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毒技术规范样本.doc
《消毒技术规范样本.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消毒技术规范样本.doc(103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消毒技术规范 一、引言 依据《中国传染病防治法》、《中国传染病防治法实施措施》和《消毒管理措施》制订本规范。本规范含医疗卫生机构消毒技术规范和疫源地消毒技术规范二个部分。 二、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适用于在中国境内生产、经营、使用和检验消毒产品组织,医疗卫生机构和传染病疫源地和其它一切需要消毒场所。 三、术语 1、 消毒:杀灭或清除传输媒介上病原微生物,使其达成无害化处理。 2 、灭菌:杀灭或清除传输媒介上一切微生物处理。 3 、化学指示物:利用一些化学物质对某一杀菌因子敏感性,使其发生颜色或形态改变,以指示杀菌因子强度(或浓度)和/或作用时间是否符合消毒或灭菌处理要求制品。 4 、生物指示物:将合适载体染以一定量特定微生物,用于指示消毒或灭菌效果制品。 5、消毒剂:用于杀灭传输媒介上微生物使其达消毒或灭菌要求制剂。 6、灭菌剂: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含细菌芽孢)使其达成灭菌要求制剂。 7、高效消毒剂:指可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含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等,对细菌芽孢(致病性芽孢菌)也有一定杀灭作用,达成高水平消毒要求制剂。 8、中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分枝杆菌、真菌、病毒及细菌繁殖体等微生物,达成消毒要求制剂。 9、低效消毒剂:指仅可杀灭细菌繁殖体和亲脂病毒,达成消毒要求制剂。 10、有效氯:有效氯是衡量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标志,是指和含氯消毒剂氧化能力相当氯量(非指消毒剂所含氯量),其含量用mg/L或%浓度表示。(有效碘及有效溴定义和表示法和有效氯对应)。 11、中和剂: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以消除试验微生物和消毒剂混悬液中和微生物表面上残留消毒剂,使其失去对微生物抑制和杀灭作用试剂。 12、中和产物:指中和剂和消毒剂作用后产物。 13、菌落形成单位:在活菌培养计数时,由单个菌体或聚集成团多个菌体在固体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所形成集落,称为菌落形成单位,以其表示活菌数量。 14、自然菌:在消毒试验中,指存在于某一试验对象上非人工污染细菌。 15、存活时间:用于生物指示物抗力判定时,指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后全部样本有菌生长最长作用时间 (min)。 16、杀灭时间:用于生物指示物抗力判定时,指受试指示物样本,经杀菌因子作用后全部样本无菌生长最短作用时间 (min)。 17、D 值:杀灭微生物数量达90%所需时间(min)。 18、杀灭对数值:当微生物数量以对数表示时,指消毒前后微生物降低对数值。 19、杀灭率:在微生物杀灭试验中,用百分率表示微生物数量降低值。 20、灭菌确保水平:指灭菌处理后单位产品上存在活微生物概率。SAL通常表示为10-n。如,设定SAL为10-6,即经灭菌处理后在一百万件物品中最多只许可有一件物品存在活微生物。 21、疫源地消毒:对存在或曾经存在传染源场所进行消毒。 22、随时消毒: 有传染源存在时对其排出病原体可能污染环境和物品立即进行消毒。 23、终末消毒:传染源离开疫源地后进行根本消毒。 24、预防性消毒:对可能受到病原微生物污染物品和场所进行消毒。 25、无菌检验:证实灭菌后物品中是否存在活微生物所进行试验。 26、生物负载:被测试一个单位物品上承载活微生物总数。 27、暴露时间:消毒或灭菌物品受到消毒因子作用时间。又称作用时间、处理时间。 28、人员卫生处理:对污染或可能被污染人员进行人体、着装、随身物品等消毒和清洗等除污染处理。 29、载体:试验微生物支持物。 30、抗菌: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杀灭细菌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过程。 