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其数字化探索.pdf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其数字化探索.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其数字化探索.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72摘要: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是城乡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搭建的重要基础。作为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文化地域性格鲜明,蕴含着丰富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梳理40年来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历程,广州名城保护工作在保护体系建构、保护要素提取、保护特色呈现等方面有显著特点,取得了一定成果。近年来更是在名城信息记录数字化、信息监测数字化、信息展示数字化和数字化国际合作等方面作出积极的探索,形成了丰富的广州经验。未来广州可通过创新保护理念、改善保护方法、优化保护机制,焕发老城市新活力,使广州名城保护工作更加出新出彩。关键词:广州历史文化名城;老城市新活力;层级保护;价值展示;数字化Abstract:The
2、conservation of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s an important foundation for establishing a system for preserving and inheriting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heritage in urban and rural areas.As one of the first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ies in China,Guangzhou has a distinct cultural regional character
3、,and has achieved certain results in city protection,forming rich experiences.Through an exploration of Guangzhous city protection over the past forty years,it is evident that the city has notable features in the construction of conservation systems,the extraction of conservation elements,and the pr
4、esentationof conservation characteristics.In recent years,there has been active exploration in digitalizing city information recording,monitoring,display,and 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In the future,Guangzhou can revitalize the old city and make its city protection work even more remarkable by innova
5、ting protection concepts,improving protection methods,and optimizing protection mechanisms.Key words: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city of Guangzhou;new vitality in old cities;conservation structure;value demonstration;digitalize中图分类号:TU984 文献标志码:A 唐孝祥,冯 楠The Conservation of the Historical and Cultura
6、l City of Guangzhou and Its Digital ExplorationTANG Xiaoxiang,FENG Nan引言历史文化名城是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从1982年起,经历文物及其环境保护、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城市风貌保护等不同保护阶段1,这与不同时期人们对名城保护概念的解读、保护对象的认知和保护思路的选取密切相关。早在1948年梁思成先生就曾在北平文物必须整理与保存一文中指出过历史城市保护与文物保护的不同,须解决“活着的都市问题”2。半个世纪以来,建筑学、城乡规划学、经济学、地理学、旅游学等专业的学者针对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3-
