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综合规范.doc
《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综合规范.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综合规范.doc(4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总则 1.0.1 为适应交通运输发展和公路建设需要,提升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质量和技术水平,确保工程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制订本规范。 1.0.2 本规范适适用于新建和改建公路和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 1.0.3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方案,应依据公路使用任务、性质和要求,结合当地气侯、水文、土质、材料、施工技术、实践经验和环境保护要求等,经过技术经济分析确定。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应包含结构组合、材料组成、接缝结构和钢筋配制等。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应按要求安全等级和目标可靠度,承受预期荷载作用,并同所处自然环境相适应,满足预定使用性能要求。 1.0.4 水泥混凝土路面设计除应符合本规范外,尚应符合国家现行相关标准要求。 2 术语、符号 2.1 术语 2.1.1 水泥混凝土路面cement concrete pavement 以水泥混凝土做面层(配筋或不配筋)路面,亦称刚性路面。 2.1.2 一般混凝土路面plain concrete pavement 除接缝区和局部范围外面层内均不配筋水泥混凝土路面,亦称素混凝土路面。 2.1.3 钢筋混凝土路面jointed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横向钢筋或钢筋网并设接缝水泥混凝土路面。 2.1.4 连续配筋混凝土路面continuous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面层内配置纵向连续钢筋和横向钢筋,横向不设缩缝水泥混凝土路面。 2.1.5 钢纤维混凝土路面steel fiber reinforced concrete pavement 在混凝土面层中掺入钢纤维水泥混凝土路面。 2.1.6 复合式路面composite pavement 面层由两层不一样类型和力学性质结构层复合而成路面。 2.1.7 水泥混凝土预制块路面concrete block pavement 面层由水泥混凝土预制块铺砌成路面。 2.1.8 碾压混凝土 roller compected concrete 采取振动碾压成型水泥混凝土。 2.1.9 贫混凝土 lean concrete 水泥用量较低水泥混凝土。 2.1.10 设计基准期限 design reference period 计算路面结构可靠度时,考虑各项基础度量和时间关系所取用基按时间。 2.1.11 安全等级safety classes 依据路面结构关键性和破坏可能产生后果严重程度而划分设计等级。 2.1.12 可靠度reliability 路面结构在要求时间内和要求条件下完成预定功效概率。 2.1.13 目标可靠度objective reliability 作为设计依据可靠度。 2.1.14 可靠指标reliability index 度量路面结构可靠性一个数量指标。 2.1.15 目标可靠指标objective reliability index 作为设计依据可靠指标。 2.1.16 可靠度系数reliability coefficient 为确保所设计结构含有要求可靠度,而在极限状态设计表示式中采取单 一综合系数。 