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农机大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某农机大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某农机大市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8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总论………………………………………………..…..…01 §1.1 项目背景…………………………………………………...……01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05 §1.3 可行性研究依据…………………………………………………05 §1.4 可行性研究结论…………………………………………….… ..25 第二章 项目环境分析…………………………….…… 25 §2.1 社会经济环境……………………………………………………26 §2.2 农机市场投资技术可行性分析…………………………………26 §2.3 农机行业相关政策分析…………………………………………37 第三章 行业投资分析 …………………………………..55 §3.1 农机行业投资效益分析…………………………………………55 §3.2 农机行业投资机会………………………………………………...56 §3.3 农机行业主要投资风险因素………………………………….…59 第四章 农机市场分析…………………………………….60 §4.1 农机市场调查………………………………………………….…60 §4.2 农机市场分析…………………………………………………….61 §4.3 农机市场推广策略…………………………………………….…62 第五章 企业竞争分析与项目规模选择………………….63 §5.1 农机行业企业发展状况 ……………………………………….63 §5.2企业竞争力分析………………………………………………….69 §5.3方案与项目规模………………………………………………….70 第六章 项目组织与实施………………………………….76 第七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80 §7.1 投资估算依据…………………………………………………..….80 §7.2 项目投资估算…………………………………………………..….80 §7.3 资金来源与筹措………………………………………………..…80 §7.4 资金使用和管理……………………………………………..…….80 第八章 项目经济可行性分析……………………….…….81 §8.1 项目结果预测分析…………………………………………………81 §8.2 成本收益分析………………………………………………..…….82 §8.3 社会效益分析………………………………………………..…….82 §8.4 不确定性分析………………………………………………………82 第九章 结论与建议………………………………….…….84 §9.1项目存在的困难及对策……………………………………………84 §9.2可行性分析结论……………………………………………………84 -- 第一章 项目总论 §1.1 项目背景 项目名称:中国三峡农机大市场 经营范围:主营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加工机械、运输机械整车及零配件的批发和零售、农资;经营酒店、写字楼等;集产品销售、新产品展示、信息交流、仓储物流、市场开发、电子商务为一体。项目的宏观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市场成熟后每年市场交易额可达50亿元以上,预计十年利税累计将超过20亿人民币;创造1200-1600个就业机会。 投资建设单位:中国三峡农机大市场有限公司 项目建设背景:“没有农业机械化就没有农业现代化”。我国的经济建设已经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在国家扶农惠农政策的大好前提下,我国农业机械化水平日益提高,在农业发展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建立三峡农机大市场正是响应国家号召,促进国家农业发展的一项重要举措。是顺应宜昌市农业机械化“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紧紧围绕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立足于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农机化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农机化发展资金投入机制创新、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为动力,突破性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着力推进我市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一支新力量。