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万ta商品砼搅拌站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50万ta商品砼搅拌站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50万ta商品砼搅拌站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61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50万t/a商品砼搅拌站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50万t/a商品砼搅拌站建设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 总论 1.1 项目概述 1、项目名称:50万t/a商品砼搅拌站建设项目 2、项目规模:总投资5175万元 3、项目建设单位:xx富华混凝土有限公司 4、项目(公司)法人代表:xxx 5、项目选址:xx镇山关村五贡山村民组 6、项目建成时间:1年 7、建设性质:新建 8、项目主要经营范围:商品砼生产、泵送经营等。 1.2 项目提出的背景 商品混凝土亦称预拌混凝土或商品砼,它的产生和出现可以说是混凝土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混凝土工业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标志。商品混凝土的实质就是把混凝土这种主要建筑材料从备料、拌制到运输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从传统的施工系统中游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经济核算的建筑材料加工企业——预拌混凝土厂或混凝土公司。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能够因为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和集中化等特点为建筑工程中节省水泥及其砂石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改进施工组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可能,同时也因为能节省施工用地,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而使人类受益。同时,推广商品混凝土还是推广散装水泥的重要先导措施,因此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混凝土集中搅拌,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一个国家商品混凝土的应用数量和比例,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混凝土工业生产的水平。 商品混凝土一般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以上,节约水泥10%~15%,降低工程成本5%左右。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粉尘污染,实现文明施工。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商品混凝土应用量已达到混凝土总量的60%~80%。 我国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始建于20世纪80年代,起初是在上海、常州等地。由于建设规模的持续扩大,尤其是由于东南沿海城市建设的高速发展,再加上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扶植政策和措施,使城市的商品混凝土每年以15%的幅度递增。 在全国范围内按保守的估计,有5亿吨水泥用于生产混凝土;以每m3混凝土400公斤水泥计,则混凝土增量达6.25亿m3。实际上,我国2010年商品混凝土的产量为6.03亿m3,同比增长32.32%。2011年1-8月,我国商品混凝土的产量为4.51亿m3,同比增长29.5%。发达国家商品混凝土已达到其混凝土总量的60%-80%,但我国商品混凝土仅占混凝土总量的30%左右。很明显,我国与这些国家的差距是很大的。无论从哪方面看,我国的确应大力发展商品混凝土。可以肯定地说,我国发展商品混凝土具有巨大的市场潜力和广阔的发展前景。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是我国大、中城市发展散装水泥的必由之路。