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2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 可行性研究报告 目 录 第一章 总论 1 1.1承办单位 1 1.2项目背景 1 1.3编制依据 2 1.4主要经济指标 2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分析 4 2.1数字电视简介 4 2.2有线电视数字化项目的必要性分析 5 2.3有线电视数字化项目的可行性分析 8 第三章 项目承办单位概况 11 3.1承办单位基本情况 11 3.2网络技术条件 11 3.3用户条件 12 第四章 技术方案 12 4.1技术路线 12 4.2数字电视分前端系统技术方案 13 4.3双向网络改造方案 15 4.4客户服务中心(Call Center) 16 4.5数字电视机顶盒 17 第五章 投资估算和资金筹措 19 5.1投资估算 19 5.2资金筹措 24 第六章 经济效益分析 25 .1收益预测 25 6.2成本费用预测 29 6.3经济效益评价 31 6.4敏感性分析 32 6.5综合经济评价 33 第七章 结 论 34 52 第一章 总 论 1.1项目概述 1.1.1项目名称 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项目工程。 1.1.2项目建设性质 新建。 1.1.3项目建设单位 兴仁县巴铃镇镇人民政府。 1.1.4项目建设地点 巴铃镇西街社区。 1.1.5项目建设内容与规模 项目拟建便民服务中心办公楼一幢,总建筑面积145平方米。 1.1.6项目建设期限 项目建设期限为2013年10月至2014年1月。 1.1.7项目总投资 项目总投资20万元,其中工程费用20万元,预备费5万元。 1.1.8资金来源 由巴铃镇政府全额投资。 1.2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巴铃镇位于东经105°19′30"~105°27′30",北纬25°28′30"~25°33′15"。地处兴仁县城东北部,东与回龙镇和贞丰县比邻,南与安龙县和屯脚镇接壤,西南与李关乡、东湖办事处、民建乡相连,北靠大山乡。人民政府驻巴铃镇西街社区,电话区号0859,邮政编码562306,距省会贵阳260千米,距州府兴义86千米,距县城兴仁18千米。2011年巴铃镇被纳入全省100个示范小城镇建设之一。 便民服务中心工作职责 : 1、 负责制定便民服务中心的各项规章制度、管理办法并组织实施; 2、负责对便民服务队伍的监督、管理与考核; 3、负责对进驻便民服务中心服务项目的确定、调整,对各类事项受理、办理和代理情况进行协调、督查和催办; 4、为投资者从事各类经济活动提供相关的咨询、代理服务,协助有关单位做好项目的规划、论证、定点、实施等; 5、直接代理代办群众交办的有关事项,为群众提供无偿服务; 6、受理有关影响经济发展的违法违纪行为的投诉,督促有关单位进行查处。 1.3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依据和范围 1.3.1编制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1989年12月26日主席令第21号); (2)《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 (3)《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 (4)《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2009年) (5)国家民政部等十部委《关于进一步做好社区组织的工作用房、居民公益性服务设施和管理工作的意见》(民发[2009]85号) (6)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相关资料; 1.3.2研究范围 (1)论述项目建设背景及必要性; (2)分析与落实项目建设条件; (3)确定项目建设内容、建设规模和实施方案; (4)估算项目投资和资金筹措与使用计划; (5)分析评价项目建成后产生的效益等。 1.4可行性研究结论与建议 1.4.1结论 (1)本项目抓住小城镇建设的发展机遇,提高办公环境,项目建成后对于解决便民服务中心活动场地不足、设施不全的问题,发挥巨大的作用; (2)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选址合理,交通便利,给排水、供电、通讯等配套条件可靠,建设方案符合巴铃镇规划要求,布局合理,资金来源有保障,社会效益显著。 因此,本项目建设已具备启动条件,项目建设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 第二章 项目建设背景和必要性 2.1 项目建设背景 巴铃镇作为全镇100个小城镇建设之一,社会经济、城镇建设发展迅速,如何改进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为巴铃镇政府关注的焦点,为此相关领导做了很多工作。 