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期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doc
《六下期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六下期语文第一单元导学案.doc(34页珍藏版)》请在咨信网上搜索。
学期教学计划 2012-2013 学年度 第二 学期 科目 语文 班级 六 教师 教学指导思想 教材继续按专题组织单元,共设计了六个专题,依次是:人生感悟,民风民俗,深深的怀念,外国名篇名著,科学精神,难忘小学生活。在六组教材之后,安排了一组“古诗词背诵”,提供了10首供学生读背的古诗词。在教材的最后,还安排了“综合复习”,为教师准备了9篇复习材料以供期末复习时使用。 本册教材的综合性学习安排在第六组“难忘小学生活”。这个专题采用的是任务驱动、活动贯穿始终的编排方式,包括“活动建议”和“阅读材料”两大部分。 教学 目的要求 1、在语言训练过程中,使学生受到热爱祖国、热爱中国共产党、热爱社会主义的教育;受到为人民服务、无私奉献等思想品德教育;培养热爱科学、勇于实践和创新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振兴中华的责任感,受到科学思想方法和学会生存的启蒙教育,陶冶爱美的情趣。 2、能利用汉语拼音识字,学习普通话。 3、培养独立识字的能力。学习100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在语言环境中的字义,并能正确书写。 4、能联系上下文、结合生活实际或碴字典理解词语的意思。学过的词语大部分能在口头或书面表达中运用。注意语言的积累,初步养成积累语言的习惯。 5、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背诵指定地课文。能在阅读中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初步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能从阅读的内容想开去,结合课文的学习收集有关的资料。 6、能借助字典或有关资料独立阅读程度适合的读物,了解主要内容。逐步养成课外阅读的习惯。本学期课外阅读不少于20万字。 7、乐于参加讨论或辩论,稍作准备,能讲清楚自己的意思,表达有条理,语气、语调适当。听他人说话认真耐心,能抓住要点。 8、能抓住重点观察事物,养成勤于观察思考和乐于动笔的习惯,能写简单的记实作文和想象作文,内容具体,感情真实,有一定条理。能写书信和其他常见应用文。练习从内容、词句、标点等方面修改自己的习作 教学重点 加强综合,突出重点,注重语言的感悟、积累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从整体上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教学难点 在全面完成各课教学任务的基础上学习课文表达思想感情的方法,指导学生把作文写得更有真情实感。 提高教学质量措施 1、认真学习新课标,在课堂中渗透新理念,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自学能力及合作交往等能力为主,提高学生语言的听说读写能力。 2、优化教学手段,积极使用电教,以学生喜闻乐见的方式方法提高学习兴趣,从而提高课堂效率。 3、加强读写训练,启发督促学生多读课外书,读好课外书,和好书交朋友,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同时指导学生注意积累,勤动笔,养成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4、做好每个单元的测试工作,及时反馈,补漏查缺,加强培优补差,不让一个学生掉队。平时精心设计各类练习,不滥抄滥做,减轻学生课业负担。 教学进度表 周次 时间 授课内容 节数 1 2.25----3.1 预备周 2 3.4-----3.8 1、《文言文两则》2、《匆匆》 4 3 3.11---3.15 3、《桃花心木》4*《顶碗少年》 5*《手指》 4 4 3.18----3.22 口语交际·习作一 回顾·拓展一 5 5 3.25----3.29 6《北京的春节》7*《藏戏》8*《各具特色的民居》 4 6 4.1-----4.5 9《和田的维吾尔》口语交际习作二 回顾拓展二10、《十六年前的回忆》 5 7 4.8----4.12 诵读古诗词 5 8 4.15----4.19 11*《灯光》12、《为人民服务》 13*《一夜的工作》口语交际习作三 6 9 4.22----4.26 回顾拓展三14、《卖火柴的小女孩》 15、《凡卡》 6 10 4.29----5.3 期中考试 11 5.6-----5.10 16*《鲁滨孙漂流记》17*《汤姆·索亚历险记》口语交际习作四回顾·拓展四 5 12 5.13----5.17 18《跨越百年的美丽》19*《千年梦圆在今朝》20*《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 4 13 5.20----5.24 21*《我最好的老师》口语交际·习作五综合性学习《成长足迹》 4 14 5.27----5.31 回顾拓展五 《依依惜别》 5 15 6.3-----6.7 毕业大复习 16 6.9-----6.14 17 6.17----6.21 18 6.24----6.28 迎接毕业考 19 7.1-----7.5 安排学生放假 第一单元 教学计划 教材分析: 生活中平凡的故事常常给我们很多启迪,阅读它们,感悟它们,能让我们在人生道路上足迹更踏实,步伐更稳健。本组教材就是围绕“人生感悟”这一专题编写的。