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的再反思——基于《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pdf
《对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的再反思——基于《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对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的再反思——基于《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pdf(1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第 41 卷 第 2 期2024 年 4 月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China Agricultural University(Social Sciences)对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冶的再反思 基于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淤郭占锋摘摇 要摇 在国际农村发展领域,对乡村内生动力的关注由来已久。20 世纪七八十年代,日本学界兴起对“如何激发乡村内生发展动力冶问题的讨论,并适时提出“内发型发展冶的理论主张,引起了世界范围内对农村发展问题的探讨,同时促进了发展理论的转型。为追本溯源,进一步揭示“内发型发展论冶的本质特征,本文回顾了鹤见和子对费孝通、柳田国男两位学者的研究,对比
2、中国“苏南冶与日本“大分冶两地在探索“内发型发展冶的实践过程中各自形成的独特模式,以深入探究“内发型发展冶的理论价值与实践意义,这对当下乡村振兴具有重要的参考作用。关键词摇 内发型发展论;乡村振兴;苏南模式;大分模式作者简介摇 郭占锋,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人文社会发展学院教授。淤摇 本文撰写过程中,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研究生卢渊协助查阅相应资料,特此感谢。于摇 中共中央 国务院印发 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http:椅 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http:椅 年,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 年)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原则之一是坚持农民
3、主体地位。要求充分尊重农民意愿,切实发挥农民在乡村振兴中的主体作用,以调动亿万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于。这说明,农民作为乡村内生发展最重要的主体力量,既是实践主体,也是动力来源。在脱贫攻坚期间,连续三年的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激发贫困人口内生动力冶“增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冶等主张,旨在通过新的激励性、开发式帮扶措施帮助贫困人口实现自立自强。随着脱贫攻坚目标任务的完成,2021 年开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对此,同年的中央一号文件在“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冶部分提出了“完善农村产权制度和要素市场化配置机制,充分激发农村发展内生动力冶盂的新要求。2023 年,中央一号文件进一步聚焦“脱贫地区冶和“脱
4、贫群众冶的内生动力激发问题。脱贫地区群众的自我发展基础较为薄弱,是激发内生动力的主要对象。从统计数据来看,2022 年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之比为 2郾 45(农村居民收入=1)淤,反映了农村发展进程的相对滞后性。此外,人力资源流失仍是广大农村普遍存在的症结,究其原因,多是农村难以创造足够的经济回报以满足农民的生活需求,生计压力迫使农民进城谋求更高的劳动报酬。在此情境下,为缩小城乡差距、改变农村地区风貌,探寻激发农村“内发型发展冶的动力要素与路径就显得十分重要。“内发型发展论冶正是激发乡村发展内生动力,推动实现乡村振兴的理论基础。从区域基础来看,乡村振兴战略具体举措的实施首先以一定的地域为单位
5、,作为承担发展主体的农民,内生动力驱使其参与各项发展行动,以创造惠及自身的发展成果。在此过程中,农民是乡村发展的众多动力要素之一,与其他要素一同构成其所在农村地区的发展前提,这与“内发型发展冶的实践单位、基础并无二致。从实现路径来看,培育农民主体动力,再以政策或制度措施增加农村地区的可用资源,使得农民主体与地区资源相结合,创造市场与文化开放的、城乡互联互通的、平等交换的农村,这是“内发型发展冶与乡村振兴共同的实践过程。从发展目标来看,乡村振兴包含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五大振兴冶,是全方位、多层面、高度关联的有机整体,反映了农村区域均衡协调发展的理想图景。相应地,也带给农村居民多样需求的
