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附答案).doc
《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附答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下物理实验题归类(附答案).doc(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教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实验探究复习 实验探究内容及考查点 一、重力、弹力与摩擦力 1.弹簧测力计的使用 2.探究重力与什么因素有关 3.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4.二力平衡条件 5.牛顿第一定律 二、压强、浮力 1.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压强) 2.探究液体压强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3.探究气体压强与什么因素有关 4、大气压强的测量 5.探究浮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6.探究物体的浮沉条件 三、简单机械 1.探究杠杆平衡条件 2.探究滑轮、滑轮组用力情况与各自特点 3.轮轴与斜面 四、功和机械能 1.滑轮组机械效率 2.斜面机械效率 3.探究动能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重力与质量的关系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 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控制变量法的运用 匀速拉动物块运动(便于读数、拉力等于摩擦力) 牛顿第一定律 牛顿第一定律;控制变量法;实验加理论推导的实验思路 二力平衡的条件 二力平衡的条件;控制变量法 ※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压力作用效果的影响因素 压力作用效果的呈现(观察物体的凹陷程度) 液体压强的特点 压强计的使用(观察U形管两边液面的高度差) 控制变量法;液体压强的特点 浮力的影响因素 浮力的影响因素;弹簧测力计的使用;浮力的求解 ※阿基米德原理 阿基米德原理的内容;测力计的读数 浮力的求解(两次测力计的示数差) 实验的步骤(称小桶重力;空中称物重;水中称读数;称小桶和水的重力) 杠杆的平衡条件 杠杆的平衡条件 力臂的读取(杠杆水平时读杠杆上的刻度) ※滑轮组的机械效率 机械效率的理解 有用功和总功的求解(有用功——重力做的功;总功——拉力做的功) 拉力与物体重力的关系(F=(G+G动)/n;n——动滑轮上绳子的段数) 匀速拉动绳子(便于读出拉力的示数) 一、力的作用效果 1、小强在学习力的相关知识中,对“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问题提出了如下一些猜想: ①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大小有关;②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方向有关; ③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④力的作用效果与物体间相互作用的面积有关。 上述猜想是否正确,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来进行探究。要求写出实验探究的步骤和分析与结论。 (1)你选择的猜想是 。(填写序号) (2)实验探究步骤: . (3)分析与结论: . 二、弹簧测力计 1.小华在课外探究弹簧的长度跟外力的变化关系,利用如图所示实验装置记录了相应实验数据如下: 钩码质量(g) 0 50 100 150 200 250 300 400 指针位置(cm) 2 3 4 5 6 7 7.5 7.5 (1)这项研究在实际中的应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实验数据你可得到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小华作出了如下三个图象,其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2011重庆,第16题第(4)题)下图是量筒的测量情形,图l4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________N。 图14 3.(2011江苏无锡,第32题)为制作弹簧测力计,某物理实验小组对弹簧的伸长与拉力的关系作了探究.下表是他们利用甲、乙两根不同的弹簧做实验时所记录的数据. 甲弹簧受到的拉力/N O l[来源:学科网ZXXK] 2 3 4 5 6 甲弹簧的长度/cm 6.O 9.O 12.0 15.O 18.O 21.O 24.O 乙弹簧受到的拉力/N O l 2 3 4 S 6 乙弹簧的长度/cm 6.0 7.5 9.O lO.5 12,0 13.5 15.O 表一 表二 (1)分析表一和表二数据可知:①在一定条件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它所受的拉力成 ; ②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比乙弹簧 (选壤“大"或“小”)。 (2)如图所示的A、B两弹簧测力汁分别使用了甲、乙两弹簧,它们的外壳相同,刻度线分布情况相同.则量程较大的是 (选填“A”或“B”下同)测力计,精度较高的是 测力计. (3)经实验探究发现:在拉力相通的情况下,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的材料、粗细、原长(弹簧不受外力时的长度)等均有关系,请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证实弹簧伸长的长度与弹簧原长有关 。 