2.2 符号 2.2.1 作用及作用效应符号 Ne——设计基准期内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s——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P——轴载 Ps——标准轴载 ——弯沉 εs h——干缩应变 σp r——荷载疲惫应力 σp s——标准轴载引力 σs——钢筋应力 σt m——最大温度梯度时温度翘曲应力 σt r——温度梯度疲惫应力 2.2.2 设计参数和计算系数符号 Bx——温度应力系数 Cv——变异系数 Cx——温度翘曲应力系数 gr ——交通量年平均增加率 k c——综合影响系数 k f——荷载疲惫应力系数 k j——接缝传荷系数 k p——轴载当量换算系数 k r——接缝传荷能力应力折减系数 k s——粘结刚度系数 k t——温度疲惫应力系数 k u——层间结合系数 p——概率或频率 Tg——混凝土面层最大温度梯度 αc——混凝土线膨胀系数 αs——钢筋线膨胀系数 γr——可靠度系数 δi——轴-轮型系数 η——车辆轮迹横向分布系数 λc——混凝土温缩应力系数 λs t——钢筋温度应力系数 λb——裂缝宽度系数 μ——面层和基层之间摩阻系数 ρ——配筋率 ρf——钢纤维体积率 φ——钢筋刚度贡献率 2.2.3 几何参数符号 A s——钢筋面积 bj ——裂缝缝隙宽度 d f ——钢纤维直径 d s——钢筋直径 h——结构层厚度 ——钢纤维长度 ——面层板长度 Ld——裂缝间距 2.2.4 材料性能和混凝土板抗力符号 D——面层弯曲刚度 Dg——双层混凝土面层总弯曲刚度 E——土基或基、垫导线材料回弹模量 Ec——水泥混凝土弯拉弹性模量 Es——钢筋弹性模量 Et——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fr ——混凝土弯拉强度 fr m——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强度 fs p ——混凝土劈裂强度 fs y ——钢筋屈服强度 ft ——混凝土抗拉强度 r——混凝土面层相对刚度半径 3 设计依据 3.0.1 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安全等级及对应设计基准期、目标可靠指标和目标可靠度,应符合表3 .0 .1要求。各安全等级路面材料性能和结构尺寸参数变异水平等级,宜按表3 .0 1提议选择。 表 3。0。1 可靠度设计标准 公路技术等级 高速公路 一级公路 二级公路 三、四级公路 安全等级 一级 二级 三级 四级 设计基准期(a) 30 30 20 20 目标可靠度(%) 95 90 85 80 目标可靠指标 1.64 1.28 1.04 0.84 变异水平等级 低 低~中 中 中~高 3.0.2 材料性能和结构尺寸参数变异水平分为低、中和高三级。各变异水平等级关键设计参数变异系数改变范围,应符合表3 .0 .2要求。 表3。0。2变异系数cv改变范围 变异水平等级 低 中 高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弯拉弹性模量 cv ≤ 0.10 0.10 < cv ≤ 0.15 0.15 <cv≤0.20 基层顶面当量回弹模量 cv ≤ 0.25 0.25 < cv ≤ 0.35 0.35<cv≤0.55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 cv ≤ 0.04 0.04 < cv ≤ 0.06 0.06<cv≤0.08 3.0.3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行车荷载和温度梯度综合作用产生疲惫断裂作为设计极限状态,其表示式采取式(3 .0 .3)。 (3 .0 .3) 式中: γ r——可靠度系数,依据所选目标可靠度及变异水平等级按表3 .0 3确定; σp r——行车荷载疲惫应力(Mpa),计算方法见附录B.1; σt r——温度梯度疲惫应力(Mpa),计算方法见符录B.2; fr——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见3. 0. 6条。 表 3。0。3 可靠度系数 变异水平等级 目标可靠度(%) 95 90 85 80 低 1.20~1.33 1.09~1.16 1.04~1.08 — 中 1.33~1.50 1.16~1.23 1.08~1.13 1.04~1.07 高 — 1.23~1.33 1.13~1.18 1.07~1.11 注:变异系数在表3 .0 .2所表示改变范围下限时,可靠度系数取低值;上限时,取高值。 