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要点探析.pdf
《初中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要点探析.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初中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要点探析.pdf(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48 2024/8心理健康与生涯发展初中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要点探析文/方圣杰【摘 要】当前,校园欺凌问题广受关注。研究者从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角度出发,基于文献梳理、数据调研、个案干预、防治实践,提炼出初中校园欺凌的预防与干预要点。教师应甄别学生是否属于“受欺凌”范围;安抚受欺凌者的负面情绪,帮助他们打开心结;进行应对方式训练,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提升自我掌控感;建立社会支持系统,提升学生的安全感;帮助学生消除心理顾虑,提升求助意愿以阻断欺凌行为。【关键词】初中 校园欺凌 预防 干预一、问题提出2017年11月,教育部等十一部门联合印发的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指出,要明确学生欺凌
2、的界定,建立健全防治学生欺凌工作协调机制,积极有效预防。校园欺凌是指个体被一个或多个学生有意地、反复地、持续地施以负面行为,造成受害者心理或身体的不适或伤害。校园中,常见的欺凌行为包括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关系欺凌和网络欺凌。当前,各级各类层面均出台了一系列法规和制度,但校园欺凌现象屡禁不止。根据欺凌“重复发生性”的特征、有关研究的统计分类方法,一般把那些时常或者更频繁的欺凌他人的个体被认定为欺凌者。与此对应,本研究把那些时常或更频繁受到他人欺凌的个体界定为受欺凌者。在本研究基础调研中,笔者采用整群抽样法,共发放问卷360份,回收有效问卷287份,有效率为80%。调研工具选取张文新等修订的Olw
3、eus欺凌问卷中的受欺凌行为问卷,共六个条目,分别调查学生身体欺凌(指侵犯他人身体或者恐吓威胁他人等)、言语欺凌(指辱骂、讥讽、嘲弄、挖苦他人或起侮辱性绰号等)和关系欺凌(指恶意排斥、孤立他人,影响他人参加学校活动或者社会交往等)的现状,采用Likert5点计分方法。数据结果显示,有149名(51.9%)的学生表示自己在过去几个月内曾经受到过不同程度的欺凌,其中有52名(18.1%)学生表示自己经常受到欺凌,学生最常受到的欺凌类型为言语欺凌(28.8%),其次为关系欺凌(19.2%),同时遭受身体、言语与关系欺凌的学生占比为17.3%。调研结果显示,与身体欺凌相比,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发生得更多
4、,这在某种程度上说明校园欺凌形式越来越隐蔽,有时受欺凌者可能存在不能立即被识别或观察到的外伤。为此,教育者要善于根据儿童、青少年的情绪状态、心理动向、行为表现等特点去甄别欺凌学生是否受到欺凌,保护未成年人。欺凌事件给受欺凌者造成负性影响,研究表明,儿童青少年受欺凌经历能够显著预测其两年后的外化问题行为、内化问题行为、社交问题及学业问题,甚至可能给卷入人员埋下成年后违法犯罪的隐患,成为社会安全的潜在威胁。然而,梳理文献发现对于欺凌行为的促发因素研究和干预措施研究较多,但对于如何缓减个体受欺凌以及事后安抚干预的研究还相对较少。1基于此,本文结合具体实践,阐明初中校园欺凌预防与干预要点,希望能够提供