我国的经济建设已进入高速发展的时期,社会的各个方面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城市在变大、农村在变美、楼房在变高、道路在变宽,这一切,都离不开机械化的发展,其中,农业机械、工程机械、运输机械功不可没。随着我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的进一步深化,农业的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当前出现了世界范围内的粮食短缺现象,粮食价格的不断攀升,对现代农业提出了新的要求,“发展现代农业”已经成为我国的重大战略。所谓“现代农业”,其核心就是农业技术、农业信息、农业机械的现代化。改变传统的农业耕种方式、提高土地农田产出效率、注重家产品的后加工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是今后农业发展的主要趋势。我们可以大胆的预见,在未来的5-15年,中国传统的农林牧渔业的作业方式将发生天翻地覆的变化。而在这个过程中,农业机械将是重中之重,一是因为农业机械的大量使用是提高农业耕种收和加工的前提,二是因为农业技术的体现将最终落实在农业机械的发展上,因此,在今后5-15年的时期内,农业机械将迎来前所未有的高速发展。工程机械、运输机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过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在公路、铁路、大型水利水电工程、西部大开发、新农村建设、城市建设的过程中,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行业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并蕴藏着巨大的市场潜力。 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中国机械工业已经逐步发展成为具有一定综合实力的制造业,初步确立了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 “八五”期间,中国共产党十四大明确提出要把机械工业、汽车工业建成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按照这一战略要求,原机械工业部会同原国家计划委员会制定了《机械工业振兴纲要》,经国务院批准颁布实施,要求用15年时间,到2010年基本实现机械工业的振兴,使之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九五”期间,机械工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突出表现在机械工业产值在全国工业中的比重超过25%,生产保持稳定增长,为国民经济提供了大量可靠装备;先进制造技术得到大量采用,同时在高新技术产业化方面取得重大进展;研制、制造重大、精密、成套装备的能力显著提高;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基本形成,机械产品出口的迅速增长,有力地支持了机械工业乃至全国经济的发展;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市场机制已在机械工业发展中起主导作用,以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国有企业改革稳步推进,民营企业、乡镇企业成为机械工业发展的新兴力量。 “十五”期间是机械工业历史上发展最快、变化最迅速的时期。整个行业发展成绩喜人,亮点频现:产出规模增长迅猛、发展环境显著改善、产业结构变化喜人、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多年来中国机械工业的高位运行,盈利能力的持续提升,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高作出了无可替代的贡献。因此,大力发展机械工业,用先进的机械设备去装备国民经济各部门,对促进中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2008年机械设备制造行业增长形势较好,投资继续保持较为快速的增长以及国民经济的结构调整、技术改造都对机械制造行业产生了大量的市场需求,为机械设备制造业的稳定增长提供了良好的产业环境。 另外,“十一五”将为机械行业带来新的发展契机。众所周知,国家的每一个五年计划都涉及到许多大型工程的建设,而每项工程都将率先拿出接近10%的总投资额做设备投资,其中机械设备就是最为重要的设备投资之一。按照五年计划的一般规律,重大工程在2007年、2008年投资将会达到高潮。由于设备投资提前进行,因此机械行业就在固定投资增长高潮到来前提前进入辉煌期,即未来若干年将是传统机械行业高速发展期。两大行业拉动机械产品需求。从行业关联性来看,由于汽车和航天产业是与传统机械保持最为紧密的两大行业,这两大行业的高速发展必然直接带动传统机械的大幅增长。面对新的发展契机,中国机械企业应把握市场需求、行业发展趋势,抢占先机,制订未来的发展战略。 我国农资行业发展形势大好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了对全国3.1万个农业生产经营单位和农户的调查,今年上半年全国农业生产资料价格同比上涨26.2%,涨幅比去年同期高20个百分点。