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韩文化对比研究-基于旅游开发的视角-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等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
《中韩文化对比研究-基于旅游开发的视角-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等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韩文化对比研究-基于旅游开发的视角-国际旅游与国际贸易等专业毕业设计-毕业设计论文.doc(1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青岛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中韩文化对比研究—基于旅游开发的视角 摘 要 文化,是旅游的本质属性,也是旅游业发展的灵魂。而文化的特异性是发展区域旅游的重要动因。中国与韩国在地理位置上相近,又同属东亚文化圈,有着相似的文化,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由于自然、政治等因素影响,因而展现出了不同的文化特征。正是这些文化中的特异性,促进了中韩两国间旅游的积极互动。文章基于旅游开发的角度,采用文献研究和比较的方法,从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对中韩文化进行对比分析,以求更清晰地了解中韩文化之间的特异性,为两国间的旅游交流服务。同时,利用两国文化中的同一性,谋求区域间合作,以增强东亚地区旅游的竞争力。 关键词 文化特异性; 旅游开发; 中韩对比 The Study of "Cultural Comparison Between China and Korea"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Abstract Culture, is the essential attribute of tourism. It is also the soul of th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And cultural specificity is an important motivation for the development of regional tourism. China and Korea are geographically similar to each other. Both of them belong to the Eastern Asian areas, sharing a similar culture .However, affected by natural, political and other factors in the long history of thousand years, they show different cultural characteristics respectively. It is because of these culture differences, tourism interaction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 is positively promoted. With the help of literature and comparative methods based on perspective of tourism development, this article compares cultures of China and Korea from two aspects (material and non-material) to understand the China-ROK’s cultural differences more clearly, thus servicing for bilateral tourism communication. At the same time, taking advantages of identity of the two countries, we can seek for inter-regional cooperation to enhance the competitiveness of tourism in East Asia. Keywords Cultural Specificity ;Tourism Development ;Sino-ROK Comparison 目 录 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I 引言 1 1 相关研究进展 2 2 相关概念界定 3 2.1文化的概念 3 2.2旅游开发的概念 3 3 中韩文化对比 4 3.1山水文化对比 4 3.2建筑文化对比 5 3.3饮食文化对比 6 3.4宗教文化对比 7 3.5戏剧歌舞文化对比 9 3.6影视文化对比 11 4 韩国文化开发对中国旅游开发的启示 12 5 结语 14 青岛大学本科毕业论文(设计) 引言 中国与韩国,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都具有上千年的悠久历史,各自为人类创造了宝贵的文化遗产。