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绪论.ppt
《第一章绪论.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第一章绪论.ppt(3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第一章 绪 论F第一节 环境与环境问题F第二节 环境保护与环境保护法F第三节 环境保护法学一、环境(一)关于环境的概念F环境科学所称的环境F生态学所称的环境F宪法所称的环境F环境保护法学所称的环境环境:是指环绕着某一中心事物的周围事物人人其他生物其他生物非生命物质非生命物质生物生物其他非生命物质其他非生命物质中心事物不同中心事物不同周围事物不同周围事物不同环境的范围不同环境的范围不同判断对错:判断对错: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是相对于中心事物而言的。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环境是相对于某项中心事物周围的所有事物而言的。事物而言的。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中心事物不同,环境的含义也不同。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人类环境是指以人类为中心的其他生物其他生物和非生命物质。和非生命物质。环境科学所称的环境:F环境科学以人类人类为研究对象F环境指围绕着人群的空间,以及其中可以直接、间接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即人类环境生态学所称的环境,F生态学以整个生物界生物界(包括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为研究对象F环境指环绕着生物界并影响其生存和发展的外部空间和无生命物质,如大气、水、土壤、阳光和其他无机物质。生态学所称的环境包括人类环境,但范围要比人类环境广泛得多。宪法所称的环境F宪法第二十六条规定:“国家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和生态环境,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F其中“生活环境”,是指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过的自然因素。“生态环境”,是指影响生态系统发展的各种生态因素,即环境条件。如气候、土壤、生物、地理和人为诸条件的综合体。环境保护法学所称的环境F环境保护法第二条的规定:“本法所称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各种天然的和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的总体,包括大气、水、海洋、土地、矿藏、森林、草原、野生生物、自然遗迹、人文遗迹、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F环境保护法所保护的环境与通常意义上所说的环境有所不同,它是有有一一定定范范围围的,是能能够够通通过过法法律律手手段段来来保护保护的环境。F(二)环境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天然的自然因素总体”,也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自然环境。其特点是天然形成,无人工干预;一类是“经过人工改造的自然因素总体”,即在天然的自然因素基础上,人类经过有意识地劳动而构造出的有别于原有自然环境的新环境。如人文遗迹、风景 名胜区、城市和乡村等。F 我国环境保护法对这两类环境均予以保护。二、环境问题F(一)环境问题的概念F(二)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F(三)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一)环境问题的概念F1、环境问题定义:是指由于自然界或人类的活动,使环境质量下降或生态系统失调,对人类的社会经济发展、健康和生命产生有害影响的现象。2、人类当前面临那些环境问题?F环境问题因引发因素可以分为:原生或第一类环境问题:u由于自然界的运动引起的环境问题,次生或第二类环境问题:u由于人类的活动所引起的环境问题。环境问题 包括环境破坏和环境污染F(1)环境破坏指由于人们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活动所造成的环境破坏和自然资源浪费。即由于毁林毁草开垦荒地、过量放牧、掠夺性捕捞、乱猎滥采、不合理浇灌、不适当的水利工程、过量抽取地下液体资源和破坏性采掘、人口增长过速和都市化等所造成的水土流失、土壤沙漠化、耕地锐减、草地退化,盐碱化,森林蓄积量下降、矿藏资源遭破坏、水源枯竭,野生动植物资源和渔业资源日益减少,旱、涝灾害频繁,以至传染病,地方病流行等。苦难的母亲苦难的母亲这幅漫画你想到什么这幅漫画你想到什么?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带庞大的人口数量给带来了巨大压力。庞大来了巨大压力。庞大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的人口基数和较高的人口增长率,对全球人口增长率,对全球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尤其是发展中国家,形成巨大的人口压力。形成巨大的人口压力。人口的持续增长,对人口的持续增长,对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物质资料的需求和消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耗随之增多,最终会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超出环境供给资源和消化废弃物的能力,消化废弃物的能力,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进而出现种种资源和环境问题环境问题。DDT的使用的使用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当代环境问题的特点危害的不可预见性危害的不可预见性转基因大豆过程的不可逆性过程的不可逆性(2)环境污染F是指由于人们在生产建设或者其他活动中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粉尘、恶臭气体、放射性物质以及噪声、振动、电磁辐射等对环境的污染和危害,使环境质量恶化,影响了人体健康、生命安全,或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和发展以至生态系统的良性循环的现象。(三)规模的全球性(三)规模的全球性F这幅由美国航空航天这幅由美国航空航天局提供的影像中,南局提供的影像中,南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极上空的臭氧层空洞就像一个巨大的蓝色就像一个巨大的蓝色水滴。美国航空航天水滴。美国航空航天局的科学家局的科学家2000年年9月月8日宣布,南极上日宣布,南极上空空2000年年9月月3日的臭日的臭氧层空洞面积达到氧层空洞面积达到2830万平方公里。万平方公里。