预拌混凝土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粉尘排放、提高工程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它是实现水泥清洁生产有效途径,预拌混凝土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文明生产水平。 广德富华混凝土有限公司根据周密的建筑商品混凝土市场需求调查研究分析后,拟投资建设50万t/a商品砼搅拌站项目。 1.3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3.1混凝土工业发展趋势的需要 混凝土,简称为“砼(tóng)”:是指由胶凝材料将集料胶结成整体的工程复合材料的统称。通常讲的混凝土一词是指用水泥作胶凝材料,砂、石作集料;与水(加或不加外加剂和掺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经搅拌、成型、养护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称普通混凝土,它广泛应用于土建工程。 混凝土是当代最主要的土建工程材料之一。它是由胶结材料,骨料和水按一定比例配制,经搅拌振捣成型,在一定条件下养护而成的人造石材。混凝土具有原料丰富,价格低廉,生产工艺简单的特点,因而使其用量越来越大;同时混凝土还具有抗压强度高,耐久性好,强度等级范围宽,使其使用范围出十分广泛,不仅在各种土木工程中使用,就是造船业,机械工业,海洋的开发,地热工程等,混凝土也是重要的材料。 商品混凝土(预拌混凝土)是在工厂中生产,并做为商品出售的混凝土。与现场搅拌混凝土相比,商品混凝土是由专业的生产企业生产,这些企业大多配有先进的生产设备,计量精确,搅拌均匀,质量高。有完善的质检系统,保证质量。施工企业购买商品混凝土可以减少现场建筑材料的堆放,有利于保护环境,文明施工。具体规格又分为C15、C20、C25、C30~C80。对商品混凝土的特点要求是: ①由于是集中搅拌,因此能严格在线控制原材料质量和配合比,能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要求; ②要求拌合物具有好的工作性,即高流动性、坍落度损失小,不泌水不离析、可泵性好; ③经济性, 要求成本低,性能价格比高。 商品混凝土亦称预拌混凝土或商品砼,它的产生和出现可以说是混凝土发展历史上的一次“革命”,是混凝土工业走向现代化和科学化的标志。商品混凝土的实质就是把混凝土这种主要建筑材料从备料、拌制到运输等一系列生产环节从传统的施工系统中游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经济核算的建筑材料加工企业——预拌混凝土厂或混凝土公司。混凝土的商品化生产能够因为生产的高度专业化和集中化等特点为建筑工程中节省水泥及其砂石材料,提高工程质量,改进施工组织,减轻劳动强度,降低生产成本提供可能,同时也因为能节省施工用地,改善劳动条件,减少环境污染而使人类受益。同时,推广商品混凝土还是推广散装水泥的重要先导措施,因此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混凝土集中搅拌,是建筑工程生产方式的重大变革。一个国家商品混凝土的应用数量和比例,标志着这个国家的混凝土工业生产的水平。 商品混凝土一般可提高劳动生产率一倍以上,节约水泥10%~15%,降低工程成本5%左右。与此同时,还可以保证工程质量,节约施工用地,减少粉尘污染,实现文明施工。到20世纪80年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商品混凝土应用量已达混凝土总量的60%~80%。 1.3.2适应xx县城乡建设发展的需要 今年是实施“十二五”发展规划的第一年。根据《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要求,今后五年,是xx县率先崛起的关键性五年,将承接产业转移,发展工业经济,进一步加快城镇化进程作为我县发展的主要任务之一,并积极创造有利于城乡一体化建设的物质基础和体制条件。“十二五”时期,我县将不断完善城市功能,推动外延式发展,增强综合承载力,不断提高城镇化水平,加快新城区和“两区两园”建设步伐,把新城区建设与特色街区建设、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优化城区产业结构升级。通过加快城乡统一的基础设施体系建设,都离不开建筑工业,建筑工业也离不开混凝土材料的商品化市场的培育发展。 因此,xx的崛起和周边区域建设市场需求,为商品混凝土的销售市场提供了较大的空间。按本项目商品混凝土辐射半径50公里计算,预计未来年需求量120万m3(300万吨)左右,并逐年有所增长,本项目达到规模正常生产后,年供应能力为20万m3,仅占市场需求量的17%,产品的销售是有保障的。 1.3.3散装水泥行业发展的需求 大力发展预拌混凝土是我国大、中城市发展散装水泥的必由之路。水泥散装化对于节约资源和能源、减少粉尘排放、提高工程质量、保护生态环境等方面具有显著作用,它是实现水泥清洁生产有效途径,水泥散装率的高低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企业技术进步和文明生产水平。 