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梦白银.pdf
《遗梦白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遗梦白银.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092遗梦白银陶生峰 导读 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部,暕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这里暑是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征战之地,也是中华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白银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多样,如暋子戏、高山鼓舞、黑虎古调等,它们在白银地区的乡民生活中具暕重要的地位。作者:陶生峰,白银市作协。白银市地处甘肃省中部,境内“三原交汇、大河中流、长城雄北、丝路贯境”。这里是历代汉民族和少数民族的征战之地,也是中华民族农耕文明和游牧文明、中原文化和边疆文化的交汇点。白银独特的地形地貌和悠久的历史渊源,形成了此地厚重的文化积淀。众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白银258公里的黄河岸边散落。让我们走进非遗,乐享非遗之魅。一、曲子戏乡民爱戏,
2、常常在过年玩社火的正月初凑在一起“胡喊”。所谓的“胡喊”并不是没有韵律地胡喊乱叫,而是在唱流传于白银条城腹地及周边方域的重头戏曲子戏。红火贺新春,乡间年味浓,白银曲子戏在黄河岸边热闹上演。曲子戏在民间更多被称之为“小曲子”,与同生于陕甘苦焦之地秦腔唱腔颇有几分相似,天生带有天地之间一声吼的劲头。悠扬委婉、敲敲打打、拉拉唱唱,百年非遗如故,乡愁乡音似梦。曲子戏创始于清同治九年,成型于光绪初年,是集演、说、唱于一体的具有地域特色的民间戏剧,至今已有100多年历史。从清光绪初年到民国前夕的三十多年间,曲子戏发展迅速,“每至春节,排演乡傩,以闹丰年”,可见当时曲子戏在白银黄河两岸的演出盛况。据传在19
3、49年前后,曲子戏已盛行于白银水川黄河两岸和甘、宁、青等地区。时至今日,白银区仍然有很多曲子戏的爱好者,他们可能登不上大雅之堂,但在乡民的婚丧嫁娶宴席上,这些有着艺术团名号的“草台班子”在演绎着曲子戏在都市文明下的顽强生命力。经过几代曲子戏传承人的不懈努力,2011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白银曲子戏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至此,填补了白银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没有国家级保护项目的空白。曲子戏由“善词曲”的“大船渡举人”张海润创造。为活跃家乡文化,丰富民间娱乐,他曾研读西厢记及其他戏曲作品,古为今用,大胆创新,总结编写了27种西093印象中国厢调和八龅歌舞小曲,冠名西厢调。西厢调小曲的演唱场
4、合不固定,只要高兴或有时间,就可以随时演唱、清唱或哼唱。背过儿女家小,老两口可以“对唱”;瞒着父母公婆,小两口可以“偷唱”;姑娘相中如意郎君,更想“演”莺莺“扮”红娘;小伙儿呢,巴不得自己就是“张君瑞”最盛行、最传统的演唱场所是在古戏台或村庄较中心的“临时”舞台上,至于家庭小院、村头街尾、田间地边、磨房油坊,甚至炕头灶前,随便哼哼唱唱,那更是司空见惯,节日里增添喜庆,社火里渲染气氛,丰年时闹个高兴,无奈时排忧解愠,便是西厢调小曲的“正剧”功用。“要传承下去,否则就失传了”说这话的人是76岁的老人高照安,大川渡人。作为非遗传承人,高照安对白银曲子戏的未来有些忧虑,“村里的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也没