当代全球环境问题F1、全球气候变化 F2、臭氧层破坏和损耗 F3、生物多样性减少 F4、土地荒漠化 F5、森林植被破坏 F6、水资源危机和海洋资源破坏 F7、酸雨污染(二)环境问题的产生和发展F1、环境的原始阶段F2、环境问题的农牧业阶段F3、环境问题的现代工业阶段(三)当今社会两类不同性质的环境问题F一是发达国家的环境问题 主要是由于经济的畸形发展和生活方式上的享乐主义造成的。二是发展中国家的环境问题 主要是由于由于发展不足及发达国家对发展中国家转嫁污染和掠夺自然资源造成的。(四)当前我国的环境问题F一、环境污染 1、大气污染 2、水污染 3、固体废弃物污染 4、噪声污染 F二、生态恶化 1、森林资源贫乏 2、草地退化严重 3、耕地质量下降 4、荒漠化现象严重 5、生物物种减少 F三、自然灾害第二节 环境保护环境保护法F一、环境保护F1、环境保护的概念F2、环境保护的意义(一)环境保护的概念F环境保护,就是指采取行政、经济、科学技术、宣传教育和法律多方面的措施,保护和改善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合理地利用自然资源,防治污染和其他公害,使之更适合于人类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保护的概念的提出F20世纪中叶以前,人们并末提出环境保护的概念F20世纪50年代以后,随着环境污染的加剧,日、美等国家出现了反污染运动,但仍比较狭义地把环境保护理解为只是对“三废“的治理,是局部的问题。没有把环境污染与整个生态危机联系起来,对其危害性与复杂性认识不足,也没有把环境问题与社会因素联系起来,所以未能提出解决的根源F后来,美国的R.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指出,农药污染会导致生态危机;70年代初期出版的别一本书 只有一个地球,提出环境问题不是局部总是,而是全球性问题,不仅是技术问题,更主要的是社会经济问题F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把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提高了一大步,指出人类面临着各种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揭示了两者的内在联系,并提出了解决的途径。会议所发表的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庄严宣布:“保护和改善人类环境是关系到全世界各国人民的幸福和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也是全世界各国人民的迫切愿望和各国政府的责任。”从此,环境保护开始得到世界人民和各国政府的重视F1992年的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所提出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使人们对环境保护的认识有了一个新的、飞跃的发展。F2002年刚刚召开的联合国环境会议(二)环境保护的意义F环境保护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是由于我国的国情决定的。第一、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资源相对短缺。第二、为了避免走浪费资源和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第三、环境问题直接关系到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和身心健康,“保护环境的实质就是保护生产力”。我国政府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工作F1972年以来国务院召开了五次全国环境保护工作会议F1979年9月13日,我国颁布了环境保护法(试行)。1992年党中央、国务院批准了中国环境与发展十大对策,国务院发布了中国21世纪议程,强调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国务院五次环境保护工作会议二点评价F从第一次全国环境保护会议以来,经过20多年的不懈努力,我国环境保护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到2000年环境恶化环境恶化开始得到遏制开始得到遏制。F但应该清醒地看到,随着经济增长、人口增加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全国环境形势日趋严峻日趋严峻。以城市为中以的环境污染正在加剧并向农村蔓延,生态破坏的范围在扩大,程度在加重,局部地区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已成为制约当地经济发展,影响改革开放和社会稳定、威胁人民健康的重要因素F我国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日趋严重的原因主要是:“人口增加和经济增长对环境和资源产生巨大的压力,产业和产品结构的不合理导致严重的结构性污染;规划布局不当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带来了一系列城市环境问题。更主要的是,一些地方和部门忽视环境保护,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换取经济快速增长,有的地方和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究、少数干部甚至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使环境管理失控”。此外,环境保护法制不健全,环境保护资金投入偏低、环境保护产业落后也是重要原因。F从以上原因可以看出,加强环境保持法制工作,加强环境保持法制工作,对环境保护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对环境保护有特别重要的意义。第三节环境保护法学F一环境保护法学的概念F环境保护法学,以环境与资源保护法这一新兴部门法为其主要研究对象,是法学与环境科学相结合的一门边缘性科学,具有明显的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交叉渗透的特点,它也是我国近年来发展最快的一个法律分支学科。环境保护法学是系统概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的课程,涵盖了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整个学科领域各主要门类的主要内容,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课程。二 环境保护法学体系F(一)概念:环境保护法学体系,是指环境保护法学的研究范围的分科。F(二)环境保护法学的分科F1、本国的环境保护法学F2、外国的环境保护法学F3、比较环境保护法学F4、环境保护法史学三 环境保护法学的研究方法F1、必须掌握正确的研究方法F2、要进行比较研究F3、要努力吸收先进的科学技术特别是其中的环境科学技术-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第一章 绪论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