3.0.4 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以100KN单轴-双轮组荷载作为标准轴载。不一样轴-轮型和轴载作用次数,按式(3 .0 4-1)换算为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3.0.4-1) (3.0.4-2 ) 或 (3.0.4-3 ) 或 (3.0.4-4 ) 式中: Ns——100KN单轴-双轮组标准轴载作用次数; Pi——单轴-单轮、单轴-双轮组或三轴-双轮组轴型级轴载总重(KN); ——轴型和轴载级位数; ——各类轴型级轴载作用次数; ——轴-轮型系数,单轴-双轮组时,=1;单轴-单轮时,按式(3.0.4-2)计算;双轴-双轮组时,按式(3.0.4-3)计算;三轴-双轮组时,按式(3.0.4-4)计算。 3.0.5 水泥混凝土路面所承受轴载作用,按设计基准期内设计车道所承受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分为4级,分级范围如表3.0.5。 表 3。0。5 交通分级 交通等级 特重 重 中等 轻 设计车道标准轴载累计作用次数 Ne(104) > 100~ 3~100 <3 注:交通调查和分析及Ne计算,参考本规范附录A。 3.0.6 水泥混凝土强度以28d龄期弯拉强度控制。当混凝土浇筑后90d内不开放 交通时,可采取90d龄期弯拉强度。各交通等级要求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不得低于表3。0。6要求。 表3。0。6 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 交通等级 特重 重 中等 轻 水泥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5.0 5.0 4.5 4.0 钢纤维混凝土弯拉强度标准值(Mpa) 6.0 6.0 5.5 5.0 3.0.7 在季节性冰冻地域,路面总厚度不应小于表3.0.7要求最小防冻厚度。 表3.0.7 水泥混凝土路面最小防冻厚度(m) 路基干湿 类型 路基土质 当地最大冰冻深度(m) 0.50~1.00 1.01~1.50 1.50~2.00 >2.00 中湿路基 低、中、高液限粘土 0.30~0.50 0.40~0.60 0.50~0.70 0.60~0.95 粉土,粉质低、中液限粘土 0.40~0.60 0.50~0.70 0.60~0.85 0.70~1.10 潮湿路基 低、中、高液限粘土 0.40~0.60 0.50~0.70 0.60~0.90 0.75~1.20 粉土,粉质低、中液限粘土 0.45~0.70 0.55~0.80 0.70~1.00 0.80~1.30 注:①冻深小或填方路段,或基、垫层为隔湿性能良好材料,可采取低值;冻深大或挖方及地下水位高路段,或基、垫层为隔湿性能较差材料,应采取高值; ②冻深小于0.50m地域,通常不考虑结构层防冻厚度。 3.0.8 水泥混凝土面层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Tg ,可根据公路所在地公路自然区划按表3.0.8 选择。 表3.0.8 最大温度梯度标准值Tg 公路自然区划 Ⅱ、Ⅴ Ⅲ Ⅳ、Ⅵ Ⅶ 最大温度梯度(℃/m) 88~83 90~95 86~92 93~98 注:海拔高时,取高值;湿度大时,取低值。 4 结构组合设计 4.1 路基 4.1.1 路基应稳定、密实、均质,对路面结构提供均匀支承。 4.1.2 高液限粘土及含有机质细粒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路床填料或二级 和二级以下公路和上路床填料;高液限粉土及塑性指数大于16或膨胀率大于3%低液限粘土,不能用做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上路床填料。因条件限制而必需采取上述土做填料时,应掺加石灰或水泥等结合料改善。 4.1.3 地下水位高时,宜提升路堤设计标高。