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乡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
《xx乡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xx乡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书.doc(49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 可行性研究报告 项目名称:河南省XX县XX乡土地整理项目 项目申报单位(公章):XX县国土资源局 项目负责人: 项目可行性研究承担单位(公章): XX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可行性研究负责人: 项目承担单位:XX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河南省XX县土地整理项目可行性研究摘要书 项目名称 河南省XX县XX乡土地整理项目 项目所在地(市)、县(市) 河南省XX县XX乡 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单位 XX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项目区所涉及镇、行政村 项目区的经纬度坐标范围 项目申报类型(重点、示范、补助) 重点项目 项目性质(开发、整理、复垦) 土地整理 项目区地貌类型 平原 项目区土地利用现状 耕地979.55公顷,其他农用地29.06公顷,未利用土地51.89公顷,其他土地86.49公顷(注:项目区建设规模不包括居民点93.25公顷 ,独立工矿和特殊用地7.15公顷;不动工的林地49.04公顷。) 土地权属情况(所有权、使用权) 土地权属清楚,均属村集体所有使用 项目范围 东接林县林淇镇,南望南村镇,西至雁高渠,北临南寨乡 项目建设规模 1146.99公顷 预计新增耕地面积 131.69公顷 项目建设期(年) 二年 项目投资估算 预计总投资2150.61万元 项 目背景 改革开放以来,XX县经济建设及其它各项社会事业得到快速发展,与之伴随的建设用地数量也在不断增加,人地矛盾日益突出,XX县政府决定对部分利用率低下的田地进行整治,以提高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通过多年不断的探索实践,目前XX县已具备了进行大规模土地综合整治的基本条件。项目区位于XX县XX乡,属于典型的山区旱地,林木覆盖率低,林网基础差,生态环境较恶劣;项目区内绝大多数耕地为中低产田,排溉系统不完善,河道堵塞,阻碍汛期排水、泄洪。为确保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改善农业生产条件,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在此背景下提出该项目。 项目目标任务 1、通过整理,新增耕地率将达到11.48%,有效增加了耕地面积,确保了XX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的实现; 2、通过统一规划、统一组织、合理布局、因地制宜、综合整治,将项目区规划建设成生态农业示范区和培肥能力强、高效、高产农田; 3、合理配置并完善项目区农田水利设施、道路设施及其它配套设施,为项目区实现农业生产的机械化、现代化创造条件; 4、改善项目区农业生产、农民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XX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持续发展,在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加速经济的发展,为农民创造劳动致富的条件,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综合提高。 项目投资规模及资金筹措 项目总投资2284.31万元,单位面积投资1.875万元/公顷(1250.00元/亩),资金筹措方式为全额申请国家投资。 财 务 分 析 项目总投资1441.06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为1156.32万元,占总费用的80.24%;设备购置费129.8万元,占总费用的9.01%;前期工作费34.69万元,占总费用的2.41%;竣工验收费57.82万元,占总费用的4.01%;业主管理费24.98万元,占总费用的1.73%;不可预见费37.46万元,占总费用的2.60%。 项目两年完成。 通过效益预测,整理完成后项目区经济效益十分显著。整理后每年可净增纯收益480.89万元,项目区规划后耕地平均每亩每年净增加产值288.50元,每亩投入产出率为14.00%,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14年。 