与国际上先进水平相比,散装水泥发展我国仍处在初级阶段,水泥的散装率仍然很低,工业化国家在二十世纪七十年代初就基本实现了水泥散装化(散装率达70%以上)。“九五”期间,国务院批转了原国内贸易部等六部委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散装水泥的意见》(国函[1997]8号),成为指导我国散装水泥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九五”期间,我国散装水泥继续保持了快速、健康的发展势头。据有关资料表明,2000年,全国散装水泥生产量为11,120万吨,比1995年增长190.64%,散装率由1995年的13.1%上升到19.07%,提高6.97个百分点。2010年,我国水泥产量19.14亿吨,生产散装水泥12.4亿吨,与上年相比,分别增长16.0%和12.3%。相当于节约木材2274万m3,节电50亿千瓦时,节煤534万吨,节水8亿多m3,减少固体废弃物排放413万吨,减少水泥损失3424万吨,创综合经济效益309亿元。2010年预拌混凝土生产能力已达到5.4亿m3,散装水泥和预拌混凝土联动发展格局正在形成。我国《散装水泥发展规划》的出台进一步规范和加速散装水泥行业的的健康和快速发展。发展商品砼,符合国家宏观产业政策。利用散装水泥发展商品砼具有特别的现实意义。 1.3.4市场发展和环境保护的需要 目前xx经济发展正处快速增长期,随着地方经济的发展和建设需要,城市公用事业、交通设施等项目的建设和发展这就给建筑业的“绿色产品”——预拌商品砼造成旺盛的需求。 发展预拌商品砼和散装水泥对改善xx环境污染,美化城市旧貌起到积极的作用。在工程施工直接预拌混凝土,水泥的包装运输,拆包分散拌砼,砂、石运输,砼质量难以控制,给偷工减料留下可剩之机,对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劳动条件恶劣。 当今社会环保问题已成为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环保问题已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健康。应用商品混凝土环境效益十分显著。首先它不需要在现场堆放材料及中转材料,避免了城市的脏、乱、差现象;其次,从根本上消除噪声、粉尘、污水等污染,改善了市民工作、居住环境。 “十二五”时期我国将全面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更加重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改善城市环境质量和加快城乡生态建设,为散装水泥和商品砼的发展创造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依据 2.1编制依据和原则 2.1.1编制依据 ⑴《中华人民共和国循环经济促进法》; ⑵《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⑶《中华人民共和国清洁生产促进法》; ⑷国家建设部《关于城市发展商品混凝土的几点意见》; ⑸国家发改委、建设部《散装水泥发展规划》; ⑹《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商改发[2003]341号); ⑺《关于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若干意见》(1995全国建筑工业会议); ⑻《国务院关于做好建设节约型社会近期重点工作的通知》 ⑼国家商务部、财政部、建设部、环保总局等7部局《散装水泥管理办法》(2004第5号); ⑽《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 ⑿《安徽省工业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7年本)》 ⒀《安徽省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6年本)》 ⒁《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开发园区发展规划纲要》 ⒂《xx县经济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 ⒃《xx县“十二五”产业发展规划》 ⒄《xx县扩大开放、促进发展二十条》 ⒅ 项目单位提供的其他有关资料 2.2编制原则 ⑴设计应符合国家有关消防、环境保护、节能减排、劳动保护等方面的规定和规范; ⑵工业设备选型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⑶合理布局、节约用地、先进性与经济性相结合,尽量减少工程投资。 