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居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两居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两居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doc(13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XXX2014-2015年“两居”工程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代项目建议书) 第一章 总 论 1.1 项目背景 (1)项目名称:XXXXXX2014-2015年“两居”工程 (2)项目建设单位:XXXXXXXXX人民政府 (3)建设单位法人:XXX(镇长) (4)项目主管部门:XXX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5)项目建设地点:XXXXXX (6)项目建设性质:新建 (7)项目建设规模: 拟建XXXXXX2014-2015年“两居”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约4.63万㎡,容积率0.97。总建筑面积44801.5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4385.8㎡,公建建筑面积415.7㎡。 项目分两期开发,一期工程建设用地面积3.49万㎡,包含14栋5层住宅、社区服务用房以及文化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34627.9㎡,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4212.2㎡,公建建筑面积415.7㎡。二期工程建设用地面积1.14万㎡,包含4栋5层住宅,总建筑面积10173.6㎡。 本次配套基础设施设计编制范围为两居的道路工程、给排水工程及供热工程。 ①道路总长1068.4米,道路总面积5342.1平方米。 ②给水管道全长2541米,管材选用PE给水管,等级为100级,PN=0.8Mpa。 ③排水管道全长1198米,管材选用HDPE双壁波纹管,其环刚度不小于8KN/㎡,管材为SN8级。 ④供热管道全长873米(含供回双管),管材选用DN≥250采用高频螺旋钢管,材质为Q235-A;DN≤200采用无缝钢管。 (8)“两居”建设完成情况:本项目共计完成“两居”工程520户,解决居民人口1664人。其中一期完成400户建设任务(其中定居兴业94户),解决居民人口1280人。 (9)项目投资估算: ①两居住宅 两居住宅估算固定资产总投资9179.3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8027.41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714.8万元;基本预备费:437.11万元。 其中:一期固定资产总投资6985.5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6089.77万元;工程建设其他费用:563.06万元;基本预备费:332.64万元。 ②两居基础设施 两居基础设施估算固定资产总投资637.3万元,其中:第一部分工程费用:538.75万元;第二部分工程建设其他费用:68.23万元;预备费用:30.35万元。 (10)资金筹措计划: 根据XXX2014-2015年农村“两居”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两居”工程坚持“群众自筹为主、政府补助为辅”的原则多方筹集建设资金,2014年安居富民工程补助标准在国家和XXX每户补助1.8万元的基础上,市级财政再给予补助2.2万元,各区(县)补助1万元,合计每户补助5万元;定居兴业工程补助标准每户市级财政补助5万元(包含同步申请国家XXX补助4万元),各区(县)补助1万元,合计每户补助6万元。 本项目一期建设共400户,其中安居富民306户、定居兴业94户,一期固定资产总投资6985.5万元,资金来源:申请政府补助资金2094万元,约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30%,群众自筹资金4891.5万元,约占固定资产总投资的70%,平均每户自筹资金12.23万元。 (11)项目建设工期:2014年(一期)-2015年(二期)。 (12)可研报告编制单位:XXX (13)资质证书编号:XXX(建筑甲级) 13520070055(咨询甲级) 1.2 可研编制依据 1.2.1 主要依据 (1)XXX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XXX安居富民工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及市委、市政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XXX〔2013〕84号); (2)《XXX农村安居工程规划(2011-2015年)》及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XXX农村“两居”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通知》(XXX〔2013〕512号); (3)《XXX2014-2015年农村“两居”工程建设工作实施方案》达党办发〔2014〕1号; (4)《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和管理的指导意见》(国办发[2011]45号; (5)《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编制指南》(试用本); (6)《建设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建设部2008年); (7)XXXXXX2014-2015年“两居”工程建设项目可研报告编制委托书; (8)XXXXXX2014-2015年“两居”工程建设项目总平面布置图以及提供的相关资料; (9)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及规范。 1.2.2 气象地理、地质资料 (1)《建筑设计资料集》(第二版)第3集; (2)《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1.2.3 工程基本设计标准 建筑等级:三级 耐火等级:二级 屋面防水等级:Ⅱ级 抗震设计烈度:地震设防烈度为7度,设计基本地震加速度值为0.10g,设计分组第二组。 1.3 编制原则范围 1.3.1编制原则 ①按照“科学规划、统筹推进”的原则,做到项目规划与新型城镇化、农牧业现代化、旅游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全区发展目标,充分考虑和挖掘区域资源优势,严格按照规划,加速推进项目区“两居”工程建设。 ②在实施“两居”工程过程中,要按照统一规划,因地制宜,杜绝一刀切,积极推进原址重建、旧村改造和集约化建房。同时要充分考虑贫困户、五保户等困难农牧民家庭的住房改善工作。 ③符合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以及XXXXXX总体规划。 ③项目建设遵守经济合理、技术可靠,充分考虑环境建设需求,满足“两居”工程建设项目需要。 1.3.2设计编制范围 根据国家计委计办投资[2002]15号国家计委办公厅关于出版《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试用版〉》的要求,重点研究以下内容: ①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②工程项目建设的必要手续和依据 ③工程项目的任务和规模 ④工程项目建设方案的基本设想 ⑤工程项目对环境的影响 ⑥工程项目建设周期的安排 ⑦工程项目实施期的管理 ⑧工程项目建设投资的估算和筹资计划 ⑨工程项目社会效益的评价 ⑩工程项目是否可行的论证 1.4 项目建设单位概况 1.4.1历史沿革 XXX 1.4.2 XXX概况 XXX 1.5 研究结论 1.5.1研究结论 1、两居”工程是惠及项目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民心工程,实施本项目建设,有利于加快解决最低收入群众的住房困难,提高生活质量,改善生活环境;有利于加快完善配套市政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城市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推进城镇化健康发展;有利于带动社会投资,促进居民消费,扩大社会就业;有利于发展社区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推进平安社区建设,是扩内需、惠民生、保稳定的重要结合点。XXX2014-2015年“两居”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国家保障性住房政策要求。 2、XXX “两居”工程建设项目符合国家相关建设标准要求,符合《XXXXXX发展总体规划》和项目区广大农牧民群众的实际需要,符合国家相关建设规范和强制性标准。功能布局科学合理,建设指导思想明确,项目管理措施具体,建设资金有保障,建设条件具备。 3、工程建设方案本着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功能实用、建筑美观、装修简朴的原则,建设规模适度,建设标准选取合适,建设区无不良地质水文条件,建筑材料供应充分,建设工程技术可行。 本项目符合国家的方针政策。从项目实施的技术性和建设条件分析,有XXX、XXX主管部门和各相关部门的支持, 按国家基本建设程序进行实施,项目的建设是可行的。 