当前,随着我国经济成份、生活方式、社会组织和就业形式的日益多样化,越来越多的农民将变为城镇社区居民;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以及人口老龄化、家庭小型化,社区居民群众的物质、文化、生活需求日益呈现出多样化、多层次的趋势,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居民群众的多方面需要给社区服务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有利于扩大党的执政基础、体现政府的施政宗旨;有利于扩大就业、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有利于不断满足居民群众要求、提高人民生活质量、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和人民群众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国家在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的不断完善,使城镇居民与所在社区的关系愈来愈密切,并且对社区的社会稳定、为民服务和管理、初级职业技能培训、居住环境、文化娱乐、医疗卫生等方面提出了多层次、多样化的要求;同时随着政府转换职能和企、事业单位的改制,政府转换出的服务职能和企业剥离出的社会职能,大部分由便民服务中心来承担。 在此背景下,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建设项目。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需要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社区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便民服务中心已成为各类社会群体的聚集点,各种社会矛盾的交汇点,各项方针政策的落脚点,居民群众对便民服务中心提出的需求越来越多,要求越来越高,特别是面对城镇流动人口、退休职工、困难群众和下岗失业人员,便民服务中心的压力不断加大,加快完善便民服务中心体系已成为满足服务需求的紧迫任务。 (2)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明确指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巴铃镇社会经济发展有了长足的进步,随着城市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变化,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一个街道社区内几百户人几千人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需要提供方便服务的问题;托儿所用房、老年人、待业青年活动场所问题;居民对物质和文化生活的需求问题。这些问题都集中反映和出现在社区内,表现在一家一户,光靠政府解决不行,更主要的是靠科生活在社区的领导对居民群众平时的疏导、调解,把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 (3)是巴铃镇便民服务中心组织建设健康发展的需要 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巴铃镇的战略地位更加突出,经济将飞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各族居民对卫生、教育、治安、就业、文体等服务工作将提出新的更高的要求。 因此加快社区建设,进一步完善社区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功能,是满足社区经济发展、人民生活需要、构建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 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 3.1需求分析 阿瓦提县阿瓦提镇文明社区位于阿瓦提县中心,总面积0.85平方公里,总户数1563户,总人口4885人。辖区单位31家。社区工作人员17人,其中在编干部12人,聘用大学生3人,治安员2人。十户长28人、民兵10人。 社区办公用房17间(234平方米),其中5间为会议室(90平方米)现已成危房,目前用于办公的只有12间(144平方米)。辖区内有清真寺一处,宗教人士1人,寺管会成员5人。 目前,该社区没有独立的居民活动场所,文化活动设备少、陈旧,远远不能满足现代文化传播的需求。