2.3研究范围 根据国家编制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有关规定及要求,阐述项目建设的理由及必要性,提出商品混凝土搅拌站建设项目的类别、性质,确定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内容和工程技术方案;阐述项目建设的外部条件;提出环境保护和消防安全措施方案;提出项目建设进度计划;进行建设项目投资估算,提出资金筹措方案及使用计划;对项目进行财务效益评价,对建设项目社会效益进行分析。 第三章 中国商品混凝土行业发展现状分析 3.1 中国商品混凝土发展历程及行业特征 预拌混凝土作为散装水泥发展的高级阶段,它是社会进步、文明施工的体现。混凝土的研制、生产、使用经历了将近200年的发展历史。预拌混凝土采用集中搅拌,是混凝土生产由粗放型生产向集约化大生产的转变,它实现了混凝土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是建筑依靠技术进步改变小生产方式,实现建筑工业化的一项重要改革,而且有显著的社会、经济效益。 中国预拌混凝土行业起始于20 世纪70 年代末期,20 世纪90 年代开始获得蓬勃发展。为了区分20 世纪50 年代冶金系统如鞍钢及包钢企业内部曾使用过的集中搅拌混凝土,并强调其进入社会后的商品属性,曾命名它为“商品混凝土”。但在商品混凝土的技术标准中,为了与国际接轨,仍称其为预拌混凝土,英文是Ready mixed concrete, 不能直译成commodity concrete。统观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具有建材行业的一般特性。 周期性:由于整个建筑行业受季节影响较大,这也相应影响到建材行业,使其具有了季节性,一般在年底和年初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处于萎缩状态。 地域性:由于建材行业受到有效运距的限制,区域市场价格差异较大。 投资拉动性: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增长直接受房地产施工及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增长的影响,属于投资拉动型行业,和水泥等其它建材产品一样直接受宏观经济政策的影响。这从整个商品混凝土行业的发展历史都可以看到这个因素对行业影响的清晰脉络。 具有规模效应:企业规模优势明显,提高设备利用率和保供能力。 同时由于混凝土在发展过程中又具有一些独有的特性: 生产属于简单加工性质,没有复杂的窑炉,进入行业的技术门槛相对较低; 生产的非连续性,经常需要集中时段供应; 区域市场设备产能容易过剩,宜引发价格竞争; 单一企业规模不宜过大,类似商业网点,适宜合理布局,方能保持合理运距、及时供应、及时服务等。 由于混凝土行业具有这些特点,所以进入行业的企业也由其区域、发展状况等而有所不同。商品混凝土行业进入者情况主要由以下几类构成: 国有大型施工企业,如各地建工及市政施工企业;国外专业混凝土公司,如Hanson、Rinker等;商品混凝土上游材料供应商及设备供应商发展而来,如华新水泥等;房地产开发商(业主)的关系人(表现在发展成熟地区仍不断有新进入企业);有一定资金和行业相关背景的私营业主;有一定资金但没有任何相关行业背景的冒然进入者。 仅以上海企业构成为例,国营企业占总数47.18%;合资企业占总数26.06%;民营企业占总数19.01%;集体企业占总数7.74%。整个行业发展的趋势将是商品混凝土企业逐步由国有转向民营企业。 3.2中国商品混凝土的发展现状 3.2.1产业政策有力的推动 由于预拌商品混凝土发展初期缺乏规模效益,价格高于现场搅拌混凝土,如没有限制或禁止现场搅拌的政策法规出台,预拌商品混凝土市场开拓十分艰难。建国初期,我国在一些大型水利工程中采用了预拌混凝土,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预拌混凝土的生产发展比较迟缓,与发达国家相比,形成了很大的差距。近几年来,国家对发展预拌混凝土高度重视,出台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政策法规,为预拌混凝土的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保障。 2003年,商务部、公安部、建设部、交通部发布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城区现扬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确定了124个禁止现场搅拌的城市,并且明确规定了城区禁止现场搅拌的时间表。2004年国家七部局又统一出台了《散装水泥管理办法》(5号令),《办法》的第十四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鼓励发展预拌混凝土和预拌砂浆,根据实际情况限期禁止城市市区现场搅拌混凝土,具体规定由国务院商务行政主管部门会同国务院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制定。《办法》同时还指出,违反本办法第十四条规定,擅自现场搅拌混凝土的,由有关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处罚。