7、4、保护内容5-6、保护方法7-8、保护制度9-11和保护评价12-13等方面都有不同程度的讨论。此外,还有学者研究国外优秀历史城市保护案例14-20,为我国名城保护提供参考。习近平同志指出经济发展和名城保护二者均为城市领导者的重要责任,名城保护可以增加城市吸引力、凝聚力,促进城市经济发展21。2021年印发的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22,明确了新时代我国的名城保护工作应以价值为导向和应保尽保的工作理念,标志着我国名城保护进入阐释价值构成、动态整体保护的新阶段。广州作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其保护工作是坚定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是新时代推动城乡建设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手段,经过
8、40年发展,广州在名城保护体系建构、要素提取、特色呈现等方面具有一定先进性,并在名城保护数字化方面作出探索,对于我国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制度的完善、城乡历史文化传承体系的搭建有一定启示。文章编号:1674-4144(2024)003-0072-07 DOI:10.19924/ki.1674-4144.2024.003.010唐孝祥,冯 楠: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其数字化探索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其数字化探索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岭南道观园林空间演变机制研究”(编号:51978272)。作者简介:唐孝祥,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教授,博士生导师;冯 楠,
9、华南理工大学建筑学院/亚热带建筑与城市科学全国重点实验室博士研究生。73Vol.38 No.03 2024CHINA ANCIENT CITY2024年 第38卷 第03期1 广州城市的文化地域性格广州拥有两千余年的建城史,历史资源丰富,文化底蕴深厚,是丝绸之路发祥地之一,是岭南文化的中心地,是近现代革命策源地和改革开放前沿地,享有“千年商都”的美誉,具有鲜明的文化地域性格。分析广州城市的文化地域性格,有助于把握广州城市特色,厘清广州历史文化名城的价值内涵。1.1 广州的城市文化特征广州城市文化在漫长的城市发展中呈现出“顺势而为”“伺机而动”“只争朝夕、脚踏实地”等特征。广州在时代发展浪潮中有
10、“顺势而为”城市传统,从缚娄国到南越国,从南海郡到广州,纵观广州两千余年的发展历史,广州伴随着南下移民、“一口通商”“西学东渐”不断发展,是我国率先开启现代化转型的城市之一。“伺机而动”的城市性格让广州抓住发展机遇,改革开放初期,广东有“遇到绿灯往前走,看到黄灯赶紧走,碰上红灯绕着走”23的说法。利用六运会、九运会和亚运会加大投资,大力开发珠江新城,整治城市风貌,扩大国内外影响力。“只争朝夕、脚踏实地”的城市品牌让广州得以及时反思,做好自己。2003年,天河区珠江新城开发进入第10年,按计划,珠江新城利用10年时间将自己打造成为广州金融中心,但建设工作和资金投入远远未达到预期。广州市政府反思珠
11、江新城开发,及时调整发展方案。2015年,广州市越秀区广泛吸取各界意见,重启大小马站和流水井古书院群保护工作。从2012年到2022年,广州引进外资企业,实现外资在资金规模和高技术制造业占比翻倍增长。广州独特的城市文化特征,不仅是广州市民认同感和归属感的来源,更是广州两千多年建城历史的发展动力。1.2 广州城市的地域技术特征地域技术特征是建筑营造智慧的核心体现,蕴含着丰富的科学价值,与广州的自然条件息息相关。具体表现在应对广州地区“湿、热、风”的自然条件时,其聚落选址布局、建筑空间处理及流线组织等方面的技术特点。广州拥有“云山珠水滨海”的山水格局,气候特点表现为“潮湿、炎热、多台风”24。为了
12、达到通风、隔热、遮阳和防台风的目的,广州的传统村落在选址时多讲究藏风聚气,有的还会通过植树、降低建筑高度、控制建筑密度、控制屋顶举折等手段,减少台风影响;广州近代建筑、园林除了在整体朝向上创造条件,还常常利用梳式布局、窄而高的冷巷设置、开敞的空间组织等手法,通过风压差造成风压以利通风,降低湿热气候的影响;广州现代建筑在继承传统建筑营建智慧的基础上,广泛吸纳西方建筑理论,如夏昌世在广州传统凉棚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在对生理生化大楼的立面设计中巧妙利用遮阳板,不仅控制了阳光对墙壁的照射强度,达到降低室内温度的效果25,还增加了建筑立面的明暗对比,增强了建筑立体感,形成一种建筑的韵律感。1.3 广州城市
13、的社会时代精神广州的城市发展和建筑形态受不同时代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等因素影响,展现出不同的社会思潮、时代理性、历史变迁。广州古代中轴线利用天然台地占据高位,借助番山和禺山的地势修筑高耸双阙,营造出皇家的威严26。余荫山房通过“藏露”“大小”“疏密”等虚实关系,展现出欲露先藏、以小见大、虚实相生的意境27。中山大学早期校园规划“钟”字形平面,体现出“警钟长鸣”的寓意。广州保存完好的大大小小的骑楼街是广州城市近代化的重要见证,传递着广州得风气之先、开风气之先、开放兼容、择善而从的时代精神。社会时代精神是不同时间社会背景的浓缩展示,有助于我们回归历史语境,解读蕴含于其中的丰富历史、艺术、文化价值。1