在设计标高受限制,未能达成中湿状态路基临界高度时,应选择粗粒土或低剂量石灰或水泥稳定细粒土做路床或上路床填料;未能达成潮湿状态路基临界高度时,除采取上述填料方法外,还应采取在边沟下设置排水渗沟等降低地下水位方法。 4.1.4 路基压实度应符合《公路路基设计规范》(JTJ013)要求。多雨潮湿地域,对于高液限土及塑性指数大于16或膨胀率大于3%低液限粘土,宜采取由轻型压实标正确定压实度,并在含水量略大于其最传佳含水量时压实。 4.1.5 岩石或填石路床顶面应铺设整平层。整平层可采取未筛分碎石和石屑或低剂量水泥稳定粒料,其厚度视路床顶面不平整程度而定,通常为100~500mm。 4. 2 垫层 4.2.1遇有下述情况时,需在层基下设置垫层: ——季节性冰冻地域,路面总厚度小于最小防冻厚度要求(表3.0.7)时,其差值应以垫层厚度补足; ——水文地质条件不良土质路堑,路床土湿度较大时,宜设置排水垫层; ——路基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或不均匀变形时,可加设半刚性垫层。 4.2.2 垫层宽应和路基同宽,其最小厚度为150mm。 4.2.3 防冻垫层和排水垫宜采取砂、砂砾等颗粒材料。半刚性垫层可采取低剂量无机结 合料稳定粒料或土。 4.3 基层 4.3.1 基层应含有足够抗冲刷能力和一定刚度。 4.3.2 基层类型宜依据交通等级按表4.3.2选择。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应采取水泥稳定粒 料基层。 表 4.3.2 适宜各交通等级基层类型 交通等级 基层类型 特重交通 贫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沥青混凝土基层 重交通 水泥稳定粒料或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中等或轻交通 水泥稳定粒料、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或级配粒料基层 4.3.3 湿润和多雨地域,路基为低透水性细粒土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或承受特重或 重交通二级公路,宜采取排水基层。排水基层可选择多孔隙开级配水泥稳定 碎石、沥青稳定碎石或碎石,其孔隙率约为20%。 4.3.4 基层宽度应比混凝土面层每侧最少宽出300mm(采取小型机具施工时)或 500mm(轨模式摊铺机施工时)或650mm(滑模式摊铺机施工时)。路肩采取混凝土面层,其厚度和行车道面层相同时,基层宽度宜和路基同宽。级配粒料基层 宽度也宜和路基同宽。 4.3.5 各类基层厚度和适宜范围见表4.3.5。 4.3.6 碾压混凝土基层应设置和混凝土面层相对应接缝。贫混凝土基层在其弯拉强度超出1.8MPa时,应设置和混凝土面层相对应横向缩缝;一次摊铺宽度大于7.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 4.3.7 基层下未设垫层,上路床为细粒土、粘土质砂或级配不良砂(承受特重或重交通时),或为细粒土(承受中等交通时),应在基层下设置底基层。底基层可采取级配粒料、水泥稳定粒料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厚度通常为200mm。 表 4.3.5 各类基层厚度适宜范围 基层类型 厚度适宜范围(mm) 贫混凝土或碾压混凝土基层 120~200 水泥或石灰粉煤灰稳定粒料基层 150~250 沥青混凝土基层 40~60 沥青稳定碎石基层 80~100 级配粒料基层 150~200 多孔隙水泥稳定碎石排水基层 100~140 沥青稳定碎石排水基层 80~100 4.3.8排水基层下应设置由水泥稳定粒料或密级配粒料组成不透水底基层,厚度通常为200mm。底基层顶面宜铺设沥青封层或防水土工织物。 4.4 面层 4.4.1 水泥混凝土面层应含有足够强度、耐久性,表面抗滑、耐磨、平整。 4.4.2 面层通常采取设接缝一般混凝土;面层板平面尺寸较大或形状不规则,路面结构下埋有地下设施,高填方、软土地基、填挖交界段路等有可能产生不均匀沉降时,应采取设置接缝钢筋混凝土面层。其它面层类型可依据适用条件按表4.4.2选择。 