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58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目 录 第一章 项目摘要 4 1.1项目名称 4 1.2主管部门 4 1.3建设单位 4 1.4建设性质 4 1.5建设地点 4 1.6建设期限 4 1.7建设内容及规模 4 1.8建设目标 5 1.9投资估算 5 1.10资金筹措 5 1.11项目效益 5 1.12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6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8 2.1项目背景 8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10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14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18 3.1马铃薯良种缺口较大 18 3.2市场前景 18 3.3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19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21 4.1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21 4.2协作单位 23 4.3建设单位、协作单位职责 23 4.4技术依托单位 24 第五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25 5.1自然条件 25 5.2土地条件 25 5.3交通条件 26 5.4基础设施条件 26 5.5社会经济条件 26 5.6项目区条件 27 第六章 工艺技术方案 28 6.1黑色全膜马铃薯一级种标准化繁育技术 28 6.2 种薯质量标准及监控 32 6.3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栽培技术 35 第七章 项目建设目标 38 第八章 建设内容、规模及方案 39 8.1建设内容及规模 39 8.2建设方案 39 8.3旱作机械设备购置 41 第九章 投资估算与资金筹措 42 9.1投资估算 42 9.2资金筹措 43 9.3资金使用计划 44 第十章 建设期限及实施进度 45 10.1建设期限 45 10.2进度安排 45 第十一章 土地、规划和环境保护 47 11.1土地、规划 47 11.2环境保护 47 第十二章 组织管理与运行机制 49 12.1加强组织管理 49 12.2狠抓示范区建设 49 12.3加强宣传培训 50 12.4实行标准化生产 50 第十三章 效益分析与风险评价 51 13.1经济效益 51 13.2社会效益 51 13.3生态效益 51 13.4风险评价 52 第十四章 招投标 56 14.1招投标依据 56 14.2招投标范围 56 14.3组织形式和方式 57 第十五章 有关证明材料及附表 58 第一章 项目摘要 1.1项目名称 ********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 1.2主管部门 1.3建设单位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 1.4建设性质 续建 1.5建设地点 ********香泉镇、团结镇、内官镇 1.6建设期限 2年,即2011年-2012年 1.7建设内容及规模 建立旱作农业示范基地2万亩,其中马铃薯示范基地1万亩,实施地点为香泉镇、团结镇;玉米示范基地1万亩,实施地点为内官镇。在1万亩的马铃薯示范基地中开展黑色全膜马铃薯一级种标准化繁育技术示范;主要技术内容为“黑色全膜+脱毒种薯+配方施肥+种薯处理+病虫害防治+机械耕作”的抗旱丰产栽培模式。在1万亩的玉米示范基地中开展以全膜双垄沟播栽培技术为主的“配方施肥+良种+病虫害防治+机械耕作”的抗旱丰产栽培模式。在马铃薯示范基地建立核心示范区1000亩,其中在香泉镇香泉村建立核心示范区500亩,在团结镇高泉村建立核心示范区500亩。在********西川新建大型马铃薯贮藏窖1600m2;购置旱作机械设备3台套;开展以马铃薯和全膜双垄沟播玉米新品种引进筛选、栽培模式和病虫害防治为主的试验研究20项(次);举办旱作农业技术培训班8期次,对项目区每个乡、村、社干部及农民每人培训4次以上,技术培训2.5万人次,其中,培训农民2.3万人次、技术干部0.2万人次。 1.8建设目标 项目实施后,示范黑色全膜马铃薯一级种标准化繁育技术1万亩,平均亩产达到1800kg以上,较对照平均亩增产300kg,增加20%,年新增马铃薯一级种繁育能力1.8万吨;示范全膜双垄沟播玉米1万亩,玉米平均亩产达到700kg,较基础亩产平均增产150kg,增加27.3%。并使农田蓄水保水能力明显提高,降水利用率提高8-10个百分点,降水利用效率平均提高0.15公斤/毫米·亩。 1.9投资估算 项目建设总投资352.00万元,其中:土建及田间工程投资301.00万元,占总投资的85.51%;仪器设备投资36.00万元,占投资的10.23%;工程建设其他费用15万元,占总投资的4.26%。 1.10资金筹措 项目建设总投资352.00万元,申请中央投资200.00万元,占总投资的56.82%;地方配套50.0万元,占总投资的14.20%;企业自筹102.00万元,占总投资的28.98%。 