本单元选编的的故事,表达了学习应该专心致志和看待事物可以有不同角度的道理。现代散文大家朱自清的《匆匆》表达了作者对时光飞逝的无奈和惋惜,渗透着珍惜时间的意识。林清玄的散文《桃花心木》通过作者与种树人的交谈,借物喻人,说明人的成长应经受生活的考验,学会独立自主。赵丽宏的散文《顶碗少年》,描写了一场惊心动魄的杂技表演,蕴含着“失败乃成功之母”的哲理。丰子恺先生的散文《手指》更是以风趣幽默的语言,描写了五根手指的姿态和“性格”,各有长短,阐明“团结有力量”的道理。 教学内容: 1文言文两则 2匆匆 3桃花心木 4顶碗少年 5手指 6口语交际.习作一 7 回顾.拓展一 学习目标: 1、引导学生读书和搜集资料,读懂课文内容,从中感悟到人生的哲理,获得人生的启示; 2、是引导学生学习抓住重点句段,联系生活实际,领悟文章蕴含的道理,并不断积累语言,增强语感; 3、是引导学生在把握课文主要内容的基础上,体会作者表达感悟的不同方法,并试着在习作中运用。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准确把握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作者的感悟。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联系自己的所见所闻,领悟文中蕴含的道理,获得人生的启发,为在“口语交际•习作”和“回顾•拓展”中的学习、交流做好准备。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1-13课时。 课时按排: 1 文言文两则 两课时 2 匆匆 两课时 3 桃花心木 两课时 4 顶碗少年 一课时 5 手指 一课时 6口语交际.习作一 三课时 7回顾 拓展一 一课时 1.文言文两则导学目标: 1.能根据课后注释疏通全文,了解故事内容。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重点词句,领悟文中所讲的道理。 4.初步感受文言文的特点,激发学习文言文的兴趣。 导学重点: 根据课后注释联系上下文,了解故事内容。 导学难点: 能从课文中体会到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可三心二意的道理,学习孔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导学准备: 查阅有关书籍或上网查阅有关资料,初步了解孔子和孟子的生平事迹。 时间安排 两课时 第 一 课 时 总第( )课时预习学案: 一、我会读。 惟 缴 汝 学弈 鸿鹄 盘盂 专心致志 沧沧凉凉 二、解释下列加横线的词语。 见两小儿辩斗( ) 而日中时远也 ( ) 孔子不能决也( ) 及其日中如探汤( ) 三、我知道。 1.《学弈》选自 ,孟子是我国古代的《孟子》记录了孟子 ,《两小儿辩日》选自 此书中著有许多寓言和民间故事。“辩日”是指 , 一个小孩的理由是 , 另一个小孩的理由是 。 。 2.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 , ;一人 , , 。虽与之俱学,。为是其智弗? 四、我不懂。 预习完课文后,把自己不明白的问题写下来,准备交流。 导 学 案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教师谈话:文言文是我国传统文化的宝贵遗产,它言简意赅,记录了我国悠久的历史,灿烂的文明。不少文言文还揭示了深刻的道理。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两篇融知识性、趣味性与哲理性于一体的文言文。 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三、精读课文,理解文意 1.小组合作学习探究: (1)对照注释弄明白《学弈》每一句的意思,然后连起来说说全文的意思。 (2)用两个成语形容这两个学下棋的学生他们的学习表现。从中你明白了什么样的道理? (3)“孔子不能决也”说明了什么? 2.小组内探究交流。 3.全班汇报交流 四、拓展延伸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现代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课后反思: 第二课时 总第( )课时 课堂检测 一、我能行。 1.《学弈》这篇文言文告诉我们,做任何事情都要 , 不能 。 2. 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我的理解是: 二、 读下面的句子,说说它们分别用了什么修辞方法。 1.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 ) 2.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 ) 3.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 ) 4.孰为汝多知乎?( ) 三、对《两小儿辩日》一文给我们的启迪理解不当的一项是( ) A.要敢于对自然现象进行探求和质疑。 B.宇宙无限,知识无涯,学无止境,即使是广闻博识的圣人也会有所不知。 C.要敢于否定、嘲笑和讽刺一切大学问者,不迷信权威。 D.观察事物要注意本质,不要被表面现象所迷惑,也不能以偏概全。 主题学习 学习主题学习丛书《感谢生活》 要求: 1.自读《点亮心上那盏灯》这一部分,小组讨论交流:文中向我们描述了哪些感人至深的故事,是谁点亮了我心上的那盏灯?哪个故事让你最受感动?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篇文章,谈自己对这篇文章的理解。 3.