6、满足条件以及自我实现的环境,与“内发型发展冶强调的人类“共同目标冶相吻合,即满足人类对衣、食、住、医等的基本需要,创造出能使每个人成为一个“人冶的充分的条件和环境(鹤见和子,胡天民,1989)。二、文献回顾自发展成为人类主要关注的问题以来,各地在回答发展命题的过程中形成了外发型(exogenous)、内发型(endogenous)以及新内生发展(neo鄄endogenous develop鄄ment)三种理论及模式。顾名思义,三种不同发展模式的最大区别在于地方与非地方因素在参与发展过程中所发挥力量的强弱。面对乡村地区在工业化与城市化冲击下有贫困、衰弱趋势,发展中国家最先采取了外发型的发展模式(
7、杨丽,2009),即区域发展主要依赖外部资本、知识和资源等,内部知识创造还不构成主要发展驱动力(贺灿飞,2018)。此种模式将地方排除在外,剥夺了地方发展的话语权,使得发展成果难以被保留在本地,导致发展进程的不可持续。因此,鹤见和子和胡天民(1989)总结出“内发型发展冶,作为“另一种发展冶的同义词。此种发展模式强调发展过程由本地控制,发展选择由本地决定,发展收益保留在本地(Slee,1994),这成为以欧美现代511第 2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郭占锋:对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冶的再反思淤中华人民共和国 2022 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https:椅 al.,2016
8、)。除此之外,还有学者针对发展战略提出国家行政系统、外部资源系统、地方行动者系统相互作用的“协同发展冶(梁立新,2015),针对发展目标提出达成社会福祉或居民福祉良好内在状态的“繁荣性发展冶,其中增强内生发展能力是走向繁荣性发展的途径(塞利格曼,2012:24-25;檀学文,2018)。就我国当前的发展态势而言,无论是大到一国范围的“扩大内需冶战略,还是小到一个村域范围的“内生动力激发冶主张,实质上都体现了以内发型为主的发展理念,国内的既有研究也倾向于支持这一发展模式。目前,关于“内发型发展冶的研究多集中于概念界定和不同地域的案例总结两方面。首先,从概念界定来看,“内发型发展冶也被译为“内发性
9、发展冶“内生式发展冶“内源式发展冶。日本学者三石善吉(1999:1)认为“内发性发展冶指的是,在力图保持固有的“文化基础冶的同时,积极地导入外来文化并加以实践从而促进本国发展的一种模式。王志刚和黄棋(2009)基于发展经济学视角,指出“内生式发展模式冶是以区域内的资源、技术、产业和文化为基础,以区域内企业创新为动力,以提高本地居民生活质量为目标,最大化区域经济效益,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模式。通过这种发展模式,一方面使乡村达到自己想要的发展形式,另一方面把利用乡土资源所创造出来的总价值重新分配在该地区内(张环宙等,2007)。虽然学者对“内发型发展冶的概念界定各有差别,但其中包含的核心特征却基本一
10、致,即强调发展的内源性潜力、倡导开放性的区域经济、追求可持续性生计、注重地方民众的自主参与以及构建民众的区域认同(方劲,2018)。其次,从不同地域的案例总结来看,当前学界对既有成功案例进行经验总结的主要目的是探寻区域“内发型发展冶的动力机制。从理论上说,地域是内发性发展观的分析单位;从实践上说,地域是内发性发展的发生场所(陈卫平,1993)。但是关于地域的范围却没有严格的限定。从县域范围来看,吴重庆(2021)认为,整合在地资源,形成全域性生产要素的流动与整合,才能促进县域内第一、二、三产业高度融合发展,成为超越“空心化冶的县域乡村振兴的起步之举。从村镇范围来看,乡村精英是主导力量(陆学艺,
11、2001),他们发挥着纽带作用,对内以乡村自组织为基础场域引领农民,对外联结政府与资本辅助乡村自组织,分别形成原始动力与辅助动力(杨高升等,2023)。在外部动力的辅助下,内生资源成为乡村特色产业发展的基础,农民组织化成为村庄“内发型发展冶的动力基础,农民之间的身份认同为实现“内发型发展冶提供了保障(张玉强,张雷,2019)。此外,另有学者基于村庄熟人社会基础,发现熟人关系网、人情机制和面子观同样也是村庄“内发型发展冶的原动力(马荟等,2020)。611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2024 年由此可见,“内发型发展论冶衍变至今,已然成了一个较为完备的
12、理论体系。关于地域成功案例的研究倾向于总结各地实现“内发型发展冶的动力要素和机制,内外部力量是其中需要处理的核心问题。案例总结对于不同发展模式之间的交流借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适用范围毕竟有限,要想使“内发型发展论冶服务于系统性、全局性的乡村振兴战略,对其进行理论溯源是十分必要的。当前,学界关于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冶的深入研究较少,仍存在较大的讨论空间。从理论上来看,鹤见和子将费孝通关于经济模式的研究与柳田国男关于民俗学的研究看作“内发型发展论冶的理论原型;从实践上来看,中国苏南地区和日本大分地区都形成了独特的发展模式,成为 20 世纪 80 年代中日学者共同研究的典型地区范例。本文正是基于此