各地政府根据国家政策法规,根据本地实际情况,也纷纷出台了相关文件,大力鼓励和支持预拌混凝土,大力促进建设单位和施工队伍使用预拌混凝土。 各地制定了散装水泥管理规定,规定指出,在建设工程项目中,应使用预拌混凝土和散装水泥。并且配备相对应的设施、设备。安徽省也出台了有关使用散装水泥和预拌砂浆及禁止现场搅拌混凝土方面的地方政策法规; 为了更好的规范预拌混凝土市场,各地的混凝土协会都出台了《混凝土行业协会行业自律公约 》,以达到合法经营,公平竞争的效果。 国家陆续出台的相关政策,扶持行业发展。因此,充分利用闲置生产力,减少资源浪费,保持城市环境,出台地方政策法规,推广预拌商品混凝土,禁止使用袋装水泥和现场搅拌,已成为大家的共识,但是各地执法力度差别还是存在的。 3.2.2宏观经济及重大项目提供了契机 据权威部门的预测,未来10年甚至更长一段时间内,中国建材工业发展速度将高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3~4个百分点。到2011年,建材工业产值预计突破1万亿元,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增长点。作为预拌混凝土行业,它的供需必然受到国家基础建设重大项目牵制。随着国家房地产业的蓬勃发展,交通项目快速推进,大型民生工程的兴起,拓展了预拌混凝土产量逐年提高空间;我县地方经济建设的快速推进,重点工程项目建设如火如荼,也是拉升本项目预拌混凝土产量的另一个重要原因。 3.2.3产品结构调整 中国混凝土发展至今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预拌混凝土占整个混凝土产量还是较低。和世界各国相比,还存在着很大的差距。美国预拌混凝土占所使用混凝土产量的84%,瑞典的比例为83%。紧随其后的为日本、澳大利亚,而中国目前预拌混凝土所占比例只有20%。随着国家对环境和能源的关注,中国预拌混凝土占混凝土总量的比例将有迅猛的提高。2011年预计将达到40%,实际产量将增长一倍以上。 2000~2004商品混凝土年复合增长率为38.38%,预计2004~2008复合增长率为19.28%,8年复合增长率为28.48%。未来几年行业仍处于高速增长期。行业产品结构调整势在必行,现场搅拌混凝土将逐步被预拌混凝土所取代。 3.2.4行业整体发展形势 历年来设备利用率在50%左右徘徊,平均单个搅拌站每年的实际产量小于20万立方米。规模效益难以显现。过去几年高增长除了宏观经济利好等因素外,行业进入门槛低,只要具有一定的资金或市场,任何企业和个人都可建站经营等因素一方面促成了行业高速度发展,另一方面也为行业进入恶性竞争埋下了隐患。 (1) 企业发展情况。 在2003年整个混凝土企业呈现“井喷”的势头,企业数量从2000年的726家迅速增长至1359家,增长率从2000年的6.3%到2001年的12.28%。而到2003年则成为增长的拐点,企业增长进入较为平稳的阶段。近年增速降缓主要由以下两方面决定:宏观调控加强,预期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下降;设备保有量、成新度大幅提高,拌站基数不断增大。 (2) 企业分布情况。 预拌混凝土在我国发展极不平衡,地区差异较大。在北京、上海、广州、江苏等大城市,预拌混凝土使用量比较大。尤其是江苏省,2005年发展极为迅速,新建混凝土生产企业30多家,新增生产能力1000多万m3,产量也从2004年第二位一举反超上海。2005年数据表明,预拌混凝土产量第一的江苏为5930万m3,比1999年全国总产量还多500万m3,上海预拌混凝土用量5016万m3,与1999年全国的产量相当。这证明这些城市已经接近或达到发达国家的水平。但在西部地区,有的省份还没有一家预拌混凝土搅拌站。有的省市即使有预拌混凝土搅拌站,由于种种原因,也未充分发挥作用。 2010年中国商品混凝土产量数据统计(分省市) 地区 商品混凝土(m3) 12月产量 1-12月止累计 12月同比增长(%) 1-12月止累计同比增长(%) 全国 61,345,201 603,430,733 27.04 32.32 北京 3,165,976 34,780,647 2.07 20.48 天津 1,540,241 16,083,915 69.21 74.78 河北 660,265 7,205,422 9.84 10.74 山西 472,928 5,434,627 26.76 26.55 内蒙古 466,713 6,634,395 2.26 10.39 辽宁 1,592,953 14,371,528 17.89 2.26 吉林 184,703 1,423,274 148.47 54.85 黑龙江 340,541 3,884,812 112.54 158.97 上海 2,863,473 32,486,031 -8.89 -11.96 江苏 8,156,978 90,601,517 12.34 35.35 浙江 9,054,989 79,464,404 18.98 24 安徽 3,922,217 38,457,123 83.05 69.02 福建 1,287,045 12,102,224 39.31 23.45 江西 