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
《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新课标三年级下册数学全册教案.doc(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2 用整十数乘两位数3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连续进位的)7 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连续进位)9 用两位数乘(连续进位)10 被乘数、乘数末尾零的乘法12 乘数、被乘数末尾带有0的乘法口算14 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15 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17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19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二)20 口算除法(一)21 口算除法(二)用整十数除22 用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23 用接近整十数除商是一位数的除法24 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的除法(二)26 用接近整十数除商一位数试商方法的灵活运用27 商是两位数的除法29 商是三位数的除法30 商中间有零的除法31 商末尾有零的除法33 除法的估算(一)34 年、月、日35 24时计时法38 三步式题40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文字题41 用综合算式解答两步应用题43 连乘应用题44 连除应用题46 归一应用题48 归总应用题49 复习式题、文字题和连乘、连除应用题51 面积和面积单位54 长度单位和面积单位的比较56 长方形面积的计算58 正方形面积的计算59 面积和周长的比较61 面积单位间的过率63 面积单位间的简单换算64 本单元的整理和复习65 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法 教案内容:第1页例1、例2以及“做一做”,练习一的1—5题 教案目的:使学生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方法。 教案重点:掌握一位数乘两位数的口算乘方法的算理。 教案难点:能熟练地口算。 教案过程: 一、 复习 10×5 14×2 100×7 130×2 20×3 34×2 200×4 210×3 问:“谁能说一说14×2是怎样口算的?” 二、 新课 1.教案例1 (1)教师板书14×3,问:14×2我们会算,14×3又该怎样计算呢? (2)学生回答后,再根据口算过程用方块演示一下。 (3)“谁能说说你是怎样摆的?与口算结果一样吗?” 2.比较14×3和14×2 教师引导学生对这两道题进行比较,使学生明确:这两道的口算过程是一样的,都是先用乘数去乘被乘数的十位数,再乘个位数,然后把两部分积加起来,只是14×3,个位满10,最后一步是整十数加两位数。 3.例1下“做一做”的练习 先说说第1、2题的计算过程(指名说,同位说),其它独立完成。 4.教案例2 板书140×3 讨论想法,汇报(鼓励多种想法) 5.例2下“做一做”的练习 先说想法,再填得数 三、 练习 1.练习一的第1题 说图意,填数,讲想法。 2.练习一的第2题 3.练习一的第3、4、5题 板书: 口算乘法 14×3=42 140×3=42 想:10×3=30 想:14×3=42 4×3=12 140×3=420 30+12=42 用整十数乘两位数 教案内容:教科书第2页的例3、例4,“做一做”中的习题和练习一的第6~11题。 教案目的:使学生掌握用整十数乘的口算方法。 教案重点:理解用整十数乘的算理。 教案难点:用十位上的乘后,在得数的末尾填一个0。 教具准备:例3、例4的教案挂图。 教案过程: 一、复习 口算下面各题: 13×5 27×3 230×4 15×4 16×2 140×5 指名让学生说一说13×5、230×4、140×4的口算过程。 二、新课 1.教案例3。 教师出示例3的乒乓球挂图,如下: 用纸盖住最右边的一袋,提问: “这里有几袋乒乓球?每袋几个?要求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 5 × 9=45。 接着露出盖住的那袋乒乓球,提问: “刚才有 9袋乒乓球,一共有 45个。再增加 1袋,是几袋?一共有多少个乒乓球?怎样列式计算?”指名学生回答,教师板书: 5 × 10=50。 “谁能说一说5×10=50是怎么想的?”(因为9个5是45,45+5=50,也就是10个5就是50。)多指几名学生说说。 2.做“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独立口算,指名回答口算结果和口算过程,教师板书出算式和得数。然后提问: “这些题的得数和被乘数有什么关系?”使学生通过观察得出:一个数乘以 10,可以在这个数的后面直接添一个0。 教师:“刚才我们得出了一个数乘以 10,可以在这个数的后面添一个 0,那么 11×10、12×10、24×10得多少?” 3.做“做一做”的第2题。 让学生把得数写在书上。集体订正。 4.教案例4。 教师出示例4的皮球图。如下: 提问: “这里有 20盒皮球,每盒有 6个。求一共有多少个皮球,怎样列式计算?”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6×20。 “6×20怎样口算呢?” 