六朝的九品中正制,使文学从豪门士族的垄断中,从六朝宫廷狭小天地中解放出来,从题材到风格都发生了积极而重大的变化,从而促进了文学的发展。 2、经济上 唐代在经济上先后实行均田制、租庸调制,使唐代经济迅速得到恢复和发展。经济的繁荣,国力的强盛对唐代文学(尤其是诗歌)发展繁荣影响更为巨大。 二、开明、开放的文化政策 1、儒、道、释三家思想的兼容并蓄 唐代文人的思想信仰虽各有所宗,却大都带有出入儒道释三教的特点。对唐代文人的人生哲学和创作都有很大的影响。 2、对外来文化的开放心态和积极吸收,统治者华夷一家的政策,造成开放的风气。中外文化的交流. 三、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1、中国文学发展到魏晋南北朝,已走上独立自觉发展的道路,文学的审美特质得到了充分的认识与自觉的追求。 (1)内容上:淡化文学的政治功利色彩,注重个人情志的抒发。 (2)形式上:对辞采声律之美的追求,表现技巧的创新,诗歌的声律形式已具雏形(永明体),为唐代近体律诗的定型与繁荣奠定了基础。 (3)表现题材领域(内容)的扩大:魏晋六朝时期,诗歌题材有很大的开拓,从而为唐诗提供了可供驰骋的巨大发展空间。 第三节 唐代文学的发展轨迹 一、唐代诗歌 唐诗的发展,大致分为初、盛、中、晚四个时期,但关于这几个阶段的断限则历来不尽相同,所谓断限只能是相对的、大致的。 1、初唐 前期:诗坛主流仍是齐梁诗风。题材上宫体诗仍居于主流。代表诗人:宫廷诗人(虞世南、上官仪),能独具一格的是在野诗人王绩。 后期:“初唐四杰”、陈子昂先后登上文坛 ,从理论到实践上为唐诗的健康发展铺平了道路。同时,以杜审言、沈佺期、宋之问等为代表的宫廷诗人,对声律的定型及发展作出了贡献。 2、盛唐 盛唐诗歌达到了繁荣的顶峰,诗坛璀璨晶莹,美不胜收。其标志有四:风格流派,百花齐放;各体均有革新创造;开创出一代新风;出现了李白、杜甫两颗诗坛巨星(被誉为“双子星座”)。 (1)山水田园诗派,以王、孟为代表 (2)边塞诗派:以高适、岑参、王昌龄为代表(盛唐之音) (3)李、杜 李白,盛唐之音的杰出代表,诗风豪放飘逸; 杜甫,集大成的诗人,且有继往开来之功,诗风沉郁顿挫。 3、中唐(中兴期) 前期:诗歌发展处于低潮。代表诗人有:“大历十才子”、山水诗人:刘长卿、韦应物、边塞诗人:李益等,现实主义诗人:元结、顾况。 后期:诗人、流派众多,呈中兴之势。 元白诗派:诗风平易浅近, 韩孟诗派:诗风奇崛险怪。 独具个性的诗人:李贺、刘禹锡、柳宗元(“刘柳”) 4、晚唐 诗歌发展总体趋于衰落,但仍出现了一些优秀诗人: “小李杜”:杜牧、李商隐 唐末现实主义诗人:皮日休、聂夷中、杜荀鹤等。 二、唐代散文 初盛唐:骈文仍居统治地位,但已开始出现变化。 中唐:“古文运动”兴起,有力打击了骈文,出现了韩、柳两位散文大家,创作了大批优秀之作。 晚唐:散文发展趋于衰落,骈文有复燃之势。 三、唐代小说(唐传奇) 唐代小说相对魏晋六朝,有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已是文人有意识的小说创作,“标志着小说发展的一大变迁”(鲁迅),对后世影响极大。 初盛唐:初始期,小说数量不多,质量也不高。 中唐:繁荣期,佳作竟出。(量多质高) 晚唐:衰落期,数量虽不少,但质量不高。 四、唐五代词 初盛唐:处于民间词阶段 中唐:文人词出现,词开始自民间步入文坛。 晚唐:依声填词已形成风气,并出现了一位以词名世的大家:温庭筠 五代时期:词体呈现片面的繁荣。出现了两大词坛: 西蜀词坛:以“花间派”为主,代表词人:韦庄 南唐词坛:代表词人:李璟、李煜、冯延巳 第四节 唐代诗歌 一、上官体:绮错婉媚。 二、“初唐四杰” 1、“四杰” 简介 《旧唐书·文苑传·杨炯传》:“炯与王勃、卢照邻、骆宾王以文词齐名,海内称‘王杨卢骆’,亦号为‘四杰’。” 闻一多说他们“年少而才高,官小而名大”。 四杰有变革文风的自觉意识,反对纤巧绮靡,提倡刚健骨气,在诗歌的题材、风格、形式上都有新的开拓和贡献。 2、 “四杰”的创作情况 “初唐四杰”有着相近的审美追求。首先,他们都反对绮靡的文风,追求刚健的骨气,矛头直指风靡当时的“绮错婉媚”的“上官体”;其次,他们在理论上都强调文学的经世教化作用。而他们的创作实践,却更侧重于文学的抒情感发作用,追求壮美的境界。 “四杰”的诗歌题材大致有四个方面: (1)边塞诗 其悲壮苍凉的风格,开了边塞诗派的先河。 (2)羁旅赠别诗 这类事体验既深,情意又浓,吟咏自能真切感人。 (3)感怀述志诗 (4)咏史、咏物诗 3、“四杰”的贡献 (1)对诗歌题材的开拓 闻一多:“正如宫体诗在卢骆的手中从宫廷走向市井;五律到王、杨的时代是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唐诗杂论·四杰》 (2)转变了初唐诗风 明·王世贞称四杰的诗歌“词旨华靡,固沿陈隋之遗;意象翩翩,老境超然胜之”(《艺苑卮言》卷四) (3)完善律绝,发展歌行 三、沈、宋与律诗的确立 沈佺期、宋之问都是武则天统治时期的诗人。两人齐名,号称“沈宋” . 主要贡献:作诗讲究对仗,精研声律,大量制作律诗,对于律诗这种形式的最后定型起了重要作用。 四、陈子昂的诗歌革新:兴寄、风骨 第二讲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及边塞诗派 第一节 盛唐山水田园诗派 一、山水田园诗兴盛的原因 1、从初唐到盛唐近百年来社会基本安定,经济繁荣,为文人提供了漫游山水和隐居田园的物质条件。 2、唐代取士比较重视声名,对那些求仕困难的文人,由隐而仕,往往是一条“终南捷径” ,而对那些有高官厚禄的文人来说,由仕而隐,边仕边隐,既不影响生计,又能避免政治上的祸难,达到名利双收。 3、佛、道思想的兴盛,也造成了隐逸风气的流行。4、文学自身发展的结果。 二、孟浩然 1、孟浩然的生平 孟浩然(689--740),本名不详,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樊市)人。出生于一个薄有恒产的诗书家庭。孟浩然以布衣终其一生,在唐代著名诗人中是罕见的。他的清高人品和诗品,受到当时和后代士大夫文人的景仰。 2、诗歌创作 在孟浩然现存二百多首诗中,最为人称道的是那些描写山水行旅和隐逸生活的作品。这一部分诗数量既多,艺术上也有独特造诣,最能代表孟浩然诗的风格——清幽淡雅(自然平淡)。 (1)山水行旅诗 孟浩然善于对自然景物作出神入化的描写,只用素淡的语言,简洁地写出自己的直觉感受。 (2)田园诗 数量远少于山水诗。把田园风光同隐居生活融合起来,写得亲切、质朴、自然、平淡(受陶渊明的影响较大)。《过故人庄》,自然平淡中蕴藏着浓厚的情味、浓郁的诗意。 三、 王维 1、王维的生平和思想 王维(701—762),字摩诘,名和字都取自佛《维摩诘经》中的维摩诘居士。祖籍太原祁(今山西祁县)人。王维早慧,“九岁知属词”(《新唐书》本传),且多才多艺,诗、书、画、乐兼擅。开元九年(721)进士及第,终仕尚书右丞,故世称“王右丞”。 《凝碧池》: “万户伤心生野烟,百官何日再朝天。秋槐叶落空宫里,凝碧池头奏管弦” 2、王维的诗歌创作 一生以开元二十五年(737)张九龄罢相为分界,前期有政治热情,诗多慷慨英发之气,风格雄浑博大,后期则消极避世,隐逸山林,多山水田园诗,风格幽邃空静,多禅趣。 现存有四百多首。数量多,内容较丰富,按其题材划分,可大致分为四类: (1)意趣豪迈、慷慨激昂的游侠、边塞诗 这类诗意境雄浑,笔力刚健,境界阔大,体现出一种阳刚之美。如游侠诗《少年行》: 新丰美酒斗十千,咸阳游侠多少年。相逢意趣为君饮,系马高楼垂柳边。(其一) 出身仕汉羽林郎,初随骠骑战渔阳。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其二) 王维的边塞诗反映盛唐时代精神,比游侠诗更加丰富深刻。如:《使至塞上》、《观猎》。 (2)赠别、思亲、怀友的抒情诗 这类诗也颇多名作。他擅长用绝句短小的形式,抒发悠长的情思,且各具机杼。都有语浅情深的特点和有余不尽的韵致。如:《送元二使安西》、《送沈之福之江东》、《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等。 (3)描写旅游和隐居生活、表现自然美的山水、田园诗 王维在盛唐诗坛享有盛誉,成为与李白、杜甫差可比肩的一代诗宗,并-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古代 文学史 第二 期末 复习资料 袁行霈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