1.11项目效益 (1)经济效益:新增总收入900.00万元。其中:完成黑色全膜马铃薯一级种标准化繁育技术示范1万亩,平均亩产1800公斤,繁育生产一级种薯1.8万吨,较对照平均亩增产300公斤,亩增收600元,总增收600.00万元;完成全膜双垄沟播玉米示范1万亩,平均亩产700公斤,较基础产量平均亩增产150公斤,亩增收300元,总增收300.00万元。 (2)社会效益:通过项目实施,可以充分挖掘示范区的水资源潜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增强示范区农民防灾减灾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提高农民科技意识和市场应变能力,推动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并探索出了一条适合时作农业地区发展马铃薯特色产业的路子,为同类地区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3)生态效益:项目是以田间工程、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等抗旱农艺技术为基础,以提高旱作农业生产力为主攻方向,高效利用自然资源,实现农业产出大幅度增长和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大项目。通过项目的实施,充分利用降水资源,增强土壤保墒蓄水能力,提高土地综合生产能力,促进经济发展结构调整,构建全区区域互动机制,形成各产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实现资源的开发与保护并重。 1.12项目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全国旱作节水农业发展建设规划(2008-2015); (2)《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 (3)甘肃省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15年); (4)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人民政府《关于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省委发[2002]52号); (5)甘肃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甘肃省农牧厅《关于抓紧编制2011年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紧急通知》; (6)《投资项目可行性研究指南》; (7)《建设项目经济评价方法与参数》(第三版); (8)其它有关法律、法规,行业规范、标准、定额等; (9)项目建设单位提供的各种资料。 第二章 项目建设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2.1项目背景 甘肃地处西北、干旱少雨,是一个典型的以旱作农业为主的省份,素有“十年九旱甚至十旱,三年一大旱,年年有旱灾”之称。目前,全省水资源总量289亿m3,人均占有量1100m3,仅为全国水平的1/2,亩均水资源占有量389m3,仅为全国的1/4。年平均降水量只有277mm,从河西走廊到陇南山区年降水量从40mm过渡到800mm,占耕地面积80%的中东部旱作区年降雨量只有300mm左右,且时空分布不均,降水的60%分布在7、8、9三个月,“卡脖子”旱尤为严重。水资源短缺是农业发展的最大障碍因素,发展旱作农业对我省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甘肃省旱作农业区主要分布在陇东、中部黄土高原区,涉及10个市(州)69个县(市、区)1700万人口,占总人口的65%,旱地面积占全省耕地面积的80.7%。近年来,随着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旱作农业技术实现了重大突破,探索出了旱作农业区粮食生产稳定发展的新路子。实践证明,在我省大力发展旱作农业,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和党的强农惠农政策的必然要求,是提高旱作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充分发挥旱作农业区资源优势、推动全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重要举措,对于做大做强马铃薯、玉米等特色优势产业、促进草食畜牧业快速发展、加快农业结构调整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为此,省政府于2010年6月出台了《关于印发甘肃省旱作农业新增5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建设规划(2009—2015年)的通知》,在七年内,尤其是在“十二五”期间,把全膜双垄集雨沟播技术作为干旱区提高粮食产量的核心技术,下大力气推广,2011—2015年每年稳定在1000万亩以上;把马铃薯良种繁育体系建设作为干旱区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主要抓手,下大功夫来抓,2010—2013年在马铃薯种植面积3万亩以上的51个县区,每年扩繁一级种薯10万亩、二级种薯100万亩。 ********地处甘肃中部黄土丘陵沟壑区,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总土地面积3638.71km2,现有总耕地面积172万亩,其中山旱地158万亩,水浇地13.5万亩(其中3万亩为不保灌水浇地)。区内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资源。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蒸发量高达1526mm,而近10年来的平均降水量不足380 mm,有效降水量少,暴雨径流多,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6%以上,与农作物需水期(5—6月)相错位,造成季节性干旱。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旱灾愈演愈烈,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干旱是长期困扰当地农业生产发展的瓶颈。 2009年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中由省农牧厅下达,项目批复文件为《甘肃省农牧厅关于2009年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甘农牧计[2009]309号),属国家发展改革委、农业部2009年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计划项目,项目总投资375万元,其中省财政从2009年第四批扩大内需中央预算内投资中安排300万元,企业自筹75万元。通过项目建设,有力的改善和提高了********农业基础设施条件,现已完成和改造中心化验室260m2;购置土壤墒情监测仪器设备9台,技术培训设备31台(个、套),购置农机具3台;建造日光温室24座,繁育新大坪、陇薯3号等脱毒马铃薯原原种365万粒;建立全膜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及马铃薯原种繁育基地建设1.09万亩,全膜玉米标准化栽培技术示范基地建设1.18万亩,全膜马铃薯标准化生产示范及马铃薯原种繁育核心示范基地建设1370亩;开展马铃薯、玉米地膜覆盖、适宜播种期、病虫害防治等试验研究12项次,取得了6项技术研究成果;共举办农业技术培训9期次,培训农民1.939万人次,技术干部0.201万人次;创新实施了“农艺、农机、工程”相配套,“企业、科研、推广”有机结合的项目实施模式,企业主要负责提供研发脱毒马铃薯种薯繁育技术的场所、生产基地、技术资料;科研单位主要负责对研发技术提供技术帮助和指导,以及其它相关技术培训等;推广单位主要负责对研发的农艺、农机等新技术的试验示范和推广。通过项目的实施虽然改善********农业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马铃薯原种繁育能力,提高了区农技中心的培训能力和项目区农民的科技素质,取得了预期效果。但是马铃薯良种贮藏设施不配套,供给大田生产的一级良种缺口大,还不能满足省政府提出的马铃薯一级良种全覆盖的要求,为此特提出********旱作农业示范基地建设续建项目,进行填平补齐,使其和前期项目配套发挥更大的效益。 2.2项目建设的必要性 2.2.1发展旱作农业是缓解水资源紧缺的重大战略 ********是我省典型的旱作农业县,区内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资源。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蒸发量高达1526mm,而近10年来的平均降水量不足380 mm,“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十年九春旱”是********气候特征的真实写照。有效降水量少,暴雨径流多,时空分布极不均匀,多集中在七、八、九3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6%以上,与农作物需水期(5-6月)相错位,造成季节性干旱。尤其进入近年来,旱灾愈演愈烈,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长期以来干旱缺水限制********社会、经济发展最主要的因素。同时,随着人口增长、城市化进程加快和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争水矛盾将进一步加剧,受农业供水零增长政策的影响,农业灌溉用水增长空间有限,缓解农业用水供需矛盾,将更多依赖对天然降水的有效利用。充分利用天然降水,大力发展旱作节水农业,将成为解决水资源短缺的重大战略途径。 2.2.2发展旱作农业是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属黄土梁峁沟壑区,旱地面积达158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91.86%。特殊的气候因素决定了********发展旱作农业对于解决农民温饱,发展农业生产的必需性和重要性。在旱作农业的发展上,走出了一条修梯田、打水窖、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现代农业科学技术,调整优化农村经济结构的农业产业化发展的路子,2010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108838.93万元,实现增加值59991.46万元,比上年增长15.4%。