1994年4月韩国对旅华限制的解除,大大刺激了访华旅游者的快速增长。在1992年,来华访问的韩国游客仅112403人次,而到了2011年,来华的韩国游客已高达418.54万人次,占该年访华外国旅客总人次的15.44%,韩国已成为了我国最大的客源国[1]。而中国到韩国的旅客数量也逐年增长,尤其是随着近年韩流文化的影响,中国赴韩游客人数更是急剧上升,从1998年的21.0万人次飞升到2009年的134.47万人次,占该年所有入韩外国游客总数的17.2%。中国成为仅次于日本的韩国第二大客源国。【2】并且,中国游客在韩的消费也为韩国外汇收入作出了巨大贡献。根据2010年行业资料的报道,去韩国旅游的中国游客在百货公司的消费已开始超过日本游客。由此可见,中韩两国互为最重要的旅游客源国的格局日益加强。 中韩游客之所以对到对方国家旅游如此兴致高昂,与两国的文化息息相关。个人要成为旅游者,除了必要的可支配时间和收入外,还必须具备旅游的需求和动机。而旅游的需求和动机产生于一定的文化背景,受到文化的驱使作用。随着当今旅游业的发展变化和旅游者素质及受教育程度的提高,旅游者已经不仅仅只满足于单一的表层旅游。一般说来,旅游者对到异地亲身体验当地生活习惯、风土人情、民族习俗,参与当地特色活动的渴望程度与旅游者的受教育程度和对社会的了解程度、思想开放度成正比。目的地与客源地文化差异越大,旅游者越愿意前往。但有时差异过大也会阻碍对旅游者的旅游活动产生阻碍。旅游者消费的实质是文化性消费,其中文化的同质性是一方面,更重要的一个方面在于文化差异。通常说来,对旅游服务设施的要求以同质性为主,而对旅游吸引物的要求则是以异质文化为主。【3】因此,文化的特异性是区域旅游发展的巨大吸引力。进一步了解韩国文化并将之与中国文化进行对比,对于拥有悠久历史和大量独特文化资源的中国来说,具有重要的意义:首先,有利于加强对中韩两国文化的深刻了解,从而从更深的层次去挖掘两国文化中的独特性,使两国相互间的旅游吸引力进一步增强,同时也提高其旅游业的国际竞争力。其次,有利于发现两国文化中由于文化差异而导致的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对于两国旅游业的长远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再次,有利于开发新的旅游市场,制定新的旅游战略和策略。最后,也有利于保护两国传统文化,增进国际间和平友好交流,为旅游业的发展服务。 1 相关研究进展 中韩两国关系正常化后,中国已有三十多所大学和研究机构成立了韩国学研究中心,研究和介绍韩国文化。但对于中韩文化间进行比较研究的文献和资料,还尚属少数,尤其是基于旅游开发角度进行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大部分是基于语言教学、文化产业发展、文化交流等视角的比较。如李海英认为中国对韩国的影响不可磨灭,两国在认知视觉、习俗文化、历史文化、地域文化方面存在差异【4】。黄心川从文化交流的角度分析了中韩文化的共同特征及相异性,认为两国文化中的分散性属于统一性,两国有着共同的礼乐制度,都强调人文主义,都有着刚健自强的精神【5】。冯蓉慧和刘洪轩从语言礼仪、教育以及潮流等方面描述了韩国文化审美,对中韩文化进行比较【6】。还有一些文献是从饮食、节日、婚俗等方面的较为具体的专业领域内的比较,在此不一一列举。 国外在此方面的研究成果也为数不多。尽管韩国研究中国的热潮不断升温,韩国各大学也开设了多个有关中国学的专业,培养了许多研究中国的学术人才,但多是单方面对中国文化的研究。关于两国文化对比研究的文献,笔者仅找到了韩国学者郭秀珍的一篇硕士学位论文:《中韩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对比研究——以庆州市、西安市为例》【7】。文章从文化旅游资源开发历程、文化旅游资源类型、文化旅游开发方式等方面对中国和韩国的两个重要历史名城西安、庆州进行比较,并提出了一些可借鉴经验。 综合国内外学术界对中韩文化对比的研究发现,对于两国各方面的整体性的比较研究较为普遍,一些特定学科在其特定领域对中韩文化某一方面具体比较的研究也比较常见。但是从旅游开发角度进行的两国文化的比较研究还很少。