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室安全学绪论及第一章.doc
《实验室安全学绪论及第一章.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室安全学绪论及第一章.doc(1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完整版)实验室安全学绪论及第一章 绪论 实验室的特点 ① 多而分散,相对独立,管理难度大; ② 功能全,设备种类繁多,仪器贵重、精密; ③ 化学药品种类多、有易燃、易爆、有毒物质甚至 是放射性物品; ④ 实验项目多,实验条件复杂; ⑤ 实验过程产生污染; ⑥ 使用频繁,人员集中且流动性大。 通过对高校实验室安全事故的统计分析发现,主 要原因有以下几点: 1、操作者责任心不强,违规操作; 2、缺乏相关的科学知识,事故发生的不知道该如 何处理; 3、对实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估计不足; 4、实验室的安全设施缺乏,如气瓶没有统一供气、气瓶没放在气瓶柜中等; 5、管理制度不健全(如危化品要登记、双人管理 、未用完药回收等) 安全事故的危害 ① 人身伤害,甚至危及生命; ② 经济损失; ③ 影响实验教学和实验研究工作; ④ 个人未来和前途。 燃烧 燃烧本质 燃烧是一种同时伴有放热和发光效应的激烈的氧化反应。 放热、发光、生成新物质是燃烧现象的三个特征。 燃烧条件 可燃物、氧化剂和点火源是构成燃烧的三个要素,缺一不可。 可燃物:凡是能在空气、氧气或其他氧化剂中发生燃烧反应的物质都称为可燃物,否则称不燃物。 氧化剂:凡是能和可燃物发 生反应并引起燃烧的物质。 常见氧化剂:氧气,氟、氯 、溴、碘,硝酸盐、氯酸盐、重铬酸盐、高锰酸盐及过氧化物等。 点火源:具有一定能量,能够引起可燃物质燃烧的能源,也称着火源。 燃烧类型 闪燃:在一定的温度下,可燃液体表面所产生的蒸汽与空气混合,遇火源产生瞬燃(一闪即灭)的现象。 闪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液体发生闪燃的最低温度)是评定液体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 自燃点:(在规定的试验条件下,可燃物质产生自燃的最低温度)是评定可燃物质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自燃点越低,物质的火灾危险性越大。 本身自燃:可燃物质由于本身的物理、化学及生物化学过程产生热量,使温度升高到燃点而发生自行燃烧的现象。 受热自燃:可燃物质由于外部加热,使温度升高到自燃点而发生的自行燃烧的现象。 着火亦称点燃:可燃物质与明火直接接触引起燃烧,在火源移去后仍能保持继续燃烧5秒以上的现象。 燃点(可燃物质发生着火的最低温度)是评定可燃物质 火灾危险性的主要根据.燃点越低,火灾危险性越大. 点燃与自燃的差别: 自燃:受热比较均匀,整体温度较高,燃烧范围大. 点燃:整体温度并不高,局部升温度很快,开始燃烧只在边界发生,然后依据火焰传播特性传播。 燃烧的形式 气体混合燃烧:可燃气体与空气混合,然后进行燃烧。反应迅速,温度高,具有冲击波效应,常常会引起爆炸。如汽车内燃机内的燃烧。 气体扩散燃烧:可燃气体由管中喷出,与周围空气接触,可燃性气体与空气中氧分子相互扩散,边混合边燃烧。 如气焊时乙炔的燃烧,煤气灶做饭时气体的燃烧. 液体蒸发燃烧:液体本身没有燃烧,液体蒸汽燃烧。 如煤油的燃烧,酒精的燃烧。 固体蒸发燃烧:固体受热熔化,蒸发成气体进行燃烧。如硫、磷、钾、纳等. 固体分解燃烧:固体由于受热分解而产生可燃性气体,在进行燃烧. 如木材和油脂的燃烧。 燃烧理论 活化理论:分子相互碰撞→活化分子发生反应 可燃物质接触明火或者达到一定温度→部分分子成为活化分子→活化分子的有效碰撞次数增加,反应加速,从而发生燃烧。 过氧化理论:在燃烧反应中,氧在热能的作用下,被活化成氧自由基(—O—O—),使可燃物变为过氧化物;过氧化物极不稳定,在受热、撞击、摩擦时分解和反应后,发生燃烧或爆炸. 