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试题习题练习题考试题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doc
《地理试题习题练习题考试题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理试题习题练习题考试题七年级第一章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doc(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初中同步训练—七年级(上册)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形状: 平均半径 赤道周长 地球表面积 知识网络: 地球的形 状和大小 概念: 特点: 经度划分 本初子午线 东西半球划分 经线和经度 经纬网 地球 概念: 特征: 纬度划分 高、中、低纬度划分 纬度和纬度 方向 周期 速度 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地球和地图 地球的自转 地球的运动 方向 周期 速度 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 地球的公转 地形图的判读 地图的基本要素 比例尺 方向 图例 地图的种类 地图信息的获取 从地图上获取信息 地面高度的计算方法 等高线地形图 分层设色地形图 图例 地图 重点难点: 重点:地球形状和大小、经线与纬线、经度与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和南北半球的划分、用经纬度定位;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和昼夜交替现象;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和四季的形成;地图的方向和比例尺、五种地形类型的概念、等高线地形图。 难点:经度和纬度的划分、东西半球的划分、用经纬网定位位置;四季的形成;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等高线地形图。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知识归纳: 一、地球: 1.形状:两极部位稍扁的不规则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周长为4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千米。 二、纬线和纬度: 1.纬线 概念:在地球仪上,顺着东西方向环绕地球仪一周的圆圈,叫纬线。 形状:呈圆形 长度:不等,赤道最长,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 特点: 2.纬度: 划分:赤道为0度,以北为北纬(N),以南为南纬度(S)。 特殊纬线:0°纬线最长,是南北半球的分界线。 高、中、低纬度的划分:0°-30°为低纬度地区,30°-60°为中纬度地区,60°-90°为高纬度地区。 23.5°:回归线,热带、温带分界线,有无直射现象的分界线。 66.5°:极圈,寒带和温带的分界线,有无极昼极夜现象的分界线。 三、经线和经度: 1.经线 概念:在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并同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叫经线,又叫子午线。 形状:呈半圆形 长度:相等 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特点 2.经度: 划分:本初子午线定为0°,即通过英国首都伦敦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那条经线。此线以东到180°为东经,此线以西到180°为西经。 特殊经线: 0°经线:为东西经分界线。 180°经线:东西经分界线,国际日期分界线。 20°W:东西半球分界线,以西为西半球,以东为东半球。 160°E:东西半球分界线,以东西半球,以西为东半球。 四、方法规律: 1.经度的判断:按地球自转方向,度数逐渐增大为东经,相反,逐渐减小的为西经 2.纬度的判断:自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的为南纬,逐渐减小的北纬。 3.地球仪上的地轴、两极、经纬线、经纬度、经纬网都假想的,在实际的地球上并不存在。 4.两条正相对的经线构成经线圈,其经度和为180°,一条是东经,另一条则为西经;两条纬度相同的纬线,其长度相等,一条是北纬,另一条是南纬。 5.既不在同一条经线,也在不同一条纬线上的两点,其东西方向的判断应取二者经度差小于180°的一侧来确定。 6.所有纬线都相互平行,纬度相差1°,距离相差约111千米;所有经线都交于南、北两极点,经度相差1°,距离大小不等,其中赤道上经度相差1°,距离相差111千米。 基础训练: 一、填空题 1.最早提出地球是圆形这一想法的,是公元前五六世纪的希腊哲学家,葡 萄牙的航海家用实践证明地球是个球体。 2.