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高层建筑工程空调水专业系统设计探讨.doc
《超高层建筑工程空调水专业系统设计探讨.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超高层建筑工程空调水专业系统设计探讨.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设计探讨 深圳华森建筑与工程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曹莉 王红朝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设计研究院 潘云钢 摘要 对某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分区方案进行对比分析,探讨超高层建筑采用高承压空调水系统方案可行性。 核心词 超高层 空调 水系统 承压 一、前言 超高层建筑体型巨大,功能复杂,容纳人员众多,投资十分庞大。超高层建筑绝不是普通建筑拉伸或简朴叠加,在普通建筑物中普通问题,到了超高层建筑中都也许成为特殊问题,需要特别解决。 超高层建筑自身具备诸多自然特性,对建筑设计导致较大影响:①负荷计算方面:随着建筑高度升高,大气透明度、太阳辐射强度亦增大,室外风速随着建筑高度递增,围护构造外表面放热系数加大;②随着建筑高度增长,空调水路系统设备及管件承压规定提高,须通过梯级板换方式把冷热水送至最高层;③性能化设计方面:随着建筑高度升高、层数增长导致疏散困难,对防排烟办法规定高,且建筑自身由于热压导致烟囱作用较大,对空调通风、换气、排烟效果有影响。 在超高层建筑中,空调水系统分区及设备承压问题是超高层空调系统设计中须着重考虑问题。当前国内超高层建筑绝大某些水路系统设计采用:在建筑中间层设立水-水板式换热器,把冷、热水从低区提高至设备层,经板式换热器闭式热互换后再由次级泵输送至高区。采用这种做法可以使低区与高区承受由各自分区高度产生压力,从而避免低区设备及管路承压过大。当前钢构造技术进步使得超高层建筑高度有了进一步提高,300~400米超超高层建筑屡见不鲜。在此类建筑中如果水系统不能合理分区则势必导致——①末端设备承压规定过高,导致换热器面板和管壁加厚过多,传热效率下降,同步设备承压能力提高了,造价亦随之提高;②分区过多,从冷源供出冷水经多级板式换热器后效率将减少,研究表白每通过一级板式换热器,其冷源供冷(热)效率至少下降20%左右,同步末端装置换热面积则需要加大20%。 表1:典型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分区及承压设计 项目名称 高度 分区 中间板换 位置 最高设备承压 一次水温度(换热温差) 次级水温度(换热温差) (m) (个) MPa ℃ ℃ 上海静安希尔顿饭店 143 1 —— 2.1 7/12 —— 上海金茂大厦 420 2 21层 2.1/2.8 5.5/13.5 7/15 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460 3 150m/300m 2.1 4/9 6/15,8/17 深圳发展中心大厦 165 2 28层 1.6 7/12 10/14 深圳彭年广场 222 2 24层 1.6 7/12 9/14 深圳赛格广场 292.6 4 分段冷源 1.0~1.5 7/12 —— 表2:空调制冷设备、管道及管件承压能力 空调制冷设备 空调制冷设备额定工作压力Pw(MPa) 冷水机组 普通型 1.0 加强型 1.7 特加强型 2.0 特定加强型 2.1 空调解决器、风机盘管机组 1.6 板式换热器 1.6~3.0 水泵壳体 1.0~2.5 管道及管件 管材和管件公称压力PN(MPa) 低压管道 2.5 中压管道 4.0~6.4 高压管道 10~100 低压阀门 1.6 中压阀门 2.5~6.4 高压阀门 10~100 无缝钢管 >1.6 表1汇总了上海、深圳地区典型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分区及承压设计。可以看出,当前工程设计中,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设备承压能力不再局限于1.0MPa如下,1.6、2.1MPa以上高承压设计已经越来越多。此外随着设备厂家技术提高,空调设备承压能力也越来越高。表2给出了既有空调制冷设备、管道及管件承压能力。