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doc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doc(1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完整版)《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专业必修课) 《教育心理学》教学大纲 一、课程简介(必备项) 教育心理学是心理学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学科,它既是一门理论学科,又是一门应用学科。它是心理学、应用心理学、教育学、教育管理学等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教学对象为上述专业的本科三年级学生。该课程的活动主要由课堂讲演、课堂讨论、课例录像分析、课堂观摩以及探究学习等五部分构成。 1。课程中文名称:教育心理学 2。课程类别: 专业必修课 3。适用专业: 应用心理学专业、公共事业管理等专业、小学教育专业等。 4。课程地位: 专业主干课程 5。总学时:54学时 6。总学分:3学分 7。先修课程:教育学、普通心理学、发展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 二、课程目标(必备项) 1.通过教育心理学课程的学习,应使学生掌握和了解教育心理学的基本概念和理论,能运用教育心理学知识分析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行为,并能有效地指导教师的教学活动以及学生和自己的学习活动,从而达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目的。 2.通过学习理论的学习,探讨学习的实质、过程、条件因素以及动力等学习基本问题,为师范生今后指导学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教学设计和课堂管理这两个与教学技能关系密切的问题,通过教学心理的探讨,以求提高师范生的实际教学能力,促进他们贯彻实施和灵活运用学习原理和培养教学策略。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必备项) (一)教育心理学及其研究 主要内容: 1.教育心理学的研究对象 2.教育心理学的作用 3。教育心理学的历史发展与研究趋势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建立对教育心理学整体框架的认识。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教育心理学的内容体系结构。 2.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价值。 3.教育心理学的简要发展历程和一般趋势。 4.教育心理学的研究一般程序和主要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思考题: 1.教育心理学研究哪些主题? 2.教育心理学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3.教育心理学的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4.教育心理学当前的主要研究趋势表现在哪些方面? 5.举例说明教育心理学的一般研究程序及所用研究方法. (二)第二章 主要内容: 1.认知发展与教育 2.社会性发展与教育 3.多元智能与教育 4.不同学习风格与教育 5.特殊儿童的教育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设计促进发展的教育方案。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认知发展的一般规律与有关理论。 2.社会性发展的一般规律及有关理论。 3.多元智能理论及其教育意义。 4.鉴别个体差异的方法 5.因材施教的具体措施。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给小组呈现一份小学数学或其他学科的教科书中的部分内容,要求学生应用所学的理论分析所呈现的材料对于具体运算阶段的学生是否恰当。 2.根据儿童认知与社会性发展的特点,教师和家长应提供何种形式的支架或帮助来促使学生的发展? 3.讨论学校常规教育中如何真正地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潜能发展提供适宜条件? 4.假如你是一名教师,请从本章中选一个你认为最重要的规律,描述如何将该规律应用于某一学习情境中。 (三)第三章 主要内容: 1.学习的一般概述:学习分类、学习的生理机制、学习理论发展脉络. 2.行为学习理论:经典条件作用理论、操作条件作用理论、社会学习理论. 3。认知学习理论:早期学习理论、认知发现理论、认知同化理论、信息加工理论。 4。建构主义学习与人本主义理论:认知建构主义理论、社会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人本主义理论。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分析案例,设计促进学习的教育方案.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学习的涵义与学习结果分类 2.操作条件作用理论和社会学习理论及其应用 3.认知发现理论与认知同化理论的比较及其应用 4.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关于学习过程、条件的观点 5.人本主义学习理论及其现实意义 6.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主要观点及其应用价值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给学生提供行为问题的案例,要求学生进行案例分析,然后相互讨论。 2.通过举例来比较经典条件作用与操作条件作用的异同。 3.举例说明强化、惩罚和消退在行为改变中的作用。 4.利用观察学习的基本过程分析社会媒介对青少年品德行为的影响。 5.比较学习的认知发现理论与认知同化理论的异同,并分析它们的应用价值。 6.评价人本主义的学生中心观及其自由学习法对当前教育改革的影响。 7.分析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是如何看待知识、学生、学习、教师的,并阐述它对于教学改革的启示. 8.让学生观摩教学录像,根据学习理论进行评课,并提出改进意见。 (四)第四章 主要内容: 1.学习动机概述:学习动机的内涵、作用与分类。 2.学习动机理论:强化论、需要理论、认知理论 3.