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doc
《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定滑轮和动滑轮-教案.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完整word)定滑轮和动滑轮 教案 定滑轮和动滑轮 六年级 黄翠萍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1、 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2、 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3、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同。 过程与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 发展探索简单机械的兴趣;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在操作过程中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教学难点 通过实验来验证定滑轮不省力、动滑轮省力。 教具学具准备 滑轮9个,铁架台9个,测力计9个,钩码9盒,细绳9根( 厘米长)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播放升旗视频。“我们每周一都进行升旗仪式,你想过没有,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旗杆顶端?”(生答滑轮) “对,滑轮.”师手拿滑轮“像这样边缘有槽,能绕中心轴自由转动的轮,称为滑轮。” (出示课件2)这是各种型号、各种颜色的滑轮。 (出示课件3)定滑轮的定义:像这样固定在一个位置,不随重物的移动而移动的滑轮叫定滑轮.(板:定滑轮) 二、 科学探究 (一)模拟升旗,感受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1、你愿意当升旗手吗?(出示课件4)这个同学升旗的时候,请同学们观察升旗手向哪个方向拉绳子?旗子向哪个方向运动? 2、你看清楚了吗?发现了什么?(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往上升)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板:作用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升国旗时使用定滑轮有什么作用?(使工作方便) (二)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师: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 2、生猜测。 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证明你们的猜测呢?(讨论、汇报)怎样才能证明定滑轮省力? 4、实验操作方法 (1)组装定滑轮。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把细绳挂在定滑轮的槽内。 (2)在细绳的左端挂上钩码当作重物。 (3)试一试,在绳的另一端挂上几个钩码能够拉起左边的重物.(右边钩码看作所用的力)当定滑轮达到平衡时,我们认为右边所用的力刚好把左边的重物拉起,这和我们做过的哪个实验相似?(杠杆尺的研究) 5、教师提醒学生实验要求,做好记录. 6、生实验,师巡视。 7、汇报。 8、小结:定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板: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动滑轮 1、(出示课件9、10)问:在建筑工地见过这种装置吗?塔吊上也有滑轮。它是可以随着重物移动的滑轮,我们称它为动滑轮。(板:动滑轮) 2、猜测:你认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出示课件11、12)课件12中要使重物上升,必须想哪个方向用力?动滑轮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吗?(不能)(板: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3、使用动滑轮省力吗?请各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4、生汇报。 5、(出示课件14)学生明确研究计划后,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1)组装动滑轮。将细绳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2)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测力计测量将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大小。(提升到一定高度读读数) (此时帮学生复习测力计的使用方法) 6、 小组合作探究,师巡视。(学生用测力计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和用动滑轮提升的重力大小,把测得数据填写在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得出结论) 7、 汇报。 8、 小结:使用动滑轮能省力。(板:能省力) 9、 小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三、总结提升 1、(出示课件18)图片中哪个人用的力气小? 2、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搬运较重的货物时用动滑轮,想站在地面把较轻的物体搬运到高处就用定滑轮。) 3、如果在生活中又想省力又想改变用力方向,那该怎么办?