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中医整体观探讨“心胃同治”理论.pdf
《基于中医整体观探讨“心胃同治”理论.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基于中医整体观探讨“心胃同治”理论.pdf(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临证验案】基于中医整体观探讨“心胃同治”理论孔令旗1,孔军辉2,王 静1,张楠楠1,修晟尧1,李天力1,杨青澍1,刘文慧1,常佩芬1(1.北京中医药大学东直门医院,北京 100700;2.北京中医药大学管理学院,北京 100029)摘要:中医整体观认为人体五脏一体、形神一体,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四肢百骸、经络脏腑均密切相关,心、胃在此中医整体观的认识下,存在极大相关性。本文探讨了心、胃之间的位置联系、经络联系、功能联系,及基于位置、经络、功能联系的症状联系和治疗联系,认为这是“心胃同治”的基础;并从现代医学角度,探讨心血管疾病与胃肠疾病之间存在联系的机制;以此希望为中医“心胃同治”法治疗心
2、系、脾胃系疾病,扩展“心胃同治”治法的应用范畴提供一定的参考。关键词:整体观;藏象;心胃同病;心胃同治 中图分类号:R24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250(2023)08-1376-04基金项目: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业务建设科研专项(JDZX2015009);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0SRB008)作者简介:孔令旗(1996-),男,在读硕士研究生,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通讯作者:常佩芬(1972-),女,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从事中西医结合防治心血管疾病研究,E-mail:。中医认识人体从整体观出发,强调五脏一体、形神一体,这是中医的特色思想
3、之一。机体通过经络系统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形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心、胃相关即属其中。心、胃两脏具有关联性,其所产生的疾病,会相互影响,故在治疗上也常常同时治疗,即心胃同治。心胃同治源于黄帝内经,用于指导心、胃体表部位疼痛性疾病的治疗。随着历代医家对疾病的认识逐渐加深和理论不断发展,现代医家对于人体生理病理的认识技术逐渐提高,心胃同治这一治法被用于心系、脾胃系等诸多疾病。笔者在跟师学习及临床实践中发现,许多心血管病、胃肠病患者在经心胃同治理论指导的治疗后,症状明显改善,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目前,心胃同治的研究尚不全面,而心血管病和胃肠病的学科交叉日益频繁和紧密1,因此,本文对心胃同治的
4、理论基础及临床应用进行系统探讨。1 心、胃之联系心、胃之间的联系是心胃同治的基础。中医藏象学中,心、胃的功能包括心主神明、心主血脉与胃主受纳、胃主腐熟。因脾胃互为表里,尚涵盖了部分脾主运化的功能;又因胃主通降,还包含了小肠将食物残渣下输于大肠及大肠传化糟粕的功能2。基于中医藏象学和现代医学的认识,中医心胃相关的内涵包括了脑、心、胃和肠道等脏器的生理与病理联系。1.1 位置联系心居于上焦胸腔,膈膜之上,有心包卫护于外。胃居于中焦,膈膜之下,古人常用“心下”指代胃脘部位。灵枢营卫生会言“上焦出于胃上口,并咽以上,贯膈,而布胸中中焦亦并胃中,出上焦之后”。郑寿全在医法圆通说“心居膈膜之上,下一寸即胃
5、口,胃口离心不远”3。均表明心、胃在位置上十分接近,分居膈膜上下。杂病源流犀烛曰“脾也者,心君储精待用之府也。赡运用,散精微,为胃行精液,故其位即在广明之下,与心紧切相承”4。以君下关系阐明了心、胃的位置联系和功能联系。证治准绳心痛胃脘痛说“胃脘之受邪,非止其自病者多,然胃脘逼近于心,移其邪上攻于心,为痛者亦多”5。进一步说明,心、胃之间可以通过相近的位置联系,传导病邪,产生症状。1.2 经络联系经络是运行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心、胃之间通过经络,直接或间接地产生联系,此即心胃之间功能联系的基础。黄帝内经载“胃之大络,名曰虚里,贯膈络肺,出于左乳下,其动应衣(手),脉宗气也”
