审美观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渗透.doc
《审美观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渗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审美观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渗透.doc(20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审美观在中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渗透 ———————————————————————————————— 作者: ———————————————————————————————— 日期: 2 个人收集整理 勿做商业用途 构建“以美育人”的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研究 ——以银川市部分中学为例 摘要 目前,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时期,这一时期,产生的一些良莠不分的新情况、新问题强烈冲击着当代中学生.受其影响,中学生的道德状况表现出多元化和复杂化,甚至有道德失范和道德滑坡现象。对于当下中学生所表现出的诸多道德问题已不容忽视,这就迫切需要我们探索更有效的途径来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时效性.笔者认为,培养中学生道德品质,美育具有其他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鉴于此,本文从审美教育着手,分析美育与德育的辩证关系,以银川市部分中学生为研究对象,从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角度出发,进行问卷调查.并通过一系列数据分析提出将“以美育人"的教育理念渗透于中学德育教育中,从而构建“以美育人”的中学德育教育模式。 关键词:以美育人 中学生 德育 模式 Aesthetic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moral education System in the penetration (As an example of some middle schools in Yinchuan) Abstract At present, China is in a transitional period。 During this time, the young teenagers now are facing some uneven and novel things and ideas。 Owing to the influence, their moral conditions become diverse and complicated, and even present moral anomie and moral decline。 It is obvious that the ethical problems of young teenagers can not be ignored。 As a result, it is an urgent task for us to explore more active ways to improve their moral effectiveness。 The author of this thesis believes that cultivation of moral quality and education on youth has the irreplaceable function in other educational forms。 In this way, this thesis focuses more on the aesthetic education and analyzes the dialectical relationship between aesthetic and moral education。 Meanwhile, it also takes some of the high school students in Yinchuan city as an object of study and starts from the beauty of nature, art and society to make questionnaire。 Besides, on the basis of a series of statistic analysis, this thesis puts forward the theory of aesthetic education, which infiltrates the moral education in middle school and establishes aesthetic educational mode。