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doc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完整版)《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及答案 《送东阳马生序》习题精选 一、基础知识题 1、为下列加粗的字注音。 ①嗜学( ) ②逾约( ) ③俟( ) ④叱咄( ) ⑤皲裂( ) ⑥媵人( ) ⑦箧( ) ⑧缊袍( ) 2、解释下列句中加粗的词。 ①家贫,无从致书以观……( ) ②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 )( ) ③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 ④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 ) ⑤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3、下列句子中和课文完全一致的一项是( ) A、家贫,无从致书以观看,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B、余立待左右,援疑质理,俯身低耳以请; C、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 D、寒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 4、找出下列句子中的通假字。 ①四支僵劲不能动.____________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____________ 5、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或遇其叱咄 一食或尽粟一石 B、不敢稍逾约 稍出近之 C、烨然若神人 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 D、礼愈至 至则无可用 6、作者认为自己“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用文中原话)。 7、翻译句子。 ①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二、阅读下列语段,完成习题 ㈠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观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也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解释下列句中的文言实词。 ①又患无硕师________________ ②每假借于藏书之家________________ ③俟其欣悦________________ 2、下列句中文言虚词“以”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无从致书以观 A、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B、计日以还 C、俯身耳以请 3、下列选项中的文言句式与“弗之怠”一句相同的一项是( ) A、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何陋之有 C、马之千里者 4、翻译下列句子。 ①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本文第一段写“我”求学时___________的精神,第二段写求师时___________的态度。 6、有人认为成功来自勤奋学习,有人认为来自机遇,有人认为来自天生的聪明,谈谈你的看法. ㈡ ①余幼时即嗜学。②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③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④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⑤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⑥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⑦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⑧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⑨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⑩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⑾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⑿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⒀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⒁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⒂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⒃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给文中加粗的字注音。 ①砚( ) ②怠( ) ③媵( ) ④衾( ) ⑤绮( ) ⑥臭( ) ⑦缊( ) 2、找出文中含有通假字的句子,并写出本字并释义。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粗字词的含义. ①弗之怠( ) ②走送之( ) ③无硕师名人与游( ) ④援疑质理( ) ⑤通其叱咄( ) ⑥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 ) 4、对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我家穷,无法买书来看,每天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自抄写,计算好了日子归还。 B、我家穷,没有办法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亲手抄写,计算着日子按时归还。 C、我家穷,没有地方买书来读,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用笔抄写目录,计算好日子归还. D、我家穷,没有办法找到书来读,每天假装向有书的人家去借,借来就用笔记下来,计算着什么日子归还. 5、对本段层次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B、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C、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D、①/②③④⑤/⑥⑦⑧⑨⑩⑾⑿/⒀⒁⒂⒃ ㈢ 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緼袍敝衣处其间,略无羡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1、对上段中“舍”“腰”“略”“知"解释正确的是( ) A、房子 腰间 丝毫 感觉 B、房子 腰上挂着 稍微 知道 C、房子 腰上挂着 丝毫 感觉 D、房子 腰间挂着 丝毫 知道 2、“日再食”的正确译文是( ) A、每天的第二顿 B、每天吃两顿 C、每天吃第二顿的时候 3、“以中有足乐者"是指( ) A、作者认为读书是足以快乐的事 B、作者认为自己家贫而能勤奋读书,这是足以快乐的事 C、作者认为书中有令自己欣慰的事 4、作者写舍生服饰华贵的目的是( ) A、突出自己求学的勤奋 B、侧写自己生活条件的艰苦 C、表达对同舍生的鄙夷 D、表现同舍生的不学无术 【参考答案】 一、基础知识题 1、①shì ②yú ③sì ④chì duō ⑤jūn ⑥yìng ⑦qiè ⑧yùn 2、①得到 ②跑 稍微、稍许 ③更加仰慕 ④忧虑、担心 曾经 ⑤等到 3、C 4、①“支”通“肢”②“被”通“披" 5、A 6、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7、①又担心没有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二、阅读理解题 ㈠ 1、①大 ②借 ③等待 2、B 3、B 4、①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②我恭敬地站在他旁边,提出疑难,询问道理。 