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
《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doc(97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目 录 绪 言 1 1.综合说明 3 1.1工程概况 3 1.2项目区基本情况 3 1.2.1***县基本情况 3 1.2.2***镇基本情况 5 1.2.3***村委会基本情况 6 1.2.4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简述 6 1.3项目建设必要性 7 1.4编制依据 7 1.4.1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 7 1.5水文 8 1.6工程地质 9 1.7工程任务及规模 11 1.7.1项目建设的任务 11 1.7.2计标准 11 1.7.3规划结论 12 1.8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2 1.8.1建设等级标准 12 1.8.2工程布局 12 1.9施工组织设计 13 1.9.1施工条件 13 1.9.2施工布置 13 1.9.3施工组织及总进度安排 14 1.10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 14 1.10.1水土保持 14 1.10.2环境保护 15 1.11工程管理 16 1.11.1项目建设管理 16 1.11.2建后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16 1.12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 17 1.13国民经济评价 17 2水文 18 2.1自然地理及流域概况 18 2.2水文气象 18 2.3径流 19 2.3.1设计年径流 19 2.3.2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 19 3.工程地质 20 3.1区域地质简述 20 3.1.1地形地貌 20 3.1.2地层岩性 20 3.1.3地质构造及地震 22 3.1.4水文地质条件 23 3.2工程区地质条件(分项描述) 23 3.2.1渠道工程地质条件 23 3.2.2灌区引水支管及配水管网、灌桩 24 3.2.3蓄水池 25 3.2.4机耕路 25 3.3天然建筑材料 25 3.3.1块石料 25 3.3.2砂、砾石骨料 26 3.4结论和建议 26 4工程任务及规模 28 4.1项目建设的任务 28 4.2设计标准 28 4.2.1设计水平年 28 4.2.2灌溉设计标准 29 4.3灌溉规划 29 4.3.1灌区范围及耕地面积的核实 29 4.3.2灌溉制度设计 29 4.3.3灌区万亩综合灌溉净用水量过程及定额 32 4.3.4农田灌溉需水量 36 4.3.5项目供需平衡分析 36 4.3.6灌溉水质分析 39 5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39 5.1设计依据 39 5.2建设等级标准 40 5.3项目规划方案及工程布置 40 5.3.2项目规划方案 40 5.3.3工程布置 41 5.4工程设计 41 5.4.1渠首流量 41 5.4.2渠道断面设计 42 5.4.3渠道不冲不淤流速计算 43 5.4.4输配水管道设计 43 5.4.5输配水管网及管桩布置 45 5.4.6蓄水池的布置 46 5.4.7蓄水池的设计 47 5.4.8取水坝设计 47 5.4.9原引水渠道维修及延长 47 5.4.10机耕路设计 48 5.4.11工程设计验算 48 5.4.12量水堰 49 5.5项目主要工程量 49 5.5.1主要工程数量 49 5.5.2主要材料 51 6施工组织设计 51 6.1施工条件 51 6.1.1工程条件 51 6.1.2自然条件 51 6.1.3交通条件 51 6.1.4施工场地条件 51 6.1.5通讯、电力条件 52 6.2料场的选择 52 6.3主体工程施工 52 6.3.1渠道施工 52 6.3.2管道施工 52 6.3.3蓄水池施工 53 6.3.4取水坝施工 53 6.3.5机耕路工程施工 54 6.4施工总布置 54 6.5施工组织及总进度 54 6.6工程建设内容与主要工程量 55 6.6.1工程建设内容 55 6.6.2主要工程量 55 