社会、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社会效益分析 1、项目区土地整理完成后,可净增耕地131.69公顷,缓解了人地矛盾,保证了XX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的实施; 2、促进了小农业向现代大农业的转变,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增加了农民收入,提高了农民生活质量; 3、在促进农业发展的同时,也带动了其它产业的发展,为农村劳动力的转移提供了良好机遇,有效的减轻了就业压力,有力地保障了社会稳定。 通过项目的实施,既提高了项目区农民对土地开发整理工作的认识,也起到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并为今后XX县进一步开展土地整理工作打下了基础,积累了经验。 生态效益分析 1、通过对项目区土地进行整理,将在项目区内构成稳定性强、生物生产能力高的复合农业生态系统,形成经济合理的物质能量流,增强农业生产对自然灾害的防御能力; 2、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低效农地的治理,使项目区内土地利用趋向良性循环,生态环境得到进一步改善; 3、项目完成后项目区土地利用方式将由粗放经营向集约高效利用转变,最大限度的为人民生产、生活提供良好的空间,呈现现代化高效生态农业园区的美好景观。 经济效益分析 预计项目区新增耕地每年可增加纯收益84.18万元;原有耕地改良后年增加纯收益396.71万元。这样,土地整理完成后,项目区每年将增加纯收益480.89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结论及建议 结论: 通过论证,可知该项目可操作性强,规划科学合理。项目区的土地整理后将新增和扩大耕地面积,使荒芜、低产的土地资源变成永续利用的高产出、高效益农田,为全局性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整理方案新增耕地和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相结合,开发整理利用方向正确。该项目的实施,不仅能有效的防止洪涝灾害,改善生态环境,而且有力地促进了XX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以后的综合土地整理开发复垦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模式。同时,该项目的经济评价指标、生态效益指标、社会效益指标等均达到项目立项要求。因此该项目的建设必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研究表明,该项目有充分的整理技术保障,组织保障和良好的群众基础,在国家重点投资扶持下,通过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项目的实施将得到充分的保证。因此,XX县土地整理项目是可行的。 建议: 为使项目成功和达到预期效果,建议:尽快立项,并进行更详细的研究和技术设计,并在进一步调查分析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根据项目区实际情况,采取一系列工程措施、土壤重构措施等,使整理后的土地符合各方面的综合要求。 1 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汇总表 单位:公顷、万元、万元/公顷、年 序 号 项目 名称 项目 所在地 项目类型 地貌 类型 建设期 项 目 建 设 规 模 净 增 耕 地 项 目 预 算 单位 投资 土地开发 土地 整理 土地 复垦 面积 比例 总计 第一年 第二年 1 土地整理项目 河南省XX县XX乡 重点 平原 2005年1月-2006年12月 1146.99 131.69 11.48% 1441.06 864.64 576.62 2.39 项目承担单位:XX县土地开发整理中心 前 言 XX县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境内地形复杂,有山区、丘陵、平原,属暖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其特点是:四季分明,自然灾害频繁。2002年,全市总人口77.7万人, 现有耕地面积57398公顷,绝大部分为褐土、棕壤土。 XX县属大陆性季节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589.1毫米,7月份降水最多,月平均降水182.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8%,7、8月份分别为79%和80%。XX县市位于第二级地貌台阶向第三级地貌台阶的过渡地带,地势由西北而东南呈阶梯性下降,有深中山区、深低山区、丘陵区、盆地、山前倾斜平原、平原和洼地,最低洼地海拔72米。