文档为个人收集整理,来源于网络本文为互联网收集,请勿用作商业用途 Keywords: Aesthetic education, yang teenagers, moral education, mode 第 20 页 共 20 页 目 录 摘要 引言 4 一、中学审美教育与德育 4 (一)审美教育 4 1. 审美教育是娱乐的教育 5 2. 审美教育是爱的教育 5 3. 审美教育是情感的教育 5 4. 审美教育是人品的教育 5 5。 审美教育是艺术的教育 6 (二)中学德育 6 (三)审美教育与德育的辩证关系 6 1。 区别 6 2。 联系 7 二、中学生审美教育调查分析(以银川市部分中学为例) 7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7 (二)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7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7 1。 调查问卷 7 2。 调查基本情况 7 3。 调查结果统计 8 4。 调查结果分析 10 三、构建“以美育人"的中学德育模式 11 (一)“以美育人"的中学德育模式的原则 11 1. 自然美,陶冶中学生的道德情操 11 2. 艺术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11 3。 社会美,培养中学生的道德素质 12 (二)组织审美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12 1。 审美教育与政治课相结合 12 2. 引导学生审美生活 12 3。 营造优美校园环境 13 结束语 13 参考文献 14 附件 15 谢辞 17 引言 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塑造全面发展的人。德育作为培养人的品德,塑造人的灵魂的教育活动,是现代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长期以来,我国中学生的德育工作不尽如人意,伴随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转型,中学生的道德状况呈现出许多问题,这就需要我们寻求一些更有效的途径来提高中学德育工作的实效.而审美教育,是通过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目前,大多数中学普遍存在片面追求升学率高的倾向,学校重视应试教育与道德教育,而忽视了美学教育。在许多学校中,审美教育名存实亡。据此,我主要对银川六中中学生的美育现状和审美意识状况做了一项调查.从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角度出发,发现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使之以美辅德,尝试提出以美育人的德育模式,把审美教育渗透到德育工作中,以培养中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生活热情,并由此提升其道德水准。 一、 中学审美教育与德育 (一)审美教育 审美教育,即美育。它是通过艺术美、自然美和社会美而进行的一项教育活动,旨在培养人和提高人们感受美、鉴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树立和发展人们正确的审美观点、健康的审美情趣和高尚的审美理想,进而影响人的思想情感,聪明才智和整个精神面貌. 安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室编著《审美教育》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2月第1版,第1页 狭义地讲是通过艺术手段对人们进行教育,广义地讲是运用自然界、社会生活、物质产品与精神产品中一切美的形式给人们以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育,以达到美化人们心灵、行为、语言、体态,提高人们道德与智慧的目的. 1. 审美教育是一种娱乐的教育. 人的生活,主要包括工作与学习、休息与娱乐两个方面。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往往只注重工作与学习,而忽视了休息与娱乐。对于培养一个人的爱好、情趣与品德方面来说,娱乐性的教育具有其它教育形式不可替代的作用。一个人如果在生活中发现不了乐趣,生活对这个人来说就没有意义;一个人如果在学习中发现不了乐趣,学习对这个人来说就只是痛苦,他绝对不可能有人的创作和发明。