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流江流域传统祠堂建筑形制研究.pdf
《北流江流域传统祠堂建筑形制研究.pdf》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北流江流域传统祠堂建筑形制研究.pdf(115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1、分类号 TU-092 密级UDC _硕士学位论文北流江流域传统祠堂建筑形制研究学科专业建筑与城市环境技术 北流江流域传统祠堂建筑形制研究摘要论文以北流江流域为地缘背景,以传统祠堂建筑为研究对象,通过文 献阅读、田野调查、数据统计、类型学、构件特征分析等方法,结合自然 条件、社会条件、气候特征,主要从平面和构架方面来分析祠堂建筑的形 制特征。笔者通过归纳分类,从纵向、横向分析祠堂建筑的平面及构架,总结各个时期的祠堂形制特征,分析其地理分布规律,并尝试探索特征形 成的原因。第一章绪论,概述研究的起源及意义、研究的切入点、研究方法,陈 述国内、广西、桂东南地区的相关研究现状,界定文章研究的范围。第二
2、章北流江流域祠堂研究背景,从自然条件、社会条件、家族源流、祠堂的相关文化等方面来分析祠堂建筑的研究背景,最后说明调研案例的 建造时间信息来源及其地理位置分布。第三章北流江流域祠堂平面研究,先分析祠堂的平面组成要素,通过 分类及数据统计,说明各要素的各种类型特征。再进一步从整体布局上,进行统计和归纳分类,尝试探索各类型布局的地理分布规律。第四章北流江流域祠堂构架研究,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分析基本 构架类型,总结各个类型的形制特征,尝试探讨各个类型的演变规律及其 地理分布规律。第二部分,对各个厅堂的整体构架进行简化后分类统计分 析,总结各时期的厅堂构架的主要类型及形制特征,并尝试探讨其演变过 程
3、。第三部分,以时间为轴线详细分析主要构件柱、梁、驼墩、斗拱、瓜 柱等,总结各个时期的构件特征及变化规律。第四部分总结北流江流域祠 堂构架的基本特征,并分析形成的原因。最后做出总结,并提出对桂东南地区传统建筑进一步研究的展望。文 章旨在充实桂东南地区传统建筑和广西古建筑的研究,并呼吁在振兴乡村 战略的社会背景下,充分重视对乡村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关键词:北流江流域传统祠堂形制特征IITHE ARCHITECTURAL FORM STUDY OF TRADITIONAL ANCESTRAL HALL IN THE BEILIU RIVER AREAABSTRACTThis article tak
4、es the Beiliujiang River Area as a geopolitical background,takes the traditional ancestral hall buildings as the research object,and uses the method of literature reading,field investigation,data statistics,typology,and component characteristics analysis,and combines natural conditions,social condit
5、ions,and climate characteristics,mainly from the plane and architectural aspects to analyze the shap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aditional ancestral hall buildings.Through inductive classification,the author analyzes the plane and structure of the ancestral halls from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
6、s,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ancestral halls in each period,analyzes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rules,and attempts to explore the reasons for the formation of traits.The first chapter is an introduction,which outlines the origin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the entry point of resea
7、rch,and research methods.It also presents the relevant research status in China,Guangxi,and southeast Guangxi,and defines the scope of this study.The second chapter studies the background of the ancestral hall of the Beiliu River Area.From the aspects of natural conditions,social conditions,infamily
8、 origins,and related cultures of ancestral halls,the research background of the ancestral hall buildings was analyzed.Finally,the source of the construction time and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the investigation cases were explained.The third chapter is the study of the ancestral hall plane in