14、.4 广州城市的人文艺术品格与地域技术特征不同,人文艺术品格是指蕴含在空间布局、建筑形态和细部处理中的艺术哲理、设计思维和审美情趣。余荫山房疏密有致的植物配置和对内开放的空间组织体现了古代广州人崇尚自然真趣的艺术哲理。陈家祠“竹林七贤”“桃园结义”等题材的灰塑、广州近代中轴线避开古代书院的做法等,是近代广州人尊师重道、孝悌忠信的精神展示。广州国家版本馆、粤剧艺术博物馆、广州酒家等建筑作品,体现了当代广州人延续文脉、传承创新的审美追求。在快速城市化背景下,解读广州城市的人文艺术品格,对打造广州城市形象,提升城市竞争力,推广城市品牌有重要作用。2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利用的实践历程名城广州是世界文
15、化遗产的精彩范例,其保护工作在体系建构、要素提取和特色呈现方面有鲜明特点。2.1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体系建构城市规划是构建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体系的重要保证,经过40年的发展,保护体系从“底线保护”走向“整体保护”。新中国成立后,我国整体经济局势稳定,掀起一波城市建设浪潮。广州于1952年成立市政建设计划委员会,恢复从20世纪30年代后中断的城市规划工作28。1984年,国务院通过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以下简称“84版总规”),这是广州城市74唐孝祥,冯 楠: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及其数字化探索总规的第14个方案,也是广州首个通过批准的方案。84版总规较之前的13版方案,首次将“我国的历史文
16、化名城之一”列为城市性质,突出了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要求充分发挥“一河、两山、三路”的优势,对重要文物和传统民居划定保护范围,不但保护文物本身,还保护周围环境29。2005年,国务院批复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012010年),这一版规划除了再次强调历史文化名城的地位和单独设立名城保护的章节外,首次在不同组团体现名城保护内容,如中心组团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与旧城改建规划”,番禺、花都组团的“历史文化保护”“文物古迹保护规划”,初步确立了以建筑、历史风貌、空间环境为核心的点线面相结合的保护体系。2016年,国务院通过了广州市城市总体规划(20112020年),在历史文化保护专项规划基础上增加
17、城市风貌与特色内容,首次将历史城区列入保护范围,开创性地使用以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等为核心的保护体系,传统中轴线的保护概念被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进入视野,保护层级不断丰富。目前,广州新版城市总规进入公示阶段,塑造“云山珠水滨海”的城市风貌,传承“一山、一江、一城”空间格局,名城保护层级有所丰富,空间保护体系趋于完善,以“绣花”功夫实现历史城区新活力,通过文化廊道、文化轴线、历史路径,全景式展现广州历史文化。2.2 广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要素提取保护要素的提取是实现历史文化名城整体保护的基础,对保护要素的把握有助于厘清名城蕴含的丰富遗产价值,归纳名城风貌的美
18、学特点。1983年,广州市编制的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与城市景观保护规划没有单独审批,其核心内容纳入84版总规。2003年,广州市启动编制名城保护的专项规划,于2014年获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复。自此,广州开创名城保护的层级保护方法,提取包括山体山脉、江湖水系、水乡田园、自然遗迹、绿化风貌等的自然环境要素,7个历史文化名镇和名村、93个传统村落、26片传统文化街区、19片历史风貌区,包括古墓葬、石窟寺及石刻在内的不可移动文物、历史建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等名城保护要素。通过保护要素构筑如丝绸海路、革命史迹、历史村镇等主题区域,实现整体保护城市格局和山体水系,彰显广州名城的核心价值与特色。2019年,新
19、版广州市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启动修编,由来自中央、地方政府和高校的3家研究机构共同承担,于2023年公示,广泛征求各界意见。公示稿中可以看出市域、历史城区、历史文化街区和历史风貌区、历史文化名镇名村与传统村落、不可移动文物与历史建筑、非物质文化遗产六层级要素不断拓展和完善,提出保护名城所依托的自然山体、江湖水系、村庄聚落等整体空间格局,延续明清以来广州“青山半入城,六脉皆通海”的城市文脉,将378条传统街巷、828处历史建筑和1 206处传统风貌建筑,包括线性文化遗产、工业遗产、农业文化遗产、海防文化遗产等在内的文化遗产,地名文化遗产和其他优秀传统文化纳入保护要素范围(图1)。2.3 广州历史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广州 历史文化名城 保护 及其 数字化 探索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