作为学生,学习的更多目的是为了应用于生活,而娱乐性的自由活动,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参与度,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趣。 孔子就是一个非常懂得娱乐,并知道应该怎样通过娱乐去进行教育的人.他弹琴唱歌,用弦歌去教育学生。他有“乐山乐水”的雅致,有“浴乎沂,风乎舞雩”的逸兴.康德则把艺术看成是游戏,那就因为艺术家的劳动不是强制的,而是自由的.席勒接受了这个观点,提出游戏说,认为游戏的对象就是美,并说:“只有当人是充分意义的人的时候,他才是游戏;并且只有当他游戏的时候,他才是完全的人.” 蒋孔明编著《德国古典哲学》商务印书馆1980年第1版,第186页 孔子、席勒的观点不一定正确,但他们却启示了一个真理,应当重视游戏,重视人的娱乐生活。寻求娱乐是人的本能要求,对于人的感情和品性来说,有起净化、美化作用的娱乐,也有起腐化、蜕化作用的娱乐。对于一些低级趣味的娱乐,是不包括在审美教育中的。在娱乐生活中去培养人的审美爱好,应当是审美教育的一个重要内容. 2. 审美教育是一种爱美的教育。 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人不同于动物,在于他能够进行有目的的生产。当他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是自然取得符合他的目的的形态,它就感到满意和愉快,从而产生了美感。人类的创造性是和人对于美的爱好和追求分不开的。因为人能够爱美,所以他要求超过动物,超过自己,不断的把自己提高。 一个连美都不爱的人,他是不会热爱生活的;反过来,当一个人还在爱美、追求美,他就不会失去生活的信心和希望,是生存的支柱。因此,鼓舞学生去爱美,欣赏美,追求美,从而鼓舞起他们生活的信心和希望,应当是审美教育的另一个重要任务. 3. 审美教育是一种情感的教育。 心理学家把人的心理功能分为理智、意志和情感三种:理智偏重于认识,属于知;意识偏重于实践,属于行;而情感则是我们对周围世界的一种态度。美的东西,一般都充满了感情,含有无尽的意味。美和感情是联系在一起的,美不美,就在于能不能调动人的感情。列宁说:“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于真理的追求。”《列宁全集》第20卷,人民出版社1958年版,第255页 因此,情感虽然不会给我们带来实际的物质利益,但它却能点燃人的生命的火花,把人推向高尚的境界,并使人的心灵得到美化,人格得到完善,陶冶和锻炼人的感情,就在这个意义上,美育对学生品格情操具有一定的陶冶作用。 4。 审美教育是一种人品的教育。 审美教育对人的世界观、人生观具有塑造的作用,是培养人品的一个重要方面。人而无品,就好像墙上的芦苇,水上的浮萍,失去了独立性和自主性,是没有什么价值可言的.在人们的爱好和娱乐中,处世接物中,艺术欣赏中,都会不知不觉的被潜移默化,把人塑造成为具有不同人品的人.培养一个人的人品,与审美教育大有关系,因此,不能不特别重视。 5。 审美教育是一种艺术的教育. 娱乐、爱美、情感和人品等方面的教育,固然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进行,但却集中地落到艺术的教育上。艺术给人以最充分最完满的美的享受,最充分地表现了人对现实的审美态度,最能陶冶人的情感,培养人的品格.高尔基说过:“人,按其本性来说,就是艺术家。"这说明了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艺术。艺术教育虽然不是审美教育的全部,但离开了艺术来谈审美教育,正好想离开了空气谈植物的生长一样。 从上述对审美教育内容的分析,可以看出:审美教育能够通过美的形象唤起学生的情感和共鸣,使学生在赏心悦目中自愿去接受美的熏陶,从而获得科学知识,接受思想道德教育。其对学生的品格情操具有陶冶作用,同时能够轻松感化学生的思想道德意识.因此,将美育渗透于德育,既能够培养学生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情趣,又能充分满足德育的发展需要,有效地解决德育进程中出现的问题, (二)中学德育 中学德育是培养中学生思想政治观点与道德品质的教育,其特征和作用是将一定的社会行为准则和观念意识内化于受教育者的思想、行为之中,以促进受教者自觉服从普遍的社会道德秩序和准则,使其成为一个有道德的人。 杜卫主编《美育学概论》,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第1版,第44页 (三)审美教育与德育的辩证关系 与德育相比较,美育具有独特的教育形式与功能,它通过审美实践活动,培养和提高受教育者感受美、鉴赏美、体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使学生的情操得到陶冶、情感得到交流和认同,使学生积极主动的投入到德育生活中. 1。 