7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 56 7.1水土保持 56 7.1.1项目区水土保持现状 56 7.1.2水土保持预测 56 7.1.3水土保持防治范围 58 7.1.4水土流失防治 58 7.1.5结论 59 7.2环境保护 59 7.2.1对环境的有利影响 59 7.2.2对环境的不利影响 60 7.2.3不利影响的防治措施 60 7.2.4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61 8工程管理 61 8.1项目建设管理 61 8.1.1组织管理 62 8.1.2资金管理 62 8.1.3质量、进度管理 63 8.2建后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64 8.2.1项目管理机构和体制改革 64 8.3.2项目的运行管护 66 8.3.3供水水费收取 68 9项目投资预算及资金筹措 69 9.1编制原则和依据 69 9.2工程总投资 71 9.3资金筹措 71 10项目效益及经济评价 93 10.1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93 10.2新增农产品生产能力和产值 93 10.3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 94 10.4经济评价 95 10.4.1评价依据及计算方法 95 10.4.2国民经济评价 95 10.4.3 供水成本计算 100 10.4.4结论 101 90 绪 言 1.综合说明 1.1工程概况 1.2项目区基本情况 1.2.1***县基本情况 1.2.2***镇基本情况 1.2.3***村委会基本情况 1.2.4项目区基础设施现状简述 1.3项目建设必要性 1.4编制依据 1.4.1设计依据及技术规范 本工程主要依据下列文件和资料编制: (1)《国家农业综合开发资金和项目管理办法》; (2)《国家农业综合开发土地治理项目建设标准》; (3)《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 (4)《渠道防渗工程技术》(SL18-91); (5)《水利水电枢纽工程等级划分及设计标准》(山区、丘陵区部分)(DSJ12-78(试行)及补充规定); (6)《水工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SL/T191-96); (7)《**省地方标准用水定额》(DB53/T168-2006); (8)县财政局、农业局、***镇政府、受益区群众的相关建议以及工程实地调查资料。 (9)《***县***镇***年农业综合开发中低产田改造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1.5水文 1.6工程地质 1.7工程任务及规模 1.7.1项目建设的任务 ***县***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灌溉工程的任务,解决了***片区3160亩农田灌溉,保护了农田不受冲刷和淹没,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提高了农民经济收入,对稳定边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1.7.2计标准 1、设计水平年 根据灌区实际情况及与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相协调,确定灌区现状水平年为2011年,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2、灌溉设计标准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第3.1.2条规定,地面灌溉,干旱地区以旱作物为主,P=50~75%,以水稻为主,P=70~80%,结合该灌区实际,选定灌溉设计保证率P=75%。 3、渠道建筑物设计标准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第2.0.5条和第2.0.6条规定,引水流量<10m3/S时,引水渠道级别为五级;引水流量<5 m3/S时,渡槽、涵洞等灌排建筑物级别为五级。五级建筑物防洪标准为10年。 1.7.3规划结论 ***灌区渠系总长度为3.536km,其中维修沟渠1km,新建渠道2.536km,安装管网15.856km,新建蓄水池7个,容积共700m3,解决项目区3160亩农田灌溉。