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专题预案.doc
《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专题预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混凝土搅拌站生产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专题预案.doc(4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xx企业 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 编制单位:xx企业 同意实施日期: 年 月 日 同意页 为落实《中国安全生产法》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保障企业职员生命安全,降低国家财产损失,使事故发生后能够快速、有效、有序实施应抢救援,特编制了《xx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本预案是xx企业实施应抢救援工作规范性文件,用于规范、指导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应抢救援行动。 《xx企业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经企业安全生产领导小组讨论经过,经教授评审并修改完善后,于 年 月 日经企业关键责任人同意实施,企业各部门应严格遵照实施。 xx企业(盖章) 关键责任人: 年 月 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综合应急预案 1 1、总则 2 1.1编制目标 2 1.2编制依据 2 1.3适用范围 3 1.4应急预案体系 4 1.5应急工作标准 4 2、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分析 6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6 2.2危险源和风险分析 8 3、组织机构及职责 15 3.1应急组织体系 15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15 4、预防和预警 19 4.1危险源监控 19 4.2预警行动 20 4.3信息汇报和处理 22 5、应急响应 25 5.1 响应分级 25 5.2响应程序 27 5.3人群疏散和撤离 31 5.4现场处理方案 32 5.5应急结束 32 6、信息公布 34 7、后期处理 35 7.1污染物处理 35 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35 7.3生产秩序恢复 35 7.4善后赔偿 36 7.5抢险过程和应抢救援能力评定及应急预案修订 36 8、保障方法 38 8.1通信和信息保障 38 8.2应急队伍保障 38 8.3应急物资装备保障 39 8.4经费保障 39 8.5其它保障 40 9、培训和演练 42 9.1培训 42 9.2演练 43 10、奖惩 45 11、附则 46 1、总则 1.1编制目标 为落实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规范本单位安全生产应急管理工作,提升应对风险和防范事故能力,快速有效地控制和处理可能发生事故,确保职员生命及企业财产安全,最大程度地降低财产损失、环境损害和社会影响,促进生产安全、稳定和可连续发展,结合企业实际情况,针对可能发生事故,为快速、有序地开展应急行动预先制订行动方案,制订本预案。 1.2编制依据 1)《中国安全生产法》(中国主席令[]第70号); 2)《中国突发事件应对法》(中国主席令[]第69号); 3)《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相关修改〈中国职业病防治法〉决定》(中国主席令[]第52号); 4)《中国消防法》(中国主席令[]第6号); 5)《中国环境保护法》(中国主席令七届第22号); 6)《生产安全事故汇报和调查处理条例》(中国国务院令[]第493号); 7)《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管理措施》(安全监管总局令[]第17号); 8)《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 9)《建筑灭火器配置设计规范》(GB50140-); 1.3适用范围 本预案适适用于xx企业厂区(原厂区)范围内发生或可能发生火灾、触电、中毒和窒息、高处坠落、坍塌等事故和由此而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等生产安全事故应抢救援。 