4.(2011山东济宁,第Ⅱ卷第11题)在“制作橡皮筋测力计”的活动中,同学们发现:在一定的范围内,橡皮筋受到的拉力越大,橡皮筋的长度越长。根据这一现象,小明和小丽提出如下猜想(见图5)。究竟谁的猜想正确呢?他们决定一起通过实验来验证自己的猜想。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一般用符号△L表示,它等于挂上钩码后皮筋的长度L与皮筋没有挂钩码时的长度L。之差,即 △L=L-L。 图5 (1)要完成实验,除了需要一根橡皮筋、若干个相同的钩码、铁架台和细线外,还需要的器材是 。 (2)小明和小丽的实验记录数据如下表: 1 拉力(钩码总重)F/N 0 0.5 1.0 1.5 2.0 2.5 2 橡皮筋的总长度L/cm 4.5 5.1 5.7 6.3 6.9 7.5 3 橡皮筋伸长的长度△L/cm 0 0.6 1.2 2.4 3.0 ①没有挂钩码时,橡皮筋的长度L0= cm。 ②请将表格中第3行的数据补充完整。 ③要判断小丽的猜想是否正确,应对表格中的哪两行数据进行分析比较? 答:应对 (选填序号)两行数据进行比较。 ④分析表格中的数据,你认为实验能初步验证谁的猜想是正确的?答: 。 你是如何分析数据并做出此判断的?请简要写出你的判断依据: 。 5、(3分)如图17所示,把小球从O点沿水平滑杆拉到A点.放开后小球在D点两侧来回振动。对小球振动的快慢,小星提出了如下猜想: A.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被拉离O点的距离x有关: B.小球振动的快慢与它的质量m有关。 (1)现有固定支架、弹簧、质量不同的小球、天平、刻度尺等器材。为完成本实验,还需要的器材是_______。 (2)小星实验探究的部分数据记录如下: 实验序号 OA距离x/cm 小球质量m/g 振动30次所用的时间t/s 1 4 50 30 2 6 50 30 3 8 50 30 表格中的实验数据是验证猜想_______时记录的。(选填“A”或“B”) (3)分析表格中的数据,可得出结论:_______ 三、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 1、某同学在探究“物体所受重力大小与物体质量的关系”的实验记录如下表: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 (kg) 重力G (N) 比值G/m (N/kg)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1)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两个测量工具是: (2)分析表中数据,能得出的结论是: 2、下表4是小英同学探究重力与质量的关系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实测物体 物体质量m/Kg 重力 G/N 比值G/m N・Kg-1 物体1 0.1 0.98 9.8 物体2 0.2 1.96 9.8 物体3 0.3 2.94 9.8 ⑴在实验过程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是 和 。 ⑵分析表中实验数据,得出结论是: 。 ⑶在通常情况下,我们认为g为9.8N/kg,但经过科学家的精确测量,发现在不同的地理位置g值存在着微小差异。下表为各个不同城市的g值大小,观察分析表中提供的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地点 赤道 广州 武汉 上海 北京 纽约 莫斯科 北极 g值大小 9.780 9.788 9.794 9.794 9.801 9.803 9.816 9.832 地理纬度 0° 23o06′ 30o33′ 31o12′ 39o56′ 40o40′ 55o45′ 90o ①g值相同的城市是 ;g值差异最大的城市是 。 ②猜想g值变化的可能原因是 四、二力平衡 1.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实验中,小明选择了如图的装置,把小卡片两端细线绕过滑轮,并挂上钩码. 滑轮 滑轮 细线 细线 第27题图 ⑴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 ▲ (填“考虑”、“不考虑”)小卡片的重力;探究两个力大小关系时,应该观察细线两端所挂钩码的个数. ⑵为了探究两个平衡力是否在同一条直线上,进行如下操作: ▲ (填“挤压”、“翻转”或“旋转”)小卡片,松手后观察小卡片是否平衡. ⑶小明利用弹簧测力计代替图中的钩码进行了探究,发现两个力的大小还有较小的差距.你认为形成差距的原因是 ▲ (答出一条即可). 2.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甲、乙两组同学分别选择器材后,设计组装的实验装置如下图所示。老师指出乙组同学选择的器材更加合理,其原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探究力的大小对二力平衡的影响时,利用了定滑轮能够________的特点,并通过调整________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保持F1与F2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到下图中的位置,松手后,小车将无法在此位置平衡。实验中设计这一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二力平衡时,两个力必须满足哪个条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在“探究二力平衡条件”的活动中,主要是通过探究力对物体的作用效果来实现探究目的的。如图所示是可供选择的两种探究方案。 (1)图a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小卡片,图b的探究方案中研究对象是 ; (2)小明选择了图a所示的探究方案。他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细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后,就在两线端挂上钩码。这是用于探究两个力的 和 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3)探究活动中还要求要把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然后再松手。这样做的目的是用于探究不在 上的两个力对物体平衡的影响。 (4)两个探究方案相比较,你认为哪个方案的探究过程对实验结论的影响小一些?为什么? 4.(2011四川成都,A卷第26在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的实验中: (1) 实验装置如图17所示。实验目的是探究小车在水平方向上所受两个拉力F1、F2的关系。实验中,小车应该处于 状态。 (2) 实验中,通过调整 来改变F1和F2的大小。 (3) 实验中,保持F1与F2大小相等,用手将小车扭转一个角度,松手后,小车将 _。 5、如图3的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重力可忽略不计)两对危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调整 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没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予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D.小卡片容易扭转 五、探究摩擦力 1.右图是探究“阻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过程. (1)根据图中情景可以判断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①是假设,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B.①②③④都是实验事实 C.①②是实验事实,③④是实验推论 D.①②③是实验事实,④是实验推论 (2)每次让小车从斜面同一高度由静止滑下,记下小车最终停在水平面上的位置.可知小车受到的阻力越小,小车运动的路程越 .其中运动的小车在木板上最终停下来,是因为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 (选填“平衡力”、 “非平衡力” 或“不受力”). (3)若用木块代替小车再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还需要添加的器材是长方体木块、钩码和 . 2.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小明的三次实验情况分别如图19中的甲、乙、丙所示。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拉木块在水平木板(或毛巾)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______知识可知,这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等于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2)小明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关系”时,利用图19中甲、乙两组数据比较得出:“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就越大”的结论。你认为他这样对比这两组数据就得出这样的结论对吗?______。你的理由是:___________。 (3)请你根据小明这三次实验情况设计一个实验数据记录表格。 (4)从图中甲、丙两组数据比较,你能得出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 3.通过物理知识的学习,同学们不难发现: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如图17所示),用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时,必须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 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上的示数可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又如,在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中(如图18所示),让同一小车从斜面上相同的高度由静止滚下,在粗糙程度不同的平面上运动,小车在水平方向上受力的大小可通过小车 表现出来。 图18 图17 (2)当要研究某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的关系时,一般要采用 法。例如:在探究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中,要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关系,就要多次改变 ,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 4、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的实验过程如图20所示. 