地球的平均半径为千米,赤道最大周长约万千米,地球表面积为亿平方千米。 3.0°经线和纬线,180°经线各有条,其余度数相等的经线、纬线各有条。 4.地球里并没有一根地轴,是人们假想的。地轴穿过地心,与地球表面相交于两点,其北 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其南段与地球表面的交点为 。 5. 0°经线以东是经,0°经线以西是经。 6.北京的地理坐标是116°E,40°N,它位于半球, 半球。 7.赤道是地球上的纬线,它的纬度为度。从赤道到北极为 半球,从赤道到两极为半球,我国领土位于 半球。 8.南北半球以来划分,而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则是以和组成的经线圈 9.经线是连接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 10.地球仪:人们仿照的形状,按照一定的把它缩小,制作成 的模型。 11.经度的最大度数是度,纬度的最大度数是度。纬度从赤道向两极(增大或缩小)。 答案:1.毕达哥拉斯 麦哲伦2. 6 371 4 5. 1 3. 1 2 4.北极南极5.东 西6.东 北 7.最长 0 北 南 东、北 8. 0°纬线(或赤道) 20°W 160°E 9.南北 半圆 10.地球 比例尺 地球11.180 90增大 二、单项选择题: 1.带领船队第一次环球航行成功的是( ) A.哥伦布 B.麦哲伦 C.哥伦布和麦哲伦 D.马克波罗 解析:B哥伦布只是新航线的开辟和发现新大陆,并没有完成环球航行,麦哲伦是真正地完成了第一次全球航行。 2.在日常生括中,能够证明大地是球形的自然现象是( ) A.太阳东升西落B.站得高,看得远C.水往低处流D.日全食 解析:B 既使是地球是平坦的,仍可见太阳的东升西落;水往低处流是地势高低造成的;日全食与大地是球形没有关系。 3.关于经纬线变化规律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 B.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 C.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D.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小 解析:C以18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小;以0°经线为界,东经和西经的度数分别向东、向西愈来愈大;以赤道为界,北纬和南纬的度数分别向北、向南愈来愈大。 3.下列纬线圈中,长度最长的一条是( ) A. 80°S B. 90°S C. 85°S D. 30°S 解析:D 根据纬线的特点来分析,赤道是全球最长的纬线,向南、北两极逐渐递减,纬度越高,纬线长度越短,四个选项中30°纬度最低,故长度最长。 4.通过北京的经线和纬线共几条( ) A.一条B.二条C.三条D.四条 解析:B 地球上除南北两极点外,其他地方任何一点,通过该点的经线有一条,纬线也只有一条,二者加起来共二条。 5.小明从北京机场乘上飞机,沿114°E经线向北环球飞行,途中方向有什么变化() A.一直不发生变化B.发生一次变化C.发生两次变化D.发生三次变化 解析:当飞机越过北极点后,就由原来向北飞改为向南飞行了,因为北极点是地球最北的地方,故有二次方向改变。 6.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 ) A. 20°E,160°W B. 20°W,160°E C. 90°W,90°E D. 0°,180° 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东西半球划分界线知识,东西半球的分界是20°W,160°E 7.地球上的某点,其南侧是中纬度,北侧是低纬度,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该点是( ) A. 30°N,160°E B. 30°N, 20°W C.30°S,20°W D.30°S,160°E 解析:D 根据题意可知,该地南侧为中纬度,北侧为低纬度,可判断为南半球30°S,;西侧为东半球,东侧为西半球,可判断为160°E。 8.20XX年29届奥运会要在我国首都北京召开,下列经纬度基本与北京相符的是() A. 114°E,40°N B. 114°E,40°S C.170°E,40°E D.170°E,40°S 解析:A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北京经纬度位置的记忆情况。 9.已知某地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该地经度肯定是() A. 20°W B. 0° C. 160°ED. 180° 解析:A本题考查学生对半球界线的掌握情况,20°E的东侧是东半球,西侧是西半球。 10.下列地点中,符合东半球、北半球、低纬度3个条件的是() A.西经21°,纬度0°B.经度0°,北纬26° C.东经170°,北纬17° D.西经19°,南纬15° 解析:B本题考查学生对东西半球、高中低纬度划分和南半球划分的界线掌握情况。选项A位于西半球,选项C位于西半球,选项D位于南半球,只有B选项符合三个条件。 