同时提高灌溉保证率,减少耗水量。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0提高到规划水平2020年的0.70,灌复种指数从现状的1.25提高到1.66。项目实施前,保证率P=75%可供水量为可供水量为160.39, 项目实施后, 保证率P=75%可供水量为186.91万m3。 1.8工程布置及建筑物 1.8.1建设等级标准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的工程等级划分标准,本工程各条渠道的渠首设计流量都小于5m3/s,所以各渠道及建筑物工程等别为Ⅴ级,主要建筑物级别和次要建筑物级别为五级。 1.8.2工程布局 工程具体布置为:灌区涉及***县***镇***村委会新坪寨和中良子2个村小组,新坪寨灌片从新坪寨箐沟1#、2#水源取水,在水源处各设一道取水坝,维修引水渠道1km,并在渠道1+000、1+130、1+280处分别设一放水口引水至1#、2#、3#蓄水池,从1#蓄水池通过DN90PE管引至6#蓄水池,从1#蓄水池至6#蓄水池主管道通过DN90PE管引至7#蓄水池;中良子灌片从和善田水源取水,在水源处设一道取水坝,新建40cm×40cm的引水渠道2.13km,在1+270处设一放水口引水至4#蓄水池,再从4#蓄水池通过DN90PE管引至5#蓄水池,再从蓄水池通过管道引水至田间。蓄水池容积均为100m3。引水管道包括DN90PE管1.546km、DN63PE管3.212km、DN32PE管10.857km,布置灌桩进行灌溉,灌桩共计241颗。布置长0.919km机耕路一条。详见***灌区蔬菜基地灌溉工程平面布置示意图。 1.9施工组织设计 1.9.1施工条件 项目位于***县***镇***村委会,工程包括渠道、管网、水池、取水坝、机耕路的建设,分布较散,施工困难。该工程的砂、石料需外购,运距较远,二次搬运约为2~3.0km;水泥、钢筋等材料可从***县城或其他地方购买后运至施工现场;施工用水就地解决。工地现场有移动通讯信号,在工程现场可使用移动电话,通话正常。项目区各村寨都完成了农网改造,场地施工用电可由施工队从附近村寨搭接。本项目施工用电负荷小,不影响当地村寨居民的正常用电。 1.9.2施工布置 施工总布置的原则是:以主体工程施工需要为中心,统筹兼顾,全面规划,布置紧凑,少占耕地,便于管理,方便生产和生活,减少相互干扰;减少物资重复往返运输,合理利用地形,减少准备工程量;场地划分和布置应符合国家有关安全、防火、卫生、环保等有关规定。 1.9.3施工组织及总进度安排 根据施工工期要求,结合工程施工难易程度,施工队伍选择上要严格按照招投标法进行,要求施工资质为三级以上,具有一定的水利水电工程、公路工程施工经验,优先选择技术力量强,设备齐全、信誉好的施工单位承担。项目区配置监理人员1-2名,负责工程的日常施工。在施工过程中,要求施工单位配备质检员和安全员,负责日常质检工作和安全施工督促检查,一旦发现事故隐患及时排除,杜绝安全事故的发生;监理人员对施工单位的质量、进度、投资等进行全面控制,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管理程序进行监督检查。工程完工后,由施工单位整理好全套技术资料(如竣工图等),准备竣工验收。 根据工程区的水文、气象、施工项目、地理位置、交通运输等条件及工程特点分析,本工程各单项工程在相互不影响的前提下都可作业。为此施工分为准备期、主体工程施工期、完建期三个期,总工期为8个月,施工准备期1个月,施工期6个月,竣工验收准备和自检自查期1个月。 1.10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 1.10.1水土保持 1、本项目土石方开挖总量为7338.66m3,回填利用5144.62m3,弃方2194.04m3,弃渣主要分布在渠道、机耕路等线性工程,其特点是单位米长弃方量小。 2、项目施工期为8个月,预测时段按2年计,其中施工期1年,恢复期1年。预测时段内扰动地表面积1.34hm2,造成水土流失面积1.34hm2。水土流失总量为232.98t,其中原生水土流失量15.7t,新增水土流失量为217.28t。 3、本项目水土流失的重点集中在弃渣部分。经计算共需设置集中堆放点20个,每个堆放弃渣50~100m3。各堆放采用1×1m的土料袋挡护,共需要挡护长度为600m, 需要土料袋600m3。 对耕地区的临时占地采取复耕措施,林草地采取播撒狗牙根的方式进行绿化。需复耕面积为0.3hm2,播撒狗牙根0.2hm2,需狗牙根草籽12.0kg。 4、本项目水土流失的重点集中在弃渣部分,水土流失流治理的重点在弃渣部分。