连锁反应理论:燃料在高温作用下,吸收活化能而 被活化,产生活性自由基团,活性基团 与其他分子作用产生新的自由基团,新 自由基与燃料分子作用,产生更新的活 性自由基团和氧化物,并放出大量的热 量。燃烧过程中,不断产生自由基,它 们又迅速参加反应,形成一系列的连锁 反应,使燃烧不断继续进行。 火灾 火灾的发展过程 火灾是指在时间上和空间 上失去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 初起阶段:起火部位燃烧,燃烧面积小,烟气流动速度缓慢,火焰热辐射能量小,最佳的灭火阶段。人力物力最少。 发展阶段:起火点周围物品受热增加,温度上升,火焰有局部向周围蔓延,热气对流加强,燃烧面积扩大,燃烧速度加快.投入的人力物力较多。 猛烈阶段:燃烧强度最大,热辐射最强,不可燃物强度降低,发生形变和倒塌.不仅要灭火,还要保护周围建筑物。 衰灭阶段:火势被控制,可燃物数量减少,温度下降,直至熄灭。主义建筑物结构的倒塌,保障灭火人员的安全,还要防止死灰复燃。 火灾的种类 根据物质燃烧恃性分类(GB/T 4968—2008《火灾分类》) A类火灾系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棉、毛、麻、纸张等的火灾。发生这类火灾的物质具 有有机物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 B类火灾系指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柴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的火灾等。 C类火灾系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的火灾等。 D火灾系指金属及其化合物火灾:如镁、钠、钾、钦、锆、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系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系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火灾:如动植物油脂引起的火灾。 根据物质的燃烧特性划分,对于防火灭火,特别是对选用灭火剂扑救火灾有指导意义。 火灾等级 2007年6月26日,公安部下发《关于调整火灾等级标准的通知》 特别重大火灾:30人以上死亡,或者100人以上重伤,或者1亿元以上直接财产损失; 重大火灾: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100人以下重伤,或者5000万元以上1亿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较大火灾: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上5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一般火灾: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重伤,或者1000万元以下直接财产损失。 爆炸 爆炸现象 物质瞬间发生物理和化学变化,同时释放出大量气体和能量(机械能、光能、热能)并伴有巨大的声响的现象。 ① 过程很快; ② 压力急剧升高,多数爆炸伴有温度升高; ③ 发出响声; ④ 周围介质发生震动或邻近的物质遭到破坏. 爆炸类型 爆炸=物理爆炸+化学爆炸+核爆爆炸 化学爆炸=简单分解爆炸+复杂分解爆炸+爆炸性混合物爆炸 物理爆炸:纯物理过程(温度、压力、体积等),只发生物态变化,不发生化学反应。这类 爆炸是容器的气体压力升高超过容器所能承受的压力,造成容器破裂所致。 特点:爆炸物的化学成分和性质都不变。 如蒸汽锅炉爆炸,轮胎爆炸,高压气瓶爆炸等。 化学爆炸:物质发生高速放热化学反应,产生大量的气体并急剧膨胀做功而形成的爆炸现象. 特点:反应速度快,大量热量,强大冲击 波.实验室中常见类型。 