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取对称关系 设计运算思路——以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解答为例.pdf
《提取对称关系 设计运算思路——以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解答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提取对称关系 设计运算思路——以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解答为例.pdf(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下半月(高中版)2024年第2期(总第304期)下半月(高中版)2024年第2期(总第304期)试题研究试题研究一、问题提出在日常练习中,笔者选用了2023年高考数学全国乙卷(文科)第12题,题目如下.题目设A,B为双曲线x2-y29=1上两点,下列四个点中,可以为线段AB中点的是().(A)()1,1(B)()-1,2(C)()1,3(D)()-1,-4学生通过先假定某个选项给定的点满足题意,直接使用“点差法”求得弦的斜率并写出其所在直线的方程,然后验证直线与双曲线是否相交来判断假定的选项是否正确.以选项A给定的点()1,1为例,由“点差法”求得弦的斜率为9,从而弦所在直线的方程为y-1=9
2、()x-1,将其与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消去y,整理,得72x2-144x+73=0.因为判别式=1442-472730,方程无解,所以排除选项A.这种运算路径长、计算多、数据大、耗时多.在讲评中,应该让学生弄清楚导致运算烦琐的原因;要让学生明白如何转化问题、提取哪些几何对象、如何表征这些几何对象,从而设计出简洁的运算思路.以下是笔者的实践和思考,以期抛砖引玉.二、运算路径分析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年修订)指出:数学运算是在明晰运算对象的基础上,依据运算法则解决数学问题的素养.数学运算主要表现为理解运算对象,掌握运算法则,探究运算思路,求得运算结果.其中,运算思路是解决问题的关
3、键,是体现数学运算素养的精华.下面从运算思路中的几何关系、运算对象的结构特征和产生运算思路的观察视角李昌(南京师范大学灌云附属中学)摘要:针对学生对一道试题解答的运算思路,分析了运算烦琐的原因在于提取的几何对象和表征的代数结构都丧失了对称性,进而从几何直观和代数推理两个角度给出三种简洁的解答过程.最后从理解数学运算的本质特征、培养解析几何的思维方式、发挥对称结构的简化功能等方面反思了解析几何的运算教学.关键词:数学运算;运算思路;对称关系中图分类号:G63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3-8284(2024)02-0043-05引用格式:李昌.提取对称关系设计运算思路:以一道圆锥曲线试题
4、的解答为例 J.中国数学教育(高中版),2024(2):43-47.作者简介:李昌(1972),男,正高级教师,主要从事高中数学教学研究.提取对称关系设计运算思路以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解答为例 43下半月(高中版)2024年第2期(总第304期)下半月(高中版)2024年第2期(总第304期)试题研究试题研究三个方面分析学生运算路径的特点.1.运算路径体现了直线与曲线的位置关系从运算路径来看,学生是把“四个选项给定的点是否是双曲线的弦的中点”的判断问题归结为“判断直线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的问题.运算的对象自然是直线与双曲线的方程,运算的法则是消元、化简等解方程组的等价变形,运算的结果是一元二次方
5、程根的个数.这种思路是判断直线与圆锥曲线位置关系的通法,具有典型性,学生也容易想到.在这样的运算中,写直线的方程、消元化简整理成一元二次方程的标准形式、确定判别式的符号等思维步骤和运算环节都必不可少.因此,运算路径必然漫长,运算量也因受到斜率数值的计算、消元化简的过程,以及一元二次方程的系数等多种因素的影响而变得庞大.2.表征几何对象的代数结构丧失了对称性随着学生对问题的等价转化,运算过程中提取的几何对象也由双曲线弦的两端点变成了由这两点确定的弦.这看似没有差异,但弦的端点与弦所在的直线两者在代数结构上存在显著差异,以()u,v为中点的弦可用两端点的坐标()u+x,v+y,()u-x,v-y来