属海河流域卫河水系,主要河流有淇河、北泉河、刘店干河、黄水河、石门河、峪河、纸坊沟河。可供防洪、灌溉的中小型水库19座,其中宝泉水库兴利库容1300万立方米,最大调蓄水量3821万立方米;石门水库总库容3084万立方米;三郊口水库调蓄水量2386万立方米;陈家院水库总库容1370万立方米。 此次拟申报的土地整理项目区分为一片,位于XX县XX乡,项目区建设规模1146.99公顷。经过土地整理预计可新增耕地131.69公顷,新增耕地比率为11.48%,整理潜力较大。 项目区位于XX县XX乡,属于典型的山区旱地,土地贫瘠,身产条件差,产量低而不稳定,目前农作物产量仍处于中的水平,该区域内农业经济效益低下,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同时多年来粗放经营,土地利用很不充分,地块零散,荒草地、闲散地较多,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大。且项目区内绝大多数耕地为中低产田,河道堵塞,阻碍汛期排水,泄洪。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尽快改善当地群众贫困面貌,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县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意义重大。该项目正是落实XX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 经过课题组的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认真分析论证,经过概算本项目总投资1441.06万元,其中工程施工费为1156.32万元,占总费用的80.24%;设备购置费129.8万元,占总费用的9.01%;前期工作费34.69万元,占总费用的2.41%;竣工验收费57.82万元,占总费用的4.01%;业主管理费24.98万元,占总费用的1.73%;不可预见费37.46万元,占总费用的2.60%。整理后每年可净增纯收益201.75万元,项目区规划后耕地平均每亩每年净增加产值292.68元,每亩投入产出率为14.00%,静态投资回收期为7.14年。 本项目的实施将新增和扩大耕地面积,提高地力,使荒芜、低产的土地资源,变成永续利用的高产、高效农田,为全局性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战略目标打下坚实的基础。项目的实施,不仅有助于改善生态环境和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同时还有力地促进了XX县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并为以后的综合土地开发整理复垦探索出一种行之有效的技术模式。因此,本项目的建设将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 总之,根据土地适宜性评价和有关专家对本项目的论证,本项目可操作性强,规划科学合理。并且,该项目完全合法,有充分的整理技术保障、组织保障和良好的群众基础,整理价值很高,在国家重点投资扶持下,通过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的密切合作,项目的实施将得到充分的保证。因此,项目是可行的。 为使项目达到预期效果,建议尽快立项实施,在进一步调查分析和科学研究的基础上,开展更详细的规划设计,编制详实工程预算,指导项目具体实施,使整理后的土地符合各方面综合要求。 目 录 1 项目概况 1 1.1 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1 1.2 项目简介 2 2 报告编制依据 3 2.1 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3 2.2 行业标准 4 2.3 相关基础资料 4 3 项目区概况 5 3.1 自然条件 5 3.2 自然资源 6 3.3 社会经济条件 7 3.4 土地利用现状 8 3.5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9 4 项目分析 11 4.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11 4.2 项目区新增耕地潜力分析 12 4.3 项目区土地适宜性评价 12 4.4 土地利用限制因素分析 14 4.5 项目区水资源平衡分析 15 4.6 环境影响评价 16 4.7 公众参与分析 17 5 规划方案及工程建设内容 18 5.1 规划原则 18 5.2 规划依据 18 5.3 项目规划方案与总体布局说明 19 5.4 项目主要工程内容 23 5.5 项目工程进度计划 24 6 投资估算 25 6.1 投资估算依据 25 6.2 投资估算、总投资及分项投资比例 25 6.3 投资进度计划 27 7 项目区内土地权属调整工作方案 27 7.1 权属调整的原则 27 7.2 权属调整拟采取的措施 27 8 项目组织实施管理 28 8.1 组织领导机构设置 28 8.2 工程建设管理 29 8.3 资金使用管理 29 9 效益分析 29 9.1 社会效益 29 9.2 生态效益 30 9.3 经济效益 30 10 结论与建议 31 10.1 可行性研究结论 31 10.2 问题与建议 32 11 项目区影像资料 34 12 附图 35 1 项目概况 1.1 项目提出的原由、建设的必要性和意义 XX县市地处河南省西北部,交通便利。