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国画线性语言的传统陶瓷人物雕塑“以线造型”研究——以何朝宗瓷塑观音的线性语言分析为例.pdf
《基于中国画线性语言的传统陶瓷人物雕塑“以线造型”研究——以何朝宗瓷塑观音的线性语言分析为例.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中国画线性语言的传统陶瓷人物雕塑“以线造型”研究——以何朝宗瓷塑观音的线性语言分析为例.pdf(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陶瓷含報Vol.44No.4第44卷,第4期2023年8 月D0I:10.13957/ki.tcxb.2023.04.024引文格式:李玲玲基于中国画线性语言的传统陶瓷人物雕塑“以线造型”研究一一以何朝宗瓷塑观音的线性语言分析为例J陶瓷学报,2 0 2 3,44(4):8 16-8 2 2.LI Lingling.“Modeling with Lines of the traditional ceramic figure sculpture based on linear language of chinesepaintingTaking the linear language analysi
2、s of He Chaozongs ceramic figure sculpture Guanyin as an example J.Journal of Ceramics,2023,44(4):816-822.Journal of CeramicsAug.2023基于中国画线性语言的传统陶瓷人物雕塑“以线造型”研究一一以何朝宗瓷塑观音的线性语言分析为例李玲玲(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广东佛山52 8 0 0 0)摘要:传统陶瓷人物雕塑传承中国画的线性语言,形成了“以线造型”的艺术特色。以中国画的线性语言为参照,分析其丰富内涵。以明代何朝宗的瓷塑观音为样本,从线性语言建构造型的意象性、线的书法意味主
3、导造型形式之美、弧线审美阐释瓷塑的情感魅力三个方面对传统陶瓷人物雕塑的“以线造型”进行研究,并探讨了何朝宗瓷塑之“以线造型”对当代陶瓷人物雕塑发展的启示。关键词:线性语言;传统陶瓷人物雕塑;以线造型;意象;书法意味;情感中图分类号:TQ174.74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 0 0-2 2 7 8(2 0 2 3)0 4-0 8 16-0 7“Modeling with Lines of the Traditional Ceramic Figure SculptureBased on Linear Language of Chinese PaintingTaking the LinearLa
4、nguage Analysis of He Chaozongs Ceramic Figure SculptureGuanyin as an ExampleLI Lingling(Foshan University,Foshan 528000,Guangdong,China)Abstract:Traditional ceramic figure sculpture inherits the linear language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forms an artistic feature of“modeling with lines.The linear lang
5、uage of Chinese painting is taken as the reference system,where its rich connotation isanalyzed.Taking ceramic figure sculpture“Guanyin of He Chaozong,of the Ming Dynasty,as an sample,the concreteembodiment of“modeling with lines in traditional ceramic figure sculpture was studied,which three aspect
6、s can besummarized,i.e.,(i)the image modeling based on linear language,(i)constructing the beauty of form with calligraphyconsciousness and(ii)expressing emotions with curve.At the same time,the inspiration of“modeling with lines of HeChaozongs porcelain sculptur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contemporary
