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病因子与地理环境——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林生.pdf
《疾病因子与地理环境——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林生.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疾病因子与地理环境——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林生.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 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发展、爆发流行都和环境有关。从发病率看,影响疾病发病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值得关注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热、声、光、辐射、电磁等形态与能量转换等物理因素,二是生命元素、有害物质含量、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等化学因素,三是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与环境组成的生物地理群落等;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由住房、交通、教育、食品、微观环境等构成的生活环境,由社会分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构成的社会结构,由社会包容、社会排斥、公平性等构成的社会核心理念三个方面。由于环境致病机制和疾病形成机理的不同,不同类型疾病的主要致病环境因子也各异,举四个方面的
2、例子。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要素,即传染源(病原体及宿主)、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都与环境密切相关。自然界里很多类病原体与其生存的宿主、传播媒介和自然环境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在这类生态系统内部,病原体能在动物中生存繁殖,引起动物间疾病传播,这类疾病称自然疫源性疾病,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一定条件下,自然疫源性疾病可传播给人,成为人兽共患病。已知人类中约60的传染病是人兽共患病,约75%的新发传染病是人兽共患病。一方面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导致具有自然疾病控制作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屏障作用消失,野生动物、家畜与人类的时空重叠可能会引起病原体溢出,进而导致人间传染病的发生和爆发;另一方面,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疫
3、源地随气候带北移或扩张、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变化可能会导致病原体宿主媒介分布范围及数量的改变等,影响人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通常地方病是由原生环境中化学元素缺乏或过量导致,因此又称环境地球化学性疾病。常见的地方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地方病发生和流行既与地方环境有关,也与地方病区农村人口社会经济条件和营养有关。近20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精准扶(脱)贫战略的实施,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地方病都得到稳定控制。因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下降,引起大气、水、土壤及食物中有害物质的暴露,也会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全球80%疾病和20%以上的死亡与环境污染有关。不同的污染物,因其毒性、
4、生物有效性和暴露途径不同,产生的健康后果不一样,但不同的地区、不同人群因发展的程度不同,区域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让人口的脆弱性和健康后果有很大的时空异质性。努力解决发展、环境、健康之间的矛盾,平衡健康与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一直是环境健康研究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居民饮食偏好和膳食结构的改变,高蛋白、深加工、高能量食品摄入,加上身体活动机会的大幅锐减,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下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导致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大幅度提升,已经成为全球和我国最重要的健康问题。2524No?主题策划Topic/本刊记者素晴图/受访者提供疾
5、病因与地理环境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林生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疾病因子与地理信息之间的关系,如我国的古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地理环境与寿命之间关系的讨论:“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大意为居住较近的人成长、寿命的规律不同,是地势的不同所造成的。因为地势高的地方阴气旺,地势低的地方阳气盛。阳气盛的地方气候温热,万物生化往往先四时而早成,阴气盛的地方气候寒冷,万物常后于四时而晚成。古人对疾病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探索,多是依据表现现象总结规律。到了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致病因子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更容易