2002年,全市总人口77.7万人, 现有耕地面积57398公顷,绝大部分为褐土、棕壤土。同时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城镇建设用地的需求也日益增加,耕地面积逐年锐减,人地矛盾已趋于突出。针对以上原由,为实现本县耕地总量动态平衡的需要,特提出该项目。 项目区位于XX县XX乡,属于典型的山区旱地,植被覆盖率低。同时多年来粗放经营,土地利用很不充分,地块零散,荒草地、闲散地较多,土地开发整理潜力大。且项目区内绝大多数耕地为中低产田,河道堵塞,阻碍汛期排水,泄洪。为了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增加耕地面积,提高耕地质量,改善土地生产条件,尽快改善当地群众贫困面貌,发挥本地资源优势,促进土地集约化利用,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在全县搞好土地开发整理工作意义重大。该项目正是落实XX县新一轮土地利用总体规划、XX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的重要项目之一。 项目区土壤主要为褐土和深层夹砾土,褐土一般为中壤至重壤,质地变粘,保水保肥力差,深层夹砾土其土肥条件优于浅层夹砾土,农业生产利用率比较好。由于长期以来,农民重用地、轻养地,造成了目前项目区土地质量差,低产田比重大的现状。项目区因地处深山区,地下水含量较少,开采难度较大。虽临淇河水系香木河,但香木河常年干涸。由于地块零散,道路、沟等基础设施设计标准低,不尽合理,老化、损毁严重,导致许多田块耕种后收获没有保障,在很大程度上打击了农民种地的热情,阻碍了项目区农业机械化、现代化的实现;同时,交通和水利设施条件的限制也导致了旱地沙化,从而使农民在种植上品种单一,严重影响了农业结构调整和农民的增产、增收。此外,项目区气候条件恶劣,防护林相对不足,布局散乱,由于多种因素影响,项目区生态环境状况不尽理想。因此,对项目区的土地资源实施综合整治:按照高效农业、现代农业的建设标准,对项目区内的田、林、路进行统一规划,提高耕作条件;对区内中低产田进行改造,增加土壤肥力,提高土地产出率;对区内农业结构进行调整,按照市场要求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对区内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性建设,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对区内居民点及其它建设用地重新调整,节约土地,紧迫而必要。 该项目完成后,不仅能有效增加耕地面积,较大提高耕地质量,全面改善项目区及其周边生态环境,同时,也将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增加农业后劲,繁荣农村经济,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步伐,保障社会稳定。可以预见,该项目的实施将产生巨大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 1.2 项目简介 1.2.1 项目类型 拟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146.99公顷(17204.85亩),整理完成后,新增耕地131.69公顷(1975.35亩),新增耕地比率11.48%。 1.2.2 项目性质 属土地整理项目。 1.2.3 项目范围 项目区共一片,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2′32″-113°46′35″,北纬35°42′32″-35°44′49″。项目区涉及XX乡的山怀、张庄、兆村、XX、大罗口、鹿庄、柏树湾、莲花、荣花、西沙岗、中平、东沙岗、姜沟等13个行政村。项目区四至为:东接林县林淇镇,南望南村镇,西至雁高渠,北临南寨乡。 1.2.4 项目规模 (1)建设规模 项目区可整理土地总面积(建设规模)1146.99公顷(17204.85亩)。 (2)投资规模 项目总投资1441.06万元,平均每公顷投资2.39万元。 1.2.5 项目工期 项目建设期为两年,从2005年1月开工,至2006年12月竣工。 1.2.6 项目任务目标 (1)项目区建设规模1146.99公顷(17204.85亩),新增耕地131.69公顷(2012.10亩),增加耕地比率11.48%。 (2)沟、路、林、涵统一规划、统一建设,实现沟沟相通,路路相连,配套成网,整齐划一。 (3)完善田间道路和电力系统,全面推进机械化操作,实现土地利用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的根本转变。 (4)通过两年的综合整理,从根本上改善土地质量,提高土壤肥力和土地的综合利用率。 (5)通过项目的实施,改善项目区内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提高农业生产经济效益,保证土地的可持续利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6)保持生态平衡的同时,加速经济的发展,保障农村的稳定,为农民创造劳动致富的条件。 (7)通过此次整理,为XX县的坡地土地整理工程以及周边其它类似的整理工作提供示范和技术经验。 2 报告编制依据 2.1 法律法规及相关文件 (1)《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2)《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 (3)《基本农田保护条例》 (4)《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 (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 (6)《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 (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工程管理条例》 (8)《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管理暂行办法》 (9)《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资金管理暂行办法》 (10)《关于组织申报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1]64号) (11)《关于进一步规范国家投资土地开发整理项目申报工作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2]68号) (12)《土地开发整理项目预算编制暂行办法》 (13)《河南省土地管理条例》 (14)国家和地方制定的其它与土地开发整理相关的法律、法规 (15)《河南省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16)《XX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2001—2010) (17)《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 2.2 行业标准 (1)《土地开发整理标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土资源行业标准TD/T1011~1013-2000,含《土地开发整理规划编制规程》、《土地开发整理项目规划设计规范》、《土地开发整理规划项目验收规程》) (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技术规程》(GB/T16453—1996) (3)《水利建设项目经济评价规范》(SL72—92) (4)《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188-99) (5)《道路工程制图标准》(GB50162—92) (6)其它相关规范标准 2.3 相关基础资料 (1)《XX县土地志》 (2)《广宗土壤》 (3)《XX县农业自然资源调查数据汇编》 (4)XX县土地利用统计台帐 (5)XX县气象资料 (6)XX县水利资料 (7)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2002年、2003年) (8)XX县XX乡分幅地形图(1:10000) (9)XX县XX乡土地利用现状图(1:10000) 3 项目区概况 3.1 自然条件 3.1.1 地理位置 项目区位于XX县XX乡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42′32″-113°46′35″,北纬35°42′32″-35°44′49″。项目区涉及XX乡的山怀、张庄、兆村、XX、大罗口、鹿庄、柏树湾、莲花、荣花、西沙岗、中平、东沙岗、姜沟等13个行政村。项目区四至为:东接林县林淇镇,南望南村镇,西至雁高渠,北临南寨乡。 3.1.2 地形地貌 项目区所在地地处深山区,位于太行山与华北平原接合部,属于冲积平原区。项目区内地形情况为:总体上地势平坦,坡降小于万分之一,总体地势西北高、东南低,但微地貌类型较突出,有为数不少的陡坎存在。 3.1.3 水文地质 项目区内水源主要为三郊口水库,其次为少量自然降水,但是从全县水文地质资料和气象部门提供的情况来看,水文条件较差,平均降水量750 mm,蒸发量530mm,并且近年来由于干旱,年降水量低于平均值,因此项目区内只靠自然降水已不能满足作物生长。