区别 德育是一种规范教育,注重发展学生的意志约束力,具有一定的强制性;而美育则是一种自由的感性教育和人格教育,它注重发展学生的审美感受力、创造力,使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德育是一种理性的说教和灌输,尽管也可以采取一些活泼生动的形式,但是,它始终是理性化的,学生基本上处于被动的认识与接受的位置;而美育则是则是一种感性的引导和诱发,主要靠学生的人生体验与领悟,从趣味满足中获得认同。德育偏重于培养社会人格,以铸造人的理性自觉和遵从意识;而美育则偏向于培养个性人格,发展个体丰富情感结构,养成人的自发性与创造性。 2。 联系. 德育与美育是同一层次上并列的两种教育形式,是人格完善的两个必要方面。由于美育包含审美理想和人生态度的教育,因此,它在培养人的理想教育和人生观的形成方面,与德育有着相同的价值内涵.美育的实施过程更偏重于培养高度的道德自觉性,使他律转化为自律。虽然二者有不同的特点,不可相互替代。但是,美总是以善为前提,美最终也是为了善,这就决定了德育与美育必然是相互配合、相互渗透和相互促进的。综上所述,德育对美育具有导向作用,美育对德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二、 中学生审美观教育调查分析 —-以银川市部分中学为例 (一)调查目的和意义 目前,由于中学普遍存在片面追求高升学率高的现象,学校重视应试教育与道德教育,而忽视了美学教育。在许多学校中,美学教育被边缘化,甚至名存实亡.据此,我主要对银川六中中学生的美育现状和审美意识状况做了一次调查. 笔者于2012年3月—4月,在银川六中进行了为期8周的毕业教育实习。 从自然美、艺术美和社会美的角度出发,了解中学生美育中存在的问题,并找出相应对策,以促进美育的贯彻实施,使之以美辅德,培养中学生热爱美,追求美的生活热情。 (二)调查对象、内容和方法 以银川市六中高中生为重点调查对象。采用答卷、访问相结合的调查方法,共发放调查问卷210份,收回有效问卷200份。问卷从学生对自然美的认识以及是否愿意亲近大自然;对艺术美的喜好以及学校相关艺术课程设置的状况;对社会美的了解以及能否理性对待生活中的交友、穿衣等美。 (三)调查结果与分析 1。 调查问卷(详见附件) 2. 调查基本情况 性别 年级 高一 高二 高三 总计 男 43人 11人 31人 85人 女 59人 38人 18人 115人 总计 102人 49人 49人 200人 3.调查结果统计 (1)中学生对自然美的认识 在本次调查中,有94%的学生渴望亲近大自然。在最喜欢的自然景观中,有40%的学生喜欢亭台楼阁,小桥流水;26.5%的学生渴望田园风光,茶林果园;6.5%的学生喜欢繁华都市,高楼大厦;10%的学生选择荒郊野外,残垣断壁。数据显示,学生向往自然美,但能够体验自然美的机会较少。详见下图。 (2)中学生对艺术美的认识 在此项调查中,有73。5%的学生喜欢音乐、美术、摄影、舞蹈等其他相关艺术。37。5%的学生获取艺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书籍、杂志、媒体等,仅有30。5%的学生通过学校设置的音乐、美术等校本课程获取艺术知识,9%的学生通过相关、艺术节等学校课外活动获取.对于学校艺术课程的设置以及学校艺术活动的开展,学生也有不同的看法,详见[图1]、[图2]。对于学生参观美术馆(或相关展览)、音乐会的次数见[图3]。 [图1]如何看待所在学校艺术课程 [图2] 如何看待所在学校相关艺术活动 [图3]学生参观艺术馆(或相关展览馆)、音乐会的次数 (3)中学生对社会美的认识 在楼梯间看到有纸片、果皮、饮料袋等垃圾,54.5%的学生会拾起来放到垃圾桶里,34%的学生视而不见,10%的学生用脚踢到旁边。当坐在公共汽车上,遇到老人或孕妇,没有座位是,有91。5%的学生会主动让座。 在调查中学生交友中,结交朋友首先是因为他外貌出众的占5%,真诚善良的占74.5%,个性张扬的占9%,才华横溢的占11。5%;穿衣方面,最主要看中款式、颜色的占50。5%,看中品牌和价格的占21。5%,看中穿衣舒适的占26%;在追求时尚方面,有50%的学生认为在校中学生可以穿着夸张,佩戴首饰或烫染头发,认为这是学生追求个性、追求美的权利,48%的学生认为学生穿校服才是最美的。对美的理解详见[表2]。 频率(人) 百分比(%) 外表美 19 9。5 时尚美 16 8。0 金钱美 7 3。5 心灵美 158 79.0 合计 200 100 [表2]中学生对美的理解 4。 调查结果分析 (1)美学课程“名存实亡” 通过对“中学生审美”调查问卷的统计,可以看出大部分中学生都很乐意去感受大自然之美,并且渴望得到艺术的熏陶,但是由于学业繁重,多数学生都只注重学习成绩的提高和个人素质的培养,而忽略对审美情趣的培养。即便学校开设了相关艺术课程,但仅有22%的学生认为艺术课程的设置内容充实。除此之外,学校也很少开展一些相关艺术活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并不高,75%的学生对学校开展的艺术活动都表示不满。更值得警示的是,学校几乎不组织任何展览或音乐会。调查显示,77%的学生都没有参加过正规美术展览、音乐会等相关艺术活动。 (2) 道德现状中出现的问题 虽然当前中学生的思想道德主流表现是积极、健康、向上的,有91。5%的学生会主动让座给老幼病残弱者.但从调查中可以发现,部分中学生仍存在了不少问题,认知与行为脱节,看到校园里的纸片、果皮等垃圾,有将近一半的学生都采取视而不见的方式,在人生观和价值观上也出现了偏差,崇尚金钱、盲目追求高消费。50%的学生认为自己不应该穿校服,可以穿着夸张,佩戴首饰,烫染头发;20.5%的学生在购买衣服时注重价格和品牌;21%的学生对美的理解是外表美与金钱美. (3) 重德育,轻美育 在调查中可以了解到,中学生获取美学知识的主要途径是通过课堂教育以及课外书籍、广播、电视、网络等传媒信息。由于他们正处于渴望知识,好奇心强,并且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的年龄段,因此对美的理解也有着不确定性的特点。加之又是学习的关键时期,学校、教师更多倾向于学生的个人修养和考试成绩,而忽略了对他们的审美观与生活情趣的培养, 三、构建“以美育人”的中学德育模式 (一)强化“以美育人”的教育在中学德育工作中的渗透 1.借助自然美,陶冶中学生的道德情操 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自然,美丽的城郊,馥郁的山谷,凹凸起伏的原野,蔷薇色的春天和金黄色的秋天,难道不是我们的教师吗?……我深信美丽的风景,在青年气质的发展上所具有的那种巨大的教育影响,对于教师的影响来说,是很难和它竞争的." 转引自《美化你的生活》第453页 在对中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应当充分利用大自然的素材,对学生进行引导和教化.运用大自然的变化无穷,千姿百态,使学生开阔眼界,丰富知识,陶冶性情,激发他们追求美的事物。应该多带领学生去感受五彩缤纷的大自然,呼吸新鲜空气,领略鸟语花香的自然美景,让他们通过大自然感受到生活的美好,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同时,也能让学生体会到大自然的恩赐,自觉地去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珍惜美好的事物。不仅如此,当学生游览过中华大地的名山秀水,可以使他们情不自禁的对祖国产生热爱之情,并激发起建设祖国的强烈责任感。 2.运用艺术美,提高中学生的道德自觉性 艺术源于生活,真正的艺术形象美,能够以独特的艺术方式深入人的心灵,在艺术美的熏陶下,中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都能得到培养和提高,从而培养他们健康的心理和情感。在德育工作中,可以运用各种艺术形式,如诗歌、小说、散文、音乐、舞蹈、绘画、摄影、雕塑、戏剧、电影等,他们都具有独特的艺术效果。例如同样是在爱国教育中,可以组织学生观看几部爱国主义题材的影片,这比单纯的说教的效果显著的多。影片中的人物形象以及许多场景,在形式上会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大大增强了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除此之外,还可以带领学生参观纪念馆或者邀请老一辈的模范人物进行讲座,也可以通过参观展览以及欣赏爱国话剧、聆听爱国音乐会的形式,使学生获得感官上的冲击,直接接受教育,这种具有形象性、生动性和审美性的教育,无疑比单纯的说教有更好的教育效果。 3.运用社会美,提升中学生的道德素质 社会美是人类最早的审美对象,自从人类有了审美活动,就无时无刻不在感受社会的美。车尔尼雪夫斯基说过:“对于人,最亲切最可爱的莫过于人和人的生活.”《美学论文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第54页 社会美是美的核心部分,也是最令人向往的部分。马克思说:“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却懂得按照任何一种的制度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把内在的尺度运用到现象上去。因此,人也是按照美的规律来建造。” 马克思《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卷第97页 这就是说,动物只是为了自己的生存和繁殖而从事本能性的活动,而人则可依据自己的目的、意志、兴趣、需要进行创造。人创造的产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还有审美价值,是为了社会的需要而生产的。 转引自《审美教育》第134页 人们正是在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中创造了社会美,又在现实的审美活动中体验和感受到社会美,因此,利用社会美对中学生试试德育有直接的教育作用。无论从心灵美、行为美、语言美还是气质美,都带有一定的道德色彩。