1.4应急预案体系 依据预案编制导则要求,本预案将综合应急预案和专题应急预案合并,对于危险性较大岗位,制订了现场处理方案。 1.5应急工作标准 1)以人为本,安全第一 发生事故时优先保护人安全。作为岗位人员,救援人员必需做四处事不乱,应按预案要求尽可能地采取有效方法,若不能消除和阻止事故扩大,应采取正确逃生方法进行撤离,并快速将险情上报,等候救援。 2)统一指挥,分级负责 预案开启后,以应急指挥中心作为应急最高统一指挥机构,各部门设置应急组织要服从指挥中心统一领导,按已定职责分工,主动有效地开展应抢救援工作。 3)快速反应,果断行动 事故发生时根据分级响应标准快速、立即开启对应应急预案,各应抢救援人员果断地根据现场处理方案采取对应方法。 4)自救为主,外援为辅 发生事故企业是事故应抢救援第一响应者,当事态超出本企业可控制范围时,应向外部救援力量请求支援。 2、生产经营单位危险性分析 2.1生产经营单位概况 2.1.1地理位置及周围环境 xx企业在?。番禺区?。 xx企业向东北开门。厂区四面以围墙和外界隔离,东部?。 2.1.2企业概况 xx企业成立于?;经营范围及方法:生产、加工、销售:混凝土及预制构件、建筑用石料(不含采石)。 xx企业关键从事混凝土生产和销售,厂区占地面积?㎡,总建筑面积1?㎡,混凝土生产能力为?万立方米/年,储存能力为?m³。该项目属于非危险化学品生产单位,生产过程中关键原料为碎石、河沙、水泥、粉煤灰、外加剂,生产过程中使用到化学品有:外加剂。该项目生产过程使用关键原料和生产成品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仅在原料和成品检测和分析过程中少许使用化学助剂。 企业现有职员?人,法定代表人:?,主管责任人为?,其中技术管理人员?人,安全管理人员?人。基础情况见下表。 企业基础情况表 申请单位 企业类型 单位地址 经济类型 联络电话 传真 邮政编码 申请设置企业项目、名称 职员人数 从业人员数 安全管理人数 从事生产、储存技术管理人数 法定代表人 主管责任人 生产场所 地址 产权 储存设施 地址 产权 关键产品及 生产规模 生产、加工、销售、混凝土及预制构件、建筑用石料(不含采石) 关键储存设施 砂石堆场,水泥、粉煤灰、外加剂储存罐 2.1.3总平面部署 xx企业厂区从东北部大门进厂,? 厂区内关键建(构)筑物情况见下表。 关键建(构)筑物一览表 序号 建(构)筑 名称 建筑面积 (m2) 结构形式 层数 耐火 等级 火灾危险性分类 备注 1 2 3 4 5 2.1.4生产工艺及设备 1)生产工艺介绍 外加剂 检测 成品 成品罐 混和 输送 上料 水泥 xx企业生产工艺步骤图 该厂生产混凝土关键工段为:备料、上料、输送、混合等四个过程,并辅助有添加外加剂、水泥和成品检测过程。具体见工艺步骤图。 项目混凝土生产过程关键是将碎石、砂、粉煤灰、水泥和外加剂,根据配方要求进行物理搅拌混合,同时加入一定量水,得到成品。本项目标生产过程中无化学反应,生产原料和成品也不属于危险化学品,仅在进行原材料和成品检测、分析过程中使用到极其少许试验用化学品。 2)关键生产设备 名 称 型号、规格 数量 位置及简单作用说明 2.2危险源和风险分析 2.2.1危险源辨识 危险原因是指能对人造成伤亡或对物造成突发性损坏原因,危害原因是指能影响人身体健康,造成疾病,或对物造成慢性损坏原因;尽管全部危险危害原因表现形式不一样,但从本质上来讲,存在能量、有害物质;能量、有害物质失去控制是造成多种危险、危害原因产生原因,而造成有害物质失去控制则表现在物不安全状态、人不全安行为、管理缺点和不良环境状态等方面。 xx企业生产原料和成品均不属于危险化学品、监控化学品、易制爆化学品和关键监管化学品。生产过程中包含到对人体危害相对较大物质关键为水泥粉尘,关键对人体照成伤害为粉尘伤害。 2.2.2危险、有害原因分析及风险程度 1)危险、有害原因分析 ◆工艺过程中危险、有害原因 xx企业生产工艺过程关键分为上料工序,输送工序、搅拌混合工序等,参考《企业职员伤亡事故分类标准》(GB6441-1986)和《相关印发〈职业病目录〉通知》(卫法监发[]108号),对这多个方面可能存在危险、有害原因进行分析。 本项目生产过程是利用砂、石、水泥、煤灰和外加剂等经过物理混合,并添加一定百分比水得到成品混凝土。 