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招教育学综合整理(终极版).doc
《教招教育学综合整理(终极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教招教育学综合整理(终极版).doc(36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完整word)教招教育学综合整理(终极版)教育学一、教育学及其发展(一)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对象),揭示教育规律(目的、任务)的一门学科。根本任务是揭示教育规律。 1。超越日常经验 宏观 2。科学解释教育问题 3。沟通教育理论与实践(二)教育学研究价值: 1.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2。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微观 3.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4。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际技能 5.培育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三)教育学的发展历程萌芽:中国孔子中国古代伟大的教育家,
2、教育思想体现于论语;东方古代最早使用(提出)“启发式”教学对象有教无类作用“富民”“教民培养目标培养德才兼备的君子内容诗书礼易春秋原则与方法启发诱导、因材施教、学思行结合、温故知新学记-礼记世界教育史上的第一本教育专著(教学原则总结最突出,专门论述教育问题),“教育学的雏形功能“建国君民,教学为先”制度与管理中央到地方的学制系统教学原则教学相长、尊师重道、豫时孙摩、藏息相辅、启发诱导、长善救失、学不躐等(循序渐进)孟子性善论教育目的明人伦荀子性恶论教育作用化性起伪西方萌芽苏格拉底以雄辩和与青年智者的问答法著名问答式教学法(“产婆术”、“苏格拉底法”)-讽刺、“助产术”、归纳、定义柏拉图理想国亚
3、里士多德古希腊百科全书式哲学家政治学;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分阶段教育、注重人的发展昆体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家论演说家的教育(雄辩术原理)-西方最早的教育著作,古代西方第一部教学法论著学科建立:培根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归纳法”为教育学的发展奠定基础夸美纽斯民主主义;大教学论(1632)教育学形成一门独立学科的萌芽,近代第一本教育学著作;为西方教育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人的永生做准备;教育有其现世目的“泛智”教育“把一切事务交给一切人适应自然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夸美纽斯整个教育体系的一条根本性的指导性原则学制系统四个时期班级授课制确立班
4、级教学制度及其理论(全班教学)教学原则直观性、系统性、量力性、巩固性、自觉性卢梭爱弥儿教育的核心:自然主义-“旧教育”和“新教育”的分水岭;教育的人物:使儿童“归于自然”裴斯泰洛齐小学各科教学法奠基人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理学化”;重心:要素教育;第一位对教育与生产相结合思想付诸实践的教育家洛克教育漫话“白板说”;教育目的:培养绅士(绅士教育)规范教育学建立:赫尔巴特(传统)“现代教育学之父”、“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普通教育学(1806)-标志规范教育学建立、第一本现代教育学著作,近代教育学形成的标志理论体系伦理学、心理学目的最高目的:道德和性格的完善教学原则第一次提出“教育性教学”四阶段论
5、明了、联合、系统、方法三中心课堂、教材、教师杜威(现代)民主主义与教育教育学三大著作之一实用主义教育本质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组或改造、学校即社会教育目的教育无目的论“从做中学三中心活动、经验、学生教育学多元化发展实验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德国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19世纪末德国实用主义教育学19世纪末20世纪初美国,代表人物:杜威、克伯屈-民主主义与教育经验与教育马克思主义教育学(社会主义教育学)1.1939年凯洛夫教育学,世界上第一部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著作,并对我国建国后乃至现在的教育都产生了影响。2.我国杨贤江化名李浩吾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
6、作批判教育学20世纪70年代,当代西方教育理论界占主导地位当代教育学理论的新发展【苏】赞可夫教学与发展五条教学原则【美】布鲁纳教育过程【德】瓦根舍因范例方式教学理论【法】保罗朗格朗终身教育引论终身教育理论代表作【苏】苏霍姆林斯基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和谐教育思想,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人二、教育及其发展(一)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广义:增进人的知识与技能、发展人的智力与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狭义:学校教育-教育者依据一定的要求和受教育者的生理、心理的发展规律,
