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龙江流域民间苯教仪式歌舞——格尔巴音乐特征.pdf
《白龙江流域民间苯教仪式歌舞——格尔巴音乐特征.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白龙江流域民间苯教仪式歌舞——格尔巴音乐特征.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49音飞乐舞白龙江流域民间苯教仪式歌舞一一格尔巴音乐特征杨成海【摘要】格尔巴(garpa)是流传于白龙江上游选部地区的仪式性歌舞艺术,依附于民间苯教祭祀活动与民俗节日。从表演形式与功用可看出,格尔巴属藏族古老的民间歌舞格尔(gar)的一种类型。格尔巴是格尔歌舞在历史变迁过程中与特殊地域性文化互动的结果,成为白龙江上游选部地区垛(gto)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田野考察对格尔巴以共时态的表演为切入点,探讨民间苯教仪式歌舞格尔巴的历史渊源、活动内容及其音乐特征。【关键词】格尔巴;民间歌舞;音乐特征;垛节中图分类号:J60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ISSN1004-6860(2 0 2 3)0
2、3-0 4 9-0 0 7民间歌舞是歌舞音乐最初的形式,依附于民间本土文化,形成各种歌舞艺术。其艺术形式包含音乐、舞蹈、诗歌等。民间歌舞是我国传统音乐的组成部分,既有自己鲜明的艺术特点,又对民歌、戏曲、舞蹈、器乐等其他体裁的艺术形式进行借鉴和吸收,它们在实践中相互融合、相互借鉴,因此,民间歌舞音乐蕴含着多种门类的艺术形式。歌舞音乐内容丰富,既有抒情的成分,亦有叙事的内容,风格独特多样,声情并茂,通俗易懂,能够充分表达各种细致复杂的思想感情和广泛的生活内容,因而具有较强的艺术表现力。原始氏族社会时期就有歌舞音乐,这在古代文献中有所体现。吕氏春秋中的仲夏纪古乐篇内有这样一段话:“昔葛天氏之乐,三人
3、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闵。”从中表明,葛天氏就有“乐舞”和“歌曲”两种艺术形式,其内容与原始崇拜有关,表达对神灵与自然的敬畏。藏族音乐最早的音乐种类也是以歌舞为主。根据学界目前研究成果,藏族歌舞音乐最早可以追溯到公元3 世纪。据藏族史料拉达克王统世系载:“德肖勒赞布时期,勒 和卓”盛行起来。藏语勒 是歌曲 之意,其卓 是舞蹈 之意。德肖勒是吐蕃王朝建立前雅隆部落的第1 1 代赞普,约公元3 世纪人。”由此可见,藏族社会最早的音乐形式中存在着歌舞音乐。随着藏文的广泛应用与不同地域间的文化交流,开始出现大量的本文系2 0 2 3 年度四川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藏关彝走廊民族音乐研究中心项
4、目“白龙江流域民间苯教仪式音乐研究”(项目编号:LZY2023一B06)的阶段性成果。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6:1.杨民康。中国民间歌舞音乐M.北京:人民音乐出版社,1 9 9 6:2.丹曲.安多藏区的民间歌舞艺术M.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 9 9 7:7 0.50西藏艺术研究1 2 0 2 3 年第0 3 期文献记载,民间歌舞音乐逐渐发展起来,且融合了多种音乐文化,成为独具特色的艺术瑰宝。一、“格尔巴”的渊源流传在白龙江流域的“垛(gto)”类歌舞不仅有直接依附于垛仪式的格尔巴,还有玛罕(dmggshar)、加热(lcgsra)、多迪(rdog zl