画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展示诵读。 课后作业 1.背诵两篇文言文。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初 远 凉 初 近 热 中 近 热 中 远 凉 2.匆匆导学目标: 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 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 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 4、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 导学重点: 1.感受文章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积累语言。 2.感受时间的“匆匆”,懂得珍惜时间。 导学难点: 体会作者是怎样把看不见、摸不着的时间形象生动地表现出来的,感悟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无奈和惋惜,懂得时间的匆匆流逝,从而珍惜时间。 课前准备: 1.搜集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 2.搜集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 课时安排: 1课时 导学过程: 检查预习学案 1、我会读:挪移 蒸融 游丝 涔涔 潸潸 徘徊 2、我知道:这篇文章是现代著名作家( )写的一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紧扣( )二字,细腻的刻画了时间流逝的踪迹,表达了作( )的感情。 3、我不懂: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讨论。 导 学 案 总第( )课时 一、感受时间,唤起体验 同学们,你们现在已经过了多少日子?这些“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流逝的?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三、精读课文,小组合作探究。 1.小组合作学习 (1)说说作者是怎样具体描述日子去来匆匆的? (2)联系自己的实际说说“日子”是怎样在自己毫不注意时消逝的? 2.小组内讨论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从作者的描述中,你明白了什么? 三、感受语言,积累语言 1.你感觉这篇文章美在哪里?(学生畅谈) 2.请大家仔细品读课文,划出你喜欢的句子,读给同学听,然后说说为什么喜欢这些句子。 课堂检测 一、在《匆匆》这篇课文中,作者采用了多种写法,将不易觉察的时光匆匆、一去不复返写的形象生动,富有感染力。请你仿照下面句子的格式,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仿写几句话。 1、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 _____________的时候, 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的时候,日子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过去的日子如轻烟,被微风吹散了,如薄雾,被初阳烝融了。 过去的日子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 ___________了,有再_________的时候; __________ 了,有再__________的时候; 二、阅读链接 燕子去了, 有再来的时候; 杨柳枯了, 有再青的时候; 桃花谢了。有再开的时候。但是,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 --是有人偷了他们罢:那是谁?又藏在何处呢?是他们自己逃走了罢:现在又到了哪里呢? 我不知道他们给了我多少日子; 但我的手确乎是渐渐空虚了。在默默里算着, 八千多日子已经从我手中溜去;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子。我不禁头涔涔而泪潸潸了。 1.写出近义词或反义词。 近义词:确乎( )聪明( ) 反义词:聪明( ) 空虚( ) 2.这“八千多日子”大约有 ( )年。 这个“溜”字, 我们可以体会到( )“像针尖上一滴水滴在大海里,我的日子滴在时间的流里,没有声音,也没有影 子。”这句话把自己过去的日子比作( ) , 写出了日子是( )。 3.第一自然段中的四个问号,你觉得作者在问谁?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主题学习 学习主题学习丛书《感谢生活》 要求: 1、自读《握住时间的手》这一部分,小组讨论交流:文中向我们描述了哪些珍惜时间的人和哪些珍惜时间的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你学到了哪些珍惜时间的格言,把它抄写下来。 3、画出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和同学交流。 课后作业 1.读一读林清玄的《和时间赛跑》(人教版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 2.继续搜集有关时间的名言、警句、故事等,写出自己的体会。 板书设计: 溜去 匆匆 过去 跨 、飞 课后反思: 、 、 3 桃花心木教学目标: 1、学会本课9个生字,正确读写新词。