空调机组及板换额定工作压力已可达到1.6MPa,低压管道承压可达2.5MPa,低压阀门承压可达1.6MPa,采用加强型冷水机组时已可承压1.7MPa。 对超高层建筑水系统进行分区,一方面要拟定一种分区高度,这个分区高度是由设备和管道承压能力决定。依照表2可以懂得,冷机承压范畴是1.0~2.1MPa、板换承压范畴为1.6~3.0MPa、水泵壳体承压范畴是1.0~2.5MPa、空调机组承压为1.0~1.6MPa、管道及阀门承压范畴是1.6~2.5MPa。对于超高层建筑来说,板换级数增长则导致冷源效率减少,板换级数少则设备承压规定提高,因而其空调水系统分区设计需结合建筑实际状况经技术经济比较后拟定。 二、超高层办公空调水系统分区方案比较 图1为某超高层办公楼效果图,共98层,最高点高度439m,集办公和酒店于一体。其中,73层如下为办公区,73层以上为酒店。依照建筑专业疏散规定,分别于18、19、37、38、55、56、73、74、91、92层设立避难(机电)层。 由于使用功能不同,办公和酒店分别设有独立集中空调冷(热)源系统:办公区采用蓄冰空调系统,主机房位于地下四层(-18.500m);酒店采用风冷热泵(带热回收)系统,机组设于73层。则办公某些末端设备最高点位于72层(316m),因而定压膨胀水箱箱底高度不应低于317.5m,则办公空调水系统最大也许静水压力为336.0m H2O,约3.36MPa。虽然水泵安装方式为打出式,主机或板换承压也将达到3.5MPa,当前还没有设备有这样高承压能力。因而对于本项目,不设中间换热器做法从技术上来说是不可行。如何对本项目空调水系统进行分区,综合考虑其空调使用状况,建筑避难层设立位置及设备、管件承压能力,最后拟定了3种分区方案。 方案1:如图2所示,在办公某些中间设备层(37F)处设立一组水-水板式换热器,整个系统仅分为高低2个区,37层(含)如下为低区、39层(含)以上为高区。低区水由分水器直接供水,末端设备供回水温度为5℃/13℃;高区水经37层处板换换热后间接供水,末端设备供回水温度为6℃/14℃,供冷效率有所下降。一次水系统膨胀水箱设于38层,总定压点位于集水器出水总管处,一次水泵采用打入式,则主机房内冷水机组、一次水泵及分水器等部件最高承压约为2.1MPa(即为直接供水顾客最高点至主机房静水高度与一次水泵扬程之和)。高区和低区末端设备承压随着所在楼层高度增长而递减,承压规定介于1.0~2.1MPa之间。 方案2:如图3所示,基于办公某些建筑自身避难层设立将办公某些自然分为4个区间,水系统亦按此分为四个区,并设有四组板换:一组位于主机房内,服务于18层如下区域;此外三组均设于18层避难层处,分别服务于上部3个区域;板换之间为并联关系,为同级板换。四个分区末端设备供回水温度均为6℃/14℃。一次水系统膨胀水箱设于38层,总定压点位于集水器出水总管处,一次水泵采用打入式,则主机房内冷水机组、一次水泵及分水器等部件最高承压约为2.1MPa(即为直接供水顾客最高点至主机房静水高度与一次水泵扬程之和)。本方案虽分区较多,但都为同级分区,末端设备供回水均为二次水,且末端设备承压均可控制在1.0MPa以内,但主机、水泵、板换及某些管件承压规定较高。 方案3:如图4所示,其设计思路与方案2较为接近,即保证末端设备承压规定均为1.0MPa。但方案2对冷源侧承压较高,因而在方案3中将板换集中减少至18层。由于一次水顾客高度减少,则对冷源侧设备及管路承压规定也相应减少至1.3MPa。空调水系统依然结合建筑避难层设立自然划分为4个区,但由于55~72层之间供水如由18层2级板换直接供应将导致相应板换及水泵承压达2.6MPa以上,超过水泵最高承压能力,因而该区域供水由设立在55层避难层第3级板换供应。则末端设备供回水温度为6℃/14℃、7℃/15℃。本方案中冷源侧各设备管件承压规定减少至1.3MPa,而同步末端设备承压也减少至1.0MPa,但最高分区处需设立第3级板换。 综上,将各方案分区及设备承压等汇总如表3所示。综合比较可以看出,方案1系统分区少,泵组及板式换热器组设立数量少,运营管理较为简朴,运营能耗较低,并且由于采用次级水楼层少,对冷源总供冷效率减少至少,仅占10%。但方案1对冷源、水泵、板换及末端承压规定比较高,但也在既有设备承压能力范畴内,且当前已有典型工程使用。方案2、3虽对末端设备承压规定较低,但对板换、管路承压仍不可避免要采用高承压部件,且方案2、3供冷效率减少较多,板换组及泵组多,运营控制和维护均较为复杂。因而以为方案1为最佳方案。 同步,由于本项目是当前深圳地区建筑高度较高地标性建筑,在此项目中采用先进设计理念和技术也具备典型意义。