1.5.2主要技术经济指标 项目可行性研究的主要研究成果见表: 序号 项 目 单 位 指 标 一 建设规模 (一) 规划建设用地 ha 4.63 1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44801.5 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米 44385.8 公建建筑面积 平方米 415.7 2 建筑基底面积 平方米 9292.86 3 规划户数 户 520 4 规划居住总人口 人 1664 5 户均人口 人/户 3.2 (二) 一期规划建设用地 ha 3.49 1 总建筑面积 平方米 34627.9 其中 住宅建筑面积 平方米 34212.2 公建建筑面积 平方米 415.7 2 建筑基底面积 平方米 7258.14 3 规划户数 户 400 4 规划居住总人口 人 1280 5 户均人口 人/户 3.2 二 项目建设期 年 1 三 项目总投资(一期) 万元 7384.3 1 固定资产投资 万元 7384.3 2 建设期利息 万元 0 四 资金筹措 万元 7384.3 1 政府补助资金 万元 2094 2 群众自筹资金 万元 5290.3 第二章 项目的提出及建设的必要性 2.1 项目背景的提出 2010年5月,中央XXX工作会议提出了推进XXX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指导性意见,开启了新一轮对口支援XXX工作,拉开了XXX跨越式发展的序幕。2010年6月,XXX党委七届九次全委(扩大)会议提出XXX未来的总体发展战略是:“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科技、教育为支撑,加速新型工业化、农牧业现代化、新型城镇化进程;加快改革开放,打造中国XXX区域经济的增长极和向西开放的桥头堡,建设繁荣富裕和谐稳定的美好XXX。”加速推进新型城镇化,对实现XXX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具有重大的战略选择和现实的民生建设意义。 在全国“推动小城镇经济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的大背景下,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XXX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若干意见》(中发(2010)9号)精神和XXX第八次党代会要求,大力推进XXX的新型城镇化进程,已经成为促进XXX建设发展的重要战略性要求。XXX制定了《XXX维吾尔XXX推进新型城镇化行动计划(2012-2020)》等政策文件。随着经济建设的迅猛发展和新时代XXX大开发历史机遇的到来,XXXXXXXXX城镇建设的外部机遇和内部环境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村的全面开发以及各项产业的蓬勃发展。 实施安居富民工程是XXX党委、人民政府站在全局和战略的高度,贯彻落实中央推进XXX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战略部署,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各族群众根本利益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以人为本、为民谋利,促进广大群众安居乐业的重大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实施好这项工程,对于改善农牧民居住环境和条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具有重大意义。XXX第八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到2015年,全面完成150万户安居富民工程建设任务。2011年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XXX农村安居工程建设规划(2011-2015年)》(建村〔2011〕190号),确定了“十二五”期间,每年度完成30万户安居富民房建设任务。 为确保工程建设任务如期完成,让各族群众住得上房、住上好房,2011年以来,XXX党委、政府连续两年将安居富民列为“民生建设年”首要“民生工程”,按照“面积、功能、质量、产业二十年不落后”的要求,高起点、高标准推进工程建设,各地、各有关部门积极行动,狠抓落实,安居富民工程实施情况良好。 XXX为了深入学习和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及XXX安居富民工程建设工作有关会议精神,在国家、XXX政策支持和各部门的大力援助下,重点任务是建设安居富民房、完善居住功能、庭院配套建设、推进产业发展,促进农户增收致富,让各族群众住上好房子,过上好日子。 目前XXX部分农民仍居住在低矮破旧的房屋,难以遮风避雨、抵御严寒,又地处地震多发地带,房屋易倒塌,生活比较困苦。室内没有下水,做饭需换煤气或采用燃煤土炉,冬天架锅炉取暖。到了冬天,在城里上班、上学的孩子都不愿意回家,原因是生活不方便,上厕所的条件很艰苦,本项目安居富民工程首先解决居住在危房以及不抗震农房和农村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和其他贫困户的住房问题。把安居与富民结合起来,大力发展种养业、农家乐等产业。本项目建设正是在这样的机遇下提出的,此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对于加快城镇建设,改善居民居住条件、提升城镇整体形象起到积极地作用。 