如炸药的爆炸,可燃气、可燃粉尘与空气 形成的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 简单分解爆炸:通过简单分解引起的爆炸,爆炸时并不一 定发生燃烧反应,爆炸所需的热量,是由于爆炸物质本身分解时产生的。 如:乙炔、碘化氮、氯化氮等。这类物质是非常危险的,受轻微震动即引起爆炸。 复杂分解爆炸:爆炸时伴有燃烧现象,燃烧所需的氧由本身分解时供给。其危险性较简单分解爆炸物低. 如:所有炸药、各种氮及氯的氧化物、苦味酸等都是属于这一类。 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所有可燃气体、蒸气、雾滴、粉尘与空气混合所形成的混合物的爆炸均属于此类。这类物质爆炸需要一定条件,如爆炸性物质的含量,氧气含量及激发能源等。 因此其危险性虽较前二类为低,但很普遍,危害性较大。实验室中常见的爆炸事故。 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过程 可燃性气体(包括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的蒸汽或者薄雾)、爆炸性粉尘、可燃性粉尘和纤维等物质与空气混合后,形成可爆炸的混合物。 爆炸性混合物中的可燃物质,叫做爆炸性物质. 可燃性气体:氢气、煤气、四个碳以下的有机气体(甲烷、乙烯、丙烷、丁二烯等); 可燃液体的蒸气:如甲醇、乙醇、乙醚、苯、汽油等 的蒸气; 可燃粉尘:石墨、炭黑、染料等粉尘 爆炸性粉尘:镁粉、铝粉等 爆炸极限: 易燃性气体、易燃液体蒸汽:易燃性气体在混合物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V%)来表示. 可燃性液体:可燃液体蒸汽在混合物中所占的体积百分比(V%),或者以可燃性液体的爆炸温度极限(℃)来表示。 可燃(爆炸)性粉尘:可燃粉尘在单位体积混合物中的质量(g/m3)来表示。由于上限浓度很高,一般用爆炸下限浓度来表示。 爆炸极限范围不是固定值,重要影响因素有: ① 温度:温度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② 压力:压力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③ 氧含量:氧含量越高,爆炸极限范围越大 ④ 容器直径:直径越小,爆炸极限范围缩小 ⑤ 火源强度、热面积大小、火源与混合物接触时间等。 爆炸性混合物危险程度 爆炸极限范围:爆炸危险程度=爆炸极限范围/爆炸浓度下限 温度、压力、含氧量:对于同一爆炸性混合物,温度越高,压力越大,含氧量越高,爆炸的危险性越高. 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在标准规定试验条件下,两个由长25mm的间隙连通的容器,一个容器内的爆炸能引起另一个容器内发生爆炸的最小连通间隙(宽度).最大试验安全间隙越小, 爆炸的传播能力越强,爆炸的危险性也越大。衡量爆炸性物品传爆能力。 自燃温度 小点燃电流比(Minimum ignition current ratio,MICR)在规定试验条件下,气体、蒸气等爆炸性混合物的最 小点燃电流与甲烷爆炸性混合物的最小点燃电流之比. A级:大于0。8;B级:0.45~0。8;C级:小于0.45。 最小着火能量:爆炸性混合物的引爆需要一定的着火能量,每一种爆炸性混合物,都有一个能够引起爆炸的最小着火能量。如,氢气的最小着火能量为0.019mJ,相当于1枚订书钉从1m高处自由落下的能量。 防爆理论及措施 防爆理论(化学爆炸): 引发爆炸的条件是爆炸品或可燃物与空气的混合物(在爆限之内)和引爆源同时存在相互作用。 如果采取有效的措施消除上述条件之一,就可以防止爆炸事故的发生。 防化学爆炸的技术措施: (1)防止爆炸性混合物的形成:密封、防止可燃物质的外泄. (2)控制可燃物的浓度:如加强排风等。 (3)隔绝空气:采用氮气、中性或惰性气体覆盖易燃易爆物质。 (4)保持系统正压:可防止空气进入可燃气体。如氢气管道中保持 正压运行,乙炔气瓶应保持最低安全压力等。 (5)对爆炸性气体、粉尘等的浓度进行监测与检测. (6)消除和控制明火、电弧、高温热体和其他能量。 防火与灭火 防火的基本理论:防止燃烧的三个必要条件同时存在,避免它们的相互作用。 