图20 (1)实验操作的关键是什么? (2)由甲、乙两图得到的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乙和图丙探究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小明又猜想: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接触面积有关.请你利用图中已有的 器材,设计探究方案验证小明的猜想. 。 5、用图5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图5 (1)让小车从斜面上滑下后沿水平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 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个斜面的 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斜面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 ,小车运动的距离 。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保持 . 6、如图7所示是小明 “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图中铜块和木块的大小和形状完全相同。 (1)实验时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沿 方向做 运动。 (2)比较(甲)、(乙)两图,可得到的结论是 。 (3)图(甲)中弹簧测力计的读数是 N。 (4)图(乙)、(丙)中铜块和木块叠在一起的目的是使 相同,可得到的结论是 。 六、牛顿第一定律 1.用图14所示的实验装置研究运动和力的关系。 (1)让小车从斜面滑下后沿水平面运动,是为了使小车在竖直方向上受到的 力和 力相平衡,其作用效果相互抵消,相当于小车只受水平方向上的摩擦力。 (2)每次都让小车从同一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是为了使小车在滑到底端时具有相同的速度。 (3)比较图14 中小车在不同表面滑行的最大距离,可以得出:在初速度相同的条件下,水平面越光滑,小车受到的摩擦力越 ,小车运动的越 。 (4)在此实验的基础上进行合理的推理,可以得到:运动物体不受外力时,它将 。 2.在探究“力对物体运动的影响”的实验中,在水平桌面上分别铺上分别粗糙程度不同的毛巾、棉布、玻璃, 让小车自斜面顶端从静止开始滑下,小车从同一高度滑下后,在不同物体表面上运动的距离如图11所示。 (1)实验时小车每次都从斜面顶端滚下,是为了让小车在这些物体表面开始运动的___________相同。 (2)由图示可知,小车在玻璃上运动的距离最___________,这说明小车受到的阻力越______________,速度减小得越慢。 (3)根据这个实验推理:若水平物体表面绝对光滑(即小车不受任何阻力作用),那么小车将一直保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如图17所示的是研究牛顿第一定律的实验。 (1)实验时要让同一辆小车从斜面的同一高度滑下,目的是为了使小车在三种不同表面上运动的初始速度 。 (2)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小车在__________表面上前进的距离最远,但最后会停下来,这是因为 力改变了它的运动状态。 图17 (3)牛顿第一定律是在实验的基础上,通过 而抽象概括出来的。 七、探究惯性 1.木块与小车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遇到一障碍物时,小车停下,木块从车上的a点滑至b点(如图甲),是因为木块具有 ;木块能停在b点,说明木块在滑动过程中受到向 (填“左”或“右”)的摩擦力作用.为测量摩擦力的大小,小明在障碍物上固定了弹簧测力计拉住木块,用手拉着小车向左运动(如图乙).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方向向 (填“左”或“右”),大小是 N. 甲 乙 a b 左 右 3 3 2 2 N 障碍物 障碍物 2、为了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小明在家里找到了一块海绵(如沙发垫)、一个方凳、一个 铁锤(或其他重物),进行如下实验: ①将凳腿朝下放在海绵上,如图24A; ②在凳上加一铁锤,如图24B; ③将凳面改为朝下放在海绵上,并加上铁锤, 如图24C。 图24 根据小明作法及图中实验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中为什么选用海绵而不是其它像木板之类的材料? 。 (2)实验中“压力的作用效果”如何体现? 。 (3)由图A和B可得结论: 。 (4)由图B和C可得结论: 。 3、马剩同学利用砝码、小桌、装有沙子的容器等实验器材,做“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实验,如图甲所示. (1)保持小桌对沙子的压力不变,改变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小明发现接触面积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浅,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有关. (2)保持小桌与沙子的接触面积不变,改变小桌对沙子的压力,小明发现压力越大,小桌陷入沙子越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___________有关. (3)实验过程中,压力的作用效果是通过______________ _表现出来的.