6、表示,其中对同一对象实施的加、减运算具有互逆性.互逆的运算成了承载和延续中点对称性的载体,奠定了简化代数运算的基础.圆锥曲线的弦本质上是线段,线段本身就有对称性,但在用“点差法”求弦的斜率时,弦中点的坐标()u,v经双曲线x2-y29=1被转化成斜率的数值9uv.与端点的坐标相比,斜率的数值虽然也携带了中点坐标的信息,但是不能表达中点所承载的对称性.因此,用“点差法”求解的运算思路,虽然也运用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但形与数结合的程度是浅表化的,运算的路径因此漫长而烦琐.3.观察的图形和提取的对象都处于静止状态运算对象是体现数学运算素养的载体,来自对问题的抽象.由于观察视角的不同,观察结果和问题转化
7、方向自然存在差异,从中提取的运算对象和产生的运算路径也不相同.这体现了数学运算的多样性和层次性.对于题目中的图形,有三个观察视角,第一个视角是像学生那样,从弦所在的直线来观察,从而将问题转化为对“过定点斜率为定值的直线与双曲线位置关系”的判断;第二个视角是从中点所承载的对称性来观察,即在双曲线上任取一点,观察它的对称点是否在双曲线上,这样问题可归结为对“关于定点对称的两点是否同在双曲线上”的判断;第三个视角是观察双曲线动弦的中点,确定动弦中点的轨迹图形或者它的代数关系式,判断四个选项给定的点是否在弦中点的轨迹上,难点在于如何通过观察、推理或运算得出弦中点的轨迹.不同的观察视角和转化方向体现了不
8、同的认知观念和思维方式.第一个视角是基于平面图形的观念和平面几何的思维方式,提取的几何对象是静止的,因此体现出静态的思维方式.而第二个视角和第三个视角是基于运动变化的观点,前者提取了双曲线上的动点,观察其对称点与双曲线的位置关系;后者提取了双曲线动弦的中点,观察、推测中点的轨迹,判断四个选项给定的点与轨迹的关系.前文已经指出,第一个视角下的运算对象虽然与中点紧密相关,但是其代数结构缺乏对称性,因而丧失了简化运算的功效.相对地,第二个视角和第三个视角下的运算对象不仅与中点紧密相关,而且表征运算对象的代数结构都能承载和延续弦中点所具有的对称性,由这两种视角设计的运算思路必然简洁精干,具体如下.三、
9、简洁的解答以上分析表明,使运算路径简洁的关键在于选择的几何对象要能凸显中点承载的对称性,表达几何对象的代数结构要能延续中点的对称性,即形与数要进行深度结合.1.对称的两点同在双曲线上当问题被归结为对“关于定点对称的两点是否同在双曲线上”的判断时,运算对象自然是这两个对称点的坐标,运算目标是判断它们的坐标是否同时满足双曲线的方程,运算思路是把两点的坐标代入双曲线的方程,联立方程组并确定其是否有解.仍以判断选项A的运算过程为例:设A()1+x,1+y,44下半月(高中版)2024年第2期(总第304期)下半月(高中版)2024年第2期(总第304期)试题研究试题研究B()1-x,1-y是关于定点(
10、)1,1对称的两点,点A,B同在双曲线上等价于方程组()1+x2-()1+y29=1,()1-x2-()1-y29=1存在非零实数解.分别将方程组中的两式相加、相减,化简,得x2-y29=19,x-y9=0.消去y,得-8x2=19.这显然无实数解,因此选项A不成立.显然,这种运算的路径短、计算少.其原因在于,运算对象结构对称、形式对偶,这使得相同或相反的项相减或相加等互逆的运算总是成对出现在化简、消元的过程中,而且得出的一元二次方程不含一次项,无需计算判别式的值就能直接判断解的情况.2.从直观上确定弦的中点位置如果把问题归结为对“四个选项给定的点是否在双曲线动弦中点的轨迹上”的判断,那么运算
11、对象自然是弦的中点,运算目标是明确双曲线动弦中点的轨迹图形或代数表征.这可以从几何直观上获得结果,教学片断如下.师:不妨逆向思考,如果能确定双曲线弦的中点所在的范围,那么不在此范围内的点,就不是弦的中点.能在直观上获得双曲线x2a2-y2b2=1的弦的中点所在的范围吗?生1:弦的两端点可能同在双曲线的一支上,也可能分别属于双曲线的两支.对于前者,容易看出弦的中点在两端点所在的这一支包含焦点一侧的区域内,如图1所示.对于后者,不能看出弦的中点所在的范围.MBAOxy图1师:当弦的两端点同在双曲线的一支上时,弦所在的直线与两条渐近线有什么关系?这种关系说明了弦所在直线具有怎样的代数特征?生2:如图
12、1,因为弦AB的两端点同在双曲线的右支上,弦所在的直线与两条渐近线都相交,所以弦AB的斜率k要么不存在,要么满足kba.由对称性知,当弦AB的两端点同在双曲线的左支上时,也有同样的结论.师:对于直观的结论,我们应该思考其背后的道理.对于尚未解决的问题,我们应该思考能否将其转化为已经解决的问题,或者找出它们之间的联系.如图2,对于弦AB的两端点分别属于双曲线左、右两支的情形,如何将其转化为两端点同在双曲线一支上的情形呢?MBAOA1xy图2生3:如图2,根据对称性,点A关于中心O的对称点A1与点B同在双曲线的右支上,这样,线段A1B是两端点同在双曲线右支上的弦.师:弦AB的中点M与弦A1B之间有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提取对称关系 设计运算思路以一道圆锥曲线试题的解答为例 提取 对称 关系 设计 运算 思路 一道 圆锥曲线 试题 解答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