国内外学者更偏重的是对东西方文化的比较研究,因为东西方文化中存在的差异更为明显,文化距离也更远,近现代以来西方文化对东方文化造成了不小的冲击和影响。研究对比东西方文化对于促进世界文化的交流更具意义。但这并不表明研究对比中韩两国文化就没有意义,反之,这是一个文化研究领域的一个很具有潜质的研究方向。随着文化在旅游中表现出越来越明显的影响作用和中韩旅游业的蓬勃发展,相信此方面的研究在未来会成为文化研究中的热点。文章将在已有的研究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文献研究和比较的方法,从物质和非物质文化两方面对中韩文化进行综合的比较分析,并提出简单意见和建议。为两国的旅游业发展提供简单的参考。 2 相关概念界定 2.1文化的概念 关于文化的定义,世界各国的学者对其的理解和使用可谓是五花八门、见仁见智。根据法国学者摩尔的统计,世界文献中有250种以上的文化定义,让人眼花缭乱。根据李新柳的总结,文化的定义方法有四种:一是广义的,认为“文化”就是“人化”、“人类化”,人所创造和习得的一切物质和精神成果都是“文化”,文化等于“文明”,包括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二是狭义的,不包括物质文明,专指精神文明;三是浅义或常义的,指文化知识,如数学、物理、化学、天文、地理、生物、语言、历史、文学等人类积累的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及其修养;四是深义的,指民族的灵魂和性格【8】。 大多数文化学家认为,从广义的文化概念角度出发,每一种文化都有三个方面的要素,或者说三个不同的层面:一是文化的物质要素,也是文化的物质实体层面,一般称为物质文化,包括各种生产工具、生活用具以及其他各种物质产品;二是文化的行为要素,也是文化的行为方式层面,一般称为行为文化,包括行为规范、风俗习惯、生活制度等;三是文化的心理要素,也是文化的精神观念层面,一般称为精神文化、心态文化或观念文化,包括思维方式、思想观点、价值观念、审美趣味、道德情操、宗教情绪、民族性格等。后两个层面可归为非物质文化【9】。文章正是依据这样的分层方法对中韩文化进行比较的。 2.2旅游开发的概念 既然是从旅游开发的角度进行的对比研究,就必须明确旅游开发的概念。旅游开发是指为发挥、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对游客的吸引力,使得潜在的旅游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并使旅游活动得以实现的技术经济活动【10】。换而言之,旅游开发的实际上就是对旅游资源的开发。 从旅游开发的定义可知,旅游开发的对象就是旅游资源。旅游资源又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文化为旅游资源增添了无尽魅力,与旅游资源息息相关。首先,从文化与人文旅游资源的关系来看,文化是人文旅游资源的孕育者,人文旅游资源中又包含着文化。当对文化旅游资源进行鉴赏和开发时,离不开文化的“解译”功能。同时,许多文化产物又可以成为人文旅游资源,只需稍加开发就能成为独具吸引力的旅游产品。人文旅游资源通常都蕴含着深刻而丰富的文化内涵,人们若是想欣赏、感悟、利用和开发它,需要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其次,从文化与自然旅游资源的关系看,大好的河山中孕育出了丰富的文化,而文化又与大好河山交相辉映,二者相得益彰。此外,尽管很多自然旅游资源本身不具备历史和文化属性,但人们对自然风光的美的欣赏,无疑是需要从文化的层面来看。自然山水之所以能转化为旅游产品,也是通过旅游开发这一文化手段来实现的。从这个意义上来讲,自然旅游资源同样也具有一定的文化性,与文化密不可分。 因此,对旅游资源的开发也可以说是对文化的开发。想要提高和改善旅游资源的吸引力,就必须挖掘文化的独特性。从辩证法的角度来看,独特性指的就是矛盾的特殊性,这是相对的,有条件的,这就需要通过对比分析的方法来发掘文化中的独特性。 3 中韩文化对比 3.1山水文化对比 人类是在山水中孕育出来的,自始就与山水相依存。自然环境本身不是山水文化,而是它赖以生存的客观条件;山水文化为人类特有的创造,是人与自然环境交互作用的结晶。山水文化的形成和发展,注入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内容,体现出人类文明的演进过程。 中国的名山秀水,不仅有着绚丽多彩的自然景色,还有浓厚的人文印记。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们对自然的利用与改造,人们也改造着自身,使自己的感觉和思维能力不断提高。在这个基础上,我们的先人逐渐对自然界产生了审美要求,以审美的态度对待山水,与之建立起审美关系。与此同时,以山水为对象的文学艺术应运而生,许多的文人骚客寄情于山水,给后人留下了无数珍贵的书画诗词作品。