渠道工程为线性工程,且工程规模小,单项工程土石方量开挖不大,施工过程在经过耕地的地段,开挖土方沿渠道一侧堆放,并平铺于耕地中作为覆土,石方视具体方量集中堆放,并做好挡护措施,不能及时处理的弃土(石)必须做好临时挡护。经过非耕地地类的地段沿渠道走向每30~50m设一个集中堆放点,并做好挡护措施。只要做好弃土(石)方的处理,工程施工过程中造成的水土流失可控制在允许范围内。 1.10.2环境保护 本工程环境保护的任务是通过控制施工期间产生的废气、废水、废渣的排放,减免施工对周围环境造成的不利影响。 工程的建设,其经济、社会、环境的效益是十分显著的。工程建设中对环境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施工环境影响。但经分析评价,影响的范围和程度均很小,与本工程所创造的经济效益相比,施工期间对环境的影响是暂时的,只要注意保护,使减免和改善措施具体实现,施工结束后,这类影响将会消失或减轻。工程的建设对当地经济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对区域生态系统影响甚微,因此,从环境保护的角度来看,工程不存在重大的制约性环境因素,只要工程建设中严格执行环境保护规定,认真落实环境保护措施,工程兴建是切实可行的。 1.11工程管理 1.11.1项目建设管理 蔬菜基地灌溉工程项目是农民脱贫致富最根本的基础设施建设,有利于提高农民生活质量和经济水平、改善生活条件、促进精神文明建设和社会稳定、改善农村生态环境和社会环境。项目的建设管理,推行“六制”(项目法人制、建设监理制、招标投标制、公示制、合同制、工程质量终身负责制)要求,针对当地特点,充分发挥工程建设有关机构的配合、团结意识及有关技术人员的专业特长,采取行之有效、突出重点的建设管理措施。 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项目行政主管部门、建设单位、承包单位、监理单位或其它相关机关必须密切配合,相互支持、互相协调,明确自己的权利和责任,同心协力确保建设工程质量。 1.11.2建后运行管护及灌区管理体制改革 农村水利基础设施要充分发挥效益,要“三分建”、“七分管”,项目区供水工程更是如此。成立有用水户参与的供水服务中心,明确管理人员组成及职责分工,做到有人建、有人管、管得好、效益好,形成以水养水、良性循环,长期服务、长期收益的长效机制。 建立农民用水户协会,鼓励并动员广大受益农户直接参与项目区管理,认真维护管理、合理节约用水,提高灌溉保证率,提高灌溉效益,提高农作物产量,推广节水灌溉,减轻国家和农民负担,促进水利经济的良性循环;建立符合市场机制的供水管理制度,实现用水户自主管理灌区的水利设施,建立科学合理的供水秩序,实现计量收费公示和财务公开,保障用水户权益,提供有偿供水,保证蔬菜基地供用水系统的良性运行,促进灌区农业生产的发展。 建立节水管理体制和制度,合理征收水费,科学预报作物灌溉水量,指导农户合理安排灌水时间和灌水量。 1.12工程投资及资金筹措 本项目总投资220.00万元,其中建筑工程费145.90万元,安装工程费48.62万元,其它费15万元,预备费10.48万元。 根据财政部门有关规定,项目投资来源申请省级财政资金200.00万元,项目区群众投工投劳折资20.00元。 1.13国民经济评价 从国民经济评价来看,用现行市场价计值计算,本工程经济内部收益率为15.92%,大于社会折现率7%;经济净现值为4583.10万元,大于0;经济效益费用比为1.04,大于1。这些评价指标均满足《规范》规定要求,说明工程经济上是合理的。 通过以上的经济分析表明,该项目有显著的工程经济效益,在经济上是合理的,可行的。项目的实施,灌溉水利用系数由现状的0.4提高到0.7,灌溉保证率从现状的50%提高到75%,改善灌溉面积3160亩,新增蔬菜2675kg、其他粮食经济作物产量3219kg。提高了灌区水源利用率,减少输水损失,节约了水量,并为沿线灌区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提供有利条件,能够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加速脱贫致富步伐,符合人民群众的迫切愿望,也符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需要。项目实施之后,将为当地的产业发展增添后劲,具有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2水文 2.1自然地理及流域概况 项目区位于***县***镇***村委会,设计取水于和善田和箐沟天然山沟,属红河流域泸江水系盘龙河支流。