如在社会生活审美中,可以利用典型人物形象对中学生的思想感情产生影响,从完善中学生的人格美。 (二)组织审美教育与德育工作相结合的实践活动 1.把审美教育渗透于政治教学学科中 政治课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课程。在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把政治课视为一种死板的说教性课,而是要结合美学色彩,通过导入想象情境、采用音乐渲染、播放视频短片等形式来营造政治课堂的美。例如在给学生教授《政府的责任》时,可以首先让学生欣赏一首《为人民服务》的歌曲。由“为纪念一个叫张思德的老八路,毛主席在延安写下为人民服务"的歌词,引出本课学习的内容。美妙的音乐能渲染整个课堂气氛,烘托主题,活跃思维,也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同时,还可以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再比如说,讲授政府“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工作方法时,采用播放《温家宝十年》的视频短片,短片中温总理亲民爱民的形象,感化学生,激发起学生强烈的审美情感,同时也让学生轻松的学习到课本的知识内容,取得了以理育情,以境育情,以情育情的效果。 2.在德育工作中,引导学生的审美生活 在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应当积极的引导学生的审美生活,例如带领学生参加艺术展览、参观历史博物馆,聆听音乐会等,从学生的穿衣、交友等日常生活着手,让学生在生活中感受美,学习美,然后把美再应用到生活中. 3.营造优美校园环境 优美整洁的校园环境能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学校的校舍建筑、图书馆、体育馆、黑板报、宣传画雕像乃至校园里趋向于自然景象的的山水,都对学生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学校环境应该要给人以美的感受,渗透教育者的教育思想,体现学校的人文精神。例如,在教室、阅览室、学生宿舍、餐厅等场所可装饰名言警句,书画名作,悬挂伟人肖像,修建只是画廊,优美景观等等。如果学生步入校园就可以看到醒目的校训和校风标语,校园里绿树成荫,花草繁盛,建筑错落有致,就会被一种优美、健康、积极向上的校园气氛所笼罩,不知不觉就会受到美的熏陶,自愿把自己与学校融为一体,从而逐步形成热爱校园环境的主人翁意识,自觉遵守行为习惯,发展自己良好的思想品德和个性。 结束语 综上所述,从审美教育的意义到审美教育与德育的辩证关系,再从银川市部分中学生的审美调查研究到分析统计,可以得出美育对中学德育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它能陶冶学生品格,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培养有着积极作用。因此,德育有必要与美育相结合.借助自然美,陶冶学生的道德情操;运用艺术美,提高学生的道德自觉性;运用社会美,培养学生的良好道德素质,把美的教育渗透于政治学科,陶冶学生对美的认识。这样既能充分满足德育的发展需要,又能有效的解决德育进程中出现的问题,还能培养中学生热爱美、热爱生活的情趣。 参考文献 [1]杜卫。美育学概论[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7月。 [2]瞿葆奎。美育[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9年3月。 [3]安徽师范大学美学研究室。审美教育[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1987年2月。 [4]曹廷华、许自强.美学与美育[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7年4月。 [5]黄向阳。德育原理[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年7月。 [6]杨华。这些个美学常识你得知道[M]北京。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2009年月. [7]李伯黍、岑国祯.道德发展与德育模式[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9年10月。 [8]叶昌奎.以美育人教育模式论[M]广东。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5月。 [9]王岗峰.美育与美学[M]厦门.厦门大学出版社,1999年2月. [10]席勒。美育书简[M]中国文联出版公司,1984年. [11]杨辛、甘霖。