此外,先人还利用、改造着山水,遵循自然规律使之为人类服务,都江堰、京杭大运河等就是很好的体现。中国的宗教活动与山水的开发也有密切关系。总的说来,中国山水文化体现的是一种主导的积极的精神:天人合一,也就是从人出发,重视人与自然山水的和谐与协调。它凝聚着一代代炎黄子孙的智慧、力量与情感,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 韩国半岛面积的70%为山地,地形具有多样性,低山丘陵和平原交错分布。低山和丘陵主要分布在中部和东部,海拔多在500米以下。全国最高峰为智异山,海拔1915米。此外,东部的雪岳山和位于南部济州岛的汉拿山也比较著名。就其幅员而言,韩国拥有相对多的河流。最长的河流分别是洛东江和汉江,是中部地区的重要水系。韩国湖泊较少,最大的天然湖是位于汉拿山顶火山口的白鹿潭,最大的人工湖是昭阳湖,还有一些面积较小的湖,如插桥湖、木津湖等。 与中国人尊崇的与自然合一的文化不同,韩国人对自然的态度更倾向于崇拜,韩国人敬重自然如同敬重人类本身,与自然的交流虽然随着时代的变迁和各种外来思想的影响有所淡化。但他们在精神上仍然对自然有着很强的依托感。他们有的更多的是欣赏自然,而不是征服自然的环保意识。韩国人热爱登山运动,登山可以说是韩国的一项全民性和全年性运动。一般为了方便爬山和户外运动的人,大大小小的山都会顺应地势,修建一定的台阶、栏杆、桥梁和拉索等,但韩国的山里,只有在不得已的地方才会有这些辅助设施,为的就是不破坏自然的原貌。此外,他们在山里的活动也受到自觉环保意识的影响,从不乱扔垃圾,也绝不随便炊火野餐,唯恐引起火灾。韩国人对自然的崇敬与热爱还体现在他们对自然山水的强烈的保护意识上。早在1967年韩国就建立了第一个国立公园(智异山国立公园),对自然风景进行保护,并制订了《韩国自然公园法》来为保护自然做法律保障[11]。至今,韩国的国/道/郡立公园已到达51个,其管理体系也日趋成熟。 总的说来,中国的山水文化“人化”更强,而韩国的山水文化“自然化”更强。在进行旅游开发时,中国应深度挖掘一些没有经过太多人类开发的自然资源并加大对其的保护力度去吸引韩国客源,如近年兴起的“生态旅游”对于韩国游客来说就比较具有魅力。而韩国也应为其自然景观增添一些文化内涵,以赢得更多的中国游客。 3.2建筑文化对比 从建筑风格上看,中国因复杂多样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得古人因地制宜、因材致用,创造出不同结构方式和不同艺术风格的古代建筑。从中国最具代表性的建筑(如长城、故宫)可看出,我国古建筑风格庄严大气,壮美雍容。古代韩国人崇尚自然,对自然表示极大的尊重,受这种观点和韩国特有的自然、社会条件影响,韩国传统建筑表现出一种自然质朴的特性,显得清新、淡雅、朴素,与自然相协调[13]。 从建筑结构和建筑布局上看,我国主要采用梁柱式的木质结构。这种结构分割空间灵活,抗震能力强,对于多震区的中国来说非常有利。布局上非常重视对称整齐的平面布局。大型的建筑物,如皇宫、坛庙、陵寝、王府、寺观等,一般都采取这种布局。其特点是有一条明显的中轴线,主要建筑物都布置在这条中轴线上,在中轴线的两旁布置陪附的建筑物,主次分明,左右对称,体现着我国封建社会的尊卑等级观念,满足了统治阶级和神佛教义对于皇权、神权顶礼膜拜的需要,所以一直相传沿袭。韩国是个多山的国家,所以在建筑材料的选择上,多采用石材、木材、瓦博、泥土和石灰。因木材不足而石料丰富,故韩国古代石造物发达,留下诸多优秀的石窟、石塔、石碑等。石材所具有的粗犷、拙朴,增加了韩国传统建筑的沉稳和厚重感。同时也因为韩国多山,这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其建筑群落的平面布局,使之很难出现类似中国那样严整划一的对称式布局。 从建筑色彩的选用来看,中国古代建筑有着丰富的色彩。通常,宫殿、坛庙、寺观使用对比强烈、色调鲜明的色彩,红墙黄瓦、金碧辉煌。而一些园林建筑、别墅、民居往往使用朴素淡雅的色调,以追求与山林环境的和谐。古建筑的绚丽多彩,得益于琉璃瓦和彩画的运用,以及一些装饰性很强的精美雕塑。这些建筑凝结着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创造力,是我国这个文明古国的重要标志之一。而韩国因为崇尚自然,在建筑的颜色上颜色也多运用接近自然的素净色彩,重视细部、多样变化。装饰十分朴素,黛瓦白墙素木装饰,浑然天成,与自然环境十分融洽【12】。韩国传统建筑与中国建筑最大的不同,还在于其人民异于中国的生活习惯。他们至今仍保持着席居的传统,而这种传统早在中国的唐代时就已消失。所以韩国传统建筑中普遍存在精美的木面地板。 总体说来,韩国建筑文化在古代深受中国建筑文化的影响,尤其是隋唐建筑影响。比如说韩国传统建筑还保持着唐代建筑具有的深远出檐、平缓的屋顶和粗大的木构。甚至难能可贵的是韩国传统建筑中仍保持着不少在中国已经失传千年的做法和技术。但随着时代发展,韩国将外来文化与其固有本土文化相融合,最终形成了具有自身特性的建筑文化。