虽然项目区群库灌区北干渠的支渠穿过,由于灌溉渠道年久失修,目前农业灌溉依赖机井供水,成本较高。项目区河道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基流很小甚至断流,河道覆盖层较厚加之该处河道过宽,利用河道径流灌溉可能性不大。因此,总体上看项目区地上水资源匮乏,为保证项目区农业用水,需要对现有的支渠整修,加修新的斗渠和农渠。 3.1.4 气候 XX县属大陆性季节气候,四季分明,春季多风少雨,夏季多雨较热,秋季气候凉爽,冬季较冷少雪。年平均降水量750毫米,蒸发量530毫米,7月份降水最多,月平均降水182.3毫米。年平均相对湿度68%,7、8月份分别为79%和80%。 3.1.5 植被 项目区内植被有山楂、核桃、苹果、柿子、七桃、山杏等多种树种。中药材以黄芹、柴胡、黄姜、丹参、决明子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小杂粮、脱毒红薯、花生为主。 3.1.6 土壤 项目区土壤类型为褐土类褐土性亚类,其中,西沙岗大部、东沙岗东、南、西南部属耕种褐土性属后层褐土性土种,东沙岗西北部属夹砾土属深位夹砾土土种。厚层褐土性土层大于80cm,内含石砾,杂色,石灰石应因母质不同而别,保水保肥能力较差,产量水平低,有水利条件时,适种作物广泛,易遭干旱威胁,水土流失严重。深位夹砾土发育在洪积母质上,50cm以下建有大于10cm厚的砂砾层。土壤质地以砂壤为主,通透性较好,植物根系易下扎,由于砂砾层出现部位较低,其水肥条件较好,农业生产条件利用较好。 3.1.7 自然灾害 由于XX县地处暖温带,为大陆性季节气候,主要的自然灾害为气象方面的灾害,如旱涝,干旱和雨涝是主要灾害天气,不但次数频繁,且一年中先旱后涝和东旱西涝、旱涝交替;暴雨,在盛夏时经常出现局部暴雨,雨量大,强度猛,径流大,常造成河道决口,洪水漫溢,土地冲刷;还有大风、冰雹等造成不良影响。 3.2 自然资源 3.2.1 土地资源 XX县地处河南省西北部,境内地形复杂,有山区、丘陵、平原, 2002年,全市总人口77.7万人, 现有耕地面积57398公顷,绝大部分为褐土、棕壤土。项目区建设规模为1146.99公顷。(项目区建设规模不包括居民点93.25公顷 ,独立工矿和特殊用地7.15公顷;不动工的林地49.04公顷。菜地5.37公顷,果园9.15公顷;)农用地1008.61公顷,占87.94%;其中耕地979.55公顷,占85.40%, 其他农用地29.06公顷,占2.53%。未利用地138.38公顷,占12.06%,其中荒草地29.85公顷,占2.60%;裸岩石砾地22.04公顷,占1.92%;滩涂86.49公顷,占7.54%。 3.2.2 光热资源 项目区年平均气温14.1℃,极端最低气温-18.3℃,极端最高气温41.5℃,全年≥0℃的积温为5202.1℃, 年平均无霜期214天。年平均日照时数2020.1小时,平均日照百分率46%。项目区光能资源丰富,比较适合农作物的生长。 3.2.3 水资源 项目区内水源主要为水库水,其次为少量自然降水,区内有机井四眼(西沙岗村3眼,东沙岗村1眼),井深200~300米。单井出水量约80吨/小时,作为灌溉水源,成本较高不予考虑。项目区河道为季节性河流,平时基流很小甚至断流,河道覆盖层较厚加之该处河道过宽,利用河道径流灌溉可能性不大。项目区上游建有陈家院、三郊口、柿园、红色娘子、郭亮等中小水库5座。 3.2.4 生物资源 项目区内植被有山楂、核桃、苹果、柿子、七桃、山杏等多种树种。中药材以黄芹、柴胡、黄姜、丹参、决明子为主。农作物以小麦、玉米、小杂粮、脱毒红薯、花生为主。 3.3 社会经济条件 项目区共涉及13个行政村。农村经济以种植业为主。由统计的东沙岗、西沙岗、大罗口、姜沟以及鹿庄等主要行政村基本经济情况可以得知:人均亩数大都在1亩左右,人均年收入在1000元以下,农民生活困苦。具体情况见附表。 表3.1项目区主要行政村基本经济情况汇总表 村名 户数 人口数 人均收入 劳动力 人均亩数 东沙岗 339 1253 432 732 1.097 西沙岗 385 1235 576 756 1.113 大罗口 167 510 511 334 1.078 姜沟 176 530 523 331 0.628 鹿庄 220 835 636 497 0.445 近年来,随着市场的开放和农村税费改革的深入以及农民自觉根据市场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的意识的增强,农民种植粮食作物特别是种植经济作物的利润逐年增加,农民种田的积极性也得到空前提高,使得项目区需求耕地用户日益增多,人多地少的矛盾更加突出。因此,对项目区土地进行整理,提高土地利用率,满足农民种地的热情,对安置农村富余劳动力,保障农村稳定,提高农民生活水平,非常必要。 3.4 土地利用现状 3.4.1 基本情况 项目区内的土地利用类型为农用地,主要包括耕地、园地、林地以及荒芜的荒草地、滩涂、裸岩石砾地等。主导类型为耕地,但大部分为旱地,其次有部分水浇地。未利用土地主要指滩涂、荒草地,由于当地多年来干旱少雨,如果不加以整治,今后土地类型变化将趋向于贫化。因此,必须对项目区进行整治,从而带动周围地区进行土地整理,起到示范的作用。 