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网时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安顺学院学生为例毕业论文正文终稿.doc
《上网时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安顺学院学生为例毕业论文正文终稿.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上网时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安顺学院学生为例毕业论文正文终稿.doc(1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ANSHUN UNIVERSITY 本 科 毕 业 论 文 (2011~2015年) 题 目:上网时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安顺学院学生为例 安顺学院本科毕业论文原创性申明 本人郑重申明:所呈交的论文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研究成果。除了文中特别加以标注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的成果。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表明。本人完全意识到本申明的法律后果由本人承担。 作者签名: 日期: 安顺学院本科毕业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本毕业论文作者完全了解学校有关保留、使用论文的规定,同意学校保留并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复印件和电子版,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本人授权安顺学院可以将本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可以采用影印、缩印或扫描等复制手段保存和汇编本论文。 作者签名: 日期: 导师签名: 日期: 安顺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上网时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以安顺学院学生为例 摘 要 本研究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以安顺学院学生为例,对本学院500名大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了解了大学生心理健康与其上网时间之间的依变关系。通过研究发现,心理障碍者出现于各个上网时间,大学生的每天上网时间与其心理健康得分之间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正相关关系。也就是说,上网时间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结果表明,2.5小时是每天健康上网时间和不健康上网时间的分界点。因此,上网时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有显著影响,开展上网时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影响的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心理健康 上网时间 横断面调查 大学生 A Study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line Time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In Anshun College Students In order to research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line time and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students, the author investigated 500 college students by SCL-90. The study finds that the mentally disordered and distributed on earth on-line time; there is significant positiv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n-line time per day and the mental health scores, the longer on stays on-line, the lower level of his or her mental health is. And 2.5 hours per day is the cut-off point between the normal and dis-normal on-line time. Therefore, the on-line time can significantly influence the college students’ mental health.. It has great significant to carry out the research on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on-line time and the mental health of college health. Keywords: mental health, on-line time, cross-sectional study, college students. II 安顺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目 录 一、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1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 2.1研究的对象 2 2.2研究的工具 2 2.3统计处理 2 三、结果与分析 3 3.1大学生上网时间对心理健康的整体分析 3 3.1.1 每天上网时间与其心理障碍检出率。 