5、刻苦勤奋 谦恭诚恳。 ㈡ 1、①yàn ②dài ③yìng ④qīn ⑤qǐ ⑥xiù ⑦yùn 2、①四支僵劲不能动“支”通“肢",肢体 ②同舍生皆被绮绣“被”通“披”,穿 3、①懈怠、放松 ②跑 ③才学渊博的老师 ④引、提出;询问 ⑤训斥、呵责 ⑥穿着旧棉袄、破衣服 4、B 5、A ㈢ 1、C 2、B 3、A 4、B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一、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2、人们为什么“多以书假余”? (2分) 3、从本段看,作者最终能够学业有成的原因是:(1) (2) (3) (3分) 【1、3分 等到他高兴了,我才又向他请教。(原句中词语翻译错一个扣0.5分,句子不通顺扣0.5分,扣完该小题分值为止)2、2分 因为我守信,按时还书。3、3分 刻苦好学 博览群书 虚心请教 (各1分)】 二、对比阅读: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当余之从师也,负箧②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③,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④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注]①怠:懈怠。②箧:书箱。③舍:学舍,书馆。④媵人:服侍的人.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③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④,削荆⑤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⑥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⑧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注)①任末:人名。②笈:书箱。③或:有时。④庵:茅草小屋。⑤荆:这里指荆的枝条。⑥麻蒿:一种植物,点燃后可照明。⑦悦:敬佩。⑧易:交换。 1.请用“/”为下面两个句子标明朗读停顿.(2分) (1)手指不可屈伸 (2)夫人好学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4分) (1)媵人持汤沃灌 汤: (2)以衾拥覆 衾: (3)负笈从师 负: (4)编茅为庵 为: 3.翻译下列两个句子。(4分) (1)录毕,走送之。 (2)人若不学,则何以成? 4.〔甲〕〔乙〕两段文字在内容上有哪些共同点?(3分) 【答案1.(1)手指/不可屈伸(2)夫/人好学(画出此处即可)(每小题1分)2.(1)汤:热水 (2)衾:被子 (3)负:背(背着) (4)为:做(做成)(每小题1分)3.(1)抄完了,赶紧(或跑着)把书还给人家。(2)人如果不好好学习,那么凭什么成功(成就事业)?(关键词翻译准确,语言通顺)(每小题2分)4.都表现了人物勤奋好学(嗜学、勤学)和求学不怕险阻(艰辛)的精神.(答到一个方面给2分,答到两个方面给3分。只答“从师学习”给1分)】 三、阅读: [甲]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节选自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乙]任末①年十四,负笈②从师,不惧险阻。每言:人若不学,则何以成?或依林木之下,编茅为庵③,削荆为笔,刻树汁为墨。夜则映星月而读,暗则缚麻蒿④自照.观书有会意处,题其衣裳,以记其事。门徒悦其勤学,常以净衣易之。临终诫曰:“夫人好学,虽死犹存;不学者,虽存,谓之行尸走肉耳。(节选自王嘉《拾遗记》)[注]:①任末,东汉新繁人,字叔本,少习《齐诗》,学识渊博,游京师,教授十年.②笈:书籍.③庵:茅草小屋。④麻蒿:植物名称,点燃后可照明. 1.填空。(5分) (1)甲文中加点的“加冠”的意思是 。乙文中加点的“会意”的意思是 。(2分) (2)甲文中作者写自己加冠以后求师的情况,先写,再写,最后写。(3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①俟其欣悦,则又请焉()②尝趋百里外() ③夫人好学,虽死犹存()④题其衣裳() 3.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4分) ①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2分) 答:②人若不学,则何以成?(2分) 答: 4.请选用一句诗或对联来概括这两段文字体现出来的共同意思,并简要说明理由.(3分) 诗句或对联: (1分)理由 【答案:1.(1)到了成年;对精神实质有所领会(各1分)(2)参考答案:叩问之难旅途之艰生活之苦(字句不要求完全一致,意对即可,但顺序不能颠倒。每空1分,计3分)2.(1)等到(2)曾经(3)即使(4)写(4分)3.该题考的是理解句子的意思。(4分)(1)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还是获得了很多知识(终于还是有所收获)。(意思对即可)(2分)(2)(一个)人如果不学习,那么他凭什么取得成就呢?(意思对即可)(2分)4.此题为开放题,答案不唯一。答案示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或“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诗一句即可,1分)理由:上述两段文字均揭示了学习须不怕艰苦,勤学不辍的道理,与所选对联(诗句)的含义一致。(2分)】 四、阅读: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有错误的一项是:( )(2分) A.余/因得/遍观群书 B。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C.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D。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意思。(4分) A。余幼时即嗜学 ( ) B。腰白玉之环 ( ) C。俟其欣悦,则又请焉( ) D。媵人持汤沃灌 ( ) 3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 ⑵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4、宋濂之所以成功,除了他“嗜学”、“遍观群书”、“执经叩问"等因素外,更重要的原因是什么?(2分) 答: 【1、(2分)C 2、(4分,每项1分)A.爱好、喜欢 B。在腰间佩带 C.等待 D。热水 3、(4分) ⑴到了成年,更加羡慕圣贤的学问。或译成:已经成年,更加羡慕圣贤的道理.(只要意思正确即可给分)(2分) ⑵因此即使我比较愚钝,但终于有所收获。或译成:因此我虽然比较愚钝,但终于学有所获。