7、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过程.(二)质的规定性: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依据(三)教育的发展起源名称地位代表人物神话起源说最古老的观点朱熹生物起源说第一个正式提出的有关教育起源的学说;以达尔文生物进化论为指导【法】利托尔诺【英】沛西能心理起源说在批判生物起源说的基础上提出的;教育行为是儿童的一种无意识模仿【美】孟禄劳动起源说(社会起源说)在批判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基础上,在马克思主义历史唯物主义理论(教育起源于人类特有的生产劳动)的指导下形成的。恩格斯、凯洛夫多集中于苏联和我国发展历程1。原始社会标志:教育极端的原
8、始性和局限性 (1)教育具有非独立性,和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紧密相连特征: (2)教育具有自发性、全民性、广泛性、无阶级性、无等级性,是原始状态下的教育机会均等 (3)教育具有原始性,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2。古代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 (1)学校教育成为奴隶主阶级手中的工具,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奴隶社会特征: (2)学校教育和生产劳动相脱离和相对立 (3)学校教育趋于分化和知识化 (4)学校教育制度尚不健全封建社会古代东西方教育共同特征:阶级性、道统性、等级性、专制性、刻板性、象征性古代中国夏学校萌芽(序、校);西周政教合一的官学体系(国学、乡学);基本学科:六艺(礼、乐核心、射、御、书、
9、数)春秋战国官学衰微,私学兴盛,打破:学在官府;显学-儒、墨;学术自由;稷下学宫两汉西汉: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思想专制;最高教育机构太学;鸿都门学魏晋南北朝郡国学校制(我国学校制度的开始)隋唐重振儒术,三教并重;选士制度-科举制;六学(国子学、太学、四门学、律学、书学、算学)二馆(崇文馆、弘文馆)宋元明清程朱理学、四书(大学、中庸、孟子、论语)五经(诗、书、礼、易、春秋);明后,八股文成为考试固定格式古代印度种姓制度: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以家庭教育为主,记诵吠陀经;“以僧为师教育活动:背诵经典或钻研经义古代埃及文士学校;“以僧为师,以吏为师古代希腊、罗马学习文法为主,同时学习修辞和拉
10、丁文雅典培养商人和政治家斯巴达培养军人中世纪欧洲教会教育培养教士、僧侣七艺(三科:文法、修辞、辩证法/四学:算术、几何、天文、音乐)骑士教育培养封建骑士骑士七技(骑马、游泳、投枪、击剑、打猎、下棋、吟诗)三、教育的基本要素及其关系教育者-主导(一)基本要素: 受教育者主体教育影响 教育内容教育措施讲、读、讨论;教具、实验药品、仪器(二)关系三者之间相互独立又有密切联系,共同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实践活动系统。教的活动主体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导地位,起主导作用;学的活动主体-受教育者,居于整个教育活动的主动地位,发挥主体作用。教育者和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过程中的两个“人”的因素,教育影响是属于“
11、物”的要素.教育者根据一定的教育目的去影响受教育者,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相互作用;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联系和作用通过一定的教育影响来实现的;三者之间交互作用的主要结果是受教育者身心获得发展.因此,教育是由上述三个基本要素构成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系统,是上述三个基本要素的有机结合。四、教育与社会的发展(一)教育与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1.决定教育的领导权2。决定受教育的权力 1.教育为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培养所需的人才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3。决定教育目的 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影响 2.教育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社会政治经济制度4。决定教育体制 3.教育促进政治民主进程,但对社会政
12、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5.决定教育内容的选择6.教育相对独立于政治经济制度(二)教育与社会生产力1。决定教育的发展规模和水平2。决定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1.教育在生产劳动力社会生产力对教育的决定作用 3.决定教育结构的变化 教育对社会生产力的促进作用 2.教育在生产科学文化知识4.决定学校专业的设置 3。教育是发展科学的重要手段5。教育相对独立于生产力的发展水平(三)教育与科技文化与科学技术1.科学技术能够改变教育者的观念 1。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 2.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 教育对科学技术发展的促进 2。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3。科学技术可