能力提高: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经纬线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沿任何一条经线北行,均能回到原地 B.通过地球表面任何一点都只有一条经线 C.全球所有经线都不等长 D.除赤道和极点外,相同纬度的纬线都有两条 解析:D 沿一条经线向北航行至北极点时,再向前就是向南航行了,故一直北行不能回到原地;通过极点的经线有无数条;全球所有的经线长度都是相等的。 2.下面关于人类对地球形状认识的证据、解释或推理不正确的是() A.“船去桅杆最后消失,船来桅杆最先出现”,如站得再高一些;刚刚消失的桅杆又看到 了,这都说明地球是个曲面而不是平面 B.如果地球是个平面的话,那么地球上每一个不被遮挡的地方都会有太阳直射 C.前苏联著名宇航员加加林终于踏出地球,开始了他的第一次太空之旅,他看到地球 原来是一个如此蔚蓝浑圆的球体,他证实地球是个球体 D.如果地球是平面,那么麦哲伦航海仍可回到原出发地。 解析:D如果地球是个平面的话,那么麦哲伦一直向西航行就不会回到原出发地。 3.下列每组数字分别代表经度和纬度,能准确表示地理位置的是() A. 0°,90° B. 150°,70°C.180°,30°D.180°,0° 解析:选项A、B、C所给的经纬度中,没有东西经或南北纬,因此不能正确表示某地的地理位置。而180°和0°的交点全球只有一个,因此可以表示地理位置。 4.鄂霍次克海上的某一点,北侧是高纬度,南侧是中纬度,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 该点位于() A.160°E,60°N B.160°E,60°S C. 20°W,60°N D. 20°W,60°S 解析:该点北侧是高纬度,南侧是中纬度,说明是60°N,东侧是西半球,西侧是东半球,说明是160°E。 5.甲、乙两人从赤道出发,甲向北行,乙向东行,如果两人前进的方向保持不变,那么( ) A.两人都能回到原出发地点B.两人都不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C.只有甲能回到原出发地点D.只有乙能回到原出发地点 解析:D 甲向北行至北极点,再行就是向南行了;乙沿纬线向东行,因纬线是个整圆,故可以回到出发地。 6.下列经线,由东向西排列正确的是() A.10°E,0°,10°W,30°WB. 30°W,10°W,10°E.20°E C. 10°E,20°E,30°E,40°E D. 50°W,30°W,80°W,120°W 解析:A 按照地球自转方向,东经度数逐渐增大,西经度数逐渐减小的规律可判断。 7.地球上的北回归线与北极圈相比,周长( ) A.都一样长 B.北回归线比北极圈要长 C.北极圈比 解析:B 此题主要考查学生对地球形状及大小的认识。解题的关键应该掌握赤道是地球上最大(周长最长)的纬线圈,北回归线为23.5°N,北极圈为66.5°N。在解题过程中还要思考,由于地球是个球体,其表面为曲面,由赤道向两极纬线长度越来越短,或者说,纬度数越大,纬线越短。综上分析,此题A答案肯定错误,不同纬度数的纬线一定不会一样长。 8.一个人自赤道先向北走111千米,再分别向东、向南、向西各走111千米,此人( ) A.可回到出发点 B.不能回到出发点,在出发点以北 C.可回到出发点以东 D.可回到出发点以西 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经纬线长度特点的掌握情况。此人向东走111千米,所跨的经度差大于赤道上相距111千米所跨的经度差,因此只能回到出发点以东。 根据下图回答9-10题: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乙间的距离大于丙丁间的距离 B.甲丙间的距离大于乙丁间的距离 C.甲乙间的距离等于丙丁间的距离 D.甲丙间的距离小于乙丁间的距离 解析:C 本题主要考查经纬网的特点。甲乙位于北纬20度,丙丁位于南纬20度,两条纬线长度相等,甲乙所跨经度差和丙丁所跨经度差相等,因此甲乙的距离等于丙丁的距离。 10.乙点的经纬度为( ) A.20°N,20°E B.20°N,20°W C.20°S,20°E D.20°S,20°W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规律可以判断。自西向东,度数逐渐减小的为西经,甲点为西经20度,乙地为东经20度;根据纬度变化特点可判断乙地为北纬20度。 二、综合题: 10.读下图,完成下列要求。 (1)写出A、B两点的地理坐标。 A: _____纬 _____度, ______经 ______度; B: _____纬 _____度, ______经 _____度。 (2)根据下面C、D两点的经纬度,在左图中标出它们的位置。 C:西经50°、南纬40° D:东经70°北纬60° 解析:根据图中经纬度变化规律来判断经纬度。按地球自转方向,度数逐渐增大为的东经,度数逐渐减小的为西经,因此A点经度为70°W,B点经度为50°E;自北向南,度数逐渐增大为的南纬,度数逐渐减小的为北纬,可判断A点纬度为40°N,B点纬度为20°S。 答案:.(1)40°N 70°W 20°S 50°E(2)略 2.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A点的经度为 ,纬度为 ;B点的经度是 ,纬度为 。 (2)A点在C点的 方向,B点在C点的 方向。 (3)D点位于 半球和 半球。 解析:(1)从图中可见A点所在纬线的半径与赤道半径的交角为50°,说明A点所在纬度为50°N,又根据A点所在经线与0°经线的夹角可得该地的经度为45°E;同样的方法可得B点的经度为50°,经度为135°W;(2)因A点和C点位于同一条纬线上,且按地球自转方向,A点在C点的东方,故A点在C点的正东方向。B点在C点的正西方向。(3)从图中可得D点位于180°经线上,故其位于北半球和西半球。 答案:(1)50°N,45°E;50°N,135°W(2)正东,正西(3)北 西。 3.阅读下面的图片和资料,然后回答问题: 麦哲伦是葡萄牙的航海家,他坚信知果地球是球形的话,从地球上的一点出发,朝着一个方向一直走,一定能够重新回到出发地点。1519年9月,在麦哲伦的带领下,二百多名探险队员分乘五只船,从西班牙出发,渡过大西洋,绕过南美洲南端,进入太平洋。一路上,麦哲伦和探险队员们历尽千辛万苦。有时一连几个月看不到一块陆地, 没有淡水和食物。他们把船上的老鼠都吃光了,甚至用锯末充饥,有些人病死,探险员不断减少。1521年3月,探险队员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因干步岛上部族之间的纠纷,被当地居民杀死。最后只剩下一只船和十几名船员,他们穿过印度洋,绕过非洲好望角,于1522年9月回到了西班牙,成功地绕地球航行了一周。 (1)麦哲伦环球航行依次经过了 洋、洋、洋,没有经过洋,他的航行主向是 (2)请你谈谈科学探索需要什么样的精神? 解析:根据麦哲伦出发的方向是自西班牙向西出发,经过环球一周后又回到了西班牙,可以判断依次经过了大西洋、太平洋和印度洋;要想达到理想的顶峰,必须要有坚忍不拔的精神和吃苦耐劳的精神来回答。 答案:(1)大西洋 太平洋 印度洋(2)略。 知识拓展:麦哲伦的环球航行 麦哲伦(Magellan,Ferdinand),葡萄牙著名航海家和探险家,先后为葡萄牙(1505~1512)和西班牙(1519~1521)作航海探险。从西班牙出发,绕过南美洲,发现麦哲伦海峡,然后横渡太平洋。虽在菲律宾被杀,他的船只继续西航回到西班牙,完成第一次环球航行。被认为是第个环球航行的人。 麦哲伦出身于贵族家庭,1505年参加葡萄牙海军去印度作战。虽然葡萄牙在非洲东海岸及印度西海岸作战胜利,从而打破了印度洋上的穆斯林势力,也从阿拉伯人手中夺取了海上贸易控制点,但没能控制马六甲,其成就还欠完美。为此,1511年参加攻占马六甲之役。东方的财富经过马六甲流入西方世界的港埠,葡萄牙因控制了马六甲海峡,掌握了通往马来西亚海域与港口的钥匙。但还需要向香料群岛、产生财富的摩鹿加群岛探险。因此于1511年12月作一次侦察航行,到达班达岛后,带了一批香料于1512年回里斯本,次年随军攻打摩洛哥要塞阿萨莫尔,因受伤成终身跛脚。1514年回国后两次上奏国王要求晋级和增加年金,均被拒绝。 1517年麦哲伦偕同宇宙学者法菜罗去西班牙,放弃葡萄牙国籍,转为西班牙国王查理一世服务。1518年出任远征船队队长,前往为西班牙开辟新的通往摩鹿加的路线。麦哲伦自信能发现一条从大西洋通往南面的海的海峡。1519年9月20日船队启航,270名水手来自9个国家。9月26日到达特内里费岛,10月3日继续向巴西远航;曾在几内亚岸外停泊。11月29日航行到圣奥古斯丁角西南方27里格处(1里格约为5千米)。绕过卡布弗里乌之后,12月13日,船队到达里约热内卢湾。次年3月到达圣朱利安港。 在镇压了西班牙船长们发起的叛乱后,1520年8月24日离开圣利安港,船队继续南下,10月21日绕过维尔京角时,在南纬52度50分处进入他们要找的海峡(后以麦哲伦的名字命名)。到达淘峡西端,船队只剩下3条船。10月28日进入“南面的海”。回海域风平浪静,被称为“太平洋”。船员们忍受着饥饿的折磨,借助于秘鲁洋流的推动,在麦哲伦无情的决定下,进行横渡太平洋的伟大航行。 12月18日船队从智利海岸向西北航行,1521年1月24日才看见陆地,可能是土阿莫图群岛的普卡普卡。2月13日在西经158度处穿过赤道,3月6日在马里亚纳群岛中的关岛首次登陆,获得99天以来第一次弄到的新鲜食品。3月9日起航,向西南方向进发。后在今菲律宾群岛的马萨瓦登陆,为西班牙在太平洋找到第一个同盟者。在宿务岛,使地方统治者及其官员们皈依天主教。不到两个月之后,4月27日麦哲伦在麦克坦岛上与当地人作战时被杀。麦哲伦死后,只有两条船到达摩鹿加,而只有“维多利亚”号于1522年9月由埃尔卡诺指挥回到西班牙。生还者还有另外17名欧洲人和4名印第安人。埃尔卡诺从太平洋绕好望角回到大西洋,证明地球是圆的。 麦哲伦的突出贡献不在于环球航行本身,而在其大胆的信念和对这一事业的出色指挥。他是第一个从东向西跨太平洋航行的人。他以3个多月的航行,改变了当时流行的观念:从新大陆乘船向西只消几天便可到达东印度。麦哲伦船队的环球航行,用实践证明了地球是一个圆体,不管是从西往东,还是从东往西,毫无疑问,都可以环绕我们这个星球一周回到原地。这在人类历史上,永远是不可磨灭的伟大功勋。-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地理试题 习题 练习题 考试题 年级 第一章 第一节 地球 地球仪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天****】。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天****】,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