(滑轮组) 4、请各小组把实验器材整理好,实验桌清理干净。 板书设计 定滑轮 和 动滑轮 作用 可以改变用力方向 可以省力 不能省力 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附: 《定滑轮和动滑轮》说课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定滑轮和动滑轮》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义务教育 课程标准试验教材《科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工具和机械》第五课内容。这节课是在学生掌握了杠杆原理、轮轴省力原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本课中学生将认识定滑轮和动滑轮这两种机械,并分别通过观察和实验研究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这节课也是本单元重要内容之一。 2.【学情分析】: 对于六年级学生来说,定滑轮的位置较高,比较隐蔽,真正见到过的不多,实际应用中动滑轮和定滑轮组合在一起,也常与吊钩组合在一起使用,因此学生对这类机械的感性认识是比较缺乏的。所以我在课前搜集了一些学生熟悉的滑轮图片,教学中从生活中的升国旗实例出发引出定滑轮,最后又让学生举例说明滑轮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机械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3、教学目标 在《科学课程标准》理念的指导下,根据本课的知识结构和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并结合小学生的实际情况,我制定本课教学目标如下:(见教案) 二、 说教法和学法 1、说教学方法 “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根据本课知识特点,以及小学生对实验操作很感兴趣的实际情况,在本课教学中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为“实验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得到直观、生动的感性认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实验探究能力。同时在采用“实验法"的基础上,还运用“观察法”、“讨论法"、“谈话法”、“比较法"等教学方法. 2、说学法 在课堂教学中我注重渗透给学生“提出问题→猜想→实验证明→得出结论→应用"的科学探究的学习方法.同时还以观察、提问、记录、讨论、小组实验等活动为载体,开展学生自主性探究式学习,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学习能力。 三、 说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制定的三维目标,遵循科学研究过程的一般规律,联系小学生的生活实际,本着优化课堂结构的思想,我为本课教学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导入新课 、科学探究、学以致用、课堂总结(见教案) 一、导入新课 1、首先我请同学们先欣赏一段视频(播放视频)。这是我们学校每周一举行的升旗仪式。你注意到了吗?画面中的升旗手轻轻拉动绳子,旗杆上的什么装置帮助我们把国旗升上高空?(学生回答:有滑轮) 2、(出示课件)细心观察的学生发现,原来在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你知道这个滑轮在工作时有什么特点吗?(板书: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3、(出示课件)定滑轮的定义:像这种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板书:定滑轮 ) (这一环节设计意图是: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堂课有好的开头,是上好这一堂课的关键。上课一开始,我首先展示播放升旗视频资料,启发学生猜想在旗杆的顶上有什么样的装置吗?从而引出了滑轮的问题,出示滑轮.指导学生认识滑轮的结构.自然而然的进入愉快主动的学习情境,确定了研究活动的方向.) 二、科学探究 (一)模拟升旗,感受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的作用. 1、你愿意当升旗手吗?(教师指定一位学生借助定滑轮把这面小国旗升起来。) 其他同学观察我们的升旗手手向哪个方向拉动绳子?小国旗向哪个方向运动? 2、你看清楚了吗?发现了什么?(手往下拉绳子,国旗往上升。)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板书:可以改变用力方向)升旗时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呢?(使工作方便) (二)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 1、教师提问:定滑轮能不能省力呢? 2、学生猜测: 3、请各小组讨论利用现有的器材怎样来证明你们的猜测呢?(出示研究计划,教师巡视指导) 4、实验操作方法 (1)组装定滑轮.将滑轮挂在支架上,使其成为一个定滑轮。把细线套在定滑轮的槽内。 (2)在线的一端挂上钩码当作重物。 (3)试一试,在线的另一端挂几个钩码能够拉起左边的重物。 5、教师提醒学生实验要求,学生小组实验探究,填好实验记录表。教师巡视指导。 6、学生汇报交流:通过实验你们小组发现了什么? 7、 现在请大家总结一下定滑轮有哪些作用?(结论:可以改变用力方向,但不能省力。)(教师板书:但不省力) (三)会移动的滑轮(动滑轮) 1、(出示课件)提问:“图片中的这些滑轮是定滑轮吗?”(不是)为什么?(因为他们不是固定在一个位置上转动) 2、动滑轮的定义:那他们是怎样转动的?(板书: 随重物一起移动)人们在搬运货物时,常常使用这种随重物一起移动的滑轮,你能给取个名字吗?