本实验所用到的研究方法是 。 (4)小明将小桌和砝码又放到一块木板上,如图乙所示,比较甲、乙两种情况后,小明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还与接触面的材料有关,请对此结论作出简要评价. _____ _______。 4、小明同学利用A、B两物体、砝码、泡沫等器材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如图8所示。 (1)实验中小明是通过观察 来比较压力作用效果的。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能够得到的结论是 。 (3)若要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应通过比较图 所示实验。 (4)小华同学实验时将物体B沿竖直方向切成大小不同的两块,如图所示。他发现它们对泡沫的压力作用效果相同,由此他得出的结论是:压力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无关。你认为他在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八、液体压强 1、在“研究液体压强”的实验中,进行了如图23中各图所示的操作。 图23 (1)为了顺利完成实验,除图中画出的器材外,还需要用到___; (2)比较图中代号为___、__、__的三个图,可得到的结论是: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比较__、__两图,可以知道:在深度相同的情况下,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它的密度有关,液体的密度越大,压强________; (4)、比较A、D、E三个图,可以看出:_______。 2、两只杯子,分别盛有清水和盐水,但没有标签,你能否用压强计将它们区别开? (1)当压强计的金属盒在空气中时,U形管两边的液面应当相平,而小明同学却观察到如25(a)所示的情景. 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U形管左支管液面上方的气压______大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调节的方法是 : A.将此时右边支管中高出的液体倒出 B.取下软管重新安装 (2)小明再作图13-12(b)所示的检查. 当用手指按压(不论轻压还是重压)橡皮膜时,发现U形管两边液 柱的高度几乎不变化.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 (3)压强计调节正常后,小明将金属盒先后浸入到两杯液体中,如图13-12(c)和(d)所示. 他发现图13-12 (d)中U形管两边的液柱高度差较大,于是认为图13-12(d)杯子中盛的是盐水. ①你认为,小明的结论 是 (填“可靠的”或“不可靠的”);②简要说明理由: . 九、大气压 1、小明同学利用标有“4.5mL”注射器、弹簧测力计、刻度尺等器材测量大气压强的值.实验步骤如下: (1)把注射器的活塞推至注射器筒的底端,然后用橡皮帽堵住注射器的小孔,这样做的目的是 。 图10-7 (2)如图10-7所示,用细绳拴住注射器活塞,使绳的另一端与弹簧测力计的挂钩相连,然后水平向右慢慢拉动注射器筒,当注射器中的活塞静止时,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8.2N。 (3)用刻度尺测出注射器的全部刻度的长度为6cm,活塞的横截面积为 cm2。 (4)测得大气压强的数值为_ Pa。(保留二位小数) (5)朱冉了解到班内同学的实验误差普遍很大,有的偏大,有的偏小.请分析,该实验过程中导致误差的因素有(请写出两条) 。 2.大气压随高度的升高而降低,一只登山队测出了几个高度的大气压,如下表所示. 高度h/km 大气压p/×105Pa 0 1.01 0.4 0.97 0.8 0.92 1.4 0.86 2.0 0.79 图10-6 (1)请你根据表中的数据,在图10-6所示的坐标中作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图像. (2)根据图像,可以看出大气压随高度变化的数量关系大致为: (3)当高度为1km时,大气压约为 Pa.当高度为3000km时,已到了大气层的边缘,此处的大气压约为 Pa. (4)除了高度,大气压还与什么因素有关?请提出一个猜想: . 3、探究流体的压强与流速的关系:如图2所示,取两张白纸,让其平行地自然下垂,向两纸中间用力吹气;你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你通过本实验可以得出的初步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右图是小丽家购买的一辆小轿车,她发现轿车的外形类似于飞机的机翼,则轿车在快速行驶过程中,车子上方空气的流速_________车子下方空气的流速,因而车子上方气体的压强__ 车子下方气体的压强,从而使得轿车对地面的压力________车的重力。(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十、杠杠平衡条件 1、在“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中: (1)把杠杆挂在支架上,实验前没有挂钩码时,发现杠杆右端下倾,可将右端螺母向_____边旋转,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填“左”或“右”)。 (2)实验中共有6个钩码,杠杆上每格距离相等,调节好杠杆后,在杠杆左边离支点2格的A处挂了3个钩码,如右图所示,为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请你在杠杆右边挂上钩码(用一种方法).你的方法是_________。 (3)实验中改变支点两侧的钩码位置和个数,用同样的方法一般要做三次,得到三组数据并进行分析.