农作物播种面积为165.41万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为143.56万亩,粮食作物播种中洋芋播种面积为103.05万亩,粮食平均亩产为156.72公斤,粮食总产量达到224999.2吨,农民人均产粮608公斤,基本实现了粮食自给。但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薄弱,水资源利用效率仍然很低,中低产田比例仍然高,粮食生产仍有较大增产潜力,而发挥较难。为此,发展旱作农业,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水资源利用率,进行土壤培肥、改造中低产田,将是确保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 2.2.3 发展旱作农业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客观要求 我省的旱作区也是生态环境最脆弱的地区,这一区域经济基础脆弱,农民生活困难,耕地地力条件差,土地支离破碎,山旱地面积大,气候和生态环境严酷,成为制约全省农业发展的难点。********是国家贫困县之一,历史上的安定曾经是一块比较富庶的地方,《资治通鉴》中有“天下富庶,莫如陇右”之说。明清以后,由于兵燹战乱,林木砍伐殆尽,生态环境不断恶化,是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地区之一。流域总面积3638.71平方公里,水土流失面积3306.2平方公里,占90.9%。总耕地面积255.3万亩,人均6.9亩,其中山地占90%,川地占10%。多年平均土壤侵蚀模数5640吨/平方公里,年径流模数1.6万立方米/平方公里。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着********的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发展旱作农业,调整经济发展结构,才能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构建全县区域互动机制,形成各产业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促进全县经济的协调发展,为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的动力。 2.2.4发展旱作农业是改善旱作农业基础条件的有力保障 ********干旱多灾,农业基础设施条件差,发展后劲不足。机械化程度低,农业现代化速度慢。全区农业生产对自然降水的利用率仅为30%,现有水浇地面积不到10%,旱地耕地中梯田地占81.6%,川地占14%,塬地占4.4%,导致全区粮食生产水平低而不稳,多年粮食平均亩产一直徘徊在150~160公斤之间。而且,90%以上的旱地耕地由于抗旱防灾能力脆弱,长期遭受大旱大减产、小旱小减产的被动局面。通过发展旱作农业,培肥地力水平,可以有效提高农业抗灾减灾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改善农业基础设施。 2.2.5发展旱作农业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有效途径 ********是全国贫困县之一,造成贫困的主要制约因素一是自然条件严酷,生产生活条件差。农业生产条件差,抵御以干旱为主的自然灾害的能力还不强,靠天吃饭的被动局面还没有彻底摆脱。二是贫困面大,解决温饱任务十分艰巨。截止200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1683元。全区人均纯收入在675元以下的绝对贫困人口依然有0.87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2.6%;人均纯收入在675-942元之间的低收入人口有6.42万人,占全区农业人口总数的17.1%。三是现有贫困人口自我发展能力差,脱贫困难很大。经过近几年的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和劳动力转移,有自我发展能力的贫困户都已实现了脱贫,现有的低收入人口和绝对贫困户的自我发展能力十分薄弱,思想滞后,素质不高,经济积累匮乏,脱贫致富无望。为此,只有坚持不懈的发展旱作节水农业,有效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和生产效益,促进旱作农业科技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提高农民科技知识水平,才能稳定和持续提高产量和种植效益,增加农民收入,真正实现脱贫致富。 2.2.6发展旱作农业是加快新农村建设的必由之路 “十二五”是我省农村经济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重要时期。但旱灾仍然制约着旱农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严重影响着旱农区全面向小康社会迈进和建设新农村。