31、抑菌:采取化学或物理方法抑制或妨碍细菌生长繁殖及其活性过程。 四、医疗卫生机构消毒、灭菌基础要求 (一)消毒因子作用水平 依据消毒因子合适剂量(浓度)或强度和作用时间对微生物杀灭能力,可将其分为四个作用水平消毒方法。 (1)灭菌:可杀灭一切微生物(包含细菌芽孢)达成灭菌确保水平方法。属于这类方法有:热力灭菌、电离辐射灭菌、微波灭菌、等离子体灭菌等物理灭菌方法,和用甲醛、戊二醛、环氧乙烷、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消毒剂进行灭菌方法。 (2)高水平消毒法:能够杀灭多种微生物,对细菌芽孢杀灭达成消毒效果方法。这类消毒方法应能杀灭一切细菌繁殖体(包含结核分枝杆菌)、病毒、真菌及其孢子和绝大多数细菌芽孢。属于这类方法有:热力、电力辐射、微波和紫外线等和用含氯、二氧化氯、过氧乙酸、过氧化氢、含溴消毒剂、臭氧、二溴海因等甲基乙内酰脲类化合物和部分复配消毒剂等消毒因子进行消毒方法。 (3)中水平消毒法:是能够杀灭和去除细菌芽孢以外多种病原微生物消毒方法,包含超声波、碘类消毒剂(碘伏、碘酊等)、醇类、醇类和氯已定复方,醇类和季铵盐(包含双链季铵盐)类化合物复方、酚类等消毒剂进行消毒方法。 (4)低水平消毒法:只能杀灭细菌繁殖体(分枝杆菌除外)和亲脂病毒化学消毒剂和通风换气、冲洗等机械除菌法。如单链季铵盐类消毒剂(苯扎溴铵等)、双胍类消毒剂如氯己定、植物类消毒剂和汞、银、铜等金属离子消毒剂等进行消毒方法。 (二)医用物品对人体危险性分类 医用物品对人体危险性是指物品污染后造成危害程度。依据其危害程度将其分为三类: (1)高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是穿过皮肤或黏膜而进入无菌组织或器官内部器材,或和破损组织、皮肤、黏膜亲密接触器材和用具,比如,手术器械和用具、穿刺针、输血器材、输液器材、注射药品和液体、透析器、血液和血液制品、导尿管、膀胱镜、腹腔镜、脏器移植物和活体组织检验钳等。 (2)中度危险性物品:这类物品仅和破损皮肤、黏膜相接触,而不进入无菌组织内。比如,呼吸机管道、胃肠道内窥镜、气管镜、麻醉机管道、子宫帽、避孕环、压舌板、喉镜、体温表等。 (3)低度危险性物品:虽有微生物污染,但在通常情况下无害,只有当受到一定量病原微生物污染时才造成危害物品。这类物品和器材仅直接或间接地和健康无损皮肤相接触,包含生活卫生用具和病人、医护人员生活和工作环境中物品。比如,毛巾、面盆、痰盂(杯)、地面、便器、餐具、茶具、墙面、桌面、床面、被褥、通常诊疗用具(听诊器、听筒、血压计袖带等)等。 (三)微生物对消毒因子敏感性 通常认为,微生物对消毒因子敏感性从高到低次序为: (1)亲脂病毒(有脂质膜病毒),比如乙型肝炎病毒、流感病毒等。 (2)细菌繁殖体。 (3)真菌。 (4)亲水病毒(没有脂质包膜病毒),比如甲型肝炎病毒、脊髓灰质炎病毒等。 (5)分枝杆菌,比如结核分枝杆菌、龟分枝杆菌等。 (6)细菌芽孢,比如炭疽杆菌芽孢、枯草杆菌芽孢等。 (7)朊毒(感染性蛋白质)。 (四)选择消毒、灭菌方法标准 (1)使用经卫生行政部门同意消毒药、械,并根据同意使用范围和方法在医疗卫生机构和疫源地等消毒中使用。 (2)依据物品污染后危害程度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需选择灭菌方法处理。 2)中度危险性物品,通常情况下达成消毒即可,可选择中水平或高水平消毒法。但中度危险性物品消毒要求并不相同,有些要求严格,比如内窥镜、体温表等必需达成高水平消毒,需采取高水平消毒法消毒。 3)低度危险性物品,通常可用低水平消毒方法,或只作通常清洁处理即可,仅在特殊情况下,才作特殊消毒要求。比如,在有病原微生物污染时,必需针对所污染病原微生物种类选择有效消毒方法。 (3)依据物品上污染微生物种类、数量和危害性选择消毒、灭菌方法 1)对受到细菌芽孢、真菌孢子、分枝杆菌和经血传输病原体(乙型肝炎病毒、丙型肝炎病毒、艾滋病病毒等)污染物品,选择高水平消毒法或灭菌法。 2)对受到真菌、亲水病毒、螺旋体、支原体、衣原体和病原微生物污染物品,选择中水平以上消毒方法。 3)对受到通常细菌和亲脂病毒等污染物品,可选择中水平或低水平消毒法。 4)对存在较多有机物物品消毒时,应加大消毒药剂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5)消毒物品上微生物污染尤其严重时,应加大消毒药剂使用剂量和/或延长消毒作用时间。 (4)依据消毒物品性质选择消毒方法 选择消毒方法时需考虑,一是要保护消毒物品不受损坏,二是使消毒方法易于发挥作用。应遵照以下基础标准: 1)耐高温、耐湿度物品和器材,应首选压力蒸汽灭菌;耐高温玻璃器材、油剂类和干粉类等可选择干热灭菌。 2)不耐热、不耐湿,和珍贵物品,可选择环氧乙烷或低温蒸汽甲醛气体消毒、灭菌。 3)器械浸泡灭菌,应选择对金属基础无腐蚀性消毒剂。 