6、(素问平人气象论篇)、“足阳明之正,上至髀,入于腹里,属胃,散之脾,上通于心”(灵枢经别)、“脾足太阴之脉其支者,复从胃,别上膈,注心中”(灵枢经脉)、“手少阴之筋,起于小指之内侧挟乳里,结于胸中,循贲,下系于脐”(灵枢经筋)。可见心、胃在经脉上存在联系,脾经之支脉也经过胃注入了心中,间接使二者产生联系。灵枢经脉中还有“胃足阳明之脉其直者,从缺盆下乳内廉”。“从缺盆下乳内廉”所涉及的体表部位,与心前区存在诸多交集,进一步表明胃通过经络与心前区相联系。1.3 功能联系心属火,胃属土,火能生土,故心、胃属母子相生关系,火温煦土以促进其运化功能,土得火滋则防止心火过于亢盛。五行生克异常时,则会出现母
7、病及子、子病犯母,即心病及胃、胃病及心的心胃同病的6731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 2023 年 8 月第 29 卷第 8 期Aug 2023 Vol.29.No.8病理状态。脾胃论说“饮食失节,寒温不适,脾胃乃伤,此因喜怒忧恐,损耗元气,资助心火。火与元气不两立,火胜则乘其土位,此所以病也”6。表明饮食不节、寒温刺激等多种病因可以损伤脾胃和滋生心火,而心火亢盛又会损及脾胃。心、胃对气血生成具有重要作用。饮食入于胃,经运化后,产生的气为人体的生命活动提供能量基础,如宗气可“贯心脉而行呼吸”,具有助心行血、维持呼吸功能之作用。素问经脉
8、别论篇所云“食气入胃,浊气归心,淫精于脉”。“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表明心通过借助胃的运化生成血液,正所谓“奉心化赤”。心、胃在精神情志活动中相互影响。藏象学说中“五脏藏神”理论阐明了五种精神活动分别和五脏相关,其中“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揭示心对各种精神活动发挥着最高级的调节作用,即“心主神明”,故灵枢口问说“悲哀忧愁则心动,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脾胃作为气机之枢纽,发挥升清降浊的作用7,气机顺则脾胃和。气机可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情绪精神活动,如素问举痛论篇所说“百病皆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1.4 症状联系因为位置相近、经络相通
9、,使得心、胃的病变反应在体表的位置相近,难以区分,甚或混为一谈。素问六元正纪大论篇言“木郁之发民病胃脘当心而痛”。灵枢厥病“厥心痛,腹胀胸满,心尤痛甚,胃心痛也”。仁斋直指“心之包络,与胃口相应,往往脾痛连心”8。均表明胃痛、心痛难以区分,故古代常将心痛与胃痛并称心胃痛、胃心痛。丹溪心法更直言“心痛即胃脘痛”9。心系疾病发作时常伴见胃系症状,素问宣明五气论篇 和灵枢九针论 等篇提出“心主噫”,“噫”指胃气因阻郁而上升时有声,病机与心系疾病发作时经气逆乱,使胃气上逆有关10。灵枢口问提出“噫者,补足太阴、阳明”,提示从脾胃论治心系疾病及伴见的胃系症状。素问至真要大论篇载“寒厥入胃,则内生心痛”。
10、寒邪入胃,可通过经络和位置联系,引起心痛。症因脉治言“饮食不节,饥饱损伤,痰凝血滞,中焦混浊,则闭食闷痛之症作矣”11。表明饮食因素可以通过脾胃中焦引起或加重心系症状。胃系疾病发作时也常引起心系症状,胃心综合征是其代表1,指因消化不良、食道裂孔疝等反射性引起心血管系统功能紊乱,如心前区疼痛、心律失常等,往往应用解痉止酸药物可获缓解。心主神明,与情志密切相关。素问举痛论篇明确提出怒、喜、悲、恐、惊、思等情志太过可影响气机,严重时使气机逆乱,而气机逆乱会进一步影响神志,可见癫狂等病证。饮食不节,脾胃之升清降浊功能失调,浊阴之气不降反升,逆乱于心,使神志发生异常,如世补斋医书阳明病论所言“从来神昏之
11、病悉属胃家”12。此外,素问逆调论篇中“胃不和则卧不安”也表明“胃不和”可致邪扰心神,从而发生睡眠障碍。1.5 治疗联系早期对心、胃疾病因难以界别,常共同治疗,如金匮要略中有治疗含心、胃痛在内的九痛丸13。后世的一些医家在努力鉴别诊断和论治心痛与胃痛,但直到清代医学心悟这类医学“教材”中,对胃脘痛的治疗提出“治法与心痛相仿”,腹痛“辨法亦与心痛相符”,全书除停食、搅肠痧、腹内痈等特异性疾病外,心痛、胃脘痛、腹痛等均采用了几乎相同的辨证思路与方药14。由此可以看出心痛、胃痛仍在采取相似的治法,而这些不同疾病采用相似治法的行为并没有违背中医的理论,正是中医辨证论治特色的体现。脾胃功能低下,气血生化