2.2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进入了城镇化大发展的阶段。从改革开放初期到2012年末,我国城镇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从不足5平方米提高到超过30平方米;与此同时,2012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中国人的生活方式、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以及价值观念都会随之发生及其深刻的变化。在城镇住房建设和人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上,我国已经创造了一个历史性、世界性的奇迹。在城市住房建设大发展的同时,XXX农民居住还存在一些问题,一部分困难群众仍居住在几十年前的简易平房中,居住条件恶劣,安全没有保障;市政基础设施严重匮乏和老化,道路破损严重,无天燃气、无下水、垃圾随意堆放、污水横流,住宅通风、采光不足,不能满足居民的人居需求。让所有人都能够分享经济社会发展的成果,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要求。在城镇化过程中,不仅要建设漂亮现代化的城市,而且要建设让所有人都能分享社会进步成果的城市。当前,XXX经济社会发展,既面临着一些困难和挑战,更面临着难得的机遇和有利条件。中央对XXX发展和稳定工作作出了重要部署,对加强XXX建设、发挥XXX维护稳定、促进跨越式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党中央高度关心和重视XXX发展稳定,中央还将专门研究制定具体的支持措施,将进一步加大对XXX经济社会发展各方面的投入,XXX的发展将面临前所未有的大好机遇。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和领导下,XXX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XXX工作一系列指示,坚持稳中求进、进中求快、又好又快的总基调,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大力调整经济结构,积极发展特色优势经济,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我们将按照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着力调整经济结构和转变增长方式,着力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着力推进改革开放和自主创新,着力促进社会发展和解决民生问题,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切实转入科学发展的轨道。”大力推进和谐首府建设就是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现实、最希望解决而且目前能够办到的事情做起,两居工程建设是一项体现党和政府关心人民群众疾苦、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凝聚力工程,是改善人民群众生活环境质量,加快城市建设步伐,建设文明城市的需要,对于促进经济的发展和保持社会稳定具有重大的意义。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解决低收入家庭与住房困难家庭的居住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客观需要。 两居工程是国家和各级人民政府为了解决城镇低经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而建的普通住宅,并带有社会公共福利和住房社会保障性质。实行两居工程住房建设体现了社会公平,对于改善城镇低收入居民的居住和生活条件,优化城市发展环境,加快推进转型振兴和构建和谐社会进程具有重要意义。实施两居工程建设,是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让低收入家庭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具体体现,也是各级党委政府“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重要职责。而作为住房保障制度的核心内容两居工程住房建设的意义在于保障那些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被甩在后面的公民的基本生活,从而保证市场机制的良性运作和社会稳定,实行两居工程住房建设很好地倡导了道德人伦,体现出人与人之间的友爱精神。此外两居工程住房建设将对住房二、三级市场起到拉动作用,并加快地区危旧房改造的进程。 (2)集中建设两居工程住房是节约用地,实施村庄向镇区集中、实施XXX民生工程建设的需要。 