4)选择表面消毒方法,应考虑表面性质,光滑表面可选择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照射,或液体消毒剂擦拭;多孔材料表面可采取喷雾消毒法。 (五)消毒、灭菌基础程序 被甲类传染病病人,和肝炎、结核、艾滋病、炭疽病等病人排泄物、分泌物、血液等污染器材和物品,应先消毒再清洗,于使用前再按物品危险性种类,选择合理消毒、灭菌方法进行消毒或灭菌处理。一般病人用过物品,可先清洗后消毒。 (六) 消毒工作中个人防护 消毒因子大多对人是有害,所以,在进行消毒时工作人员一定要有自我保护意识和采取自我保护方法,以预防消毒事故发生和因消毒操作方法不妥可能对人体造成伤害。 (1) 热力灭菌:干热灭菌时应预防燃烧;压力蒸汽灭菌应预防发生爆炸事故及可能对操作人员造成灼伤事故。 (2) 紫外线、微波消毒:应避免对人体直接照射。 (3) 气体化学消毒剂:应预防有毒有害消毒气体泄漏,常常检测消毒环境中该类气体浓度,确保在国家要求安全范围之内;对环氧乙烷气体消毒剂,还应严防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 (4) 液体化学消毒剂:应预防过敏和可能对皮肤、黏膜损伤。 (5) 处理锐利器械和用具应采取有效防护方法,以避免可能对人体刺、割等伤害。 五、疫源地消毒基础要求 (一)组织实施和人员 (1)对甲类传染病和肺炭疽、艾滋病等乙类传染病必需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监督指导下,由相关单位和个人立即进行消毒处理,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负责进行终末消毒。 (2)对乙类传染病中病毒性肝炎、细菌性痢疾、伤寒和副伤寒、脊髓灰质炎、白喉、布鲁菌病、炭疽、钩端螺旋体病、流行性出血热、淋病、梅毒等和丙类传染病中肺结核,必需根据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提出卫生要求,由病人陪护人或所在单位进行消毒处理或由当地疾病控制机构组织进行消毒处理。 (3)对丙类传染病中急性出血性结膜炎、感染性腹泻等由病人或其陪护人进行消毒处理。 (4)各类传染病(包含非法定传染病)爆发流行时应在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机构监督指导下,由相关单位立即进行消毒,或由当地疾病预防控制和监督负责对其进行消毒处理。 (5)在医院中对传染病病人终末消毒由医院安排专员进行。 (6)非专业消毒人员开展疫源地消毒前应接收培训。 (二) 时限要求 接到甲类传染病疫情汇报和乙类传染病中肺炭疽和艾滋病疫情汇报后,城市应在6 h内,农村应在12 h内采取消毒方法,其它传染病按病种不一样应在24h至48h内采取消毒方法。 (三)装备要求 负担疫源地消毒任务单位,应依据工作需要和条件配置消毒工具和防护用具,贮备一定数量消毒剂。 (1)消毒工具:背负式喷雾器、气溶胶喷雾器、机动喷雾器、配药桶(10L)、刻度量杯(筒)、工具箱、消毒车。 (2)防护用具:工作服、隔离服、防护眼镜、口罩、防鼠疫口罩、帽子、手套、长筒胶靴、毛巾、污物袋、手电筒、皮卷尺、雨衣、长柄毛刷、装工作衣布袋(30cm×30cm×40cm)、肥皂盒、皮肤消毒盒(瓶)。 (3)消毒剂:贮备一定量消毒剂并和相关厂家建立联络,确保处理突发疫情需要。常见消毒剂有过氧乙酸、含氯消毒剂、碘伏等。 (四) 技术要求 (1)疫区消毒 1)消毒范围和对象:以传染源排出病原体可能污染范围为依据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 2)消毒连续时间:以传染病流行情况和病原体监测结果为依据确定消毒连续时间。3)消毒方法选择:以消毒因子性能、消毒对象、病原体种类为依据选择消毒方法。尽可能避免破坏消毒对象使用价值和造成环境污染。 4)疑似传染病疫源地消毒:可按疑似该类传染病疫源地进行消毒处理或按下一条进行处理。 5)不明传染病疫源地消毒:应依据流行病学指征确定消毒范围和对象,采取最严格消毒方法进行处理。 6)注意和其它传染病控制方法配合:搞好传染源管理,疫区封锁、隔离,杀蝇、防蝇,灭鼠、防鼠,灭蚤,搞好饮用水、污水、食品消毒及卫生管理,搞好环境卫生。加强易感人群保护。 7)填报消毒工作统计,必需时进行消毒效果评价。 (2)疫点随时消毒 1)对病人应依据病情做到“三分开”和“六消毒”。“三分开”是指:①分住室(条件不含有可用布帘隔开,最少要分床);②分饮食;③分生活用具(包含餐具、洗漱用具、便盆、痰罐等)。“六消毒”是指:①消毒分泌或排泄物(如呼吸道传染病关键为口鼻分泌物,肠道传染病关键为粪便,接触性传染病关键为脓液、痂皮等);②消毒生活用具;③消毒双手;④消毒衣服、被单;⑤消毒患者居室;⑥消毒生活污水、污物。 