5、一些可借鉴与参考的经验。二、校园欺凌事件预防与干预的要点解析针对校园欺凌事件,作为教育者,需要着力进492024/8心理健康与生涯发展行预防和干预,在实践中可以采用以下操作要点:1.需甄别学生是否属于“受欺凌”范围对于校园欺凌事件,比起事后干预,更重要的在于事前的预防、事态发展中的尽早及时阻断。2为此,首先需要甄别学生是否属于“受欺凌”范围。在以往处理校园欺凌事件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对“受欺凌”的报告可能会存在“虚报”和“漏报”两种情况。“虚报”体现为学生常会将自己与同伴偶尔存在矛盾或冲突直接上升为欺凌行为。“欺凌”的标签一旦被贴上,容易激化双方矛盾,不利于解决问题。为此,要向学生阐明欺凌具有
6、故意、反复、持续等特点,既不可随意地将同伴之间偶尔出现矛盾与冲突界定为欺凌,更不可明知故犯。“漏报”则是指学生认为自己身体受伤或产生严重后果才算得上“受欺凌”,而导致错过“及时止损”的关键时机。据笔者所知,一些学生并不知道精神折磨或“冷暴力”也算“受欺凌”,还有学生因碍于面子而将自己受欺凌视为“开玩笑”,但自己却长期饱受心理煎熬。除了现实情境,本研究还调研了初中生网络交往情境中的不愉快事件(由于这里并没有对事件发生的频率和是否故意为之做说明,故未将其定义为网络欺凌)。调研显示,被传谣言、被“踢”出群、被孤立、被私信进行语言攻击为主要负性事件,可见语言欺凌、关系欺凌是主要问题;即使是线上发生的欺
7、凌事件也会对初中生的心情、对自己的看法、他人对自己的看法、生活状态、学习状态、人际关系、健康水平等方面产生负面影响。这提示教育者,网络由于其匿名性和去个体化特征,更容易发生欺凌事件且更为隐蔽复杂,应加强对这些负性事件的监管,同时跟进网络欺凌方面的系统研究。相比于“虚报”,“漏报”会产生更严重的后果,因此对于学生上报的欺凌事件,需要关注、甄别和跟进。调研还发现,约25%的学生报告他们会受到混合型欺凌,其中17.3%的学生表示同时受到身体欺凌、言语欺凌和关系欺凌,且一些欺凌事件并非偶然事件,容易受受欺凌者的个性特点、处事模式和处境等因素影响。因此,增强这类人群的支持系统,提升其应对欺凌事件的技能显
8、得十分必要。2.安抚受欺凌者的负面情绪,或回到当时情境帮助他们打开心结对确定卷入欺凌事件的学生,最需优先处理的是要让受欺凌者感受到并确认自己处于一个安全的环境中,进而安抚其情绪。一些受欺凌者存在情绪方面的阻抗或因事件较为复杂而难以描述清楚,可能不太适宜运用纯言语的沟通方式。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以指导学生进行简单易行的“房树人测验”,帮助学生投射出自己当时的情绪和心结。“房树人测验”又称“屋树人测验”,要求受测者在纸上画屋、树及人,可以投射出个体的心理状态,将潜意识释放出来。比如,某学生绘制的作品画风呈现出其恐惧、焦虑、压抑、无力等情绪状态。为此,教师与学生在会谈初期,需要积极与学生共情,帮助学
9、生释放不良情绪;同时,画面角落里的“SOS”字样表达了学生的求助意愿,教师可以利用或寻求积极因素(如学生的家人、老师、同伴等重要他人,以及兴趣爱好、自我认同和价值感、对未来的期许和行动计划等),进行必要的干预。据受欺凌者反馈,他们的脑海里或梦中反复闪回当时的情节,拒绝参加相关活动或其他集体活动,无法集中精力学习与生活,因身边人不当处置而加剧消极体验等是当事人面临的主要痛苦和困境。结合应激障碍的干预措施,3教师在安抚受欺凌者不良情绪时需做到以下几点:(1)要充分认识到难以仅凭一次心理辅导就能帮助学生解决心理问题,得反复、多次对学生进行心理辅导;(2)鼓励家长要多陪伴受欺凌的学生,使其拥有安全感,
10、没有“被遗弃”的感觉;(3)建议学生作息要规律,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提升对自我的掌控感;(4)除了关注受欺凌学生常见的恐惧、焦虑情绪,还应关注其懊悔、自罪情绪(比如,学生会觉得自己给身边人带来麻烦而感到愧疚),只有情绪压力得以释放,学生才能更好地接受认知和行为层面的辅导干预。我们发现,一些学生卷入校园欺凌事件的时间是在过往,比如在初中低年级或小学阶段。当时,由于对校园欺凌事件的忽视或处理不当产生的负面影响持续至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身心50 2024/8心理健康与生涯发展健康。针对这类学生,教师在干预时需进一步强调时间维度,可采用“时间线+OH卡牌”的形式。OH卡牌又称潜意识投射卡,包