(只要意思正确即可)(2分) 4、(2分)用文章中的话作答: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答成“以中有足乐者"亦可。用自己的话回答,答出以下要点:①坚守学习信念 ②保持良好的学习心态 ③克服生活上的重重困难 只要意思正确即可。】 《送东阳马生序》练习题 一、按课文填空 ( )冰坚 弗之( ) 德( )望尊 ( )疑质理 遇其( )( ) 足肤( )裂 负( )( )( ) 以( )拥( ) ( )袍( )衣 ( )然若神人 二、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嗜学 逾约 俟其欣悦 叱咄 既加冠 负箧曳屣 皲裂 媵人 以衾 容臭 烨然 緼袍敝衣 弗之怠 三 阅读文章第一段 回答有关问题 1解释加点的词语 走送之 嗜学 致书 弗之怠 既加冠 以书假余 以衾拥覆 稍逾约 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援疑质理 俟其欣悦 硕师 执经叩问 稍降辞色 或遇其叱咄 礼愈至 四支僵劲不能动 媵人持汤沃灌 同舍生皆被绮绣 腰白玉之环 卒获有所闻 口体之奉 2 翻译句子 ①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②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 ③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④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⑤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3 ①揭示作者小时候就很勤奋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②最能表现作者抄书之苦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 表明作者“尝趋 百里外”求学原因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4 你觉得“先达”对“未尝稍降辞色”的态度可取吗?谈谈你的理解。 3结合课文,谈谈你从作者的读书经历中悟出了那些学习秘诀? 4请写出你所积累的有关勤奋刻苦的名言警句。(最少三组) 7 从文中找出说明作者不辞艰辛求师 勤学原因的三个句子是__________ 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 8 写自己的求学经历, 为什么作者要写同舍生的豪华衣饰? 9 结合全文,用自己的话谈谈作者为什么能克服种种困难,而“卒获有所闻”? 10 作者从那三方面来表现自己求学的艰难? 答案:一 1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明初文学家 开国文臣之首”.当今文章第一“太史公” 刘基、高启 2 宋学士文集 马君则 赠序 勉励他勤奋学习,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二 shì yú sì chì duō guān qiè xǐ jūn yìng qīn xiù yè yūn dài 三 1 跑 特别喜欢 得到 不 懈怠 放松 已经 借 被子 超过约定的期限 因此 提出疑问 询问道理 等待 大 拿着 请教 周到 2 ①经常向有书的人家去借,亲手用笔抄写,计算着约定的日子按期归还。 ②因此人家多愿意把书借给我,我也因此能够看到各种各样的书。 ③又担心没有与大师、名人交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 ④我站在旁边侍侯着,提出疑难,询问道理,弯着身子侧着耳朵来请教. ⑤所以我虽然愚笨,但终于能够有所收获。 ⑥,(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一句话也不敢多说; 3 ①余幼时即嗜雪 ②天大寒 砚冰坚 手指不可屈伸 ③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 ⑤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人。 4提要:①不可取 师生关系应该是民主平等关系,老师应该放下高高在上的架子,与学生平等交流,互相信任,共同学习,这样才能营造和谐的教学氛围,有利于我们的学习和生活。 ② 可取 我认为“先达”的“未尝稍降辞色” 并非不尊重学生,而是一种更负责任的尊重,因为只有“严师”才能出“高徒",才能出高素质的学子。 3 提要:①学习要勤奋 ②求师要诚心 ③求学必须不断克服并战胜困难等等 4(1)业精于勤,荒于嬉。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3)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 (4)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5)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6)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5 示例 ①现在我们的求学条件优越,远远超过了宋濂。 提要:② A “业精于勤荒于嬉”,学习条件的好坏,对学习效果没有决定性的影响,成功地重要因素是求学者的态度,要“勤且艰”,要勤奋刻苦,不畏艰难,要有恒心。B 学习知识,是我们每个学生的责任和义务,不在生活上攀比,专心致志,胸中自有真乐,要有高尚的精神追求,才能学有所成。C我们求师要诚心,要尊师重道. 7、余幼时即嗜学 益慕圣贤之道 以中有足乐者 8、与我的缊袍敝衣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作者求学条件之艰苦,体现其不慕富贵,不畏艰难,刻奋读书,勤奋求知的思想境界。 9 依靠精神的力量,强烈的求知欲 战胜了物质上的贫穷。 10读书难、从师难、求学生活艰苦 。.宋濂,字景濂,号潜溪,_____(朝代)文学家。他的散文清新简洁,行文善于变化,思想也比较深刻。朱元璋称他是“__________________",刘基赞许他“_________________”,四方学者称他“____________"。宋濂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并列为明初诗文三大家。本文节选自《___________________》,这里“序”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文,完成5~8题.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 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5..全文从几个方面讲述了自己刻苦求学的经历? 6..从文中可以看出,明代太学生有哪些优越的学习条件? 7。.全文主要采用了什么写作手法?有什么作用? 8。.作者写作此“序”的目的是什么?你认为作者学有所成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9。.翻译“寓逆旅”至结尾句。 参考答案: 一、1..AA yè 2..(1)超过 (2)懈怠 (3)等待 (4)书箱 3..BB(脸色) 4。.明初 开国文臣之首 当今文章第一 太史公 刘基 高启 宋学士文集 赠序 5..读书之难,求教之难,行路之难,衣食之难。 6..日有廪稍之供,岁有裘葛之遗;坐大厦之下而诵《诗》《书》;有司业、博士为之师;凡所宜有之书皆集于此. 7..对比.进一步突出太学生学习条件之优越,从而告诫他们要精其业,成其德. 8..进一步勉励马生更加刻苦向学。“盖余之勤且艰若此”概括-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送东阳马生序 东阳 马生序 练习题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