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人的天足:受难的品质与戏剧化手法——细读穆旦诗作《哀国难》.pdf
《诗人的天足:受难的品质与戏剧化手法——细读穆旦诗作《哀国难》.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诗人的天足:受难的品质与戏剧化手法——细读穆旦诗作《哀国难》.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中外诗歌研究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上,将视野延伸至世间万物、宇宙苍穹与人类文明,体现了诗人跳出小我情绪走向现实关怀和人文关怀的责任担当一面。结语本文选取了灰鹊这一“显微镜下”的世界,力图洞察诗人的生命意识。本文关注到顾城对于生命“大”与“小”的思考,在有限生命中追求热爱与绽放的惜生意识和无惧死亡豁达态度。而这三重生命意识也与1 9 8 0 年代这一大的时代语境息息相关,通过与同时期几位代表性诗人的对比,我们可以看出顾城诗中的生命意识具有时代普遍性,同时也兼具顾城独有的“童话诗人”视角和“黑夜诗人”的占位,而这两点也构成了顾城区别于其他1 9 8 0 年代诗人的重
2、要精神底色。诗人的天足:受难的品质与戏剧化手法细读穆旦诗作哀国难邱菲洋穆旦在中国新诗的发展历史上具有特殊的地位,他通过运用现代化、散文化的语言方式,拓宽了新诗自由生长的语境和空间,在为新诗发展奠定良好基础的同时,也赋予其更多的可能性。穆旦作品具有鲜明的戏剧化特征,这一方面表明他是“新诗戏剧化”的有力践行者,另一方面则意味着其虽深受燕卜荪、艾略特、奥登等人的影响,但这种影响并未对个人化的追求与探索造成限制,而是不见其形,却有其味。本文选取穆旦早期诗歌哀国难作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分析其创作特征与手法,发掘穆旦心底深处最纯真、最赤诚的情感,还原未受西方文化与新诗风潮影响的诗人的本真。一、时代压迫下的
3、发声穆旦早在南开中学读书时期就开始了诗歌创作,这首哀国难正是他在1 9 3 5 年于学校刊物南开高中学生上发表的。面对“九一八”事变后日本侵略者霸占东北、兵临华北的危难局面,年仅1 7 岁的穆旦对民族、国家、历史、现实以及中华文明产生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正如他的同学王佐所言,穆旦身上有一种难得的“受难的品质”。可以说,这注定了穆旦的悲剧性。也正因为如此,在艰苦的抗战岁月中,他可以决然放弃刚刚获得的、安稳的西南联大教职而投身革命,即使在野人山的非人绝境中依旧顽强坚持;在祖国战争不断、百废待兴之时毅然从美国回来,即使被诬为“历史反革命”而判处管制劳改和常年残酷批斗的逆境中坚守对祖国和人民的忠诚。在
4、哀国难中,诗人先用焦灼、急促的笔调点明国家正处于危亡之际,铺陈“四千年的光辉塌沉”,随后笔锋一转,用平和温柔的语气刻画出一个寂静默然的“春”。这首诗前半部分描绘了面临沦亡危机的现实图景,后半部分则转向自然光景。文学是生命的表现,是其内心情感的写照,对于1 7 岁的穆且来说,这寂静默然的春天亦是年青心境在时代背景下的外露。作为中学生的穆旦,在投身反侵略的洪流时,就开始吹响起了自己人生的革命的号角。在理解本诗之前,我们应先了解穆旦创作此诗的时代语境。“九一八”事变后,东北地区迅速沦陷,同胞的鲜血将白山黑水映衬得猩红,市井街头的血光使得这片黑土地若人间炼狱。东北军独立第七旅的士兵陈广忠是那段历史的亲
5、历者,他在描绘那段历史时说道:“我们突然被一声爆炸声惊醒,随后日本人就打来了我们眼静地看着平时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被日本人追着打,用刺刀捕,满地都是血,上级还让我们不得还击.”,日本将36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中外诗歌研究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中国人视为蚁,哀濠与血泪写就了那一段历史,然而那些幸免于难的历史主体却被泥土封住了嘴巴,哀默或是麻木地旁观着中国的苦难。眼看四千年的光辉一旦塌沉,铁蹄更翻起了敌人的凶焰;在哀国难中,穆旦交待了他所处的时代现状。“铁蹄”从护卫者转化为敌人凶焰的助长者,敌人冰冷、坚硬、无坚不摧的钢铁,与血肉之躯
6、对决,敌人的胜局似乎已定,四千年的光辉已然成为国难的献祭品。在这样一个四千年光辉毁于一旦的危急时刻,作为深受五四精神滋养的青年,穆旦看到了发声的急迫性与必要性。那时的他还没有投身革命实战的能力与经验,也没有亲观山河破碎与人民蒙难的机会,他有的只是一腔愤与热血,他希望通过自身的呼号唤起民族的觉醒。然而个人的力量终究单薄,现实的同盟者又少而四散,在这样的时代语境下,穆旦选择了一个新的寄托一一祖先,他选择将祖先作为自己的话语支撑,在诗中写道:眼看祖先们的血汗化成了轻烟,铁鸟击碎了故去英雄们的笑脸!穆旦对于“祖先”这一意象有着极大的热情,在这首诗里,诗人借助祖先所表达的更多是一种无力感。穆旦同祖先们一