2)病人陪同和护理人员,除做好病人随时消毒外,应做好本人卫生防护,护理病人后,应消毒双手。 (3)疫点终末消毒程序 1)在出发前,应检验所需消毒用具、消毒剂和防护用具,做好准备工作。 2)消毒人员抵达疫点,首先查对门牌号和病人姓名,并向相关人员说明来意,做好防疫知识宣传,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域内。 3)对脱掉外衣应放在自带布袋中(不要放在污染或可能受到污染地方)。穿隔离服、胶鞋,戴上口罩、帽子。用过氧乙酸或含氯制剂时,须戴防护眼镜。 4)仔细了解病员患病前和患病期间居住房间、活动场所,用过物品、家俱,吐泻物、污染物倾倒或存放地点,和污水排放处等,据此确定消毒范围和消毒对象。依据消毒对象及其污染情况,选择适宜消毒方法。 5)进入疫点时,应先消毒相关通道。 6)测量房屋、家俱及地面需消毒面积和体积,估算需消毒污水量。 7)必需时,由检验人员对不一样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前采样。 8)消毒前应关闭门窗,将水缸盖好,将未被污染珍贵衣物、饮食类物品、名贵字画及陈列物品收藏好。 9)如系呼吸道传染病,应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10)如系肠道传染病,应先于室内灭蝇,再进行消毒。 11)对室内地面、墙壁、家俱和陈设物品消毒时,应根据先上后下,先左后右方法,依次进行消毒。 12)病人用过餐(饮)具、污染衣物若不能集中在消毒站消毒时,可在疫点进行煮沸、浸泡或擦拭消毒。 作浸泡消毒时,必需使消毒液浸透被消毒物品。作擦拭消毒时,必需反复擦拭2次~3次。对污染重、经济价值不大物品和废弃物,在取得病家同意后焚烧。 13)室内消毒后,必需时对厕所、垃圾、下水道口、自来水龙头、缸水和井水等进行消毒。 14)对传染源亲密接触者进行人员卫生处理。 15)疫点消毒工作完成,对消毒人员穿着工作服、胶靴等进行喷洒消毒后脱下。将衣物污染面向内卷在一起,放在布袋中带回消毒。所用消毒工具表面用消毒剂进行擦洗消毒。 16)必需时,抵达要求消毒作用时间后,由检验人员对不一样消毒对象进行消毒后采样。 17)填写疫点终末消毒工作统计。 18)离开病家前,让病家开窗通风,擦拭打扫。 (4)消毒人员注意事项 1)出发前,要检验应携带消毒工具是否齐全无故障,消毒剂是否足够。 2)应主动取得病家合作和相关人员配合。选择消毒因子时,应尽可能采取物理法消毒。在用化学法消毒时应尽可能选择对对应致病微生物杀灭作用良好,对人、畜安全,对物品损害轻微,对环境影响小消毒剂。 3)消毒过程中,不得吸烟、饮食。要注意自我保护,既要预防或降低受到消毒因子伤害又要避免受到微生物感染。 4)消毒过程中,不得随便走出消毒区域,严禁无关人员进入消毒区内。 5)消毒应有条不紊,突出关键。凡应消毒物品,不得遗漏。严格区分已消毒和未消毒物品,勿使已消毒物品被再次污染。 6)携回污染衣物应立即分类作最终消毒。 7)清点所消耗药品器材,加以整修、补充。 8)填好消毒统计应立即上报。 六、消毒和灭菌方法 第一部分 压力蒸汽灭菌 1、适用范围:用于耐高温、耐高湿医疗器械和物品灭菌。不能用于凡士林等油类和粉剂灭菌。 2、压力蒸汽灭菌器:依据排放冷空气方法和程度不一样,分为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和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二大类。 3、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 (1)灭菌原理:利用重力置换原理,使热蒸汽在灭菌器中从上而下,将冷空气由下排气孔排出,排出冷空气由饱和蒸汽替换,利用蒸汽释放潜热使物品达成灭菌。 (2)灭菌方法: 1)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方法: ①在主体内加入适量清水,将灭菌物品放入灭菌器内; ②将顶盖上排气软管插入内壁方管中,盖好并拧紧顶盖; ③将灭菌器热源打开,开启排气阀排完空气后(约在水沸腾后10min~15min)关闭排气阀; ④压力升至102.9kPa(1.05kg/cm2),温度达121℃时,维持到要求时间(依据物品性质及相关情况确定,通常20min~30min); ⑤需要干燥物品,打开排气阀,慢慢放汽,待压力恢复到零位后开盖取物; ⑥液体类物品,待压力恢复到零位,自然冷却到60℃以下,再开盖取物。 2)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灭菌方法: ①将待灭菌物品放入灭菌柜室内,关闭柜门并扣紧; ②打开进气阀,将蒸汽通入夹层预热; ③夹层压力达102.9kPa(1.05kg/cm2)时,调整控制阀到“灭菌”位置,蒸汽通入灭菌室内,柜内冷空气和冷凝水经柜室阻气器自动排出; ④柜内压力达102.9kPa(1.05kg/cm2),温度达121℃,维持20min~30min; ⑤需要干燥物品,灭菌后调整控制阀至“干燥”位置,蒸汽被抽出,柜室内呈负压,维持一定时间物品即达干燥要求。 ⑥对液体类物品,应待自然冷却到60℃以下,再开门取物,不得使用快速排出蒸汽法,以防忽然减压,液体猛烈沸腾或容器爆炸。 4、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 (1)灭菌原理:利用机械抽真空方法,使灭菌柜室内形成负压,蒸汽得以快速穿透到物品内部进行灭菌。蒸汽压力达205.8kPa(2.1kg/cm2),温度达132℃或以上,开始灭菌,抵达灭菌时间后,抽真空使灭菌物品快速干燥。依据一次性或数次抽真空不一样,分为预真空和脉动真空二种,后者因数次抽真空,空气排除更根本,效果更可靠。 (2)灭菌方法: 1)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方法: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整个过程约需25min。 ①将待灭菌物品放入灭菌柜内,关好柜门; ②将蒸汽通入夹层,使压力达107.8kPa(1.1kg/cm2),预热4min; ③开启真空泵,抽除柜室内空气使压力达2.0kPa~2.7kPa(排除柜室内空气98%左右); ④停止抽气,向柜室内输入饱和蒸汽,使柜内压力达205.8kPa(2.1kg/cm2),温度达132℃,维持灭菌时间4min; ⑤停止输入蒸汽,再次抽真空使压力达8.0kPa,使灭菌物品快速干燥; ⑥通入过滤后洁净干燥空气,使灭菌室压力回复为零,温度降至60℃以下,即可开门取出物品。 2)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方法:脉动预真空压力蒸汽灭菌整个过程需29min~36min。 ①将待灭菌物品放入灭菌柜内,关好柜门; ②将蒸汽通入夹层,使压力达107.8kPa(1.1kg/cm2),预热4min; ③开启真空泵,抽除柜室内空气使压力达8.0kPa; ④停止抽气,向柜室内输入饱和蒸汽,使柜室内压力达49kPa(0.5kg/cm2),温度达106℃~112℃,关闭蒸汽阀; ⑤抽气,再次输入蒸汽,再次抽气,如此反复3次~4次; ⑥最终一次输入蒸汽,使压力达205.8kPa(2.1kg/cm2),温度达132℃,维持灭菌时间4min; ⑦停止输入蒸汽,抽气,当压力降到8.0kPa,打开进气阀,使空气经高效滤器进入柜室内,使内外压力平衡; ⑧反复上述抽气进气操作2次~3次; ⑨待柜室内外压力平衡(恢复到零位),温度降至60℃以下,即可开门取出物品。 (3)注意事项:灭菌设备应每日检验一次,检验内容包含: 1)检验门框和橡胶垫圈有没有损坏、是否平整、门锁扣是否灵活、有效; 2)检验压力表在蒸汽排尽时是否抵达零位;、 3)由柜室排气口倒入500ml水,查有没有阻塞; 4)关好门,通蒸汽检验是否存在泄漏; 5)检验蒸汽调整阀是否灵活、正确、压力表和温度计所标示情况是否吻合,排气口温度计是否完好; 6)检验安全阀是否在蒸汽压力达成要求安全程度时被冲开; 7)手提式和立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主体和顶盖必需无裂缝和变形;无排气软管或软管锈蚀手提式压力蒸汽灭菌器不得使用; 8)卧式压力蒸汽灭菌器输入蒸汽压力不宜过高,夹层温度不能高于灭菌室温度; 9)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每日进行一次B-D(Bowie-DickTest)测试,检测它们空气排除效果。具体作法是:B-D测试包由100%脱脂纯棉布折叠成长30cm±2cm、宽25cm±2cm、高25cm~28cm大小布包裹;将专门B-D测试纸,放入布测试包中间;测试包重量为4kg±5%或用一次性B-D测试包。B-D测试包水平放于灭菌柜内灭菌车前底层,靠近柜门和排气口底前方;柜内除测试包外无任何物品;134℃,3.5min~4min后,取出B-D测试纸观察颜色改变,均匀一致变色,说明冷空气排除效果良好,灭菌锅能够使用;反之,则灭菌锅有冷空气残留,需检验B-D测试失败原因,直至B-D测试经过后该锅方能使用。 10)下排气、预真空及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具体操作步骤、常规保养和检验方法,应根据厂方说明书要求严格实施。 5、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器可分为:下排气,预真空和正压排气法三种。其灭菌参数如时间和温度由灭菌器性质、灭菌物品材料性质(带孔和不带孔)、是否裸露而定(见表)。通常灭菌时要求灭菌物品裸露。