上料工序:上料工序关键是经过铲车将沙石运输到输送带上,在该过程中关键经过机械设备铲车进行物料输送,铲车运行和输送设备和堆场之间,中间要穿过一条厂区内通道(生产车间和办公室之间通道),铲车铲料时轻易造成视线受阻,一旦道路上有行人穿过,可能会对行人产生机械伤害危险。同时在上料区部分转动设备区域没有设置防护方法,对在该区域作业人员照成严重机械伤害威胁。 输送工序:输送过程是经过皮带输送系统完成,通常不会有很大危险,但该项目标输送系统穿越区域是厂区外车辆和行人进入办公和生产、储存场所必需经过区域,一旦输送带上有石块跌落,可能会对行人照成物体打击伤害。同时因为物料运输车辆要穿过输送带所在区域,输送带部分支架没有隔离方法、警示标志,不能对物料运输车辆驾驶人员形成有效警示作用,驾驶人员一旦没有注意输送带支架或驾驶速度过快造成来不及控制,车辆撞击支架,造成输送系统坍塌危险。 搅拌混合工序:搅拌混合工序是在厂房内完成,由搅拌机将多种物料按百分比混合,形成成品。搅拌机投料搅拌过程中假如作业人员不小心跌入搅拌机区域,可能会造成严重机械伤害,同时搅拌机区域安装高度比较高,物料堆放在平台边缘,但局部边缘没有设置踢脚板,一旦物料从平台上坠落下来,可能对地面上人员形成较大风险。同时通道局部防护栏不完善,一旦作业人员不小心从防护不完善区域跌落,可能会造成高处坠落危险。 搅拌混合生产过程中,因为作业现场存在大量水泥和煤灰等粉尘,粉尘在机械作用下在空气中扩散,造成作业现场空气中存在大量粉尘,大量粉尘不仅会造成作业场所对作业人员严重粉尘伤害威胁,同时因为粉尘聚集在地面造成地面变得很滑,增加作业人员滑到危险性。为降低作业现场空气中存在粉尘浓度,降低对作业人员粉尘伤害,和控制粉尘扩散,项目在作业场所设置有抽风和除尘系统。 ◆生产、储存过程中危险、有害原因 参考《企业职员伤亡事故分类》(GB6441-86)对该厂各作业场所危险有害原因进行分析,该厂生产过程关键危险、危害原因有:火灾、粉尘危害、机械伤害、容器爆炸、车辆伤害、触电伤害、物体打击、高温作业、高处坠落、中毒和窒息、噪声、其它原因等。下面就这多个伤害危险性进行分析。 火灾危险性 引发怒灾基础条件是燃烧,而燃烧三要素即可燃物、助燃物和点火源。空气中氧就可做助燃物,且广泛存在,故控制可燃物和控制点火源成为预防火灾事故关键。因为该项目标整个生产步骤中使用可燃物比较少,所以,火灾危险性较小,但仍存在包装材料、电气线路及办公用具等可燃物,理论上仍存在火灾危险性。以下就其生产过程中点火源和该厂火灾事故特点进行分析: 粉尘危害 粉尘对人体﹑对生产﹑对产品质量﹑对环境﹑对自然景物美观﹑对生态平衡全部有影响。一个成年人天天大约需要19m3空气方便从中取得所需氧气。假如工人工作地点空气含有大量粉尘,在这种环境下工作人吸进肺部粉尘量就多,当达成一定数量时,就能引发肺部组织发生纤维化病变,使肺部组织逐步硬化,失去正常呼吸功效,发生尘肺病。 空气中粉尘落到机器转动部件上,会加速转动部件磨损,降低机器工作精度和寿命。粉尘弥漫在车间,还可降低可见度,影响视野,妨碍操作,降低劳动生产率,甚至会造成事故。 粉尘排入大气会造成大气污染,很多有害气体﹑液体或一些金属元素全部能吸附在其上,伴随人呼吸而被带入肺部深处或粘附在支气管管壁上,引发或加重呼吸器官多种疾病。另外,空气中粉尘还会降低大气能见度,促进烟雾形成,使太阳辐射能传输受到影响。 触电伤害 触电事故伤害是由电流能量造成。触电伤害可分为电击和电伤两种情况。 电击是电流经过人体内部引发可感知物理效应。关键表现为:压迫感、打击感、痉挛、疼痛、呼吸困难、血压异常、昏迷、心率不齐等,严重时会引发窒息、心室颤动而造成死亡。电击关键分布:配电线路和在生产过程中使用多种电气设备、照明线路等,均存在直接接触电击及间接接触电击可能。电击危险原因产生原因:电气线路或电气设备在设计、安装上存在缺点,或在运行中,缺乏必需检修维护,使设备或线路存在漏电、过热、短路、接头松脱、断线碰壳、绝缘老化、绝缘击穿、绝缘损坏、PE线断线等隐患;没有设置必需安全技术方法(如保护接零、漏电保护、安全电压、等电位联结等),或安全方法失效;电气设备运行管理不妥,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没有必需安全方法;专业电工或机电设备操作人员操作失误,或违章作业等。 电伤由电流热效应、化学效应、机械效应对人体造成局部伤害。多见于机体外部,往往在肌体表面留下伤痕,如电弧烧伤、电流灼伤、电烙印、皮肤金属化、电气机械伤害等。分布:配电线路、配电柜、开关等。电伤危险原因产生原因:带负荷拉开裸露闸刀开关;误操作引发短路;线路短路、开启式熔断器熔断时,炽热金属微粒飞溅;人体过于靠近带电体等。 物体打击 物体打击是指物体在重力或其它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不包含因机械设备、车辆、起重机械、坍塌等引发物体打击) 该项目作业现场存在大量碎石等物体,且处于较高位置,一旦碎石从输送带或高处平台上坠落下来,可能会击中设备下面行人,若完善输送系统防护罩,同时在高处平台和洞口区域设置好踢脚板,可降低重物撞击伤害发生机率。 