(板书:动滑轮) 3、猜测:你认为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请各小组讨论制定研究计划来证明你们的猜测是否正确。 5、教师演示操作方法 (1)组装动滑轮.将细线套在滑轮的槽里,左端挂在支架上,右端用手拉着,将钩码挂在滑轮架的钩上,使滑轮成为一个能与重物同时升降的动滑轮。 (2)用测力计测量将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 (3)再用测力计测量将同样多的钩码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大小。 6、学生小组合作实验探究,教师巡视指导.(学生用测力计分别测量不同个数(2—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大小和用动滑轮提升的重力大小,把实验结果填写在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得出结论.) 7、交流发现:通过实验你发现了什么?(用数据说明) 你们小组的结论和他们小组一样吗 8、 教师小结:使用动滑轮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板书:能省力但不能改变用力方向) 9、教师小结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板书:和) (这一环节的设计意图:这是本课教学突破重难点的重要环节。新的科学课堂要求教师必须树立以“实验活动"为载体的基本理念,以实验活动为主,以学生的亲身实践、亲身体会为主线,通过活动组织课堂教学。所以这部分就是通过指导学生从观察入手,亲自实验操作,经过分析思考,了解客观现实,使学生获得生动、具体的感性认识,并逐步形成理性认识。) 四、课堂总结 1.教师提问:这节课你认识了什么机械?你有什么收获?让学生谈学习后的收获是对本课知识进行回顾总结。 2、请各小组组长把各组实验记录表收上来,其他小组迅速把器材分类整理好归还老师。(教师清点器材,评价学生在实验中的表现) 四 说教学预测 我觉得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很好!有以下二个亮点: 1、本课教学设计注重学生推测判断、设计研究计划、自主实验探究,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得出科学结论,老师没有做过多的限制。完全由学生自己猜测、自己设计实验、亲自动手探究验证,从而进行观察,发现问题、总结结论,让学生从实践操作中获得成功的喜悦。这样设计,既提高了学生科学探究的能力,又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 2、学生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经历“提出问题→猜想推测→实验验证→得出结论→应用结论”的科学探究程序,顺利地完成本课教学内容,使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科学探究能力得到了提高。 3、这节课我最担心的是:学生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由于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可能会出现意想不到的问题,教师应该及时果断处理好! 课后反思 公开课上完了,心里并没有轻松,反思这堂课以及整个备课的过程,有欣慰也有遗憾,现总结几点: 1、 备课要深入教材,吃透教材。从教这么多年,这句话可以说是耳熟能详,可是,真正的做到是很不容易的。就拿科学探究的第一个问题“模拟升旗,感受定滑轮改变用力方向”来说,六年级的同学绝大部分都参加过升旗仪式,都知道升旗时旗子向上移动,我们却把绳子往下拉,这样改变了什么呢?学生未必能说出是改变了用力方向。我想了好一阵,想用什么例子来引导呢?经过反复的琢磨,我有点茅塞顿开:用他们身边的、相像的、简单的事例。我这样写在教案里:如果你想把地面上的书包拿到课桌上,你会向哪个方向用力?(向上)如果不用定滑轮,我们想把旗子升到旗杆顶端,我们会向哪个方向用力?(向上)用了定滑轮后,我们向哪个方向用力?(向下)那么,定滑轮在这改变了什么?学生这时候才异口同声说:“改变了用力方向”。这是老师备课过程的一刹那产生的疑惑,如果老师不抓住这个一刹那,那么在上课的时候引导学生就不会那么顺畅,学生对这个问题也不会理解得那么透彻。 2、 科学老师备课不仅仅是备教材,还要备学生,更得备实验准备员所要准备的工作。大到整个实验所用的材料,小到仅仅一根细绳备不到,都会大大影响上课的质量和效果。上课前我检查了每个组的实验材料:支架、钩码、测力计、滑轮、细绳。可是偏偏就有两个组的同学没有用我给他们准备的细绳,用的是他们自己带的绳子.结果绳子过长,大大影响了他们组的实验速度和效率,尤其是定滑轮的实验。看来以后实验材料需要严格把关,不能有丝毫的疏忽.这节课对学生的备课就不是很好,我没想到他们连給绳子打个结都那么难!这样直接影响了实验进程!还有,学生的座位安排也欠考虑:没让他们集中往前做,还是和平常一样做了,结果听课的老师后面坐不下,就做到学生中间,有的甚至做到了同小组三个同学的中间,搞得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不知道怎么办!同时也使我在学生做实验的时候不能走过去及时了解他们的情况,及时指正。虽然这都是细节问题,但是很重要!真是“细节决定成败”! 3、 在探究“定滑轮是否省力”时,有的学生会说出和实验步骤相近的方法,老师明确“绳子的左端挂上钩码看作重物,右端看作提起重物所用的力,当右边所用的力将左边的重物提起时定滑轮平衡”,可是,学生在做完实验的时候仍有这样的汇报:“左边2个钩码,右边3个钩码,定滑轮的状态:不平衡。”真是让人哭笑不得:我们研究的就是定滑轮的平衡状态,只有定滑轮平衡了才说明右边的钩码(看作力),把左边的钩码(重物)提起来了!可能还是因为自己引导得不够到位,表述得不够透彻.-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定滑轮 动滑轮 教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