3 3.1.2 每天不同上网时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分 4 3.1.3 上网时间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5 3.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上网时间对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5 3.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上网时间对心里健康影响分析 5 四、社会、学校及大学生自身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措施。 5 4.1 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5 4.2 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6 4.3 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措施 7 五 结论 8 参考文献 9 致 谢 12 12 一、 课题研究背景与意义 互联网在现实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是一个巨大的信息库,从万维网(World Wide Web )中检索信息是一个信息处理的认知过程。互联网的自组织性可能会导致人的思维模式或心理状态发生改变。互联网不仅可能对人的认知与思维产生影响,过多使用互联网还可能会给用户带来消极的或积极的情绪体验。有的研究者发现互联网使用者的个性心理特征,如性格倾向性(Character Tendency)、动机等,可能会对互联网使用产生影响。同时,人们在互联网使用过程中逐渐出现了一些病理性的行为,如互联网依赖(Internet dependence)、互联网滥用(Internet Misuse/Abuse)等等。随着互联网的使用逐渐深入,它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变化,对人自身也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引起了众多心理学家的关注,并逐渐成了心理学中新的研究课题。 当前社会无论是政府、学校还是家长,都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程度越来越深,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也很多,例如谈恋爱、在校创业、社团活动、网络等,已有研究表明,网络的使用已成为大学生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网络在一定程度上与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想吻合,这使其更易为大学生所接受和喜爱。然而网络不但对其学习和生活有一定影响,更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行为模式有着显著影响,这己成为亟待解决的现实问题。 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起步较晚,经历一个由认识到重视再到加强的过程。自20世纪90年代起,国家开始高度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现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从总体上看,不论是量的绝对性还是质的相对性,主流都是健康的积极的,绝大多数大学生都能很好地适应自己的学习生活环境,顺利地培养和发展自己的各项心理能力,德、智、体诸方面和谐发展。 1995年《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要求,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2004年4月,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施纲要》,就进一步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了全面部署;同时国内多位专家也在研究网络对青少年心理影响 ,呼吁加强青少年犀利健康辅导合理控制上网那个时间。 西方发达国家和我国香港台湾等地区一般大学都设有专门的心理指导机构,比如台湾1972年就要求各大学必须设立独立的心理指导机构,1973年更是将此列入教育法案。目前,在美国大学的咨询心理学是攻读人数众多的一个专业,另外,专业实习和见习也是必不可少的一环。现在,多数州要求大约每300名学生应配备一名专职辅导人员。他们与一般科任教师不同,从事的是一种专业性职务,从事学校心理辅导的人员必须达到由美国心理学会和全美学校心理学家学会制定的专业标准,参加这两个机构审批认可的培训计划的培训并取得硕士、博士学位,并持有州政府颁发的资格证书,才可以从事学校心理辅导工作。 美国学校心理教育立足于各心理学派坚实的理论基础,兼容并蓄,力求运用科学的方法、客观性较高的技术和先进的工具。美国还特别重视对学校心理辅导工作的评估,对辅导方法和测验技术进行研究和鉴定,以便验证学生辅导的有效性,并促进学生自身的不断完善。注重学生个体档案的建立和分析研究,注意与学生的信息互馈沟通,这使得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既有继承性,又有发展性;既有研究探索,又有实践验证,从而走上人员优化、保障有力、体系科学、继往开来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良胜循环发展之路。