为了加紧灭菌速度,快速灭菌法灭菌周期通常不包含干燥阶段,所以灭菌完成,灭菌物品往往是湿;为了避免污染,不管是否包裹,取出物品应立即使用,不能储存,无使用期。 快速压力蒸汽灭菌(132℃)所需最短时间 灭菌时间 物品种类 下排气 预真空 正压排气法 不带孔物品 3 3 3 带孔物品 10 4 3 不带孔+带孔物品 10 4 3 *灭菌物品裸露 6、灭菌前物品准备 (1)清洗:灭菌前应将物品根本清洗洁净,物品洗涤后,应干燥并立即包装。 (2)包装: 1)包装材料应许可物品内部空气排出和蒸汽透入。市售一般铝饭盒和搪瓷盒,不得用于装放待灭菌物品,应用自动启闭式或带通气孔器具装放; 2)常见包装材料包含全棉布;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如纸塑包装);带孔金属或玻璃容器等。对于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复合材料必需经国家卫生行政部门同意后方可使用。新包装材料在使用前,应先用生物指示物验证灭菌效果后方可使用。包装材料使用前应放在温度18℃~22℃,相对湿度35%~70%条件下放置2h,仔细检验有没有残缺破损; 3)布包装层数不少于两层。用下排气式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体积不得超出30cm×30cm×25cm;用于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物品包,体积不得超出30cm×30cm×50cm。金属包重量不超出7kg,敷料包不超出5kg; 4)新棉布应洗涤去浆后再使用;反复使用包装材料和容器,应经清洗后才可再次使用; 5)盘、盆、碗等器皿类物品,尽可能单个包装;包装时应将盖打开;若必需多个包装在一起时,所用器皿开口应朝向一个方向;摞放时,器皿间用吸湿毛巾或纱布隔开,以利蒸汽渗透; 6)灭菌物品能拆卸必需拆卸,如对注射器进行包装时,管芯应抽出。必需暴露物品各个表面(如剪刀和血管钳必需充足撑开)以利灭菌因子接触全部物体表面。有筛孔容器,应将盖打开,开口向下或侧放。管腔类物品如导管、针和管腔内部先用蒸馏水或去离子水润湿,然后立即灭菌; 7)物品捆扎不宜过紧,外用化学指示胶带贴封,灭菌包每大包内和难消毒部位包内放置化学指示物。 (3)装载: 1)下排气灭菌器装载量不得超出柜室内容量80%;预真空灭菌器装载量不得超出柜室容积90%,同时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装载量又分别不得小于柜室容积10%和5%,以预防“小装量效应”,残留空气影响灭菌效果; 2)应尽可能将同类物品放在一起灭菌,若必需将不一样类物品装放在一起,则以最难达成灭菌物品所需温度和时间为准; 3)物品装放时,上下左右相互间均应间隔一定距离以利蒸汽置换空气;大型灭菌器,物品应放于柜室或推车上载物架上;无载物架中小型灭菌器,可将物品放于网篮中; 4)难于灭菌大包放在上层,较易灭菌小包放在下层;金属物品放下层,织物包放上层,物品装放不能贴靠门和四壁,以防吸入较多冷凝水; 5)金属包应平放,盘、碟、碗等应处于竖立位置;纤维织物应使折叠方向和水平面成垂直状态;玻璃瓶等应开口向下或侧放以利蒸汽进入和空气排出; 6)启闭式筛孔容器,应将筛孔盖打开。 (4)灭菌处理: 1)蒸汽质量要求。必需安装气水分离器,灭菌过程中蒸汽饱和度合格; 2)灭菌操作程序应按压力蒸汽灭菌器生产厂家操作使用说明书要求进行; 3)灭菌循环参数见表 压力蒸汽灭菌所需时间 灭菌时间(min) 物品种类 121℃下排气 132℃预真空 132℃脉动真空 硬物(裸露) 15 4 4 硬物(包装) 20 4 4 织物包 30 4 4 4)灭菌物品需冷却后再从搁架上取下。 7、灭菌后处理 ①检验包装完整性,若有破损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②湿包和有显著水渍包不作为无菌包使用;启闭式容器,检验筛孔是否已关闭; ③检验化学指示胶带变色情况,未达成或有可疑点者,不可作为无菌包发放至科室使用;开包使用前应检验包内指示卡是否达成已灭菌色泽或状态,未达成或有疑点者,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④灭菌包掉落在地,或误放不洁之处或沾有水液,均应视为受到污染,不可作为无菌包使用; ⑤已灭菌物品,不得和未灭菌物品混放; ⑥合格灭菌物品,应标明灭菌日期,合格标志; ⑦每批灭菌处理完成后,应按流水号登册,统计灭菌物品包种类、数量、灭菌温度、作用时间和灭菌日期和操作者等。