要建设“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构建农村和谐社会,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大力发展旱作农业,转变发展观念,加快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创新发展模式,提升农业科技创新和转化能力,提高旱作农业发展质量,把旱作农业切实转入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轨道,只有这样才能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2.3项目建设的可行性 2.3.1技术优势 近年来********通过不断地探索,形成了一套黑色全膜马铃薯垄侧栽培技术。该技术集“黑色地膜全覆盖+脱毒种薯+配方施肥+种薯处理+病虫害防治+机械化耕作”为一体,该技术的优势是黑色地膜的应用,增强了保水保肥能力,提高了马铃薯产量,同时黑膜透光率低,辐射热透过少,使土温日变化幅度小,由于可稳定地温的作用,促进了马铃薯根系的生长发育,增强了长势,还有效抑制了杂草生长,扼住了杂草与马铃薯争肥争水的不良影响,减少了人工除草等的劳动力投入,同时,也有效降低了青头薯和畸形薯,提升了马铃薯品质。由于应用了该技术,2010年,在********最干旱的石峡湾乡,全膜马铃薯最高亩产达到2300公斤,而露地马铃薯产量仅为500公斤,********2010年黑色全膜双垄垄侧种植马铃薯平均亩产为1379.6公斤,较露地平均亩增长30.1%。在大旱之年显示了科技抗旱的力量。 2006年引进示范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以后,大大提高了全区旱作农业区主要农作物的生产水平,由于抗旱增产效果明显,面积迅速扩大,2010年,全区共完成全膜覆盖76.68万亩,其中全膜双垄沟播玉米37.3万亩,平均亩产达到了526.4公斤,较半膜对照种植平均亩增长28.5%,取得了显著的集雨、抗旱、保墒、增产和增收效果,在全区推广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综合技术,种植以马铃薯和玉米为主的农作物,已成为调整种植业结构的主要措施和增加农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2.3.2政策优势 2010年5月,国务院办公厅国办发〔2010〕29号《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中指出,支持以定西为主的马铃薯贸工农一体化示范区建设,扶持马铃薯种薯繁育体系和贮藏库建设,将马铃薯种植纳入政策性保险补贴范围;将定西建成全国重要的脱毒种薯和商品薯生产基地及精深加工基地。近年来,甘肃省委、省政府把马铃薯产业定位为全省战略性主导产业,做出做大、做强马铃薯产业的决定,提出了1000万亩马铃薯脱毒种薯全覆盖目标。定西市委、市政府在“十二五”规划中提出,要围绕打造“中国薯都”,加快建设全国重要的马铃薯种薯和商品薯供应基地,精深加工基地、产品研发基地、物流基地与价格形成中心。马铃薯产业迎来了难得的发展机遇。********围绕打造“中国薯都”核心区的目标定位,把发展提升马铃薯产业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农民增收致富的战略性举措来抓,确定了建设马铃薯脱毒种薯扩繁、商品薯标准化种植、精深加工、仓储“四大基地”的工作重点,并在科学谋划上下功夫,在狠抓落实上求突破,为有效破解马铃薯产业提升难问题奠定了坚实基础。进入新世纪以来,区上坚持以构建“全国最大的马铃薯生产加工基地和集散中心” 和做强做优马铃薯产业为总体目标,在基地建设上,大力实施“品种优质化、生产标准化、耕作机械化”的“三化”工程,建立了北部以新大坪为主的鲜销薯生产基地,南部以陇薯3号为主的淀粉加工薯生产基地。 2.3.3农民群众抗旱意识强,积极性高 ********年年有旱灾,特别是春旱和初夏旱出现的频率最高。上世纪八十年代,除1987年全区旱灾面积占旱作面积的比例超过70%,1985年小于20%外,其余年份均在30%~40%;而到了九十年代,除1996、1998两年旱灾面积占旱作面积的比例在30~40%外,其余年份均达40%以上,其中1995年达90%,出现历史上罕见的大旱。“十五”以来,旱灾仍然是农业生产最主要的灾害,除2004年全区旱灾较轻,受旱面积占旱作面积的比例为20%外,其余年份在60%左右。2010年全区干旱更为严重,截止7月中旬,全区降水量不足70毫米,比正常年份同期偏少5-8成,除以全膜双垄沟播技术为主的旱作农业经受住了旱灾的威胁外,其它如小麦、豆类等农作物都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导致大幅度减产。由于常年干旱,农业科技人员和群众抗旱主动性非常强,积极性非常高,在生产中摸索出了“地膜覆盖+良种应用+配方施肥+机械耕作+病虫害防治”的抗旱增产综合集成技术,为干旱山区发展农业生产积累了一定的实践经验。 2.3.4市场优势 在市场建设上,加速马铃薯集散中心、价格中心、信息中心三大功能的形成,建立了南川马铃薯交易中心等大型马铃薯交易市场。每年给予马铃薯产业在人力、财力和物力等方面大力支持,使马铃薯产业得到了突破性发展,至2010年,全区种植面积已连续四年稳定在100万亩,总产超过130万吨。 