7、 ceramic figure sculpture is analyzed.Key words:linear language;traditional ceramic figure sculpture;modelling with lines;imagery;calligraphy consciousness;emotion.收稿日期:2 0 2 2-0 8-30。基金项目: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十三五”规划2 0 2 0 年度项目(GD20XYS43)。通信联系人:李玲玲(197 6-),女,硕士,教授。修订日期:2 0 2 3-0 6-0 2。Received date:2022-08-30
8、.Correspondent author:LI Lingling(1976-),Female,Master,Professor.E-mail:Revised date:2023-06-02.第44卷第4期0引言石鲁先生谈及中国画方法论时曾说过“线化为笔,以立形质、以传神情、以抒气韵,线虽简,然以其抑扬顿挫之变而化众美”1。“线”是中国画的造型手段,“以线造型”深入中华民族的审美心理,构筑了民族化的艺术表达方式及情感结构,在世界艺术史上展现出独具特色的审美风范。自古以来“绘塑不分”,传统陶瓷人物雕塑在中国画的滋养下继承线性语言的艺术基因,奠定了“以线造型”的艺术传统。纵观陶瓷人物雕塑的发展历史
9、,明代何朝宗开创的“何派”瓷塑艺术,以“塑容绘质”的艺术特色,开启了陶瓷人物雕塑划时代的篇章。立体化的“线性”语言与温润尔雅的陶瓷材料之美相得益彰,在形而上的层面昭示着民族的审美与艺术精神。“何派”瓷塑艺术从形式到内涵构筑了一套民族化范式,推动传统陶瓷人物雕塑达到了登峰造极的境界。时至今日,全球化将传统艺术带人了错综复杂的文化背景。文化全球化浪潮之下当代陶瓷人物雕塑越来越偏离民族的艺术语言与价值体系,艺术的民族性发可危。作为被中国画哺育成长的艺术形式,陶瓷人物雕塑的民族化发展尤其要回归“线性”语言的自觉。本文以中国画线性语言为参照系,探索“以线造型”的丰富内涵;以明代何朝宗的传世作品为分析样本
10、,细细品读那些旷世绝伦的瓷塑中所蕴藏的“线性”语言,以古鉴今,以期能在当代陶瓷人物雕塑民族化复兴的漫漫征途中点燃星星之火。1中国画线性语言的丰富内涵1.1基于线性思维形成意象性造型观线性思维似乎是我们祖先与生俱来的一种意识,石器时代彩陶上那些稚拙的线性纹饰,向人们展示了古人轻松自如地将身边所见的物象线性化为一种可观的艺术形式的能力。如果说使用简略、粗率的线条是少儿时期在人类认识世界过程中的共性行为,不足以印证中华民族艺术线性意识发端的话,那么战国至秦汉时期的帛画、墓室壁画、画像砖等,已经表现出相当程度的线性思维的自觉。线性意识从简单的轮廓渗透到内部结构,那些优美的线性组合节奏体现了人们利用线性
11、思维对客观物象进行解构与重组的强烈意识。线从认识功能到审美功能,这足以证实中华民族选择了线性的语言,将它从原始的应用上升到独李玲玲:基于中国画线性语言的传统陶瓷人物雕塑“以线造型”研究语言意象造型之美最有力的注解。1.2线的书法意味宗白华认为“引书法人画乃成中国画的第一特点”6 。毋庸置疑书法是纯粹的线条美的艺术。潘天寿曾说过,“把书法中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线应用于绘画上,就使中国画的线具有千变万化的笔817立的审美特质。魏晋时期的卷轴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意义,这个时期的绘画将非线性的物象进一步纳人线性语言的表现范畴,如“云”的创造,古人抓住了它飘忽往复的品性,用“线”进行了“意象性
12、”的再现,将飘缈的物象加工成可视的线性艺术形式。这意味着线性语言能够表现整个可视、可感的世界,标志着线性语言系统基本完善和成熟2 。线性语言的发展过程既奠定了传统绘画基本的表现形式,也奠定了其“意象性”的艺术特色。与西方现实主义再现式的艺术观念不同,传统绘画中物象的线性化并不囿于对象的束缚,人们以自由想象从多重维度找寻契合物象神韵与主观情思的形式。古人用“意象”来描述这种客观形象与主观情思融合交织而成的具有某种意蕴的艺术形象。“意象性”足以代表传统绘画线性语言的特质,千百年来,那些复杂的形式演进万变不离其宗,总是根源于线性语言的内核而表现出意象造型的特性。易经系辞云:“圣人立象以尽意。”3 道
13、出了意象造型的艺术境界并不是追求物象之真,而是“寻象以观意”4,超越对物象形、质、空间等的表述,用艺术语言去表现物象的内在规律、生命活力,述说主体的情感、理想和内在气质。宋代李公麟发展了一种独特的绘画形式-白描画,标志着中国画的线描发展到最高最纯的境界5。白描用“线性”的视角观察世界,用“线性”思维方式过滤并超越视觉经验,将物象之形转换为一种基于主观意识解读的线性形式。通过线条形、质、经营位置的考量,达到了“不施丹青而光彩动人”的效果。线虽来自物象的轮廓、结构与形体息息相关,但它却不是结构或体积表现的衍生物,而是经过作者的主观情思的注入及艺术加工依据物象的特征与风貌提炼而来,具有高度概括、简练