学习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设计激发学习动机的教育方案。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学习动机的内涵、分类与作用机制. 2.学习动机理论:强化理论、需要层次理论、自我效能感理论、成就动机理论、动机归因理论、目标理论等. 3.学习动机的激发和培养措施。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课前分析一则有关学生学习动机问题的案例,让学生进行第一次分析,然后带着问题学习理论知识,然后对案例进行第二次分析,相互讨论自己的分析,体会如何利用学习动机理论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2.分析学习动机的几种理论之间的关系。 3.结合课堂实际现象说明如何根据学习动机理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五)第五章知识建构 主要内容: 1.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2.概念的学习与教学 3.概念转变及其教学 4.学习迁移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设计促进知识建构的教育方案。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知识的分类与表征。 2.知识意义的生成过程。 3.概念的获得及其教学.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解释陈述性知识与程序性知识之间的区别. 2.举例说明概念的形成、同化和转变过程. 3.课堂观察:以学生学习某一概念或原理为例,分析教师用于促进学生成功理解知识所使用的策略。 4.设计一则概念或原理教学的课案。 5.设计某一课程,促进学生将所学的内容迁移到实际生活中去. (六)第六章问题解决与创造性 主要内容: 1.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2.问题解决的影响因素。 3.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4.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设计促进问题解决与创造性思维的教育方案.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问题解决的过程。 2.创造性理论. 3.创造性的培养.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课堂观察:1)以学生解决某一问题为例,分析教师用于促进学生成功地解决问题所使用的策略;2)分析教师采取什么策略来教学,就其对学生迁移的促进而言,是否有效?如何改进? 2.分析目前教育情境中对创造性的培养现状,讨论如何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来培养创造性。 3.结合自己的实际,分析自己是否具有创造性?如何提高自己的创造性? (七)第七章学习策略 主要内容: 1.学习策略与自我调节学习。 2.典型的学习策略。 3.学习策略的培养. 4.创造性思维的培养.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教育实际,积极参加课堂讨论,进行案例分析,设计促进学会学习的教育方案。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学习策略的分类. 2.认知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3.元认知策略在教学中的应用. 4.学习策略的教学。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学习策略包括哪些方面? 2.如何在教学中整合认知策略的培养? 3.如何在教学中整合元认知策略的培养? 4.观察一堂中小学教学,并分析教师如何在教学学科知识、技能的同时教学生学习策略的? 5.设计一则教学生学习策略的课案. (八)第八章操作技能 主要内容: 1.操作技能的类型与特点. 2.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 3.操作技能的训练。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案例分析,体会促进技能形成的教学策略。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操作技能的特点和形成阶段。 2.操作技能培训的理论基础与具体措施。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让学生实际练习一简单的操作技能,分析其形成阶段及其特点。 2.教学录象观察:观看操作技能教学录象,分析操作技能形成的阶段与特点,分析教师的培训行为的有效性。 (九)第九章 主要内容: 1.社会规范的特点与类型。 2.社会规范的认知、情感与行为理论. 3.社会规范的学习过程及其条件。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自己的学习经验,进行案例分析,体会促进社会规范形成的教学策略。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社会规范学习的实质和过程。 2.社会规范学习的有关理论. 3.社会规范的信奉的心理机制。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课堂观察:了解学生表现出来的亲社会行为与反社会行为;分析教师的行为如何促进学生的社会技能或亲社会行为的发展。 (十)第十章教学设计 主要内容: 1.教学目标设置。 2.教学策略选用。 3.教学环境安排。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课堂教学实际现象,进行案例分析,设计合乎规范的教学方案.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教学目标的分类与表述方式. 2.教学目标的设置过程。 3.几种典型教学策略所涉及的要素和过程。 4.课堂空间布局的类型与作用. 5.教学媒体的选择和使用原则。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如何设置一项教学内容的教学目标? 2.对于同一项教学内容,分别采用不同教学策略设计相应教案? 3.如何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策略安排课堂空间? 4.如何将教学媒体整合到教学之中? 5.观察一堂中小学教学,分析教师所用教学策略的实施过程及其效果。 (十一)第十一章 主要内容: 1.