XXX位于XXXXXX,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XXX的土地是“寸土寸金”, 拆除原有占地面积较大的平房建筑,集中建设至配套条件较好的镇区,为改善当地居民的居住条件,搞好民生工程,创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 两居工程居民绝大多数都是居住在危房以及不抗震房屋的农户、农村五保户、低保户、贫困残疾人家庭以及其他贫困户。计划经济时期,他们为支援国家、XXX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由于长期坚持“先生产后生活”的指导思想,造成这部分群体住房历史欠账巨大,许多家庭仍然居住在基础设施匮乏、居住环境比较恶劣的平房内,甚至有的农户至今仍住在危旧房中;面临就业、住房等多重困难,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十分强烈。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加速转型的时期,各方面矛盾较多,如果不能很好地解决这些问题,就有可能影响社会稳定。通过两居工程住房建设,不仅可以解决困难群众的住房问题,使老百姓得到了实惠,同时是广大党员干部了解群众疾苦,增强群众观念,提高了党和政府在群众中的威信,进一步密切了党群关系和干群关系,增强了社会凝聚力,促进了社会和谐发展。 (3)推进两居工程住房建设,是落实房地产市场宏观调控政策的有效途径。 两居工程住房供应对象基本上是最需要住房的低收入家庭或住房困难家庭。推进两居建设,直接增加了住房有效供应,有利于改善住房供应结构、缓解住房供需矛盾,稳定住房价格。本项目建设与XXX调整城市总体布局有机结合,不仅完善了城市功能,改善了居民的居住环境,而且改善了城市基础设施条件,拓展了城市的发展空间。进一步盘活了存量土地,提高了土地使用价值,使稀缺的土地资源得以有效利用,为城市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空间。另外,两居建设有力地拉动了建筑业、建材业、交通运输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为调整产业结构、解决社会就业与再就业也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2.3 本项目两居工程住房建设的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会议精神,中央XXX工作座谈会、XXX农村安居富民工程现场交流会以及XXX委扩大会议精神;以规划为先导,以“三高、四个不落后、各项功能完善”为标准,以质量安全为重点,以提高各族群众生活质量、改善住房条件为目的,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主线,以加快城镇化进程、推动新农村建设,大幅度改善农村居民生产生活条件为落脚点;坚持科学规划、政策引导、对口援助、社会帮扶,尊重农牧民意愿、发挥农牧民主体作用,统筹推进农村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社会保障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全面协调发展;引导农民投入, 提升造血功能,提高生活品质,提高住房质量,改善居住条件,促进城乡一体化,让农牧民走向富裕,尽快过上现代文明生活。 第三章 需求分析和建设规模 3.1 需求分析 按照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XXX农村“两居”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通知》(XXX〔2013〕512号)文件要求,2014年-2015年,XXX共计完成“两居”工程2627户,其中安居富民1819户,定居兴业808户。按照市委第33次常委(扩大)会议精神,2014年需完成两年计划任务的80%以上,XXX2014年需完成“两居”建设任务2200户,其中安居富民为1554户,定居兴业646户。根据XXX各单位“两居”工程建设完成情况,积极推进2015年427户“两居”工程建设。 依据XXX2014年前期对“两居”工程需求的摸底调查情况,2014年,XXX需完成400户建设任务(其中定居兴业94户)。 3.2居民经济条件、房屋权属等摸底调查情况 通过对XXX的居民现状情况的摸底调查,目前XXX“两居”工程需求量520户(套),符合居住条件的居民户数520户,其中居住在危房以及不抗震房屋的农户户数为140户,占总户数的27%;农村五保户的户数为104户,占总户数的20%;低保户的户数为99户,占总户数的19%;贫困残疾人家庭以及其他贫困户户数为177户,占总户数的34%。 因此,规划“两居”工程住宅户数为520户,其中2014年一期400户,2015年二期120户。 经摸底调查,该项目建设“两居”工程住宅户数为520户。被安置户数中:哈萨克族占1.2%、维吾尔族占2.1%、回族占6.9%、汉族占89.8%,拆迁房屋总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拆迁涉及人口1664人,全部为XXX人口。 居住状况:区内大部分是缺乏规划的建筑,居住的是低矮、破旧的砖木房或砖混房,区域内的道路、给水、供暖、排污、供电和通讯等设施严重匮乏,而且布设混乱。20%左右的住户没有使用自来水。