更重要的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政府教育主管部门、学校、师生、社会公众都比较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这为当地的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了较好的存在和发展氛围。这些做法很值得我们借鉴。 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其提供内容的多样化,上网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每日必做的事情。网络在带给大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国内外研究显示,对网络的过度使用会导致人出现明显的心理损害现象。怎样恰当地使用网络而又同时不损伤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值得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上网时间与其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为大学生科学上网提供依据。 通过本次研究上网时间长短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寻找规律,揭示两者之间的关系,帮助当代大学生树立合理健康的上网理念,控制上网时长,合理有度的健康上网,为提高大学生的整体素质提供一份现实依据。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和其提供内容的多样化,上网已成为当今大学生每日必做的事情。网络在带给大学生丰富知识的同时,也影响着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国内外研究显示,对网络的过度使用会导致人出现明显的心理损害现象。怎样恰当地使用网络而又同时不损伤使用者的心理健康值得研究。本文试图通过对大学生上网时间与其心理健康关系的调查,为大学生科学上网提供依据。 并且大学阶段是人生发展很重要的一个阶段,这个阶段正是个人价值观、人生观的定型阶段,它对于人一生的发展方向起着至关重要的影响。而这个阶段形成的生活习惯,会对人体健康有重大影响,不良生活习惯的形成更会影响人的身心健康。对于心理健康的研究,国内外学者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但是因为研究者们研究的对象、所使用的量表及调查方法等客观因素的不同,得出的结论也不一样。随着大学里发生的各种事件的增加,大学生心理健康逐渐成为心理学关注的热点,我们作为学习应用心理学专业的学生责无旁贷的要对这些问题加以思考和研究,于是从诸多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中选择“上网时间”这一方面着力,探讨其对大学生这个特殊群体心理健康的影响,希望用标准化程度较高的测量工具得到一些有借鉴价值的结果,以期从开展实际研究中找到一些数据为心理学专家提供有一定价值的参考。 二、研究的对象与方法 2.1研究的对象 在某重点大学的文学院、新闻学院、管理学院、法学院、外语学院、生命科学学院、信息科学与技术学院、数学系、物理系、化学系、地质系等11个院系的二年级和三年级中各抽取一个班共计22个班500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发放问卷500份,收回有效问卷500份。 其中男生268份,女生232份。平均年龄20±1岁。 2.2研究的工具 1.问卷调查法:确定开展问卷调查的对象,时间及地点。提前拟定好相应的调查问卷,设定好与本课题相关的问题及选项。调查本地区大学生的日常上网时间及平均上网时间,调查本地区大学生的身体健康状况及心理健康状况。 2.文献法: 进行本课题研究时会参阅大量有关上网与心理健康方面的著作与文献。所参阅的资料将会涉及上网与健康,影响心理健康的上网因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计算机网络,心理学等方面。 3.经验总结法:通过日常生活实践,对所选课题进行归纳分析,使之理论化。 4.比较研究法:把不同性别、不同年级的人群上网影响作比较。 2.3统计处理 所有数据采用自编上网时间情况问卷对大学生进行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测评大学生上网心理健康状况,并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分析、归纳总结研究结果 三、结果与分析 3.1大学生上网时间对心理健康的整体分析 综上所示,网络对人们精神生活的影响是深刻而广泛的,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网络在这方面的影响将越来越大。网络本身并不可怕,关键在于我们怎么使用和利用它。网络的便利、各种各样的信息和上网时间等都是影响人们生活的主要因素。因此,如何趋利避害,充分发挥其正面影响,克服消除其负面影响是每个网民应该思考和权衡的问题。 上网时间对大学生的生活具有重大的影响,而且是多方面的。 1 对身体健康的直接影响。 电脑显示器伴有辐射与电磁波,长期使用会伤害人们的眼睛,诱发一些眼病。长期击键会对手指和上肢不利,操作电脑时体形和全身难得有变化,高速、单一、重复的操作和持久的强迫体位容易导致肌肉骨骼系统的疾患。 2 增加精神和心理压力。 操作电脑过程中注意力高度集中。眼和手指快速频繁运动,使生理、心理过度重负,从而产生睡眠多梦、神经衰弱、头部酸胀、机体免疫力下降,甚至会诱发一些精神方面的疾病。种人易丧失自信,内心时常紧张、烦躁、焦虑不安 ,最终导致身心疲惫。 3 导致网络综合征。 长时间无节制地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在互联网上持续聊天、浏览,会导致各种行为异常、心理障碍、人格障碍、交感神经功能部分失调。严重者发展成为网络综合征,该病症的典型表现为:情绪低落、兴趣丧失、睡眠障碍、生物钟紊乱、食欲下降和体重减轻、精力不足、精神运动性迟缓和激动、自我评价降低、思维迟缓、不愿意参加社会活动、很少关心他人、饮酒和滥用药物等。 