表 4.4.2其它面层类型选择 面层类型 适用条件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 高速公路 沥青上面层和连续配筋混凝土或横缝设传力杆一般混凝土下面层组成复合式路面 特重交通高速公路 碾压混凝土面层 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服务区停车场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 标高受限制路段、收费站、混凝土加铺层和桥面铺装 矩形或异形混凝土预制块面层 服务区停车场、二级及二级以下公路桥头引道沉降未稳定段 4.4.3 一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板通常采取矩形。其纵向和横向接缝应垂直相交,纵缝两侧横缝不得相互错位。 4.4.4 纵向接缝间距按路面宽度在3.0~4.5m范围内确定。碾压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在全幅摊铺时,可不设纵向缩缝。 4.4.5 横向接缝间距按面层类型和厚度选定: ——一般混凝土面层通常为4~6m,面层板长宽不宜超出1.30,平面尺寸不宜大于25m2; ——碾压混凝土或钢纤维混凝土面层通常为6~10m; ——钢筋混凝土面层通常为6~15m。 4.4.6 一般混凝土、钢筋混凝土、碾压混凝土或配筋混凝土面层所需厚度,可参考表4.4.6所表示参考范围并按4.4.9条要求计算确定。 表 4.4.6 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参考范围 交通等级 特重 重 公路等级 高速 一级 二级 高速 一级 二级 变异水平等级 低 中 低 中 低 中 低 中 面层厚度(mm) ≥260 ≥250 ≥240 270~240 260~230 250~220 交通等级 中等 轻 公路等级 二级 三、四级 三、四级 三、四级 变异水平等级 高 中 高 中 高 中 面层厚度(mm) 240~210 230~200 220~200 ≤230 ≤220 4.4.7 钢纤维混凝土面层厚度按钢纤维掺量确定,钢纤维体积率为0.6%~1.0%时,其厚度为一般混凝土面层厚度0.65~0.75倍。特重或重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60mm;中等或轻交通时,其最小厚度为140mm。 4.4.8 复合式路面沥青上面层厚度通常为25~80mm。 4.4.9 除混凝土预制块面层外,多种混凝土面层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要求。荷载疲惫应力和温度疲惫应力分别按附录B.1和B.2计算。面层设计厚度依计算厚度按10mm向上取整。 采取碾压混凝土或贫混凝土做基层时,宜将基层和混凝土面层视作分离式双层板 进行应力分析。上、下层板在临界荷位处荷载疲惫应力和温度疲惫应力分别按 附录C.1和C.2计算。上、下层板计算厚度应分别满足式(3.0.3)要求。 含有沥青上面层水泥混凝土板,在临界荷位处荷载疲惫应力和温度疲惫应 力分别按附录D.1和D.2计算。混凝土板计算厚度,应满足式(3.0.3)要求。 4.4.10 路面表面结构应采取刻槽、压槽、拉槽或拉毛等方法制作。结构深度在使用初 期应满足表4.4.10要求。 表 4.4.10 各级公路水泥混凝土面层表面结构深度(mm)要求 公路等级 高速公路、一级公路 二、三、四级公路 通常路段 0.70~1.10 0.50~0.90 特殊路段 0.80~1.20 0.60~1.00 注:①特殊路段——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系指立交、平交或变速车道等处, 对于其它等级公路系指急弯、陡坡、交叉口或集镇周围; ②年降雨量600mm以下地域,表列数值可合适降低。 4.4.11混凝土预制块可采取异形块或矩形块。预制块长度为200~250mm,宽度为100~125mm,长宽比通常为2∶1。预制块厚度为100~120mm。预制块下稳平层厚度为30~50mm。 4.5 路肩 4.5.1 路肩铺面结构应含有一定承载能力,其结构导线组合和材料选择应和行车道路 面相协调,并确保进入路面结构中水排除。 4.5.2 路肩铺面可选择水泥混凝土面层或沥青面层。 4.5.3 路肩水泥混凝土面层厚度通常采取和行车道面层等厚,其基层宜和行车道基 层相同。