教学测评的分类与作用. 2.教学测评的方法。 3.教学测评的新进展。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课堂教学实际现象,进行案例分析,设计合乎规范的教学测评工具。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教学测评新趋势。 2.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不足。 3.教师自编测验的种类和注意事项。 4.档案袋评价与表现性评价的基本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教学测评可从哪些方面加以分类? 2.教学测评在教学过程中的作用有哪些? 3.教学测评的新趋势有哪些? 4.根据标准化测验的优点与不足说说其最佳适应范围。 5.分析一份教师的自编测验。 6.设计一则学生档案袋的内容和评价方法. (十二)第十二章课堂管理 主要内容: 1.课堂管理因素与课堂氛围。 2.课堂管理设计。 3.课堂问题行为处理。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课堂教学实际现象,进行案例分析,设计课堂管理方案。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课堂气氛。 2.课堂规则的制定与实施。 3.课堂规则的维持。 4.课堂问题行为的预防与矫正。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1.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堂气氛? 2.课堂规则的制定经历哪些过程? 3.如何维持良好的课堂纪律、预防课堂问题行为? 4.观察一堂课的录像,分析课上学生课堂问题行为的原因并提出处理措施。 5.设计一则课堂问题行为的矫正方案. (十三)第十三章教师心理 主要内容: 1.教师的地位与角色。 2.教师的专业素质。 3.教师的成长。 4.教师与学生的互动。 教学要求: 主动联系教师发展的状况,体会教师的专业素质与成长历程。 课前学习要求: 阅读教材与相关推荐阅读的文献 重点、难点: 1.教师在教学中的角色和作用. 2.教师专业素质的构成。 3.教师的成长历程。 4.专家型教师与新教师之间的差异. 5.师生互动模式. 6.教师的期望效应。 7.教师培训的途径和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如实验、习题课、讨论课、其它实践活动): 课堂观察:1)观察教师的教学活动,分析教师的某些具体的心理特征与行为是如何影响其教学有效性的;2)观察课堂教学活动,分析师生互动的特征。 四、教材与学习资源(必备项) 陈琦,刘儒德.当代教育心理学(第三版)。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 冯忠良,伍新春,姚梅林,王建敏.教育心理学(第二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0年. [美]罗伯特·斯莱文.教育心理学:理论与实践(第8版).姚梅林等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美]Woolfolk, W著。教育心理学(第11版)。伍新春等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2. Slavin, R.(2014).Educational Psychology: Theory and Practice (11th).Pearson。 Woolfolk, A。 (2012). Educational Psychology (12th).Pearson。 Eggen, P。 D。 &Kauchak, D. P。(2012). Educational Psychology: Windows on Classroom (9th)。 Prentice Hall. Sternberg, R. J. &Williams, W。 M.(2009). Educational Psychology(2nd).Pearson. 五、教学策略与方法建议(可选项) 教育心理学作为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交叉学科,为落实培养目标、体现教学原则,采取下列具体教学策略和方法. 1.课堂讲演与课堂讨论.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理论问题,可采用教师课堂讲授的方式进行;并在教师讲授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有关理论进行讨论、质疑。这样,既可保证教学效率,又能促进学生的理解. 2.小组合作与探究学习。对于教育心理学的基本规律问题,可充分利用学生的已有经验,让学生主动去探究知识,并体验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探究既可以个体独立进行,但最好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以促进相互的提高和培养合作的精神。 3.课堂观察与案例分析.学习教育心理学的理论和规律的目的在于运用,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可让学生观摩教师的课堂教学录象,或带领学生深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实际听课,并运用所学理论分析所观摩课程的优劣。 4.研究性学习。学习教育心理学的最终目的在于解决教育教学的实际问题,因此可要求学生自主选择课题、自主查阅文献、自主进行实验等,并最终提交一篇基本符合教育心理学研究规范的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论文。 5.整合信息技术。充分利用互联网、Blackboard平台以及社会媒介,促进学生进行交互性学习和网上学习。 六、考核方式(必备项) 教学测评以课程和教学目标为依据,兼顾读书札记、课程论文、期末考试等形式,满分为100分.结业考试在于了解学生基本概念和基本原理的掌握以及简单运用的情况;论文则在于考察学生运用素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造性思维的水平。读书札记的目的重在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参与热情,激发其学习兴趣;具体分值为:读书札记20分、课程论文10分、期末考试70分。-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心理学 教育 心理学 教学大纲 专业 必修课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