827,684 8,732,989 0 15.16 山东 3,221,674 36,931,698 34.12 42.32 河南 2,063,201 20,023,497 41.02 50.4 湖北 1,487,438 12,136,444 119.92 41.37 湖南 1,238,545 13,177,411 -37.72 27.43 广东 3,349,414 32,854,189 10.74 16.13 广西 3,258,118 25,344,877 85.2 59.13 海南 391,375 3,687,378 -0.8 49.34 重庆 3,386,433 27,147,858 84.62 73.43 四川 3,443,733 32,593,915 37.01 49.61 贵州 433,521 3,219,344 36.88 34.98 云南 671,138 5,863,555 7.82 12.1 西藏 15,552 182,496 932.64 7.52 陕西 2,146,359 18,413,999 39.8 35.72 甘肃 259,055 3,027,622 41.91 65.6 青海 163,751 995,526 136.75 36.35 宁夏 411,149 3,301,244 80.06 125.58 新疆 868,038 12,866,774 157.58 44.01 数据来源:中国产业信息网整理 3.2.5 相关行业得到快速发展 (1)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中加入外加剂既能节约资源又能保护环境。2010年全国年产167万吨,销售收入约77亿元。2010年全国共有合成企业300家,其中规模化企业近120家,半数以上的企业规模太小。主要以萘系生产为主,产量占到80%左右,高浓高效减水剂用量还不到5%。聚羧酸盐高效减水剂是我国高效减水剂发展的一个亮点,但仍处在初级阶段,有10多家有生产能力。 (2)水泥。 商品混凝土中磨细矿物掺合料的大量使用,不仅改善了混凝土的诸多性能,而且通过减少水泥熟料用量,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大规模建设时期对水泥的强劲需求,从而节约了国家的宝贵资源和能源。 (3)混凝土机械。 我国混凝土机械行业已形成多系列、多品种规格的局面。无论是搅拌机、搅拌楼、搅拌输送车还是混凝土泵(泵车)等产品,除大型的和高技术含量的型号外,常规产品已基本能满足施工需要。各生产厂家的生产条件普遍得到了改善,生产能力进一步增强。国外混凝土机械进口数量逐年下降,120m3/h以下的搅拌站、125m3/h以下的输送泵以及搅拌机等国产设备已占主导地位。 3.3 国际混凝土企业在中国的发展 (1)海德堡位于的海德堡水泥集团,以水泥生产为主业。预拌混凝土销量为2700万m3。 (2)汉森位于英国的Hanson PLC(派安),年销售集料22900万吨,集料27000万吨,是全球最大的集料公司及第三大的商品混凝土公司。 (3)拉法基集团在水泥、混凝土与骨料、石膏建材和屋面系统四大产品领域位居世界前列。年销售水泥13800万吨,集料21400万吨(含RMC),预拌混凝土3400万m3。 (4)霍尔西姆(瑞士),现已成长为世界上水泥、集料、预拌混凝土及建筑工程相关服务领域内的最大供应厂商之一。年销售水泥11900万吨,销售集料9600万吨,销售预拌混凝土2700万m3。 (5)另外还有瑞科尔(澳大利亚)、百通(意大利)、新兴栈(新加坡)等世界性的大型水泥、商品混凝土生产企业,其年生产销售水泥、商品混凝都在数千万吨(m3)。 3.4中国混凝土行业展望 我国商品混凝土行业现在正处在一个快速发展的轨道上,这一方面得益于政府的政策导向的强大作用,一方面也归结于我国正处在一个经济腾飞、建筑业蓬勃的良好形势下。各大工程项目相继开工,都在为我国混凝土行业做出杰出的贡献。随着商品混凝土行业不断地发展和完善,行业整体发展趋势将呈现下列特点: 现场搅拌→商品化(资源、环保) 分散化→集团化(获得话语权) 粗放型→技术型(获得合理利润) 重数量→重品牌(质量效应) 有理由相信:预拌混凝土具有的优越性和各级政府的重视,使许多有识之士,大胆投身到发展预拌混凝土的行业中,加快了预拌混凝土的发展速度。在不久的将来混凝土行业进行全面整合,几个规范化、集团化、重品牌的企业将应运而生! 第四章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的设计 混凝土配台比设计就是根据工程要求、结构形式和施工条件确定出混凝土的组分,即水泥、粗细集料和水的比例。 我国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是按原材料性能及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进行计算,并经过试验室试配调整,然后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并比较经济合理的配台比。而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计算大都是根据经验试验确定。