9、the Beiliu River Area.Firstly,it analyzes the plane elements of the ancestral hall.Through classification and data statistics,the various types of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element are illustrated.Further,from the overall layout,statistics and generalization were conducted,and attempts were made to ex
10、plore the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 of various types of layouts.The fourth chapter studies the architecture of the ancestral hall in the Beiliu River Area and is divided into four parts.The first part analyzes the basic framework types,summariz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each type of shape,and tries t
11、o explore the evolution laws of various types and their geographical distribution.In the second part,the overall framework of each hall is simplified and classified and statistically analyzed.The main types an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hall structure in each period are summarized,and the evolution pro
12、cess is explored.In the third part,the main components such as columns,beams,humps,Dougong,short column,etc.are analyzed in detail with time as the axis,and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changing rules of the components in each period are summarized.The fourth part summarizes the basic characteristics of
13、the ancestral hall structure in the Beiliu River Area and analyzes the reasons for its formation.IVFinally,it summarizes the article and puts forward the prospect of further research on the traditional architecture of Southeastern Guangxi.The purpose of this paper is to enrich the study of tradition
14、al architecture in southeast Guangxi and ancient architecture in Guangxi,and calls for full attention to the protection and use of traditional rural architecture under the social context of rejuvenating rural strategies.KEY WORDS:Beiliu River Area;traditional ancestral hall;Shape characteristicsv目录摘
15、要.IABSTRACT.Ill第一章绪论.11.1 研究的起源、意义、切入点、方法.11.1.1研究的起源及意义.1L1.2研究的切入点.11.1.3研究的方法.2L2相关研究现状.31.2.1 国内相关研究现状.31.2.2 广西相关研究现状.41.2.3 桂东南地区相关研究现状.51.3研究范畴.61.3.1 地理范围.61.3.2 对象范围.71.3.3 时间范围.7第二章北流江流域祠堂研究背景.82.1 自然条件背景.82.1.1 地形及水文.82.1.2 湿热、多雨的气候.82.1.3 台风气象灾害.92.2 社会条件背景.92.2.1 历史建制.92.2.2 北流江水运及古道.10
16、2.2.3 方言.122.3 家族源流分析.132.3.1 祖籍.132.3.2 迁移的原因.142.3.3 迁移路线.152.4 堂号、对联、祖训.162.4.1 堂号.162.4.2 对联.172.4.3 祖训家规.182.5 祠堂建筑的分布.192.5.1 时间分布.192.5.2 地理分布.202.6 本章小结.21第三章 北流江流域祠堂平面研究.223.1 平面主要组成元素.223.1.1 厅堂.223.1.2 天井.293.1.3 连廊.303.1.4 拜亭.323.2 平面类型研究.333.2.1 平面类型统计.333.2.2 平面类型分类.383.3 平面类型举例分析.403.
17、3.1 单路布局.403.3.2 三路布局.453.3.3 五路布局.50334地理分布.513.4 本章小结.52第四章 北流江流域祠堂构架研究.534.1 抬梁式.534.1.1 驼墩抬梁.534.1.2 驼墩/瓜柱抬梁.554.1.3 折角抬梁、折角/驼墩抬梁.554.1.4 斗拱承模式抬梁.564.2 插梁式.60II4.3 插梁抬梁混合式.614.4 夔龙纹梁架、博古架.634.4.1 夔龙纹梁架.634.4.2 博古架.644.5 对比与小结.654.5.1 对比分析.654.5.2 小结(一).674.6 硬山搁楝、拱券式、过梁式.684.6.1 硬山搁橡.684.6.2 拱券式