7、起眼见着中国山河与中华文明毁于一旦,眼见着“铁鸟”撞击着先烈们用生命守卫的天空,自己却无能为力。直到1 9 3 8 年,穆旦随几百位师友一同踏上几千公里的西迁之路,在途中,他虽目睹山河破碎的现状,亲身经历了现实的苦难,却因自己正在行动,身边有志同道合的师友而更加坚定了对抗战胜利的信心和渴望,“我们走在热爱的祖先走过的道路上”、“我们不能抗拒,那无数代祖先胸中燃烧的希望”,“祖先”这一意象被赋予了希望与传承的责任。在1 9 4 1 年,穆旦正式呼告“一个民族已经起来”,他对于“祖先”这一意象的描写,折射着他对自身于社会与历史中定位认识的不断变化。而后他又将祖先作为呼号的主体,把自身置于旁观者的位
8、置,此处的转化非常明智,比其自身发出的呼吁更具有号召力:坟墓里的人也许要急起高呼:“喂,我们的功绩怎么任人摧残?你良善的子孙们哟,怎为后人做一个榜样!”可惜黄土泥塞了他的嘴唇,哭泣又吞咽了他们的声响。新的血涂着新的裂纹,广博的人群再受一次强暴的瓜分;他欲用祖先们的疾呼唤醒国人战斗的信心与热情,去守卫四千年的功绩与文明。然而祖先那有力的疾呼被泥土封住,他们成为失语者,同诗人一样,只能在沉默中看着侵略者的暴行,满腔激愤无处宣泄,他们曾经历过的血泪经验无处诉说,于是一轮轮新的哭泣、新的血、新的裂纹接而至,历史被黄土尘封,新的历史正在形成。“再受一次”或许正是相对祖先们而言,他们耗尽生命换来的和平与强
9、盛,再一次破碎在他们的身体之上、灵魂之下。在这首诗中,穆旦刻画出一个眼见国家蒙辱、欲疾呼而失声的祖先形象,利用祖先那急切的高呼和有力的哀默,向人们揭露时代此时的沉默多么突元。穆旦在诗的开头就反复利用形容词“一样的”,强调着自然景象的亘古不变,为后文翻天覆地的家国景象埋下对比的伏笔,那些“一样的”、“默然的”,正是压迫着穆旦写下这首诗的时代语境。他清醒地认识到现代诗人不必遵循古典主义的规范和秩序,也不再仅仅拥有浪漫主义的自我和情感,而应着力书写失去家园的历史窘境。二、战争与历史中的自我定位写下哀国难时,穆旦不过1 7 岁。诗是情感的兴发,穆旦在这时的创作中并未加入太多系统化的技巧和意图,所体现的
10、正是他最本真的情感抒发。同王佐良一样,王家新称穆旦是“一个受难的诗人”,不仅在于他的实际遭遇,更在于他对人生价值意义的追寻和坚守,在于他那圣徒般的受难、奉献和牺牲。阅读哀国难这首诗,我们能强烈感受到穆旦文字背后涌动的情感,感受到他对国家危亡的担忧与承担个人使命的热情。在战争与历史中,他并未将自已定位为高高在上的“旁观者”,而是同他的偶像鲁迅先生一般,“有一份光,发一份热”,在不同的领域奔走,全身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将个人与国家紧紧牵系在一起。他像是“历史的中间物”,承担起“旁观者”与“参与者”的双重身份。正如他在岁暮的武汉中所说:“看看日本人,他们是忽然间遗落在我们后面了,我们还不该赶快图强吗
11、?”穆旦并非是口号的空喊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 37中外诗歌研究Chinese And Foreign Poetics者,他始终有参与国家建设的愿望与热情,他将图强当作已任,坚持回国并且那样努力和痛苦地“改造自己”。他始终没有将自已从历史中剥离开,而是如鲁迅一般,作为“回向的超人”,在理性分析抽离后毅然决然的返回民众的苦难之中,担起痛苦又有希望的责任。穆旦赋予自已的双重定位正源于他所受的教育、所观的社会。1 9 1 8 年出生的穆旦,是在五四精神的滋养下长大的,他一生都属于那个时代。穆旦还受到鲁迅先生深刻关注社会现实的“杂文精神”的影响,加之就读于始终提倡教育救
12、国、推崇实用主义的南开中学,青年穆旦自然而然地将目光投入到当时中国的现实社会中去,关注现实,思考现实,投身现实。穆旦是民族苦难的亲历者,亦是五四精神的先驱者和践行者,他的觉醒赋予他“丰富和丰富的痛苦”,哀国难仅仅是开端,这样的思想意识伴随了穆旦的一生,也在他的文学作品中鲜明地体现出来。1935的穆旦已经展现出一种“参与的热情”,即对于国家的关注,所以在哀国难中通篇表述的是对敌人的愤恨、对国家的担忧,这也是哀国难一诗的单一与青涩。因为对国家的关注是他痛苦的单一来源,在此之前,穆旦对于人民的痛苦与民族的苦难缺乏直观的感受。直到“野人山”经历之后,穆旦看到了历史背后“具体的人”,将对国家的关注分割了
13、一部分出来,开始关注真实的人。于是穆旦在苦难中再一次产生了矛盾:他一方面深爱着自己的祖国并有着强烈的现实意识与热情,另一方面又会从“人”的立场出发来审视现实。当这两种立场产生冲突时,穆旦的内心必然产生矛盾,这也是其“受难的品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穆旦在1 9 4 5 年创作的从昆明到长沙一还乡记中提到:“我们都着对待日本俘虏太嫌宽大我要报复、即使是一点点泄愤可是,在长沙,你看见这些日本人那种无所归依的样子,那种失去了人的体面的样子你不由得可,这种感情又似乎不对。因为我们自已的同胞就在沿江搭盖草屋,手砥足,准备忍受过这个严冬现在你看见他们,你真愿意他们是无辜的。”在这文字之间,作者既有强烈的民族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哀国难 诗人 天足 受难 品质 戏剧化 手法 细读 诗作 国难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