14、的特性。李公麟的五马图被誉为“宋画第一”,精简的笔线用纯粹的线性语言传达出强大的艺术感染力。简洁而流畅的廖寒数笔描绘出五匹形体、神态各异的骏马,特别是从马背到臀部的线极其精练,一根线条就足以将骠肥体壮的形体美描绘得淋漓尽致,可谓对线性一一陶瓷含報2023年8 月818情墨趣,形成具有高度艺术性的线条美。”7 唐代张彦远在历代名画记中明确提出了书画同源的主张,他说,“骨气形似皆本于立意而归乎用笔,故工画者多善书。”8 共同的工具及行笔技术因素奠定了书法与绘画互通的基础。早在唐代以前,人们就已经关注书法的用笔、形式、意蕴对绘画的启示,探索以书入画丰富绘画的线性语言,及至书法技法、书法精神与绘画语言
15、经历漫长过程而完美融合。从以书入画逐步演进的历程中可以参悟到绘画线性语言不断扩张的形式及内涵。东晋顾恺之以“紧劲联绵”的高古游丝描开创笔法先河。南朝张僧依卫夫人笔阵图,引书法之“点、曳、祈、拂”人画,用笔讲究起落、停顿,“一点一画,别是一巧”9。唐代吴道子进一步追求书写一样多变的笔法,在绘画中体验“书写”轻重疾徐的节奏。他在天王送子图中用线如莼菜条,笔的提按、笔锋使转,赋予线条粗细、刚柔、长短、虚实的变化,极具节奏感和表现力;加之“状若旋风”地自信挥毫,线条笔势圆转、似断还续,展现出“天衣飞扬、满壁风动”10 的气势。元代著名画家、书法家赵孟的题画诗“石如飞白木如,写竹还应八法通”,揭示了元代
16、绘画进一步引进书法精神,从笔法探索上升到依据线的形式、精神对客观物象进行主观创造。李泽厚在美的历程中讲道,“从元画开始,强调笔墨,重视书法趣味,成为一大特色。它表现了一种净化了的审美趣味和美的理想。”线条脱离对物象形象的依赖,线的形、质拥有了独立的艺术审美价值。如绘画借鉴书法个性化的线性特征,推演出具有丰富审美表现力的“十八描”,使每一根线条都散布着书法的气韵。不仅如此,书法作为一种纯粹的线性艺术形式,摆脱客观物象的负累,专注于自身形式、结构、节律的审美追求,为绘画艺术形式语言的探索开拓了广阔的空间。如,“计白当黑”贯穿于书写过程,这一意识和行为体现了独特的东方美学思想,即“白”是一种“空”的
17、概念,这将空间中的虚无与有形的笔画在运动过程中建立起了相互依存的关系12 。书法的结体、章法等布局谋篇的原则,如主宾之序、节奏之美、疏密聚散、开合呼应、“计白当黑”等意匠的惨淡经营,都为传统绘画线性语言挣脱“形”的束缚、自由地以形式美的原则为重新组构艺术形象提供了借鉴价值。线性语言将审美价值基点转移到纯粹的形而上的追求,无数线条错落互生,流出万象之美,创造了中国特有的“有意味的形式”。1.3丝线的审美品质与中国画的精神、情感境界庄子日:“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13道家将对现实人生理想境界的体认升华为以“天人合一”为基底的艺术精神,并构成了中国艺术精神的主体。传统艺术所追求的境界必然是以
18、充满生机的自然为基础,“乘天地之正”14,以展示万物自在自为的生命状态。这也就意味着传统艺术线性语言在探索将物象之形、构转化为线性元素的历程中,始终遵循着阐扬无限的生命活力的价值指引。自艺术萌芽之初,线所表现的就是一种体现天地化育万物的生机,即生命的运动形态。因此,对力、运动、生命活力的崇尚是我们审视传统绘画线条最潜在的审美动机,而这一动机暗暗操控着我们对中国绘画线条视觉呈现形态的要求2 。线表现出的“枯”“润”“软”“硬”“钢”“柔”等,都旨在传达对象鲜活的神韵,通过笔法控制使线条达到足以表现客观物象之生命力的高度,因而追求苍劲、圆润、轻隽、饱满、挺括、柔韧等生命品格。黄宾虹在画法要旨中总结
19、出“平、留、圆、重、变”的用笔之法15。“五笔”之论对线条提出了如“锥画沙”、“屋漏痕”、“折钗股”、“高山坠石”等的品质要求,自觉地将对自然生命活力特征的认识和把握投射到笔法及线条之形质。对于艺术创作,唐代画家张提出了“外师造化,中得心源”16 的理论。所谓“心源”,不仅包含由“心”所悟的艺术之道,还包含了艺术追求的“心性”,即情感。吕凤子在中国画法研究一书中写道,“中国画一定要以渗透作者情意的力为基质。”17 线性语言不只是描绘客观形态的工具,更是表达艺术主体情感的手段。线除了表现自然生命之道,因主体的心性与艺术体悟之别,笔下之线必然以独具特色的形貌与节奏体现出个性化的生命境界。线融进了艺
20、术家的自我与情感,那些急徐、曲直、刚柔、顺畅或顿挫等丰富的形式,如同“话语”一般,既诉说着物象的生命节奏,又以独特的“语调”抒发着主体的精神气质。“语调”中既渗透着主体参悟人生的痕迹,又饱含了对客观物象当下的情感。如陈洪绶的钟道像用极其古拙质朴的线条描绘人物衣纹,用笔如高山坠石般顿挫有力,在烘托钟刚烈不屈的性格特征的同时,行笔走线间似乎又流露出陈洪绶孤傲强的秉性。而清代任伯年的喜从天降,虽亦为描绘钟题材,但任伯年用流畅有力的钉头鼠尾描人画,充满激情的迅急行笔,线条刚柔并济、起回旋,为人物形象增添了潇洒、飘逸之姿。第44卷第4期2何朝宗瓷塑观音之“以线造型”2.1基基于线性语言建构造型的意象性传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中国画 线性 语言 传统 陶瓷 人物 雕塑 造型 研究 朝宗瓷塑 观音 分析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链接地址:https://www.zixin.com.cn/doc/23577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