13、次对话成果,即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 中日学者共同研究文集,回顾鹤见和子的“内发型发展论冶,反思中国“苏南模式冶与日本“大分模式冶的发展实践,以回应乡村振兴中激发内生动力的现实问题。三、鹤见和子的“内发型发展论冶“内发型发展冶并不意味着孤立封闭,与“外发型发展冶也不是二元对立的。作为“内发型发展论冶的先驱,鹤见和子在理论创立之初就承认了外部力量参与当地发展的合理性。她认为,“内发型发展冶指的是人们在目标上一致,但通往该目标的途径、实现目标的社会面貌及人们的生活风貌,要靠该地区的人和集团依据原有的自然生态环境,根据自己的文化遗产(传统),参照外来的知识、技术、制度等情况,自律地进行创造(鹤见和子,
14、1991:44)。作为理论,“内发型发展论冶是现代化论的置换概念(鹤见和子,1991:43)。这种理论以地区为调查单位,由本土学者依靠独自摸索来研究,使得抽象出的理论与其所分析的地方社会“同源冶。在实践中,“内发型发展论冶强调社会变迁要与生态环境相协调,并主张以传统中有用的部分来解决现代问题,最后以人的成长作为发展的主要目标(鹤见和子,1991:44-47)。鹤见和子认为,中国学者费孝通与日本学者柳田国男所做的研究具备上述特征,因此可以将二者的研究视为中日各自“内发型发展论冶的原型。(一)“内发型发展论冶的原型 费孝通与柳田国男的比较研究从图 1 可以看出,因知识背景、经历、职业、国情的不同,
15、两位学者所做的研究在范围上是有所差异的。在村镇连接体区域范围内,主体(地区居民)、共同组织、地区传统是实现“内发型发展冶必不可少的条件,但二人对这三者的看法不同,由此引起对“内发型发展冶动力开发侧重点的不同,所用的方法与总结的途径自然也不同。费孝通的研究体现出明显的实践特征,旨在通过模式比较,促成地区间在“内发型发展冶实际过程中的相互借鉴与合作。通过比较不同地区的发展道路和实际情况来确定发展模式;基于不同模式之间的交流,针对自身面临的问题在其他模式中寻找类似711第 2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郭占锋:对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冶的再反思的状况,参考制定解决的办法;在发展道路各不相
16、同的地区建立联合与协作的关系,取长补短(鹤见和子,1991:86-88)。柳田国男经历了由农政学转向民俗学的学术生涯,并以日本战败为转折点,将民俗学定义为内省学科(鹤见和子,1991:69)。柳田国男着眼于日本一些地区出现的割裂抛弃传统文化的现实,否定了持此种观点的现代化理论,强调重新认识地区传统。他认为,解决近代的困难问题,必须使古代的智慧与现实情况相结合,而且联系外来的经验,进行改革创新(鹤见和子,1991:91)。此外,柳田国男将地区传统看作是本质相同的东西,由此,对相异地区之间的传统发展样态进行比较就有了较大的意义。通过比较各地区的不同风俗习惯及信仰的形态,就可以探索出从旧形式转化为新
17、形式的过程(鹤见和子,1991:94)。图 1摇 费孝通与柳田国男的研究比较注:根据日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的原型 费孝通与柳田国男的比较一文整理。摇(二)“内发型发展论冶的核心要点凡图 1 中涉及内容,均为“内发型发展论冶研究的范畴,两位学者研究内容的交叠之处则为该理论的核心内容。由此,在鹤见和子关于“内发型发展冶定义的基础上,结合费孝通与柳田国男两位学者共同关心的问题,可将“内发型发展冶的理论特质做出进一步概括。其一,地区居民应当成为承担发展的主体。虽然两位学者都认为“内发型发展冶应当依靠民众的智慧和力量,但相比之下,柳田国男更关注区域内的人,而费孝通则更注重包括人在内的地区整体的发展。费孝
18、通的目标在于,探索并归纳不同地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产生的若干不同模式。他认为,因各地发展水平不一,只要掌握了足够多的模式,每个地区都可以在模式之间的比较中找到为我所用的发展方向。与此相反,柳田国男想探索的则是,承担日本“内发型发展冶的主体的形成过程(鹤见和子,1991:89)。其实,费孝通所探索的模式仍是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作为基础的,因此,看似越过“人冶本身直接探讨“人冶运用其他要素推动区域发展的路径,实则隐含了一个重要的前提,即该模式是当地人立足于本地资源支持所在地区自主发展的独特模式,在此过程中,“人冶的主体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因此,从人这一811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摇
19、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2024 年发展主体出发,费孝通将主体实践的具体路径作为研究重点,其设想在解放后的中国逐年得以实现(鹤见和子,1991:62)。不同的是,日本的战败结局对柳田国男的学术思想造成了冲击,他选择了所谓民间信仰这类较为内省的主体形成及探索动机方面的课题(鹤见和子,1991:99),意在通过重新挖掘传统民间信仰确立居民主体观念的精神支柱(鹤见和子,1991:94)。其二,共同组织是有效的参与力量。从“社队企业冶到“乡镇企业冶发展期间,苏南模式中的工业企业一直是集体所有制。大分县“一村一品冶运动中对农特产品与产业经营方式进行创新也是以一个“町冶或“村冶为单位进行。