12、乏源,阳气不振,可致心悸怔忡、心衰、健忘、胸痹、疲劳15-16,常用小建中汤、生脉散、归脾汤、人参汤17;使水液失于运化停聚体内造成痰饮、心衰、水肿,常用苓桂术甘汤;水化为痰浊积于胸中造成胸痹心痛、心悸,痰扰于神致癫痫,常用瓜蒌薤白白酒汤、瓜蒌薤白半夏汤、六君汤等;扰于心神造成不寐,常用半夏秫米汤、黄连温胆汤等。情志失调致气机郁滞或逆乱,克犯脾胃,可致胃痛、痞满、呃逆、便秘等病,治疗常以柴胡疏肝散、四逆散、逍遥散、越鞠丸、枳术丸、五磨饮子、保和丸等方。心、胃之气血生成与输布调节的功能障碍产生瘀血,常用丹参饮、桃红四物汤等活血化瘀18。灵枢的厥病经脉杂病邪气脏腑病形等篇中,可见广泛使用手厥阴心包
13、经、手少阴心经及足太阴脾经的太白、大都,足阳明胃经的足三里等穴治疗心胃同病。后世则如八脉交会穴中的公孙、内关配穴更是心胃同治的代表,两穴配伍以加强足太阴、手厥阴、冲脉、阴维脉四者的联系沟通,主治膈肌上下的胃、心、胸疾病,广泛用于痛证、心悸、胸痹、呃逆、呕吐、郁病、不寐等疾病19-20。2 现代医学认识现代研究发现,大脑、心脏、胃肠道之间在神经支配、物质代谢等多方面存在关联2,21-22,这与心胃同治的内涵基本相同。心脏的节律、功能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自主神经的调控,其中的星状神经节与多支胸内神经及皮肤相连,是支配心脏交感神经的主要来源23。皮肤交感神经与支配心脏的神经的同源性,被认为是通过针刺内关
14、、神门等穴位治疗心律失常的机制之一。胃肠道能够同时被中枢神经、肠神经及自主神经系统调控,其周围的神经也可将各感受器的信息传到相应的脊髓、延髓等神经中枢,分析归纳后将信息送至相应效应器24。77312023 年 8 月第 29 卷第 8 期Aug 2023 Vol.29.No.8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Journal of Basic Chinese Medicine窦性起搏点所在的右心房后壁和食道由仅约5 mm 的结缔组织隔开,在该组织层中,包含淋巴结和食管旁神经丛等结构。食道、胃受到化学、电及机械刺激后,可触发胃酸反流,从而引起局部炎症并改变食管黏膜的自主神经支配25,改变自主神经的平衡,进而
15、引起心脏相关的症状,如心房颤动等心律失常、食管源性胸痛等,并可通过前述机制反射性引起冠脉血流灌注减少而诱发心绞痛。有研究表明,经质子泵抑制剂 PPI 抑酸治疗后,可能有助于改善心房颤动相关症状,并使部分患者从心房颤动转换为窦性心律26。该结果进一步验证心、胃之间存在联系。资料显示,消化道受到刺激产生的炎症因子可介导冠脉和其他动脉的动脉粥样硬化形成和进展,还可以诱发伴有斑块破裂的急性冠脉综合征;或介导房颤的病理过程26-27。近期研究证实中枢系统可以通过动脉-脑回路,以神经-免疫-血管的相互作用共同促进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28。肠心脑轴机制解释了中枢神经系统与胃肠道之间,通过神经、内分泌、免疫、肠
16、道菌群进行相互作用的双向信息反馈环路,被发现与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29,可以促进许多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进展。近期的研究也显示,大脑以肠脑轴为核心,启动了恶心呕吐机制,这或揭示了“心主噫”更高层次的机制30。大脑、心脏、胃肠道的互相作用过程中,以脑肠肽为代表的物质发挥了重要的介导作用。脑肠肽是一类双重分布于神经系统及胃肠道的小分子多肽物质,主要包括胃肠激素、胃肠神经肽、神经肽三类,是脑肠轴的重要组成部分,具体包括胃饥饿素、5-羟色胺、降钙素基因相关肽、一氧化氮、神经降压素等31。其中如胃饥饿素,是生长激素促分泌素受体的内源性配体,可以间接促进生长激素释放和促进食欲,主要由
17、胃产生,通过调节自主神经系统、激活副交感神经来介导心脏疾病的治疗,如减轻心脏肥大、肺动脉高压,对梗死后的心脏发挥抗炎作用,改善心律失常、心脏功能等32-33。肠道菌群可通过代谢产物直接或间接影响心、脑功能,其中,三甲胺-N-氧化物(TMAO)是目前的研究热点之一。TMAO 是膳食中的胆碱、肉碱等物质经肠道微生物代谢产生的产物,研究表明其参与了高血压、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心肌梗死、心力衰竭等多种疾病的病理过程,并且可以作为心血管风险标志物预测患者的不良事件34。此外,心血管疾病患者常使用阿司匹林或(和)氯吡格雷进行抗血小板治疗,长期服用可能造成胃肠道黏膜损伤、临床出血35。钙通道阻滞剂(CCB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基于 中医 整体 探讨 同治 理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