有温度,时间统计装置,应将统计纸归档备查; ⑧运输无菌物品工具应每日清洗并保持清洁干燥;当怀疑或发觉有污染可能时,应立即进行清洗消毒;物品次序摆放,并加防尘罩,以防再污染; ⑨灭菌后物品,应放入洁净区柜橱(或架子上,推车内);柜橱或架子应由不易吸潮、表面光洁材料制成,表面再涂以不易剥蚀脱落涂料,使之易于清洁和消毒;灭菌物品应放于离地高20cm~25cm,离天花板50cm,离墙远于5cm处载物架上,次序排放,分类放置,并加盖防尘罩;无菌物品储存在密闭柜厨并有清洁和消毒方法,专室专用,专员负责,限制无关人员出入; ⑩储存使用期受包装材料、封口严密性、灭菌条件、储存环境等很多原因影响;对于棉布包装材料和开启式容器,通常提议,温度25℃以下10d~14d,潮湿多雨季节应缩短天数;对于其它包装材料如一次性无纺布.一次性纸塑包装材料,如证实该包装材料能阻挡微生物渗透,其使用期可对应延长,最少为六个月以上。 第二部分 干热灭菌 1、适用范围:用于高温下不损坏、不变质、不蒸发物品灭菌;用于不耐湿热器械灭菌;用于蒸汽或气体不能穿透物品灭菌,如玻璃、油脂、粉剂和金属等制品消毒灭菌。 2、灭菌方法 (1)烧灼:用于耐高温物品、小件金属器械灭菌。 (2)干烤:用干热灭菌箱进行灭菌,灭菌条件为:160℃,2h;或170℃,1h;或180℃,30min。多采取机械对流型烤箱。 (3)注意事项:待灭菌物品干热灭菌前应洗净,预防造成灭菌失败或污物炭化;玻璃器皿灭菌前应洗净并干燥;灭菌时勿和烤箱底部及四壁接触,灭菌后要待温度降到40℃以下再开箱,以预防炸裂。 物品包装不能过大,不超出10cm×10cm×20cm,物品不能超出烤箱高度2/3,物品间应留有充足空间(可放入一只手),油剂、粉剂厚度不得超出0.635cm;凡士林纱布条厚度不得超出1.3cm。 温度高于170℃时,有机物会碳化。故有机物品灭菌时,温度不可过高。 第三部分 去污 去污就是经过物理和化学方法将被洗物品上有机物、无机物和微生物尽可能地降低到比较安全水平。清洗根本是确保消毒或灭菌成功关键。 1、影响原因 (1)物品本身复杂性,如管腔和表面不光滑物品极难清洗;通常情况下,复杂物品必需尽可能折下,用含酶洗涤剂浸泡后手工仔细刷洗。 (2)污染微生物数量和类型。 (3)物品上残留有机物数量和情况;有机物会影响灭菌成功,有机物越多,则灭菌成功可能性越小;如物品上有机物变干,则清洗时极难将有机物根本去除。 2、去污方法 (1)自来水清洗:可保持血等污染物潮湿,但对软化或去除干污物无效;自来水只适适用于污染较轻、无有机物污染、表面光滑物品清洗。 (2)清洁剂:可保持血等污染物潮湿,松解干污物,但需配合其它机械活动去除污物。注意很多清洁剂尤其是家用洗涤剂有一定腐蚀性,使用时应预防对金属器械尤其是部分精密医疗仪器破坏。 (3)酶清洗剂:酶可有效地分解和去除干和湿润污物;酶有单酶和多酶,前者只能分解污物中蛋白质,后者可分解全部有机污物。如配合使用自动清洗器、超声波等,则清洗效果更佳。酶关键用于污染较重、尤其是有机物污染、物品结构复杂表面不光滑物品清洗。 (4)pH<7洗涤剂关键用于无机污物清洗;pH>7洗涤剂关键用于有机污物如血、脂肪和粪便清洗;金属器械关键选择弱碱性洗涤剂。 3、去污过程包含6个步骤分类、浸泡、清洗、用自来水漂洗、用去离子水漂洗、干燥: (1)分类:最好使用完成即进行分类,尽可能不要直接用手进行分类;锐利物品必需放在防刺容器内进行运输;污物要保持湿润预防干燥,如不能在1h~2h之内立即清洗,须将物品浸于冷水或含酶液体中。 (2)浸泡:浸泡可预防污物变干和软化或去除污物;对于有大量有机物污染或污染物已干可先用酶洗涤剂浸泡最少2min以上。 (3)清洗:有手工清洗、清洗器清洗、超声波清洗。 1)手工清洗:对于无机器清洗设备或部分复杂物品如多种内镜、导管等必需手工清洗;清洗人员必需注意本身保护:戴厚橡胶手套;戴面罩以保护眼、鼻、口黏膜;穿防水衣服或穿围裙和袖套;头套完全遮盖头发。需有专门清洗槽和清洗空间;清洗时应避免水泼溅和气溶胶形成。 2)清洗器清洗:有全自动和半自动清洗器和专用设备清洗器;这些清洗器通常包含冷水清洗、洗涤剂清洗、漂洗和最终热水消毒(水温为80℃~90℃,最少可达中等水平消毒)和干燥过程。所以机器清洗勿需先预处理消毒。 3)超声波清洗:超声波关键是用于去除医疗器械内小碎屑,为此超声清洗前必需先初步清洗以除去大污物;在使用前应让机器运转5min~10min以排除溶解空气;机器内加酶可大大提升超声清洗效率;清洗水最少每8h应更换。 4)自来水漂洗:手工清洗完成可先用自来水漂洗,接着用去离子水漂洗。 5)干燥:漂洗完成后,应立即将湿物品擦干或烘干。 (4)注意事项: 1)确保每次清洗根本,不然污物凝固影响以后清洗效果和破坏物品; 2)清洗前避免污物变干; 3)复杂物品必需手工清洗,有机物污染较重、污物已干、物品较复杂应预先用酶洗涤剂浸泡2min以上; 4)通常情况下主张先清洗,但必需注意本身保护;尽可能不要直接用手对尖锐物分类和清洗;避免污物和身体直接接触。因条件所限和其它原因不能很好地做到本身防护应先消毒后清洗; 5)医院供给室必需含有专门污物处理间,对于科室内清洗应有专门空间并配置专门洗涤槽。 