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喜欢的部分。 重点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感悟课文借种树喻育人说明的深刻道理,能联系生活实际谈自己的体会。 课前准备: 1、学生收集林清玄和桃花心木的资料,并认真读熟。 2、教师准备课件。 预习学案 1、 我会读:插秧 枯萎 基业 幸而 一番 考验 锻炼 转化 2、我知道:这篇课文是台湾著名作家林清玄的一篇散文,作者借( )的生长,来比喻( )的成长。 3、我不懂: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导 学 案 总第( )课时 一、 提问导入,设疑激趣、 同学们,你们认识桃花心木吗?它是怎样的一种树?(学生根据查阅资料汇报。)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三、精读课文,合作探究 1.自读课文,把握重点: 桃花心木是一种名贵的树种,培育它一定要用尽心思使其成材,而文中这位与众不同的种树人是怎样培育桃花心木的?请同学们读课文,把写种树人种植培育树苗的词语或句子画下来,并写写你的感受。 2.汇报交流,感受种树人的“奇怪”行为: (1)在自读感悟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句讨论。 如:“他弯腰种树的时候,感觉就像插秧一样。”“他来的并没有规律,有时隔三天,有时隔五天,有时十几天才来一次。”“有时浇得多,有时浇得少。”“有时早上来,有时下午来,时间也不一定。”说明种树人给树苗浇水没有规律,看似漫不经心。 (2)读了这些句子,你想提什么问题? 3.面对种树人的做法同学们心中有许多不解,请同学们再读课文,读后小组讨论:种树人的做法是不是有道理? 四、联系实际,领悟事理 1、课件出示出示句子 在不确定中生活的人,能比较经得起生活的考验,会锻炼出一棵独立自主的心。在不确定中,深化了对环境的感受与情感的感知,就能学会把很少的养分转化为巨大的能量,努力生长。 联系生活实际,谈谈你对这段话的理解。 六、主题学习 学习主题学习丛书《感谢生活》 要求:1、自读《生命礼赞》这一部分,小组讨论交流:文中向我们描述了哪些坚强的人和物的故事?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画出你喜欢的好词好句,和同学交流。 课堂检测 一、我会写。 chā yānɡ kū wěi duàn liàn ( ) ( ) ( ) yōu yǎ lún fān bó bó shēnɡ jī ( ) ( ) ( ) 二、填空 1.《桃花心木》一课采用借物喻人的写作方法,用种树的方法、道理、经验来比喻( );用树的成长来比喻( )。 2.“不确定”的意思是:(1)树的“不确定”指树在成长过程中要经历的( );人的“不确定”指( )。 三、填关联词语。 1.( )无法在这种不确定中汲水生长,树苗很自然( )枯萎了。 2.( )在不确定种寻找水源,拼命扎根的树( )能长成百年的大树。 3.奇怪的是,他来的天数并没有规律,( )浇得多,( )浇得少。 作业布置 1.摘抄课文中对你有启发的语句。 2.读了这篇文章,联系生活实际,你想到了什么?将自己的感想写在读书笔记上。 板书设计 3、 桃花心木 种树:浇水不定时、不定量长成百年大树 人:在不确定中生活经得起考验 (借种树喻育人) 教后反思: 4 顶碗少年教学目的: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座无虚席、惊羡、歉疚、惊心动魄、陶醉”等词语。 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3、体会文章蕴含的哲理,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获得成功的道理。 教学重点: 读懂课文内容,能回答课后问题。懂得不论遇到多少艰难曲折,也不要退缩,只要坚持下去,就能取得成功。 教学难点: 结合课文内容以及收集到的资料信息理解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含义。 课前准备: 1、课前搜集哲理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课文最后一段的课件。 预习学案 1、我会读:抚摸 肩胛 愧疚 附和 露天 沉着 2、我知道:这篇课文写了作者看了一场 的杂技表演,从中受到了 的启示。 3、我不懂: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讨论。 导 学 案 总第( )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教师谈话: 学习第三课《桃花心木》,我们知道林清玄是个善于观察生活的人,他看种树的人给桃花心木浇水,悟出了人的成长的道理。其实,在我们的生活中也会偶然遇到一些人和一些事,从这些偶遇的人和事中,有心人也能得到启示,悟出一些人生的哲理。今天,就让我们去看一场杂技表演,去认识一位顶碗少年。 2、板书课题,齐读课题。 3、指生自读阅读提示,明确学习要求。 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学生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自己喜欢的句子画下来,多读几遍。 2、指生逐段朗读课文,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一场杂技表演中,一位少年表演顶碗时,头顶上的碗两次失误掉了下来,少年不气馁,第三次顶碗终于获得了成功。) 3、指生朗读自己标画下来的喜欢的句子,谈感受。 