6、发现其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的联系。那么究竟哪些与疾病相关的环境因素值得关注?时空地理信息技术在发掘疾病因子过程中有怎样的应用?面对环境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本期中国测绘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杨林生。杨林生主要从事健康地理和生态文明制度研究,包括:地方病、自然疫源性疾病与地理环境的关系研究;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的健康风险研究;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体制改革评估研究等,下面请他为我们分享疾病因子与地理信息解析。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林记者:环境因素与疾病的发病率之间有着明显的关联,那
7、么有哪些环境因值得我们重点关注?杨林:记者:不同类型疾病的致病环境因有怎样的区别?杨林:传染病地病环境污染的健康险社会环境的变化与慢性病与环境低硒密切相关的节病和克病。与环境缺碘有关的碘缺乏病(克汀病和地病甲状腺肿)。因砷饮和砷燃煤引起的地性砷中毒。因氟饮、氟燃煤和氟砖茶引起的地病氟中毒。几乎所有疾病的发生发展、爆发流行都和环境有关。从发病率看,影响疾病发病率的环境因素主要有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目前研究比较多的、值得关注的自然环境因素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热、声、光、辐射、电磁等形态与能量转换等物理因素,二是生命元素、有害物质含量、形态和生物有效性等化学因素,三是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与环境组成的
8、生物地理群落等;社会环境因素主要包括由住房、交通、教育、食品、微观环境等构成的生活环境,由社会分层、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等构成的社会结构,由社会包容、社会排斥、公平性等构成的社会核心理念三个方面。由于环境致病机制和疾病形成机理的不同,不同类型疾病的主要致病环境因子也各异,举四个方面的例子。传染病发生和流行的三要素,即传染源(病原体及宿主)、传播途径及易感人群,都与环境密切相关。自然界里很多类病原体与其生存的宿主、传播媒介和自然环境形成稳定的生态系统,在这类生态系统内部,病原体能在动物中生存繁殖,引起动物间疾病传播,这类疾病称自然疫源性疾病,这些地区称为自然疫源地。一定条件下,自然疫源性疾病
9、可传播给人,成为人兽共患病。已知人类中约60的传染病是人兽共患病,约75%的新发传染病是人兽共患病。一方面气候和环境的变化导致具有自然疾病控制作用的生物学和生态学屏障作用消失,野生动物、家畜与人类的时空重叠可能会引起病原体溢出,进而导致人间传染病的发生和爆发;另一方面,气候变暖导致自然疫源地随气候带北移或扩张、人类活动引起生态环境变化可能会导致病原体宿主媒介分布范围及数量的改变等,影响人间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通常地方病是由原生环境中化学元素缺乏或过量导致,因此又称环境地球化学性疾病。常见的地方病主要有以下几种,地方病发生和流行既与地方环境有关,也与地方病区农村人口社会经济条件和营养有关。近20
10、年来,随着我国农村地区饮水安全、生态环境建设和精准扶(脱)贫战略的实施,我国大部分地区主要地方病都得到稳定控制。因人类活动导致的环境污染和环境质量下降,引起大气、水、土壤及食物中有害物质的暴露,也会严重危害公众健康,全球80%疾病和20%以上的死亡与环境污染有关。不同的污染物,因其毒性、生物有效性和暴露途径不同,产生的健康后果不一样,但不同的地区、不同人群因发展的程度不同,区域环境质量和社会经济条件的差异,让人口的脆弱性和健康后果有很大的时空异质性。努力解决发展、环境、健康之间的矛盾,平衡健康与环境和发展的关系,一直是环境健康研究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带来了居民饮食偏好和膳食结
11、构的改变,高蛋白、深加工、高能量食品摄入,加上身体活动机会的大幅锐减,快速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下生活节奏的加快等,导致超重、肥胖及高血压、糖尿病、脂肪肝、心脑血管疾病等慢性病发病率大幅度提升,已经成为全球和我国最重要的健康问题。2524No?主题策划Topic/本刊记者素晴图/受访者提供疾病因与地理环境访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杨林生人类很早就注意到了疾病因子与地理信息之间的关系,如我国的古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中就有关于地理环境与寿命之间关系的讨论:“高下之理,地势使然也。崇高则阴气治之,污下则阳气治之,阳胜者先天,阴胜者后天”大意为居住较近的人成长、寿命的规律不同,是地势的不同所造成
12、的。因为地势高的地方阴气旺,地势低的地方阳气盛。阳气盛的地方气候温热,万物生化往往先四时而早成,阴气盛的地方气候寒冷,万物常后于四时而晚成。古人对疾病与地理环境关系的探索,多是依据表现现象总结规律。到了现代,医学技术不断发展,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人们对致病因子的认识越来越清晰,更容易发现其与地理环境之间存在的联系。那么究竟哪些与疾病相关的环境因素值得关注?时空地理信息技术在发掘疾病因子过程中有怎样的应用?面对环境变化,我们应该如何应对挑战?本期中国测绘有幸邀请到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陆地表层格局与模拟院重点实验室主任,中国科学院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副院长杨林生。杨林生主要从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疾病 因子 地理环境 中国科学院 地理 科学 资源 研究所 研究员 杨林生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