在往生产装置运输原料过程中,若操作人员违反操作规程、粗心大意、相互间配合不妥,在储存过程中,材料堆垛不妥引发材料坍毁或其它意外原因引发物体坠落、跌滚,全部能引发砸伤、压伤人员事故。 检修、操作人员在作业时,因工具、其它物品摆放不符合安全要求,或安全防护方法不符合规范,或未按安全操作规程进行操作,引导起物品坠落、倒下,有引发砸伤、撞伤危险,易发生物体打击事故。 机械伤害 机械伤害是指机械设备和工具引发铰、辗、碰、割、切等伤害。另外,工具、器材等外力作用下产生运动,打击人体也会造成人身伤亡事故。机械伤害是反应机械设备运动部件直接和人体接触所造成伤害。本项目生产过程中使用有转动设备、输送设备、液体输送泵等机械设备,易造成机械伤害事故发生。 容器爆炸 容器爆炸属于物理爆炸,物理爆炸是由物理改变引发,爆炸前后物质成份和性质均不改变。压缩空气储气罐在使用或维护不妥情况下会造成其内部压力超出其承受能力而造成爆炸。造成容器爆炸关键原因为:压力容器没有进行定时检验,其压力承受能力在不确定状态;压力容器使用环境发生较大改变,如强腐蚀环境等,压力容器被强烈腐蚀,造成其耐压能力大幅度降低;泄压装置失灵;违章对压力容器进行检修或改造,造成压力容器耐压程度降低。 中毒和窒息 毒物对人体侵入路径关键有吸入、食入、皮肤吸收三种,其中又以呼吸道吸入对人体危害最为严重。作业人员吸入有毒有害物蒸气可造成急性中毒、慢性中毒、慢性健康影响,职业危害关键以麻醉性和刺激性为主,对神经系统造成一定损害。另外,操作过程疏忽大意,或违反操作规程有可能造成有毒物直接和人体接触,有可能造成接触性皮炎或眼结膜炎,不过这种中毒机率比较小,严重程度比吸入蒸气中毒要低。 该项目生产过程中原料、中间产品及产品毒性均很小,正常情况下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但考虑到项目存在大量容器设备,在封闭或半封闭容器中有毒有害气体可能发生聚集情况,在容器内形成危险性环境,一旦作业人员在不知情且没有采取防护方法情况下,可能造成中毒和窒息事故发生。 高温作业 该项目大部分设备和物料均在室外,夏天广东天气炎热,现场作业人员长久在高温环境下作业可能造成中暑或因为高温环境造成其它职业病。为现场作业人员配置清凉饮料等设施,同时制订严格8小时工作制度,严禁超时加班等随意延长作业时间行为,能够降低高温环境对作业人员伤害。 噪声危害分析 生产人员长久在这些噪声环境中操作,会使听觉敏感度下降甚至造成耳聋或引发神经衰弱,心血管病及消化系统等疾病。噪声还会使生产率下降,人员注意力不集中而发生工伤。依据国家职业卫生标准《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GBZ1—),工作地点日接触噪声时间8小时,噪声声级不得超出85dB(A),若生产作业人员长久在噪声环境下作业,会使听力下降,对人听觉器官造成损害,还会对人神经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系统产生危害作用。 高处坠落危险性分析 高处坠落是指因为危险重力势能差引发伤害事故。关键发生于安装高度高于2米机械设备、脚手架、平台、临边、洞口、龙门架(井字架)、塔吊等安拆及陡壁施工等作业,也适适用于由地面踏空失足坠入洞、坑、沟、升降口、漏斗等情况。 车辆伤害危险性分析 车辆伤害是指机动车辆在行驶中引发人体坠落和物体坍毁、飞落、挤压伤亡事故,不包含起重设备提升、牵引车辆和车辆停驶时发生事故。 送货或运货汽车驶入仓库后,因为路面不平、车况不好、倒车或司机违章驾驶等可能发生撞人或撞建筑物事故。 3、组织机构及职责 3.1应急组织体系 为做好厂区事故应抢救援工作,企业成立了以总经理为总指挥应抢救援指挥机构,设置专业应抢救援小组,各小组由企业相关部门领导和职员组成。根据职责分工,负责突发事件应急工作。 企业应急组织体系图以下: 总指挥 副总指挥 通讯后勤组 医疗救护组 抢救疏散组 抢险抢修组 3.2指挥机构及职责 (一)总指挥职责 1)组织制订、完善应急预案; 2)确定响应等级,同意二级、一级应急响应开启和终止; 3)责任人员、资源配置、应急队伍调动; 4)协调事故现场相关工作; 5)事故发生时,下令疏散无关人员,当事故危及应急人员安全时,果断下令应急人员疏散; 6)当事故扩大时,汇报?安全办和外部救援机构,并通知周围企业; 7)当事故扩大时,帮助外部救援力量进行抢救,接收政府部门指令和调动; 8)负责保护事故现场及相关数据, 审批事故信息上报工作; 9)组织事故后期处理工作; 10)组织应急预案定时演练; 11)按要求配足应抢救援设施、装备、物资,指定管理责任人。 (二)副总指挥职责 1)帮助总指挥开展应抢救援工作; 2)指挥协调现场抢险救灾工作; 3)核实现场人员伤亡和损失情况,立即向总指挥汇报抢险救援工作及事故应急处理进展情况; 4)当总指挥因故不在时,代行总指挥职能。 (三)抢险抢修组职责 组长应第一时间赶到事故现场,抢险抢修组职责以下: 1)负责事故现场险情消除和处理; 2)负责消防器材、消防系统启用和保障其运行; 3)负责保障事故现场、周围灾区抢救,立即处理消防供水设施和管网、供电系统等故障; 4)负责处理事故现场、周围灾区供电故障及实施临时断、送电作业。 5)当公安消防队抵达事故现场后,听从消防队指挥,做好协调、引导工作。 6)组长负责全组责任分工,统筹全组应急任务开展。 7)配合上级政府应抢救援组织开展应抢救援工作。 (四)抢救疏散组职责 1)组织职员选择就近安全通道、出口快速撤离事故现场到预定集合地点集合; 2)在各安全通道和安全出口维持秩序,指导并确保所属责任区域职员能快速有序安全地撤离; 3)检验是否有些人员被困(或滞留)在各自分管区域; 4)负责指定人员帮助老弱病残、孕妇等行走不便/缓慢特殊人员撤离至预定集合地点; 5)维持疏散集合点秩序,清点人数并向应急指挥部汇报; 6)负责安全通道、出口日常检验,确保安全通道、出口通畅; 7)组长负责全组责任分工,统筹全组应急任务开展。 8)疏散事故地点无关人员和车辆,严禁一切和救援无关人员进入警戒区域; 9)配合上级政府应抢救援组织开展应抢救援工作。 (五)医疗救护组职责 1)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在安全地点设置临时医疗救护点,负责对受伤、中毒人员紧抢救治护理工作,并观察其病情发展; 2)负责重伤、病情恶化人员监护工作,并委派人员护送其送院救治,紧急情况下委派专车护送; 3)立即向应急指挥部汇报受伤人员及救护情况; 4)主动学习常见抢救知识,掌握正确安全抢救设施和药品使用方法。 5)组长负责全组责任分工,统筹全组应急任务开展。 6)配合上级政府应抢救援专业抢险救援队伍开展救援。 (六)通讯后勤组职责 1)快速联络应急组织机构各相关责任人,并依据应急指挥部命令拉响报警器、通知全厂职员紧急疏散;必需时通知企业周围单位、人员疏散。 2)依据应急指挥部决定负责向“119”、“110”、“120”等或相关政府职能部门知会情况,请求支援。 3)事故状态时负责各应抢救援队伍、应抢救援指挥部之间通讯通畅,负责灾后检验修复通讯设备工作。 4)负责调用和组织应抢救援过程所需物资器材,保障物资器材供给和现场抢险人员饮水、用餐等; 5)保障社会应抢救援车辆至本厂运输通畅,指挥车辆行驶路线; 6)负责事故发生后善后处理工作,包含和保险企业协调赔偿问题等。 7)组长负责全组责任分工,统筹全组应急任务开展。 8)配合上级政府应抢救援组织开展应抢救援工作。 4、预防和预警 4.1危险源监控 企业从安全管理和安全技术方法两大方面对危险源进行消除、控制、预防。 安全技术方法 1)作业场所设置有机械通风设施,确保作业环境健康; 2)为作业人员配置有防护设施,避免直接接触有害物质; 3)机械设备传动部件设置防护罩; 4)作业场所张贴安全警示标志; 5)做好配电设备防雨水方法,室外部署线路严格穿管,对已经损坏配电柜立即修复; 6)在作业现场对应危险区域设置相对应中毒和窒息、机械伤害、高处坠落、坍塌等安全警示标志; 7)完善存在安全缺点防护栏,并对防护栏不足区域增加防护栏; 8)在轻易产生物体坠落设备平台边缘设置踢脚板,并立即清除设备平台上无须要摆放物料; 9)在通道有架空设备区域设置设备标高,并对输送带支架设置防撞方法(水泥墩和标示语等); 10)在厂区道路机动车运行区域设置限速标示,在转弯路口设置视镜等安全设施; 11)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受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和检修制度,并在受限空间区域设置安全警示口号; 12)按灭火器保护半径为15米要求部署灭火器,并对灭火器进行成对部署。 安全管理方法 1)制订了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2)成立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配置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配置一定数量技术人员; 3)加强对职员安全教育培训; 4)对灭火器材、消火栓和机械设备定时进行安全检验; 5)严禁堵塞安全通道,将堵塞安全通道物料立即清走; 6)物料储存严格根据储存场所储存能力进行储存物料,严禁超量储存物料; 7)根据财务函要求提取和使用安全费用; 8)将各岗位安全操作规程上墙,方便随时提醒现场作业人员,避免错误或违章操作事件发生; 9)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制订受限空间安全管理制度和检修制度。 