取水口以上径流面积为3.03km2,经实测,枯季流量为0.009m3/s,日来水量为777.6m3。 盘龙河发源于砚山县阿舍尼龙拱泉流,自西北向东南流经砚山、**、西畴、马关和***等县,于天保船头进入越南,交沪江汇入红河。盘龙河在国内径流面积为6497 km2,其中红河州82 km2,**州内6415 km2;境内河长247 km,落差1803m,河道平均坡降7.3‰,多年平均径流量26.3亿m3,在***县境内长49km,落差631m,流域面积508.8m2。 2.2水文气象 项目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地处滇南低纬度高原地区,属于亚热带高原季风气候型。其特点为年温差小,日温差大。由于地处高原山区,地形起伏大,立体气候明显,冬春干旱,干湿分明,垂直差异较明显。由于受季风的影响,***县形成冬无严寒,夏无酷暑的气候条件,年平均气温16.6℃分,最热平均气温23.0℃,最冷平均气温10.1℃,活动积温5702.9℃,日照时数16303小时,日照百分率为37%。1年平均降水量1050.6毫米,五至十月为雨季,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82.3%;年平均相对湿度85.7%,各月相对湿度变化不大;全年无霜期202—49天,初霜始于10月28日—次年1月2日,终霜1月3日—4月8日。 2.3径流 2.3.1设计年径流 取水口水源点均无水文实测资料,经分析设计年径流采用径流深等值线法推求。根据《**州水资源综合规划报告》(2010年9月)中年径流等值线图及变差系数等值线图、偏差系数分布图,多年平均径流深达700~800mm。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规定,灌溉保证率取P=75%。径流分配直接移用***县气象站实测年内分配过程,各取水口设计年径流成果表见表2-1。 取水口以上地表径流成果表 表2-1 项目 取水口 控制径流面积(km2) 径流深(mm) 年均径流量(万m3) CV CS=2CV 各种保证率设计径流量 25% 50% 75%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 新坪寨箐沟1 0.25 750 18.8 0.25 0.5 21.66 18.38 15.42 新坪寨箐沟2 0.18 750 13.5 0.25 0.5 15.59 13.23 11.10 和善田 2.6 750 195.0 0.25 0.5 225.23 191.10 160.39 2.3.2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 项目区内无水文实测资料,经分析,移用***站实测年内分配过程,推求得各取水水源P=75%设计枯水年年径流分配过程,见表2-2。 ***中低产田改造项目P=75%设计年径流年内分配表 表2-2 单位: 万m3 取水口 月份 1月 2月 3月 4月 5月 6月 7月 8月 9月 10月 11月 12月 年 新坪寨箐沟1# 水量 0.31 0.31 0.92 1.23 1.85 2.16 2.31 3.08 1.54 0.62 0.62 0.46 15.42 新坪寨箐沟2# 水量 0.22 0.22 0.67 0.89 1.33 1.55 1.67 2.22 1.11 0.44 0.44 0.33 11.10 和善田 水量 3.21 3.21 9.62 12.83 19.25 22.46 24.06 32.08 16.04 6.42 6.42 4.81 160.39 由此可得P=75%时新坪寨取水口可供水量为26.52万m3,和善田取水口可供水量为160.39万m3。项目区内无大的工矿企业和其它污染源,本次设计取水水源水质较好。 3.工程地质 3.1区域地质简述 3.1.1地形地貌 工程区域位于云贵高原向桂东溶岩过渡之斜坡地带。区域地势西高东低,山岭起伏绵延,高差变化大,山岭和谷地相间展布,山脉走向大致与区域地势相一致。其地貌特征受构造控制,区内属构造侵蚀、剥蚀、溶蚀中山地貌。高程700.0(南温河)~2579.3m(老君山),相对高差100~1880m之间。出露地层岩性为碎屑岩与灰岩,由于岩性不同,具有各自不同的地形、地貌特征。碎屑岩地区地形较完整,山顶圆滑,山坡多为凸形坡,地表老冲沟发育;灰岩地区地形不甚完整,岩溶较发育。地表水总体由西至东径流,流域属红河流域泸江水系,盘龙河上的小支流。 