由于商品混凝土多数需通过泵送完成浇筑任务,基本属于流动性和大流动性混凝土.一般耍使用高效减水剂或掺活性掺和料,使配合比基本参数的确定经过大量的配合比设计和试配实践而得到。 4.1试配用配合比计算 4.1.1计算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fcu,σ 混凝土试配强度可按下式计算: fcu,0≥fcu,k+ 1.6456 式中:fcu,σ一混凝土施工配制强度(MPa); fcu.k— — 设计的混凝土强度标准值(MPa); σ— — 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计算混凝土试配强度的关键:一是确定混凝土设计强度等级的龄期;二是确定混凝土强度标准差。 (1)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龄期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J10)、《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规定,设计混凝土强度标准值的龄期为28天。 (2)强度标准差σ 标准差,叉称均方差、标准离差等,由统计计算而得。商品混凝土站统计周期可取1个月.同品种的混凝土强度试件组数不少于25组。强度标准差的大小反映商品混凝土站的管理水平。为了保证95%的混凝土强度大于或等于设计强度,需较大幅度提高混凝土的配制强度,即提高混凝土水泥用量,这样,虽降低了经济效益,但混凝土强度可靠性得到了保障。 由于商品混凝土站原料稳定,计量精确,生产技术管理水平较高.统计所得的强度标准差值较小,有的甚至小于GB50204—92及JGJ/T55—96规定的下限(即C20或C25时6=2.5MPa,等于或大于C30时为3.OMPa)。在配合比设计时,还应考虑到施工现场条件及施工单位的技术管理水平。本文建议商品混凝土站取用的强度标准差应低于GB50204中的推荐值。(见表1) 4.1.2计算水灰比 混凝土的配制强度(fcu.σ)与其水灰比(W/C)及所用的水泥强度(fce)成线性关系,即鲍罗米公式: Fcu.σ=A-fce(c/w—B) 式中:fcu.0——混凝土所要求的配制强度(MPa); fce— — 水泥实际强度; c/w— — 灰水比值; A,B~ 常数。 采用强度计算公式具体形式,可导出水灰比计算公式: 经验得出,同级别混凝土,一般条件和较差条件水灰比相差约0. 05,水泥用量相差约30kg/m3。 4.1.3选取用水量、计算水泥用量及粉攥灰用量 (1)用水量的确定 选择适宜的用水量是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关键,应处理好如下两个环节:一是用水量与外加剂用量及水泥用量之间的关系(若用水量多.则外加剂掺量少,而水泥用量多);二是用水量和外加剂用量与出厂坍落度及工地交付坍落度之间的匹配关系。 据有关资料表明,通过多组对泵送剂的试验,基准坍落度5—7cm,泵送剂常用掺量下,混凝土30—90min内的坍落度损失很小,可泵性良好。当基准混凝土坍落度为2—4cm,取常用泵送剂掺量时起始坍落度也可达到20cm,但损失较快,半小时后坍落度只有1Ocm左右。 影响混凝土坍落度的因素,除了用水量及外加剂品种及掺量外,还有砂子的细度、石子的粒径及含泥量、粉煤灰质量及用量、水泥品种及用量等。商品混凝土站由于原材料固定,通过试验建立夏季和冬季现场交货坍落度与用水量关系表。在能保证可泵性的情况下,减少用水量是节省水泥的有效途径。 (2)水泥用量mco 用水量确定后,根据水灰比确定水泥用量: mco=mwo÷w/c 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00kg/m3,抗渗混凝土的水泥用量不宜小于320kg/m3。水泥用量的多少反映一个商品混凝土站的质量管理水平。生产商品混凝土参考用水量及不同等级混凝土水泥用量见表2。 (3)粉煤灰用量及掺粉煤灰后的水泥用量 商品混凝土中普遍采用超量取代法掺粉煤灰,在普通钢筋混凝土中,粉煤灰掺量不宜超过基准混凝土水泥用量的35% ,取代水泥率不宜超过20% 。这与所用的水泥及混凝土级别有关,取代水泥的最大限量见表3,粉煤灰超量系数见表4。 粉煤灰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时, 先根据表3选择βc ,求出粉煤灰混凝土的水泥用量mc: 4.1.4选择合理的砂率(βs) 商品混凝土砂率可根据经验选用或通过试验确定 试拌时,拟定三个砂率,其中间值为经验值,上、下各加减2% .试拌时测定停放30min混凝土拌合物的坍落度。经多次试验,以既不离散坍落度又大的砂率为合理砂率。然后增减用水量或泵送剂用量,使坍落度满足施工要求。 影响砂率的因素有:石子的粒径及级配,砂子的细度,水泥用量及粉煤灰用量 一般,石子较粗及级配较好,砂子较细,水灰比较小(即水泥用量较多)及粉煤灰掺量较多时,砂率较小;反之,则砂率偏大。建议用碎石时的砂率为38—44% ,卵石时36—42%。此外,砂率的合理性还直接影响混凝土的可泵性,本文在此不作阐述。 4.1.5计算砂、石用量 提出试配用混凝土配合比在上述1.1~1.4步骤完成后,可用重量法或体积法直接求得砂、石用量。 