11、括88张图像卡和88张文字卡,这些卡片可以单独选取或相互组合。教师指导学生利用OH卡牌反映其内心状态,促进学生探究自己真实的心理,提升自我认知,达到自我疗愈的目的。比如,教师对一名自述小学时遭遇欺凌的九年级学生进行心理干预时,请她选取4张OH卡牌分别代表“过去、现在、未来、更远的未来”。教师对学生选取的OH卡牌进行分析发现,过往的欺凌事件如同一个“紧箍咒”,直到现在还令她觉得十分痛苦,她对未来充满悲观和迷茫。基于这种情况,教师采用以下方法对学生进行心理干预:第一步,运用“空椅子”技术,这是心理辅导常用的一种技术,操作时运用两张椅子让学生分别扮演“胜利者”和“失败者”进行对话,旨在通过角色扮演让
12、双方进行对话,帮助学生从不同角度理解、接纳和整合角色,让其回到过去获得保护支持和情绪安抚,进而解决心理冲突和矛盾。第二步,关注与重视学生的“悲观与迷茫”,从积极的角度来引导学生,比如为学生解读OH卡牌,将代表“未来”的OH卡牌解读为“与过去的自己和解、告别、分离”,将“更远的未来”这张OH卡牌解读为“这是一张俯视图,你站在路中间,但无论你往哪个方向走,路都会越来越宽广”。这种突破学生预期的解读,很容易引起学生的惊喜和深思。第三步,在学生情绪趋于平静后,回应其“对心理咨询的好奇”,进一步引导学生发现自己过往不愉快的经历可以发展成为未来共情与疗愈他人的能力。第四步,如果学生有需求,教师还可以帮助其
13、一起规划未来,具体到马上可以付诸行动的力所能及的事务。依托上述步骤,有利于帮助学生打开心结,获得安全感,提升对当下和未来的希望感。3.进行应对方式训练,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提升自我掌控感无论是群体层面的集体授课,还是个体层面的指导干预,对学生进行应对校园欺凌的技能训练都是十分重要的,这样可增强学生的心理准备及应对能力。当前,校园欺凌主要有以下四种应对方式。第一种为社交应对,这是一种积极的方式,指学生遭受欺凌之后积极主动地以建设性的方式解决问题,比如向他人,包括父母、老师、朋友、同学寻求帮助,借助周围重要他人等群体的力量来解决问题。第二种为心理应对,指学生在心理上尝试处理或者解决欺凌问题,通过
14、这种应对方式,不一定能最终解决问题,但已经在尝试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第三种为对抗性应对,受欺凌者会采取一些策略,比如表露情绪或“以牙还牙”,这种方式有时可以帮助学生解决欺凌问题,但也可能会引发其他负性后果。第四种为被动应对,这种方式可能并没有解决问题或扭转局面,但这可能是情况不可控时才能使用的策略,其作用视情况而定。通常,被动应对可能会导致学生出现身心健康问题。因此,教师在干预校园欺凌事件过程中,对学生的引导及训练应尽量偏向积极的应对方式,以减轻“副作用”。42023年4月,由上海市教委、上海市人民检察院联合修订的 中小学生欺凌防治指导手册 2.0版本正式发布,明确了学生欺凌认定的四个要素、五
15、个常见形式和常见领域、八种常见错误观念等,给中小学校园欺凌防治工作提供了具体的指导。在实际操作时,需要结合手册内容,进行技能化、情境化、互动化、校本化实践与运用。技能化是指将手册中例举的知识点或要点由简单罗列变为形成流程图。相比于试行版本,2.0版本的手册将校园欺凌防治内容要素从文本罗列进行了图示化。学校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可进一步根据图示形成相应的流程,为有效应对校园欺凌提供可操作的路径指导。为此,可以在校园中开展预防校园欺凌的技能训练,包括团体交往、察觉风险因素或欺凌“苗头”、直接制止或巧妙拒绝、及时上报、保护身体姿势、保留证据等技能的演练,这样一方面可以帮助学生做好心理准备,提升自我控制感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初中 校园 欺凌 预防 干预 要点 探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