为保证项目安全性,在末端设备选取上,均选用组合式空气解决机组,设立于专用空调机房内,避免高压管道进入人员活动区域。 表3:3种方案水系统分区及承压比较 分区方案 分区 中间板换位置 冷源侧设备承压 中间板换承压 末端设备承压 一次水 温度 次级水 温度 冷源效率减少 (个) MPa MPa MPa ℃ ℃ % 方案1 2 37F 2.1 2.0 1.0~2.1 5/13 6/14 10 方案2 4 B4F,37F 2.1 1.1~1.8 <1.0 —— 6/14 20 方案3 4 B4F,18F 1.3 1.1~1.8 <1.0 —— 6/14 7/15 25 三、结论 在超高层建筑空调系统里,考虑到管路系统焊接、密封、成本及可靠性等问题,其空调水系统划分应控制在2.5MPa以内。超高层空调水系统分区减少,则泵组及板换设立数量少,运营管理简朴,运营能耗低,供冷效率高。本文通过对某超高层项目3个方案对比,以为在严格选材和规范施工基本上,高承压水系统方案是更为经济合理。 四、参照文献 [1] 刘天川.超高层建筑空调设计[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沈恭,等.上海八十年代高层建筑设备设计与安装[M].上海: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1994 [3] 陆耀庆,等.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上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4] 陆耀庆,等.实用供热空调设计手册(第二版)(下册)[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划出版社, [6]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划出版社, [7]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查检疫总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S].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筹划出版社, [8] 广东省建设厅.《公共建筑节能设计原则》广东省实行细则[M].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9] 王钰.超高层建筑空调水系统分区技术[J].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信息供热制冷, 平安大厦外表面换热系数与建筑高度分析 中建国际设计顾问有限公司 黄成 丁瑞星 摘要:超高层建筑在高空某些室外热环境状况跟近地面附近热环境状况差别较大,本文通过CFD模仿分析办法初步分析超高层建筑在不同高度,建筑外表面换热系数变化。 核心字:表面换热系数 超高层建筑 CFD 平安大厦塔楼建筑高度646米,不包括尖顶高度588米,空中环境跟近地面高度环境差别较大,例如温度变化,风速变化等,常规设计计算参数恐不适应如此超高层设计。本文仅讨论不同高度建筑外表面换热系数差别,为设计提供参照。 1表面换热 [1] 表面总换热量乃是对流换热量与辐射换热量之和,即: (1-1) 式中: :表面换热强度, ; :表面换热系数, , ; :对流换热系数, ; :辐射换热系数, ; :壁面温度,℃ ; :室内或室外气温,℃。 在实际设计计算中,除某些特殊状况(如超高层建筑顶部外表面)外, 值均按《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规定取值(参见表1-1及表1-2),而不必由设计人员去一一计算。 表1-1 内表面换热系数 [ ]和换热阻 [ ] 表 面 特 性 墙面、地面、表面平整或有肋状突出物顶棚(h/s≤0.3) 8.7 0.11 有肋状突出物顶棚(h/s>0.3) 7.6 0.13 表1-2 外表面换热系数 [ ]和换热阻 [ ] 表 面 特 性 冬季 外墙、屋顶,与室外空气直接接触表面 23.0 0.04 与室外空气相通不采暖地下室上面楼板 17.0 0.06 闷顶、外墙上有窗不采暖地下室上面楼板 12.0 0.08 外墙上无窗不采暖地下室上面楼板 6.0 0.17 夏季 外墙和屋顶 19.0 0.05 2对流换热 [1] 在建筑热工中,空气沿围护构造表面流动,既涉及由分子流动所引起对流传热过程,同步也涉及空气分子间和相接触空气分子与壁面分子之间导热过程,这种对流和导热综合过程称为表面“对流换热”。 (2-1) 式中: :对流换热强度, ; :对流换热系数, ; :固体表面温度,℃ ; :流体温度,℃。 对流换热系数与气流流速、表面粗糙度、表面与气流温差等因素关于。在建筑热工学中,依照空气 流动状况(自然对流或受迫对流),构造所在位置(是垂直、水平还是倾斜),壁面状况(是有助于空气流动还是不利于流动)以及热流方向等因素,采用一定实用计算公式。 公式1[1]: 1 自然对流(指围护构造内表面) 垂直表面 =2.0 (2-1) 水平表面(热流由下而上) =2.5 (2-2) 水平表面(热流由上而下) =1.3 (2-3) 式中 是壁面与室内空气温度差,℃ 2 受迫对流 内表面 =2+3.6 (2-4) 外表面 = (2-5) 式中 是气流速度,m/s。 公式2[2]: 对于垂直墙体表面对流换热系数可用如下经验公式计算: 当 ≤5m/s时, =5.82+3.95 (2-6) 当 >5m/s时,光滑墙表面 =7.12 0.78 (2-7) 中档粗糙墙表面 =7.14 0.78 (2-8) 粗糙墙表面 =7.52 0.78 (2-9) 式中 是本地室外设计平均风速,m/s。 3辐射换热 [2] 在建筑热工中,两表面辐射换热量重要取决于表面温度,表面发射和吸取辐射能力,以及它们互相位置。在建筑中,往往涉及了各种不同不固定物体表面,很难详细做详细计算。工程计算时,外围护构造辐射换热系数可以近似取4~5.8 。 4都市梯度风 [2] 都市风是非常复杂,一方面明确在都市建筑物屋顶如下风速是较小,而在屋顶平均高度之上,经常浮现一种较大风速区,称为“屋顶小急流”。其风速比下层平均约增长1米/秒。当有强风过境时,此屋顶小急流风速与下层风速差距则更大。另一方面,都市中风速垂直变化是因都市下垫面粗糙度和空气层结稳定度而异。如果不懂得地转风速VG 大小,亦可采用某一参照高度Zr 上平均风速Vr 用公式(4-1)来计算摩擦层内风速随高度变化: 4-1 V z :在Z 高度平均风速; V r :高度为r Z 平均风速,即取10 米高度平均风速; Z r :参照点高度; Z :计算点高度; m :其值因地面粗糙度和大气稳定状况而异。在中性平衡大气层结下,都市地表状况取0.2。 依照公式(4-1)计算出深圳地区不同高度风速变化如表4.1 表4.1 梯度风风速计算表 高度(m) 风速(m/s) 高度(m) 风速(m/s) 高度(m) 风速(m/s)(责任编辑:冲锋) 2 2.804897 225 7.213524 525 8.545605 5 3.369031 250 7.367141 550 8.625485 10 3.87 275 7.50892 575 8.70251 20 4.445463 300 7.640736 600 8.776901 40 5.106496 325 7.764038 625 8.848853 60 5.53785 350 7.87997 650 8.918537 80 5.865823 375 7.989456 675 8.98611 100 6.133537 400 8.09325 700 9.051709 125 6.413469 425 8.191978 800 9.296703 150 6.651647 450 8.286163 900 9.518302 175 6.859912 475 8.376251 1000 9.721 200 7.045583 500 8.462622 依照式(2-5)可以算出各高度受迫对流换热系数,但是依然无法获得各个高度辐射换热系数,因此表面换热系数依然难以精准拟定。如果咱们假设各个高度辐射换热系数相等,辐射换热系数取4.9 ,则咱们依照以上分析可以算出各个高度受迫对流换热系数,进而可以计算各个高度表面换热系数如表4.2。计算成果显示随着高度增长,风速增大,表面对流换热系数也逐渐变大。 表4.2 经验公式计算表面换热系数 高度(m) 风速(m/s) 表面换热系数1 表面换热系数2 高度(m) 风速(m/s) 表面换热系数1 表面换热系数2 冬季 夏季 冬季 夏季 10 3.87 20.83 23.83 26.08 400 8.09 36.02 39.02 41.37 20 4.45 22.92 25.92 28.39 425 8.19 36.38 39.38 41.72 40 5.11 25.30 28.30 30.38 450 8.29 36.74 39.74 42.07 60 5.54 26.84 29.84 32.04 475 8.38 37.07 40.07 42.38 80 5.87 28.03 31.03 