4.2预警行动 1)预警目标 在本企业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时,并可能危及或已经危及厂内安全时,为使应急指挥机构及相关应急部门能够快速获取警讯,方便立即采取对应方法。 2)预警方法和方法 (1)预警分级 依据事故造成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原因,将预警等级分为以下三个等级: ①车间级预警 发觉有事故发生征兆,或发生事故班组已经开始采取应急处理方法时,车间进入预警状态。 ②企业级预警 事故已经发生,已开启车间级应急响应,企业进入预警状态。 ③社会级预警 事故已经扩大,超出企业能力控制范围,有扩大、发展或影响到企业周围小区趋势,已调动全企业应急力量进行控制,应急总指挥向周围企业、小区、社会救援力量、政府部门发出警报信息,使其能够立即获取警讯,进入预警状态,立即采取应急方法。 (2)预警信息公布方法、内容和步骤 ①预警信息公布方法 当发觉事故征兆时,发觉人可经过大声呼叫、广播等传输事故信息,使车间进入预警状态;当车间已经进入应急响应状态时,车间人员可经过手机、固定电话等向企业应急指挥部报警,企业应急进入预警状态;当事故已经扩大,全企业进行救援时,总指挥可依据救援情况经过拨打110、119、政府部门应急通讯电话、周围企业、小区、外部救援机构电话通知,必需时指派人员上门通知周围企业、小区,使上级应急组织机构进入预警状态。 ②预警信息内容: 预警信息应说明清楚:事故发生时间、岗位、类型;事故已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事故是否有深入扩大趋势。 ③预警信息公布步骤 4.3信息汇报和处理 1)信息汇报和通知 二十四小时有效报警电话:; 拨打“119”和镇消防部门联络; 拨打“120”和镇医院联络; 拨打“122”和镇交管部门联络。 外部救援单位联络电话、政府相关部门联络电话见附件2。 当发生生产安全事故,企业内部事故汇报和处理程序以下: (1)事发觉场人员报警; (2)事发部门责任人接警,开启车间级应急响应,并上报企业应急指挥部; (3)应急指挥部接警,总指挥确定事故等级后,并开启对应等级响应。 2)信息上报 突发生产安全事故时,由车间或部门主管报企业应急指挥中心,尽可能提供救援情况,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了解情况后,决定是否开启企业级应急预案;发生较大突发事故时,企业应急已不能有效控制事故,应由企业应急总指挥立即向?政府及相关应抢救援专业组织汇报,尽可能提供事件相关信息,提议开启?政府应急预案。 汇报内容: (1)发生事故单位、时间、地点; (2)事故简明经过,比如发生火灾物质名称、数量,可能最大影响范围和现场伤亡事故情况等; (3)事故现场应急抢救处理情况和采取方法,事故可控情况及消除或控制所需处理时间等; (4)其它相关事故应抢救援情况,事故可能影响后果、影响范围、发展趋势和现场气象情况等; (5)事故汇报单位、汇报人和联络电话; (6)其它需要补充说明情况。 3)信息传输 当突发事故可能影响到其它单位时,应向公众发出警报信息,宣告全体进入紧急状态。同时经过多种路径向公众发出紧急公告,通知事故性质、对健康影响、自我保护方法、注意事项等,以确保公众能够立即作出自我防护响应。决定实施疏散时,应经过公告确保公众了解疏散相关信息,如疏散时间、路线、随身携带物、交通工具及目标地等。 发出警报、公告等信息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负责。可采取对讲机、电话、公告栏等方法。也可和?政府、公安部门、安监办、新闻媒体一起,使用警笛、警报、广播电视等通知受影响人员和区域。 5、应急响应 5.1 响应分级 l 事故分级 本预案是针对本企业发生安全生产事故而制订,当发生超出本企业响应能力时,由政府部门开启上级政府预案。依据本企业突发生产安全事故立即造成危害程度、发展情况和紧迫性等原因,由高到低划分为Ⅰ级、Ⅱ级二个等级。二级为班组部门级事故,一级为厂级事故;扩大级为社会支援。 l 分级响应 针对企业发生生产安全事故,进行分级响应,即二级事故响应为车间级应急,一级事故响应为企业级应急,超出企业能力响应为社会级应急。具体以下: 二级响应---车间级应急:利用已制订好处理方案进行救援。 