4.2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调整与确定 试配是商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的重要环节,试配的目的一是通过调整水泥用量得到合同要求的强度及符合有关物理力学性能的施工配合比;二是通过调整用水量、泵送剂掺量及砂率,得出具有良好的可泵性、供强度试配用的基准配合比。 下面就试配过程中常见现象及调整方法例表5供参考。 由试验得出各灰水比及其对应的28天混凝土强度关系,用作图法或计算法求出与混凝土配制强度(fcu.σ)相对应的灰水比。当馄凝土表观密度实测值与计算值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计算值的2%时,上述确定的水、水泥及砂石用量即为确定的配合比。与二者之差超过2%时,应将配合比中材料用量均乘以校正系数δ值,即为确定的混凝土设计配合比。 施工过程中根据测定砂、石料含水量,调整用水量后,即得到施工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搅拌楼据此拌和合格的各等级混凝土,通过混凝土运输车、混凝土泵车浇筑到指定的施工地点。 商品混凝土配合比应有专人设计,经审批才得用于工程,已在工程上应用的配合比必须按工程分别存档。 表6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结果 编号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实测性能 水灰比 水泥/kg 水/kg 砂/kg 石/kg 坍落度/mm 表观密度/(kg/m3) 28d抗压强度/MPa 1 0.48 425 204 611 1135 45 2380 47.8 2 0.53 385 204 643 1146 40 2383 40.2 3 0.58 350 203 654 1157 40 2372 34.0 表7 设计(基准)配合比的调整与确定 混凝土配合比的试配结果 编号 混凝土配合比 混凝土实测性能 水灰比 水泥/kg 水/kg 砂/kg 石/kg 坍落度/mm 表观密度/(kg/m3) 28d抗压强度/MPa 1 0.48 425 204 611 1135 45 2380 47.8 2 0.53 385 204 643 1146 40 2383 40.2 3 0.58 350 203 654 1157 40 2372 34.0 第五章 技术可行性分析 5.1执行技术标准 《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04); 《预拌混凝土标准》GB/14902—2003;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水泥应符合GB50204的规定; 集料应符合JGJ52或JGJ53的规定(砂、石子、卵石); 拌合用水应符合JGJ63的规定; 外加剂应符合GB8076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复检 应符合GB50119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矿物掺合料:粉煤灰、矿渣粉、天然沸石粉分别应符合 GB1596、GB/T18046、JGJ/T112的规定; 搅拌机应符合GB/T9142标准规定的固定式搅拌机; 运输车应符合JG/T5094标准规定; 计量设备应定期校验; 预拌混凝土质量要求: 强 度:应符合GB/T50081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 坍落度:应符合GB/T50080等国家现行标准规定(见下表); 表8 坍落度 规定坍落度 允许偏差 ≤40mm ±10 50~90mm ±20 ≥100m ±30 抗冻抗渗性能按GBJ82的有关规定进行; 氯离子含量:由各组成材料计算求得; 放射性核素、放射性比活度按GB6566有关规定进行; 含气量:砼含气量与合同规定值之差不应超过±1.5%; 交货检验试样应按GB50204规定进行。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JGJ55—2000 混凝土按强度分成若干强度等级,混凝土的强度等级是按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fcuk划分的。立方体抗压强度标准值是立方抗压强度总体分布中的一个值,强度低于该值得百分率不超过5%,即有95%的保证率。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GB50010—2002的设计规定,强度分为C15、C20、C25、C30、C-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50 ta 商品 搅拌 项目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