先让学生说一说自己的想法,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推想6×20的口算过程: “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每2盒是一摞,20盒是几棵?”让学生数一数回答。 “求20盒皮球的个数,也就是求几橡皮球的个数?” “要求10 摞皮球的个数,可以先求几橡皮球的个数?” “一摞皮球有多少个?怎样想的?” “几乘以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0的右下方用红粉笔板书:6×2=12。 “一摞是12个,10 摞是几个12?是多少?” “几乘以几?”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12的下面用红粉笔板书:12×10=120。 “算出10 摞皮球的个数,就是20盒皮球的个数,也就是6×20等于多少?”学生回答后,教师在6×20后面板书:=120。 最后,教师概括出 6 × 20的口算过程: 6 × 20可以先求 6 × 2= 12,再用 12 × 10,等于120。 5.做例4下面的“做一做”的第1题。 让学生先做,做完后,指名说一说各题的得数和口算过程。然后提问; “这几道题和例4的被乘数都是几位数?乘数都是什么数?” “一位数乘以整十数在口算时,分了几步?” “第一步先用哪个数乘以哪个数?第二步再把所得的积乘以多少?”“第二步有没有比较简便的算法?可以怎样算?” “那么一位数乘以整十数,可不可以把一位数先乘以整十数0前面的数,再在所得的积的后面添一个0?” 最后,让学生用这个规律把这道题再口算一遍。 6.做例4下面“做一做”的第2题。 三、练习 做练习一的第6~11题。 1.第6、7题,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指名说得数,每道题抽几个小题让学生说一说口算过程。 2.第8题先让学生填出左边一题方框中的得数,再让学生填出右边一题方框中的得数,然后集体订正。 3.第9题,让学生先自己做,做完后说一说各是怎样列式计算的,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4.第10题,让学生自己读题,在练习本上解答。订正时,说一说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5.第11题,先让学生独立做,做完后,教师把学生的不同算法板书出来:20×5=100 5×20=100。提问: “这两个算式表示的意思一样吗?为什么?”(不一样,20×5是一排一排地算的,一排有20格, 5排有 20 × 5格; 5 × 20是一行一行地算的,一行有 5格, 20行有 5 × 20格。) “20×5是怎样口算的?”“5×20是怎样口算的?”通过分析使学生体会到:无论是20×5还是5×20都是把2和5相乘得10,再在后面添写一个0,得100。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连续进位的) 教案内容:第6页例1 教案目的: 1.使学生在口算乘法的基础上,掌握乘法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的迁移推理能力,掌握其数学学习方法。 教案重点: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掌握两位数乘的计算方法。 教案难点:理解用乘数十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与十位对齐的道理。 教案过程: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教师利用多媒体出示画面: 学校买了一些彩色笔要奖给数学竞赛获奖的同学,每盒彩色笔24支,学校买了3盒 让学生根据画面情景提出问题 学生可能提出以下几种问题: (1)3盒一共多少支?(2)2盒一共多少支?(3)学校一共买了多少支彩笔? 问:如果买了13盒,怎样列式?24×13(出示例1) 主动探索 1.教案例1。 (1)讨论24×13的算法 (2)汇报交流 (3)讨论哪种方法最简便? (4)统一认识,确定最简便的方法,引导学生试写成竖式。 (5)针对出现的情况讨论,关键处教师点拨,让学生领悟计算方法。 2.练习 (1)第7页做一做 (2)练习二第1题。 练习后,教师总结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反馈练习 练习二第2题 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不连续进位的) 2 4 × 1 3 7 2 ……24×3的积 2 4 ……24×10的积(个位的零不写) 3 1 2 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连续进位) 教案内容:第7页例2 教案目的:使学生初步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案重点:理解和掌握乘数是两位数的笔算乘法计算法则。 教案难点:能运用法则正确地进行计算。 教案过程: 一、复习 计算 3 7 4 1 5 2 1 2 ×2 1 ×1 5 ×2 4 ×4 6 问:先用乘数中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中的哪一位对齐?再用乘数中哪一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得数的末位要和乘数中的哪一位对齐?然后再怎样? 出示口算卡片口算。 出示 2 1 2 × 4 问:这道题是用一位数乘几位数?先用4去乘被乘数的哪一位上的数?再乘哪一位上的数?最后乘哪一位上的数?212乘4得多少? 二、运用迁移,探索新知 出示例2 (1)学生独立试做,寻找算法 (2)请某位学生说算法,其它学生作补充。 (3)做例2下面的做一做 (4)学生总结两位数乘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注意启发学生发现两位数或三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中的相同点。) 