对此专家指出:应该深入探讨更合理的粮食与农资价格连动体系并尽快付诸实施,这才是保证中国粮食安全的根本。 今年以来,农资价格上涨呈现明显的结构性特点,化肥、农药、农用薄膜和柴油等工业产品类农资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44.96%,带动农资购买价格上涨17.19个百分点;种子、仔猪和饲料等来自农业内部的农资价格大幅度上涨14.51%,带动农资购买价格上涨8.35个百分点。 据有关方面调查,安徽、山西两省仅化肥支出每亩增加50元左右。福建省的调查结果显示,每亩早稻成本增长近100元。生猪饲养物质费用每头增加69%。 据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户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上半年农民人均现金收入2528元,同比增长19.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3%。其中,农民出售农产品的收入人均1080元,同比增长22.1%。农资价格涨幅明显高于农产品价格增幅、高于农民人均现金收入增幅,甚至高于农民出售农产品收入的人均增幅。 专家指出:农资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多。从根本上言,只有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才是解决农资价格上涨的根本出路。另外在农资市场的培育方面也要花大力气。 ——对于农资生产经营应建立严格的市场准入制度,培育扶持农资生产经营的龙头企业,建议采取连锁经营的形式,鼓励产生品牌企业和行业。目前商务部正着力培育一批年销售额超过100亿元以上的农资企业,通过这些企业用现代的流通方式和连锁经营方式把网络建立起来,从根本上解决农资假货问题。而且在2010年之前重点培育10家有潜力的企业和品牌。农资企业应抓住机遇,做大做强。 §1.2 主要技术经济指标表 用地面积(ha):16.24 (243.5亩) 容积率:1.6 建筑密度(%): 35 绿化率(%): 25 §1.3 可行性研究依据 中国农业机械、工程机械化及农资行业的现状与发展:中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发展中国家,农业在保障农产品供给、保证食品安全以及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长期以来,中国政府积极致力于农业的发展。我们用占世界7%的耕地,为世界22%的人口提供了基本充足的食品。一些特色和优势农业产业带正在形成,农业结构更加协调。一批新品种、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农业科技进步不断加快。农业合作经济组织稳步发展,农民组织化程度不断提高。在家庭承包经营体制的基础上,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积极推进农村土地流转,创新农业生产经营方式,农业经营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化。 适应农业发展的需要,中国农业机械化事业不断发展壮大,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农业机械化装备水平稳步提高。1949年,全国农业机械装备总动力只有8.01万千瓦,农用拖拉机只有117台,一些大型农业机械如联合收割机、农用载重汽车基本上是空白。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农业机械拥有量增长了上千倍,有的品种甚至数万倍。截至2003年底,全国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6亿千瓦以上,农业机械原值达3362亿元,农用拖拉机保有量达1494万台,拖拉机配套农机具2292万部,联合收获机械36万台。(剖析主流资金真实目的,发现最佳获利机会!) (二)农田作业机械化水平显著提高。建国初期,农业生产主要靠人畜力劳动,机械化水平不到1%。而2003年,完成机械耕地面积60943千公顷,机械播种面积40714千公顷,机械收获面积27360千公顷。机械化耕地、播种、收获水平分别达到46.8%、26.7%和19%。 (三)农机服务领域不断拓展。农业机械服务领域由原来的农田作业,逐步向产前和产后延伸,向其他领域扩展。一大批设施农业设备、农副产品加工机械、畜牧业机械、林业机械、植保机械、运输机械、农田基本建设机械等迅速增长。温室面积达到69亿平方米,田园管理机达到4万台。 (四)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中国农户种植规模小,家家户户购买农业机械不经济,也没有必要,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显得尤为重要。以1996年开始的全国性跨区机收小麦为标志,中国的农机作业向市场化、社会化服务发展。1996年以来,中国有关部门大力配合,利用从南到北小麦收获的时间差,组织开展了联合收割机跨区机收小麦作业,使联合收割机使用时间从平均每年7-10天增加到一个多月,提高了联合收割机的利用率,既满足了农民的机械化收割要求,也提高了购机者效益,促进了小麦机械化水平的提高和联合收割机保有量的增加。