美学原理新编[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年6月. [12]高友.青年与美学[M]北京。中国青年出版社,1986年8月. [13]邵传烈、戴平。灯下谈美[M]广东。广东人民出版社,1982年6月. [14]文艺美学丛书编辑委员会。蔡元培美学文选[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3年4月. 中学生审美观调查问卷 亲爱的同学: 当代青少年,理应有自己的思想、自己的见解。请你以无记名方式,认真完成这份问卷,帮助我们更好地进行沟通与交流,谢谢! 性别: 男 女 所在的年级:A。高一 B.高二 C.高三 1.你渴望感受大自然的美吗? [ ] A. 渴望 B。 不渴望 2、你最喜欢的自然景色 [ ] A。 亭台楼阁,小桥流水 B。 田园风光,茶林果园 C . 崇山峻岭,森林莽原 D。 繁华都市,高楼大厦 E。 荒郊野外,残垣断壁 3、 你喜欢什么类型的图片? [ ] A. 自然风景 B。 人文景观 C. 非主流 D。 纯色背景 4、你喜欢音乐、美术、摄影、舞蹈或其他相关艺术吗? [ ] A、喜欢 B、不喜欢 5、如果有机会学习音乐、美术、绘画等相关艺术,你会因为什么原因去学习? [ ] A. 对此类艺术的喜好 B。 家长要求 C。 为自己赢得升学优势和竞争资本 6、 你了解艺术知识的主要途径是什么? [ ] A。音乐课、美术课等学校课程 B。 相关社团、艺术节等学校课外活动 C. 自己对相关艺术的学习经历 D。 美术馆、音乐会、摄影展等公共教育 E。 书籍、杂志、媒体等 7、你如何看待所在学校艺术课程? [ ] A. 内容充实有趣、听后有收获、因而每堂课都认真参与 B。 课堂枯燥无味,没有意义,因而从未认真听过 C。 内容充实有趣,但由于课业繁重常常利用音乐美术课堂完成作业或补充睡眠 D. 由于不列入考试范围,老师并未认真上课,自己也从未认真参与 E。 其他 8、你如何看待所在学校相关艺术活动的设置内容? [ ] A。 很有趣味性,可以充分调动大家积极性 B. 过于呆板严肃,无法给学生自由展现的空间 C。 内容充实,但由于时间限制等原因参与积极性不够 D。 次数极少,活动组织无序、不丰富、无趣味 E. 没兴趣,不关注此类活动 F. 学校基本不展开此类活动 9、你一年参观美术馆(或相关展览)、音乐会的次数 [ ] A。 5次以上 B. 2-5次 C. 几乎不去 D。 其他 10、在楼梯间有纸片、果皮、饮料袋等垃圾,假若你看到后怎么办? [ ] A. 视而不见,与己无关 B. 用脚踢到旁边 C。 拾起来放到垃圾桶里 11、你坐在公共汽车上,当遇到老人或者孕妇,没有座位时,你怎么办? [ ] A. 主动让座 B. 要同座让座 C. 视而不见 12、你喜欢结交的朋友首先是因为他? [ ] A. 外貌出众 B. 真诚善良 C。 个性张扬 D。 才华横溢 13、你穿衣服时,最主要看中的是什么? [ ] A. 款式 B. 价格 C. 品牌 D. 颜色 E。 舒适 F. 其他 14、你认为在校中学生可以追求时尚,穿着夸张,佩戴首饰或烫染头发吗? [ ] A。 可以,这是学生追求个性、追求美的权利 B. 不可以,学生穿校服才是最美的 15、你对美的理解是? [ ] A。 外表美 B. 时尚美 C. 金钱美 D 心灵美 16、你觉得培养中学生的审美观有意义吗?你对中学生审美观的培养有何建议或意见? 宁 夏 大 学 政 法 学 院 思想政治教育专业 2012届毕业生:陈阳 2012年2月28日—4月17日 谢辞 光阴似箭,转眼间四年的本科学习生活即将结束。我的毕业论文《构建“以美育人”的中学德育教育模式研究-—以银川市部分中学为例》将作为最后的考试答卷交给我的学校和老师. 这个论题的选择,源于我个人学习历程及在思想政治教育实习中的经历。长期以来,中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总是着眼于社会的道德规范条款,再硬生生的灌输给学生,忽视他们在接受教育时的主观情感.这就使得德育工作出现了一些不可避免的问题,从而影响了德育效果。因此,在中学生的德育教学中,渗入美学色彩,让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学习中,热爱美,热爱生活,对中学德育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本文是在我的导师潘素洁教授的指导下完成的,她治学严谨,工作态度认真,为人忠诚,在学术和做人上都是我的榜样。在本文的写作过程中,她不仅对我的题目和结构提出了大量的意见,而且对文中的措词用句反复修改,在此表示衷心的感谢。还要感谢大学四年教过我的所有老师。感谢宁夏大学对我的栽培. 我一定会继续努力,尽自己微薄之力回报各位老师,回报我的母校!-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审美观 中学生 思想品德 教育 中的 渗透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