三、品读课文,明白道理 1.顶碗少年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2.从这篇文章中,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说说你从文末的省略号中读出了什么? 四、拓展延伸,想象说话 1、表演结束后,如果你是一位记者,你会怎样采访这位顶碗少年?向他提些什么问题呢? 2、你的生活、学习中有没有遇到过困难和失败,你是怎么做的?学习了本文,你得到什么启示? 五、主题学习 学习主题学习丛书《感谢生活》 要求:1、自读《擦亮人生》这一部分,小组讨论交流: (1)“走进天堂的门票”究竟从何而来? (2)文中哪一个故事让你最受感动,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画出让你感动的好词好句,和同学交流。 课堂检测 我会比 我能比一比,再组词。 优( ) 错( ) 久( ) 忧( ) 措( ) 疚( ) 我会选 给下列加点字选择正确读音。 异国( yí yì ) 沉着( zhuó zháo ) 抚摸(fú fǔ ) 肩胛( jiā jiǎ )愧疚( jiū jiù ) 附和(hè hē ) 我会读 一位矮小结(jiē jié)实的白发(fā fà)老者从后台走到灯光下,他的手里,依然是一摞(luò√luó)金边红花白瓷(cí chí)碗。他走到少年面前, 脸上微笑着,并无责怪的神色。他把手中的碗交给少年,然后抚摩(mó mō)着少年的肩胛(jiá jiǎ),轻轻摇了一下,嘴里低声说了一句什么。 1.给文中带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并打上“√”。 2.哪些词语表现出老者“并无责怪”?请抄下来。 3.想象一下,你觉得老者可能低声对少年说了一句什么? 4.这是一位 ( )( )( )( )的老者。 板书设计 顶碗少年 惊心动魄 令人难忘 惊险 教后反思: 5 手 指学习目标: 1.借助词典、联系上下文,理解不懂的词语。 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学习作者留心生活、善于观察、勤于思考,从司空见惯的事物中得到启示的习惯。 3.有感情的朗读课文,了解五个手指的各自特点,体会到任何事物都各有所长,各有所短的道理。 教学重点: 理解五根手指的特点以及作者为了表现这些特点所运用的表达方法。 教学难点:领悟文中的道理。 课前准备: 1.课前选读关于手指的寓言小故事,试着从中悟出一定的道理。 2.自学题的课件。 课时安排: 1课时 预习学案 1、 我会读:堂皇 名义 薄弱 附庸 养尊处优 2、我知道:这篇课文是丰子恺写的一篇散文,文章最后阐明了一个道理: 。 3、我不懂:在预习的过程中,还有哪些不明白的问题,记下来,和同学讨论。 导 学 案 总第( )课时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同学们,请把你们的手伸开,看看你们的手指形状,你们说,哪根最好看,哪根最有用?同学们的说法各一,我们今天来读读课文《手指》,看作者写了什么。板题:手指 二、小组内交流预习学案 三、合作学习,交流探究 1、读课文,填表格。 五根手指的姿态各是怎样的?请将下列表格填完整 手指 手指姿态 描写方法 拇指 先概括后具体 食指 姿态不美 工作复杂 机敏 中指 无名指和小指 设问 2. 五根手指,你喜欢哪一根,谈谈自己的体会。 四、学习主题 学习主题学习丛书《感谢生活》 要求:1、自读《心田百合》这一部分,小组讨论交流: (1)生活是一幅五彩斑斓的画卷,人生是一部内容丰富的书籍,我们应当怎样去感悟生活、领悟人生? (2)文中哪一个故事让你最受感动,你从中受到了什么启发? 2、画出让你感动的好词好句,和同学交流。 课堂检测 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 五指中地位最优、相貌最堂皇的,无如中指。他居于中央,左右都有屏障,他身体最高,无名指、食指贴身左右,像关公左右的关平、周仓,一文一武,片刻不离。他永远不受外物冲撞,所以曲线优美,处处显示着养尊处优。每逢做事,名义上他是参加的,实际并不出力。他______身体最长,__________取物时,往往最先碰到物,好像取得这物是他一人的功劳,其实他碰到之后就退在一旁,让大拇指、食指去出力,他只在旁略微扶衬而已。 1、 联系上下文,理解“养尊处优”一词的意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在横线上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3.短文中的中指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生活中你见过类似“中指”这样的人吗? 作业布置 读相关的主题丛书,并模仿本课写法,选择类似的事物写一写,注意抓住事物的特点。可以写一写五官、电脑各部分、文具盒、标点符号、钟表的指针、花儿。 板书设计 5* 手指 姿态不同 性格各异 团结一致握成强有力的拳头 口语交际一 总第( )课时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重点难点: 叙事要具体,要说出从“第一次”中受到的启示,感悟到的人生道理。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 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 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教学反思: 习 作 一 总第( )课时教学目标: 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同学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法或得到的启示。