讨论例1和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总结乘数是两位数的计算方法。 三、巩固反馈,强化知识 第7页例2的做一做 练习二的第3题 练习二的第5题 板书: 两位数乘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 212×34=7208 2 1 2 × 3 4 8 4 8 6 3 6 7 2 0 8 用两位数乘(连续进位) 教案内容:第11页例3、4 教案目的: 1. 使学生进一步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掌握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能力。 教案重点:理解乘数是两位数的连续进位乘法的算理。 教案难点:掌握两位数的进位乘法的计算方法。 教案过程: 一、自主探索,领悟知识 1. 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一个牌子写着“门票每人48元”,有7名同学进入博物馆参观展览。 (1)学生根据以上情景提出数学问题。 (2)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解答。如:7名同学参观展览,门票一共多少元?学生列式:48×7,并说出怎样计算? 2.改变情景,引出新课。 改变条件:一共进72人。学生根据新情景提出问题。 (1)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问题有选择性地解答并板书:48×72 (2)小组研究计算方法。 (3)小组汇报 (4)教师根据情况总结,重点指出以下两个方面: 计算方法与前面的相同,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不同的是48×72需要连续进位,要特别注意。 (5)练习: 6 8 3 7 4 5 ×3 4 ×8 2 ×4 6 2. 学习例4 出示例题 (1)让学生读题理解题意,再口头列出算式。 (2)让学生独立试做。 (3)请一名学生展示计算过程,并说一说算理。 (4)其他学生补充完整,必要时教师给予指导。 (5)练习 2 1 5 3 0 9 × 3 2 × 2 5 二、巩固反馈,深化知识 1. 第11页的做一做。 2. 判断 (1) 5 7 (2) 3 0 6 (3) 1 9 3 (4)4 0 3 × 3 5 × 3 5 × 3 6 × 3 5 2 5 5 1 5 3 0 1 1 5 8 2 1 5 1 7 1 1 2 0 4 3 7 9 1 6 1 2 1 9 6 5 1 3 5 7 0 4 9 4 8 1 6 3 3 5 板书: 用两位数乘(连续进位) 4 8×7 2=3 4 5 6 1 1 4×5 9=6 7 2 6(分) 4 8 1 1 4 × 7 2 × 5 9 9 6 1 0 2 6 3 3 6 5 7 0 3 4 5 6 6 7 2 6 答:要用6726分。 被乘数、乘数末尾零的乘法 教案内容: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六册14--15页例5--例7。 教案目的: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简便算法,能用简便算法熟练计算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教案重点:使学生掌握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两位数乘法的简便算法。 教案难点:简便算法竖式的书写格式。 教具准备:一些口算卡片;小黑板;幻灯。 教案过程: 一.复习。 1.口算(出示口算卡) 24×3 82×0 45×2 20×7 300×6 400×5 8×60 23×30 2.笔算: (1)360×4 学生独立完成后,出示灯片: ① 360 ② 360 × 4 × 4 1440 1440 讨论:你认为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2)任选一种算法计算下题: 2600×3= ①2600 ②2600 ×3 ×3 学生完成后,教师提问:你为什么选用方法②? 二、新课。 1.引入新课。 揭示课题:前面我们学会了用简便方法计算乘数是一位数,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这节课我们学习乘数是两位数,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板书课题: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 2.教案例5。 (1)出示例5 360×24= (2)学生审题,找出被乘数0前面的数字,说说写 竖式时“6”要和乘数的哪一位对齐?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 (4)讨论:(灯片出示学生的两种算法) 360 360 ×24 ×24 1440 144 720 72 8640 8640 师:以上两种计算方法不同,但结果相同,你们看哪种算法比较简便? (5)教师在黑板上板书: 360 × 24 144 72 8640 (6)试用简便方法计算:370×14 (7)小结: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被乘 数0前面的数与乘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的末尾有几个 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教案例6 265×30 (1)出示例6,审题。 (2)引导学生试算:这道题与例5有所不同,你们敢不敢自己先试试用简便方法计算? (3)学生试算,教师巡视并提示:写竖式时,乘数末尾0前面的数字3要和被乘数的什么位对齐? (4)指名说出怎样算比较简便,教师板书: 265 × 30 7950 (5)阅读课本14页,把书上例5、例6的简便算法与一般算法进行比较,并要求学生学会书上竖式书写的格式。 (6)练习: 课本14页做一做的350×24、73×60、186×50 (7)小结: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乘数0前面的数与被乘数相乘,然后看乘数的末尾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4.教案例7 计算450×20。 (1)出示例7,让学生审题后观察,把例7与例5、例6进行比较有什么相同点?不同点? (2)讨论:被乘数和乘数末尾都有0能不能用简便方法计算? ① 写竖式时,被乘数、乘数怎样写?(把被乘数、 乘数中0前面的数的末尾对齐。) ② 怎样乘?(只乘0前面的数) ③ 乘完后,怎样添0?(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 有几个“0”,就要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3)你能算吗?请算一算?(一人板演,全班齐练。) 450 × 20 9000 (4)学生阅读课本第15页,把自己的算法与例7对照。 (5)质疑。 ① 学生提问(略)。 ② 教师引疑:450×20被乘数和乘数末尾一共有 两个0,为什么积的末尾有3个0呢? (6)引导学生归纳法则。 (7)出示法则: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 三.巩固练习: 1.课本第15页做一做。 (1)第1题 : 230×40 150×60(学生独立完成,然后口述怎样算。) (2)第2题:下面的计算方法对吗?说出自己的看法? 230 230 × 40 × 40 9200 000 920 9200 2.下面各题已算出0前面的数,请你想一想,每一题应该添上几个“0”? (1) 78 (2) 6100 × 50 × 90 390 549 3.课本17页练习四第1、2、5题,让学生独立完成,教师个别指导,做完后集体核对。 四.全课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了用简便方法计算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计算时,可以先把0前面的数相乘,然后看被乘数、乘数的末尾一共有几个0,就在乘得的数的末尾添写几个0。另外还要注意竖式的书写格式。 五.作业:课本17页练习四第3、4题。 乘数、被乘数末尾带有0的乘法口算 教案内容:第16页的例8 教案目的: 1. 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并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2. 巩固被乘数、乘数末尾有0的笔算乘法简便算法。 教案重点:使学生掌握整十数末尾有0的乘法口算方法。 教案难点:能比较熟练的进行口算。 教案过程: 一、复习沟通 口算比赛: 5×30= 100×10= 8×60= 5×70= 300×6= 40×20= 18×20= 30×50= 二、自主探索,领悟方法 1. 出示例8,学生独立口算。 2. 学生完成后,说一说这些题怎样计算简便? 学生可能有以下几种想法:(以第一题为例) (1)把80×50中的80和50看成8和5,先算8×5得40,末尾再添写两个0,得4000。 (2)把80×50中的80和50看成8和5,先算8×5得40,这样在4的后面就有1个0,再添上80和50后面的2个0,就可以知道4的后面有3个0,得4000。 3. 教师再出示更大数目的口算题,让学生进行计算]。 7000×30= 360×50= 800×300= 300×400= 600×400= 2400×400= 4. 让学生汇报口算方法,并通过讨论找到最简便的口算方法 5. 教师总结用整十数乘被乘数末尾有0的乘法的简便方法。 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 第16页“做一做” 2. 练习四6---11题 板书: 乘数、被乘数末尾带有0的乘法估算 80×50= 12×40= 400×20= 14×50= 700×30= 360×50= 800×300= 300×400= 600×400= 2400×400= 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教案内容:第20—21页例9 教案目的: 1. 使学生初步学会“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2. 会写、会用“≈“。 教案重点:用“四舍五入“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教案难点:归纳求万以内近似数得方法。 教案过程: 一、调查汇报有关数据。 1. 学生汇报调查情况。 2. 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引入新课: (1)教师根据学生的调查情况进行板书。 (2)通过实例向学生说明什么是近似数。 二、自主探索,领悟新知 1. 教师在学生汇报的基础上,出示一组与学生或生活相关的数据、让学生直接说出它们大约是几百。 (1)教师出示数据。 (2)学生汇报说明自己的想法,教师板书: 208 200 987 1000 927 900 892 900 517 500 671 700 439 400 152 400 2. 在出示几个百位上的数字相同,十位数上的数字是4、5、6的三位数,让学生讨论他们大约是几百?并说明理由。 (1)学生讨论汇报。 (2)教师根据学生汇报点拨引导。 