选择薄面层时,其厚度不宜小于150mm,基层应采取开级配粒料。 4.5.4 路肩沥青面层宜选择密实型沥青混合料。其基层可选择无机结合料稳定粒料或级 配粒料。行车道路面结构不设内部排水设施时,沥青面层和不透水基层总厚度 不宜超出行车道面层厚度,基层下应选择透水性粒料填筑。 4.6 路面排水 4.6.1 行车道路面应设置双向或单向横坡,坡度为1%~2%。路肩铺面横向坡度值宜比行车道路面横坡值大1%~2%。 4.6.2 行车道路面结构设置排水基层或垫层时,应在排水基层或垫外侧边缘设置纵向集水沟和带孔集水管,并间隔50~100m设置横向排水管。 4.6.3 排水基层纵向边缘集水沟,路肩采取水泥混凝土面层时,可设在路肩下或路肩外侧边缘内;路肩采取沥青面层时,可设在路肩内侧边缘内。排水垫层纵向边缘集水沟设在路床边缘。 4.6.4 带孔集水管和孔径通常采取100~150mm。集水沟宽度通常采取300mm。集水沟深度应能确保集水管管顶低于排水层底面,并有足够厚度和回填料使集水管不被施工机械压裂。沟内回填料宜采取和排水基层或垫层相同透水性材料,或不含细料碎石或砾石粒料。回填料和沟壁间应铺设无纺反滤织物。横向排水管不带孔,其管径和集水管相同。 4.6.5 集水沟和集水管纵坡宜和路线纵坡相同,但不得小于0.25%。横向排水管坡度不宜小于5%。 4.6.6 横向排水管出口端应设端墙。端头用镀锌铁丝网或格栅罩住,出水口应进行冲刷防护。在横向排水管上方路肩边缘处应设置标志,标明出水口位置。 5 接缝设计 5.1 纵向接缝 5.1.1 纵向接缝布设应路面宽度和施工铺筑宽度而定: ——一次铺筑宽度小于路面宽度时,应设置纵向施工缝。纵向施工缝采取平缝形式,上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30~40mm,宽度为3~8mm,槽内灌塞填缝料,结构图5.1.1a)所表示; —— 一次铺筑宽度大于4.5m时,应设置纵向缩缝。纵向缩缝采取假缝形式,锯切 槽口深度应大于施工缝槽口深度。采取粒料基层时,槽口深度应为板厚1/3; 采取半刚性基层时,槽口深度为板厚2/5。其结构图5.1.1b)所表示。 5.1.2 纵缝应和路线中缝平行。在路面等宽路段内或路面变宽路段等宽部分,纵缝 间距和形式应保持一致。路面变宽段加宽部分和等宽部分之间,以纵向施工 缝隔开。加宽板在变宽段起终点处宽度不应小于1m。 5.1.3 拉杆应采取螺纹钢筋,设在板后中央,并应对拉杆中部100mm范围内进行防锈 处理。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可参考表5.1.3选择。施工布设时,拉杆间距应 按横向接缝实际位置给予调整,最外侧拉杆距横向接缝距离不得小于100 mm。 表 5.1.3 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mm) 面层厚度 (mm) 到自由边或未设拉杆纵缝距离(m) 3.00 3.50 3.75 4.50 6.00 7.5 200~250 14*700*900 14*700*800 14*700*700 14*700*600 14*700*500 14*700*400 260~300 16*800*900 16*800*800 16*800*700 16*800*600 16*800*500 16*800*400 注:拉杆直径、长度和间距数字为直径×长度×间距。 5.1.4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纵缝拉杆可由板内横向钢筋延伸穿过接缝替换。 5.2 横向接缝 5.2.1 每日施工结束或因临时原因中止施工时,必需设置横向施工缝,其位置应尽可能 选在缩缝或胀缝处。设在缩缝处施工缝,应采取传力杆平缝形式,其结构如 图5.2.1a)所表示;设在胀缝处施工缝,其结构和胀缝相同.遇有困难需设在缩缝之间 时,施工缝采取设拉杆企口缝形式,其结构图5.2.1b)所表示。 5.2.2 横向缩缝可等间距或变间距部署,采取假缝形式。特重和重交通公路、收费广场 和邻近胀缝或自由端部3条缩缝,应采取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结构图 5.2.2a)所表示。其它情况可采取不设传力杆假缝形式,其结构图5.2.2b)所表示。 5.2.3 横向缩缝顶部应锯切槽口,深度为面层厚度1/5~1/4,宽度为3~8mm,槽内填 塞填缝料。