防火的技术措施 控制可燃物:可燃物的生产、运输、存储和使用应严格遵守防火规定;实验中以难燃或不燃材料代替可燃材料; 防止可燃物质的跑、冒、滴、漏; 对那些相互作用能产生可燃气体或蒸气的物品,应加以隔离,分开存放。 消除着火源:实验室常见的着火源:明火、焊渣、摩擦和冲击火花、自然发热明火、电气火花、电弧静电火花、 雷电火花、高温热体等。消除火源或将火源与可燃物质有效隔离,把可燃物温度控制在燃点以下,是预防火灾的重要措施。 降低氧的浓度:当空气中氧的浓度在15%以下时,一般可燃物停止燃烧。因此,在使用和储存可燃物质时,用中性或惰性气体将可燃物品隔绝空气,可以有效防止其燃烧. 隔离:一旦发生火灾,应防止形成新 的燃烧条件,防止火灾蔓延。如设置阻火装置、在车间或仓库里砌筑防火墙,或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等。 火灾检测:火灾监测仪器可以有效发现如臭气、烟、热流、火光和辐射等火灾早期信号,做到早期发现,及时扑灭。 灭火的基本方法 窒息灭火法:通过阻止空气流入燃烧区,或用惰性气体稀释空气,使燃烧物质因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熄灭.如:二氧化碳、氮气、惰性气体灭火剂. 冷却灭火法:将灭火剂喷洒在燃烧着的物体上,将可燃物质的温度降到燃点以下以终止燃烧;也可用灭火剂喷洒在火场附近的未燃的易燃物上起冷却作用,以防止其受辐射热而起火。如:水和二氧化碳。 隔离灭火发:将燃烧物质与附近未燃的可 燃物质隔离或疏散开,使燃烧 因缺少可燃物质而停止。这种方法适用于扑救各种固体、液 体和气体火灾。如:关闭可燃气、液体的输送阀门等。 化学抑制灭火法:使燃烧物反应中产生的自由基与灭火剂中的卤素离子相结合,形成稳定分子或低活性的 自由基,从而切断了氢自由基 与氧自由基的连锁反应链,使燃烧终止。如:干粉灭火剂、卤族灭火剂等. 常用灭火剂及其使用 水的灭火作用 冷却作用:水的比热为4.184 J / g·℃;水的蒸发潜热为2。259 kJ / g;水与炽热的含碳可燃物 接触时,还会发生化学反应,并吸收大量的热. 对氧的稀释作用:水遇热而汽化,1公斤水可生成1700升(100℃)水蒸气,水蒸气占据了燃烧区的空间,阻止了周围的空气进入燃烧区,显著地降低燃烧区含氧量。空气中含35%体积的水蒸气,燃烧就会停止。 乳化作用:对于非水溶性可燃液体,由于雾状水射流的高速冲击作用,微粒水珠进入液层并 引起剧烈的扰动,使可燃液体表面形成一层由水粒和非 水溶性液体混合组成的乳状 物表层,可减少可燃液体的蒸发量而难于继续燃烧。 水力冲击作用:水在机械的作用下,高压的密集水流强烈地冲击着燃烧物和火焰,使燃烧物冲散和减弱燃烧强度进而达到灭火目的。 灭火时水的形态: 直流水和开花水(滴状水):经水泵加压由直流水枪喷出的柱状水流(直流水);由开花水 枪喷出的滴状水流(开花水)。 可用于扑救一般固体物质的火灾,还可扑救闪点高于120℃、常温下呈半凝固状态的重油火灾。 雾状水:将水分解成滴径数微米(小于100um)的细水雾,水粒越细,吸热越快,降低氧的浓度作用越强,灭火效果越好。可有效扑灭固体、闪点高于60℃的液体火灾以及电气火灾。 不能用水扑灭的火灾 ①密度小于水和不溶于水的易燃液体的火灾。 ②遇水产生燃烧物的火灾。 ③硫酸、盐酸和硝酸引发的火灾. ④电气火灾未切断电源前不能用水扑救. ⑤高温状态下化工设备的火灾. 卤代烷 以卤原子取代烷烃分子中的部分氢原子或全部氢原子后得到的一类有机化合物的总称,多为甲烷和乙烷的卤代物,分子中的卤素原子为氟、氯、溴. 氟原子的存在增加了卤代 烷的惰性和稳定性,同时降低了卤代烷的毒性和腐蚀性,氯原子和溴原子的存在,尤其是溴原子,提高了卤代烷的灭火效能。 1211灭火剂:二氟一氯一溴甲烷(CF2ClBr),是一种高效、低毒、不导电的液化气体灭火剂。适合于扑灭易燃气体和电气设备的火灾。密封于钢瓶中,充压到2。5~3.0MPa,以液态储存。 1301灭火剂:三氟一溴甲烷(CF3Br),是一种高效、新型高效灭火剂,空气中主要有5%的浓度即可灭火,较1211毒性小,当体积浓度不大于7%时,允许在有人的现场直接使用。 价格较贵,沸点较低,喷射距离较近。 灭火机理:通过抑制燃烧的化学反应过程,使燃烧连锁反应中断,达到灭火目的.