18、.68463过梁式.704.6.4 小结(二).4.714.7 各厅堂构架分析.724.7.1 高度和屋面坡度分析.724.7.2 门厅构架类型分析.764.7.3 中厅构架类型分析.794.7.4 后厅构架类型分析.的.824.7.5 小结(三).854.8 构件分析.864.8.1 柱.864.8.2 梁、挑檐梁.924.8.3 牵杨.1014.8.4 橡条、栋梁.1034.8.5 椽子、飞子.1034.8.6 驼墩.1044.8.7 瓜柱.1064.8.8 斗拱.1084.8.9 小结(四).1094.9 构架基本特征及原因分析.1104.9.1 棵间距减小.110HI4.9.2 砖石材
19、料广泛使用.1144.9.3 混合式承橡普遍.117第五章总结与展望.1205.1 总结.1205.2 展望.121附录一.123参考文献.125致谢.128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129IV广西大学硕土学位论文北流江流域传钱祠 强瑰就形制 研究第一章绪论1.1 研究的起源、意义、切入点、方法1.1.1 研究的起源及意义本选题为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湘江一漓江一桂江流域传统建筑大木构架及 谱系研究”和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西桂江流域传统建筑形制及其保护研究”的一 部分内容。北流江流域,属桂东南地区,是汉族入桂较早较集中的地区,现存有大量汉族传统 建筑,其中祠堂占有较大比例。传统建筑中,
20、祠堂建筑属族人共有,人们对祠堂是崇敬 的,祠堂建筑是最受重视的传统建筑之一。所以,祠堂保持相对较好,祠堂建筑是北流 江流域具有代表性的汉族传统建筑。研究北流江流域的传统祠堂建筑,意义重大且十分迫切。首先,可为桂东南地区的汉族传统建筑研究提供线索和参考,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 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对扩充广西地区古建筑体系有重要意义。其次,广西是多民族聚居地,汉族和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及观念等不同,汉族传统 建筑的形制与少数民族的传统建筑存在差异。研究北流江流域传统祠堂建筑,有佐证历 史文化的发展变迁和建筑发展历史的意义。最后,对北流江流域传统建筑的保护有抢救性意义。该流域遗存祠堂数量较大,主 要建于清至
21、民国时期,这些都是先人留下的智慧和财富,一旦破坏是不可逆转的。近年 来,人们生活水平提高了,有充足的经济能力,维修家族祠堂的现象非常频繁。原本出 于善意的维修,可能会因为对传统建筑保护维修的方式或方法认识不足,导致大大降低 传统祠堂建筑的历史价值。因此,对北流江流域传统祠堂建筑的研究,提高人们对传统 建筑的保护意识和专业认识,为传统建筑的保护和利用提供基础资料,具有抢救性意义。L1.2研究的切入点由于祠堂建筑经历了漫长的岁月,或多或少都会有损坏。而祠堂中,立面装饰的细 节、室内外的彩绘、家具门窗等,功能性较弱,较容易被更替或舍弃,较难完整的保留。祠堂建筑的平面和构架,功能性较强,不能轻易的更替
22、和修改。即使在某时间段内,祠 堂被用于教学、办公、居住或仓储等其他功能,其平面和构架也基本适用。所以,平面 和构架能较好地保持原真性。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流江流域传筑祠 段建筑形制 研究从梁思成的我们所知道的唐代佛寺与宫殿及林徽因的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 中,可知中国建传统筑的布置和结构,经历悠长的历史,能泰然处之,保持其原有面目。梁思成在美国高校发表关于中国建筑的演讲中,也提出:“中国建筑的基本特点可以从 结构体系和平面布局两方面来考量。】”林徽因也在论中国建筑之几个特征中指出,中国建筑所用原则是架构制,即结构贯穿功能与形式,结构和布置是不可分割。可见,梁思成、林徽因认为传统建筑的平面和结构
23、原真性保持较好,且研究传统建筑可先从平 面和构架两方面着手。所以,在时间和精力有限的前提下,平面和构架是北流江流域传统祠堂建筑形制研 究的最佳切入点。1.1.3研究的方法传统建筑的研究方法主要有:文献阅读、田野调查、访问记录、对比研究、数据统 计、建筑类型学、构件特征分析。1、文献阅读:首先,要想做某项研究,就必须先了解该类研究当前的动态,通过 相关文献的阅读,做到心中有数。其次,要对该研究的相关背景知识做好储备,包括对 县志、地方志、村志以及相关书籍、文献等进行查阅,旨在掌握该研究的自然、社会、人文等方面的背景。还要留意和重视调研中的族谱、碑刻、梁刻、门联等文字信息。文 字类的记载,优势在于
24、它的固定和长久性,且具有较好的可靠性和准确性。2、田野调查:对一个新区域的传统建筑进行研究,实地调研和测绘是必定要做的。不可能闭门造车,凭空想象。只有实地踏勘了,才有说话的底气。掌握实例和数据是研 究的基础,在没有确切的历史资料的情况下,大量实地踏勘,获取充足的案例和数据是 一个必须且有效的途径。3、访问记录:由于时间久远,有关的文字记载可能遗失,或者相关历史可能是口 述相传流传下来的,许多信息可能储存在长者们的记忆里。在没有文字记录的情况下,访问家族中的长者,寻求村庄的过去和祠堂的历史,是可行的方法。口述虽然可能会有 口误或夸大,但却是较好的参考。4、对比研究:纵向对比,针对北流江流域不同时
25、期的祠堂建筑特征,从时间维度 上归纳该流域的祠堂特点;横向对比,从空间分布的角度,将不同特征的祠堂落入地理 分布图,对比分析,归纳出祠堂建筑的分布特征。1梁思成.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1:52广西大学硕士学位论文北流江传统祠 强建筑形制 研究5、数据统计:利用电子表格等工具,将数据进行分类统计,形成数据分析图,用 数据来说明建筑的现象和情况。6、建筑类型学法:建筑类型学是同一地域、环境、社会等条件下的人们,为解决 生活、生产中面临的问题,而产生的一种适应的经验,这种经验是在多种尝试后得到的 最优解,在外界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这种成功的经验具有一定的稳定性,从而成
-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北流 江流 传统 祠堂 建筑 形制 研究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曲****】。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曲****】,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