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种氟喹诺酮联合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急性致死效应_张小旭.pdf
《3种氟喹诺酮联合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急性致死效应_张小旭.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3种氟喹诺酮联合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急性致死效应_张小旭.pdf(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生态毒理学报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第 17 卷 第 6 期 2022 年 12 月Vol.17,No.6 Dec.2022 基金项目:湖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项目青年项目(21B0511);吉首大学引进人员科研资助项目 第一作者:张小旭(1996),女,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生态毒理学,E-mail: *通信作者(Corresponding author),E-mail:DOI:10.7524/AJE.1673-5897.20211215001张小旭,马陶武,李金曼,等.3 种氟喹诺酮联合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急性致死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22,17(6):3
2、57-364Zhang X X,Ma T W,Li J M,et al.Acute lethal effects of combined exposure to 3 fluoroquinolones onBellamya aeruginosaJ.Asian Journal of Eco-toxicology,2022,17(6):357-364(in Chinese)3 种氟喹诺酮联合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急性致死效应张小旭,马陶武,李金曼,罗奔向,周影茹,何兴兵,王萌*吉首大学生物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吉首 416000收稿日期:2021-12-15 录用日期:2022-02-24摘要:氟喹诺酮类
3、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FQs)的大量使用导致其不可避免地进入水环境中,并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当前关于 FQs 生态毒理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单独的某种 FQs,而关于不同 FQs 间联合作用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幼体为受试生物,首先分别研究了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和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VO)3 种 FQs 的急性致死效应,随后考察了 3 种 FQs 的联合毒性作用。结果表明,单一 FQ 暴露下随着暴露浓度升高和时间的延长,死亡率均呈现上升趋
4、势,3 种 FQs 对铜锈环棱螺的急性毒性作用依次为 NOR(LC50:59.212 mg L-1)CIP(LC50:114.255 mg L-1)LEVO(LC50:123.706 mg L-1)。铜锈环棱螺对 FQs 暴露较为敏感,在 FQs 生态风险评价中有较大应用潜力。联合暴露结果表明,二元系统及三元系统联合毒性作用有所区别,与 FQs 种类、浓度和暴露时间长短有关,但最终都趋向于协同作用。本研究结果指示虽然 FQs 单一暴露毒性较弱,但不同 FQs 的联合作用导致毒性有所增强,应当予以重视并开展深入研究。关键词:氟喹诺酮;铜锈环棱螺;急性致死效应;联合毒性作用文章编号:1673-58
5、97(2022)6-357-08 中图分类号:X171.5 文献标识码:AAcute Lethal Effects of Combined Exposure to 3 Fluoroquinolones on Bel-lamya aeruginosaZhang Xiaoxu,Ma Taowu,Li Jinman,Luo Benxiang,Zhou Yingru,He Xingbing,Wang Meng*College of Biology and Environmental Science,Jishou University,Jishou 416000,ChinaReceived 15 Dec
6、ember 2021 accepted 24 February 2022Abstract:The massive use of fluoroquinolones(FQs)has led to their inevitable introduction into the aquatic envi-ronment and their toxic effects on aquatic organisms.Most of the current research on the ecotoxicology of FQs isbased on individual FQs,and there are fe
7、wer studies on the combined effects of different FQs.In this study,the a-cute lethal effects of three FQs,ciprofloxacin(CIP),norfloxacin(NOR),and levofloxacin(LEVO),were investiga-ted separately usingBellamya aeruginosalarvae as test organisms.And the combined toxic effects of the three FQswere inve