在肯定学生的判断方法后提出问题,这种方法的确能够判断一个数比较接近哪个整百数,即它的近似数,但是这种求法太麻烦,因为看到这个数,就要进行口算,有的数并不是一眼就能看出来,启发学生根据板书看一看有没有更方便的方法求一个数的近似数? (3)学生再`次讨论,教师巡视。 (4)汇报交流,总结方法。 (5)教师小结,提炼方法。 3. 学习准确数和近似数的表示方法。 教师利用板书进行引导,教案约等号的写法和读法,完善板书。 4. 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做第20页的“做一做” 三、总结交流,提炼方法 (1)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分析求万以内数的近似数的方法,然后汇报。 (2)教师总结。 (3)学生看书。 四、巩固练习,强化知识 做练习五的第1题。 五、课堂作业 (1)当5 60≈6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2)当4 89≈4000时, 内取得数字可以是( )。 (3)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485≈ 16498≈ 2510≈ 40938≈ 76560≈ 板书: 近似数和“四舍五入”法 208≈200 987≈1000 927≈900 892≈900 517≈500 671≈700 439≈400 152≈400 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 教案内容:第16页的例8 教案目的: 1. 使数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简单估算方法,并能初步]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2. 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案重点:使数学生初步学会用一位数乘多位数的简单估算方法。 教案难点:能初步]运用估算方法解决生活实际问题。 教案过程: 一、复习沟通 1. 求下面各数的近似数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省略最高位后面的尾数。) 3509 1408 3492 78523 二、结合实际,探究新知 1. 结合实际说明估算的用处,使学生初步感知什么是估算。 2. 列举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初步感知怎样进行一位数的乘法估算。 将三年级各班人数列表,让学生估算三年级大约有几百人? 一班 二班 三班 四班 五班 总人数 51 52 49 53 50 (这里可以绫孬地的实际情况,列举生活中学生喜闻乐见的事情。) 3. 出示例10 一个枣园收小枣816千克,收的大枣的重量是小枣的3倍,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 (1)请学生读题理解题意,直接估算大约收大枣多少千克?并说一说是怎样想的? 学生可能这样想: ①大枣的产量是816千克,这个数非常接近800,所以就用800乘3,得到大枣的产量大约是2400千克。 ②小枣的产量是816千克,这个数非常接近820,所以就用820乘3,得到大枣的产量大约是2460千克。 ③也有可能把816看成810,然后乘3,得2430的。 (2)小组讨论,看哪种估算方法更快?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引导,第一种估算方法更快。 (3)学生讨论这种估算该怎样列式解答。 可能有以下几种做法: ② 800×3 ≈2400(千克) ① 816×3 ≈800×3 =2400(千克) ③ 816×3 ≈2400(千克)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4)用题目所给的准确数实际乘一下,比较估算的结果2400与准确计算的结果,可以看出与2448非常接近,2448略百位后面的尾数就是2400。 (5)教师小结。 首先根据以前学习的“四舍五入”求出被乘数的近似数,然后与乘数相乘,相乘 的积就是估算的结果。 其次再强调要用“≈”和答中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4. 学习例11 (1)出示题目。 (2)读题理解题意,直接根据例10的知识解答。 (3)学生独立完成后汇报,注意学生在解答中出现的问题并及时给予纠正。 (4)利用准确数实际相乘进行检验,比较估算的结果与实际相乘的结果是否接近。 5. 反馈练习,巩固方法。 第22页做一做。 6. 师生总结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方法。 (1)用“四舍五入”法省略被乘数最高位后面的尾数,求出它的近似数,然后相乘。 (2)乘得的积与横式之间要用“≈”, 答中不要丢掉“大约”两字。 三、巩固反馈,强化知识 1. 例11后的做一做。 2. 练习五的第4、6、7、8题。 板书: 乘数是一位数乘法的估算 816×3≈ 2400(千克) 答:大约收大枣2400千克。 295×9≈2700(M) 答:王老师家离学校大约有2700M 乘法应用题和常见的数量关系(一) 教案内容:第25页例1、26页例2 教案目的:使学生进一步认识一些常见的数量关系,初步理解单价、数量、总价和单产量、数量、总产量的数量关系,培养学生分析概括能力及数学的应用意识。 教案重点:通过实例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以及能用术语表达这些数量关系,并在解答应用题的实际问题中加以应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人教版 新课 三年级 下册 数学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