33.29 500 8.46 37.36 40.36 42.66 100 6.13 28.97 31.97 34.27 525 8.55 37.68 40.68 42.97 125 6.41 29.98 32.98 35.31 550 8.63 37.97 40.97 43.25 150 6.65 30.84 33.84 36.20 575 8.70 38.22 41.22 43.49 175 6.86 31.60 34.60 36.96 600 8.78 38.51 41.51 43.77 200 7.05 32.28 35.28 37.66 625 8.85 38.76 41.76 44.01 225 7.21 32.86 35.86 38.23 650 8.92 39.01 42.01 44.25 250 7.37 33.43 36.43 38.81 675 8.99 39.26 42.26 44.49 275 7.51 33.94 36.94 39.31 700 9.05 39.48 42.48 44.70 300 7.64 34.40 37.40 39.77 800 9.30 40.38 43.38 45.56 325 7.76 34.84 37.84 40.20 900 9.52 41.17 44.17 46.30 350 7.88 35.27 38.27 40.63 1000 9.72 41.89 44.89 46.98 375 7.99 35.66 38.66 41.01 注:1 依照公式1中受迫对流计算成果; 2 依照公式2中光滑墙表面计算成果。 5 CFD模仿 普通经验公式难以直接得到不同高度建筑外表面换热系数,依照式(1-1)求出外表面热流强度后即可依照温差求出换热系数: (5-1) 式中: :表面热流强度, ; :表面换热系数, , ; :壁面温度,℃ ; :室外气温,℃。 通过CFD模仿可以得到表面热流强度 ,依照温度差即可求出表面换热系数。 5.1 CFD模仿条件 A风向:依照气象数据记录,深圳夏季盛行东风,发生概率约为15%;全年盛行东偏南风,发生概率约为14%,平均风速3.78m/s。除主导风向外其她风向均有发生。平安大厦塔楼平面基本呈对称分布,咱们模仿在如图5.1所示2种风况,此两种风况基本可以阐明所有来流风向特性。 图5.1 CFD模仿风况平面示意图 B风速:依照气象数据记录,深圳全年盛行东偏南风,发生概率约为14%,平均风速3.78m/s。风速按第4节梯度风考虑,各个高度风速计算值为表4.1所示。 C热状况:冬夏环境热状况如表5.1。 表5.1 CFD模仿冬夏热状况 单位:℃ 室外气温 建筑外表面温度 温度差 夏季 33 28 5 冬季 6 15 9 5.2 夏季状况模仿 夏季风况1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 图5.2 夏季风况1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数据中负号表达表面吸热) 从图5.2可以看出在夏季气流正向流入状况下表面热流强度:迎风面>侧风面>背风面 迎风面大体是水平对称分布,高层热流强度大,底层小。迎风面中部热流强度约为80W/m2,两侧较大,约为130W/m2左右。96层如下热流强度高度方向差别不大,96~114层热流强度较大概为140~180W/m2。 侧风面随高度方向热流强度变化不激烈,临迎风面侧与临背风面侧相差大。 背风面热流强度大体比较均匀,约在40~80 W/m2。 夏季风况2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 图5.3 夏季风况2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数据中负号表达表面吸热) 从图5.3可以看出在夏季气流侧向45度流入状况下表面热流强度随高度变化较大。 迎风面大体是水平对称分布,高层热流强度大,底层小。迎风面中部热流强度约为80W/m2,两侧较大,约为13080W/m2左右。96层如下热流强度高度方向差别不大,96~114层热流强度较大概为140~180W/m2。 侧风面随高度方向热流强度变化不激烈,临迎风面侧与临背风面侧相差大。 迎风面热流强度随高度变化较大,底部27层如下热流强度值约为48~220W/m2,27~96层约100~280 W/m2,96~114层约为250~300 W/m2。 侧风面热流强度随高度变化较大,底部27层如下热流强度值约为48~120W/m2,27~96层约100~190 W/m2,96~114层约为150~210 W/m2。 