3.1.2地层岩性 区域出露地层主要为古生界寒武系中统龙哈组(∈2l)、田蓬组(∈2t),少量泥盆系下统坡脚组(D1p)和芭蕉箐组(D1b),中统古木组(D2g),东岗岭组(D2d)和中生界三迭系中统法郎组(T2f)沉积岩地层;,第四第残坡积(Qedl),冲洪积(Qapl)等,现将区内地层分述如下: 1、古生界 1)寒武系中统田蓬组(∈2t) 灰色中厚层状白云质灰岩、白云岩夹碎屑岩,泥质粉砂岩夹少量白云质灰岩,分布于测区南部。 2)寒武系中统龙哈组(∈2l) 灰色砂页岩与灰岩互层,受区域构造影响,局部深~浅变质。分布于中部。 3)泥盆系下统坡脚组(D1p) 泥质粉砂岩、粉砂岩,区内少量呈带状分布于北部、北东部。 4)泥盆系下统芭蕉箐组(D1b), 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纯灰岩、生物碎屑灰岩。区内少量呈带状,分布于区内北部、北东部。 5) 泥盆系中统古木组(D2g) 浅灰~深灰色中厚层纯灰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分布于区内北部、北东部。 6)泥盆系中统东岗岭组(D2d) 浅灰色中厚层纯灰岩、白云岩及白云质灰岩。分布于区内东部、北东部。 2、中生界 1)三迭系中统法郎组(T2f) 灰白色千枚状泥岩,夹粗砂岩、板岩。分布于区内北东部,厚度1730m 。 3、新生界 1)第四系(Q) (1)残坡积层(Qed1) 褐红、褐黄、黄色粘土、亚粘土,含碎石砂质粘土,分布于山间凹地、缓坡、坡脚边缘地带,厚度0.5~20m。 (2)冲洪积层(Qapl) 褐黄、褐黑色砂、卵砾石夹亚粘土、粉土、砂质土,碎石质土,分布在河谷沟槽、冲沟口地带,厚度0.5~3.0m。 3.1.3地质构造及地震 3.1.3.1地质构造 根据《**大地构造分区图》,本区位于华西褶皱系(Ⅱ)滇东褶皱带(Ⅰ1),**~富宁断褶束(Ⅰ13),西畴断凹区(Ⅰ13-2 )。 区域主体构造属都龙老君山旋卷构造~莲花状构造。工程区位于该构造的北面,由中寒武系田蓬组(∈2t)、龙哈组(∈2l)形成的压扭性结构面,密集成带,层层重叠,时断时续的弧形断裂面褶皱轴面,呈同心半圆状态展。区内岩层总体倾向北西,倾角25°~75°,局部小褶曲较为发育。区内断裂构造大致可分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两组,断层互相交错,规模不大。 3.1.3.2地震及稳定性评价 区内地震出现较频繁。根据***县地震办公室整编资料,由一九六六年四月起到目前为止共生有感地震约30余次。其中最大一次为一九七五年八月十八日中越边界地震,地震烈度5.7度,其余各次地震均为3~4度。未发生过≥6级以上的地震。 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工程区地震烈度为6度区,区域相对较稳定。 3.1.4水文地质条件 区域主要分布有碎屑岩、碳酸盐岩和第四系松散堆积层。根据含水介质类型、地下水的赋存形式和水动力条件的差异,本区地下水分为岩溶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和孔隙水三大类型。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地形分水岭与地下分水岭基本一致,地下水向河流排泄,补给河水,河床为最低地下水排泄面。区内碳酸盐岩类岩石与松散岩类砂卵砾石层为本区相应透水层或强透水层,碎屑岩类岩石及松散岩类粘土及亚粘土为本区相应相对隔水层。 3.2工程区地质条件(分项描述) 3.2.1渠道工程地质条件 本工程所涉及新建引水渠道共计2.536km,工程区域属中山区构造剥蚀、侵蚀地貌,地形波状起伏,地坡陡缓不一,地形坡度一般在25°~45°之间,局部见陡崖和陡坎。自然边坡一般稳定。渠道工程沿线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主要有冲沟以及由于渠道渗漏侵蚀导致的沿线边坡局部地段小型浅层滑动和坍塌,滑动及坍塌物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工程沿线冲沟多呈“V”型冲沟,切深3~20m,现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工程区沿线无大的断裂构造通过,岩层总体倾向北西,倾角30°~75°之间,属相对稳定区。 渠道沿线出露地层较为单一,基岩主要为中寒武统龙哈组(∈2l)浅黄、灰绿色薄~中厚层状粉砂质砂页岩 间夹灰~灰黑色灰岩、白云质灰岩。第四系松散覆盖层(Qel+dl)广泛分布于工程沿线,岩性为粘土、亚粘土夹粉质土,碎石质土,厚度0~5.0m。第四系冲洪积(Qal+pl)粉砂质粘土夹碎石、卵砾石层,分布于渠道沿线发育的冲沟沟谷部位。 