上网时长给大学生心理健康带来的影响通过问卷调查和症状自评量表(SCL-90)得出下面结果。 上网情况调查表项目包括:每天上网时间、每天上网主要时段、每周上网情况、上网年龄、每月上网费用等。 症状自评量表(SCL-90)[12]包括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精神病性及其他等10个因子,90个题目。量表的信度和效度都较好,在国内外研究中应用广泛。每题采用5点评分,症状从无到严重分别评为:1(从无)、2(轻度)、3(中度)、4(相当重)、5(严重)。按照中国常模,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考虑筛选阳性,需进一步检查。总分超过203分为心理障碍者。 3.1.1 每天上网时间与其心理障碍检出率。 通过对500名大学生心理健康测查,符合心理障碍诊断标准者37人,占所调查大学生的8.2%(41/500)。其中男生19人,占男生人数的8%(19/237);女生18人,占女生人数的8.3%(18/218)。男女生心理障碍检出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每天上网时间的心理障碍检出率如表1所示。 表1 不同上网时间学生的心理障碍检出率,n(%) 时间(h) 0~0.5 0.5~1 1~1.5 1.5~2 2~2.5 2.5~3 3~4 4~6 >6 女生(n=18) 7(39) 1(6) 1(6) 2(11) 2(11) 3(16) 2(11) 0 0 男生(n=19) 8(42) 4(21) 2(11) 3(16) 0 1(5) 0 1(5) 0 合计(n=37) 15(41) 5(14) 3(8) 5(14) 2(5) 4(10) 2(5) 1(3) 0 3.1.2 每天不同上网时间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分 每天不同上网时间中,500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分如表2所示。对表2“合计”栏目中各相邻上网时间段之间心理健康得分的多重比较(LSD),其结果如表3所示。由表3可知,除了2~2.5h组与2.5~3h组之间的得分比较有统计学意义外,其余各相邻组之间的得分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说明上网2.5小时是一个分界点。上网在2.5小时以内时,心理健康水平整体较高;上网在2.5小时以上时,心理健康水平整体显著下降。 表2 每天不同上网时间学生的心理健康程度(±S) 时间(h) 0~0.5 0.5~1 1~1.5 1.5~2 2~2.5 2.5~3 3~4 4~6 >6 女生(n=18) 137± 42 133± 34 132± 33 156± 60 144± 49 172± 63 158± 56 157± 36 131± 57 男生(n=19) 137± 40 140± 42 137± 41 145± 48 134± 29 173± 57 0 152± 49 112±0 合计(n=37) 137± 41 136± 38 135± 37 150± 54 139± 39 172± 60 158± 56 155± 39 125± 42 表3 各相邻时间段之间心理健康得分的多重比较(LSD) 比较组 I-J sig. 0.5h组与0.5~1h组 0.2937 0.955 0.5~1组与1~1.5h组 1.6703 0.823 1~1.5h组与1.5~2h组 -15.5402 0.115 1.5~2h组与2~2.5h组 10.9986 0.341 2~2.5h组与2.5~3h组 -32.8583 0.017 2.5~3h组与3~4h组 14.0667 0.397 3~4h组与4~6h组 3.0909 0.862 4~6h组与>6h组 30.2424 0.267 3.1.3 上网时间与其心理健康的相关分析 相关分析显示,大学生每天上网时间与其心理健康得分之间成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其中,男生每天上网时间与其心理健康得分之间成正相关,有统计学意义;而女生每天上网时间与其心理健康得分之间的相关无统计学意义。 本次研究显示,2.5小时为每天健康上网时间的分界点。小于2.5小时为健康上网时间,而大于2.5小时则为不健康上网时间。这一结果与有些研究者的结果不一致,如杨伊生等人[14]认为,2~4小时是焦虑水平的转折点,上网大于4小时时焦虑水平将达到最高;易银沙、王希华、殷启明等人认为,日均上网时间超过4小时会对学生学习、身体、心理健康产生不利影响。笔者认为,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与这些研究者对资料未做精细统计分析和受到美国心理学家Kimberly S Young有关“平均每天上网时间超过4个小时时就易于出现网络成瘾”的影响可能有关。 3.2不同年级的大学生上网时间对心理健康影响分析 通过反馈可以看出不同年级上网时间也不一样,且对心理的影响也不一样。经分析统计72%的大一学生上网时间在1~2小时,79%的大二学生上网时间在1.5~2.5小时,85%以上的大三和大四学生上网时间在3小时以上。通过以上数据可以看出,随着年纪的变化上网时间也在不断的变化,年纪越高上网时间越长,大学生的心理问题越突出。这正符合了一般高校的大学生活状况,大一大二课业比较紧张,并且刚进入大学对于一些社团活动比较热心,所以上网时间就会少一些,反之大三大四的学生,由于对学校生活习惯的熟悉,以及一些课程的结束,导致一部分学生看不到方向,找不到自己的坐标,从而迷失自己,更加容易沉迷在网络中,以此来麻痹自己。 3.3不同性别的大学生上网时间对心里健康影响分析 通过调查可以发现男生接触网络一般早于女生:调查结果显示,有80%的男生是从初高中开始接触网络的,而50%的女生从高中开始接触网络。男生平均每次上网时长大于女生:50%的男生平均每次上网1~2个小时,16.7%的男生上网平均每次3~4个小时;而女生平均每次时长为1~2小时的占25%,3~4小时的占75%。男生上网以玩游戏,看电影居多;女生上网以听音乐,聊天,看电视剧居多。 我们不难看出,大学生在上课、寝室都会花很多时间在上网上面,男女生均不例外。这样就会大大压缩了学习时间。大部分同学上网主要休闲娱乐上面,而且时间比较长,有沉迷网络的潜在危险。对网络的依赖程度比较高,即使无事可做,打开电脑联网已经成为一种习惯。