综上所述,夏季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跟风向有关性很大,如果气流正面流入,热流强度分布跟立面风向关于,迎风面热流强度不不大于侧风面,并远不不大于背风面,此时各个立面热流强度分布随高度变化较小;如果气流侧向流入,则热流强度大体随高度变化,不同高度换算表面换热系数如表5.2,正常状况下气流正面流入发生概率较少,大某些状况下气流应以一定倾斜角流入。 表5.2 夏季气流侧向流入状况下不同高度表面换热系数记录 单位: 低空 中空 高空 迎风面 9.6~44 20~56 50~60 侧风面 9.6~24 20~38 30~42 5.3 冬季状况模仿 冬季风况1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 图5.4 冬季风况1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 从图5.4可以看出冬季气流正向流入状况下表面热流强度跟夏季状况相似:迎风面>侧风面>背风面。 迎风面水平对称分布,高层热流强度大,底层略小。迎风面中部热流强度约为120~1500W/m2,两侧约为200~2500W/m2。96层以上热流强度略大,且分布相对均匀,热流强度约为200~3500W/m2。 侧风面沿高度风向差别不大,临迎风面侧与临背风面侧相差大。 背风面热流强度大体比较均匀,约在60~100 W/m2。 冬季风况2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 图5.5 冬季风况2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 从图5.3可以看出在冬季气流侧向45度流入状况下表面热流强度随高度变化较大。 迎风面底部27层如下热流强度值约为180~350W/m2,27~96层约210~470 W/m2,96~114层约为270~600 W/m2。 侧风面底部27层如下热流强度值约为180~280W/m2,27~96层约220~380 W/m2,96~114层约为210~380 W/m2。 综上所述,冬季建筑外表面热流强度分布与夏季状况相似,跟风向有关性很大,如果气流正面流入,热流强度分布跟立面风向关于,迎风面热流强度不不大于侧风面,并远不不大于背风面,此时各个立面热流强度分布随高度变化较小;如果气流侧向流入,则热流强度大体随高度增长而变大,不同高度换算表面换热系数如表5.3,正常状况下气流正面流入发生概率较少,大某些状况下气流应以一定倾斜角流入。 表5.3 冬季气流侧向流入状况下不同高度表面换热系数记录 单位: 低空 中空 高空 迎风面 20~38.9 23.3~52.2 30~66.7 侧风面 20~31.1 24.4~42.2 23.3~42.2 表面换热系数大小重要受表面风速、表面温度、气温、表面粗糙状况等影响,在不同风向状况下,建筑表面风速差别较大,因此CFD模仿得到换热系数差别较大。 建筑表面风速大小跟风向,表面发向与来流风向角度及高度均关于系,高度只是影响表面风速大小一种因素,因此如果忽视其她因素影响,单独讨论换热系数与建筑高度关系是片面,也难以得到非常精细量化成果,大体上高度增长,表面换热系数有增长趋势,但是难以拟定详细增长多少,不同风向,不同朝向表面换热系数大小差别较大。大体上CFD计算成果(表5.2,5.3)和经验公式计算成果(表4.2)具备一定相似性。 6 外表面换热系数对围护构造影响 咱们计算深圳地区普通构造在高空传热系数变化对围护构造热工性能影响,高空外表面传热系数500米取40 ,300米取37 原设计K值 设计 设计 新 新K值 K值增量 外窗1 1.5 19 8.7 37(300m) 1.554 3.6% 40(500m) 1.558 3.8% 外窗2 3.0 37(300m) 3.22 7.3% 40(500m) 3.24 8.0% 从以上成果可以看到,外窗热工性能越好,外表面换热系数变化、不同高度室外环境变化对围护构造影响越小。 参照文献: [1] 刘加平主编. 建筑物理[M].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2] 钱以明编著. 高层建筑空调与节能[M]. 同济大学出版社,199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超高层建筑 工程 调水 专业 系统 设计 探讨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