1994年,全国联合收割机仅有6万多台,而2003年达到了36万台。小麦机收率由1995年的47%提高到2004年的82%。小麦跨区机收带动了小麦播种及其它作物机械化生产向市场化、社会化的发展。各地农机作业协会、合作社以及作业公司不断涌现。 (五)国际间的农机技术交流与合作得到加强。近年来,国际上不少大型农机企业看准中国巨大的农机市场,与中国有关部门和企业合作,在中国开拓事业,取得了双赢的佳绩。国内一些大型企业,不断学习国外的先进经验和技术,加大技术改造和升级换代力度,推进了国产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的提高。为鼓励大型农业机械的进口,国家还制定了优惠进口税收政策。在中国举办类似于今天的展览会,也是农机界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的重要形式,我们积极支持这类活动在中国开展。 二、中国农业机械化未来发展 众所周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有一定的差距,农机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有待进一步提高。随着国民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传统农业将逐步向现代农业转变,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将进一步加大,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步伐将进一步加快,农民摆脱繁重体力劳动的愿望将进一步增强,必将扩大对农机化的需求。展望未来中国农业机械化发展,将呈现以下几个发展趋势。 一是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进一步好转。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委会第十次会议于2004年6月25日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并于今年11月1日实施。该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对农业机械化的促进职责,明确了对农机科研开发和生产、农民购置农业机械、农机作业服务和保障产品质量等方面的扶持措施。该法的颁布实施,进一步改善了农业机械化发展环境,将极大地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组织购置和使用农业机械的积极性。促进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的普及应用,对农业机械化事业的发展将产生积极而又深远的影响。 二是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需求进一步扩大。主要是粮食作物全程机械化技术和经济作物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在小麦基本实现全程机械化的基础上,粮食机械化技术需求将主要表现在:水稻生产工厂化育秧技术、高速插秧技术、半喂入水稻联合收割技术,适应多个地区、不同行距的玉米联合收割技术。经济作物机械化技术需求主要集中在种植、管理和收获等关键环节。如:棉花机械化播种或移栽、采摘,薯类、鳞茎类作物的种植和收获机械,油料作物和糖类作物播种、收获机械化技术。 三是畜牧业机械化生产关键技术将有较快发展。围绕提升畜牧业生产质量效益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将重点推广草原改良、人工草场建设和农区秸秆利用机械化技术,广辟饲料来源;推广奶品采集机械化技术,提高奶业生产卫生安全控制能力;加快畜禽养殖环境控制机械化发展,为畜牧业安全生产创造条件。这方面的技术装备将有较快的发展。 四是设施农业生产机械化技术与设备将会得到较快发展。发展设施农业是实现农产品“高效、优质、高产”和均衡安全生产的重要措施。为巩固和提高果蔬生产的竞争力,促进果蔬产业的规范化、标准化生产,节能型设施农业装备、移栽机具、监测与调控设备、土壤消毒灭菌设备以及无土栽培设备等将会得到较快发展。 五是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和保护环境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需求将进一步扩大。中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着发展经济与保护环境的双重压力,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与保护环境的农业机械化技术需求将加大。主要包括:保护性耕作技术、农作物秸秆资源综合利用技术以及节水灌溉、化肥深施、精量半精量播种、高效安全施药、农产品安全生产与加工装备等机械化技术。 六是农机的升级换代技术需求强劲。中国农机技术水平总体质量不高,技术含量低,中小型机械多,科技含量高、可靠性强、操作方便的大型机械缺乏。