近几年来,我镇按照建设社区文化阵地总体目标要求加大了对所辖社区文化活动场所的建设投资扶持力度,但由于阿瓦提财政困难,仍未从根本上解决个别社区,尤其是文明社区活动场所不足、设施不全的问题。因此,新建文明社区阵地十分必要,并建成功能齐全、设施完善,集维护稳定,初级职业技能培训,科技,文化,为民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社区阵地,以适应现代先进文化不断发展和前进的需要。 3.2建设规模 本项目为地上四层,地下一层框架结构楼房,建设内容为社区组织办公用房及居民群众活动场所建设,包括结合新疆维稳工作对辖区居民分批开展的党的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民族团结等内容方面的培训大厅(能容纳200人以上),集社会保障、党员服务、计划生育、为民全程代办等为内容的便民服务窗口,集出租房屋和流动人口服务管理、统战宗教、社区警务等为内容的综治中心,活动健身室,图书阅览室,司法和人民调解室等,总面积3050平方米。 第四章 项目选址和建设条件 4.1 项目选址 4.1.1地点与地理位置 项目选址于现阿瓦提镇文明社区。 4.1.2土地权属类别及占地面积 项目用地土地权属为国有土地。土地使用权人为阿瓦提镇政府 ,使用权类型为划拨。本次项目用地范围内土地权属清晰,无争议。 4.1.3部门意见 根据阿瓦提县建设规划及国土部门对项目建设的意见,项目建设符合阿瓦提县城镇总体规划,项目用地符合阿瓦提县土地利用规划。 4.2 主要建设条件 4.2.1 地理位置 阿瓦提县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塔里木盆地北缘,天山南麓,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下游冲积平原上。地处北纬39°31′~40°50′,东经79°45′~81°05′之间。东、北与阿克苏市相连,西与柯坪县为邻,西南与巴楚县交界,南部伸入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与和田地区洛浦、墨玉两县接壤。东西宽100公里,南北长150公里,全县总面积1.33万平方公里。县城距自治区首府乌鲁木齐市公路里程1064公里,距行署所在地阿克苏市公路里程67公里。 4.2.2自然条件 (1)地形地貌 阿瓦提县在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下游冲积平原上,海拔1 020~1 064米,地势平坦,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北部为绿洲平原,南部为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的一部分),南北两部交汇于叶尔羌河河床,是县境内最低地带。绿洲与沙漠之间是原始胡杨林、灌丛、野草荒地,其中绿洲面积1 892平方公里,占全县总面积的14.26%;荒漠、半荒漠和森林、草原面积2 780.27平方公里,占20.96%;沙漠面积8 586.53平方公里,占64.75%。 (2) 气候条件 阿瓦提县属大陆性干旱气候区。年平均气温10.4℃,1月平均气温-8.3℃,7月平均气温24.2℃,≥10℃积温3 987.7℃,年平均气温日较差15℃以上。年降水量46.7毫米,年蒸发量1 187.5毫米。年平均浮尘日51.6天,年平均大风日11.5天。年日照2 570.3小时,无霜期211天,冬季最大冻土深度80厘米。 3~5月为春季,6~8月为夏季,9~11月为秋季,12~2月为冬季。春季气温回升快,不稳定,天气多变,气候干燥,多风沙、浮尘天气;夏季炎热,降水集中,多阵性天气;秋季凉爽,晴朗少风,气候稳定;冬季寒冷少雪,晴稳少风。 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为137~145千卡/平方厘米,比同纬度的华北地区多15千卡/平方厘米,比长江流域中下游地区多30~50千卡/平方厘米,也高于阿克苏市,仅次于青藏高原。全年光合有效辐射值为68.6~72.5千卡/平方厘米。全年日照2 570~2 778小时,最高年份可达3 000小时以上。日照率年均58%~62%。 (3)水文 阿瓦提县是塔里木河的发源地,境内河流有阿克苏河、喀什噶尔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及阿克苏地区最大的淡水湖---艾西曼湖。水资源丰富,年均引水量13.97亿立方米,人均占有地表水量高出全国平均水平4.013倍。且地下水位高,储量巨大,绿洲区平原地下渗入补给量为3.23亿立方米,地下排泄量约为1.16亿立方米,天然补给量为2.04亿立方米,地下储水量在7.03亿立方米左右,综合补给模数为106.93立方米/亩,埋藏深度基本在3米以内,易于开采。 (4)工程地质 本项目所在区块地势基本平坦,交通便利。参考周边地块地质勘察资料,土层物理、力学性质分布较稳定。项目设计前业主须委托进行地质勘察,并以本项目实际选址区域的地质勘察报告为依据。 (5)地震 根据地震资料,本地区没有发生中、强以上地震记录。根据2003年国家技术监督局1990年颁发的《中国地震参数区划图》,本地区地震基本烈度为7度,设计地震基本加速度为0.10g,设计特征周期为0.40s。 4.2.3社会经济条件 阿瓦提县辖3镇(1个城关镇、2个建制镇)、5乡、3个国营农场、1个良种场、1个林场、1个牧场,共有118个村委,477个村民小组。 2009年,阿瓦提县实现生产总值(GDP)196428 万元,同比增长10.4%(按2005年可比价计算,下同)。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97 164万元,增长11.4%;第二产业增加值28391万元,增长9.1%,其中工业14280万元,增长10.5%;建筑业14111万元,增长8.1%;第三产业增加值70873万元,增长9.4%。三次产业结构比为49.44∶14.46∶36.10。人均生产总值8439元,增长18.9%,以当年平均汇率折算,人均GDP达到1236美元。 2009年,阿瓦提县地方财政收入6 240万元,下降0.26 %,其中一般预算收入5 275万元,增长18.41%;基金收入965万元,下降46.42 %。 目前,阿瓦提县城市基础设施日趋完善,交通、通讯、信息、金融、教育、文化、卫生等城市综合服务功能齐全,城市面貌焕然一新,曾获得自治区“最佳卫生县城”、“精神文明建设先进县”和国家级“科技兴县先进县”等荣誉称号。 4.2.4 基础设施配套条件 (1)供水 目前,阿瓦提镇给排水管网已通过主干道供水管道和排水管道接入阿瓦提镇文明社区的供水管支管和排水支管,能满足项目建设需要及项目建成后人员用水需要和生活污水排放要求。 (2)供电 阿瓦提镇文明社区现有供电设施,能满足项目施工和运营用电需要。 (3)供热 阿瓦提镇目前已实现集中供热。本项目可以采用阿瓦提镇集中供暖的暖气,可以满足本项目供热需求 (4)通讯 阿瓦提县的邮电通讯事业发展迅速,现已开通南疆光缆,阿瓦提县城区已全部开通程控电话,并与国内、国际联网。GSM移动通信(全球通)已建成投入使用,并形成规模。 (5) 交通 阿瓦提县交通以公路为主,此外还有遍布全县的县乡路、农村道路以及旅游专线公路。截至2009年,阿瓦提县乡油路建设总里程达1600公里,形成了以省道208线为主干,32条通乡、通村柏油路为分支的四通发达的公路网络,道路覆盖面100%。交通便利。 4.2.5 政策法律条件 本项目是社会公共事业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相关政策、法律法规;符合自治区、地区、县文化发展规划;符合阿瓦提县城镇发展总体规划;符合建设用地各项要求。 4.2.6施工条件 由于项目施工单位需要采用公开招标方式确定,从施工单位的选择方面考察,许多具有相应施工资质的单位都有在当地施工的经历,相应的施工管理及技术人员、设备等都有保障。 从建材供应分析,项目区域内交通条件良好,具有较好的外部建材供应条件,建筑砂石料、钢材、水泥、多孔砖等建筑主材需从阿克苏购进,运距约70公里。 总之,本项目建设具有良好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配套设施条件、施工条件,资金有保障,技术有依托,前期工作落实,项目各项建设条件具备。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项目建设指导思想与原则 5.1.1指导思想 在保证城乡基层组织办公场所的基础上,把治安调解室、民兵值班室、计划生育室、卫生室、实用技术培训室、文化活动室等便民设施统一规划,致力于把城乡基层组织阵地建成党员群众的活动中心、信息中心、培训中心、服务中心和文化中心。 本项目本着“一切为用户着想”的指导思想、体现对人的关怀,力求建成一个功能合理,公共设施配套,室内优雅、室外环境优美,建筑新颖,交通便捷的社区。设计原则为: 自然原则——贯彻“尊重自然”与“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充分保持原有地形地貌的前提下,力求塑造一个集生活、工作、休闲等功能多元化发展的综合功能区。 融合原则——讲求人与环境的融合、建筑与整体规划布局的融合、居住行为与商业、休憩行为的融合,建筑与绿化环境的融合。 创建鲜明、和谐的新型社区形象;体观深厚的文化底蕴及人文环境;创造休闲舒适的生活、工作、休闲环境;精心的平面布局并兼投入成本。 5.1.2建设原则 (1)文明社区的建设要本着“牢固、实用、够用、方便群众学习和生活”的原则,新建的文明社区使用寿命必须在50年以上; (2)科学合理安排社区规划和社区面积指标,保证社区建筑的安全、适用、经济,并注意美观。 (3)注重协调发展,项目的建设应按照所在地的总体规划,并充分考虑基础设施配套能力,做到功能适用、经济合理。 (4)妥善处理工程建设与正常生活的关系,将施工对社区活动和群众生活的干扰降到最低。 5.2 项目总体方案 5.2.1总平面布置 项目建设应按照城镇社区建设标准(试行)执行,在平面布置时应按照办公、家政服务、文化娱乐、体育健身等不同功能要求进行合理布置,力求做到分区明确、布局合理、联系方便、互不干扰。