区域配套设施匮乏,生活环境、生活质量较低。由于缺乏规划,公共设施极为匮乏,520户居民分布在各村庄与社区,居民建筑面积5万平方米,居住总人口1664人,人均可居住建筑面积30平方米。 生活状况:“两居”工程居民是在XXX工作的困难人群,他们以农业生产为主,且居住在村庄,老人、重残人员、患有大病人员等特殊困难家庭、退休人员、下岗人员比较多,还有部分是灵活就业人员;除了少数人生活有保障外,大多数居民生活在贫困之中。所有家庭成员人均月收入在550元至950元之间,部分家庭靠政府救助过日。 通过近期组织的入户调查,安置户大部分人分布在XXX各村庄居住,居住平房属于个人产权,户均建筑面积不等,大部分是建筑面积50平方米左右,另外在室外自建有临时的棚屋,棚屋没有产权,520户占地面积约5万平方米,有产权的建筑面积约2.3万平方米。 3.3拆迁安置方案 根据市政府办公厅《关于推进XXX农村“两居”工程和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的通知》(XXX〔2013〕512号)文件要求,原则上每户面积不低于80平米,有条件的可以适当增加,内部要有厨房、卫生间、能洗澡,保证水、电、路、垃圾处理等基本生活设施;注重实用、美观、环保的理念,外部建筑风格特色鲜明,杜绝火柴盒式建筑和假坡屋顶设计。在符合抗震技术的前提下,尽量降低建房成本,建设完成后的安居房30—50年不落后、不拆迁。 项目区农牧民每户只能享受一次补助政策。申请“两居”补助的农牧民,原址重建的需拆除原有危旧住房;购买新房的需将原有宅基地退出,交由村集体统一处置;否则不得享受补助资金。 3.4建设规模 通过以上建设规模论述,本项目建设“两居”工程住宅520套(户),建筑面积为80-90平方米共计520套(户),其中一期400套(户),二期120套(户),本次建设住宅总建筑面积44385.8平方米。一期34212.2平方米,二期10173.6平方米。 3.5安置布局 依据建设单位XXX的意见,本项目建设“两居”工程520套,安置520户居民选择在建设配套条件较好的XXX,本项目拟采用集中安置的办法,从而提高容积率,改善居住环境质量。 本次规划划定了一处安置片区,希望通过“两居”工程建设,完善市政配套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改善居住环境,集约利用土地,提升XXX土地的承载能力。 第四章 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条件 4.1 项目建设地点 4.1.1选址原则 ⑴ 符合XXX总体规划与XXX总体规划的原则。 ⑵ 满足项目区域对给、排水、供电的要求。给水可就近接入,满足水量、水质要求,具备供水可靠性,排放可满足当地环保机构的要求,便于将生活污水就近排入市政排污管网。供电有可靠的保障,且能达到项目的负荷要求。 ⑶ 安全的原则,防洪、防震、防地质灾害。 ⑷ 注意环境保护,以人为本,减少对生态和环境的影响,尽量不砍伐树木。 ⑸ 充分考虑需要和可能,近期和长远,局部和总体的关系。 ⑹ 重视居住人群对方便的需要,并与其他用房取得协调。 ⑺ 以地质资料为依据,尽量使用天然地基,减少工程造价。 ⑻ 符合建筑的采光和通风要求。 4.1.2项目建设地点 1、选址 依据XXX用地现状,结合建设规模及有关规范要求与城镇总体规划,520户“两居”住宅项目用地西临田园路,北临古城新街。 2、土地 本项目用地范围土地使用权类型为行政划拔的城镇自有土地。规划建设用地总面积4.63万平方米。 4.1.3 地形地貌 XXX 4.2 建设条件 4.2.1 气象条件 【气温】XXX处于中温带大陆性气候地区,干旱少雨,寒暑变化剧烈,气候差异较大,多大风天气,是一个干燥、多风、少雨的低温区,也是个干旱荒漠、半荒漠地区。XXX年平均气温6.3℃~7.5℃,一月平均气温为-10.6℃,七月份平均气温为18℃,历史上极端最低气温为(1963年)-41℃。气温日较差平均为13.3℃,气温年较差为31.3℃。 【日照】XXX全年太阳辐射有效时数为3065小时左右,对长日照作物生长非常有利。日照百分率全年平均为66%,各月均超过60%,其中秋高气爽的9、10两个月达到75%以上。 【降水】XXX受地理气候条件的制约,降水空间分布特征是西多东少,山区多,平原和盆地少,区域分布不均。年平均降水量43.4毫米,以夏季降水最为集中,占全年降水量的70%以上,冬季降水不到全年降水量的5%,最大连续降水日数仅5天,发生在夏季,最长连续无降水月多出现在冬季半年,长达144天。降雪年份和降雪极少,平均每年8天,最多年份19天,最少年份仅3天。 【蒸发】XXX的年平均蒸发量高达2754毫米,蒸发量以春末和夏季蒸发量旺盛,主要集中在5月份,蒸发量达1000毫米左右,湿度为50%。 【风】达坂城是著名的风口,风速平均为6.1米/秒,居XXX第二位。达坂城是XXX风能资源丰富地区之一。 【霜期】 XXX地处谷地,气候比较凉爽,冻土层厚度约1.2米。光照资源丰富,平均日照长达3000-3200小时,无霜期135-150天,热量充足。 4.2.2工程地质、水文及地震设防 一、工程地质 拟建场区地势呈东北高西南低,地形总体向南倾斜。场区属山前冲洪积平原地貌单元,地貌成因类型为侵蚀堆积。坡降平均0.5%-0.6%。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在10米以下。标准冻深为1.39米。地震基本烈度7度,地震分组为第二组,区域基本地震加速度0.10g。 