总体上来说,上网的利弊参半。主要在于自身的自觉性及控制力。 四、社会、学校及大学生自身针对该问题的解决措施。 4.1 社会应采取的措施 在针对大学生上网问题中,社会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社会因素中又包括家庭的影响,政府和社会应通过各种形式积极大力的宣传上网时间过程所造成的不良影响,开展有关健康上网的相关教育。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健康上网的良好氛围。共同抵制网络沉迷。 问卷调查中,关于引导大学生最早接触网络的选项中,35%的同学表示第一次接触自己网络是通过自己的同学,33%的同学表示最早接触网络是通过自己的父母,从数据中可以看出最早可以了解学生接触网络程度的人应该是自己的父母和学生自己交往的朋友,而在最初接触网络认识网络的时候如果能采取有效的方式加以正确引导则可以让学生从开始对网络就有一个正确的认知。 家庭是学生心灵归宿的港湾,虽然大学生已经基本独立,但他们的心理发育还比较稚嫩,需要父母的关心。家长应更加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成长。学校要建立与学生家长的长期沟通机制,在培养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方面应该给予高度的重视和配合。 现代社会是法制社会,网络世界的法制虽然还不是很健全,但是网络已经超越时代步伐深入校园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随着网络技术的不断发展壮大也挑战着学校法制教育。将传统的法制教育与现代网络教育相结合,让网络为法制教育服务。网络时代的到来为传统的校园法律建设开辟了新的土壤,高校教育工作者可以通过校园网络向大家共享有关的法律法规,例如可用电子课件、资料库的形式将相关知识公布于众。及时做好网络法律法规的宣传教育。新兴的网络世界发展速度极其迅猛,致使网络法制的发展无法跟得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虽然当今中国社会已经制定了许多网络方面的法律法规,但是依旧存在漏洞,法律的建设是一个不断更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要时刻关注国家的法律动向,及时向学生传达最新信息,组织学生进行相关的法律法规,避免涉世不深的大学生走上网络犯罪的深渊。开创网络法制教育的新形势。法制教育不应长期依照单一的文字进行传播,通过开展法律知识大赛、法制视频比拼、主题班会宣讲等形式普及网络法制知识更能让广大青年学生接受。 4.2 学校应采取的措施 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注重实际教育结果。将国外的先进理论与我国的国情和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特点相结合。限制学生的上网流量、上网时间和学生宿舍的供电时间等。开展户外活动,号召全院都积极参与。对沉迷上网的学生、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进行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到对学生日常生活的关心之中。 学校应成立专门心理健康教育机构。学校应该成立专门负责学生心理健康的机构,主管学生心理健康工作,在入学之初就对每一个同学进行心理测试,整理入库,并把相应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直接管理学生工作的辅导员,以便核实及时把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做好准备,如有问题及时准备解决问题的办法,共同为学生四年的大学生活引航。教育引导在先。工作在一线的辅导员班主任应把握好时机,在入学之初开展好引导教育,并及时开展以网络心理健康为主题的引导教育,让大学生在入学之初就对网络及网络心理健康有一个比较正确的认识。而不是在类似问题出现后再亡羊补牢,让教育处于被动地位。比如学校可以开设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定期举办心理健康讲座,针对目前网络时代大学生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教育。让学生懂得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健康的意义,以及如何调节自己的心理健康状况。 建立心理咨询站和心理健康网站,加强对学生进行心理预防工作。设立心理咨询站为学生及时排忧解惑,消除学生心理障碍,对问题严重的学生要制定解决方案,做好学生心理健康防范预案。建立心理健康校园网络,方便直接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同时要转变教育观念,理解学生,尊重学生,与学生平等交流,正确对待心理有问题的学生,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 进行网络在线教育。网络是一把双刃剑,它在给大学生心理带来影响的同时也被高校的教育管理者所运用,这与它自身的交互性和共享性分离不开。网络除了实现了资源的共享之外另一重要特点就是交互性,包括人机的交互和通过网络的人人交互。因此建立专门的心理健康网站,分享网络心理健康方面的知识,通过网络实现师生交互对学生出现的心理问题加以疏导可以有效的关注大学生的网络心理健康。 此外高校教育工作者,尤其是辅导员和班主任可以通过网络建立班级的网络群,便于同学在网上的沟通和交流,增进彼此之间的了解,而辅导员本身也可以和学生成为网络好友,关注学生的网络动态。需要指出,通过网络对大学生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在沟通中一定要坚持平等原则、保密原则,这样才能被学生信服,学生才愿意展示真实的自己。 高校教育工作者在对大学生进行网络道德教育时一定要讲究方法,可以在传统的道德教育中加入网络道德教育的内容,并可以以开班会、网络信息的形式向大家展示有关大学生网络影响的正反面案例,引导大学生正视网络中存在的问题,提高大学生应对网络负面影响的防范能力,不要沉溺于网络虚拟世界,把上网当作逃避问题的工具。 