并应符合下列要求: (1)社区内各建筑之间、社区建筑与相邻校外建筑之间的距离,应符合国家现行的卫生防护、日照、防火、通风等有关规定; (2)社区内生活区通往其他功能区的交通道路宜便捷,并应避免穿越体育运动场; (3)生活区建筑群组布置应尽可能组成庭院空间,注重社区的绿化和美化。 本项目总平面布置详见附图。 5.2.2建筑特征与结构 (1)技术指标 办公楼建设标准应因地制宜地确定,充分利用地方建筑材料进行建设,保证建筑物符合安全、适用、卫生,并注重美观的要求。 ①建筑层数:为节约用地,同时结合社区实际情况及规划指标,办公楼层数地上确定为4层;地下1层 ②层高:一层3.9米,其余3.6米; ③容积率:办公建设用地的容积率不小于0.8。当地城镇总体规划或规划部门另有要求的,从其要求; ④耐火等级:二级。 (2)结构 应根据社区的使用功能、平面和空间可以改变的要求,以及保障安全和抗御较大自然灾害的要求进行结构设计。建筑材料和建筑构件的品种、规格、型号、标号、质量等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结构形式:办公楼为框架结构。 基础:采用独立基础。 墙体:采用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围护,外设100毫米厚苯板保温,墙(柱)体结构应按地震烈度和抗风要求设防。 楼板: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 屋面:采用现浇钢筋混凝土平屋面,SBS卷材防水、陶粒砼或轻质砼块保温。 楼梯:采用现浇钢筋砼,楼梯的形式和宽度应严格执行建设标准和规范中的规定。 (3)建筑设计 楼地面:楼地面铺地板砖。厕所铺300×300的地板砖,应有可靠的防水和排水设施。 建筑外沿:可根据保护墙体结构、周围建筑环境、社区建设规划等要求进行普通装修。 (4)建筑装修 建筑内装修:墙面、顶棚一般宜做普通装修。走廊、门厅、楼梯间内均宜做高度不小于1.2米,易清洗、不易污损的墙裙,饮水间、厕所宜做高度不低于1.5米便于冲洗的墙裙。 建筑外装修:应根据城镇建设规划和社区景观的整体要求,因地制宜进行装修。装修材料应能防止雨水渗透,其色彩应与周围建筑环境协调。 第六章 公共工程 6.1 给排水 6.1.1设计依据 (1)《建筑给排水设计规范》 GBJ50015-2003(2009版); (2)《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3)《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4)室外排水设计规范》 GB50014-2006; (5)《室外给水设计规范》 GB50013-2006; (6)有关专业提供的设计资料和要求。 6.1.2给水 (1)水源、水质、水压 本项目用水水源从阿瓦提镇自来水管网接入,与社区内生活、消防共用管道连接,形成环状管网,接入点给水管管径DN150。水质符合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供水压力大于0.3MPa,可满足社区内各单体建筑物生活与消防用水水质、水量、压力要求,各单体建筑物内给水管道以环状及枝状相结合布置。 (2)给水系统 本工程建筑最高为4层,利用市政给水管网压力直接供给,管网布置上行下给。 6.1.3排水 (1)排水体制 室内为废水、污水合流,室外为雨水、污水分流。 (2)排水系统 生活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当地排水系统。 屋面及道路雨水采用有组织收集,就近排放的原则,排至当地市政雨水管道。 6.2 供配电 6.2.1设计依据 (1)《供配电系统设计规范》(GB50052-95) (2)《低压配电设计规范》(GB50054-95) (3)《10KV及以下变电所设计规范》(GB50053-94); (4)《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 (5)《建筑照明设计标准》(GB50034-2004);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修订); (7)各有关专业专业提供的设计协作资料。 6.2.2供电 (1)负荷等级 本项目用电负荷为三级负荷。 (2)供电电源 本次建设整体方案为利用项目社区现有供电设施。 (3)继电保护 对用电设备采用短路、接地和过负荷等保护措施。计量方式:低压设电度计量。 6.2.3配电、照明及防雷接地 (1)室内配电 建筑物底层设总配电箱,每层设分配电箱,出线至各回路采用BV铜芯塑料线穿UPVC管沿墙、沿楼板暗敷。配电箱采用空气断路器,进线开关采用二极型,具有短路、过电压、过载及延时动作的漏电保护功能,插座回路加设瞬时动作的漏电保护功能。 (2)室内照明 楼照明采用高效荧光灯,道路采用气体灯或白炽灯。各类用房的平均照度应按国家有关规范要求的照度进行设计。 (3)室外照明 根据景观设计,在道路、公共绿地及雕塑、园林小品等景点布置与环境相适应的庭院灯、草坪灯、投影灯、地埋灯等明视及饰景照明设备,专人控制和管理;控制方式为光控、时控和人控相结合。 (4)防雷、接地及电气安全 根据相关国家规范,本工程各建筑均属于三类防雷建筑物,本设计在屋顶暗敷避雷带加避雷小针的方式设置避雷系统。防雷引下线利用建筑物柱子内的主筋引下至基础接地装置,利用建筑物基础内钢筋形成自然接地装置作为建筑物综合接地体,综合接地电阻要求不大于1欧姆。各建筑采取等电位接地措施,卫生间等潮湿场所采取局部等电位接地措施。 本工程配电系统保护接地方式采用TN-C-S系统,各建筑物在低压电源引入处作重复接地后,PE线与N线即行分开,任何情况下不得并接。 各建筑物电源进线总开关采用二级断路器,能同时切断相线和中性线,各终端配电箱插座回路分支上设瞬时动作(动作电流为30mA)的漏电保护单元。 6.3采暖通风工程 6.3.1设计依据 (1)《采暖通风与空气调节设计规范》(GB50019—2003); (2)各有关专业专业提供的设计协作资料。 6.3.2采暖 (1)热源 项目办公楼供热热源由阿瓦提镇集中供热系统供给,本项目供热热源可利用现有供热系统。采暖设计供50-40℃低温热水。 (2)采暖系统 采暖系统采用地面辐射敷设采暖。 6.3.3通风 办公楼以自然通风为主。 第七章 节能专篇 7.1合理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 本项目所采用的用能标准和节能设计规范如下: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 (2)《中国节能技术政策大纲》(计交能【1996】905号); (3)国务院《关于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的通知、《关于加强节能工作的决定》、《关于加快墙体材料革新和推广节能建筑意见的通知》; (4)《民用建筑节能管理规定》; (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2005; (6)《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06; (7)《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CJ134-2001; (8)《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 16-2008等。 7.2能耗状况 7.2.1项目使用能源品种的选用原则 (1)坚持满足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促进城市环境保护为原则,为建设现代化生态城市服务; (2)坚持与城市规划相适应,与城市供能系统相适应原则,以改善市民生活质量为目标; (3)遵循区域统筹原则,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原则优化能源使用结构; (4)坚持“减量化、再利用和资源化”的原则,有利于开展节能减排工作。 7.2.2主要能源消耗 项目主要能源消耗为电能 。项目实施后预计主要能耗见下表: 主要能耗指标表 能源种类 能耗(kWh) 单位面积能耗# (kWh/m2) 空调耗电量 92445.50 30.31 采暖耗电量 308660.00 101.20 总计 401105.50 131.51 7.3项目节能措施及效果分析 通过采用新型墙体材料,执行建筑节能标准,加强建筑物用能设备的运行管理,合理设计建筑围护结构的热工性能,提高采暖、制冷、照明、通风、给排水等系统的运行效率,以及利用可再生能源,在保证建筑物使用功能和室内热环境质量的前提下,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有效地利用能源。 7.3.1建筑节能措施 (1)外墙自保温处理: 普通内墙抹灰,加气砼块外墙,外贴100mm厚EPS做保温层,外饰面采用外墙乳胶漆,外墙传热系数为k=0.38W/(m2·k)。 (2)门窗:选用产品要求抗风性能属标准GB7106第4级,空气渗透性能属标准GB7108第4级,雨水渗透性能属标准GB7108第4级,外墙窗均为塑钢三层中空玻璃窗,其传热系数k=1.8W/(m2·k)。 (3)屋面:选用180mm厚EPS做保温层,容重20±2kg/m3,屋面传热系数为k=0.20W/(m2·k)。 7.3.2 电气、采暖节能措施 (1)变电所设置在负荷中心,减少低压侧线路长度,降低线损; (2)在低压侧设置成套静电电容器自动补偿装置,提高功率因数; (3)室内照明灯具采用高光效、高显色、低眩光、长寿命格栅日光灯;日光灯采用长寿命、低损耗的电子整流器(功率因数不小于0.95)。选用国家推荐的节能型产品; (4)照度标准值按场所使用功能和规范要求确定; (6)办公楼照明一灯一开关控制,梯间灯采用声光控; (7)热力系统采用合理输送工艺,管道做保温处理,减少热损失; (8)采用地面辐射供暖系统,提高建筑物节能性和舒适性; (9)机电、电气设备选用国家有关部门推广的定型节能型产品。 