8、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mortality enhanced with the increased of exposure concentration andtime.The acute lethal effect of the three FQs onBellamya aeruginosawere in the order of NOR(LC50:59.212 mg L-1)CIP(LC50:114.255 mg L-1)LEVO(LC50:123.706 mg L-1).Bellamya aeruginosais sensitive to
9、FQs ex-358 生态毒理学报第 17 卷posure and has great application potential in FQs ecological risk assessment.The combined exposure resultsshowed that the joint toxicity effects of binary and ternary system differed and were related to the type,concentra-tion and duration of exposure to FQs,but eventually ten
10、ded to be synergistic.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indicate thatalthough the toxicity of a single FQs is relatively weak,but the combined action of different FQs resulted in en-hanced toxicity,which should be paid more attention to and carried out further research.Keywords:fluoroquinolones;Bellamya aer
11、uginosa;acute lethal effect;combined toxicity 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luoroquinolones,FQs)是在以 4-喹诺酮为基本骨架的基础上引入氟原子,人工合成的一类抗生素1。FQs 通过抑制 DNA 的促旋酶和拓扑异构酶,阻碍 DNA 的正常转录和复制从而产生杀菌作用2。常用的 FQs 包括环丙沙星(ciprofloxacin,CIP)、诺氟沙星(norfloxacin,NOR)和左氧氟沙星(levofloxacin,LEVO)(表 1)。由于 FQs具有抗菌范围广、抗菌活性强和价格低等优点3,因此被广泛使用于人畜疾病的预防与治疗,其使用量近年
12、来在世界范围内持续增长4。伴随 FQs 的大量使用,其不可避免地进入环境当中。水环境是 FQs的主要环境归宿5,近年来,FQs 在全球范围内的水体中被频繁检出。其中河流和湖泊中的平均检出浓度达到 ng L-1。如孙秋根等6对我国太湖流域中宜溧-洮滆水系中 FQs 的研究发现其中氧氟沙星(ofloxacin,OFL)的检出率达到60.5%,FQs 总检出浓度达到 127 1 210 ngL-1;Valds 等7在阿根廷的某河流中 67%的样本中检测到 FQs,其中 OFL 和CIP 在上覆水中的最高检出浓度分别为 69 ngL-1和 78 ng L-1;付雨等8在我国白洋淀水体中检测出 FQs
13、的浓度达到 0.738 2 004 ngL-1;Wagil等9对波兰河流中 FQs 检测发现,其检出浓度达到2.7 g L-1。已有大量研究表明,进入水环境中的 FQs 会对水生生物产生毒性作用,如导致水中微生物活性丧失和降低生物群落的多样性10。FQs 还会积累在鱼类的组织中,影响鱼的发育,损害其心血管和代谢系统,并改变鱼的抗氧化和免疫反应11。目前,关于FQs 对水生生物的急性毒性效应已引起了广泛关注,研究结果表明水生生物暴露于高浓度的 FQs 中会对其产生急性致死效应12-13。然而当前关于 FQs生态毒理的研究大多是基于单独的某种 FQs,而关于不同 FQs 联合作用的研究较少。在受
14、FQs 污染的水环境中,往往存在多种 FQs14。如 Du 等15对盐城沿海地区 25 种抗生素的分布调查中发现一份样品中至少检出 3 种以上的 FQs,且通过对 FQs 的风险评估发现单一 FQs 对水生生物的风险较低,而混合 FQs 产生的潜在风险可能高于预期风险;Liu等16调查胶州湾的湿地表层中 FQs,发现所有样品中都检测到了 FQs,共有 8 种 FQs,其中 NOR 对环境可能达到中风险水平。鉴于此,为了合理评估FQs 的潜在生态风险,需要针对不同种类 FQs 的联合生态毒理开展研究。表 1 3 种氟喹诺酮类抗生素(FQs)的分子结构Table 1 Molecular struc
15、ture of 3fluoroquinolones(FQs)名称Chemical分子量a/(g mol-1)Molecular massa/(g mol-1)分子结构式aMolecular structurea诺氟沙星(NOR)Norfloxacin(NOR)319.336环丙沙星(CIP)Ciprofloxacin(CIP)331.347左氧氟沙星(LEVO)Levofloxacin(LEVO)361.373注:a数据参考美国环境保护局(US EPA)(https:/comptox.epa.gov/dashboard)。Note:aData refers to United States E
16、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gency(US EPA)(https:/comptox.epa.gov/dashboard).我国生态环境部在 2020 年 12 月发布的化学物质环境与健康危害评估技术导则(试行)17中明确指出,在进行生态毒理学数据的筛选和评估时应优先采用我国本土生物的实验数据。铜锈环棱螺(Bellamya aeruginosa)属于腹足纲田螺科的淡水软体动物,是我国淡水环境中一种主要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近年来,已有大量使用铜锈环棱螺对污染物第 6 期张小旭等:3 种氟喹诺酮联合暴露对铜锈环棱螺的急性致死效应359 生态毒性进行评价的相关研究见诸报道18-