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__。 6、某同学在做“研究杠杆平衡条件”的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步骤. a.把杠杆的中点支在支架上;b.把钩码挂在杠杆的两边,改变钩码的位置使杠杆水平平衡; c.记下两边的钩码的重,用尺量出它们的力臂,记下实验数据; d.改变力和力臂数值,做三次实验.e.求出各次实验的动力乘以动力臂和阻力乘以阻力臂数值. (1)请你指出该同学在__ _步操作之前漏掉了一个重要步骤,这个步骤是____ ___ 。 (2)如果实验中所用钩码的质量都相等,如果在如图6甲图示,杠杆的B处应该挂____个钩码,才能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 (3)如果在C点改用弹簧测力计拉,为了使杠杆在水平位置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最小,应沿______ 方向拉。 (4)如果如图6乙图示把弹簧测力计斜拉,且拉环固定在支架上,水平平衡时弹簧测力计示数比步骤(3)中的____________.如果此时在A点的钩码下方再挂一个钩码,为了再次使杠杆平衡,且弹簧测力计示数不变,应将悬点E向_____ __移动。 十一、浮力 1、小刚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酒精),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下图27表示探究过程及有关数据。 图27 (1).分析②、③、④,说明浮力大小跟 有关。 (2).分析 ,说明浮力大小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3).物体完全浸没在酒精中所受的浮力是 N。 (4).根据图中的实验数据,该金属块的密度是 kg/m3。(g取10 N/kg) 2、在“探究浮力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时,同学们提出了如下的猜想: ①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深度有关; ② 可能跟物体的重力有关; ③ 可能跟物体的体积有关; ④ 可能跟物体浸入液体的体积有关; ⑤ 可能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图28 2、为了验证上述猜想,李明做了如图28所示的实验:他在弹簧测力计下端挂一个铁块, 依次把它缓缓地浸入水中不同位置,在这一实验中: (1)铁块从位置1-2-3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从位置3 -4的过程中,弹簧测力计的示数 ,说明铁块受到的浮力 。(填“变大”、“变小”或“不 变”) (2)通过这一实验可以验证上述猜想 是正确的,猜想 是不正确的(填上面猜想的序号)。 (3)给你一杯清水、一个熟鸡蛋和适量的食盐(如图29),请你设计实验验证浮力与液体的密度是否有关。简要写出你的实验验证的方法 3、小明同学用一个弹簧测力计、一个金属块、两个相同的烧杯(分别装有一定量的水和煤油),对浸在液体中的物体所受的浮力进行了探究。探究过程如图9所示,部分数据记录见右表。 实验序号 A B C D E 排开液体的质量/g 0 100 200 300 240 排开液体的重力/N 0 1 2 3 (1)请将表格中的数据填全。 (2)分析图9中的A、B(或A、C……),说明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 (填方向)的浮力;金属块浸没在水中所受的浮力是______N。 (3)分析图38中的 三图,说明浸在同种液体中的物体,受到的浮力大小跟物体排开的液体的体积有关。 分析图9中的D、E两图,可以得到结论: 。 (4)小明进一步分析、计算B、C、D、E四种情况下物体排开液体的重力,并与四种情况下浮力的大小进行了比较,得到的初步结论是 。 十二、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 1、物理实验要遵循实事求是的原则。小雯同学在“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特点”的实验中,完成了如下图22所示的实验并记录了数据。 通过分析数据,她觉得与书中的结论有较大偏差。你一定也做过这样的实验,回想你的实验经历,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出现这样结果的主要原因各是什么? 分别叙述。 (2)请你对小雯的实验方法提出合理的改进意见。两种情况分别提出 实验次数 物重 G/N 使用定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 F1/N 图22 使用动滑轮时测力计的示数F2/N 1 1.00 0.60 0.65 2 1.50 1.10 0.90 3 2.00 1.60 1.15 2、下图11是小明同学探究斜面机械效率跟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装置. 实验 次数 斜面的 倾斜程度 物块 重量 G/N 斜面高度 h/m 沿斜面 拉力 F/N 斜面长 s/m 机械 效率 1 较缓 10 0.1 5.0 1 2 较陡 10 0.3 6.7 1 45% 3 最陡 10 0.5 8.4 1 60% 实验时他用弹簧测力计拉着同一物块沿粗糙程度相同的斜面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的部分数据如下: (1)小明探究的是斜面的机械效率跟 的关系.在第1次实-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八 年级 物理 实验 归类 答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