7.3.3节水措施 (1)给水系统充分考虑市政水压的实际情况,采用直接利用市政供水方式,充分利用市政水压;供水系统采用合理输送工艺,降低途中损耗。 (2)给水水嘴采用陶瓷芯等密封性能好、能限制出流流率的节水水嘴; (3)采用节水器材、器具,坐便器采用小容积节水型水箱; (4)做好供水管道的维护与检修工作,杜绝跑、冒、滴、漏现象的发生; 7.3.4效果分析 通过采用以上节能措施后,在节能投资不超过建设投资8%的前提下,项目能达到节能65%的目标。 第八章 环境保护 8.1环境现状 项目拟建地点地处当地人民政府所在地,为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区,交通方便,其四周基本为县属各类单位用房、民居等,环境安静优雅,附近无污染源,环境现状良好。 8.2 环境保护的依据和标准 (1)《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1996); (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3)《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制标准》(GB12523-90); (4)《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 (5)《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GB3096-93); (6)《大气污染物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96); 8.2.1项目实施过程中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1)施工扬尘 在施工过程中,平整土地、基础开挖与回填、建材及建筑垃圾运输和装卸等过程中都会产生扬尘。 (2)施工噪声 施工噪声源主要为施工作业机械和施工车辆,主要有装卸机、挖掘机、搅拌机、振捣棒、电钻、切割机、卷扬机及各种车辆等。 (3)施工废水 施工废水排放主要为施工人员生活污水。 (4)施工固体废弃物 施工固体废弃物主要为建筑垃圾、装修垃圾,如石子、混凝土块、砖头、石块、石屑、黄沙、石灰和废木料等。 8.2.2项目实施过程中控制污染的措施 (1)施工扬尘污染防治措施 ①加强施工管理,地面及时硬化处理,配置滞尘防护网,场界砌筑围墙; ②对扬尘产生部位采用喷水雾法降低扬尘,对运输进出道路应及时洒水和清扫; ③在运输、装卸建筑材料及建筑垃圾时,尤其是泥砂运输车辆,必须采用封闭式车辆运输,减慢汽车行驶速度; ④尽可能减少建筑材料的露天堆放,若需露天堆放时,必须采取封盖措施。 (2)施工噪声污染的防治措施 为有效降低施工噪声对周围环境的影响,在施工现场周围设置围墙,设置单独进出口,除选用先进的施工工艺、低噪声的施工机械外,应按《建筑施工场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着重加强施工噪声管理,避免高噪声建筑机械施工,并且要求夜间应停止大型施工机械的施工,特别是夜间23:00-9:00不得施工。确需夜间施工应报县环保局批准,并告示附近居民。 (3)施工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①设置临时化粪池,对临时食堂废水应设隔油池,隔油后与厕所化粪池污水定期由吸粪车清运,避免生活污水排放污染水体; ②施工过程中产生的地下渗水、泥浆、地面设备冲洗等废水,应通过设置沉淀池沉淀后方可排放,不得就地直排; ③加强施工管理,在工程开挖裸露面、弃土堆放场、石灰池等区域采用挖排水沟,缩短裸露时间,及时恢复植被等防治措施,避免水土流失。 (4)施工固体废弃物污染防治措施 施工期产生的建筑垃圾必须按市容环卫、环保、城管等有关部门的规定进行处置,及时将固废运至指定点妥处置,不得随路洒落、堆放、转移建筑垃圾,建筑垃圾尽可能回用作填方,施工结束后及时清运多余或废弃的建筑材料或建筑垃圾。 在施工过程中经过采用上述措施后,施工期间所产生的废水、噪声、固废、扬尘一系列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治理,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很小或得到有效控制。 8.2.3项目运营期间影响环境的主要污染源 (1)污废水 本项目污废水主要来自管理人员的生活污水。 (2)废气 本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来自停车场汽车尾气等。 (3)噪声 本项目产生的噪声主要来自泵房、空调室外机、电气设备、风机、车辆等。 (4)固体废弃物 本项目产生的固废主要为生活垃圾。 8.2.4项目运营期间控制污染的措施 (1)污废水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室外实行雨污分流,室内实行污废分流。