20、组织化作为人们有效的参与方式,其合理的组织结构使得组织化成为“内发型发展冶的重要推动力。首先,“内发型发展冶以地区为单位,它要求人们朝着共同目标自主创造。共同目标本身就可以成为人们之间的联结纽带,有利于组织的形成。其次,在地区前期积累薄弱的情况下,人们之间的联结有利于更快聚集产业开创所必备的生产要素。此外,鹤见和子将费孝通笔下的开弦弓村的合作工厂模式与柳田国男对产业合作社的独到见解进行了比较,她认为二者的观点具有相似性。合作工厂与按照产业组合法建立起来的合作社联结方式不同,前者是靠自发建立关系的,后者则是借鉴了西欧的法律而依靠规范文本的强制力组织农民的。柳田国男批判了产业组合法,认为其主要缺陷
21、是缺少对农民自发性的关注。由此可以看出,二者都提倡农民以合作为主要方式、以共同组织为主要载体,在为成员增加创收机会的同时,以产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其中,柳田国男所论述的合作社目标更为宽泛,甚至还包括使合作社发挥教育作用,即以限制贷款和日常道德训练为手段对成员进行道德约束(鹤见和子,1991:72)。其三,承认传统要素的重要作用,主张保留传统要素。费孝通认为苏南的社区所有制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家庭所有制的发展,家长作主、统一指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正是一个家庭或家族的组织原则(费孝通,1991:7)。苏南的乡镇企业,从村镇领导管理、镇内居民务工、利润支援农业与福利事业等方面来看,都与之非常类似,可以
22、说是从传统大家庭模式衍生而来的。不只是乡镇企业,任何新生事物都无法与旧有的传统完全割裂,柳田国男同样持此观点。相较于对发展过程进行明晰的阶段划分,费孝通更倾向于认为以前社会的很多因素仍然被现代社会所保留。两位学者的观点差异之处在于对传统本身的看法,费孝通认为地区传统本质不同,须区别对待;柳田国男认为传统是本质相同的,不同的只是现代化变迁中外界因素对于地区传统的影响程度,因此,从各地传统到现代发展过程的比较中可以找到保留传统适应现代化的方法(鹤见和子,1991:92-94)。但无论如何,二者承认传统与现代并存的思想是一致的。任何经济制度都是特定文化中的一部分,都既有天地人的具体条件,也有其组织结
23、构和理论思想,具体条件成熟时发展成一定的制度,也必然会从它所在文化里产生与之相配合的伦理思想来做支柱(鹤见和子,胡天民,1989)。地区传统,既包括社会911第 2 期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摇 郭占锋:对鹤见和子“内发型发展论冶的再反思结构、社会关系,也包括文化、民俗等要素。在以开发工业为主的发展阶段,人们更关注工业对当地的冲击,强调工业化不能完全脱离传统,重视的是工业这一新兴业态如何与传统要素并存且相互适应。但是,现在农业的多功能性得到开发,新兴产业与新兴业态不断涌现,部分传统要素甚至成了促进地区发展的可用资源,其在“内发型发展冶中的作用范畴更广泛。四、中日的“内发型发展冶实践 “
24、苏南模式冶与“大分模式冶之比较我国“苏南模式冶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但真正腾飞的时期是在经济体制改革之后。该模式通过对政策的实践验证了费孝通的小城镇建设理论。日本大分县“一村一品冶运动从具体实践来看,核心是依靠县民、县内资源,政策只在其中承担了宣传等辅助性作用,使得大分县成为“内发型发展冶的代表。因此,在中日关于乡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这项联合调查研究中,两者经常被放在一起进行讨论。(一)苏南模式“苏南模式冶是指江苏省南部的农民率先实践的,以集体经济为主体,以乡办和村办工业为主导,以大中型城市为依托,以市场调节为主要手段,由县乡两级政权直接领导的一种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模式(朱通华,1991:104)。
25、苏南乡镇工业的产生发端于人民公社时期,各个公社都办了一个农机修配厂,成了社队企业的基础(杜润生,2005:169)。此后经历几番起伏,直至 1978 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农村率先开始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一系列活跃农村经济的方针政策出台(朱通华,1991:111),社队企业得此契机终于实现了真正的发展。1984 年,中央四号文件关于开创社队企业新局面的报告从国家层面肯定了社队企业,并将其改称为乡镇企业淤。由社队企业长期积累而延续下来的乡镇企业主要为集体所有制企业,其管理者与行政机构基本一致,由乡长或村长担任(费孝通,1991:6)。江苏省在面临着“人多地少冶的现实问题时,选择了乡镇企业作为承担发展的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村振兴和小城镇问题 发型 发展 反思 基于 农村 振兴 小城镇 问题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