项目区界址清楚,四至明确,没有土地权属矛盾。具体土地利用现状结构见表3-2,土地利用现状布局见土地利用现状图。 表3-2 项目区整理前土地利用现状表 单位:公顷、% 河南省XX县XX乡土地整理项目土地利用现状面积统计表 单位:公顷、% 村名 农用地 未利用土地 合计 耕地 其他农用地 未利用土地 其他土地 水浇地 旱地 农村道路 晒谷场 荒草地 裸岩石砾地 滩涂 山怀 面积 42.70 11.16 0.46 0.98 7.20 62.50 百分比 68.32 17.86 0.74 1.57 11.52 100.00 张庄 面积 28.90 0.32 2.92 4.54 36.68 百分比 78.79 0.87 7.96 12.38 100.00 圪垱坡 面积 28.15 0.31 0.26 1.30 30.02 百分比 93.77 1.03 0.87 4.33 100.00 兆村 面积 93.06 109.15 1.32 1.46 0.50 1.74 207.23 百分比 44.91 52.67 0.64 0.70 0.24 0.84 100.00 平罗 面积 68.27 28.64 0.84 5.53 103.28 百分比 66.10 27.73 0.81 5.35 100.00 西沙岗 面积 70.49 71.37 1.96 2.54 3.73 150.09 百分比 46.97 47.55 1.31 1.69 2.49 100.00 中平 面积 2.72 57.56 0.81 1.61 62.70 百分比 4.34 91.80 1.29 2.57 100.00 东沙岗 面积 30.96 148.03 1.99 2.26 21.06 0.93 30.02 235.25 百分比 13.16 62.92 0.85 0.96 8.95 0.40 12.76 100.00 姜沟 面积 31.27 0.80 0.53 11.48 44.29 百分比 70.60 1.81 1.20 26.39 100.00 大罗口 面积 31.83 0.24 0.30 5.66 24.49 62.52 百分比 50.91 0.38 0.48 9.05 39.17 100.00 鹿庄 面积 36.70 0.77 0.59 11.35 49.41 百分比 74.28 1.56 1.19 22.97 100.00 柏树湾 面积 59.58 0.86 1.09 1.25 62.78 百分比 94.90 1.37 1.74 1.99 100.00 莲花 面积 22.78 0.63 0.50 10.41 34.32 百分比 66.38 1.84 1.46 30.33 100.00 荣花 面积 5.92 5.92 百分比 100.00 100.00 合计 面积 365.25 614.3 11.26 17.8 29.85 22.04 86.49 1146.99 百分比 31.84 53.56 0.98 1.55 2.60 1.92 7.54 100.00 面积 979.55 29.06 51.89 86.49 1146.99 百分比 85.40 2.53 4.52 7.54 100.00 面积 1008.61 138.38 1146.99 百分比 87.935 12.06 100.00 注:项目区建设规模不包括居民点93.25公顷 ,独立工矿和特殊用地7.15公顷;不动工的林地49.04公顷。 项目区后备土地资源丰富,对外交通便利,水利、电力等设施有一定基础,十分有利于整理工作的开展。 3.4.2 土地利用特点及存在的问题 (1)土地垦殖系数、复种指数较高,但主要以保水保肥性较差的褐土为主,土壤易贫瘠,抗旱能力弱; (2)土地资源总体质量较好,但总体偏碱性,影响作物的产量,土地利用效益较差; (3)土地利用粗放,重用地轻养地,农业生产技术力量不足; (4)项目区田块小,田埂多,不利于机械化作业; (5)水利设施老化、散乱、不配套,灌排系统不健全,缺乏相应的水利、水保工程的防护措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低; (6)道路布局不尽合理,未成网络,且标准较低,田块通达度差; (7)项目区农村居民点布局分散零乱,建筑密度和容积率较低; (8)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自然灾害频繁,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土地生产力的提高。 3.5 项目区基础设施状况 3.5.1 排灌设施状况 项目区原为群库灌区灌溉区,利用群库灌区北干渠进行农业灌溉,现有支渠一条7.3公里,斗农渠5.2公里。由于灌溉渠道年久失修,目前农业灌溉依赖机井供水。白甘岭支渠是群库灌区的主要支渠之一,由北干渠19+380处引水,经XX乡张庄、山怀、大罗口、兆村、东沙岗、西沙岗、中平等村到南村镇司寨止,全长7.3公里,原设计引水流量0.478立方米/秒,规划灌溉面积9352亩,现状灌溉面积8650亩。白甘岭支渠兴建于上世纪六十年后期,属群众性工程,受经济、技术条件限制,建筑标准低,大部分有白灰红土砌筑,表面水泥勾缝止水。近四十年的运行,目前,勾缝水泥大部分脱落,部分渠墙已经倒塌,输水损失率逐年加大,必须进行改造。 