2.3.5自然优势 ********属黄土梁峁沟壑区,年平均气温6.3℃,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10℃有效积温2239.1℃,极端最高气温34.3℃,极端最低气温-32.5℃,年平均降水量为400mm,主要集中在7-9月,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秋季雨水多,土层深厚、土壤肥沃、富含钾素、有机质含量高,这种独特的气候、立地、土壤条件与马铃薯生长规律相当吻合,非常适宜于马铃薯种薯的生产繁育和全膜玉米种植。 2.3.6技术推广体系优势 近年来,通过各种项目带动,全区各乡镇都有农技站,村有科普协会,已形成区、乡、村三级服务网络,并且锻炼和培养了一支素质较高的科技队伍,通过多年的农业生产实践和技术推广活动,为农业新技术、新成果的推广应用积累了丰富的经验。 46 第三章 市场前景分析 3.1马铃薯良种缺口较大 近年来,随着********马铃薯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随之也带来良种供不应求的困难和问题。目前,全区年生产脱毒原种6400吨,可提供6.4万亩的马铃薯种薯,年生产一级种薯4.5万吨,仅可提供45万亩的马铃薯种薯,合计可供种面积不足总种植面积的1/2,面对100万亩的马铃薯种植面积,良种缺口还很大。该项目实施后,预计新增马铃薯一级种1.8万吨,可被当地市场消化,解决18万亩的马铃薯种薯,并增加农民收入600万元,示范带动其他适宜区域进行马铃薯种薯繁育,尽早实现当地马铃薯种植的脱毒种属全覆盖,对增强全区马铃薯脱毒种薯繁育能力和提高种薯品质非常重要。 3.2市场前景 一是商品薯市场广阔。由于马铃薯营养丰富,是世界公认的全价健康食品,目前世界发达国家的每年人均消费马铃薯达到74公斤,欧洲人均86公斤,而我国人均只有20公斤。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马铃薯的消费量将大幅增加。二是种薯市场广阔。随着我国粮食安全的压力增大,对马铃薯的依赖性将有进一步增强,马铃薯种植面积将大幅增加。尤其在南方大量的冬闲地上种植马铃薯,不仅可以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土地利用率,还可以为农民增加一茬庄稼收入。而南方二作区和华北地区,由于气候因素,不能就地留种,需要从北方一作区调种,这就为********种薯生产提供了广阔市场。 据统计,目前我国马铃薯种植约7080万亩,按每亩用种150kg计算,需要各级种薯约1062万吨,按每亩种薯繁殖田平均繁种产量1.5吨计,在全国需要建立708万亩的各级种薯繁殖田方能基本满足需求。但是目前国内脱毒种薯供应能力仅210万吨,只能供给1400万亩,约占马铃薯种植面积的20%左右,大部分农民不得不沿用落后的自留种方式进行马铃薯生产,优质良种供不应求,供需矛盾较为突出。按目前发展速度预测,到2010年国内马铃薯脱毒种薯需求面积将提高到4000多万亩,约需脱毒种薯600万吨。 甘肃省马铃薯种薯生产和销售势态良好,2010年全省脱毒快繁苗1.59亿株,生产原原种2.26亿粒,原种生产面积达到2.62万亩,一级种薯扩繁14.9万亩,二级种薯扩繁110万亩,均居全国之首。在种薯贮藏方面,近年部分原原种生产企业已陆续建成马铃薯种薯气调贮藏库和普通库。原原种和原种主要在本省销售,良种销售除本省外,还销往周边地区的青海、宁夏、陕西等省。产品供不应求,特别是专用型种薯更是供不应求。而种薯价格也一路看好,目前原原种0.5-0.6元/粒,原种3.0-4.0元/千克,一级良种2.2元/千克左右,二级良种1.8元/千克左右。 由于脱毒种薯供应体系不健全,脱毒种薯质量不高,生产应用普及率低,原种和一级种的扩繁远跟不上生产需要。脱毒种薯缺口较大,发展潜力良好。********的脱毒马铃薯良种销售形势会越来越好,市场前景十分广阔。 3.3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分析 ********具备得天独厚的生态、气候条件,区域内土壤疏松、土层深厚、耕地养分富钾,气候凉爽、昼夜温差大、降雨期与马铃薯块茎膨大期同步,适宜于马铃薯生产。近年来,********大力发展马铃薯标准化栽培技术,马铃薯品质与产量有了同步提高,尤其是主打品种新大坪知名度高,深受区内外广大客商及消费者青睐。新大坪一级种因而受到广大薯农的欢迎,产品供不应求。********光照充足,同样适宜于玉米种植,而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的应用则满足了作物全生育期所需要的水分,由于土壤污染程度低,再加上对化肥及农药按照技术规程要求使用,处于安全可控状态,在保证产量的基础上,还保证了玉米质量安全。交通便利的条件也为农产品走向市场降低了很大的成本。 第四章 建设单位基本情况 为了更好的实施好本项目,项目建设由承担单位和协作单位共同完成,项目承担单位是********农业技术推服务广中心,协作单位是香泉镇政府、团结镇政府、内官镇政府、甘肃森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 4.1承担单位基本情况 4.1.1单位性质 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隶属********农业局管理,为全民所有制性质的法定事业单位,具有独立法人资格,********农业技术推广中心承担着********农业技术的推广、咨询、服务等工作及示范推广任务,现有专业技术人员57人(高级职称13人,中级职称29人,初级以下15人),专业结构搭配合理,具有较强的技术优势。拥有260m2的化验室及相应的设备。近年来,先后承担并实施由国家、省、市列科技增粮、马铃薯良种繁育、配方施肥等重大项目。 4.1.2资产状况 ********农业技术服务中心位于********城中心,交通便利,基础建设和设备设施完善,管理严密。