13、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 3.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4.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信息技术与教育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知识的观念 信息技术改变着人们关于学习和教育的观念 信息技术日益成熟和普及为实现教育的第三次飞跃提供了平台 与文化 1。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 1.具有整理、筛选、传递、保存文化的作用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作用 2.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 教育对文化发展的促进作用 2.具有传播、交流文化的作用3。影响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3.具有选择、提升文化的作用4.具有更新、创造文化的作用学校文化:学校文化是指学校全体成员或部分成员习得且共同具有的思想观念和行为方式。(核心)其中最具有决定作
14、用的是思想观念,特别是价值观念。 校园文化是人们为了保证学校中教育活动顺利进行而创立和形成的一种特有的文化形态。a、学校的物质化有二种表达方式:学校环境文化、设施文化 b、学校的组织和制度文化有三种表达方式:保障组织正常运行的组织形态、规章制度、角色规范 c、学校的精神文化或观念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可分解为四种基本成分:认知成分、情感成分、价值成分、理想成分 校风是学校中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的统一体,是经过长期实践形成的。 学生文化1)成因:学生个人的身心特征 同伴群体的影响 师生的交互作用 家庭社会经济地位 社区的影响2)学生文化的特征:过渡性:学生文化是介于儿童世界与成人世界的一
15、种文化现象,是学生从儿童迈向成人的一种过渡性的产物.非正式性:学生文化往往都是在日常的相互交往中表现出来的,它对学生所形成的影响也是非正式的. 多样性,学生文化的类型是多种多样的。 互补性,学生文化是对学校文化的一种互补.五、教育与个体发展(一)个体身心发展的涵义、个体身心发展的理论1.涵义:作为复杂整体的个人,从生命开始到结束的全部人生过程中,不断发生变化的过程,特别是指个体的身心特向积极的方向发展的过程。2.身心发展的动因内发论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基因复制”、格赛尔“成熟机制内发论者一般强凋人的身心发展的力量主要源于人自身的内在需要,身心发展的顺序也是由身心成熟机制决定的。外铄论荀子、
16、洛克“白板说”、华生外铄论的基本观点是人的发展主要依靠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的刺激和要求、他人的影响和学校的教育等。外铄论者一般都注重教育的价值,关注的重点是人的学习。多因素相互作用论辩证唯物主义认为,人的发展足个体的内在因素(如先天遗传的素质、机体成熟的机制、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等等)与外部环境(外在刺激的强度、社会发展的水平、个体的文化背景等等)在个体活动巾产生作用的结果.(二)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顺序性:定义:人的身心发展是一个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量变到质变的连续不断的发展过程;启示:人的发展的顺序性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教育工作要遵循这种顺序性,循序渐进地促进人的发展。
17、所以,教育活动一般不可“陵节而施,否则就会出现教育的异化,造成教育的负效应。对于早期教育的问题,我们要明白,早期教育并非越早越好,过于夸大早起教育目的和作用是极为错误的.2。阶段性:定义:在不同的年龄阶段表现出不同的总体特征及主要矛盾,面临着不同的发展任务;启示:教育工作必须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学生提出不同的具体任务,采取不同的教育内容和方法,同时应注意前后相邻阶段的衔接。抓住学生的“最近发展区”进行教育教学,效果好!3.不平衡性:表现: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在不同年龄阶段变化的不平衡的。如,两个生长高峰。不同方面发展的不平衡性,如生理方面,神经系统、淋巴系统成熟在先,生殖系统成
18、熟在后。启示:心理学家提出了发展关键期或最佳期的概念,指身体或心理的某一方面机能和能力最适宜于形成的时期。教育必须适应人身心发展的不平衡性,在人的素质发展的关键期内,施以相应的教育,促进该素质的发展。4.互补性:表现:生理与生理之间的互补 生理与心理之间的互补启示:发展的可能性有些是直接可见的,有些却是隐现的,培养学生自信和努力的品质是教育工作的重要内容。5。个别差异性:表现:男女性别的差异不同儿童同一方面的发展速度和水平不同儿童不同方面的发展的差异启示:教育必须因材施教,充分发挥每个学生的潜能和积极因素,有的放矢地选择适宜、有效的教育途径和方法手段,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最大的发展(三)影响个体
19、身心发展的因素及其作用遗传是个体发展的物质前提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两个方面。1.为人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1。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成现实遗传及其作用 2.差异是造成个体间个别差异的原因之一 环境及其作用 2。是推动人身心发展的动力3.成熟制约身心发展的水平及阶段 3.不决定人的发展4。仅为人的发展提供物质前提,而不能决定人的发展 4.人对环境的反映是能动的(马克思“搬运夫与哲学家,王安石伤仲永,天才的教育的威特)教育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学校教育。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活动学校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2.学校教育是通过专门训练的教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教育学 综合 整理 终极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