在旅游开发时,中国可加强对传统古建筑特色的宣传,并辅之强调一些中国传统建筑与韩国传统建筑的渊源,以此增强韩国游客对中国建筑的亲近感。而韩国可抓住那些在中国已失传却在韩国还保留着的中国建筑文化为宣传的重点,吸引更多的中国游客去探寻自己国家古代文化的足迹。 3.3饮食文化对比 旅游活动中的饮食,是融物质与精神为一体的特殊文化现象。旅游者在观光游览时,饮食是最基本的生理需要,但旅游者并非仅仅满足于吃饱肚子,还希望能通过领略游览地的风味小吃、特色菜肴、名土特产,进而深入了解该地的饮食习俗和风土人情。正因为如此,饮食在旅游中的地位就不单单是一种辅助项目,也是一种深刻的文化体验。 中国历史悠久,幅员辽阔,资源丰富,形成了独具魅力、享誉中外的饮食文化。丰富的自然资源使得我国的食材相当丰富,用料广泛,地域特色明显。韩国在其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也形成了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尽管现代受到西方文化的影响,但其传统的饮食文化仍较为完好地继承与发展至今。 从饮食结构方面看,中国南方以大米、玉米为主;北方以麦面为主食;西北有小米、糜子、土豆;少数民族则各具特色,如以牛、羊、马及奶制品为主食的,或以兽肉为主食的。副食的种类繁多,其风俗洋洋大观。除人工栽植、饲养的动植物外,山里的野菜,湖中的植物,甚至一些昆虫蛇鼠都能成为美味佳肴。副食的特点是“荤素结合,以素为主”。韩国的主食以大米饭为主,即使是其他谷物也要加工成干饭状食用。另外,汤为饭桌上必备之物,比较受欢迎的有大酱汤、凉汤和清炖汤等。副食中,韩国人特别喜食野菜,如桔梗、蕨菜、水芹菜、沙参等。其中,泡菜是韩国饮食中最具异彩的副食之一,也是韩国人最喜食的一种咸菜。在韩国,无论是盛大的宴会还是家常便饭都少不了它。肉鱼类中,以牛肉、狗肉和明太鱼为主。 从烹饪艺术上看,中国饮食十分注重整体效果,讲究色、香、味、形、甚至声俱全;考究五味调和,做到咸、苦、酸、辣、辛、甘的适中平衡。为了达到调和配合,数千年来形成了炒、爆、炸、溜、烹、煎、钝、醸、烧、焖、煨、焗、烤、熏、煮、拌等多种的食肴烹调法。因独特的用料和烹饪,形成了不下万种的菜肴品种。依地域和饮食习惯的不同,形成了鲁、川、粤、苏、徽、湘、浙、闽、京等几大菜系。不仅享誉中华大地,在国际上也有很高声誉。韩国菜的特点是“五味五色”,即由甜、酸、苦、辣、咸五味和红、白、黑、绿、黄五色调和而成。烹饪时讲究清淡、忌油腻,多蔬菜,喜欢凉辣,对辣椒情有独钟,调理的方法不如中国那么多样,喜好凉拌和蒸煮、煎、烩、钝等,不太喜欢炒菜。此外,韩国人还有饮用凉水的生活习惯,很少像中国人这样喝开水、喝茶[14]。 总的说来,中国的饮食文化视野广阔,层次较深,角度很广,地域性强,体现着中华民族在长期生产和生活实践中的创造积累。韩国饮食文化虽不如中国这般博大精深,但也具有典型的民族特色,是韩国人民勤劳与智慧的结晶。根据国内外学者对中韩游客的一些满意度调查发现,双方对在旅游地的饮食都存在满意度不高的现象,这说明但中韩两国饮食文化上的一些差别,可能会成为影响游客对旅游整体满意度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强调本国饮食传统的同时,也应该根据对方饮食习惯对旅游餐饮作出适当调整,尽量迎合游客的口味和习惯,这是中韩两国现在都需要解决和改进的地方。 3.4宗教文化对比 宗教是人类文化的源泉,它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社会形态和不同历史时期,宗教的内容、性质和形式都有不同程度的变化。经过千百年的积累发展,形成了独特、灿烂的宗教文化,其中包括哲学、神学、文学、音乐、美术、建筑以及修持制度和风俗习尚。历史上,宗教对文化发生过较大的影响,如今诸多有宗教遗存的地方都成为知名的旅游胜地,还产生了宗教信徒以朝圣为目的的宗教旅游。宗教活动中的神秘气氛能够激发旅游者的猎奇心理,使他们把对旅游的兴趣与对宗教的兴趣自然结合。下面对中韩几个主要的宗教进行对比分析。 从总体特点来看,我国是一个有多种宗教的国家,同时又是一个具有悠久宗教历史的国家。历史上,宗教曾对我国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产生过及其深刻的影响。在50年代初期,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宗教情况作了科学分析,提出了中国宗教具有群众性、民族性、国际性、复杂性、长期性的特点【15】。韩国是典型的多宗教文化国家,素有“世界宗教博物馆”之称,除佛教、儒教、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传统宗教外,还有名目繁多的各式各样的新兴宗教,如圆佛教、天道教和大倧教等【16】。