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 (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 (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 (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主题学习丛书《感谢生活》汇报展示 一、谈话导入 二、汇报交流读书情况 1.出示要求,小组合作完成 (1)书中讲了那些人物的感人事迹,你对哪篇课文印象最深,并说说你的理由。 (2)书中向我们讲了哪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哪个故事让你深受启发,说说你的理由。 2.文中哪些句子你印象最深,选几处谈谈你的体会。 3.你积累了哪些好词好句,在小组内交流。 4..通过读书,你有哪些收获。 三、小组合作,完成以上问题。 四、全班交流,教师点拨。 全班展示积累的好词好句。 五、谈收获 学习了本书,你有什么收获? 教学反思: 回顾 拓展一 总第( )课时 教学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重点:回顾、总结、梳理读写知识和学生的体会感悟。 难点:理解“日积月累”中的格言和成语故事。 课前准备 1、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五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2、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一、交流平台 1、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2、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打比方、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 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 配套讲稿:
如PPT文件的首页显示word图标,表示该PPT已包含配套word讲稿。双击word图标可打开word文档。
- 特殊限制:
部分文档作品中含有的国旗、国徽等图片,仅作为作品整体效果示例展示,禁止商用。设计者仅对作品中独创性部分享有著作权。
- 关 键 词:
- 下期 语文 第一 单元 导学案
咨信网温馨提示: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1、咨信平台为文档C2C交易模式,即用户上传的文档直接被用户下载,收益归上传人(含作者)所有;本站仅是提供信息存储空间和展示预览,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所展示的作品文档包括内容和图片全部来源于网络用户和作者上传投稿,我们不确定上传用户享有完全著作权,根据《信息网络传播权保护条例》,如果侵犯了您的版权、权益或隐私,请联系我们,核实后会尽快下架及时删除,并可随时和客服了解处理情况,尊重保护知识产权我们共同努力。
2、文档的总页数、文档格式和文档大小以系统显示为准(内容中显示的页数不一定正确),网站客服只以系统显示的页数、文件格式、文档大小作为仲裁依据,个别因单元格分列造成显示页码不一将协商解决,平台无法对文档的真实性、完整性、权威性、准确性、专业性及其观点立场做任何保证或承诺,下载前须认真查看,确认无误后再购买,务必慎重购买;若有违法违纪将进行移交司法处理,若涉侵权平台将进行基本处罚并下架。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用户上传,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已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虚拟产品一经售出概不退款(未进行购买下载可退充值款),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4、如你看到网页展示的文档有www.zixin.com.cn水印,是因预览和防盗链等技术需要对页面进行转换压缩成图而已,我们并不对上传的文档进行任何编辑或修改,文档下载后都不会有水印标识(原文档上传前个别存留的除外),下载后原文更清晰;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PPT和DOC文档可被视为“模板”,允许上传人保留章节、目录结构的情况下删减部份的内容;PDF文档不管是原文档转换或图片扫描而得,本站不作要求视为允许,下载前自行私信或留言给上传者【快乐****生活】。
5、本文档所展示的图片、画像、字体、音乐的版权可能需版权方额外授权,请谨慎使用;网站提供的党政主题相关内容(国旗、国徽、党徽--等)目的在于配合国家政策宣传,仅限个人学习分享使用,禁止用于任何广告和商用目的。
6、文档遇到问题,请及时私信或留言给本站上传会员【快乐****生活】,需本站解决可联系【 微信客服】、【 QQ客服】,若有其他问题请点击或扫码反馈【 服务填表】;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 版权申诉】”(推荐),意见反馈和侵权处理邮箱:1219186828@qq.com;也可以拔打客服电话:4008-655-100;投诉/维权电话:4009-655-100。
关于本文