单位的水、电、暖、消防设施齐全,通讯光缆覆盖全境,程控电话、移动电话全面开通,交通通讯设施便利。 ********农业技术服务中心现有固定资产266.8余万元。办公及实验室近1708.58㎡,其中办公室、化验室及设施较为完备,拥有11间260m2化验室及相应的设备。 4.1.3技术成果情况 ********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主要承担着全区各类农作物新技术、新品种的引进、试验、示范和推广工作。同时承担着马铃薯良种、玉米良种等良种引进繁殖工作。中心下设农技站、土肥站、植保站三个业务站和办公室及巉口、内官、西巩三个区域站。 该中心先后承担完成了《旱地全膜双垄沟播降水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马铃薯新品种新大坪选育与示范推广》、《马铃薯产业发展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等20余项农业科技项目。同时组织实施了旱作农业、测土配方施肥、粮油高产创建等一大批农业项目,积累了丰富的项目建设经验。目前正在实施的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旱作农业项目、粮油高产创建、马铃薯良种推广补贴项目、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以及多年开展的土壤墒情监测工作,都与项目实施有密切的联系,可以相互补充,互相促进。而且项目区在长期与旱魔斗争过程中,将传统经验和现代技术相结合,形成了许多先进适用、技术成型的抗旱节科技成果,近年来,先后承担并组织实施了各级各类科技项目30余项,示范推广了旱地全膜双垄沟播降水高效利用技术研究与示范、马铃薯新品种新大坪选育与示范推广、马铃薯产业发展配套高产栽培技术推广项目等项目,取得重大科技成果10余项,其中获全国农牧渔业丰收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5项。为实施科技兴农战略,推动全区农村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积累了一定的科技应用推广经验。目前正在承担实施的项目有测土配方施肥项目、旱作农业项目、粮油高产创建、土壤有机质提升项目等,并已取得了一定成效。 4.2协作单位 协作单位香泉镇政府、团结镇政府、内官镇政府现从事农业科技推广的专业技术人员31人,其中中级职称的8人,初级职称的23人。建有科技示范村20个,培养科技示范户1.35万户,农民技术员126人。技术力量比较雄厚,具有承担农业科技项目的能力和条件。 项目协作单位甘肃森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成立于2007年,注册资金300万元,位于********西川国家农业科技园区,占地30亩,拥有1500m2组培室,2000 m2种薯贮藏窖,租用日光温室50座,面积15000 m2。公司是一家集培育、生产、贮藏、销售为一体的马铃薯种业公司。下设办公室、组培室、马铃薯研发室、技术部、销售部、财务部等机构,现有职工71人,其中专业人员25人,中、高级职称人员12人。2009-2010年,在********高峰乡和石泉乡以订单农业的形式建立了马铃薯一级种繁育基地2万亩,生产一级种3万吨,既为全区马铃薯种植提供了优质良种,又为今后的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积累了宝贵经验。 4.3建设单位、协作单位职责 ********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主要负责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制和申报,项目技术路线的制定,技术培训,各项试验示范任务的落实,项目建设、项目管理、项目建设经费的管理,项目总结报告的编写等。 香泉镇政府、团结镇政府、内官镇政府政府主要负责各自区域项目任务的落实、项目实施地块的落实、与农户的协调、各项目区的工作方案制定和总结等工作。 甘肃森茂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主要负责项目马铃薯脱毒良种的生产扩繁、种薯的收获、贮藏、销售等工作。 4.4技术依托单位 技术依托单位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原单位名称甘肃省土壤肥料工作站,成立于1981年,2004年为适应新形势发展的需要,改称甘肃省农业节水与土壤肥料管理总站。是隶属于省农牧厅的全额事业单位。编制29人,有高级农艺师12人,农艺师3人,经济师1人,会计师1人,助理农艺师3人,行政人员3人,工人6人。自建站以来,先后承担并完成了国家和省上有关部门下达的“化肥增产效应试验”、“基本农田保护试点工作”、“旱地覆盖保墒技术丰收计划、”“甘肃省河西地区绿肥丰收计划”和“甘肃省优势农产品旱作农业基地示范县建设”、“农业部旱作节水农业专项资金项目”、“甘肃省半干旱地区农田集雨节水技术项目”、“甘肃省节水农业试验示范”及“国债投资旱作节水农业基地建设”、“中低产田改造”、“瘠薄梯田改造”、“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示范推广”、“玉米全膜覆盖双垄沟播技术试验研究示范推广”等四十余项目,其中获省部级奖7项,获地厅级奖21项。 