在韩国,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现实生活中,宗教都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 从两国宗教的发展历程来看: 我国最早的宗教,即进入人类文明史前的原始宗教,经历了一个较长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主要表现为对自然的崇拜和对鬼魂、精灵的崇拜,以萨满教作为典型代表。春秋时期,孔子创立了儒学,形成以孔子为核心的儒家学派,从此作为封建统治者的思想统治工具,维护和巩固了封建社会的稳固发展。佛教,于公元1世纪时(西汉末东汉初)由印度传入中国,直到晋代才取得社会各界人士的普遍信仰,到隋唐达到全盛时期,讲求圆融境界、自立精神、慈悲情怀。东汉时期,我国产生了土生土长的道教,以中国古代民间庞杂的信仰为基础,以神仙之说为中心、混合道家、阴阳、五行、巫术等内容,带有浓厚的万物有灵论和泛神论性质,形成“全真道”和“正一道”两大派别,明清后慢慢衰落。以信奉耶稣为救世主的基督教于唐朝贞观年间传入中国,天主教于元代传入,但是在鸦片战争后它们才获得较大发展。伊斯兰教的传入最初在7世纪中叶的唐宋时期,信奉者多为侨民。到了13-14世纪,在维吾尔、哈萨克、乌兹别克等少数民族中,几乎成了唯一的宗教。 历史上韩民族同中华民族一样也经历了漫长的原始社会阶段,并且也形成了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原始宗教信仰,以神教为主体。而且韩国学者也承认韩民族自古以来就属于“萨满文化圈”。韩国最为著名的族源神话《檀君神话》就来自这个时期。中国儒教在韩国的三国时期伴随着汉学的传入得到传播,后得到朝鲜国家的承认并作为官方思想而占据了统治地位,名副其实地上升为韩国传统思想的主流。佛教传入韩国是从公元4世纪后半期开始的,在韩半岛各国特殊的地域、风土、民族和社会条件下,逐渐和当地原有的传统信仰和思想意识相互接触、融合,改铸成独具特色的新学说。当时新罗统一了韩半岛三国后富于进取,为了提高本国文化努力吸收世界性的唐文化,作为其媒介的新罗僧侣陆续被派往唐朝,因而凡是在中国盛行的佛教学派和宗派几乎都传播到了新罗。尽管模仿性较强,但事实上新罗佛学者在理论修为上已达到较高水平。道教,在三国韩国三国时期传入朝鲜半岛。神仙崇拜是中国道教的基本信仰,也是韩国最古老的固有思想,因此韩国并没有感到它是异质文化,而是以认同的文化心态自然接受下来,并始终按自己的心理取向接受和消化。天主教于18世纪传入韩国,是由当时在争夺权利中处于不利地位的“南人派系”从西方引进,因此可以算作是主动引进。日本强占韩国时期,强制被迁移到中国东北地区的韩国人和当地穆斯林信徒进行接触时,韩国开始有了伊斯兰教信徒。如今韩国宗教的最大特征是,各种宗教或意识形态都在以对等之势共存角逐,在世界宗教界尤为独特。【17】 可以看出,韩国自古以来就接受着中国宗教文化不断的传播影响,并对中国传入的宗教文化进行消化吸收,在此基础上,伴随着本土思想意识形成一些异于中国宗教的教义。最终产生独具特色的宗教文化。但是总体上,中韩宗教文化还是有很强的相似性。附带着宗教文化而产生的各种宗教艺术也成为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开发旅游时,利用宗教文化的力量来进行宣传,也是今后发展旅游业的重要内容。 3.5戏剧歌舞文化对比 戏曲歌舞等作为表演艺术,对境内外游客有着无穷的吸引力,是旅游中“娱”的主要内容。游人不仅可以观赏戏曲歌舞的精华,而且可以参与其间,自娱自乐。观看旅游地的这些表演艺术,无疑是旅游者了解当地文化的一个途径。 (1)戏剧 戏剧是包含着文学、音乐、舞蹈、美术、巫术、杂技以及人物扮演等各种因素的综合艺术,是长期以来劳动人民和戏剧作者的伟大创造。 中国戏剧形成为封建社会后期,其发展过程经历了宋、金、元时期的南戏与北杂剧;明清时期传奇与杂剧;清代地方戏三个阶段。其中,元代杂剧在戏曲史和文学史上都占有很高地位,优秀作品有《窦娥冤》、《西厢记》、《赵氏孤儿》等,多方面反映了当时的现实生活。其中不少剧目至今仍在演出。明清戏曲高潮迭起,涌现出不少传奇作家和千余部作品。从乾隆至道光,各大声腔在“合班”演出中互相影响,形成新的大型剧种——京剧,如今已成为我国国粹。京剧表演上歌舞并重,融合武术技巧,多用虚拟性动作,节奏感强,技术要求高。角色依据男女老少,俊丑正邪,分成生、旦、净、丑四大行当,每一大行当中又有细密的分工。京剧的服装风格独特,制作考究,亦是精美的工艺品。京剧行当脸部化妆勾画,即脸谱,也是一门独特的艺术。此外,昆剧、评剧、豫剧、川剧、越剧、黄梅戏、锡剧、扬剧、粤剧以及少数民族戏等地方剧都是人们喜闻乐见的剧种。中国的戏剧把其他艺术糅合,并使之精致化,从听觉、视觉上让观众得到全方位的艺术享受,具有永久的魅力。 韩国的早期戏剧起源于史前的宗教仪式,新罗时期的一种有音乐伴奏的舞蹈动作发展为叫做“处容”的戏剧。高丽时代出现了假面剧,后在朝鲜王朝时期有了进一步发展,除了作为朝廷的正式庆祝活动之一,也成为贫民的娱乐,在韩国民间广为流传。