17、20,本研究使用铜锈环棱螺幼螺为受试生物,以 CIP、LEVO和 NOR 为目标污染物,考察了 3 种 FQs 单一及联合暴露的急性毒性效应,分析了联合作用模式。本研究结果可为合理评价 FQs 的潜在生态风险提供理论依据,并为发展铜锈环棱螺在生态毒理学中的应用提供参考。1 材料与方法(Materials and methods)1.1 测试生物本次实验所用的铜锈环棱螺种螺采自吉首市峒河湿地公园洁净水体,在实验室人工控制条件下按照 Ma21的方法进行培养:采用上覆水(水温(241),pH 7.990.15,硬度(78.43.3)mg L-1)循环系统进行培养并连续繁殖,每日投喂一次商用鱼饲料(三
18、元牌,中国),光周期为 16 h 8 h(光 暗)。每日将新生幼螺挑出并单独培养。本研究选择同批次出生的大小均匀的健康幼螺(7 日龄,(0.040.002)g)用于暴露实验。1.2 个体毒性测试暴露方法1.2.1 单一毒性测试根据预实验结果将 CIP 和 LEVO(98%,联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暴露浓度设置为 25、50、100、200 和 400 mg L-1,NOR(98%,联硕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中国)暴露浓度设置为 12.5、25、50、100 和 200mg L-1,并设空白对照组(0 mgL-1)。每组设 3 个平行,所有溶液配制均使用超纯水。暴露实验于 90mm 培养皿中进行
19、,每个培养皿放入 10 只幼螺及 46mL 对应浓度的溶液。在生化培养箱(SPL-250,天津市莱玻特瑞仪器设备有限公司,中国)中于 25 下暴露96 h,每24 h 更换暴露液,每8 h 观察并记录死亡螺数量,以将幼螺取出放入清水中静置观察 10min,期间幼螺无主动反应为死亡依据,螺死亡后及时取出。为确保数据有效性,共进行 3 次重复实验1.2.2 二元、三元联合毒性测试培养皿中加入二元复合工作液(CIP+NOR、CIP+LEVO、NOR+LEVO)及三元复合工作液(CIP+NOR+LEVO),其浓度均为相应 FQs 单独暴露下的 10%致死浓度(LC10)、20%致死浓度(LC20)和半
20、致死浓度(LC50)的等毒效应比混合,每组设 3 个平行。1.3 联合毒性评价方法采用毒性单位法(TU)、混合毒性指数法(MTI)对CIP、NOR 和 LEVO 二元、三元联合毒性作用模式进行分析。毒性单位法和混合毒性指数法对联合毒性作用模式的计算方法如公式(1)(4)所示22。TUi=Am/Ai(1)S=ni=1(TUi)(2)S0=S/(TUi)max(3)MTI=1-lgS/lgn(4)式中:TUi为混合物中i组分的毒性单位;Am为联合染毒后混合物中i组分相应的 LC 值(mg L-1);Ai为i组分单独染毒后相应的 LC 值;S为各组分生物毒性单位相加之和;(TUi)max为混合物中所
21、有组分的毒性单位的最大值;S0为生物毒性单位之和与毒性单位最大值的比值;MTI 为混合毒性指数;n为混合物中各组分的种类个数。联合毒性作用分为独立、相加、协同和拮抗 4 种作用类型,判断依据如表 2 所示23。1.4 数据处理使用 SPSS 21.0 软件,采用 Probit 回归模型分析计算 LC10、LC20和 LC50值;使用 OriginLab 2021 绘制随着时间和浓度增加死亡数变化的柱状图。表 2 联合毒性作用类型判断方法Table 2 Combined toxicity type judgment method评价方法Evaluationmethod协同作用Synergyrea
22、ction部分相加作用Partial additionreaction简单相加作用Simple additionreaction独立作用Independentreaction拮抗作用Antagonismreaction毒性单位法(TU)Toxicity Unit(TU)SS1S=1S=S0SS0混合毒性指数法(MTI)Mixed Toxicity Index(MTI)MTI10MTI1MTI=1MTI=0MTICIPLEVO。根据死亡数计算出 96 h LC10、LC20和 LC50如表 3 所示。2.2 联合暴露致死效应二元体系(CIP+LEVO、CIP+NOR 和 NOR+LE-VO)及三
23、元体系(CIP+LEVO+NOR)对铜锈环棱螺幼螺的联合毒性评价分别如表 4 7 所示。由表 4 可知,CIP 和 LEVO 联合暴露下,对螺的毒性作用在24 h 均表现为拮抗作用;48 h LC10、LC20表现为协同作用,48 h LC50表现为拮抗作用;96 h LC10、LC20表现为协同作用,96 h LC50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CIP 和 NOR(表 5)以及 NOR 和 LEVO(表 6)联合暴露下表现出相同的作用,即对螺的毒性作用在 24 h和48 h 时均表现为拮抗作用,然而,在暴露至 96 h时,转变为协同作用。CIP、NOR 和 LEVO 联合暴露24 h 对螺的毒性作用
24、均为拮抗作用;48 h LC10表现为协同作用,48 h LC20表现为部分相加作用,48 hLC50表现为拮抗作用,96 h 均表现为协同作用(表7)。图 1 FQs 暴露不同时间下铜锈环棱螺死亡数量注:(a)CIP;(b)NOR;(c)LEVO。Fig.1 Number of deadBellamya aeruginosaunder FQs exposure at different timeNote:(a)CIP;(b)NOR;(c)LEVO.表 3 3 种 FQs 暴露 96 h 对铜锈环棱螺幼螺的致死效应Table 3 Lethal effects of 3 kinds of FQs
25、 onBellamya aeruginosalarva after exposure for 96 h(mg L-1)FQsLC10LC20LC50浓度(95%置信区间)Concentration(95%confidence interval)浓度(95%置信区间)Concentration(95%confidence interval)浓度(95%置信区间)Concentration(95%confidence interval)CIP13.4(2.06 28.1)27.9(7.83 48.6)114(71.8 196)NOR3.67(0.09 10.6)9.54(0.82 20.4)59.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种氟喹诺酮 联合 暴露 铜锈 环棱螺 急性 致死 效应 张小旭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自信****多点】。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自信****多点】,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