随着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农业规模的扩大、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农机服务组织的发展以及市场竞争的加强,对先进适用、高科技含量和大型农业机械的需求将不断增加。这类机械的开发、引进和生产将是农机技术升级换代的重要内容。 中国工程机械行业,经过50年的发展,已形成能生产18大类、4500多种规格型号的产品,基本能满足国内市场需求的、具有相当规模和蓬勃发展活力的重要行业。2005年中国生产工程机械产品规模以上的企业约有1000家,其中外商独资合资企业130家;年销售额1000万以上企业有300家;亿元以上企业有100家,年销售额940亿元,占全行业的75%;10亿元以上的企业有23家,年销售额占全行业的50%。2005年全行业销售各类工程机械42万台,销售额1262亿元,在世界上仅次于美、日,列第三位。 2006年,1-4月全行业销售收入同比增长31%;主要产品产量(台数)增长24%。1-5月销售收入增长19.4%,产量增长25%。其中挖掘机、推土机、叉车、工程起重机增长较大,超过30%;装载机在基数很大的情况下仍有两位数的增幅,其市场潜力之大令人吃惊。 中国工程机械进出口的形势呈现以下几个特点:一是进口总额在连年增长,在2004年达到高峰后开始缓降;而出口在连年上升后于2005年与进口基本持平,二是出口产品结构有所改善,整机出口所占比例已从2000年的45%提高到2005年的58.8%。三是出口企业中,合资、独资企业已成为主力,占到全部出口额的42%;国有企业已退居第二,占34%;民营企业出口发展也很快,已占到19%的出口份额。四是零配件向美、日、韩出口大幅增加,标志着中国工程机械零配件产业开始进入全球产业链。 但与国外工程机械同行比较而言,中国的工程机械企业仍存在以下问题,主要是:控制技术差距大;相应基础件(零配、部件)未达标;人机工程考虑欠缺;研发费用投入少。 对于工程机械行业,在发展中调整产品结构是关键,首先要围绕国内市场需求进行,同时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力的产品。对于原已占有市场的优势产品,要增加新品种,以满足多种多样的不同地区和不同气候的工作环境。在产品开发上,要着眼于国际市场水平和国内建设项目以及农村发展的需要,多做用户调研和市场分析。另外就是应特别注重工程机械配套发动机和关键零部件产品的结构调整及发展,提高配套件水平是产品上水平的关键之一。 工程机械产品需求及增长幅度与GDP、基本建设投资规模具有较强的相关性,行业景气度与固定资产投资的增幅基本上呈同步正相关的关系。“十五”期间中国工程机械消费额平均每年占全社会固定资产额的1.9%,“十一五”固定资产投资增速变缓,市场容量扩充相对不足,行业的发展将逐步趋于理性。 我国主要农资行业发展状况 §1 种子产业发展状况 一、种子行业概况 (一)中国种业正处在一个不断集中、快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今后3-5年将出现大兼并、大改组、大联合、大发展的局面;5-10年种子公司将从遍地开花到百强竞雄到群雄争霸,最后可能只有7-8家或更多几家种业集团公司竞霸于中国种业市场。 (二)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和《种子法》实施,从中央到地方各级种子公司和育种科研单位都面临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挑战,在体制、机制、营销、管理等多方面进行重大的改革和调整。 (三)跨国种业公司也努力做好进入中国的准备,都希望在中国种业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 二、研发和生产经营状况 (一)国有种子公司----体制改革正在过大关 经历20年的发展与改革,经历了财政差额补助、定额补助,逐步过渡到定性为自收自支的事业单位或企业管理的经济实体,尽管机构名称改来变去,但基本上长期在“一套人马,两块牌子”计划经济框架下运作。从总体来说,全国大部分国有种子公司可以称得上经济体制改革大潮未能触及的角落,部门经济庇护下的安全堡垒。 到2000年底止,中国县级以上2700家种子公司(站),70%以上资不抵债,亏损经营或坐待“破产”。 加入WTO使中国种子产业面临的不仅仅是单个的世界级跨国种业公司,而是一个庞大而有效国际化产业链条,无疑将加快国有种子公司的体制改革步伐,以适应全球经济一体化的新形势。 (二)育种科研机构----体制改革行动滞后 育种研究是品种创新的源泉,种子是企业生存的物质基础,也是种子市场的核心竞争力。 哪个企业拥有种子产权和育种家,就有可能拥有市场。 但中国育种研究机构受体制、机制的制约,历史遗留下许多沉重的包袱,特别是省级以上科研院所,机构臃肿、条块分割、人员众多,低水平重复和老牛拉破车的效率,投入产出不呈正比。 而生产上推广面积比较大的各类作物优良品种,几乎大部分出自基层科研单位或农民育种家之手。 国有育种科研体制改革进行了好多年,雷声响,雨点小,动作缓慢。 主要原因是维护“官本位”、保住“新家族”以及存在的“市场恐惧征”。 多数人愿望维持现状“走着瞧”,宁可苦撑,不愿冒险,“捧着金碗讨饭吃”,科研单位至今没有几家体制改革创新的典型。 《种子法》也为育种科研单位放开搞活进入市场铺平了道路,但实施过程中遇到几个难题: 一是资金不足。 按照种子法规定,注册一家500万元的种子公司只能在省(区)较小范围内营销;注册一家3000万元的种子公司又资力不及。 