4.3 大学生自身应采取的措施 大学生应树立科学、健康的上网理念,处理好上网与健康的关系,关爱自身健康,合理控制上网时长,防止过长时间上网对身体造成的危害。女大学生更应避免过长时间上网,一次持续上网时长应控制在1~2h。 影响事物发展变化并起着决定作用的往往是内因,是学生主体。良好的自我管理能力的培养是养成良好习惯的前提,如果大学生能从自我管理的角度出发进行网络心理健康教育一定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网络而引发的心理问题多种多样,程度也不尽相同,怎么从根本上转移注意力,避免因网络影响身心健康,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培养学生的多种兴趣爱好来填补除了学习之外的空余时间。大学里有类似吉他、网球、自行车、音乐、舞蹈等等各种社团和学生组织,让自己参与其中除了可以帮助自己远离网络之外,也可能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特长,利用课余时间加以培养很可能成为自己的一技之长,而这些爱好和特长会增加一个人的自信,而这种自信本身就是一种优势,它能抵制影响心理健康的不良因素,甚至可以治愈心理困扰。例如很多学校在周五、周六的晚上会举行广场舞会,学校的电影院会播放电影,通过参加这种活动,在培养爱好的同时也扩大了自己的交际范围,可以认识更多的朋友,和拥有共同爱好的朋友相处更能让自己身心愉悦,更好转移自己对网络的注意力。 (1)、增强网络自制力 从心理学上来讲,性格是一个人在对现实的稳定的态度和习惯了的行为方式中表现出来的人格特征,它表现一个人的品德,受人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影响。性格是在后天社会环境中逐渐形成的,是人的核心的人格差异。性格有好坏之分,能最直接地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风貌。性格受个体的生物学因素的影响但更重要的后天的塑造,是在社会生活中逐渐形成的。培养良好的性格,需要进行多方面的自我修养和自我调节,包括有意识的和思想品德高尚的人进行交流,树立榜样的力量加强自身学习,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培养自己积极健康的心态,在情绪低落时学会控制和自我调整。此外,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目标也对培养良好的性格有积极影响。 (2)、开展自我责任意识教育 从国家角度来进行自我责任意识教育。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青年大学生更是国家的栋梁之才,肩负着振兴民族,实现共产主义的重任,大学生应该有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认清当代的国情,了解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树立竞争意识和危机感,从而避免把大把的时间浪费在网络世界里,转而努力学习自己的文化知识,掌握专业技能,为祖国的发展贡献力量。 学校、家庭和个人都是社会的组成部分,深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在具体做好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个人教育的同时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才是做好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教育的长久之计。 网络世界千姿百态,一些非法网站、黄色网站依旧大量存在,侵蚀着大学生的思想,因此,净化网络社会环境尤为重要,这需要有关部门不断提高网络监管力度。新的一届中国领导班子提出了中国梦的构想,在构建中国梦这一重大历史课题的大背景下重塑中国人的责任意识,找回信仰,对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充满信心,有共筑中国梦的的决心,才能为促进教育发展、培养优秀人才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值得一提的是,要从根本上促进教育发展和人才培养必须摒弃学历至上的传统观念,严谨一些单位在人才招聘时打出只要 211 高校或 985 高校的学生,这种只要名牌学校学生的现象使得许多普通大学的学生开始有了自甘堕落行为,使得一些原本优秀的学生开始不自信,在起步之初就被关在门外。这些重大社会问题的解决需要国家出台相关的政策引导和约束,需要每一个社会人树立一种社会责任意识,从提高自身素质开始为营造良好的促进大学生网络心理健康的社会环境贡献力量。 五 结论 本研究显示,心理障碍者出现在各个上网时间上;相关分析显示,心理健康得分与上网时间之间具有统计学意义的正相关,即上网时间越长,心理健康水平越低。研究发现,上网时间在2小时内的大学生心理障碍率的检出率也很高,我们应看到大学生群体心理障碍形成的复杂性,上网时间只是影响因素之一。笔者研究显示,上网时间增长确实会导致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下降,但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出现同时还受到其人格特质(如气质类型[26])等因素的影响。这就提示我们,要防止大学生心理障碍的发生,除了严格控制上网时间外,还应积极纠正其易感性人格特征。 安顺学院2015届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参考文献 [1]Hess B.Graduate student cognition during information retrieved using the world wide web: a pilot study. Computer & Education,1999,33:1-13 [2]Granic I, Lamey A. The self-organization of the internet and changing model of thought. New Ideas in psychology,2000,18:93-107 [3]Morahan-Martin J, Schumacher P.