5、几个爱听戏的,年龄大的也没有音乐基础,更别说识谱了。”为了保护这一非遗项目,高照安不停地寻找热爱曲子戏、一心发扬曲子戏的接班人。在他的传习所中,年龄最小的成员都超过50岁了。传习所外,吱吱的老水车,滚滚的黄河水,吟哦着大川渡曲子戏的历史变迁,流淌着高照安老人热切的期望。作为白银当地精彩的民间表演艺术形式,希望曾经在街头巷尾、庭院宅地,还是田边地头,到处都能看到的曲子戏身影能够不要在时光中走散。二、高山鼓舞岁末年关,草木尚未苏醒,立春的一场雪还未融尽,大地少妇般丰腴起来。麻雀声声里,我走进北山,去看一场高山鼓舞。一群暄腾腾的后生娃子,在那山屲间、庙门前尽情地捶打着身背的牛皮鼓,鼓声震天、声彻百里
6、,他们的身后是一片黄土地,砂石风蚀形成的雅丹山崖,形成一个天然的喇叭。“咚、咚、咚”,随着一阵激昂的鼓点,身着黄衣、手持长鞭、腿悬皮鼓的鼓手们出现在庙前的戏台上。鼓手们或走、或跳、或跃,配合着头、肩、手、腕、脚的动作来表达内心的喜悦。群而不乱的脚步、流畅飘逸的舞姿、有张有弛的节奏,让坐在台下的观众不由自主地站起来,随着鼓声一起鼓掌。几十个大鼓发出的沉重响声,碰撞在四野长着沙枣树的崖荫上,山崖蓦然变成牛皮鼓面了,只听见隆隆、隆隆、隆隆的声音。后生们的胳膊、腿、全身,有力地搏击着,急速地搏击着,大开大合地搏击着。它使你从来没有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它使你惊异于那农民衣着包裹着的躯
7、体,那消化着黄米糁饭、洋芋疙瘩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磅礴的能量!观众们把戏台围得水泄不通,有些个子矮的,还踮起脚后跟,伸长了脖子观看。年幼的孩子们在人群里窜来窜去,在嬉笑打闹中享受过年的快乐。在鼓声鼓舞中,人们过去一年积在心底的阴霾都消散了,只剩下对美好明天的期待,让人回味无穷。说起这面高山鼓,可谓大有来历,要追溯到明朝时候。皋兰县志记载,朱元璋建立明王朝后,派徐达、冯胜征伐元军,兵至兰州,元大将扩廊帖木儿(又094名王保保)以河为障,居高临下,固守黄河北岸。徐达、冯胜久攻不下,遂走访民间,从兰州百姓挑水的水桶受到启发,创造了三尺长鼓,让士兵将兵器藏在长鼓中,借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令军
8、士扮作“社火”队员,身挎长鼓,混入城内,攻克了城关。为纪念攻城胜利,祝愿永世太平,人们便给这种形制的鼓命名为“得胜鼓”“太平鼓”,后来传到北山一带,便改良为北山风格的“高山鼓舞”。红军过北山期间,敌军围困万千重,红军举步维艰,缺少武器弹药。乡民借口鼓面破损、要送兰州修复,暗藏枪支弹药于鼓内,骗过敌人层层封锁和盘查,运回北山,为红军部队提供武装。战斗中,红军抬来高山鼓当战鼓,鼓声隆隆震山川,红军士气大振,威慑敌胆。如果说曲子戏疏散了山里人心中的郁闷和每日劳作的辛苦,那么高山鼓舞就展现了这片土地顽强生命力的呐喊。高山鼓舞,是北山大地的激荡鼓舞,蕴含着北山人骨子里的豪放热情。我期待着再一次感受高山鼓
9、舞的现场,也希望这流传千年的生命鼓舞能继续舞动下去。三、黑虎古调黑虎岔河从村北东西穿过,3000米长的河岸线孕育了一方风情。600多年前,彪悍的蒙古草原民族,盛极一时的大元王朝逐渐走向衰落。流落于会宁黑虎岔的蒙元皇室后裔昴空等人,为免受战争之苦,远离了弹着马头琴吼着蒙古长调的岁月,流落于这个叫黑虎岔的僻静山坳。昔日的蒙古贵族变成黄土地上的平民。历史长河渐行渐远,但蒙古人骨子里的硬气和爽朗,依然洋溢在他们民族的长调里。草原和黄土地,蒙汉文化在碰撞中交融,在交融中诞生的黑虎古调别有一番韵味。赵俊武老人是黑虎古调的第20世传人,最大的愿望就是让黑虎古调能够好好地传承下去。“这个黑虎古调,关键在于对旋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白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