5、os)、格尔加麦(gartgyal ma)等,这些“垛”类歌舞的产生与原始信仰有着直接的联系。苯教在祭祀天神、山神、水神以及驱魔等解仪轨中伴随着歌舞、诵,经、抛食子等内容,其中的歌舞表演具有娱神送鬼的功能意义。这类具有解功能的歌舞后来称之为“格尔(gar),格尔巴就是格尔的一种形式。相传公元8 世纪佛苯斗争背景下促成了一种综合性较强的大型“垛”仪式,并在民间和军队出征仪式中得到了推广。集体性表演的格尔巴成为“垛”仪式中最重要的歌舞形式。在传播过程中逐渐衍生出各类具有“垛”功能的歌舞仪式,在整个涉藏地区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尤其是吐蕃军队的噶玛洛(b k a v m a l o)部落,将其传播到了青
6、藏高原东部的白龙江流域及边缘地区。“垛”仪式在传承发展中不断融入本土文化,逐渐嬉变为民俗节日。在白龙江流域的迭部地区演变为“垛节”,舟曲地区的“采花节”“吉祥节”,文县白马藏族的“池哥昼(khrogar bro)”、若尔盖苟象寺的“垛术”等都是“垛”仪式嬉变为民俗节日的结果。因此,“垛”仪式中的歌舞既有原始祭祀内容,又有世俗化之后表现出一定的娱乐性,成为垛节活动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白龙江流域传承下来的“垛”仪式逐渐演变为一年一度固定时间展演的大型民俗节日活动,至今仍在部分村落得到传承。白龙江流域的民间信仰仍然以苯教为核心的天神、山神、水神为主要信仰对象来建构民间社会制度。村落中的个体以共同的神
7、灵信仰为同心圆建构社会关系,各村落之间都以山神为地界。民间社会所实践的民间苯教仪式或民俗节日是以信仰为核心建构的价值观念和地缘政治以及人与自然、现实世界与虚拟世界和谐与平衡的主要观念。迭部地区的“格尔巴”就是吐蕃时期遗留下来的仪式歌舞,经过历史的传续逐渐形成了内容丰富且形式多样的民间歌舞。“格尔巴”的渊源、表演形式和功用,折射出了白龙江流域人们的价值观念与宗教信仰。二、“格尔巴”的活动内容与程序(一)格尔巴的活动内容格尔巴是迭部地区民俗节日“垛”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整套通过歌舞来完成的仪式活动,具有娱神娱人的双重意义,与“垛”中的其他仪式互为补充,使仪式更圆满。“格尔巴”的表演内容有格尔巴歌舞
8、、夏琼(byakhyung)舞、抢亲偷亲表演、模仿动物表演、哈苟(杂技喜剧剧类)、格尔姆(garmo)等。其中格尔巴歌舞最具特色,一般由3 人以上表演,也有2 人表演的,鼓伴奏。舞蹈动作简单,主要以单脚独立,抬腿踢腿旋转为主,歌曲部分音乐曲调简短,音乐材料精炼,旋律起伏不大,根据固定歌词与即兴创作歌词而随之变化。格尔巴歌舞入场和退场具有一定的仪式性,歌词固定。中间部分较自由,通常表演者即兴创作歌词,内容多谈谐幽默。演唱方式有重唱、对唱等。整个格尔巴表演大多是即兴创作,也有固定曲调。格尔巴是集民俗、文学、音乐、舞蹈为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歌时不舞、舞时不歌,其中的先歌后舞或先舞后歌,先歌后舞居多。(
9、二)格尔巴的活动程序甘南藏族自治州迭部县境内的旺藏、尼傲、卡坝地方是格尔巴主要流布区域。每年农历十至十一月,“垛”节举办为期1 个多月的活动,其中表演各种杨成海.论选部“垛(gto)节中的歌舞音乐与文化内涵J.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 0 2 2(0 4):1 4 2.迭部“垛节”中有“格尔巴”“玛”等表演,舟曲“采花节”和“吉祥节”中有“多迪”表演,白马藏族的“池哥昼”苟象寺的“玛果”表演都属“垛”类仪式歌舞。51音飞乐舞仪式歌舞,格尔巴表演是整个活动中规模最大、最为典型的歌舞。通过歌舞仪式进行敬神、驱魔降妖。“格尔巴”是当地集民俗、信仰、歌舞为一体,独具特色的传统仪式活动。格尔巴在“