其作用是通过卤素原子夺去燃烧链 锁反应中的活性基团来完成(抑制过程)。这一过程所需 的时间比较短,所以灭火比较迅速。(其他灭火剂大都 是通过冷却和稀释等物理过程进行灭火)。 卤代烷灭剂具有灭火效率高、灭火迅速、用量省、汽化性强,热稳定性和化学稳定性好,对环境和设备不会造成污染,长期储存不变质(有效储存使用期达5年以上)等特点。 应用范围:可用于扑救可燃气体、可燃液体火灾,可燃固体的表 层火灾,带电设备火灾。特别适宜扑救电子计算机、通讯 设备等精密仪器火灾。 不宜扑灭;自身能供氧的化学药品、化学活泼金属、金属的氢化物和能自燃分解的化学药品的火灾,不适合强氧化剂的火灾。 安全要求 ① 一般都是以液化气的形式充装在压力容器中的,充装时要遵守压力容器的安全充装规定; ② 使用时不能直接接触气体,防止冻伤; ③ 在室内使用卤代烷灭火剂扑救火灾后,要立即打开门窗,防止中毒; ④ 卤代烷灭火剂应保存在-20~55℃的范围内,注意防止泄漏。 卤代烷对大气臭氧层破坏严重,因此,卤代烷灭火 剂在全世界范围内已逐步停止生产和禁止使用。 干粉 干粉灭火剂是由灭火基料和少量防潮剂、流动促进剂及结块防止剂等混合而成的固体粉末。 普通干粉(BC型):可燃液体、可燃气体以及带电设备火灾.灭火基料:碳酸氢钠干粉、碳酸氢钾干粉、尿素钠盐干粉。 多用干粉(ABC型): 固体物质、可燃液体、可燃气体和带电设备的火灾.灭火基料:磷酸盐(磷酸二氢铵)、以硫酸铵与磷酸铵盐的混合物、以聚磷酸铵等干料。 灭火机理 2NaHCO3→Na2CO3+H2O+CO2↑ 2NH₄H₂PO₄ ==== 2NH₃↑+ 3H₂O↑+ P₂O5 吸收大量热量、产生水蒸气和二氧化碳 同时,还可与燃烧区的自由基化合,吸收火焰中的活性基团,中断燃烧的链锁反应,从而使火焰熄灭.(抑制作用) 磷酸铵盐为基料的干粉喷射到灼热的燃烧物表面时,在固体表面生成一玻璃状覆盖层,使燃烧物表面与空气隔开. 驱动灭火器的压力形式分类: 1、贮气瓶式灭火器:灭火剂由灭火器的贮气瓶释放的压缩气体或液化气体的压力驱动的灭火器,外观看,有一个大瓶旁边带一个小瓶. 2、贮压式灭火器:灭火器有贮于灭火器同一容器内的压缩气体或者灭火剂蒸气压力驱动的灭火器。外观看,事实上也只有一个大瓶,旁边没有小瓶。 二、事实上,目前均采用贮压式灭火器。因为贮气瓶式灭火器危险,可能在小钢瓶内气体进入平时没有压力的大瓶时引发大瓶的爆炸。 灭火器使用的五字要诀 拔 — 拔出保险销 握 - 左手握住瓶体 瞄 — 喷嘴瞄准火源根部 压 — 用力压下手把 扫 - 左右扫射,将火扑灭 泡沫(可消灭A类和B类火灾) 化学泡沫灭火剂: 化学泡沫是通过两种药剂的水溶液发生化学反应生成 的,泡沫中所包含的气体为二氧化碳。 常用化学泡沫灭火剂,主要是酸性盐(硫酸铝)(内药) 和碱性盐(碳酸氢钠),并添加了氟碳表面活性剂,碳氢表面 活性剂等物质(外药)组成,混合后,相互作用而生成的泡 沫,其反应式如下: 6NaHCO3十Al2(SO4)3→2Al(OH)3十3Na2SO4十6CO2 化学泡沫灭火剂不能用来扑救忌水忌酸的化学物质和电气设备的火灾. 空气泡沫灭火剂: 空气泡沫是通过搅拌而生成的,泡沫中所包含的气体 一般为空气。 它是一定比例的泡沫液、水和空气经过机械作用相互 混合后生成的膜状泡沫群。泡沫的相对密度为0。11—0.16,气泡中的气体是空气。泡沫液是动物或植物蛋白质类物质经水解而成。 空气泡沫灭火剂的作用是当其以一定厚度覆盖在可燃或易燃液体的表面后,可以阻挡易燃或可燃液体的蒸气进入火焰区,使空气与液面隔离,也防止火焰区的热量进入可燃或易燃液体表面。 在高温下,空气泡受热膨胀会迅速破坏,不宜在高温下使用。 空气泡沫不适用于扑救醇、酮、醚类等有机溶剂的火灾,对于忌水的化学物质也不适用。 泡沫灭火剂的灭火原理: 通常使用的灭火泡沫,发泡倍数范围为2~1000,比重在0。001~0。5之间。由于泡沫的比重远小于一般可燃液体的比重,因而可以漂浮于液体 的表面,形成一个泡沫覆盖层。同时泡沫又有一定的粘性,可以粘附于一般可燃固体的表面。其灭火作用表现在以几个方面。 ●阻隔作用 ●冷却作用 ●释稀作用。 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是一种不燃烧、不助燃的惰性气体,而且价格低廉易于液化,便于灌装和储存,是一种常用的灭火剂。 