3.5.2 交通状况 项目区交通较便利,西、东有国道公路通过,由XX、西沙岗、中平、司寨相连的公路,为项目区施工运输提供便利条件。村庄附近路段多用土路,遇雨则泥泞难行,项目区内村与村之间的村道,村与田块之间的田间道路基本衔接。这些道路为项目的实施提供了较便利的条件。但各村之间的道路颇不规则,田块与村、田块与田块道路较狭窄,只能供田间作业人员徒步或小型简单农机具通行,大型农机作业不便。此外,部分道路损毁严重,雨时十分泥泞,需要重新规划,并作一些硬化措施。 3.5.3 林网建设状况 项目区虽有一定量的林地和成型的防护林,然而,防护林网建设无规划,布局散乱。虽然先后完成干线公路南陵、南林的通道绿化工程,单侧设计5行,形成东西两绿色大动脉,但是东西走向的林带没有形成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依托退耕还林工程,柏树湾、姜沟、山怀、张庄等地新发展杨树速生丰产林近8000亩。东西沙岗两村共造林500多亩,没有像样的林网。 3.5.4 电力设施状况 项目区及周边各村庄均通电,区内目前有两条10KV线路贯穿其间。项目区西侧有愚公桥35KV变电站,由此引处10KV电力线经过罗口村、鹿庄、姜沟、柏树湾以及莲花村;南侧有忽平线10KV经过东沙岗、西沙岗村。变电站所提供的电力完全能满足项目区农田灌溉用电增容的需要。项目区内外电力设施较好,为项目区供电提供便利条件。 3.5.5 其它设施状况 项目区邮政通信、供暖供热等基础设施基本完善,区内与外部的联系电话已连通,无线移动电话信号基本已达无缝覆盖。 4 项目分析 4.1 项目的合法性分析 4.1.1 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根据《XX县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及《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的要求,项目区在规划用途、区位、数量上符合XX县及XX乡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并且以年度土地利用计划为依据,对项目区内田沟路林进行综合整治,能够确保全县的耕地总量动态平衡。 因此,从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任务与目标的完成与实现来看,该土地整理项目的实施是完全有必要的。 4.1.2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对项目的要求 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十分珍惜,合理利用土地和切实保护耕地”的基本国策和“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的方针,确保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目标的实现,XX县根据自身后备土地资源特点编制了《XX县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2001—2010)。根据规划,XX县确立了土地开发整理重点项目28个。本项目主要涉及项目编号为130531005的贺庄土地整理项目。 同时,XX乡根据自身的特点,在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1997-2010)中提出,在规划期间需要补充耕地34公顷,2001-2010年土地整理、复垦的总规模需达到202公顷,此次土地整理的规模达到1146.99公顷, 新增耕地面积131.69公顷,完全能满足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要求。 因此,该项目建设直接关系到XX县耕地后备资源的开发整理工作及土地开发整理专项规划等目标的实现,同时也是弥补因城镇占地等造成耕地减少的必要措施,是实现“占补平衡”的主要途径。该项目的建设非常必要。 4.1.3 其他法律、法规对项目的要求 该项目的实施符合现行的《土地管理法》、《土地管理法实施条例》、《基本农田保护条例》、《水土保持法》、《江河流域管理法》、《森林法》、《河南省土地管理条例》以及其它相关法律、法规之规定,符合有关部门的相关规划。项目实施后,将新增耕地131.69公顷,增加耕地比率11.48%,也符合XX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的要求-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xx 乡土 整理 项目 可行性研究 报告书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w****g】。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w****g】,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