整个渠系工程基础主要置于∈2l粉砂质砂页岩之强风化层,灰岩、白云质灰岩之强~弱风化层和第四系残坡积粘土、亚粘土之上。砂页岩强分化层,其密度2.05~2.5g/cm3,单轴抗压强度0.5~1.0Mpa,软化系数0.3~0.4,地基承载力0.3~0.5Mpa,是渠基良好持力层;灰岩、白云质灰岩,岩质坚硬,其密度2.65~2.71g/cm3,单轴抗压强度40~50Mpa,软化系数0.7~0.8,地基承载力0.8~4.5Mpa,是渠基良好持力层;第四系残坡积粘土,亚粘土,结构稍密~中密,天然密度1.5~1.9g/cm3,内摩擦角10°~25°,凝聚力10~20kpa,压溶模量5~15Mpa,属中等压缩性土,土基承载力0.1~0.6Mpa,满足渠基承载力要求。 渠道沿线一带地下水类型主要为岩溶裂隙水,碎屑岩裂隙水和孔隙水三类。整个工程线路区属地下水径流区,其地下水埋藏有一定深度,对施工极为有利。 3.2.2灌区引水支管及配水管网、灌桩 灌区引水支管及配水管网、灌桩呈树枝状、排状布置于灌区,沿线地层岩性均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褐黄~黄色粘土、亚粘土含碎石砂质粘土覆盖层,大面积厚度2.0~8.0m,上部0.3~0.5m为现代耕作层。下伏地层岩性为中寒武系龙哈组(∈2l)灰黑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粉砂质页岩,基岩埋深较大,灌区山体较缓,局部地段偶见基岩出露地表。坡度10°~35°局部较陡,边坡稳定,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良好。 3.2.3蓄水池 项目区共新建调节蓄水池7个,容积为共700m3,所设调节蓄水池地层岩性均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褐黄~黄色粘土、亚粘土含碎石砂质粘土覆盖层,厚度1.0~5.0m,上部0.3~0.5m为现代耕作层。下伏地层岩性为中寒武系龙哈组(∈2l)灰黑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粉砂质页岩,局部地段偶见基岩出露地表。蓄水池建议基础开挖清除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及基岩表层内化破碎岩体较完整的基岩上。建议水池基础开挖深度不小于2.5m,基础主要置于第四系残坡积层粘土层,池基础置于∈2l灰岩、白云质灰岩,风化粉砂质页岩,强~弱风化层,组成池基的土体。局部置于粘土结构密实、呈可塑~坚硬塑,遇水塑性好,属中等~弱透水层,根据工程类比,土质基础地基承载力0.6~1.0Mpa,岩质基础大于1.5 Mpa,工程地质条件满足工程要求。建议临时开挖边坡土质边坡1:0.10,岩质边坡为1:0.75,施工时若有膨胀土,要求进行基础置换处理。 3.2.4机耕路 工程区属浅切割中低山地貌。工程沿线地质条件简单,地层岩性单一,中寒武系龙哈组(∈2l),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粉砂质页岩,大面积被第四系残坡积褐黄色~黄色粘土、亚粘土含砂质粘土覆盖,第四系覆盖层厚0~8m,局部地段见基岩出露,机耕路工程沿线山体边坡相对稳定,无大的断裂构造通过,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3.3天然建筑材料 3.3.1块石料 根据工程对天然建筑材料的要求,本阶段对项目区天然建筑材料进行了调查,大部分工程区有寒武系中统龙哈组灰岩,弱~微风化,部分工程沿线附近基岩出露,块石料开采条件较好,可作为工程石料。石料场石料均为寒武系中统龙哈组灰岩,弱~微风化。呈块状出露,层状不明显,基本无覆盖层,储量丰富,岩石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根据工程类比,容重2.6g/cm3,湿抗压强度为4.5~5Mpa,软化系数为0.85-0.9),其产地储量较为丰富,满足工程要求。但考虑本工程需要砂石料量小,现开采石料场费用太高,砂石料采用外购运距为3-10km,二次搬运约为1.5~2.0km。 3.3.2砂、砾石骨料 工程区天然砂、砾石料缺乏,建议采用人工砂、碎石代替使用,所用的砂石料及块石料均均可或外购,可采用灰岩打制人工砂及人工混凝土骨料。 3.4结论和建议 1、工程区域位于云贵高原桂高原过渡之斜坡地带,区内属构造侵蚀、剥蚀、溶蚀中山地貌,区域位于都龙老君,山旋卷构造—莲花状构造之北西面。区内断裂构造大致可分为北东向和近东西向组,断层互相交错,规模不大,根据1:400万《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GB18306—2001),工程场地地震基本裂度Ⅵ度,区域相对较稳定。 