第四部分 紫外线消毒 1、适用范围:用于室内空气、物体表面和水及其它液体消毒。 2紫外线消毒灯和紫外线消毒器 (1)消毒使用紫外线是C波紫外线,其波长范围是200nm~275nm,杀菌作用最强波段是250nm~270nm,消毒用紫外线光源必需能够产生辐照值达成国家标准杀菌紫外线灯。(2)制备紫外线消毒灯,应采取等级品石英玻璃管,以期得到满意紫外线辐照强度。 (3)紫外线消毒灯能够配用对紫外线反射系数高材料(如抛光铝板)制成反射罩 (4)要求用于消毒紫外线灯在电压为220V、环境相对湿度为60%、温度为20℃时,辐射253.7nm紫外线强度(使用中强度)不得低于70μW/cm2(一般30W直管紫外线灯在距灯管1m处测定,特殊紫外线灯在使用距离处测定,使用紫外线测强仪必需经过标定,且在使用期内;使用紫外线强度监测指示卡,应取得卫生许可批件,并在使用期内使用)。 (5)紫外线灯使用过程中其辐照强度逐步降低,故应定时测定消毒紫外线强度,一旦降到要求强度以下时,应立即更换。 (6)紫外线消毒灯使用寿命,即由新灯强度降低到70μW/cm2时间(功率≥30W),或降低到原来新灯强度70%(功率<30W)时间,应不低于1000h。紫外灯生产单位应提供实际使用寿命。 (7)现在中国使用紫外线消毒灯有下述多个: 1)一般直管热阴极低压汞紫外线消毒灯:灯管采取石英玻璃或其它对紫外线透过率高玻璃制成,功率为40W、30W、20W、15W等。要求出厂新灯辐射253.7nm紫外线强度(在距离1m处测定,不加反光罩)为:功率>30W灯,≥90μW/cm2;功率>20W灯,≥60μW/cm2;功率15W灯,≥20μW/cm2。因为这种灯在辐射253.7nm紫外线同时,也辐射一部分184.9nm紫外线,故可产生臭氧。 2)高强度紫外线消毒灯:要求辐射253.7nm紫外线强度(在灯管中心垂直距离1m处测定)为:功率30W灯,>170μW/cm2;11W灯,>40μW/cm2。 3)低臭氧紫外线消毒灯:也是热阴极低压汞灯,可为直管型或H型,因为采取了特殊工艺和灯管材料,故臭氧产量很低,要求臭氧产量<1mg/h。 4)高臭氧紫外线消毒灯:因为采取了特殊工艺,这种灯产生较大百分比波长184.9nm紫外线,故臭氧产量较大。 (8)紫外线消毒器: 1)紫外线空气消毒器:采取低臭氧紫外线杀菌灯制造,可用于有些人条件下室内空气消毒。 2)紫外线表面消毒器:采取低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制造,以使其能快速达成满意消毒效果。 3)紫外线消毒箱:采取高臭氧高强度紫外线杀菌灯或直管高臭氧紫外线灯制造,首先利用紫外线和臭氧协同杀菌作用,其次利用臭氧对紫外线照射不到部位进行消毒。 3、 适用范围及条件 (1)紫外线能够杀灭多种微生物,包含细菌繁殖体、芽孢、分枝杆菌、病毒、真菌、立克次体和支原体等,凡被上述微生物污染表面,水和空气均可采取紫外线消毒。 (2)紫外线辐照能量低,穿透力弱,仅能杀灭直接照射到微生物,所以消毒时必需使消毒部位充足暴露于紫外线。 (3)用紫外线消毒纸张、织物等粗糙表面时,要合适延长照射时间,且两面均应受到照射。 (4)紫外线消毒适宜温度范围是20℃~40℃,温度过高过低均会影响消毒效果,可合适延长消毒时间,用于空气消毒时,消毒环境相对湿度低于80%为好,不然应合适延长照射时间。 (5)用紫外线杀灭被有机物保护微生物时,应加大照射剂量。空气和水中悬浮粒子也可影响消毒效果。 4、使用方法 (1)对物品表面消毒: 1)照射方法:最好使用便携式紫外线消毒器近距离移动照射,也可采取紫外灯悬吊式照射。对小件物品可放紫外线消毒箱内照射。 2)照射剂量和时间:不一样种类微生物对紫外线敏感性不一样,用紫外线消毒时必需使用照射剂量达成杀灭目标微生物所需照射剂量。 杀灭通常细菌繁殖体时,应使照射剂量达成10000μW.s/cm2;杀灭细菌芽孢时应达成100000μW.s/cm2;病毒对紫外线抵御力介于细菌繁殖体和芽胞之间;真菌孢子抵御力比细菌芽孢更强,有时需要照射到600000μW.s/cm2,但通常致病性真菌对紫外线抵御力比细菌芽胞弱;在消毒目标微生物不详时,照射剂量不应低于100000μW.s/cm2。辐照剂量是所用紫外线灯在照射物品表面处辐照强度和照射时间乘积。所以,依据紫外线光源辐照强度,能够计算出需要照射时间。比如,用辐照强度为70μW/cm2紫外线表面消毒器近距离照射物品表面,选择辐照剂-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消毒 技术规范 样本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a199****6536】。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a199****6536】,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