厨房废水经隔油池处理后排入管网。室内污水经化粪池处理后排入管网。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停车场汽车尾气排放量小,对周边环境影响很小。 (3)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①选用低噪声设备:对项目所需的水泵、风机、空调等设备选用先进的低噪音设备; ②隔声、隔振措施:对水泵、风机等通过设置单独的水泵房和风机房等可有效降低其噪声强度;对水泵、风机等安装时采用合适的钢筋混凝土台座或隔振垫、减振器、隔振吊钩,对管道穿墙、楼板处采用弹性垫或橡皮套管,水泵进出口可用橡胶软接管连接; ③消声措施:风机的进出风口和机械排风中、高压风机进出口,应安装与其匹配的消声器。 (4)固废防治措施 项目建设中应设有垃圾房、垃圾箱,垃圾实行袋装化,加强垃圾收集管理,收集好后的垃圾委托环卫部门及时清运。 在运营期内经过采取上述措施后运营期间产生的废水、废气、噪声、固废一系列污染物可以得到有效治理,可以达到相关功能的要求,基本不对周围环境造成影响。 总之,本项目通过采取以上环保措施后,其建设与运营基本不会对周边环境造成不良影响。项目建设单位要严格按照环保部门的批复的环境评价分析的相关内容采取环保措施,严格执行“三同时”规定。 8.3水土保持 本项目的建设有可能造成水土流失,包括:建设时将破坏原有区块的植被及水土环境,施工期间开挖地基、施工车辆来往频繁,将造成表土流失。为解决这些可能产生的问题,建议采取如下措施: 施工期间开挖的表土要按规定及时清运处置,场区内充分重视排水设施建设,防止暴雨在场地径流过分造成土壤流失;按照要求及时建设好草皮及植树绿化工作,达到规划的绿地率,以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 第九章 消防专篇 9.1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实施细则》; (3)公安部《建筑工程消防监督审核管理规定》; (4)《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GB50016-2006; (5)《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 GB50140-2005; (6)《建筑物防雷设计规范》(GB50057-94 2000年修订)等。 9.2消防设计 工程消防设计设计严格按照国家现行的各种消防规范,以防止和减少活在危害,贯彻“预防为主,消防结合”的方针,积极采用先进的防火技术,做到安全生产,方便使用,经济合理。 9.2.1总图布置 社区各建筑物之间留有符合消防要求的防火间距,所有建筑物四周均设环形消防通道,社区内道路成网络状,宽度大于6米,满足防火要求。在社区内设置消防停车场。 9.2.2建筑消防 单体建筑均按多层建筑防火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建筑物的耐火等级二级,疏散走道和安全出入口按规范设置。 9.2.3给排水消防 (1)设室外消火栓系统及室内消火栓系统。 (2)沿道路两侧按间距100米设置室外消火栓,室外消火栓采由市政给水管DN150二路供水,成环布置,室外消防用水量10L/S。火灾延时2h。 (3)在每层楼内设置室内消火栓,室内消火栓用水量10L/S。火灾延时2h。 (4)建筑物内按规范配置的MF/ABC4型干粉灭火器。 9.2.4电气消防 本项目在人员密集或公共场所设有事故照明及疏散指示标志。变电所等重要场所设置事故照明。 第十章 组织管理、实施进度 10.1 项目组织管理 10.1.1 项目建设管理 (1)组织机构 为使项目按计划顺利建设完成,保证如期交付使用,本项目成立建设领导小组。项目建设领导小组由绍兴援疆指挥部、镇主管党政的县领导、县发改委、县组织部等有关部门领导组成,负责全面协调各相关部门关系和保证项目如期完成。项目建设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主要负责负责项目立项审批、设计、招投标、签订合同、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财务及竣工验收与工程移交等工作。 (2)项目建设实施管理 ①严格按照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程序组织实施。 ②选择优秀的设计单位进行多方案的建设方案设计,组织专家、领导和群众相结合的方式,对设计方案进行比选、论证、选定。 ③实行招投标,在施工单位选择上采用招投标方式解决。 ④加强对项目施工质量的管理,项目实行监理制,对监理单位的选择采用招投标制。 ⑤在设备-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巴铃镇 便民服务 中心 项目 工程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