高速公路横向缩缝槽口宜增设深20mm、宽6~10mm浅槽口,其 结构图5.2.3所表示。 5.2.4 在邻近桥梁或其它固定结构物处或其它道路相交处应设置横向胀缝。设置胀缝 条数,视膨胀量大小而定。低湿浇筑混凝土面层或选择膨胀性高集料时,宜酌 情确定是否设置胀缝。胀缝宽20mm,缝内设置填缝板和可滑动传力杆。胀缝 结构图5.2.4所表示。 5.2.5 传力杆应采取光面钢筋。其尺寸和间距可按表5.2.5选择。最外侧传力杆距纵向 接缝或自由边距离为150~250mm。 表 5.2.5 传力杆尺寸和间距(mm) 面层厚度(mm) 传力杆直径 传力杆最小长度 传力杆最大间距 220 28 400 300 240 30 400 300 260 32 450 300 280 35 450 300 300 38 500 300 5.3 交叉口接缝布设 5.3.1 两条道路正交时,各条道路和直道部分均保持本身纵缝连贯,而相交路段内各 条道路横缝位置应按相对道路纵缝间距作对应变动,确保两条道路纵横缝 垂直相交,互不错位。两条道路斜交时,关键道路直道部分保持纵缝连贯, 而相交路段内横缝位置应按次要道路纵缝间距作对应变动,确保和次要道路 纵缝相连接。相交道路弯道加宽部分接缝部署,应不出现或少出现错缝和锐 角板。 5.3.2 在次要道路弯道加宽段起终点断面处横向接缝,应采取胀缝形式。膨胀量大时, 应在直线段连续部署2~3条胀缝。 5.4 端部处理 5.4.1 混凝土路面和固定结构物相衔接胀缝无法设置传力杆时,可在毗邻结构物板 端部内配置双层钢筋网;或在长度约为6~10倍板厚范围内逐步将板厚增加 20%。 5.4.2 混凝土路面和桥梁相接,桥头设有搭板时,应在搭板和混凝土面层板之间设置 长6~10m钢筋混凝土面层过渡板。后者和搭板间横缝采取设拉杆平缝形式, 和混凝土面层间横缝采取设传力杆胀缝形式。膨胀量大时,应连续设置2~3条 设传力杆胀缝。当桥梁为斜交时,钢筋混凝土板锐角部分应采取钢筋网补强。 桥头未设搭板时,宜在混凝土面层和桥台之间设置长10~15m钢筋混凝土面层 板;或设置由混凝土预制块面层或沥青面层铺筑过渡段,其长度大于8m。 5.4.3 混凝土路面和沥青路面相接时,其间应设置最少3m长过渡段。过渡段路面 采取两种路面呈阶梯状叠合部署,其下面铺设变厚度混凝土过渡板厚度不得 小和200mm,图5.4.3所表示。过渡板和混凝土面层相接处接缝内设置直径25mm、长700mm、间距400mm拉杆。混凝土面层毗邻该接缝1~2条横向 接缝应设置胀缝。 5.4.4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和其它类型路面或结构物相连接端部,应设置锚固结构。 端部锚固结构可采取钢筋混凝土地梁或宽翼缘工字钢梁接缝等形式: ——钢筋混凝土地梁通常采取3~5个,梁宽400~600mm,梁高1200~1500mm,间距5000~6000mm;地梁和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连成一体;其结构图5.4.4-1所表示; ——宽翼缘工字钢梁底部锚入钢筋混凝土枕梁内,枕梁通常长3000mm、厚200mm ;钢梁腹板和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端部间填入胀缝材料;其结构图5.4.4-2所表示。 5.5 接缝填封材料 5.5.1 胀缝接缝板应选择能适应混凝土板膨胀收缩、施工时不变形、复原率高和耐久性好材料。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宜选择泡沫橡胶板、沥青纤维板;其它等级公路也可选择木材类或纤维类板。 5.5.2 接缝填料应选择和混凝土接缝槽壁粘结力强、回弹性好、适应混凝土板收缩、不溶于水、不渗水、高温时不流淌、低温时不脆裂、耐老化材料。常见填缝材料有聚氨酯焦油类、氯丁橡胶类、乳化沥青类、聚氯乙烯胶泥、沥青橡胶类、沥青玛蹄脂及橡胶嵌缝条等。 6 面层配筋设计 6.1 特殊部位配筋 6.1.1 混凝土面层自由边缘下基础微弱或接缝为未设传力杆平缝时,可在面层边缘 下部配置钢筋。通常选择2根直径为12~16mm螺纹钢筋,置于面层底面之上 1/4厚度处并大于50mm,间距为100mm,钢筋两端向上弯起,图6.1.1所表示。 6.1.2 承受特重交通胀缝、施工缝和自由边面层角隅及锐角面层角隅,宜配置角隅 钢筋。