2、区域地下水为岩溶水,基岩裂隙水及第四系松散孔隙水三种类型。区内碳酸盐岩与松散砂、砾石夹粉质粘土为本区相对透水或强透水层,碎屑岩及粘土、亚粘土为本区相对弱透水或不透水层。区域地下水受大气降水补给,地表、地下水总体由北东、南西向南温河径流。 3、渠道工程:本工程所涉及新建引水渠道共计2.536km,工程区域属中山区构造剥蚀、侵蚀地貌,地形波状起伏,地坡陡缓不一,地形坡度一般在25°~45°之间,局部见陡崖和陡坎。自然边坡一般稳定。渠道工程沿线不良物理地质现象主要有冲沟以及由于渠道渗漏侵蚀导致的沿线边坡局部地段小型浅层滑动和坍塌,滑动及坍塌物主要为第四系松散土层,工程沿线冲沟多呈“V”型冲沟,切深3~20m,现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工程区沿线无大的断裂构造通过,岩层总体倾向北西,倾角30°~75°之间,属相对稳定区。 4、管线管网工程:区内极大部分地层岩性为第四系残坡积(Qedl)褐黄色—黄色粘土、亚粘土局部夹砂、碎石土覆盖层,厚度0.5—15m。部分地段见基岩出露。工程区以溶蚀侵蚀中山沟谷,侵蚀中山地貌为主,山体边坡相对稳定,工程区无大的断裂构造通过,工程沿线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5、蓄水池:所设调节蓄水池地层岩性均为第四系残坡积层(Qedl)褐黄—黄色粘土、亚粘土含碎石砂质粘土覆盖层,厚度1.0—5.0m,上部0.3—0.5m为现代耕作层。下伏地层岩性为中寒武系龙哈组(∈2l)灰黑色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粉砂质页岩,局部地段偶见基岩出露地表。蓄水池建议基础开挖清除上覆第四系松散堆积层及基岩表层内化破碎岩体较完整的基岩上。建议水池基础开挖深度不小于2.5m,基础主要置于第四系残坡积层粘土层,池基础置于∈2l灰岩、白云质灰岩,风化粉砂质页岩,强—弱风化层,组成池基的土体。局部置于粘土结构密实、呈可塑~坚硬塑,遇水塑性好,属中等—弱透水层,根据工程类比,土质基础地基承载力0.6—1.0Mpa,岩质基础大于1.5 Mpa,工程地质条件满足工程要求。建议临时开挖边坡土质边坡1:0.10,岩质边坡为1:0.75,施工时若有膨胀土,要求进行基础置换处理。 6、机耕路:工程区属浅切割中低山地貌。工程沿线地质条件简单,地层岩性单一,中寒武系龙哈组(∈2l),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夹粉砂质页岩,大面积被第四系残坡积褐黄色—黄色粘土、亚粘土含砂质粘土覆盖,第四系覆盖层厚0—8m,局部地段见基岩出露,机耕路工程沿线山体边坡相对稳定,无大的断裂构造通过,无不良物理地质现象,工程地质条件较好。 7、天然建筑材料:大部分工程区有寒武系中统龙哈组灰岩,弱—微风化,大部分工程区有寒武系中统龙哈组灰岩,弱—微风化,部分工程沿线附近基岩出露,块石料开采条件较好,可作为工程石料。石料场石料均为寒武系中统龙哈组灰岩,弱—微风化。呈块状出露,层状不明显,基本无覆盖层,储量丰富,岩石质量满足规范和设计要求(根据工程类比,容重2.6g/cm3,湿抗压强度为4.5-5Mpa,软化系数为0.85-0.9),其产地储量较为丰富,满足工程要求。本工程布局面广,可根据就近选材的方式分片区采购供应,运距约为3-10km,二次搬运约为1.5—2.0km。 4工程任务及规模 4.1项目建设的任务 ***县***中低产田改造项目灌溉工程的任务,解决了***片区3160亩农田灌溉,保护了农田不受冲刷和淹没,改善了农业基础设施,促进了农村经济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4.2设计标准 4.2.1设计水平年 根据灌区实际情况及与该地区国民经济发展计划相协调,确定灌区现状水平年为2011年,设计水平年为2020年。 4.2.2灌溉设计标准 根据《灌溉与排水工程设计规范》(GB50288-99)第3.1.2条规定,地面灌溉,干旱地区以旱作物为主,P=50~75%,以水稻为主,P=70~80%,结合该灌区实际,选定灌溉设计保证率P=75%。 4.3灌溉规划 4.3.1灌区范围及耕地面积的核实 ***灌-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农业 综合开发 中低产田 改造 项目 建设 可行性研究 报告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