二是科研单位面临体制改革,机构重组,部分应用研究学科要走向自办企业或进入企业,主管部门担心刚注册的种子公司来不及盈利就被剥离出去,国有资产岂不白白“流失”?但形势所迫,不进行改革,科研经费日益紧张,更多的育种家将被外企或民企“挖走”或自动地“跳槽”。 (三)民营种子产业 ----喜逢春天 改革开放20多年,民营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从“补充成分”到“组成部分”再到“重要组成部分”,并在《宪法》中给予肯定。 民营企业有着天生的适应市场经济的运行机制和竞争优势,特别是农民育种家领衔主办的种子企业,有资源、有品种、有网络、有市场,在中国农业生产和种业市场竞争中扮演重要角色。 优点:一是拥有基础种质和竞争品牌,占有一定的种子市场份额。二是民营企业家对国家有贡献也都获得一定的政治地位,被选为各级党的代表、人大、政协委员以及各类荣誉桂冠,为他们从事育种研究和种子营销提供了方便条件。 缺点:民营种子企业多为家族企业,再发展遇到很多难题,需要处理好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产权结构和选择接班人问题。 (四)跨国种业公司 ----努力植根本土化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农业国,无论从规模或潜力来看,都是一个令跨国种业公司瞩目和响往的广阔市场。 加入世贸组织后,农产品市场将全面向国际市场开放,跨国种业公司已经做好向中国种业市场进军的准备;只待时机成熟,这些公司将迅速兼并一批种子公司并将称雄于中国种业市场。 世界最大的几家跨国种业公司,如孟山都、杜邦、先正达、利马格兰等,在上个世纪80年代已经在中国设立办事机构、聘用技术人员、布置品种试验,努力实现植根本土化。 从普通员工到高层管理人员,从资源采集到育成品种,从技术转让到研究开发,乃至从企业文化到公益事业入乡随俗都在努力植根本土化,力求尽快为大规模地融入中国经济与社会生活做好准备。 汇总:专家认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种子企业面临国外强势对手的竞争,大规模的并购整合有助于中国种子企业规模壮大,实现产业更替和升级,进而推动整个产业的结构调整,优化资源配置,增强中国种子企业的竞争力。中国种业正处在一个不断集中、快速发展的变革时代,今后3-5年将出现大兼并、大改组、大联合、大发展的局面;5-10年种子公司将从遍地开花到百强竞雄到群雄争霸,最后可能只有7-8家或更多几家种业集团公司竞霸于中国种业市场。总的来说是机遇和挑战并存。 §2 农药行业发展的状况 一、农业发展和结构调整支持农药发展向好 农药作为重要的支农产业,其发展主要受供求、成本以及国家相关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一)从供给上看,近几年我国农药产量一直呈稳定增长。 (二)需求方面,随着国家一系列“惠农”政策的实施,农民种粮积极性也得到了明显提升,农药施用量也保持稳步增长。预计今年粮食价格会稳中略升,这将增大农药需求。 (三)从我国农作物种植结构来看,粮食作物的播种面积逐年减少,大豆、棉花的种植面积有所增加,油菜、蔬果等经济作物的播种面积呈不断增长的趋势,这也将带动水果蔬菜的除草剂和杀菌剂的需求提高。 (四)随着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旱田除草剂的需求会有较大幅度的增长。预计随着高毒有机膦农药的退出,单位面积施药量会有所下降,但是防治面积将会增加,超过发生面积的增加速度,农药的需求还是会稳步增长。 总的来说,人口增长和经济发展导致的粮食消费及结构变化,是推动农药需求增长及品种结构变化的最终动力,而且这个动力将长期维持,所以我国农药行业的发展将长期向好。 二、出口份额将进一步扩大 在全球经济趋向一体化的今天,国内外农药市场已融为一体,农药生产向我国转移的趋势日益明显。由于中国的成本和人力优势,未来的出口潜力还很大。但由于国际上对农药这种特殊商品管理严格,目前我国还没有一种农药获得发达国家的注册登记,未来我国的农药公司将力争取得国际市场尤其是发达国家的销售许可,从而进一步扩大出口份额。 三、农药产品升级 根据我国农药产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框架,农药产品结构更加合理。调整的重点是发展替代高毒杀虫剂的新品种、新型水田和旱田除草剂、水果蔬菜用杀菌剂和保鲜剂。鹿特丹公约中规定的高毒品种将全面在国内停止使用,其他高毒品种在全部农药中的比重将降低到5%以下。主要产品质量,包括有效成分含量、杂质含量等将达到或超过国际水平,水基制剂所占比重将超过有机溶剂制剂。 四、行业整合将是大势所趋 据统计,我国农药生产企业多达2600 余家,但其中大部分为中小企业,而且长期受技术落后、产品老化和附加值低等困扰。 Ø从产量来看,2000 吨/年原药生产厂家不足200 家,农药产量在5000吨以上的企业只有14家,产量达到1万吨以上的只有4家,年销售量2000吨以下的企业占85%。 Ø从销售额来看,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只有7家,而且其中仅有4家农药销售额超过10亿元。整个行业销售额只与德国拜耳公司相当。 我国农药工业“十一五”发展规划提出,期间要造就资产达50亿—100亿元、年销售收入达50亿元以上的大型领军企业,培育50个左右大型生产企业和一批中型骨干企业,并在“十一五”末使农药原药企业数量从700多家减少到300家。 