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0,16:13-29 [4]Kraut R, Patterson M, Lundmark V, Kielser S, Mukopadhyay T, Scherlis W. Internet Paradox:A social Technology that Reduces Social and Involvement and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merican Psychologist ,1998,9:1017-1031 [5]Sproull L, Faraj S. Atheism sex and database:the net as a social technology. In: Kahin B, Keller J. Public access to the internet. Cambridge,MA:MIT Press, 1995.62-81 [6]Hamburger Y, Ben-Artzi E.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aversion and neuroticism and the different use of the internet. Computer in Human Behavior,2000,16:441-449 [7]Thompson S, Vivien L, Raye l.Intrinsic and extrinsic motivation In Internet usage ,Omegan,Int. Mgmt. Sci, 1999,27:25-37 [8]Goldberg I. Internet addiction disorder [online.available at http://physics.wise.edu/~shalizi/internet] [9]Scherer K. College life Online:healthy and Unhappy Internet Use. The Journal of college student development,1997,38:655-664 [10]Davis A. A cognitive-behavioral model for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PIU). Catalyst.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 // www.V /Y2K_anxiety.thm],1999 [11] 陈侠, 黄希庭, 白纲. 关于网络成瘾的心理学研究. 心理科学进展, 2003(3): 355-359. [12] 陈昌惠. 症状自评量表.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1991(增刊): 31-35. [13] 刘连龙. 大学生心理健康与气质类型的关系. 高等理科教育, 2005(6):129-133. [14] 杨伊生, 侯友, 张秋颖. 大学生网络成瘾与焦虑状态的关系研究. 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7(6): 73-77. [15] 易银沙, 吕媛, 邓昶. 大学生学习成绩、心理健康状况与网络行为的相关因素分析. 湖南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1): 50-53. [16] 王希华,刘辛丹. 大学生上网状况及其心理分析. 集美大学学报,2009(1): 50-53. [17] 殷启明, 周勇. 在校大学生上网时间的调查分析与有效控制探索.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3(2):99-100. [18] 拉瑟斯. 心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12. [19] 彭聃龄. 普通心理学.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20] 郑日昌. 心理测量学. 北京: 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4. [21] 刘加艳, 徐海玲, 郑全金. 大学生使用因特网心理因素分析.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4, 18 (7) : 5072510 [22] 易晓明. 网络成瘾大学生的心理问题. 心理科学, 2005, 28 (6) :147621478 [23] 杨文娇, 周治金. 大学生网络成瘾类型及其人格特征研究.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2004, 3: 39242 [24] Schum acher P, M M J. Incidence and correlates of pathological Internet use among college stud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2002, 16: 13229 [25] T sai C C, L in S S. Sensation seeking and internet dependence of Taiwanese high school adolescents.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2002, 18: 4112426 [26] 施玲燕, 黄水平, 卓朗等. 大学生应用SCL-90量表的参考值及信效度评价. 中国学校卫生, 2013, 2: 223-224. [27] Young K-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上网 时间 大学生 心理健康 影响 安顺 学院学生 毕业论文 正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