这种戏剧由戴假面具的演员按照一个有故事的情节、有时还有台词的剧本在舞台上表演。假面剧无疑是韩国民众剧的巅峰。演员带上掩饰自己的面具,发泄心中的郁愤,讽刺令人生厌的现实生活。如今假面剧已成为许多人一睹为快的韩国民俗游戏。此外,还有一些民众喜爱的戏剧形式,如杂技丑角表演、别神、木偶剧、五大广等具有萨满教仪式性质的戏剧。随着20世纪西方文化的引入,这些古典娱乐大都衰落了。但韩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又有一批年轻艺术家开始研究传统戏剧并在每年的戏剧节上宣传和鼓励这些戏剧,因此韩国传统戏剧有了复兴的趋势,得到了广泛发扬。【18】 (2)歌舞 我国传统音乐曲调种类繁多,源远流长,独具风格,一方面以自己为中心独立发展,更多的是依附在文化的方方面面,以游散的形式发挥多种功能。按功能和题材大致分为四类:一是仪式音乐,主要用于宗庙祭祀、节日盛典、婚丧嫁娶、寺庙修持。二是宫廷舞乐,主要用于皇帝和重臣享乐,这种音乐常和舞蹈结合在一起。三是声乐,如诗经、宋词、元曲等,不同阶层,不同场合皆以此表现情感,宣泄喜怒。四是独奏器乐,这是摆脱了仪式、舞蹈、文学而独立出来的音乐,以琴筝笛萧二胡等为主要丝弦,配以打击乐器,形成中国非常丰富的音乐曲目,江南丝竹、广东音乐、福建南曲、河北秧歌、川江号子都达到了极高的音乐成就。我们注重的是音乐的旋律,追求的是气韵生动,注重节奏宣泄,表现一种民族心灵,民族精神。 我国的舞蹈最初起源于劳动,舞蹈的动作和内容,往往是劳动场面的再现。最早的舞蹈是跟诗和乐三位一体的。各民族都有各自异彩纷呈的舞蹈文化。如汉族的秧歌、花鼓、花灯、旱船、耍龙、高跷、舞狮等,大方自然、乐观自适;维吾尔族的赛乃姆明快活泼,舞姿变化丰富;白族的霸王鞭,有仰俯伸曲、辗转反侧之美感。此外,我国很多的歌舞都与喜庆节日有关,并且有很强的自娱性。但随着我国近代以来经历的一些文化变革以及改革开放后西方文化的影响,我国许多传统艺术都开始流失。很多宝贵的文化遗产由于没有收到相对重视和保护,已经完全消失了。 韩国传统的音乐文化特色鲜明,富于传统民族色彩,是祭祀和庆典中的重要部分,并受到中国音乐的影响,在高丽时期就传入了很多中国乐器。韩国传统音乐按照功能和风格可以分为五类:一是宫廷音乐,包括仪式音乐、宴会音乐和军乐。二是士大夫音乐,分为器乐与带伴奏的声乐两种形式,专供统治阶级各阶层的正式场合使用。三是民间音乐,又称“民谣”,一般旋律优美,自然流畅,富有很强的感染力与表现力。四是宗教音乐,多指的是萨满教音乐与佛教音乐。五是戏剧音乐,主要作为各种戏剧的伴奏出现。[19] 韩国传统舞蹈优美典雅,反映了明朗激昂与细腻委婉、含蓄深沉的民族性格。中国传入的宫廷和宗教舞蹈在韩国本土传统舞蹈的基础上又丰富了当时舞蹈种类。世宗大舞、萨满教舞、僧舞和傀儡舞都是较为经典的传统舞蹈。儒教和佛教对韩国舞蹈的影响十分显著。儒教对舞蹈起了压制作用。而佛教对舞蹈的态度则较为宽容。在日本殖民主义统治韩国期间,大批的传统舞蹈日趋消亡。直至20世纪80年代,人们才开始想要复兴长期被遗忘的传统舞蹈。新罗的处容舞、高丽的鹤舞,以及朝鲜时代的夜莺舞已被韩国政府指定为“无形的文化瑰宝”,专业的表演艺术家也被赋予“活的文化财产”的称号。 中韩两国传统表演艺术自古以来就相互交流,吸取融合,有许多相通的地方,但又各具特色。面对近代以来世界多元文化的传入,两国采取的应对态度有所差异。韩国对本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保护相当重视,并在政府的引导下,指定了许多相关策略为振兴传统文化铺路。全民都对传统文化艺术的复兴兴致勃勃,贡献着自己力量。在旅游活动中,也充分利用传统文化的魅力,吸引着海内外游客。而中国现在很多传统表演艺术正面临着无继承者、缺少重视、正在濒临消亡的危险。且不说将其作为文化资源来产生旅游吸引力,怎么将其传承下去,保护起来是我们正面临的一个重大问题。或许将其作为旅游中的重要吸引要素,开发和保护起来,也不失为一个好的解决办法。 3.6影视文化对比 影视文化作为20世纪依托于科技而产生,同时又与传统表演艺术息息相关的新型文化,在旅游业中发挥的作用也不可小觑。经典影视作品中的拍摄场地,能在观众心中产生强烈吸引力并激发观众的旅游动机使之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旅游者,从而促进该旅游目的地知名度的提升。许多国家依靠影视文化的传播,为旅游业创造了大量的客源。韩国是将影视文化服务于旅游业做的很成功的典范国家之一。“韩剧”为韩国旅游业创造的价值不亚于韩国本土诸多旅游资源,由“韩剧”作为主导力在亚洲刮起的“韩流”,也成为独具魅力的流行文化。这对中国来说,具有重要借鉴作用。 从表现的主题来看,中韩两国影视文化均受到儒家思想的不同程度的影响,但鉴于儒家思想在中韩两国发展和延续的状况不同,这也影响了两国影视主题的选取:首先,中国影视跟多偏重于政治题材,时代性偏强,生活气息不浓烈,对个人生活、私人情愫缺乏体贴入微的关怀,更多的是受到中国传统政治文化和权谋文化的影响,注重说教。