灭火机理 二氧化碳灭火剂主要灭火作用是窒息作用,同时具有一定的冷却作用。 1kg液态CO2汽化产生0.5m3的CO2气体,相对密度较大,能排除燃烧物周围的空气,降低氧含量,当燃烧区或空间含氧量低于12%,或者二氧化碳浓度达到30~35%时,绝大多数燃烧都会熄灭。 应用范围 易燃液体火灾、一般固体物的火灾;二氧化碳不导电,可用于扑救带电设备、精密仪器的火灾。 不宜扑灭金属钾、钠、镁、铝等及金属过氧化物(如过氧化钾、过氧化钠)、金属氢化物、有机过氧化物、氯酸盐、硝酸盐、高锰酸盐、亚硝酸盐、重铬酸盐等氧化剂的火灾。 轻金属火灾灭火剂 氯化物干粉灭火剂 :轻金属火灾专用干粉: 以氯化钠、氯化钾、氯化 钡等为基料的干粉,用于扑灭轻金属火灾 有机混合物灭火剂(7150灭火剂):无色透明的液体:三甲氧基硼氧六环(三甲氧基环硼 氧烷、三甲氧基环硼氧烷、三甲氧基硼氧烷、三甲氧基硼氧六环、三甲氧基硼氧酯、三甲氧基环氧硼烷),其化学式为(CH3O)3B3O3,一种易燃液体,热稳定性差。扑灭镁铝合金等轻金属火灾的有效灭火剂. 分解反应: (CH3O)3B3O3(60℃以上)(CH3O)3B(硼酸三甲酯)+ B2O3 氧化反应: 2(CH3O)3B3O3 + 9O2 → 3B2O3 + 9H2O + 6CO2 氧化硼融化为玻璃态液体,在金属表面形成一层膜,使 金属与大气隔绝;燃烧消耗大量氧,降低金属的燃烧强度. 烟络尽灭火剂(IG541) 惰性气体灭火剂,20世纪90年代发的新型灭火剂。 原理:以窒息为灭火机理,它通过减少火灾区域空气中氧的含量,达到灭火的目的。 特点:它具有清洁、无毒副作用,对人体无伤害、环保、灭火性能好等特点。是取代卤代烷灭火剂的新选择。 成分:48。8~55。2%氮气+37.2~42。8%氩气+7。6 ~8.4%二氧化碳。 应用:高温下无任何分解产物,大型计算机系统 数据磁盘存储中心、数据传输、电视转播机房、公 共交通调度控制中心、银行金库金融机构、票据库、图书馆、自动化生产线、洁净车间等场所均可以使用。 常用灭火器的选择和使用 A类火灾(固体物质):水、泡沫、干粉ABC、卤代烷 B类火灾(液体和可熔化固体):水、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 C类火灾(气体):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 D类火灾(金属及其化合物):卤化物干粉、7150 E 类火灾(带电):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 对于常见A、B、C、E类火灾,首先选用干粉ABC、卤代烷。 火场逃生与自救 火灾现场的特点与危害:高温高热、缺氧、有害气体与烟尘 火灾报警:《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五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都有维护消防安全、保护消防设施、预防火灾、报告火警的义务。任何单位和成年人都有参与有组织的灭火工作的义务。报警电话:119 报警内容: (1)起火地点的详细地址,如所在的区、县、街道门牌号或乡镇、村庄。 (2)起火的部位,着火的物质,火势的大小,是否有人员被困、有无有毒或者爆炸危险品等情况。 (3)讲清报警人姓名及电话号码,以便联系。要注意听消防队值班人员的询问,要正确、简洁地予以回答,待值班人员说明消防队车已去火场时,才能挂断电话。 (4)报警后,尽可能到单位门口或路口迎候消防车,并带领消防车赶赴火场。 (5)如果着火区域发生了新的变化,要及时报告。 报警注意事项: (1)电话信息不全 (2)避免误报火警 (3)严禁谎报火警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47条规定,阻拦报火警或者谎报火警的,处警告、罚款或者十日以下拘留.-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实验室 安全 绪论 第一章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