这意味着未来几年,我国现有农药企业将有一大批被淘汰。这既是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大势所趋,也是我国农药工业的发展需要。 §3 肥料行业发展的状况 一、肥料产业概况 肥料包括有机肥和化肥(无机肥)两部分。有机肥的使用已有数千年的历史,并一直延续至今。 2000年有机肥提供的纯养分占中国肥料消费总养分的30%。但是,由于它一直停留于农民自制自用,以商品的形式在市场上流通只是近几年的事,并且规模还很小,因此,涉及的内容绝大多数是针对化肥,在有机肥方面只是稍有提及。 v20世纪60年代中国开始研制开发碳铵工艺及钙镁磷肥生产技术。目前氮肥和磷肥已由过去的单一和低浓度肥料品种逐渐发展到今天的高浓度及复合型肥料,氮肥以尿素为主,磷肥主要是过磷酸钙和钙镁磷肥,复合型肥多为高浓度磷肥(磷铵、重钙、硝酸磷肥、氮磷钾复合肥)。中国的钾肥生产因受资源的限制,一直是化肥工业中最薄弱的环节。中国钾肥的消费主要依赖从加拿大、俄罗斯和以色列进口。 二、生产概况 化肥工业总产值约占化学工业总产值的20% ,是国民经济的重要产业部门 。1992年以来的12年中,化肥产量平均年增长6.9%。占世界总产量的1/5以上,位居全球第一。在化肥工业中,氮肥占主导地位 ,磷肥次之 ,钾肥所占的比例最低 ,仅占化肥总量的4% 。2004年,化肥总产量达4577万吨,氮、磷、钾肥的生产比例为1:0.30:0.07。 三、消费概况 1992年以来的11年中,中国化肥消费量平均年增长 4.4% 。2003年达到 4411万吨,居世界首位,氮、磷、钾肥的消费比例为1:0.43:0.32。综合预测中国2010、2020年化肥需求分别为5100万吨和5600万吨。 总体而言,国产化肥占90%,氮肥基本能自给自足,磷肥1/3靠进口,钾肥则大部分需要进口。进口产品主要是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铵和三元复合肥。 四、存在问题 化肥生产与施用的主要问题是:化肥利用率低、单质肥料的增产率随施肥量的增大而递减。 Ø由于化肥养分释放“非可控性”、化肥品种结构的“非协调性”、化肥施用的“非平衡性”、化肥施用方法的“非科学性”、化肥宏观分配的“非公平性”等,不仅增加了农业生产成本,使得环境质量下降,并直接影响人类的生存。 §4 我国农资市场营销概况 目前农资市场的营销现状--厂家: 2005年下半年开始,厂家基本上都意识到了市场推广与打造品牌的重要性,但多停留在口号和宣言。 投入加大了,但是不够理性与科学的投入很难取得比较好的业绩预期,相反让销售成本越来越大,利润越来越薄。 目前农资市场的营销现状--业务员: 业务经理基本上在处理自己区域经销商的反馈问题,没有时间估计也没有能力对经销商的市场运做进行真正的指导,更不用说营销培训与规划了。 整天呆在经销商处只是起到了联络和一个劳动力的作用,更多的时间在催促经销商打款进货好拿到自己该拿的每吨若干元的提成!因此,可以肯定的说,不管厂家自己是如何打算打造品牌的,但是其对经销商的关心与培训和指导明显很少,认为市场竞争激烈了,就把营销投入加大,多刷些墙,多投点广告,多弄点赠品并不见得能产生好的销售业绩。 目前农资市场的营销现状--经销商 在目前农资营销的产业链当中,厂家比经销商强势,因此,扶持有意识的经销商共同进步是大势所趋,现在的农资营销领域没有多少厂家真正对经销商进行指导,对经销商的生意进行规划,无奈的经销商也只好一边自己摸索一边感慨市场越来越难做,问其原因也是一脸苦相“我有什么办法,厂家基本都一个样,多占几个牌子,东方不亮西方亮吗”,很多经销商其实是在赌博而已! 目前农资市场的营销现状--消费者 目前的市场状况,农民朋友在农资的产业链上还不具备举足轻重的作用,或许有些人要讲了,任何时候消费者都是上帝,这句话是没错,问题是在现有的市场情况下,农资产品的品牌忠诚没有建立起来的时候,农民不太可能铁了心选择某个品牌,更根本不可能非某个品牌不买。(可乐、渠道、利润) 农资市场营销对策 提升市场业绩的关键不在于广告比别人投的多,不在于你的赠品看起来比别人贵,不在于铺货比别人多,更不在于你打造品牌的雄心壮志,而在于厂家对经销商的科学管理,合理激励以及持续不断度身定做的培训,对渠道的强力掌控以及对渠道成员的有效管理与服务。三峡农资大市场正是为了适应这一新形势下为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求的同时,发展湖北农业的重大举措. 宜昌市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 为着力推进我市农业机械化,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定增加农民收入按照市场需求和《宜昌市农业机械化“十一五”规划》的总体部署,宜昌市农业机械局决定紧紧围绕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扎实开展技术推广和技术攻关,宜昌市推行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 紧紧围绕我市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客观需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奋斗目标,立足于全市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内在需求,以农机化管理服务机制创新、农机化发展资金投入机制创新、农机化服务体系建设创新为动力,突破性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着力推进我市农业特色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一)因地制宜,经济有效。