一层为素填土层,杂色,可见层厚0.40-1.50米,主要成分为卵砾石、粘性土为主,该层在场地内连续分布,稍湿,松散。 第二层为卵石层,青灰色、灰黄色。该层未被揭穿,最大揭露层厚为7.20m。在场地连续分布,骨架颗粒多呈圆形-亚圆形,交错排列,部分接触。粒径一般值5~20mm,大值30~50mm,其中粒径大于2mm的颗粒约占全重的78.6-92.3%,颗粒级配良好,主要为中细砂和少量粉土填充。稍湿,稍密一中密。卵石层的承载力特征值为400KPa。 项目区地下水埋深在10米以下。场地地基土硫酸钠含量不超过1%,可不考虑盐胀性。场地土对混凝土的腐蚀为微腐蚀,对钢筋混凝土中的钢筋为微腐蚀。无冻胀性,无湿陷性。 二、水文 XXX境内水资源丰富,有白杨河水系、柴窝堡湖、盐湖水系。主要为雪山融水和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径流量近3亿立方米,径流量和地下水位受季节气候影响较大。 白杨河水系。发源于东天山博格达峰南坡冰山区,由高崖子沟、阿克苏沟和黑沟三条支流组成。黑沟为正源,向南流至柴窝堡盆地东部丘陵区西沟谷地后始称白杨河,该水系径流量合计2.78亿立方米。河水除当地引用外,其余大部分水量均汇聚穿越天山隘口,沿白杨河峡谷向东南蜿蜒流出境外,经托克逊县最终注入艾丁湖。白杨河流程长180公里,在区境内长约80公里,流域面积2650平方公里,是东沟乡、西沟乡、达坂城和高崖子牧场的灌溉和生活水源。 4.2.3 项目影响区域社会经济现状与发展情况 xxx 4.2.4 道路交通条件 xxx 其他交通:目前到XXX的交通方式有铁路、民航、公路,铁路交通、民航交通主要依托XXX,通过公路交通来实现。 4.2.5市政基础设施情况 ①给水 本项目拟从古城新街的城镇市政给水管引入,给水由XXX自来水厂提供,城市给水水质已经过处理,各项化学、物理、指标均符合用水标准,符合《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2006)标准。给水阀门井管底埋深为2.2m,市政供水水压为0.4MPa,水量为200m³/h。 ②排水 本项目排水主要为居民生活污水,建筑内采用生活污水与屋面雨水分流排水,雨水为外排水,生活污水为内排水,排水合并后排入新建的下水管网。室内管网采用UPVC管,室外采用HDPE排水管材。 本项目污水经处理达到排放标准后排入城市排水管网,最终排入XXX污水处理厂,片区古城新街给排水、供热、电力电信管道均已敷设完成,市政排水管道采用HDPE管,管径DN400,管道埋深3米。 ③ 供热 区域已采用集中供热,在项目区内有集中供暖管网,管网直径DN250,采用直埋式,能够保障项目的供热。 ④ 供电 本项目完成后,来自XXX城镇市政供电管网由区域10kV变电所引入,分别供给各住宅楼的动力负荷及照明负荷用电。住宅采用树干式供电,可满足本项目的用电需求。电力线路采用地埋式。 ⑤ 通讯 项目区有电信局的程控交换系统,同时拥有联通、移动、中国电信等无线通讯设施。通信装备水平较高,设施完备,可满足项目建设和投入使用对通信联络的要求。 4.2.6施工条件 XXX工程施工企业(工民建)众多,大部分施工力量雄厚,施工经验丰富,完全有能力承接该项目的施工。施工所需材料大部分均可在XXX范围内采购;工程施工期用水、用电量不大,均可通过市政水网、电网自行解决。 4.2.7社会依托条件 项目所在地在XXX,区域内各类生活服务设施齐全,组织机构配套。 4.2.8综合评价 本项目建设土地为建设单位自有土地,土地性质是居住用地,符合土地用途;其建设条件优势比较明显,供水、供电、供暖、供气均有保障,交通与外部协作条件较好,为工程建设提供了有利基础。 第五章 建设方案 5.1 指导思想 1、注重建筑使用功能的设计和建筑形象的塑造,以人为本,突出居住建筑的特点,使其成为具有一定艺术性和鲜明时代感的建筑。 2、在满足总体规划前提下,周围建筑既保持和谐统一,同时又有自己的风格特点,创造出优雅、舒适、高效、安全的室内外建筑环境。 3、合理进行功能分区,组织交通流线,达到通顺便捷,互不干扰,并充分利用天然采光和自然通风,以利节能。 4、遵守国家现行政策、法令和有关规范规程。 5、积极合理采用新技术、新材料、新设备,以达到合理、高效、经济、卫生、安全等要求。 6、注重环境保护,充分满足环保要求和噪声控制,采用低噪声设备,土建工程采取隔声、吸音措施。 7、树立消防预防为主的意识,加强消防安全设计。 8、积极采用节能设计,使用外保温材料,节能设备、节能材料、注重节约能源。 9、根据各功能要求,在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控制建筑装修标准,从而降低工程造价。 5.2 总平面设计 5.2.1 设计依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 (2)《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规范》(GB50180-93)(2002年版); (3)《XXX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规划纲要》(2006-2015年); (4)《XXXXXX发展战略规划》; (5)《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5.2.2 总平面布置 1、总平面布置 本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根据工程项目的任务和功能,按照确定的建设规模结合建设场地和周围环境条件,提出总平面规划设计方案。 ⑴ 在建筑布局上,考虑用地情况,今后与其它建筑物谐调统一。 ⑵ 考虑交通流畅和立面效果,满足人员疏散要求及快捷到达室外宅前道路。 (3)居住建筑以南北向为主,楼与楼之间的间距满足规范,满足大寒日不少于2小时的要求,房前设有宅间道5米宽通达各个单元,同时留有绿地种植空间,绿化率36.2%。 2、 竖向设计 1)根据地形和气候条件,确定排水方向及标高,竖向布置方式采用平坡式,地表雨水采用明排,道路和场地在满足最小坡度(0.2%)的原则下,地表水就近排入林床与绿地。 2)雨水排放流程: 道路 绿地 屋面 建筑周边场地 地下排水管网 3、交通流线 (1)机动车系统 小区主要机动车出入口位于北侧;北侧是镇内的主要道路古城新街,其次在田园路设有次出入口,小区内设置环形机动车道,分割地块比较平均,有利于节省交通空间。 机动车可直接抵达或者通过宅前道路顺畅抵达各个单元入口,交通可达性强。 (2)非机动车系统 非机动车可方便快捷的到达各个单元入口,宅间设置非机动车停车位。 4、绿化系统 在房前屋后设置绿化区,绿地率达到36.2%,绿地走向为东—西方向,较为有利的引入阳光与暖风,形成适宜人群活动的阳光绿地。绿化组织注重与楼座形状、体量的结合,通过植物的不同配置,形成各自的园林特点。同时,布置休闲文化广场,休闲文化广场可以适当硬化地面,安装体育器材,在居民闲暇之余可以休养生息,锻炼身体。 设计植物配置的多样性、丰富性以及季节性,形成高低错落有致,远近疏密适宜,颜色丰富多彩,四季树种配置合理的绿化景观。同时选用抗旱树种和灌木等,以适应本地区的干燥气候条件。 4、总平面布置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总用地面积:4.63万m²。 2)建筑密度:20.07% 3)容积率:0.97 4)绿化率:36.2% 5.3 建筑设计 5.3.1 设计依据 (1)《民用建筑设计通则》GB50352-2005; (2)《住宅建筑规范》GB 50368—2005; (3)《严寒和寒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JGJ26-2010; (4)《无障碍设计规范》GB 50763-2012; (5)《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 (6)《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2005; (7)《住宅设计规范》(GB50096-2011); 5.3.2 住宅建筑设计 (1)住宅的设计要适度超前。不仅是建筑面积问题,更重要的是功能、质量方面的适度超前。 (2)住宅设计应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原则,每一细节的处理都应体现出对人的关怀和尊重,实现动静分开,洁污分开。特别是对儿童居室,要更多地予以周到细致考虑。每一户型内部布置都按内外分区、动静分区、生理分室、功能分室等要求设计。 (3)住宅外观设计采用目前流行的现代风格,色彩以简洁明快为主,并在阳台、天沟、局部墙等细部以其他色彩点缀,做到统一中有变化。 (4)在建筑材料方面,大量采用新材料、新产品,据统计数据表明,在已建成或正在建成具有“后小康时代”特征的住房中,新材料、新产品、新技术的采用率:外墙材料为60%,屋面保温防水材料为90%,管线集中综合布置为40%。 (5)户型设计多样化,包括平面布局的多样化,建筑面积规模大小多变、房型设计的多样化等,以满足不同户型消费群体对住宅户型的多样化需求。 5.3.3 建筑设计 ⑴ 设计构思 ① 在充分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合理的进行功能分区。 ② 根据本项目的特点,合理设置各类空间。 ③ 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建筑物体型尽量简单,布局规整,以达到经济、合理的目标。 ④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今后的发展以及与规划一二期建设项目相互协调。 ⑵方案设计 拟建XXXXXX2014-2015年“两居”工程建设总用地面积约4.63万㎡,容积率0.97。总建筑面积44801.5m2,其中住宅建筑面积44385.8㎡,公建建筑面积415.7㎡。 本项目住宅楼设计按地上5层设计;整个建筑由2种不同建筑面积户型的居住组成,分18幢建筑设计,分两期建设。 项目分两期开发,一期工程建设用地面积3.49万㎡,包含14栋5层住宅、社区服务用房以及文化活动中心,总建筑面积34627.9㎡,其中住宅建筑面积34212.2㎡,公建建筑面积415.7㎡。二期工程建设用地面积1.14万㎡,包含4栋5层住宅,总建筑面积10173.6㎡。 本项目符合国家、XXX的有关规范,项目住宅、公建各功能分区明确,平面布局紧凑,均可达到使用要求。具有平面形状简洁,竖向交通便捷的特点,能够满足规范要求,立面造型协调统一,细部富有变化,并做外墙保温节能设计。 ㈠在立面造-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工程 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