而韩国影视主题偏重的是道德,是伦理的教化、道德的培育、人性美的发扬,关注人与人之间的真情,注重感化。 从选择的题材来看,中国影视近年来常以宫廷、官场、反腐、婚恋、警匪、战争为主流,即使是反映百姓情感的都市生活剧,也多以婚外恋等作为主要叙事推动力。这些剧集中,为了吸引观众眼球,往往充斥着人情的狭隘、算计,财富的争夺,权利的谋求等等,而反映人间真情、孝道、善良守信等的作品却较少,难以引起观众重视。而韩国影视题材大多是温馨的家庭剧,生动细腻地反映出社会中的人际关系,注重描绘平淡的日常生活,从中传达出纯真的人情关怀与温暖,阐述出简单却又深刻的人生道理。给人以平易近人之感,更能激起观众的共鸣【20】。 从人物的设定来看,中国影视在人物的塑造上,常常不够细腻,带有笼统性和绝对性,正面角色就是一味的“高、大、全”,反面角色总是被抹上绝对邪恶的色彩,缺乏客观性。而韩国影视中的人物设定一般没有绝对的好人,也没有绝对的坏人,剧中人物的性格都是因为现实环境的差异而造就。让观众在观影的同时也将自身情感与剧中人物带入,更能体会剧情要表达的情感教化。 当然,韩国影视也并非尽善尽美,情节比较模式化,万变不离其宗,缺少创新意识,有时也显得拖沓繁琐,容易引起观众审美疲劳。其受众也相对受限,大多是年轻女学生和中年妇女。中国影视也有其可圈可点之处,很多香港武打片与影视剧集都受到广大青年的欢迎。韩国影视产业的成功,并非只与其内容有关,政府对影视行业的重视和宣传也是重要因素。我国急需建立和挖掘具有本土文化特色的影视文化,使之走向世界,并对我国旅游业产生带动力。韩国的经验是很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的。 4 韩国文化开发对中国旅游开发的启示 通过前文较长篇幅的对中韩两国文化诸多方面的对比,不难发现,韩国自古以来就受到中国文化深深的影响,并在长期与中国的不断交流与沟通中,形成了与中国文化相似但又独具特色的本土文化,也就是所谓的“同源异流”。无论是从历史文化的积淀还是从文化资源的赋存量来看,中国文化都要比韩国更博大、更深厚、更具多样性。中国文化有着先天的优势,理应在旅游业中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但现实是,韩国在利用文化发展旅游方面,比中国做得更充分,文化的作用在韩国旅游业中发挥得更加淋漓尽致。这不仅给韩国带来了巨大的外汇收入,也在潜移默化中宣传了韩国文化,吸引着越来越多的国外游客前往,并开拓了大量新的市场。中国由于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和保护力度不够,又缺乏利用文化进行旅游开发的相关经验,造成了大量文化资源的浪费。如果能借鉴韩国成功经验,在我国现有文化资源基础上,充分利用文化对于旅游业发展的推动力,这将会极大地加强我国旅游业的竞争力,成为我国由“旅游大国”向“旅游强国”迈进过程中关键性的一步。总体来说,韩国对文化的开发利用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有以下启示: (1)政府的引导和支撑作用是根本前提和保障 韩国政府在20世纪70年代就将旅游业定为国家战略产业,并于2005年制订了“文化强国”的战略计划,把旅游业作为该战略的动力产业发展。此外,政府还将负责旅游业的行政管理机构由国家交通部下的“观光系”改为“文化体育观光部”,后又改成如今的“文化观光部”。由此可见,政府在促进文化发展旅游的战略部署中所发挥的作用。[25]而我国在2009年才把旅游业定位为战略性支柱产业。在该年国务院通过的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专项规划中并没有专门提到文化旅游产业。可见,我国虽然一直对旅游业加以重视,但还没有真正将文化与旅游充分结合到一起。因此,从国家的层面上,依靠政府的引导和支撑作用发展我国文化旅游,是将来促进我国旅游产业转型升级的必由之路。 (2)创造文化旅游的特色品牌是核心 在利用文化开发旅游的过程中,韩国可谓是走出了一条别具特色的道路。其中,在亚洲风靡的“韩流”效应,无疑是用来宣传和展示韩国民族传统文化的最好品牌。许多韩国影视作品的拍摄地如今都开发成为人气极高的旅游胜地,如首尔的景福宫、清溪川、南山塔;京畿道的“大长今村”等。此外,饱含民族文化元素的旅游纪念品也深受各国游客-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文化 对比 研究 基于 旅游 开发 视角 国际旅游 国际贸易 专业 毕业设计 论文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可****】。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可****】,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