各县市区要结合本地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规划,围绕当地优势产业,选择符合各地实际的特色产业机械化项目作为主攻方向。 (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对正在推广适宜于农业特色产业的机械化技术,要拓展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准;对较为成熟的机械化技术,要积极引进、试验,使之尽快为我市农业特色产业服务;对产业需求强烈但尚没有成熟的技术及机具,要先组织攻关,再示范推广。 (三)市场驱动,政府引导。推进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要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坚持以农民投资为主体,财政补贴为引导,社会资本投资为补充,整合各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我市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 三、主推项目 1、农机进“三园”。着力推广“茶园、果园、菜园”机械化生产技术及设备。主要推广微耕机、茶园修剪机、茶叶采摘机、机动喷雾喷粉机、化肥深施机(器)等。当年推广凯马、凯帝、凯普、穗隆、培禾、嘉耕等系列微型耕整机及配套农机具6000台(套);新增川崎、落合、凯帝等系列茶叶修剪采摘机械400台,保有量超过1000台,机械化修剪茶园10万亩。果园抽槽换土机械的引进推广要取得突破;机械化节水灌溉面积达到10万亩。“三园”机械化植保水平达到70%。 2、农机进栏圈。推广农丰牌等青饲料切碎、饲料粉碎等饲料加工机械1.2万台(套);秸杆氨化贮藏机械设备达到100台。着力引进、示范圈养畜禽机械化技术,包括自动化投料、给食、给水等机械化技术。 3、农机进鱼池。推广渔业机械增氧、投饵、捕涝、池塘清淤机械化技术及设备。当年新增水产养殖机械化设备1000台(套),保有量突破7000台(套),示范推广江苏泰兴生产的水下行走式池塘清淤机械。 4、农机进“车间”。着力推广茶叶加工、果品加工、农副产品加工和畜禽渔业饲料加工机械化技术及设备。茶叶加工机械重点推广浙江新昌生产的恒峰系列、富阳生产的春江系列等名优茶理条机,当年茶叶加工机械保有量达到5000台套,农副产品加工机械达到19万台套,水果包装打蜡加工生产线达到320条,水果加工量60万吨以上。 四、保障措施 对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推进活动进行半年小结,年终在总结、交流各地经验的基础上,对工作开展得好的县市区给予一定的奖励。各县市区农机主管部门要组建强有力的工作专班,把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工作作为2007年农机化工作的重中之重,细化方案抓落实。 2、落实政策推动。积极争取中央、省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及农机化项目落户宜昌,对列入中央、省级购机补贴目录的发展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的机具进行补贴。积极争取市级财政增加投入 ,重点扶持农机大户、农机推广服务组织推广实用新型的农机具。 3、加强示范带动。采取政府引导,业主开发,市场运作的方式,加大 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区培育力度。根据全市农业板块基地建设布局,将示范区建设与农业高标准示范和核心基地建设结合起来,大力推行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生产,要围绕一个优势产品推广一套实用农机技术,围绕一个优势板块(片带、小区)示范一套农机技术集成方案,围绕一个优质基地建设一个配套的农机社会化服务的示范样板。市农业机械局重点建设点军区桥边镇及夷陵区鸦鹊岭镇2个市级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区;各县市区要结合实际,各选择1个村或连片的几个村兴办农业特色产业机械化示范区。 4、政企合作互动。一是各级农机推广部门要加强对适合我市农业特色产业特点的机械进行选型、试验及示范。二是加强与宜昌大地农业机械有限公司、宜昌三江农机有限公司、夷陵区龙泉机械厂等农机科研、生产、经销企业合作,由“农机部门搭台、企业唱戏”,通过举办现场演示、组织现场观摩、开展产品推介等活动,开发及引进我市农业特色产业急需的机具设备,推广先进适用的产品,实现供、需多方互动共赢-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机 大市场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