第五章 项目地点选择分析 5.1自然条件 ********属黄土梁峁沟壑区,山大沟深,干旱多灾,是典型大陆性气候,属中温带干旱半干旱区,冬春季多西北风,夏秋季多东南风,风力一般为二至五级,最大为八级,年平均气温6.3℃,平均日照时数2500小时,≥10℃有效积温2239.1℃,极端最高气温34.3℃,极端最低气温-32.5℃,区内地表水、地下水资源短缺,水资源主要依靠天然降水资源。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不足200 m3,亩均不足40 m3,全区多年平均降水量400mm,蒸发量高达1526mm,而近10年来的平均降水量不足380 mm,有效降水量少,暴雨径流多,时空分布极不均匀,雨量多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占全年降水量的56%以上,与农作物需水期(5~6月)相错位,造成季节性干旱。“三年一小旱,五年一大旱,十年九春旱”。尤其进入20世纪90年代以来,旱灾愈演愈烈,农业生产受到了严重的威胁。 5.2土地条件 ********有耕地面积171.54万亩,其中有水平梯田149.7万亩,有效灌溉面积11.932万亩,保灌面积9.48万亩。分别占总耕地面积的87.3%、7.0%、5.5%。项目区有耕地面积37.59万亩,有水平梯田26.41万亩,有效灌溉面积6.254万亩,保灌面积5.3753万亩。分别占全区总耕地面积的21.9%、15.4%、3.6%、3.1%。项目区水平梯田、有效灌溉面积、保灌面积分别占项目区耕地面积的70.3%、16.6%、14.3%。 5.3交通条件 ********具有便捷的交通优势。境内陇海铁路、宝兰复线穿境而过,312、310、309三条国道全线贯通,兰定、平定、天定三条高速公路在此交汇,加之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的开工建设,********对外开放的通道更加畅通,对进一步承接中东部及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产业梯度转移和商贸物流业发展,提供了非常便利的交通条件 5.4基础设施条件 ********具有良好的基础优势。全区梯田、交通、通讯、电力、水利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加强,农业基础条件和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全区累计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276平方公里,其中兴修梯田157万亩,人均达到4亩以上,造林保存面积 160.05万亩,治理程度达到68.8%。建成淤地坝152座,建成集雨水窖19.2万眼。治理区内,年土壤侵蚀模数由原来的5640吨/平方公里减少到1666吨/平方公里,初步形成了“种草养畜-建设沼气-沼渣肥田-增粮增收-改善生态”的生态循环经济模式。先后获得了“全国退耕还林先进区(县)”、“全国农田水利建设先进县”、“全国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县”、“全国梯田建设模范县”等称号。水土保持、生态治理成为在全国叫得响的一张名片。区内属刘家峡大电网供电,电力资源丰富,城区设有11万伏输变电站2所,各乡镇及所辖区全部通电,电力资源富余三分之二。特别是正在建设的引洮供水一期工程,将彻底打破制约经济发展的“瓶颈”,为今后加快发展提供重大机遇。 5.5社会经济条件 ********地处内陆,境内交通便利,有发展农村经济的良好基础,特别是近几年,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和兰渝铁路、宝兰客运专线、引洮工程、兰定、平定、天定高速等国列、省列重大项目的实施,对全区社会经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推动作用。2010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32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完成4.2亿元,三次产业结构比为24:26:50,人均GDP达2696元,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10790元, 大口径财政收入3.1亿元,地方财政能够保障项目发展的资金需求。 5.6项目区条件 项目实施的香泉、团结和内官镇土地较为平整、肥沃,且具有便利的交通条件,近年来承担了旱作农业项目的大量试验示范工作,技术基础和群众基础较好,是********实施旱作农业任务较大的区域,其中,香泉和团结镇属于二阴区,气候较为温凉,特别适宜于马铃薯种植,近年来,马铃薯一级种繁育成为了该区域的一项优势特色产业,吸引了区内众多种薯生产企业及协会的参与,因而被确定为黑色全膜马铃薯一级种标准化繁育技术示范基地;内官镇永丰、永安和林川村在2010年被确立为省级高产创建示范区,经测产旱地玉米最高亩产达到901公斤,成为全-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旱作 农业 示范 基地 项目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精****】。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精****】,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