当本企业某车间或场所内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对所在区域组成轻微财产损失、人员伤害和环境污染,能够被部门或车间利用正常资源进行处理和控制,或只需动用少许应急力量可处理事故,按制订现场处理方案进行处理。事故现场应急处理由当班主管和企业值班人员进行处理。 一级响应---企业级应急:利用企业各个部门全部资源进行救援。 当发生突发生产安全事故(一级),威胁本企业财产、人员生命时,经企业应急总指挥同意后开启一级应急预案,企业应急总指挥、企业领导赶赴现场,开展应抢救援工作。企业应急指挥机构应开启全企业应急力量全力进行处理,企业各应抢救援小组具体组织负责事件救援和处理工作,并报惠环安委办、公安部门、消防等部门。 5.2响应程序 1)车间应急(二级响应) 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事发地作业人员应按操作规程紧急停止作业,依据事故发生情况立即采取对应应急方法,并汇报当班主管。当班主管抵达现场了解情况后,开启车间级应急,依据预先制订现场处理方案,调动车间或部分部门应急力量对事故进行处理,并应立即向企业应急指挥部总指挥汇报,必需时通知人员疏散。企业应急指挥部总指挥在掌握事故基础情况后,下令各应抢救援小组及各车间、部门进行预警工作。 2)企业级应急(一级) 当本车间或部分部门应急力量不能有效控制事故时,当班主管应立即向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续报。总指挥开启企业级应急响应,依据需要首先调动相邻车间、仓库应急力量进行应抢救援,疏散相邻车间、仓库其它人员。若事故继续扩大,则调动全企业应急力量对事故进行控制和处理。同时总指挥应立即向?安全监督管理局及?安全办汇报。 进入二级响应时,现场总指挥赶赴事故现场组织各应急小组开展力所能及应急行动。 3)社会级应急(扩大) 当事故扩大到社会级时,事故不能有效处理,或有扩大、发展趋势,有可能影响到本行政区域外时,对所在区域可能造成较大财产损失、人员伤亡和环境破坏,企业应抢救援总指挥应提议开启上级政府应急预案,报请?安全办、公安部门、消防部门、环境保护部门等相关部门支援。 5.3人群疏散和撤离 1)需要疏散紧急情况和通知疏散方法 在发生较大生产安全事故时,除负责安全警戒应急人员外全部必需疏散。当事故快速恶化,不可控制时,应直接进行全体疏散避险。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疏散组负责组织进行人员疏散和撤离。 2)事故现场人员清点,撤离方法、方法 由事故现场领导负责组织查点人数。 紧急撤离路线应依据事故现场及应抢救援实际情况选择安全道路撤离。 核实抵达集合点人员名单。 将名单上报企业应急指挥中心,以核实人员伤亡及现场人员救援情况。 3)抢救人员在撤离时汇报 事故应急人员在撤离前,各抢险组长将抢救人员人数及受伤情况汇报企业应抢救援指挥中心。 4)异常情况下应抢救援抢险人员撤离条件: (1)事故快速恶化时; (2)事故将严重危及抢险人员生命时; (3)火势较大时,火灾无法控制时; (4)厂房建筑有塌倒危险时; 现场抢险人员在上述现象出现时,应立即撤离现场,预防救援人员伤亡,同时应将相关情况报企业应急指挥中心。 5)疏散路线 企业预警应急需清点事故发生现场工作人员并集合、撤离事故发生现场,根据职员名册点名清点现场人员,组织人员从事故现场安全通道快速地有秩序地安全撤离。 紧急撤离路线依据实际情况可从厂区内道路撤离至厂区大门或大门前工业区道路集合。在撤离现场时,各岗位人员应按企业疏散指示牌提醒路线快速撤出现场至安全地点集合,企业疏散路线图见附件。 5.4现场处理方案 现场处理方案是针对具体装置、设施或危险性较大场所、岗位所制订应急处理方法。针对本企业较易发生事故编制现场处理方案,具体可见附件一。 5.5应急结束 为了确定应急解除结束条件,及在事故预警解除以后,保障疏散群众安全有序地返回居住、工作地点,恢复正常工作和生活,制订本程序。 1)解除事故预警条件 (1)企业内突发事故已得到有效控制,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已确定该事故危险目标对周围组成影响已消除。 (2)场外影响区域清理工作已完成。 (3)当事故对周围环境影响已降至要求限值以内。 由应急总指挥公布应急终止命令,各专业应急队伍组组长通知自己队员应急终止。 2)事故上报情况事项 事故结束后,发生事故所在车间主管人员应将发生事故时间、地点;人员伤亡情况;抢救救援情况等上报给安全部门,再层层递交。 3)应急工作总结 恢复工作完成后,企业应急机构应对救援工作总结,并按本预案奖励和责任程序提出对有功人员进行奖励,对渎职人员进行处理意见,连同总结报政府相关部门。 