通常选择2根直径为12~16mm螺纹钢筋,置于面层上部,距顶面不小 于50mm,距边缘为100mm,图6.1.2所表示。 6.1.3 混凝土面层下有箱形结构物横向穿越,其顶面至面层底面距离小于400mm或 嵌入基层时,在结构物顶宽及两侧各(H+1)m且大于4m范围内,混凝土 面层内应布设双层钢筋网,上下层钢筋网各距面层顶面和底面1/4~1/3厚度处, 图6.1.3-1所表示。结构物顶面至面层底面距离在400~1200mm时,则在上述长 度范围内混凝土面层中应布设单层钢筋网。钢筋网设在距顶面1/4~1/3厚度处, 图6.1.3-2所表示。钢筋筋直径为12mm,纵向钢筋间距100mm,横向钢筋间距 200mm。配筋混凝土面层和相邻混凝土面层之间设置传力杆缩缝。 6.1.4 混凝土面层下有圆形管状结构物横向穿越,其顶面至面层底面距离小于1200 mm时, 在结构物两侧各(H+1)m且大于4m范围内,混凝土面层内应设 单层钢筋网,钢筋网设在距面层顶面1/4~1/3厚度处,图6.1.4所表示。钢筋尺寸 和间距及传力杆接缝设置和6.1.3条相同。 6.2 钢筋混凝土面层配筋 6.2.1 钢筋混凝土面层配筋量按式(6.1.2)确定。 (6.1.2) 式中: A s——每延米混凝土面层宽(或长)所需钢筋面积(mm2); L s——纵向钢筋时,为横缝间距(m);横向钢筋时,为无拉杆纵缝或自由边 之间距离(m); h ——面层厚度(mm); μ——面层和基层之间磨阻系数,基层为水泥、石灰或沥青稳定粒料时,可取 1.8;基层为无结合料粒料时,可取1.5; f sy——钢筋屈服强度(Mpa),按附录F.4选择。 6.2.2 纵向和横向钢筋宜采取相同或相近直径,其直径差不应大于4mm。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应符合表6.2.2要求。钢筋最小间距为集料最大粒径2 倍。 表 6.2.2 钢筋最小直径和最大间距(mm) 钢 筋 类 型 最 小 直 径 纵向最大间距 横向最大间距 光面钢筋 8 150 300 螺纹钢筋 12 350 750 6.2.3 钢筋部署应符合下列要求: ——纵向钢筋设在面层顶面下1/3~1/2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在纵向钢筋之下; ——纵向钢筋搭接长度通常大于35倍钢筋直径,搭接位置应错开,各搭接 端接线和纵向钢筋夹角应小于600; ——边缘钢筋至纵缝或自由边距离通常为100~150mm。 6.3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配筋 6.1.3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纵向配筋率按许可裂缝间距(1.0~2.5m)、缝隙宽度 (<1mm)和钢筋屈服强度确定,通常为0.6%~0.8%。最小纵向配筋率,冰冻地域为0.7%,通常地域为0.6%。具体计算方法见附录E。横向钢筋用量,按6.2.1条计算确定。 6.3.2 连续配筋混凝土面层纵向和横向钢筋均应采取螺纹钢筋,其直径为12~20mm。 6.3.3 钢筋部署应符合下列要求: ——纵向钢筋设在面层表面下1/2~1/3厚度范围内,横向钢筋在纵向钢筋之下; ——纵向钢筋间距小于250mm,大于100mm或集料最大粒径2.5倍; ——横向钢筋间距小于800mm; ——纵向钢筋焊接长度通常大于10倍(单面焊)或5倍(双面焊)钢筋直径,焊接位置应错开,各焊接端连线和纵向钢筋夹角应小于600; ——边缘钢筋至纵缝或自由边距离通常为100~150mm。 7 材料组成要求及性质参数 7.1 垫层材料 7.1.1 防冻垫层所用砂、砂砾材料中经过0.075mm筛孔细粒含量不宜大于5%。 7.1.2 排水层材料级配应满足下述渗滤标准: ——垫层材料经过率为15%时粒径D15大于路床土经过率为15%时粒径d155倍(D15≥5d15); ——垫层材料经过率为15%时粒径D15小于路床土经过率为85%时粒径d85 5倍(D15≤5d 85); ——垫层材料经过率为50%时粒径D50小于路床土经过率为50%时粒径d50 25倍(D50≤25d50);-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公路 水泥 混凝土 路面 设计 综合 规范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