10、垛”节次日夜幕降临时开始举行。参加格尔巴表演的全是男性,年龄大概1 5 岁至6 5 岁,表演场所是村民自家室内堂屋中。活动顺序从村庄最东边的一家开始表演,格尔巴队伍轮流到每家每户,直到最西边的一家表演完格尔巴,方才全部结束。格尔巴表演项目从格尔姆开始,然后跳“夏琼”,中间插入各种格尔巴歌舞和其他艺术表演,最后有鼓与音声合为一体的尾声。格尔巴整体上有相对完整的结构和固定的顺序。如今格尔巴既保留了原生态歌舞的基本形态诗、乐、舞三位一体的基本特征,并在历史进程中逐渐发展变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且有一定的戏剧元素。从表演形式看,格尔巴有场次的差异,还有开场歌曲和连接歌曲,从整体来看,还有结尾或终曲。
11、“玛(dmag)”是整个“垛 的结尾。三、“格尔巴”的音乐特征13世纪初,萨迦班智达贡噶坚赞撰写的著名音乐论著乐论中指出:“音乐使人的心灵得到净化。哪里有缠绵和净发的歌咏,或是翩翩起舞的弦歌之声,哪里就不再有悲伤和痛苦,音乐的奇特功能实在值得推崇。”上述引言表明,音乐给人欢乐和积极向上的一面,它是人类的精神产品,在人类社会中有着重要的地位与功能。无论是自娱还是娱神,意在净化人们的精神境界和灵魂。音乐对人类社会有着不可代替的重要意义。通过声音的形式传播文化,且能够表达其独特的涵义。藏族歌舞音乐艺术正是在这样一个正确认识和积极向上的前提下得以发展。格尔巴以载歌载舞、歌舞结合,诗歌、音乐及舞蹈三者融
12、为一体。音乐自身所有的语言和表达方式较准确生动地塑造特有的音乐形象,曲调流畅,具有浓郁的宗教及地域性色彩,节奏节拍较规整,歌舞相辅相成,犹如水乳交融结合成一个高度统一的整体。这种独特的歌舞艺术,正是迭部藏族人民在历史的长河中用智慧和辛勤创造而传承至今一种地域特色显著的音乐文化现象,从而使音乐既保留了仪式功用的特点,同时又具有地域性的旋律特点与独特魅力的风韵舞姿,成为迭部藏族独具特色的音乐艺术表现形式。(一)格尔巴的文化意义格尔音乐不仅与它赖以生存的文化空间关系密切,而且与自然生态和生产方式密不可分。尤其是仪式音乐的仪式对象,从“人一社会一音乐”“人一神一音乐”的相互联系中把握音乐行为实践的意义
13、和功能。在以苯教文化为主导的这一民间仪式中,仪式音声与形体动作被认为是具有与自然万物及其神灵沟通功能的“语言”。民间苯教仪式中的音声及与之相关的身体语言能够把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矛盾进行调节,使它们彼此沟通、协调以达到相互平衡与和谐。这种人与自然、人与神灵的对象性关系,体现于音乐与音乐行为,投射于人类与万物的整个世界。因此,只有了解仪式中具体的音声与身体实践对自然环境、民俗生活和民间信仰的相互关系,才能了解它在特定民族文化传统中的意义和功能。玛是“垛”期间表演的最后一个歌舞,意为军舞,玛仪式具有降妖驱魔功能意义。彭措青绕.萨班与十三世纪藏族音乐文献(乐论)【J.雪域文化,1 9 9 1(冬季号
14、):2 1.丹曲.安多藏区的民间歌舞艺术MI.兰州:甘肃民族出版社,1 9 9 7:9 0.博特乐图.游牧音乐中的自然、文化及其认知读列文在那山水歌唱的地方图瓦及其周边地区的音乐与游牧文化J.中国音乐,2 0 2 2(0 1)1:1 9 4.博特乐图.表演视角下的中国少数民族器乐及其变迁研究J.音乐艺术,2 0 2 2(0 4):3 3.52西藏艺术研究1 2 0 2 3 年第0 3 期(二“格尔巴”的音乐特征迭部藏族地区歌舞格尔巴具有一般藏族歌舞艺术的特点。歌舞曲目的风格特点同西藏传统音乐有很多相似之处,尤其是西藏民间“卡尔”,以及望果节中的艺术表演。因迭部地区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白龙江上游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龙江 流域 民间 仪式 歌舞 格尔巴 音乐 特征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