6、信息公布 由政府部门指定专员公布 7、后期处理 7.1污染物处理 将搜集泄漏物运至废物处理场所或有资质单位进行处理。用消防水冲洗剩下少许物料,冲洗水进行搜集。 抢险人员应穿防护服等防护用具。 事故现场污染物处理工作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负责组织车间班长、维修人员和在场作业人员进行处理。 对突发性事故造成环境污染事故,应由?环境保护部门组织环境保护方面教授指导抢险救援组进行现场清洁、净化等工作。 较大突发生产安全事故开启?政府应急预案,经?政府及?安全生产应急指挥中心同意,由企业委托有资质专业环境保护处理企业对现场污染物进行处理。 7.2事故后果影响消除 1)应急指挥中心确定事故已经消除或得到有效控制,事故危险目标对周围区域造成影响已消除。 2)应急指挥中心组织开展对事故现场及周围区域清理工作。在事故应抢救援工作结束后,经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同意,通知相关部门、周围小区及人员事故危险已解除,并开始现场净化和恢复。 7.3生产秩序恢复 1)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负责指挥对现场依次清扫、清洁、整理、整理、检验生产设备是否完好,是否能正常运行。 2)汇报场外应急组织;通报应急后援单位。 3)由企业应抢救援抢险人员及维修人员检验确定全部电器设备开关是否闭合,并逐一打开主电源、照明开关、紧急通道指示灯,检验事故现场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更换损坏和不能继续使用安全器材。 安全器材和生产设施检验能够投入使用后,确定紧急情况结束,危险已经消除,恢复正常生产。恢复损坏区域水电等供给。 4)当应抢救援行动已经有效控制了紧急情况时,由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决定是否重新进入。在重新进入之前,各救援小组须搜集全部相关紧急情况特征和现在情况信息。并立即汇报企业应急指挥中心总指挥,总指挥要随时了解危险情况、救援情况,慎重作出决议。 7.4善后赔偿 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应该依法负担赔偿责任。 应抢救援工作结束后,由企业会同?政府相关部门依据国家相关要求对事故灾难群众、受伤人员进行善后处理,做好善后赔偿工作。 7.5抢险过程和应抢救援能力评定及应急预案修订 一、能力评定 应急指挥机构在事故预警解除或应抢救援结束后,应召开会议,组织企业应抢救援相关人员或聘用教授到企业事故现场考察,并对企业应抢救援能力进行评定。 二、应急预案修订 本预案由应急指挥机构总指挥组织修订。 伴随应抢救援相关法律、法规制订、修改和完善,和实施过程中发觉存在问题或出现新情况,应急指挥机构应立即修订和完善本预案。 有下列情形之一,应急预案应该立即修订: (1)企业因吞并、重组、转制等造成隶属关系、经营方法、法定代表人发生改变; (2)企业生产工艺和技术发生改变; (3)周围环境发生改变,形成新重大危险源; (4)应急组织指挥体系或职责已经调整; (5)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发生改变; (6)应急预案演练评定汇报要求修订; (7)应急预案管理部门要求修订。 应依据实际立即对已发放预案进行更新,确保各部门得到应急预案为最新状态。 应急预案修订应作好修改统计,修改后预案应重新出版,并发放到企业应抢救援组织相关部门和人员。 8、保障方法 8.1通信和信息保障 企业消防设施配置图、工艺步骤图、平面部署图和周围地域图、气象资料、相关安全技术资料、互救信息等张贴于企业办公区内,其复印件保留于企业办公室立案。 ·通信电话 1)正常上班报警电话:企业值班联络电话: 2)节假日及下班后报警电话:节假日及下班后报警联络电话见“企业应急指挥机构组成人员及通讯录。” ·通信设备 1)采取有线和无线两套系统配合使用,即固定电话、手机和对讲机等。 2)企业应抢救援指挥中心和各应急小组之间、上级专业抢险救援组之间配置对讲机、喊话器等进行联络。 8.2应急队伍保障 1)企业管理人员、企业职员依据工作性质及岗位情况,作为应抢救援组织各组组员。并接收基础应抢救援知识培训,在紧急状态下参与现场救护。 2)应急总指挥、副总指挥、及-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混凝土 搅拌 生产 企业 安全事故 应急 专题 预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